“四、四姑娘写的?”

    东宫一怔。

    张举人的信函还好端端地在他袖子里躺着呢。这儿怎么又钻出来秦晏的亲笔信了?

    他伸手接过信函,小心地看了看,信封上是一片空白,封口处有火漆,没摁印鉴,火漆上面显出的是一种奇怪的镂空器物印出的纹路。

    这是什么的印子?

    念及袖中的另一封信,东宫疑惑不解。

    他说:“这信是从……”

    “自锡师传来,颇费了一番周折,原本应当早些送到的,我尚未给予送信之人答复。”皇后温和地低声解释道,又说,“殿下,你不必急着拆开,只等带回去看看,确认是四姑娘的手笔之后,派人回复于我,我也方便行赏了。”

    “嗯,此事全仗母后鼎力相助,儿臣感激不尽。”

    东宫谢过皇后,满腹疑虑地回了东宫殿。

    展信之后粗粗浏览几句话,他发觉这确实是四姑娘的字迹没错。怎么回事?

    上回皇后给他了几张纸条,说这是四姑娘托人从锡师送来的信物,从而间接证明皇后方面的人在锡师联系到的那人确实是四姑娘没错。但后来东宫想了想,事情不对,那纸条,分明是当初他征求好句子去讨四姑娘欢心的时候,四姑娘自己操刀作诗写出来的。

    因此,东宫深信皇后受到了蒙蔽——她安插在锡师的人,根本就没有与四姑娘接触过。

    但这回送来的信函,真正是四姑娘的笔迹了。

    “是那人模仿了秦晏的字迹,或者事后补救,真正与四姑娘暗中联络上了?”东宫猜测着,将那书信平放在案桌上,继续浏览。

    信中所言的秦姒近况,自然都是半年前的事情了,但无论是讲述交游或者提及太学府的各项大事等,都与张缇那封信上提到的切合。更甚者,这封信还写到了一些较为私密的东西,如回忆东宫与自己一同前往栋州时候的情形等等……

    信中还提到这回所用的火漆,她需要证明她的身份,又不能被外人看出端倪,于是只得用木簪一端来做标记。

    “木簪?”东宫回想片刻,记起确实有那么一支机关木簪,他以前献给秦太后做寿礼的,后来不知怎地出现在秦晏手中,那簪子的头部雕纹,跟火漆上印出的花纹相同。“这样看来,书信或许真是四姑娘所写了……”

    东宫继续往下看,此信最末处请他勿要轻举妄动,也尽量劝着元启帝,别对锡师发兵。

    “可惜来得太晚。”东宫自言自语道,“此一时彼一时,就算是初冬时候这书信递至,本宫也无力劝阻父皇。”他再看过两遍,将信收起来,随即吩咐一名内侍前去告知皇后此信为真。

    大约半月之后,东宫再一次从皇后那里收到四姑娘的信函。

    这回落款的时间较近,已是三四个月之前的事情,信中讲述了战事甫起,锡师方面艰难支持着前线的抗击,又说帛阳王是多么暴戾**,锡师朝内外人怨沸天,四姑娘只觉得如立危墙之下,但却苦于无法逃离——莫非要与帛阳王同葬?写到这里,字迹潦乱了些,但又很快恢复。

    东宫看着,微微皱眉。

    此时前线陷入胶着。东朝这边也不太好受,想唤元启帝回来,那个大顽童又压根不愿意听上一听,据说难得破了天堑,真地围到锡师城下,正是要紧的关头,绝不能就此放过反贼。

    即使是东宫这样不懂得带兵作战的人,也知道元启帝说得有道理,作为大后方的暂管者,除了全力支持前线战事,没有别的选择。

    “四姑娘说了什么?”皇后偶尔会探问探问,她似乎挺感兴趣。

    东宫道:“都是些琐事。”

    “锡师那边过得艰辛罢?听说她是学官,战事大概与她关系不大。”皇后暗示道,“政事方面应当也不是女子可以插手干预的范围……”

    “母后的意思是?”

    “以往与她见了几回,记得是乖巧懂事的女孩儿,可惜命运多舛。若能将她接回京城……唉,虽不方便入宫,安置在道院或京内小宅,倒是可以的。”皇后微笑道,“当然,还是要看东宫殿下自己的意思。”

    “母后……”东宫动容,“儿臣先代四姑娘谢过母后。”

    彷佛知道东宫近日的烦扰,丹华宫那位主子也不再跑来骚扰他,只偶尔派人送亲自炖补的汤药给东宫服用。东宫暗里审问丹华宫的宫人,对方告知,是皇后多次与储妃见面,耳提面命,要求后者大局为重,不可在东宫事务繁忙之时令其心烦暴躁。

    “唉。母后啊。”

    东宫琢磨片刻,遣人调看后宫出入记册,再查阅京卫方面的记载,不由得眉关紧锁。

    初六,又有四姑娘的信函送至。

    准确说并非她自己的笔迹,信是那个潜伏于锡师的暗探所写,然后飞鸽传书而至,大概也就花了多半天时日而已。信中言说,四姑娘情境危急,被帛阳王下狱,原因未明,更不知将要如何处置,探子请教皇后与东宫该如何是好,并表示万死不惧,只怕无能为力。

    “唉呀,这……”皇后为难地看向东宫。

    东宫盯着信纸,一言不发。

    皇后见他没有反应,便迟疑道:“殿下,你暗处里是否还有人手可以调动,如即墨君等……”

    东宫转头看她。

    微微一怔,皇后道:“有风声说,即墨家的公子留书辞官之后,其实并未与东宫殿下你断绝来往。相反,却是自动请缨,去了锡师?”

    “这是哪里传出的言语?”东宫追问。

    “唉,宫中人闲得无事,打听些闲聊口传,当不得真。我也并未纳入即墨君作为打算,否则,不早向殿下问起,派人与之接应了?”皇后莞尔,“我一妇道人家,终究不比得你们男子心思纯熟。”

    东宫道:“母后帮了大忙。儿臣感激不尽,只是即墨子音之事,不过儿臣随口提起而已,却被传得沸沸扬扬么?儿臣难过的是,如此看来,东阁众人也并非可以信赖、可以托事之材啊!”他说着,愤慨起来。

    皇后见东宫不为四姑娘的危境焦急,反倒三言两语追究起谁漏出机密来,只得化攻为守,跟着东宫的话锋迂转润泽:“都是年纪尚轻的能人,偶有口风不紧而已,东宫不必太过上心。”

    “嗯,母后这里若再有联络,还请遣人告知。”

    东宫说着,告辞离开。

    皇后一时有些回不过神来,转头询问立在一旁的嬷嬷:“东宫有提到怎样解救四姑娘么?”

    “回娘娘,没有。”

    “嗯……”皇后扶着案桌缓缓坐下,垂目不语——

    东宫回到东宫殿,立刻吩咐下去,加派人手巡卫京城,另从京外所剩无几的驻军中调入数百人马给京卫指挥所,并给予京卫指挥官令牌,准其在危急时刻可以自行进入皇城。

    换句话说,这是偷偷地戒严了。

    趵斩接到令牌之后,与几名同僚皆是诧异非常,需知如今是西线战事为主,京都附近可以说是安泰得很的,不知东宫太子从哪里听到莫名其妙的风声,弄得神经紧张起来了?

    趵斩道:“待本官进皇城面见东宫殿下,询问一番,便知道详细。”

    他离开指挥所之后,另有人偷偷摸摸地溜了进去,与将领商议大事。此人出得指挥所大门,便缩起肩,如鼠蚁般钻进马车里。车子驰向曹府。

    曹寰见此人回来,关切道:“王生,若是感染风寒。就莫要再上街走动了。”

    王郊作揖,躬身答复:“多谢先生体贴,只是学生一直赋闲在家,耐不住这寂寥。”

    “王生,你也知道,太子殿下与你虽无冤仇,但成见深存,岂能一朝一夕化解?”曹寰安慰道,“你心性高傲不愿做书吏仓官,那便先静下心来,好生钻研潜修,以待时清罢。”

    “是,学生更要多谢先生收留。”王郊说着,头一直没有抬起。

    见他仍然心事重重,曹寰想再开口劝解,转念想起东宫新赏赐了贡茶,便唤王郊一同饮茶散心。

    此时阿青在书房里练字。

    他听见外面人语声,侧耳注意了片刻,听出是那个王郊王御史,想起对方的恶劣行径,不由得腹中冒火。

    但曹寰也劝过他,说浪子回头金不换,王郊已经知错,且王法都放过他了,难道青少侠还要追究不放么,那青少侠是否自信周全得胜过王法,这自信抑或自大,与青少侠追捕的那些草寇又有何区别?

    阿青只知道杀人偿命。

    但遇上读书人,阿青就是有理也说不过人家,何况曹寰人是很好的,自己也不想跟他起争论。他能做的,就是在曹府内活动之时,尽量不要与王郊照面,以免义愤再起,忍不住要揍对方。

    窗外王郊对曹寰道:“对了,先生,国宾馆将要进新客,有熟识之人问学生,是否愿意前去帮手……”

    “新客?”曹寰想了想,“喔,是墨河王的使官,这回听说春粮贡得少了些,打算用财物相抵,又派使节来,商议着往后都以别的物事替代稷米。王生,你若愿意到国宾馆做文书,本官自然是赞同的,需要书信推介么?”

    王郊喜道:“啊,求之不得,多谢先生相助!”

章节目录

一妃难求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锦绣狂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六十七节 惊变-医妃难求免费阅读,一妃难求,笔趣阁并收藏一妃难求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