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河水冰凉刺骨,但这对从小在水里泡大的千柳)t本不算什么。
她警惕地望向敌阵,浅滩上一片狼籍,两边都是峭壁,要登岸只能走这里,但是,敌军重兵埋伏在岩石后方,就算顶着箭雨乘舟冲到滩上,面对的也是敌人的猛烈还击。
更糟的是……
这群敌兵似乎并不纯粹是中原人,前日登陆的兵士原本占了优势,却突然听见奇怪的响声,紧接着,山崖后面冲出了可怕的象兵,踏入抢滩者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听中原人说,那是南蛮特有的兵种,早在殷商时期,商人就使用象兵作战了。
知道归知道,要怎么解决这支象队,才是重点。
千柳刀这一小队人马,就是前来解决象兵的。他们人人都带着一个鹿皮水袋,里面装的是灯油。等象兵出现的时候,立刻采用火攻。
展开藏在怀中的油布小包,千柳刀将火绒等物拣出来,做好准备,然后看看小包内放着的一个锦囊,解开取出内中的一条项链,挂在脖子上。
拈着项链上的坠饰,她轻轻地吹了一口气。
~~~~~~~=~~~~=
“父皇在外,玩得挺尽兴的样子嘛!”东宫不满地看着战报。
人家都是点起臣子将帅出战。天子镇守大后方。为啥他就得呆在皇城里面。等着元启帝回来呢?这莫不是搞颠倒了吧?
“殿下。即墨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
东宫百无聊赖地玩着指头。听即墨君汇报审定新法地进展。翰林学士在旁听着。时不时纠正或者补充几句。东宫虽然在听。却一点也没往心里去。就算他往心里去了。也拿不出什么好建议。
他瞅着窗外地阴云。心思早飞到千里之外去了。
直到有一句话轻飘飘地进入他地耳朵。“……因此殿下应当为民作出表率。裁剪宾客至三十人!”
东宫的脖子一下就僵硬了,他缓缓地喀喀喀地转过头,盯着即墨君:“哈?”
“虽说选取九十九人为宾,已是刻意比古制中最高数少一了,但是,”即墨君面无表情地解释到,“但是铺张奢侈乃大罪过,殿下应当以身作则,精简宾客人数。”
可是,减到三十人,那是什么概念?
——东宫殿摆宴席的话,东宫坐最上席,两边各十五人,根本就连第三根柱子那儿都铺不到了!这还是在自己宫里呢,能这么寒碜么?
“本宫已经很节俭了好吧?不信你问秦晏!”他没有办宴会,没有办马赛,更没有带人到街上去撒野!(等彼此熟悉了就会去了。)为什么要被减少宾客人数?难道身为一朝太子,连几个食客都养不起了?
听见秦晏二字,即墨君的太阳穴突了突,他抹去青筋,淡然道:“即使秦大人支持殿下蓄养宾客,殿下也应当看在新颁布的刑令份上,减少人数。”
“这是什么道理?”
东宫不耐地将指尖在桌上弹了又弹:即墨君将东宫所说的“秦晏可以证明本宫过得很节俭”,擅自拓展为“秦晏支持本宫蓄养九十九位食客”,这一点,东宫倒是没有纠正的打算,但是,就算如此,即墨君仍不想给秦个面子哩。
“在最近一个月中,京畿待罪者四十七人,其中有六名是太子宾客本人或其亲属。”即墨君严肃道,“这正是京都衙门无法量刑,交予刑部处置的原因。”
“子音,你何妨直接指责本宫御下不严!拐弯抹角地作甚?”东宫拍了拍案桌。
他本想厉声威吓即墨君,但立刻想到自己发难的底气不足,遂就转回来,低头在即墨君的表达方式上捉虫,所以手亦是高高举起,中途忽定住,然后有气没力地落下,意思意思地表示“你不要太过分哦”。
即墨君并不是没有看明白东宫的挣扎,他也不愿意跟东宫说没两句就又一副坏脸色。
不过呢,这回东宫前面不是还挡着一个现成的靶子嘛?
即墨君正色道:“秦大人没有劝诫殿下,是为失职,若下官再视而不见,岂非对不起殿下的知遇之恩?”
啥,他还知遇呢?东宫挠挠头,似乎一开始推荐即墨君的不是别人,正是四姑娘吧?
他挥挥手:“……子音,你就不要说这样的话了,牢里牢外待罪的,你不用客气,随意、随意就好。”反正,如果真的动到后台硬的宾客,四姑娘会想办法把对方救出来的,东宫一点都不担心。那么就给即墨子音留一个发挥的场子,也不错。
“殿下……”
即墨君无言,他想说的是东宫要么好好管教属下,要么减少属下人数。
目前东阁事务清闲,各科每日会送上邸报材料,加上内阁送给东宫过目的文书,挑选编订成册,差不多就是十人做一个时辰就好。而审核一般是在凌晨做,上朝之前他和秦在朝房里花半个时辰就能完成,最后朝堂上呈给东宫拍板,这是一项固定程序(东宫其实并不需要查看内容)。
这么满打满算下来,东阁三十人足够。
而宾客中多余的那些人手,不消说都是给东宫跟前跟后端茶送水说好话的。尸位素餐是小事,机构臃肿也是小事,仗着宾客的地位,横行霸道,连京官都不得不躲着这些人,才是大事。
前些年是宦官名声臭,帛阳王当政时是皇卫军得势,即墨君可不希望,这回轮到东阁人受民众指骂了。
他虽然是东阁中的重要人物,但因为存在不理事只闹事的东宫,以及另一名权力比起他只大不小的秦斯,所以他说话,其实没多大份量。想整顿东阁,还是得说服东宫才行。
可东宫现在已经摆出一副随便自己怎么处理反正不要烦他的架势来了,估计再说也只是更添反感,即墨君真想知道,秦斯究竟是怎样让这个不务正业的家伙老实听话的?
“启禀监国大人,秦大人来了,在殿外候着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
即墨君盯着东宫,只见后者闻言顿时坐正起来,眉毛一扬,双眼澄澄亮:“快请秦晏入殿!”
秦入来,先问候东宫,再一转头,跟即墨君也笑眯眯地打打招呼。虽然每回内阁开会,她都得看那群老头摇头摆尾,但出了那殿
几步就能到御书房——真方便。
见她出现,东宫的心情也一下就好了起来,问:“秦晏,外边又落雨了么,看你衣角上有水迹呢。”
“嗯,正是阴雨绵绵的天气,没办法。”秦点点头,她嫌没几步路,索性不撑伞,直接冲过来的,“……这场雨啊,在京城还好,其他州有雨灾的消息传来呢。”
“邸报明日要刊发此事么?”即墨君问。
“不必。”秦摇摇头。邸报又不是新闻报纸,还是把篇幅留给朝廷的各项政策和高层变动要紧,“但是如果雨灾严重起来的话,就需要拨出赈灾的银两了。”
东宫不明白:“只下雨而已,不出去就淋不着了,有什么灾情?”
翰林学士解释道:“禀监国,连日降雨,除涨水以外,还会出现山体不稳(泥石流、滑坡、天坑)等对应灾害。最重要的是,眼下正是金秋,雨灾将严重减少收成。”
东宫哦了一声,国库里也没多少金银啊,帛阳能搬走的都搬走了。
以前这个时候,他花费的是不知多少年前收来的捐税,现在他吃着的却是今年第二度收的地税。到立冬之后还有一趟税要收上来,如果那一趟减少了分量,显然皇城里面过冬也得扎紧裤带了。
而且不管收多少银上来,首先要顾的,还是父皇那边的粮饷吧。
想到这里,东宫说:“民生是大事,秦晏,你这就挑几名清廉端正的人出来,让他们去各地巡视灾情。专人专事,不要再兼差什么了。”
“嗯,下官明白。”秦答应着,又与东宫谈论数件国事,期间即墨君偶有插言,两人在东宫面前倒是表现得颇有同僚情谊,没啥争执。倒是即墨君与东宫偶有分歧,需要秦居中润滑调剂,以免又出现东宫发怒,即墨君深感受委屈的场面。
半个时辰之后,秦告退。
即墨君一见,急忙叫住她:“秦大人,有一件事,下官与监国商议之后,认为应当对大人讲明,不妨同行?”
秦还想着快点赶去衙门呢,见他这么郑重其事地找自己谈话,便扭头看了看东宫。
东宫也纳闷,什么时候他跟即墨子音达成一致,有旨意要向四姑娘传达来着?他责备即墨君:“子音,何事不能就在殿中说明呢?吊人胃口可不是好习惯!”
即墨君坦然道:“已禀报过的事务,何必再在殿下耳边唠叨?下官先行告退。”
想不明白他究竟要说什么,被排除在外的东宫只好对秦扮了个鬼脸,囧然一笑。
秦失笑,对即墨君点头:“即墨大人请。”
“请。”
两人出了御书房,并肩往皇城南门方向去,路上即墨君便开口提说:“秦大人,下官要说的事情,或许你心里也有数。”
“此话何意呢?”秦望着伞沿落下的水珠,尽量克制着转伞的冲动。
即墨君忧心忡忡地皱眉,考虑片刻,有所选择地使用了某些词语:“监国大人近期将减少宾客数量,因此,请秦大人及早安排各位宾客的去向。”这已经是他善意的极限了。
虽然他很想说:秦大人你就老实把你的鹰犬都收回去吧!
但为了东阁的安定着想,他竭力按下敌意,认真与秦商量:“下官也知道各位宾客皆是官宦子弟,个个出类拔萃,只是相信,朝廷缺人,如今一定有更适合他们的位置存在!”
他语调中一半是告诫,另一半还是禁不住的得意。
秦听了,也没觉得怎么意外,她笑笑:“啊,即墨大人说到了点子上,东阁里面事务清闲,又有即墨大人这样的栋梁在前,各位后辈实在无余地一展身手,不妨派遣他们到朝中空缺职位上试试能耐。”
“咦?”即墨君诧异,那么轻巧便答应?
秦莞尔——是啊,你说的又不是什么麻烦事,原本我也这样想的嘛。
“嗯,即墨大人所说的,也正是本官近几日正在考虑的问题。原本想着是先将太子宾客补齐,让殿下亲自挑选用得趁手的新人,不过如今看来,是本官的失策啊!”
失策才怪,她当然不认为,东宫会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内,就结识到什么可靠的新朋友。
她先把人带进东阁,为的就是镀一层金,烙一层印。往后这些少年人从六七品官做起的时候,挂的就不再是“秦大人举荐”的名号,相对地,人人都会知道,这些人是做过太子的宾客的,是太子派系的人马了。
这条路子,比曹寰举荐秦之鳞,还要轻易得多呢。
曹少师的担忧嘛,稍微有点杞人忧天,不过她领受着,觉得也挺窝心就对了。
“即墨大人,殿下预备将宾客减少到多少人呢?”秦问。
这可难住即墨君了,因为他只是在制订刑令的时候,顺便“伙同”翰林修订了一下前法,将太子宾百人,改为五十人以下,于是顺便藩王食客数也跟着减了大半来着……但实际上,刚才东宫应该是没有听进去的,即使内阁通过,正主儿不答应的话,那也难办呢!
“呃……”即墨君顿了顿,说,“其实是这样,法令将要改至五十以内……”
秦看看他的表情,试探地问:“莫非殿下不同意?”
“是尚未同意。”即墨君纠正道。
秦点点头,安抚说:“若此案递到阁内,本官是一定会通过的,另外,诸位前辈应当也不会反对才是。即墨大人尽可放心。”
——我才不是在求你帮忙通过预案!我正杀你的威风呢!
即墨君心里不满地低叫着,别开脸:“如此自然更好,先谢过秦大人了。”为啥跟秦斯说话就这么累人呢,他是少根筋还是故意在糊弄人?
他想了想,又回头,期待地问:“那,目前的人数,能立时减至三十左右么?”
“可以。”秦胸有成绣地给他答复。
虽然得到承诺,即墨君脑子里却更添疑问,得不到解答,只好闷闷地回衙门去继续修改草案。
——奇怪,我这是要拆他安插的人手,他为何还通情达理地表示赞同呢?秦斯这态度,不对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26dd.c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快捷键:←)(快捷键:回车)
她警惕地望向敌阵,浅滩上一片狼籍,两边都是峭壁,要登岸只能走这里,但是,敌军重兵埋伏在岩石后方,就算顶着箭雨乘舟冲到滩上,面对的也是敌人的猛烈还击。
更糟的是……
这群敌兵似乎并不纯粹是中原人,前日登陆的兵士原本占了优势,却突然听见奇怪的响声,紧接着,山崖后面冲出了可怕的象兵,踏入抢滩者阵中如入无人之境。
听中原人说,那是南蛮特有的兵种,早在殷商时期,商人就使用象兵作战了。
知道归知道,要怎么解决这支象队,才是重点。
千柳刀这一小队人马,就是前来解决象兵的。他们人人都带着一个鹿皮水袋,里面装的是灯油。等象兵出现的时候,立刻采用火攻。
展开藏在怀中的油布小包,千柳刀将火绒等物拣出来,做好准备,然后看看小包内放着的一个锦囊,解开取出内中的一条项链,挂在脖子上。
拈着项链上的坠饰,她轻轻地吹了一口气。
~~~~~~~=~~~~=
“父皇在外,玩得挺尽兴的样子嘛!”东宫不满地看着战报。
人家都是点起臣子将帅出战。天子镇守大后方。为啥他就得呆在皇城里面。等着元启帝回来呢?这莫不是搞颠倒了吧?
“殿下。即墨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
东宫百无聊赖地玩着指头。听即墨君汇报审定新法地进展。翰林学士在旁听着。时不时纠正或者补充几句。东宫虽然在听。却一点也没往心里去。就算他往心里去了。也拿不出什么好建议。
他瞅着窗外地阴云。心思早飞到千里之外去了。
直到有一句话轻飘飘地进入他地耳朵。“……因此殿下应当为民作出表率。裁剪宾客至三十人!”
东宫的脖子一下就僵硬了,他缓缓地喀喀喀地转过头,盯着即墨君:“哈?”
“虽说选取九十九人为宾,已是刻意比古制中最高数少一了,但是,”即墨君面无表情地解释到,“但是铺张奢侈乃大罪过,殿下应当以身作则,精简宾客人数。”
可是,减到三十人,那是什么概念?
——东宫殿摆宴席的话,东宫坐最上席,两边各十五人,根本就连第三根柱子那儿都铺不到了!这还是在自己宫里呢,能这么寒碜么?
“本宫已经很节俭了好吧?不信你问秦晏!”他没有办宴会,没有办马赛,更没有带人到街上去撒野!(等彼此熟悉了就会去了。)为什么要被减少宾客人数?难道身为一朝太子,连几个食客都养不起了?
听见秦晏二字,即墨君的太阳穴突了突,他抹去青筋,淡然道:“即使秦大人支持殿下蓄养宾客,殿下也应当看在新颁布的刑令份上,减少人数。”
“这是什么道理?”
东宫不耐地将指尖在桌上弹了又弹:即墨君将东宫所说的“秦晏可以证明本宫过得很节俭”,擅自拓展为“秦晏支持本宫蓄养九十九位食客”,这一点,东宫倒是没有纠正的打算,但是,就算如此,即墨君仍不想给秦个面子哩。
“在最近一个月中,京畿待罪者四十七人,其中有六名是太子宾客本人或其亲属。”即墨君严肃道,“这正是京都衙门无法量刑,交予刑部处置的原因。”
“子音,你何妨直接指责本宫御下不严!拐弯抹角地作甚?”东宫拍了拍案桌。
他本想厉声威吓即墨君,但立刻想到自己发难的底气不足,遂就转回来,低头在即墨君的表达方式上捉虫,所以手亦是高高举起,中途忽定住,然后有气没力地落下,意思意思地表示“你不要太过分哦”。
即墨君并不是没有看明白东宫的挣扎,他也不愿意跟东宫说没两句就又一副坏脸色。
不过呢,这回东宫前面不是还挡着一个现成的靶子嘛?
即墨君正色道:“秦大人没有劝诫殿下,是为失职,若下官再视而不见,岂非对不起殿下的知遇之恩?”
啥,他还知遇呢?东宫挠挠头,似乎一开始推荐即墨君的不是别人,正是四姑娘吧?
他挥挥手:“……子音,你就不要说这样的话了,牢里牢外待罪的,你不用客气,随意、随意就好。”反正,如果真的动到后台硬的宾客,四姑娘会想办法把对方救出来的,东宫一点都不担心。那么就给即墨子音留一个发挥的场子,也不错。
“殿下……”
即墨君无言,他想说的是东宫要么好好管教属下,要么减少属下人数。
目前东阁事务清闲,各科每日会送上邸报材料,加上内阁送给东宫过目的文书,挑选编订成册,差不多就是十人做一个时辰就好。而审核一般是在凌晨做,上朝之前他和秦在朝房里花半个时辰就能完成,最后朝堂上呈给东宫拍板,这是一项固定程序(东宫其实并不需要查看内容)。
这么满打满算下来,东阁三十人足够。
而宾客中多余的那些人手,不消说都是给东宫跟前跟后端茶送水说好话的。尸位素餐是小事,机构臃肿也是小事,仗着宾客的地位,横行霸道,连京官都不得不躲着这些人,才是大事。
前些年是宦官名声臭,帛阳王当政时是皇卫军得势,即墨君可不希望,这回轮到东阁人受民众指骂了。
他虽然是东阁中的重要人物,但因为存在不理事只闹事的东宫,以及另一名权力比起他只大不小的秦斯,所以他说话,其实没多大份量。想整顿东阁,还是得说服东宫才行。
可东宫现在已经摆出一副随便自己怎么处理反正不要烦他的架势来了,估计再说也只是更添反感,即墨君真想知道,秦斯究竟是怎样让这个不务正业的家伙老实听话的?
“启禀监国大人,秦大人来了,在殿外候着呢。”
说曹操,曹操就到。
即墨君盯着东宫,只见后者闻言顿时坐正起来,眉毛一扬,双眼澄澄亮:“快请秦晏入殿!”
秦入来,先问候东宫,再一转头,跟即墨君也笑眯眯地打打招呼。虽然每回内阁开会,她都得看那群老头摇头摆尾,但出了那殿
几步就能到御书房——真方便。
见她出现,东宫的心情也一下就好了起来,问:“秦晏,外边又落雨了么,看你衣角上有水迹呢。”
“嗯,正是阴雨绵绵的天气,没办法。”秦点点头,她嫌没几步路,索性不撑伞,直接冲过来的,“……这场雨啊,在京城还好,其他州有雨灾的消息传来呢。”
“邸报明日要刊发此事么?”即墨君问。
“不必。”秦摇摇头。邸报又不是新闻报纸,还是把篇幅留给朝廷的各项政策和高层变动要紧,“但是如果雨灾严重起来的话,就需要拨出赈灾的银两了。”
东宫不明白:“只下雨而已,不出去就淋不着了,有什么灾情?”
翰林学士解释道:“禀监国,连日降雨,除涨水以外,还会出现山体不稳(泥石流、滑坡、天坑)等对应灾害。最重要的是,眼下正是金秋,雨灾将严重减少收成。”
东宫哦了一声,国库里也没多少金银啊,帛阳能搬走的都搬走了。
以前这个时候,他花费的是不知多少年前收来的捐税,现在他吃着的却是今年第二度收的地税。到立冬之后还有一趟税要收上来,如果那一趟减少了分量,显然皇城里面过冬也得扎紧裤带了。
而且不管收多少银上来,首先要顾的,还是父皇那边的粮饷吧。
想到这里,东宫说:“民生是大事,秦晏,你这就挑几名清廉端正的人出来,让他们去各地巡视灾情。专人专事,不要再兼差什么了。”
“嗯,下官明白。”秦答应着,又与东宫谈论数件国事,期间即墨君偶有插言,两人在东宫面前倒是表现得颇有同僚情谊,没啥争执。倒是即墨君与东宫偶有分歧,需要秦居中润滑调剂,以免又出现东宫发怒,即墨君深感受委屈的场面。
半个时辰之后,秦告退。
即墨君一见,急忙叫住她:“秦大人,有一件事,下官与监国商议之后,认为应当对大人讲明,不妨同行?”
秦还想着快点赶去衙门呢,见他这么郑重其事地找自己谈话,便扭头看了看东宫。
东宫也纳闷,什么时候他跟即墨子音达成一致,有旨意要向四姑娘传达来着?他责备即墨君:“子音,何事不能就在殿中说明呢?吊人胃口可不是好习惯!”
即墨君坦然道:“已禀报过的事务,何必再在殿下耳边唠叨?下官先行告退。”
想不明白他究竟要说什么,被排除在外的东宫只好对秦扮了个鬼脸,囧然一笑。
秦失笑,对即墨君点头:“即墨大人请。”
“请。”
两人出了御书房,并肩往皇城南门方向去,路上即墨君便开口提说:“秦大人,下官要说的事情,或许你心里也有数。”
“此话何意呢?”秦望着伞沿落下的水珠,尽量克制着转伞的冲动。
即墨君忧心忡忡地皱眉,考虑片刻,有所选择地使用了某些词语:“监国大人近期将减少宾客数量,因此,请秦大人及早安排各位宾客的去向。”这已经是他善意的极限了。
虽然他很想说:秦大人你就老实把你的鹰犬都收回去吧!
但为了东阁的安定着想,他竭力按下敌意,认真与秦商量:“下官也知道各位宾客皆是官宦子弟,个个出类拔萃,只是相信,朝廷缺人,如今一定有更适合他们的位置存在!”
他语调中一半是告诫,另一半还是禁不住的得意。
秦听了,也没觉得怎么意外,她笑笑:“啊,即墨大人说到了点子上,东阁里面事务清闲,又有即墨大人这样的栋梁在前,各位后辈实在无余地一展身手,不妨派遣他们到朝中空缺职位上试试能耐。”
“咦?”即墨君诧异,那么轻巧便答应?
秦莞尔——是啊,你说的又不是什么麻烦事,原本我也这样想的嘛。
“嗯,即墨大人所说的,也正是本官近几日正在考虑的问题。原本想着是先将太子宾客补齐,让殿下亲自挑选用得趁手的新人,不过如今看来,是本官的失策啊!”
失策才怪,她当然不认为,东宫会在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内,就结识到什么可靠的新朋友。
她先把人带进东阁,为的就是镀一层金,烙一层印。往后这些少年人从六七品官做起的时候,挂的就不再是“秦大人举荐”的名号,相对地,人人都会知道,这些人是做过太子的宾客的,是太子派系的人马了。
这条路子,比曹寰举荐秦之鳞,还要轻易得多呢。
曹少师的担忧嘛,稍微有点杞人忧天,不过她领受着,觉得也挺窝心就对了。
“即墨大人,殿下预备将宾客减少到多少人呢?”秦问。
这可难住即墨君了,因为他只是在制订刑令的时候,顺便“伙同”翰林修订了一下前法,将太子宾百人,改为五十人以下,于是顺便藩王食客数也跟着减了大半来着……但实际上,刚才东宫应该是没有听进去的,即使内阁通过,正主儿不答应的话,那也难办呢!
“呃……”即墨君顿了顿,说,“其实是这样,法令将要改至五十以内……”
秦看看他的表情,试探地问:“莫非殿下不同意?”
“是尚未同意。”即墨君纠正道。
秦点点头,安抚说:“若此案递到阁内,本官是一定会通过的,另外,诸位前辈应当也不会反对才是。即墨大人尽可放心。”
——我才不是在求你帮忙通过预案!我正杀你的威风呢!
即墨君心里不满地低叫着,别开脸:“如此自然更好,先谢过秦大人了。”为啥跟秦斯说话就这么累人呢,他是少根筋还是故意在糊弄人?
他想了想,又回头,期待地问:“那,目前的人数,能立时减至三十左右么?”
“可以。”秦胸有成绣地给他答复。
虽然得到承诺,即墨君脑子里却更添疑问,得不到解答,只好闷闷地回衙门去继续修改草案。
——奇怪,我这是要拆他安插的人手,他为何还通情达理地表示赞同呢?秦斯这态度,不对啊……(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26dd.c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快捷键:←)(快捷键: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