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蒋介石的功臣人物就是张钫,他受命蒋介石,并以河南省主席、第二十路军总指挥的身份,前往联军阵营,其目的就是瓦解冯玉祥的西北军。可以说张钫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他在中原大战中,绝对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
说到张芳其人有些来头,此人有五十多岁,是辛亥革命元老,曾被受过北洋略威上将军的头衔。其部都是收编的河南刀客和绿林好汉,被人戏称为中原老贼头。此人出身官宦家庭,自幼桀骜不驯。他上过陕西陆军小学,并在保定陆军学堂炮课毕业。
1908年,张钫参加同盟会,继而参加了陕西新军。民国以后被任命为师长,出任陕南镇守使。作为西北军老人,他参与了为蒋介石策反韩复蕖的活动,自此和西北军分道扬镳。这次他作为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前往孙殿英部展开分化攻势。
说来好笑,冯玉祥探知张钫到孙殿英部后,立即电令把张钫就地枪决。蒋介石得知此情况,便给孙殿英发报,并要求10万大洋赎回。冯玉祥再电,给20万大洋速速枪决。两边相互抬价,一时水涨船高,张钫的脑袋居然涨到60万大洋,简直是一场闹剧。
终究蒋介石钱多,最后保住了张钫的脑袋。而张钫在西北军中呼风唤雨,大展手段、左右腾挪。并利用他在西北军的人脉,到后来拉拢了像吉鸿昌等西北军将领等各路人马数十万人投蒋,冯玉祥一败涂地,有张钫一半的功劳,以至后来张钫的二十路军竟然膨胀到八个师之众。
事后张钫向友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蒋让邵子力劝我说:战事胶着不能解决,实为国家之患,地方人民深受其害,你纵然不放一枪,冯玉祥也不会饶恕你,公益私心,你都应该尽力。本着辛亥革命之精神,为国家效力。”
张钫接说:“我当时向蒋提出要求,准备大宗款项、武器弹药并由我自己分配。变更战略,从豫西、豫南入手瓦解敌军,蒋介石都答应了。我说:阎锡山、冯玉祥各有怀抱,势孤则暂时相顾,力充则互相争长,二人这种貌合神离、各怀疑心的结合也绝不能持久。现在如果能把冯云祥外围的杂牌军收编,冯玉祥的主力自然瓦解,蒋介石采纳了我的建议,因此我的所需条件一概满足,为我的成功瓦解敌军创造了条件。”
张钫为瓦解敌军上下腾挪、、奔走呐喊、收效巨大,可以说以一人之力扭转了战局。他先在平汉线瓦解西北军,然后又到豫西收编杂牌军,并为日后西北军撤往山西的路上埋下了钉子,对于张钫的功绩,后来蒋军集团专门为他出过一本书歌颂他。
而蒋介石则高度称赞他说:“全战役中,以一身冒万险,出入敌垒、游说百端。并命使四出,招致逆军将领,涣散逆军之心,使其内溃,而**仍得力趁便,趁虚直入嫣。”蒋介石这个评价一点也不过分,西北军很多将领都是在张钫的游说下倒戈的,其他杂牌军也都是在他的策动下,纷纷改变旗号。对于不肯投诚的反蒋军各部,蒋军则以重兵围歼。蒋介石的“银弹、肉弹”攻势把反蒋联军的军心搞散了,几十万大军成为乌合之众。
而晋军集团的石友三部的变数尤为明显,当时他被任命为山东省主席,可是晋军占领济南后,阎锡山俨然凌驾他之上,今天放个县长,明天提拔个警备司令,和石友三这个山东主席一点关系也没有,再加上补给时断时有,石友三气的停战不前、开始观望。下一步石友三再次投蒋,起到了多骨米牌的效应,为反蒋联军的快速崩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八月初,蒋介石集中主力部队,首先向济南发动总攻。蒋介石任命刘峙为津浦线方面总指挥,以陈调元、夏斗寅、马鸿逵部为中路,以蒋光鼎、蔡廷锴等部为右翼,在津浦线向北推进,并形成钳形攻势。
胶济线,以韩复蕖为总指挥,并会同在青岛登陆的第十六军李韫?部。首先,沿着胶济线由东向西进攻。在潍县爆发激战,蒋军攻势如潮,晋军不支,开始全线后退,继而晋军全线退至济南,并进行节节抵抗,然而晋军的部分兵力已经开始北渡黄河撤退。
韩复蕖命令一部追击,力争歼敌于黄河南岸,自己则率部直逼济南。在济南城防指挥部,傅作义望着军用地图,显得非常颓废。参谋长进言:“东线的兄弟部队,已经开始北渡黄河,韩复蕖率领重兵直逼济南,而另一支蒋军部队以进抵恒川一线,并对我形成钳形攻势,形势岌岌可危,全线撤退已成定局。”
另一名参谋禀告:“军座,津浦线方面,蒋军攻势如潮。尤其是第十九路军绕道泰山以东进逼济南,虽然我们猜到了他的进攻路线,但是由于兵力有限,恐怕难以为继。”傅作义说:“按照我们制定的作战方案,以团为作战单位,实行交替阻击,掩护撤退。”与原有的历史相比发生了变化,傅作义率部,实行有效的阻击,直到八月下旬,蒋军才攻入济南。
阎锡山看到山东战场形势岌岌可危,临时抱佛脚,忙派人前往冯玉祥处,并带着大量的银元、武器弹药、粮食,祈求冯玉祥速在陇海线发动攻势,以其缓解山东战场的危机。冯玉祥不计前嫌{在这之前,阎锡山补给几乎断了},为了全局,便在陇海线组织攻势,力求牵制蒋军主力。谁知开始有些进展,随后连日大雨,根本无法打仗。
实际上战局已经明朗化了,虽然冯云祥派孙连仲带领五个师,解了毫州之围,可是被包围三个月之久的孙殿英部,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并且毫无战意,尤其是手下的将领们对前途失去了信心,不仅仅于此,整个陇海线的联军已经处于极其不利的地步。
尤其是平汉线的反蒋联军,几乎扣不动扳机了,根本不打仗。而陇海线的西北军各部,有相当一部分被分化瓦解,不少高级将领纷纷表示不愿再与蒋军作战,再加上阎锡山断绝补给,形势几乎明朗化。此时,石友三暗中和张学良进行了沟通,张学良已经完全站在蒋一方。
八月下旬,晋军全部撤往黄河以北,济南被蒋军占领.随即蒋介石亲自飞往济南,然后召开各级将领会议。鉴于河南决战条件成熟,便更改了韩复蕖、刘峙率部北渡黄河的作战计划:第一军团暂不渡黄河,十九路军、十六军、第二军团各部,于解决残敌后,均回陇海线、平汉线方面参加郑州会战,彻底打垮西北军。
与此同时,蒋介石任命韩复蕖为北路军总指挥,孙桐萱为济南警备司令。由于韩复蕖部暂不渡河作战,而晋军也无力反击,双方开始隔河对峙,山东战事暂时结束。目前在黄河北岸,唯一保持强大战斗力的晋军部队是傅作义部,尤其是在撤往黄河北岸的过程中,准备充分,基本上没有遭受大的损失,而晋军的其他部队都损失残重。
正当蒋介石率众开始郑州会战的时候,暂时防守黄河北岸济阳县一带的傅作义,此时站在县城的指挥部里,手里拿着穆亚平写给他的密信,面对战场上扑朔迷离的战局,尤其是反蒋联军即将总溃败的结局,他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穆亚平的这封密信,他反复看了不知多少遍,穆老弟在信中所有的预言都在一一应验,这等洞察秋毫、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试问世上几人能有,傅作义被深深折服。由此让他坚定了追随穆亚平的决心,尤其是对于穆亚平的其人,他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确切说现在傅作义的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最显著的是他不在迷恋阎锡山,他清醒的认知,日后穆亚平在山西取代阎锡山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他确信穆亚平所做的一切,就是利用阎锡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等手段简直无以复加。
傅作义已经无心再战,,快速的结束这场战事是他迫切的愿望,另外把部队完整的撤回山西,是他下一步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当然,现在他不能有任何表示。根据情报显示,对面的蒋军主力已经开始调动,穆老弟在信中述说的张学良出兵关内,是他最大的隐患。
这时参谋长走进来禀告:“军座,刚获取情报,蒋介石已经任命韩复蕖担任北路总指挥,正在向陇海线调动,蒋军取消了北渡黄河的作战计划,我们正面的压力减少了,不知阎长官下一步是否命令我们渡河反攻?”
傅作义嘲笑说:“反攻,拿什么反攻?蒋介石现在已经无视我们了,确切说我们现在就是案板上的肉,他想什么时候宰割就什么时候宰割。你看我们的北方一线,一旦张学良出兵,我们立即就崩溃了,我现在是如何考虑全身而退的问题。”
参谋长盯住地图看了几眼说:“阎长官知道这个情况吗?”傅作义说:“我向阎长官汇报了我的想法,可是他根本不相信,因此,我们只有自己早做准备了。”
说到张芳其人有些来头,此人有五十多岁,是辛亥革命元老,曾被受过北洋略威上将军的头衔。其部都是收编的河南刀客和绿林好汉,被人戏称为中原老贼头。此人出身官宦家庭,自幼桀骜不驯。他上过陕西陆军小学,并在保定陆军学堂炮课毕业。
1908年,张钫参加同盟会,继而参加了陕西新军。民国以后被任命为师长,出任陕南镇守使。作为西北军老人,他参与了为蒋介石策反韩复蕖的活动,自此和西北军分道扬镳。这次他作为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前往孙殿英部展开分化攻势。
说来好笑,冯玉祥探知张钫到孙殿英部后,立即电令把张钫就地枪决。蒋介石得知此情况,便给孙殿英发报,并要求10万大洋赎回。冯玉祥再电,给20万大洋速速枪决。两边相互抬价,一时水涨船高,张钫的脑袋居然涨到60万大洋,简直是一场闹剧。
终究蒋介石钱多,最后保住了张钫的脑袋。而张钫在西北军中呼风唤雨,大展手段、左右腾挪。并利用他在西北军的人脉,到后来拉拢了像吉鸿昌等西北军将领等各路人马数十万人投蒋,冯玉祥一败涂地,有张钫一半的功劳,以至后来张钫的二十路军竟然膨胀到八个师之众。
事后张钫向友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蒋让邵子力劝我说:战事胶着不能解决,实为国家之患,地方人民深受其害,你纵然不放一枪,冯玉祥也不会饶恕你,公益私心,你都应该尽力。本着辛亥革命之精神,为国家效力。”
张钫接说:“我当时向蒋提出要求,准备大宗款项、武器弹药并由我自己分配。变更战略,从豫西、豫南入手瓦解敌军,蒋介石都答应了。我说:阎锡山、冯玉祥各有怀抱,势孤则暂时相顾,力充则互相争长,二人这种貌合神离、各怀疑心的结合也绝不能持久。现在如果能把冯云祥外围的杂牌军收编,冯玉祥的主力自然瓦解,蒋介石采纳了我的建议,因此我的所需条件一概满足,为我的成功瓦解敌军创造了条件。”
张钫为瓦解敌军上下腾挪、、奔走呐喊、收效巨大,可以说以一人之力扭转了战局。他先在平汉线瓦解西北军,然后又到豫西收编杂牌军,并为日后西北军撤往山西的路上埋下了钉子,对于张钫的功绩,后来蒋军集团专门为他出过一本书歌颂他。
而蒋介石则高度称赞他说:“全战役中,以一身冒万险,出入敌垒、游说百端。并命使四出,招致逆军将领,涣散逆军之心,使其内溃,而**仍得力趁便,趁虚直入嫣。”蒋介石这个评价一点也不过分,西北军很多将领都是在张钫的游说下倒戈的,其他杂牌军也都是在他的策动下,纷纷改变旗号。对于不肯投诚的反蒋军各部,蒋军则以重兵围歼。蒋介石的“银弹、肉弹”攻势把反蒋联军的军心搞散了,几十万大军成为乌合之众。
而晋军集团的石友三部的变数尤为明显,当时他被任命为山东省主席,可是晋军占领济南后,阎锡山俨然凌驾他之上,今天放个县长,明天提拔个警备司令,和石友三这个山东主席一点关系也没有,再加上补给时断时有,石友三气的停战不前、开始观望。下一步石友三再次投蒋,起到了多骨米牌的效应,为反蒋联军的快速崩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八月初,蒋介石集中主力部队,首先向济南发动总攻。蒋介石任命刘峙为津浦线方面总指挥,以陈调元、夏斗寅、马鸿逵部为中路,以蒋光鼎、蔡廷锴等部为右翼,在津浦线向北推进,并形成钳形攻势。
胶济线,以韩复蕖为总指挥,并会同在青岛登陆的第十六军李韫?部。首先,沿着胶济线由东向西进攻。在潍县爆发激战,蒋军攻势如潮,晋军不支,开始全线后退,继而晋军全线退至济南,并进行节节抵抗,然而晋军的部分兵力已经开始北渡黄河撤退。
韩复蕖命令一部追击,力争歼敌于黄河南岸,自己则率部直逼济南。在济南城防指挥部,傅作义望着军用地图,显得非常颓废。参谋长进言:“东线的兄弟部队,已经开始北渡黄河,韩复蕖率领重兵直逼济南,而另一支蒋军部队以进抵恒川一线,并对我形成钳形攻势,形势岌岌可危,全线撤退已成定局。”
另一名参谋禀告:“军座,津浦线方面,蒋军攻势如潮。尤其是第十九路军绕道泰山以东进逼济南,虽然我们猜到了他的进攻路线,但是由于兵力有限,恐怕难以为继。”傅作义说:“按照我们制定的作战方案,以团为作战单位,实行交替阻击,掩护撤退。”与原有的历史相比发生了变化,傅作义率部,实行有效的阻击,直到八月下旬,蒋军才攻入济南。
阎锡山看到山东战场形势岌岌可危,临时抱佛脚,忙派人前往冯玉祥处,并带着大量的银元、武器弹药、粮食,祈求冯玉祥速在陇海线发动攻势,以其缓解山东战场的危机。冯玉祥不计前嫌{在这之前,阎锡山补给几乎断了},为了全局,便在陇海线组织攻势,力求牵制蒋军主力。谁知开始有些进展,随后连日大雨,根本无法打仗。
实际上战局已经明朗化了,虽然冯云祥派孙连仲带领五个师,解了毫州之围,可是被包围三个月之久的孙殿英部,已经成为惊弓之鸟,并且毫无战意,尤其是手下的将领们对前途失去了信心,不仅仅于此,整个陇海线的联军已经处于极其不利的地步。
尤其是平汉线的反蒋联军,几乎扣不动扳机了,根本不打仗。而陇海线的西北军各部,有相当一部分被分化瓦解,不少高级将领纷纷表示不愿再与蒋军作战,再加上阎锡山断绝补给,形势几乎明朗化。此时,石友三暗中和张学良进行了沟通,张学良已经完全站在蒋一方。
八月下旬,晋军全部撤往黄河以北,济南被蒋军占领.随即蒋介石亲自飞往济南,然后召开各级将领会议。鉴于河南决战条件成熟,便更改了韩复蕖、刘峙率部北渡黄河的作战计划:第一军团暂不渡黄河,十九路军、十六军、第二军团各部,于解决残敌后,均回陇海线、平汉线方面参加郑州会战,彻底打垮西北军。
与此同时,蒋介石任命韩复蕖为北路军总指挥,孙桐萱为济南警备司令。由于韩复蕖部暂不渡河作战,而晋军也无力反击,双方开始隔河对峙,山东战事暂时结束。目前在黄河北岸,唯一保持强大战斗力的晋军部队是傅作义部,尤其是在撤往黄河北岸的过程中,准备充分,基本上没有遭受大的损失,而晋军的其他部队都损失残重。
正当蒋介石率众开始郑州会战的时候,暂时防守黄河北岸济阳县一带的傅作义,此时站在县城的指挥部里,手里拿着穆亚平写给他的密信,面对战场上扑朔迷离的战局,尤其是反蒋联军即将总溃败的结局,他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
穆亚平的这封密信,他反复看了不知多少遍,穆老弟在信中所有的预言都在一一应验,这等洞察秋毫、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试问世上几人能有,傅作义被深深折服。由此让他坚定了追随穆亚平的决心,尤其是对于穆亚平的其人,他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确切说现在傅作义的思想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最显著的是他不在迷恋阎锡山,他清醒的认知,日后穆亚平在山西取代阎锡山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他确信穆亚平所做的一切,就是利用阎锡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等手段简直无以复加。
傅作义已经无心再战,,快速的结束这场战事是他迫切的愿望,另外把部队完整的撤回山西,是他下一步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当然,现在他不能有任何表示。根据情报显示,对面的蒋军主力已经开始调动,穆老弟在信中述说的张学良出兵关内,是他最大的隐患。
这时参谋长走进来禀告:“军座,刚获取情报,蒋介石已经任命韩复蕖担任北路总指挥,正在向陇海线调动,蒋军取消了北渡黄河的作战计划,我们正面的压力减少了,不知阎长官下一步是否命令我们渡河反攻?”
傅作义嘲笑说:“反攻,拿什么反攻?蒋介石现在已经无视我们了,确切说我们现在就是案板上的肉,他想什么时候宰割就什么时候宰割。你看我们的北方一线,一旦张学良出兵,我们立即就崩溃了,我现在是如何考虑全身而退的问题。”
参谋长盯住地图看了几眼说:“阎长官知道这个情况吗?”傅作义说:“我向阎长官汇报了我的想法,可是他根本不相信,因此,我们只有自己早做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