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名剑,还是其他的剑。
都想跟着余真意,毕竟余真意身上的剑气,让他们真的很享受。本来,是万剑真人带他们出来的,可以知道万剑真人的资质是真的高。
它们同样愿意跟着余真意。
没想到,余真意竟然只要一把剑,不想要别的剑。一时间,所有的剑都怒视着真武剑,而且四周剑气,纷纷逼近真武剑。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古往今来的宝剑。
它们若是同时朝一件别的宝贝释放锋芒, 那件宝贝说不定早就炸裂了。
可真武不同,它环绕在余真意身边,丝毫不惧。
这个时候,余真意安抚了一下四周的剑,顺便释放一些体内的剑气。
剑,分三等:庶人剑、诸侯剑、天子剑。行凶斗狠,招摇过市,为庶人之剑;以勇武为锋,以清廉为锷,以贤良为脊,以忠圣为铗,为诸侯之剑;
以七国为锋,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为天子之剑。
剑,是凶器。剑,也是百兵之君子。剑虽双刃,关键,却是在执剑之人。
超越凡人、掌控命运的力量,天地间那种超越凡人、在冥冥中掌控命运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高山变成深谷,沧海化为桑田,夏冬的枯荣,国家的兴衰,人的生死,真的是神秘莫测。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余真意叹了一口气:“既然如此,你们跟着我走吧,一起离开这地方。出去之后,再为你们令寻一个主人。”
万千宝剑默然,只能这样了。
余真意想带走这么多剑,也是很不容易的,只能在自己的丹田窍穴内,开辟一个洞府,用来带走宝剑。这一步,则是需要迈入第三境,也就是开江境界。
于是,他坐下来,打算悟道破境。
刚刚说自己破境太快,想来修行一下,但是没办法,发生的事情太多,只能破境。不然这么多的仙剑,该怎么带走?余真意真是很无奈。
所谓太虚者,上无极,下无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渺渺兮若浮云,荡荡兮若流水,俯仰上下,天地至真,一虚一实,相为表里,内合人身,与彼无缺,目分左右,乃成日月,一文一武,旷照天地,曰:“子有日魂造生形,午有月魄凝神灵,东西坎离水火胜,太阴太阳胡相抱。”
古有我目合日月,我心同天心,北水太乙流渊海,南极阳炎焚天心,东木清灵韵不已,西峰金精太坚革,中极厚土黄极殿,五行刑刑自相克,悔辱向反造化机,观道内照体真。
余真意默念心决,开始破境。
突然之间,有三把剑,来到了余真意面前。
这三把剑颜色各异,直插余真意的眉心。
真武剑都没反应过来,这三把剑就已经进入了余真意的没心,消失不见。
余真意顿时陷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
传说,吕洞宾师从汉钟离,习得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法。他有三把剑,一把用来斩断贪婪嗔怒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爱欲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烦恼之心。
吕洞宾的宝剑共有三把,这三把宝剑是吕洞宾游历人间时候寻找材料炼制所成。这三把剑既“剑现灵光魑魅惊”,镇邪驱魔,也可以斩去自己贪念,十分的神奇
在余真意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吕祖传承。
吕洞宾学剑之后,刻苦锻炼,“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快,世以为神仙。”吕总是身负宝剑,云游四方,有时以剑为笔,题诗写赋:“欲整锋芒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
吕修炼高超的剑术,忍受修行的苦劳。凌晨开匣取出银光闪闪的宝剑时,发出“龙嗥”般清亮的响声。即使冰冻三尺,手中剑愈练愈勇,气概豪迈,以剑砍石,火花飞溅,留下蛇一样深深的剑痕。
身为一个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出家道人,能凌晨即起,在寒风冰雪中苦练剑法,其坚强刚毅不畏苦劳的性格跃然纸上,让人敬佩。
有人甚至误传他能飞剑杀人,他听了之后笑道:“慈悲为怀,是佛的根本。仙家也和佛家一样,哪会有伤人性命的道理?当然我也有剑,但和传说的不同:一把用来斩断贪婪嗔怒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爱欲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烦恼之心,这就是我的三把宝剑。”
余真意初次听到吕祖的名字,还是因为一种吃食,名为“香糕”。
当时还是李殇带给他的。
民间传说中,杭州西湖边的城隍山下住着一个姓孟的绍兴人。由于他年纪轻,大家便叫他小绍兴。小绍兴每天半夜就起床,磨米粉,蒸松糕,天亮后再挑起糕担沿衔叫卖,以此来养活自己和瞎眼的母亲。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
,由于杭州有春节登山的习惯,以讨“步步登高”的吉利,城隍山上山下,游人如织。小绍兴的松糕卖得很快,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卖得仅剩了一小块破碎的松糕了。
小绍兴想起母亲还未吃饭,便留下了这块破角糕,准备带回去给母亲吃。当他走到城隍庙时,只见一个白发银须的老人,头枕在口对口地对在一起的两只破碗上,伸手向他乞讨。原来这是上八洞仙吕洞宾,因见人间闹,便下凡来看看。
当时,小绍兴并不知道这就是吕洞宾。他见老人衣衫褴褛,瘦骨嶙峋,非常同情,便摸出几文铜钱给老人。谁知老人不要铜钱,却要讨块松糕吃。小绍兴便拿出留给母亲的破角糕,递给了老人。
老人不客气地吃了下去。
小绍兴回到家里以后,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十分赞许。从此,小绍兴天天走过庙门口,只要看见那老人,便送给他一块松糕。
有一天,老人见小绍兴愁眉不展地递给他一块糕,便问道:“你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吗?”
小绍兴答道:“连日阴雨,生意清淡,松糕卖不出去。我娘吃了卖剩的糕,得了重病,茶饭不思。”
老头听了哈哈大笑:“别着急,要吃的没有,良药我可有。”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葫芦,交给小绍兴。吩咐他做松糕时,将葫芦里的药放到松糕里,他娘吃了这种糕病就会好。
说完话,一阵风起,老人就不见了。小绍兴方知遇到了神仙,想到老人那口对口对在一起的破碗,猛然醒悟到这就是吕洞宾。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到家,按照吕洞宾指点的方法制松糕。
老头先把葫芦里的药倒出一点儿,放进糕粉里,制成糕胚,放到旺火上蒸熟蒸透。待糕冷却后再一块一块地排放在炭火上,烘成金黄色。烘烤出来的松糕散发出一股奇香。三天三夜水米末进的老母亲闻到这股异香,顿时觉得腹中饥饿,即叫小绍兴把糕拿来吃。
老母亲吃下糕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从此,小绍兴就一直用这个办法制糕。由于这种糕奇香扑鼻,食之松甜可口,大家都赞不绝日。于是改松糕名为“香糕”。因为香糕是小绍兴做出来的,又被称做“绍兴香糕”。
后来,人们才明白,香糕里放进去的药,原来是中药里的砂仁。砂仁性温,能理气宽胸,健脾和胃,增进食欲,适用于脾胃气滞以及消化不良等症。
除此之外,吕祖还有无数的传说留在人间。
他是世间少有的几位仙人境之一。
余真意此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吕祖的事迹,竟然在他脑海中浮现。
好像他就是吕祖!
吕洞宾经常在人间济世度人,上到达官贵人,下到乞丐娼妓,都有受过他点化的。据说,当年汉钟离多次传授吕洞宾金丹大道,授毕,忽然有两位仙童手捧金简宝符,传达玉帝诏命,召汉钟离为“九天金阙选仙使”。
汉钟离拜受诏命已毕,对吕洞宾说:“我马上要升天去了,你好生在世间修行,等到功德圆满。也会如我一样。”洞宾回答说:“我的志向与老师有些不同,必须度尽众生,才肯上升天庭。”所以吕洞宾虽然后来成了高仙,仍然在尘世救济众生。
有一年疟疾流行,有位卖菜的老婆婆,子孙都染上了疟疾。一天,有位道人过来,老婆婆招呼他喝茶,并叹息说:“家中子孙都病,先生能否施治呢?”
道士说:“明天早晨等我来。”
第二天清晨老婆婆便等在那里,道士给他一个纱袋,包着一丸药,说:“发病时让他拿着这药,病自然会好。一丸可以治疗百人,超过一百人,便没有效验了。”
老婆婆照他的话做,子孙病好之后,又拿来治疗邻居,共治好百人之多。超过百人,药便没有效验。老婆婆将纱袋拆开,里边并没有药,只有张纸条,写着“吕洞宾”三个字。
鄂城一镇有一位贫穷的妇女,向来患有风瘫症,每天爬着来到桥上乞讨。一天,遇见一位道士经过,问起她来,贫妇回答说:“丈夫死了,还有位八十岁的婆婆,每天来这儿讨些钱米供养婆婆。”
道人听后,便将棕拂尘一头递过去,说:“拉着拂尘起身试试看。”妇人牵着拂尘,果然站了起来。又说:“你且试着跟我走。”妇人跟着走了几步,瘫病竟然消失,恢复了行走能力。忙拜谢说:“先生住在哪里?我们可以登门道谢。”
道士说:“我住在某人家的楼上。”
妇人回到家,婆婆十分惊异。问起缘故,知道遇上好人。第二天,找到那家人楼上,并没有道士。一抬头,却见到吕洞宾的画像,与昨天碰到的道人一模一样。才知是吕洞宾救治。
吕洞宾济人的故事极多。不过,遇到假正经的市侩,他也会给他们一些教训。
据传有位富商,十分仰慕吕洞宾,朝夕焚香,礼拜祷告,很是虔诚。一天吕洞宾变做一个贫穷的道人,拿件旧袍子,到富商当铺中质当。富商拿袍子一捏,发现袖中有金钗一枝
,心中窃喜,以为道人准定不知道有这贵重物品,便不声张,收进袍子,稍给了几个钱。
道人走后,富商拿出金钗来,却见附着一张纸,题着几行字:“今日忆,明日忆,忆得我来不相识,钗子留得作香钱,从今与你不交易。”这不,明摆着的意思是,这钗子权当还你供我的香火钱,大家扯平,从此之后再不和你来往了。
商人见条,知道一念之差,与神仙当面错过,后悔不迭。
青州的万年桥,早先叫南阳桥。
传说很久以前,一到六七月间,南阳河发大水,汹涌地大水把青州城分为南阳城和东阳城,给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历代知府便都以此为患,四处招贤纳士,想方设法,在南阳河上筑桥。可是由于南阳河河宽水深,建桥十分困难,好容易修好,过不了一年半载的,洪水一来,又毁了。
卫一凤到青州任知府,他和当时的知县刘养浩便决心在任职期间为青州人民做件好事。为了使桥早日建成,两人身先士卒,与民工们同吃苦,共辛劳,连严冬也不停止工作。有时两人赤足立在水中,冻得腿麻脚胀,也在所不惜.
这一天,人们正在苦干,忽然有一位长袍老道手持云帚身背酒葫芦飘然来到了刚刚封顶的桥墩下。
他席地而坐,解下酒葫芦,仰面张口大喝。起先,大家由于干得起劲儿,没留意他。过了一会儿,只听几声哈哈大笑,大家抬起头来,才见那人手里的云帚摆了几摆,众人眼前一阵金光闪过,老道已经不见了,却见每座桥墩上都插了几把宝剑,一数整整二十四把。愕然之余,有人不免想起老道喝酒的样子,上口下口,乃一吕字呀!刚才那老道,分别是仙人吕洞宾呀!
传说那仙人正是吕洞宾,当时他正云游天下,听到青州官民不畏严寒不怕艰巨的事便飘然而来,目睹了官民同甘共苦的劳动场面,被青州人民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便将二十四把镇水宝剑插入桥墩,镇住水魔,使南阳桥永世不毁,万年长存。
由于得到了仙人的帮助,官民建桥的劲头更足了。过不多时,桥终于建好了。
这一次建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结实,铜墙铁壁般巍然屹立在南阳河上。知府卫一凤和知县刘养浩因念于人民的功绩和仙人的帮助,便将桥更名为万年桥,希望它将万年长存,造福人民。
吕洞宾下山后,游历四方。一天,他从岳阳出发,途经分宁黄龙山,见该山气势磅礴,紫云成盖。知有异人,及登山,果有一寺,香烟缭绕,栋宇非凡。
正值黄龙寺超慧祖师给弟子传经授法。于是洞宾潜入法堂,仅片刻,猛听一声断喝:“座旁有窃法者”。
洞宾只得上前揖见祖师道:“晚辈贸然入堂,多有得罪,望大师息怒。敢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法术怎样?”
祖师怒道:“你这守尸鬼,怎如此无礼?你只煮得铛内的,却煮不得铛外的。偷法应遭我打,拳打所盗之法,自然化为乌有”,即离洞宾二丈多远出拳。
洞宾似觉身上隐隐作痛,即对祖师大叫:“你且等着!”怒奔出寺。
祖师见洞宾已走,便对弟子说:“刚才洞宾剑放寒光,今晚必飞剑来取老纳”。
众僧听后,惊讶不已,不肯离去。祖师说:“你等放心,老纳自有办法对付”。祖师见众徒离去,即端坐禅床,双手合什,闭目念经。
晚二更,突然两道寒光破窗而入,果然是洞宾飞来二剑。双剑在堂中回旋穿梭,只见祖师凝神静坐不动,默念神咒,等剑近前,将拂尘一扬,断喝一声“落”!双剑竟由原窗射出,直落寺左观音井中。
当晚,洞宾久久不见双剑返回,知道超慧祖师果然法力高超,宝剑定被收下。便立即遁回庐山,求助于师傅。汉钟离责道:“黄龙超慧法力不在为师之下,你不听叮嘱闯出祸来,现别无良策,只有速去请罪,求赐还宝剑”。
于是洞宾连夜赶回黄龙山。
次日晨,洞宾到寺内求见祖师,再三施礼请罪,祖师才说:“你须在寺内做三年侍客僧,否则难成正果。还剑之事,三年后再说吧!”洞宾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知道祖师有意传授佛法,当即谢恩应允了。
原来祖师早就知道洞宾乃可造之材,只是年轻气盛,门户之见持重,故欲使其侍客,以去其锐气,再传以佛法,又不入弟子行列,两全其美。
洞宾在黄龙寺中,边干侍客杂务,边学超慧佛法,三年到期,已是正果初成,法力高超,介于佛道之间的法师了,超慧命其取一剑出山,仗侠行义。
留一剑镇山门。超慧命洞宾取剑,其时洞宾虽是法力大增,用手却难动宝剑分毫。
超慧祖师说:“以背取之”。洞宾如其言,以背向井,左手紧抓井上石亭柱子,右手反转紧握剑柄,脚踏井沿,运足其气,猛然用力,剑是抽出了,而柱子上已掐入了深深的二道指痕,井沿亦被其撼动,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现洞宾手痕足迹仍如当初。
都想跟着余真意,毕竟余真意身上的剑气,让他们真的很享受。本来,是万剑真人带他们出来的,可以知道万剑真人的资质是真的高。
它们同样愿意跟着余真意。
没想到,余真意竟然只要一把剑,不想要别的剑。一时间,所有的剑都怒视着真武剑,而且四周剑气,纷纷逼近真武剑。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古往今来的宝剑。
它们若是同时朝一件别的宝贝释放锋芒, 那件宝贝说不定早就炸裂了。
可真武不同,它环绕在余真意身边,丝毫不惧。
这个时候,余真意安抚了一下四周的剑,顺便释放一些体内的剑气。
剑,分三等:庶人剑、诸侯剑、天子剑。行凶斗狠,招摇过市,为庶人之剑;以勇武为锋,以清廉为锷,以贤良为脊,以忠圣为铗,为诸侯之剑;
以七国为锋,山海为锷,制以五行,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举世无双,天下归服,为天子之剑。
剑,是凶器。剑,也是百兵之君子。剑虽双刃,关键,却是在执剑之人。
超越凡人、掌控命运的力量,天地间那种超越凡人、在冥冥中掌控命运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高山变成深谷,沧海化为桑田,夏冬的枯荣,国家的兴衰,人的生死,真的是神秘莫测。
十年可见春去秋来,年可证生老病死。千年可叹王朝更替,万年,可见斗转星移。凡人如果用一天的视野,去窥探百万年的天地,是否就如同井底之蛙。
余真意叹了一口气:“既然如此,你们跟着我走吧,一起离开这地方。出去之后,再为你们令寻一个主人。”
万千宝剑默然,只能这样了。
余真意想带走这么多剑,也是很不容易的,只能在自己的丹田窍穴内,开辟一个洞府,用来带走宝剑。这一步,则是需要迈入第三境,也就是开江境界。
于是,他坐下来,打算悟道破境。
刚刚说自己破境太快,想来修行一下,但是没办法,发生的事情太多,只能破境。不然这么多的仙剑,该怎么带走?余真意真是很无奈。
所谓太虚者,上无极,下无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渺渺兮若浮云,荡荡兮若流水,俯仰上下,天地至真,一虚一实,相为表里,内合人身,与彼无缺,目分左右,乃成日月,一文一武,旷照天地,曰:“子有日魂造生形,午有月魄凝神灵,东西坎离水火胜,太阴太阳胡相抱。”
古有我目合日月,我心同天心,北水太乙流渊海,南极阳炎焚天心,东木清灵韵不已,西峰金精太坚革,中极厚土黄极殿,五行刑刑自相克,悔辱向反造化机,观道内照体真。
余真意默念心决,开始破境。
突然之间,有三把剑,来到了余真意面前。
这三把剑颜色各异,直插余真意的眉心。
真武剑都没反应过来,这三把剑就已经进入了余真意的没心,消失不见。
余真意顿时陷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
传说,吕洞宾师从汉钟离,习得大道天遁剑法,龙虎金丹秘法。他有三把剑,一把用来斩断贪婪嗔怒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爱欲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烦恼之心。
吕洞宾的宝剑共有三把,这三把宝剑是吕洞宾游历人间时候寻找材料炼制所成。这三把剑既“剑现灵光魑魅惊”,镇邪驱魔,也可以斩去自己贪念,十分的神奇
在余真意的脑海中,顿时出现了吕祖传承。
吕洞宾学剑之后,刻苦锻炼,“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快,世以为神仙。”吕总是身负宝剑,云游四方,有时以剑为笔,题诗写赋:“欲整锋芒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
吕修炼高超的剑术,忍受修行的苦劳。凌晨开匣取出银光闪闪的宝剑时,发出“龙嗥”般清亮的响声。即使冰冻三尺,手中剑愈练愈勇,气概豪迈,以剑砍石,火花飞溅,留下蛇一样深深的剑痕。
身为一个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出家道人,能凌晨即起,在寒风冰雪中苦练剑法,其坚强刚毅不畏苦劳的性格跃然纸上,让人敬佩。
有人甚至误传他能飞剑杀人,他听了之后笑道:“慈悲为怀,是佛的根本。仙家也和佛家一样,哪会有伤人性命的道理?当然我也有剑,但和传说的不同:一把用来斩断贪婪嗔怒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爱欲之心,一把用来斩断烦恼之心,这就是我的三把宝剑。”
余真意初次听到吕祖的名字,还是因为一种吃食,名为“香糕”。
当时还是李殇带给他的。
民间传说中,杭州西湖边的城隍山下住着一个姓孟的绍兴人。由于他年纪轻,大家便叫他小绍兴。小绍兴每天半夜就起床,磨米粉,蒸松糕,天亮后再挑起糕担沿衔叫卖,以此来养活自己和瞎眼的母亲。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
,由于杭州有春节登山的习惯,以讨“步步登高”的吉利,城隍山上山下,游人如织。小绍兴的松糕卖得很快,不大一会儿功夫,就卖得仅剩了一小块破碎的松糕了。
小绍兴想起母亲还未吃饭,便留下了这块破角糕,准备带回去给母亲吃。当他走到城隍庙时,只见一个白发银须的老人,头枕在口对口地对在一起的两只破碗上,伸手向他乞讨。原来这是上八洞仙吕洞宾,因见人间闹,便下凡来看看。
当时,小绍兴并不知道这就是吕洞宾。他见老人衣衫褴褛,瘦骨嶙峋,非常同情,便摸出几文铜钱给老人。谁知老人不要铜钱,却要讨块松糕吃。小绍兴便拿出留给母亲的破角糕,递给了老人。
老人不客气地吃了下去。
小绍兴回到家里以后,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十分赞许。从此,小绍兴天天走过庙门口,只要看见那老人,便送给他一块松糕。
有一天,老人见小绍兴愁眉不展地递给他一块糕,便问道:“你有什么不如意的事吗?”
小绍兴答道:“连日阴雨,生意清淡,松糕卖不出去。我娘吃了卖剩的糕,得了重病,茶饭不思。”
老头听了哈哈大笑:“别着急,要吃的没有,良药我可有。”说着,从怀里掏出个葫芦,交给小绍兴。吩咐他做松糕时,将葫芦里的药放到松糕里,他娘吃了这种糕病就会好。
说完话,一阵风起,老人就不见了。小绍兴方知遇到了神仙,想到老人那口对口对在一起的破碗,猛然醒悟到这就是吕洞宾。于是高高兴兴地回到家,按照吕洞宾指点的方法制松糕。
老头先把葫芦里的药倒出一点儿,放进糕粉里,制成糕胚,放到旺火上蒸熟蒸透。待糕冷却后再一块一块地排放在炭火上,烘成金黄色。烘烤出来的松糕散发出一股奇香。三天三夜水米末进的老母亲闻到这股异香,顿时觉得腹中饥饿,即叫小绍兴把糕拿来吃。
老母亲吃下糕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从此,小绍兴就一直用这个办法制糕。由于这种糕奇香扑鼻,食之松甜可口,大家都赞不绝日。于是改松糕名为“香糕”。因为香糕是小绍兴做出来的,又被称做“绍兴香糕”。
后来,人们才明白,香糕里放进去的药,原来是中药里的砂仁。砂仁性温,能理气宽胸,健脾和胃,增进食欲,适用于脾胃气滞以及消化不良等症。
除此之外,吕祖还有无数的传说留在人间。
他是世间少有的几位仙人境之一。
余真意此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吕祖的事迹,竟然在他脑海中浮现。
好像他就是吕祖!
吕洞宾经常在人间济世度人,上到达官贵人,下到乞丐娼妓,都有受过他点化的。据说,当年汉钟离多次传授吕洞宾金丹大道,授毕,忽然有两位仙童手捧金简宝符,传达玉帝诏命,召汉钟离为“九天金阙选仙使”。
汉钟离拜受诏命已毕,对吕洞宾说:“我马上要升天去了,你好生在世间修行,等到功德圆满。也会如我一样。”洞宾回答说:“我的志向与老师有些不同,必须度尽众生,才肯上升天庭。”所以吕洞宾虽然后来成了高仙,仍然在尘世救济众生。
有一年疟疾流行,有位卖菜的老婆婆,子孙都染上了疟疾。一天,有位道人过来,老婆婆招呼他喝茶,并叹息说:“家中子孙都病,先生能否施治呢?”
道士说:“明天早晨等我来。”
第二天清晨老婆婆便等在那里,道士给他一个纱袋,包着一丸药,说:“发病时让他拿着这药,病自然会好。一丸可以治疗百人,超过一百人,便没有效验了。”
老婆婆照他的话做,子孙病好之后,又拿来治疗邻居,共治好百人之多。超过百人,药便没有效验。老婆婆将纱袋拆开,里边并没有药,只有张纸条,写着“吕洞宾”三个字。
鄂城一镇有一位贫穷的妇女,向来患有风瘫症,每天爬着来到桥上乞讨。一天,遇见一位道士经过,问起她来,贫妇回答说:“丈夫死了,还有位八十岁的婆婆,每天来这儿讨些钱米供养婆婆。”
道人听后,便将棕拂尘一头递过去,说:“拉着拂尘起身试试看。”妇人牵着拂尘,果然站了起来。又说:“你且试着跟我走。”妇人跟着走了几步,瘫病竟然消失,恢复了行走能力。忙拜谢说:“先生住在哪里?我们可以登门道谢。”
道士说:“我住在某人家的楼上。”
妇人回到家,婆婆十分惊异。问起缘故,知道遇上好人。第二天,找到那家人楼上,并没有道士。一抬头,却见到吕洞宾的画像,与昨天碰到的道人一模一样。才知是吕洞宾救治。
吕洞宾济人的故事极多。不过,遇到假正经的市侩,他也会给他们一些教训。
据传有位富商,十分仰慕吕洞宾,朝夕焚香,礼拜祷告,很是虔诚。一天吕洞宾变做一个贫穷的道人,拿件旧袍子,到富商当铺中质当。富商拿袍子一捏,发现袖中有金钗一枝
,心中窃喜,以为道人准定不知道有这贵重物品,便不声张,收进袍子,稍给了几个钱。
道人走后,富商拿出金钗来,却见附着一张纸,题着几行字:“今日忆,明日忆,忆得我来不相识,钗子留得作香钱,从今与你不交易。”这不,明摆着的意思是,这钗子权当还你供我的香火钱,大家扯平,从此之后再不和你来往了。
商人见条,知道一念之差,与神仙当面错过,后悔不迭。
青州的万年桥,早先叫南阳桥。
传说很久以前,一到六七月间,南阳河发大水,汹涌地大水把青州城分为南阳城和东阳城,给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历代知府便都以此为患,四处招贤纳士,想方设法,在南阳河上筑桥。可是由于南阳河河宽水深,建桥十分困难,好容易修好,过不了一年半载的,洪水一来,又毁了。
卫一凤到青州任知府,他和当时的知县刘养浩便决心在任职期间为青州人民做件好事。为了使桥早日建成,两人身先士卒,与民工们同吃苦,共辛劳,连严冬也不停止工作。有时两人赤足立在水中,冻得腿麻脚胀,也在所不惜.
这一天,人们正在苦干,忽然有一位长袍老道手持云帚身背酒葫芦飘然来到了刚刚封顶的桥墩下。
他席地而坐,解下酒葫芦,仰面张口大喝。起先,大家由于干得起劲儿,没留意他。过了一会儿,只听几声哈哈大笑,大家抬起头来,才见那人手里的云帚摆了几摆,众人眼前一阵金光闪过,老道已经不见了,却见每座桥墩上都插了几把宝剑,一数整整二十四把。愕然之余,有人不免想起老道喝酒的样子,上口下口,乃一吕字呀!刚才那老道,分别是仙人吕洞宾呀!
传说那仙人正是吕洞宾,当时他正云游天下,听到青州官民不畏严寒不怕艰巨的事便飘然而来,目睹了官民同甘共苦的劳动场面,被青州人民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便将二十四把镇水宝剑插入桥墩,镇住水魔,使南阳桥永世不毁,万年长存。
由于得到了仙人的帮助,官民建桥的劲头更足了。过不多时,桥终于建好了。
这一次建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结实,铜墙铁壁般巍然屹立在南阳河上。知府卫一凤和知县刘养浩因念于人民的功绩和仙人的帮助,便将桥更名为万年桥,希望它将万年长存,造福人民。
吕洞宾下山后,游历四方。一天,他从岳阳出发,途经分宁黄龙山,见该山气势磅礴,紫云成盖。知有异人,及登山,果有一寺,香烟缭绕,栋宇非凡。
正值黄龙寺超慧祖师给弟子传经授法。于是洞宾潜入法堂,仅片刻,猛听一声断喝:“座旁有窃法者”。
洞宾只得上前揖见祖师道:“晚辈贸然入堂,多有得罪,望大师息怒。敢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法术怎样?”
祖师怒道:“你这守尸鬼,怎如此无礼?你只煮得铛内的,却煮不得铛外的。偷法应遭我打,拳打所盗之法,自然化为乌有”,即离洞宾二丈多远出拳。
洞宾似觉身上隐隐作痛,即对祖师大叫:“你且等着!”怒奔出寺。
祖师见洞宾已走,便对弟子说:“刚才洞宾剑放寒光,今晚必飞剑来取老纳”。
众僧听后,惊讶不已,不肯离去。祖师说:“你等放心,老纳自有办法对付”。祖师见众徒离去,即端坐禅床,双手合什,闭目念经。
晚二更,突然两道寒光破窗而入,果然是洞宾飞来二剑。双剑在堂中回旋穿梭,只见祖师凝神静坐不动,默念神咒,等剑近前,将拂尘一扬,断喝一声“落”!双剑竟由原窗射出,直落寺左观音井中。
当晚,洞宾久久不见双剑返回,知道超慧祖师果然法力高超,宝剑定被收下。便立即遁回庐山,求助于师傅。汉钟离责道:“黄龙超慧法力不在为师之下,你不听叮嘱闯出祸来,现别无良策,只有速去请罪,求赐还宝剑”。
于是洞宾连夜赶回黄龙山。
次日晨,洞宾到寺内求见祖师,再三施礼请罪,祖师才说:“你须在寺内做三年侍客僧,否则难成正果。还剑之事,三年后再说吧!”洞宾是个非常聪明的人,知道祖师有意传授佛法,当即谢恩应允了。
原来祖师早就知道洞宾乃可造之材,只是年轻气盛,门户之见持重,故欲使其侍客,以去其锐气,再传以佛法,又不入弟子行列,两全其美。
洞宾在黄龙寺中,边干侍客杂务,边学超慧佛法,三年到期,已是正果初成,法力高超,介于佛道之间的法师了,超慧命其取一剑出山,仗侠行义。
留一剑镇山门。超慧命洞宾取剑,其时洞宾虽是法力大增,用手却难动宝剑分毫。
超慧祖师说:“以背取之”。洞宾如其言,以背向井,左手紧抓井上石亭柱子,右手反转紧握剑柄,脚踏井沿,运足其气,猛然用力,剑是抽出了,而柱子上已掐入了深深的二道指痕,井沿亦被其撼动,并留下了深深的足迹,现洞宾手痕足迹仍如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