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德胜的死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著名影评人唐婉就写了一篇《关于孙德胜之死》的文章。
“在第七集中导演徐乾花了将近半集的时间描述骑兵连与日军骑兵营的四次正面交锋。”
“第一次,面对日军上百人的骑兵营包围,全连的人摆好阵形,几十匹战马一字排开,每位战士持刀骑在马上,气势汹汹。战场飞沙走石,枯树烈日,一片肃杀。此时连长孙德胜把军刀竖立,作出冲锋的气势,提起底气,下达军令“骑兵连,进攻!”话音一落,骑兵将士高喊杀敌,百马齐嘶,全连策马向前,扬起一阵黄沙。同时日军也举刀向前与骑兵连短兵相接。人鸣马嘶,刀光剑影,一轮下来独立团骑兵连死亡过半。”
“第二次,剩下的人调转马头,重新摆好阵形,连长立起军刀,下达军令:“骑兵连,进攻”。全连策马向前。同时日军也向前与骑兵连短兵相接。人鸣马嘶,刀光剑影,第二轮下来独立团骑兵连只剩下几个人。”
“第三次,剩下的七八个人面对人数上百的日军骑兵战士,依然没有一个退缩,大家依然摆好阵形,其实这个时候这么点人已经成不了阵形的,连长立起军刀,向前一指,喊“骑兵连,进攻!”。全连策马向前。同时日军也向前与骑兵连短兵相接。在这次交锋中,除连长外,所有将士阵亡,连长被砍掉一只手臂。”
“第四次,也是最**的部分,在所有身边的人都阵亡,且自己被砍掉一只胳膊的情况下,孙德胜自己一个人就代表个整个骑兵连。镜头从连长背后向日军扫去,人数上的对比异常强烈,直接用镜头语言说出了一句“虽千万人,吾往矣”。然后镜头对准了连长的马,马蹄开始踏沙,剑拔弩张。”
“此时队长孙德胜,举起军刀,面对上百人的敌人,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对全连下达军令:“骑兵连,进攻!”,喊声未落,背景主题乐响起,连长只身一人,策马前进,同时日军整个营也发动攻击,浩浩荡荡。两军相接,一刀砍下,连长阵亡。之后战场上便只有了连长的马匹。”
“如此悲怆且有震撼力的镜头片段,在以往的国产电视剧里是从来没有的。除了导演的情怀,很重要的就是他敏锐的艺术感和实力。”
“前期用了大量笔墨描述了李云龙对骑兵连的珍惜,然后在一次仰攻的时候本来是下了全军进攻的命令,但当骑兵连跑来说也准备进攻的时候不同意,并且和孙德胜吵了起来,后来以骑兵做步兵且排在所有部队,最后为条件允许其参加战斗。战斗后李云龙和孙德胜对话,说你们骑兵连最后冲锋,还跑到前面去了,孙德胜非常傲气的说这就是骑兵连,然后李云龙问了伤亡后,发现死伤了几个,说“骑兵连是宝贝,我心疼啊”。”
“通过这些前期描述,导演完成了给观众留下骑兵连印象的铺垫:珍贵,战斗力强,不服输,骨头硬等,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那么在这个时候,孙德胜所代表的骑兵连已经不是抽象的一个战斗单位,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了。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骑兵连牺牲做的铺垫。应该说这种讲故事方法归功于导演的细致思维。”
而铺垫完了后,就要拿出来用了。私以为,孙德胜最后一轮冲锋是对亮剑精神最好的演绎。先看李云龙多次提到的亮剑精神是怎么说的:“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而最后的镜头语言应用美到了极致:
“通过连长一个人和整个骑兵营的对比,表现出对手的强大,不可战胜。孙德胜断了一只手,明知不敌,也不投降。然后立起马刀,代表亮剑。主题升华至此完成。”
“可以说导演的这种功力,真的不是用好演员的演技,或者精密的道具就能代替的。这部剧每个正规演员的演技,每一个动作的设计和每一个镜头的打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给你听。这种认真,我觉得才是亮剑这部电视剧在虽然经费不足以打造完美道具或背景的前提下,依然超越所有抗战剧的根本原因。认真他就赢了。”
“最后补充一点,就是孙德胜在最后一次交锋中倒下后,故事还没有结束,日军首领要求厚葬骑兵连。这里面除了要表示我方的战斗精神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外,也说明了日军不再是以往电视剧里猪一样的形象。尊重了对手强大的事实,才使曾经浴血奋战的先烈们得到应有的尊重。”
唐婉的这番评论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
因为这番评论可以说是鞭辟入里,有理有据,把《亮剑》隐藏在暗中的优点都说了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影评人。
“现在想起骑兵连这一段还会有要流泪的感觉。”
“真心的非常震撼!我正在看,第二天和同学说起来都想流泪。今天晚上刚看了李云龙指挥拿下平安县这一集,哭得我是不能自已啊。。。哎,为国家的和平流血牺牲的人们,真的应该被铭记!我现在就是期待中国强大起来,从各个方面让人瞧得起!不再受欺负!不再有战争!”
“我感觉看到了军魂。”
“其实感觉亮剑的一大亮点在于不像一般的抗日剧无谓贬低日本人。这不仅没有影响对战士们英雄精神的凸显,反而因为真实而显得可敬可贵。这在这个片段末尾非常明显。”
“几句简单的台词,喊出了中**魂。”
“亮剑本身也有不少瑕疵,譬如同样神话了八路军而看低了日军,以及指挥官的不职业,冲动等等。但是这部剧更重要的是弘扬的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亮剑精神,以及纪念那些抗战岁月里为了国家不畏牺牲的英雄们,如剧里的柱子、王喜奎、孙德胜、骑兵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抗战史上有无数孙德胜,正是他们的“不自量力”,才有我们刷围脖的机会。”
“什么是保家卫国,不惧牺牲,这个电视比任何的说教都有力。这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第七集,第八集过后,《亮剑》的收视率也正式破四,这样的成绩已经可以说傲视群雄了。
现在和《亮剑》同期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送菜的,《亮剑》一出,其他电视剧都得歇菜,这就是《亮剑》的牛逼之处。
而《亮剑》电视剧的另一个**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是如约而至。
著名影评人唐婉就写了一篇《关于孙德胜之死》的文章。
“在第七集中导演徐乾花了将近半集的时间描述骑兵连与日军骑兵营的四次正面交锋。”
“第一次,面对日军上百人的骑兵营包围,全连的人摆好阵形,几十匹战马一字排开,每位战士持刀骑在马上,气势汹汹。战场飞沙走石,枯树烈日,一片肃杀。此时连长孙德胜把军刀竖立,作出冲锋的气势,提起底气,下达军令“骑兵连,进攻!”话音一落,骑兵将士高喊杀敌,百马齐嘶,全连策马向前,扬起一阵黄沙。同时日军也举刀向前与骑兵连短兵相接。人鸣马嘶,刀光剑影,一轮下来独立团骑兵连死亡过半。”
“第二次,剩下的人调转马头,重新摆好阵形,连长立起军刀,下达军令:“骑兵连,进攻”。全连策马向前。同时日军也向前与骑兵连短兵相接。人鸣马嘶,刀光剑影,第二轮下来独立团骑兵连只剩下几个人。”
“第三次,剩下的七八个人面对人数上百的日军骑兵战士,依然没有一个退缩,大家依然摆好阵形,其实这个时候这么点人已经成不了阵形的,连长立起军刀,向前一指,喊“骑兵连,进攻!”。全连策马向前。同时日军也向前与骑兵连短兵相接。在这次交锋中,除连长外,所有将士阵亡,连长被砍掉一只手臂。”
“第四次,也是最**的部分,在所有身边的人都阵亡,且自己被砍掉一只胳膊的情况下,孙德胜自己一个人就代表个整个骑兵连。镜头从连长背后向日军扫去,人数上的对比异常强烈,直接用镜头语言说出了一句“虽千万人,吾往矣”。然后镜头对准了连长的马,马蹄开始踏沙,剑拔弩张。”
“此时队长孙德胜,举起军刀,面对上百人的敌人,在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对全连下达军令:“骑兵连,进攻!”,喊声未落,背景主题乐响起,连长只身一人,策马前进,同时日军整个营也发动攻击,浩浩荡荡。两军相接,一刀砍下,连长阵亡。之后战场上便只有了连长的马匹。”
“如此悲怆且有震撼力的镜头片段,在以往的国产电视剧里是从来没有的。除了导演的情怀,很重要的就是他敏锐的艺术感和实力。”
“前期用了大量笔墨描述了李云龙对骑兵连的珍惜,然后在一次仰攻的时候本来是下了全军进攻的命令,但当骑兵连跑来说也准备进攻的时候不同意,并且和孙德胜吵了起来,后来以骑兵做步兵且排在所有部队,最后为条件允许其参加战斗。战斗后李云龙和孙德胜对话,说你们骑兵连最后冲锋,还跑到前面去了,孙德胜非常傲气的说这就是骑兵连,然后李云龙问了伤亡后,发现死伤了几个,说“骑兵连是宝贝,我心疼啊”。”
“通过这些前期描述,导演完成了给观众留下骑兵连印象的铺垫:珍贵,战斗力强,不服输,骨头硬等,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那么在这个时候,孙德胜所代表的骑兵连已经不是抽象的一个战斗单位,而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人了。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后骑兵连牺牲做的铺垫。应该说这种讲故事方法归功于导演的细致思维。”
而铺垫完了后,就要拿出来用了。私以为,孙德胜最后一轮冲锋是对亮剑精神最好的演绎。先看李云龙多次提到的亮剑精神是怎么说的:“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而最后的镜头语言应用美到了极致:
“通过连长一个人和整个骑兵营的对比,表现出对手的强大,不可战胜。孙德胜断了一只手,明知不敌,也不投降。然后立起马刀,代表亮剑。主题升华至此完成。”
“可以说导演的这种功力,真的不是用好演员的演技,或者精密的道具就能代替的。这部剧每个正规演员的演技,每一个动作的设计和每一个镜头的打光,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给你听。这种认真,我觉得才是亮剑这部电视剧在虽然经费不足以打造完美道具或背景的前提下,依然超越所有抗战剧的根本原因。认真他就赢了。”
“最后补充一点,就是孙德胜在最后一次交锋中倒下后,故事还没有结束,日军首领要求厚葬骑兵连。这里面除了要表示我方的战斗精神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外,也说明了日军不再是以往电视剧里猪一样的形象。尊重了对手强大的事实,才使曾经浴血奋战的先烈们得到应有的尊重。”
唐婉的这番评论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
因为这番评论可以说是鞭辟入里,有理有据,把《亮剑》隐藏在暗中的优点都说了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影评人。
“现在想起骑兵连这一段还会有要流泪的感觉。”
“真心的非常震撼!我正在看,第二天和同学说起来都想流泪。今天晚上刚看了李云龙指挥拿下平安县这一集,哭得我是不能自已啊。。。哎,为国家的和平流血牺牲的人们,真的应该被铭记!我现在就是期待中国强大起来,从各个方面让人瞧得起!不再受欺负!不再有战争!”
“我感觉看到了军魂。”
“其实感觉亮剑的一大亮点在于不像一般的抗日剧无谓贬低日本人。这不仅没有影响对战士们英雄精神的凸显,反而因为真实而显得可敬可贵。这在这个片段末尾非常明显。”
“几句简单的台词,喊出了中**魂。”
“亮剑本身也有不少瑕疵,譬如同样神话了八路军而看低了日军,以及指挥官的不职业,冲动等等。但是这部剧更重要的是弘扬的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亮剑精神,以及纪念那些抗战岁月里为了国家不畏牺牲的英雄们,如剧里的柱子、王喜奎、孙德胜、骑兵连……”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抗战史上有无数孙德胜,正是他们的“不自量力”,才有我们刷围脖的机会。”
“什么是保家卫国,不惧牺牲,这个电视比任何的说教都有力。这种战斗到最后一刻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第七集,第八集过后,《亮剑》的收视率也正式破四,这样的成绩已经可以说傲视群雄了。
现在和《亮剑》同期的电视剧基本上都是送菜的,《亮剑》一出,其他电视剧都得歇菜,这就是《亮剑》的牛逼之处。
而《亮剑》电视剧的另一个**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是如约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