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
帝王的年纪不小了,与魏国和宋国的君王比起来,梁国帝王算是年纪最大的。但是五十多岁的他也可以说是正当壮年。
如今他的几个皇子都年纪不小了,庶出的就不说了,嫡出的都已经十**岁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前些年梁国的皇储争夺大戏不停地上演。成了天下各国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向来这种皇族间争斗的戏码都是人们最有兴趣的,那可比百姓们的故事精彩多了。
不过这几年皇储争斗消停了许多。因为梁国太子的人选终于定了下来。就是二皇子,虽然也是嫡子,但不是长子,长子因为体弱多病,况且梁国皇帝又不是很喜欢这个儿子,相较于大皇子,二皇子更得君父的喜爱。
虽然朝臣多倾向于立嫡长子,但奈何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帝王手上,所以最终立了二皇子。
二皇子立下之后,皇储争端就少了很多。这几年梁国的政坛上因为皇储问题的风云就再没汹涌过。
帝王也放宽心很多。
这位年纪不小,子嗣不少且不小了的帝王,其实胸中还是有些韬略的,否则也不可能让梁国在近些年来,隐隐有能跟大宋抗衡的势头。
如今解决了皇储问题,梁国更是蒸蒸日上。
眼下虽然仍旧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尾大不掉的封疆大吏带兵大将的问题,比如说草庐权力太大的问题,但总得来说,局势是在慢慢变好的,是在朝着能掌握的方向发展的。
孩子们都长大了,不过孩子们并不好,或者说不如自己心中所料的那样好。争啊斗啊,为了皇储甚至互相陷害。当然了,他也能理解,毕竟当年自己做皇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孩子们的手段也实在是太差了,跟当年的自己相比简直就是不堪入目。
唉...帝王长叹一声,在书房里坐着,每每想到这些心中都不是很舒
服,但人生总没有十全十美的,总归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将来自己总有死的那一天,自己死后一切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所以与其如此担心,倒不如放坦然些。
但现在自己还算春秋鼎盛,虽然为了解决皇储争端导致的内耗而不得不定下了皇储,但还是要小心太子的势力。毕竟在历史上有很多早早立下的太子,等的太着急就抢先动手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因此虽然解决了皇储争端,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太子党的问题。
不过眼下还不错,太子还没有明显的太过于拉帮结派,朝臣们也很自觉主动的洁身自好。
尤其是重要的大臣,跟太子有任何接触都在可控的范围内,甚至他们还会主动跟皇帝报告自己跟太子怎么接触的,在一起说了哪些话之类的。
多数原因是由于自己春秋鼎盛,至少没到行将就木的时候,所以大臣们从现实考虑也会如此如做。还有些原因则是因为太子的位置还不够稳,如果大臣争相攀附,将来太子如果倒了,那他们不仅白费心机而且还得丢掉身家性命。
综合这种种原因,才让朝臣不敢跟太子过多接近。大臣们的机智,跟皇子们的低级的手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让帝王觉得心中不悦的地方。但总归事情也都定了下来,孩子们没本事也就这样了,再无法改变,不想接受也得接受。
梁国帝王在自己的书房里,经常遥想远在汴京城的大宋帝王,跟自己同样坐在皇宫里的那位帝王此时此刻究竟是在做什么。
那位帝王,可以说是近百年来天下帝王的楷模,勤政,韬略,任人有道、英明神武...除了武功没能像他的祖辈宋武帝那样煊赫之外,文治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而且,听大臣们说过,和诚帝的武功并不是不行,而是乐游原之内战之后,天下再无敢跟大宋直接对抗的兵马。
要知道乐游原之战除了李家军这个主角外,另外一个反派淮南王
的兵马,可是曾经让众多国家闻风丧胆的存在,比之如今李家军在天下军队心中的震慑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能把淮南王给杀的一败涂地的和诚帝,谁还敢跟他试试?
所以根据梁国一些大臣的计算,和诚帝如果发动战争,那么其能收到的成效或许不会比他的先帝差多少。
“先帝当年威震天下,朕只能望其项背,朕只能亦步亦趋的学着。”这句话是和诚帝在给梁国帝王的书信中写的,其隐藏在背后的意思很简单,朕也想试试,只要你们给机会。
所以梁国在边事上从不轻易挑衅,十有**的问题都是寻求谈判解决,吃点亏抹点面子能过去就行了。
梁国帝王想到这些,心中就更堵得慌,但是他是绝对不能也不敢跟和诚帝试一试的,试不得啊。
还有,帝王的驾驭群臣之术。大宋帝王也是做到了帝王羡慕的境界。
文臣,武将,全部牢牢掌握在手中。
听说大宋的文臣在奏折中几乎什么话都能说,昏君一词更是常常出现在折子里。什么陛下若执意如此,那昏君一词或许要出现在后世史书中...这样的话屡见不鲜。不过梁国君王是不信的,但大宋文臣一边敢于直言一边也都对大宋皇帝俯首帖耳的事实应该是不差的。如此一来,宋国帝王要买人心,邀买士子之心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种手法几千年来的帝王们都是这么干的。
可是得朝廷是那样的朝廷才行,若是在梁国朝廷上谁敢如此无礼,帝王就算不说,那其他派别的官员肯定就抓住机会狠狠的弹劾,非要把那人给弄下来不可,直到他这个君王烦的不得不准许。
再说到武将...武将,唉,梁国最大的麻烦事便是那些武将啊,自己这个皇帝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左右到那些个拥兵自重的武将。
“唉...”帝王再次长叹。这便是梁国帝王在书房里常常会出现的情形。
帝王的年纪不小了,与魏国和宋国的君王比起来,梁国帝王算是年纪最大的。但是五十多岁的他也可以说是正当壮年。
如今他的几个皇子都年纪不小了,庶出的就不说了,嫡出的都已经十**岁了。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前些年梁国的皇储争夺大戏不停地上演。成了天下各国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向来这种皇族间争斗的戏码都是人们最有兴趣的,那可比百姓们的故事精彩多了。
不过这几年皇储争斗消停了许多。因为梁国太子的人选终于定了下来。就是二皇子,虽然也是嫡子,但不是长子,长子因为体弱多病,况且梁国皇帝又不是很喜欢这个儿子,相较于大皇子,二皇子更得君父的喜爱。
虽然朝臣多倾向于立嫡长子,但奈何最终的决策权还是在帝王手上,所以最终立了二皇子。
二皇子立下之后,皇储争端就少了很多。这几年梁国的政坛上因为皇储问题的风云就再没汹涌过。
帝王也放宽心很多。
这位年纪不小,子嗣不少且不小了的帝王,其实胸中还是有些韬略的,否则也不可能让梁国在近些年来,隐隐有能跟大宋抗衡的势头。
如今解决了皇储问题,梁国更是蒸蒸日上。
眼下虽然仍旧有很多问题,比如说尾大不掉的封疆大吏带兵大将的问题,比如说草庐权力太大的问题,但总得来说,局势是在慢慢变好的,是在朝着能掌握的方向发展的。
孩子们都长大了,不过孩子们并不好,或者说不如自己心中所料的那样好。争啊斗啊,为了皇储甚至互相陷害。当然了,他也能理解,毕竟当年自己做皇帝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孩子们的手段也实在是太差了,跟当年的自己相比简直就是不堪入目。
唉...帝王长叹一声,在书房里坐着,每每想到这些心中都不是很舒
服,但人生总没有十全十美的,总归是有很多不如意的,将来自己总有死的那一天,自己死后一切就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了,所以与其如此担心,倒不如放坦然些。
但现在自己还算春秋鼎盛,虽然为了解决皇储争端导致的内耗而不得不定下了皇储,但还是要小心太子的势力。毕竟在历史上有很多早早立下的太子,等的太着急就抢先动手的事是屡见不鲜的。
因此虽然解决了皇储争端,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太子党的问题。
不过眼下还不错,太子还没有明显的太过于拉帮结派,朝臣们也很自觉主动的洁身自好。
尤其是重要的大臣,跟太子有任何接触都在可控的范围内,甚至他们还会主动跟皇帝报告自己跟太子怎么接触的,在一起说了哪些话之类的。
多数原因是由于自己春秋鼎盛,至少没到行将就木的时候,所以大臣们从现实考虑也会如此如做。还有些原因则是因为太子的位置还不够稳,如果大臣争相攀附,将来太子如果倒了,那他们不仅白费心机而且还得丢掉身家性命。
综合这种种原因,才让朝臣不敢跟太子过多接近。大臣们的机智,跟皇子们的低级的手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让帝王觉得心中不悦的地方。但总归事情也都定了下来,孩子们没本事也就这样了,再无法改变,不想接受也得接受。
梁国帝王在自己的书房里,经常遥想远在汴京城的大宋帝王,跟自己同样坐在皇宫里的那位帝王此时此刻究竟是在做什么。
那位帝王,可以说是近百年来天下帝王的楷模,勤政,韬略,任人有道、英明神武...除了武功没能像他的祖辈宋武帝那样煊赫之外,文治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而且,听大臣们说过,和诚帝的武功并不是不行,而是乐游原之内战之后,天下再无敢跟大宋直接对抗的兵马。
要知道乐游原之战除了李家军这个主角外,另外一个反派淮南王
的兵马,可是曾经让众多国家闻风丧胆的存在,比之如今李家军在天下军队心中的震慑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能把淮南王给杀的一败涂地的和诚帝,谁还敢跟他试试?
所以根据梁国一些大臣的计算,和诚帝如果发动战争,那么其能收到的成效或许不会比他的先帝差多少。
“先帝当年威震天下,朕只能望其项背,朕只能亦步亦趋的学着。”这句话是和诚帝在给梁国帝王的书信中写的,其隐藏在背后的意思很简单,朕也想试试,只要你们给机会。
所以梁国在边事上从不轻易挑衅,十有**的问题都是寻求谈判解决,吃点亏抹点面子能过去就行了。
梁国帝王想到这些,心中就更堵得慌,但是他是绝对不能也不敢跟和诚帝试一试的,试不得啊。
还有,帝王的驾驭群臣之术。大宋帝王也是做到了帝王羡慕的境界。
文臣,武将,全部牢牢掌握在手中。
听说大宋的文臣在奏折中几乎什么话都能说,昏君一词更是常常出现在折子里。什么陛下若执意如此,那昏君一词或许要出现在后世史书中...这样的话屡见不鲜。不过梁国君王是不信的,但大宋文臣一边敢于直言一边也都对大宋皇帝俯首帖耳的事实应该是不差的。如此一来,宋国帝王要买人心,邀买士子之心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种手法几千年来的帝王们都是这么干的。
可是得朝廷是那样的朝廷才行,若是在梁国朝廷上谁敢如此无礼,帝王就算不说,那其他派别的官员肯定就抓住机会狠狠的弹劾,非要把那人给弄下来不可,直到他这个君王烦的不得不准许。
再说到武将...武将,唉,梁国最大的麻烦事便是那些武将啊,自己这个皇帝很多时候根本无法左右到那些个拥兵自重的武将。
“唉...”帝王再次长叹。这便是梁国帝王在书房里常常会出现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