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
梁国君臣上下对于大宋此事也有所知晓了。尤其是上层,对于其中发生的很多事都知道。
朝堂上的议论也就有了。
梁国君王在朝堂上拍着龙椅扶手说:“诸位爱卿,你们看看,他宋国出这么个制度到底是好是坏?”
下臣们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所以都不敢发表意见,有几个怕冷场就出来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梁国君王说:“给朕说点有用的,别打马虎眼。谁要是跟我打马虎眼我就杀了谁,你们这些人个个都不忠君爱国,现在给你们机会表现你们要好好珍惜,不要白白浪费机会。”
大臣们被这么一骂才纷纷开口豁出去了,不管陛下是怎么想的了,想什么说什么,陛下要的就是我们表态,不管是想法跟陛下的不谋而合还是跟陛下的相左,都比被陛下认为骑墙头好啊。
朝堂上的大员们意见分为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是赞同大宋朝廷的做法。另一派当然是不赞同大宋朝廷的这种做法。
赞同的这方意思是,这样一来蜀地的自治就得到了极大的削弱,所谓藩王势力要得到削弱,首先一条就是官吏的管控,让官吏害怕朝廷,对朝廷有要求,既要眼巴巴的指望朝廷对他们好,又对朝廷要有畏惧,害怕朝廷查他们。而在蜀地设立巡视御史制度,可是自蜀地成藩王后最大的一种变动了。如此大的动作将会直接让蜀地官吏不再只是受蜀王府钳制,其升迁降职朝廷派下来的御史都有很大的话语权。
那么对将来的削藩来说,现在这一步就是走了很坚实的一步,为将来打下了很牢靠的基础。
大宋削藩是既定的目标,现在的皇帝他为了顾惜自己的羽毛而不做动手,只在一旁慢慢的温水煮青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而这一步,则是借着百姓民心的东风,往前走了更大的一步。这是大宋帝王的本事啊,原本咱们都不
看好这次蜀地的这场动荡,甚至咱们的人已经开始撺掇百姓造反,只可惜刚开始没多久朝廷就下了公文设立总理御史衙门,百姓们有了个宣泄的口子,造反的情绪再也沸腾不起来了...
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在蜀地设立这种机构并不一定真能起到有用的效果,如果百姓一旦在两三年后发现这个总理御史衙门也是形同虚设,那么给了百姓希望又掐灭他们的希望,百姓可能就有更大的反弹了。甚至造反都是正常的。
两派旗帜鲜明的互相争论,而龙椅上的梁国帝王则很满意的看着堂下众大臣的争论。他很喜欢听大臣们争论,这代表着百官们不是某一位臣子的一言堂,而真真确确是他这个帝王的,是我的就都是我的。
你们都要在我面前表达你们的想法,你们都要力图让我认同你们的意见。你们想要自己的政见抱负得到施展你们就必须跟着我哄着我。我是你们的帝王。
争来争去,帝王眼见差不多了,便开金口道:“诸位爱卿不要争论了。朕倒是觉得应该把你们两方的意见揉和起来,既要看清楚宋国朝廷在这件事上的这个做法有其可取之处,同时也要知晓其中所隐含的危机。”
“那么...咱们大梁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二?”龙椅上这位帝王忽然话锋一转。
帝王这句话一说出来,顿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明的气氛。座下文武百官忽然都沉默了起来。
梁国有藩王之祸患吗?有,而且是真正的心头之患。但削藩?提到削藩二字都要好好掂量掂量啊。
梁国帝王看到这情形,不禁暗暗咬牙切齿,你们这些废物有什么用,拿俸禄不办事,藩王之患多少年了仍旧没有丝毫解决的办法。
人家大宋把唯一的蜀地藩王玩弄于股掌中,随时可以拿掉王爷这个头衔,却为了所谓的名声刻意忍着不这么干。同样作为帝王的朕很羡慕很羡慕啊。
“陛下,西边南头县最近走了水烧了上百家...”群臣开始转移话题了。
对帝王来说要削藩,保他家王朝,但是对百官来说,他们也要保他们的脑袋,他们不想被手眼通天在朝里有无数眼线的藩王给弄到封地去弄死!
在魏国,也发生着差不多的事。
朝堂上的百官讨论的热火朝天关于最近大宋蜀地发生的事。
不管堂上堂下文武百官帝王将相怎么说,其实人人都在心里慨叹大宋朝廷的高效和谋略。本来明明是一件坏事,结果硬生生被朝廷给弄成了好事。到最后百姓们的怨气得到了平息不说,百姓对朝廷对帝王的敬意更加深厚了。
这是梁国和魏国君臣扪心自问,很难做到的。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他们的国内,会导致什么后果,他们谁也不敢保证能做到像大宋这样啊。莫说把坏事变成好事,就算是把坏事处理好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这是民怨沸腾的事,可不是一般的小事。自古以来民怨是最可怕的,改朝换代无一不是由此而起。
至于其他那些西凉国西域十八国之流的,压根对大宋这些事就没什么兴趣。他们从来都是以为,反正大宋强盛,反正好事坏事到最后大宋肯定吃不了亏,咱们就别瞎操这份心了,没用。
因为觉得没必要咸吃萝卜淡操心,所以除了梁国魏国喜欢把大宋蜀地这件发生的事拿出来说一说,其余的小国家里压根就没掀起波澜来。除了高层人员偶尔当做谈资拿出来讲讲,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这件事的启发和意义。
所以自然而然的最上心的只有大宋的文人士大夫自己,他们思考总结展望,这是他们作为大宋读书人自觉的一种意识,或者说是一种顽固的习惯。
所以大宋朝堂上注定在接下来的很多年,只要蜀地一日不削藩,那么关于总理御史衙门制度该如何完善的声音便会一直存在。
梁国君臣上下对于大宋此事也有所知晓了。尤其是上层,对于其中发生的很多事都知道。
朝堂上的议论也就有了。
梁国君王在朝堂上拍着龙椅扶手说:“诸位爱卿,你们看看,他宋国出这么个制度到底是好是坏?”
下臣们不知陛下是怎么想的,所以都不敢发表意见,有几个怕冷场就出来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
梁国君王说:“给朕说点有用的,别打马虎眼。谁要是跟我打马虎眼我就杀了谁,你们这些人个个都不忠君爱国,现在给你们机会表现你们要好好珍惜,不要白白浪费机会。”
大臣们被这么一骂才纷纷开口豁出去了,不管陛下是怎么想的了,想什么说什么,陛下要的就是我们表态,不管是想法跟陛下的不谋而合还是跟陛下的相左,都比被陛下认为骑墙头好啊。
朝堂上的大员们意见分为旗帜鲜明的两派,一派是赞同大宋朝廷的做法。另一派当然是不赞同大宋朝廷的这种做法。
赞同的这方意思是,这样一来蜀地的自治就得到了极大的削弱,所谓藩王势力要得到削弱,首先一条就是官吏的管控,让官吏害怕朝廷,对朝廷有要求,既要眼巴巴的指望朝廷对他们好,又对朝廷要有畏惧,害怕朝廷查他们。而在蜀地设立巡视御史制度,可是自蜀地成藩王后最大的一种变动了。如此大的动作将会直接让蜀地官吏不再只是受蜀王府钳制,其升迁降职朝廷派下来的御史都有很大的话语权。
那么对将来的削藩来说,现在这一步就是走了很坚实的一步,为将来打下了很牢靠的基础。
大宋削藩是既定的目标,现在的皇帝他为了顾惜自己的羽毛而不做动手,只在一旁慢慢的温水煮青蛙,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而这一步,则是借着百姓民心的东风,往前走了更大的一步。这是大宋帝王的本事啊,原本咱们都不
看好这次蜀地的这场动荡,甚至咱们的人已经开始撺掇百姓造反,只可惜刚开始没多久朝廷就下了公文设立总理御史衙门,百姓们有了个宣泄的口子,造反的情绪再也沸腾不起来了...
反对的一方则认为,在蜀地设立这种机构并不一定真能起到有用的效果,如果百姓一旦在两三年后发现这个总理御史衙门也是形同虚设,那么给了百姓希望又掐灭他们的希望,百姓可能就有更大的反弹了。甚至造反都是正常的。
两派旗帜鲜明的互相争论,而龙椅上的梁国帝王则很满意的看着堂下众大臣的争论。他很喜欢听大臣们争论,这代表着百官们不是某一位臣子的一言堂,而真真确确是他这个帝王的,是我的就都是我的。
你们都要在我面前表达你们的想法,你们都要力图让我认同你们的意见。你们想要自己的政见抱负得到施展你们就必须跟着我哄着我。我是你们的帝王。
争来争去,帝王眼见差不多了,便开金口道:“诸位爱卿不要争论了。朕倒是觉得应该把你们两方的意见揉和起来,既要看清楚宋国朝廷在这件事上的这个做法有其可取之处,同时也要知晓其中所隐含的危机。”
“那么...咱们大梁是否也可以借鉴一二?”龙椅上这位帝王忽然话锋一转。
帝王这句话一说出来,顿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明的气氛。座下文武百官忽然都沉默了起来。
梁国有藩王之祸患吗?有,而且是真正的心头之患。但削藩?提到削藩二字都要好好掂量掂量啊。
梁国帝王看到这情形,不禁暗暗咬牙切齿,你们这些废物有什么用,拿俸禄不办事,藩王之患多少年了仍旧没有丝毫解决的办法。
人家大宋把唯一的蜀地藩王玩弄于股掌中,随时可以拿掉王爷这个头衔,却为了所谓的名声刻意忍着不这么干。同样作为帝王的朕很羡慕很羡慕啊。
“陛下,西边南头县最近走了水烧了上百家...”群臣开始转移话题了。
对帝王来说要削藩,保他家王朝,但是对百官来说,他们也要保他们的脑袋,他们不想被手眼通天在朝里有无数眼线的藩王给弄到封地去弄死!
在魏国,也发生着差不多的事。
朝堂上的百官讨论的热火朝天关于最近大宋蜀地发生的事。
不管堂上堂下文武百官帝王将相怎么说,其实人人都在心里慨叹大宋朝廷的高效和谋略。本来明明是一件坏事,结果硬生生被朝廷给弄成了好事。到最后百姓们的怨气得到了平息不说,百姓对朝廷对帝王的敬意更加深厚了。
这是梁国和魏国君臣扪心自问,很难做到的。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他们的国内,会导致什么后果,他们谁也不敢保证能做到像大宋这样啊。莫说把坏事变成好事,就算是把坏事处理好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这是民怨沸腾的事,可不是一般的小事。自古以来民怨是最可怕的,改朝换代无一不是由此而起。
至于其他那些西凉国西域十八国之流的,压根对大宋这些事就没什么兴趣。他们从来都是以为,反正大宋强盛,反正好事坏事到最后大宋肯定吃不了亏,咱们就别瞎操这份心了,没用。
因为觉得没必要咸吃萝卜淡操心,所以除了梁国魏国喜欢把大宋蜀地这件发生的事拿出来说一说,其余的小国家里压根就没掀起波澜来。除了高层人员偶尔当做谈资拿出来讲讲,很少有人真的去思考这件事的启发和意义。
所以自然而然的最上心的只有大宋的文人士大夫自己,他们思考总结展望,这是他们作为大宋读书人自觉的一种意识,或者说是一种顽固的习惯。
所以大宋朝堂上注定在接下来的很多年,只要蜀地一日不削藩,那么关于总理御史衙门制度该如何完善的声音便会一直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