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报看报,大日本皇军协助中国政府剿匪,中日两国亲如一家……”
满身补丁衣服骨瘦如柴面带菜色的孩子,脖子上挎着“报兜”,手里高举着一份报纸,用他那稚嫩的嗓子没命吆喝。纵然肚里没食腿上无力,还要不顾性命地奔跑,力求多卖出几份报纸。
报纸上刊登着日本陆军协助冀东特别行政公署联合剿匪的赫赫武功。看到《振报》的名字,大家就知道这上面的报道必然有利于日方,不过对普通百姓来说不管立场如何,看到几万土匪被缴械逮捕,心里总觉得安生了几分。
文章里夹枪带棒借题发挥,一方面褒扬称赞日本陆军不可战胜,另一方面贬损国民政府不关心民众死活东北军毫无作为,甚至和土匪互相勾结。
这次《振报》和《国权报》对剿匪事件进行联合报道,两人充分发挥了笔下功力,一褒一贬配合得天衣无缝,把整场缴械塑造成中日一家亲,军事互相合作的典范。
日军擅自越过两国约定的界限,武装侵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则尽力淡化。相反,还在鼓吹这种互相合作的进步之处,认为中国眼下军事力量孱弱,没有能力维护本土秩序,就应该向日本求援,大规模开展这种军事互助。依靠日本朋友的力量,消灭境内红色土匪,保证国民生活云云。
大多数人看不出这里面暗藏的祸心,注意力都放在土匪的人数和最终结果上。但总有些学识过人心思缜密之人,看过文章之后将报纸在手中用力揉搓成球,寻个没人的角落低声骂一句:“文化汉奸无耻之尤!简直就是当代张邦昌!”随后把这团废纸当作炸弹向着虚空中的汉奸文人乃至日本鬼子用力丢去。
纸团砸在墙壁上不等反弹落地就被风吹起,顺风飘荡毫无主见,任风带着自己随意前行。从偏僻小巷飞到人来人往的大街,最终落在曾经的普安协会总部,秋山街十号那栋别墅门口。
曾经车马盈门人来人往的普安总部如今已经变成另一幅模样,大门紧闭,铁门上贴着十字封条,上面还该有日本宪兵队的印鉴。
日本人吝啬是进入骨头里的,就算是纸张也不许轻易浪费,本国并没有随便贴封条的习惯。贴这道封条主要是为了给中国人示警,向本地百姓传播一个信号:普安协会解散了。
可惜日本人低估了本地百姓的接受能力,这件事并未能达到预期中交口传颂人人自危的效果。本地人对此的反应都十分淡然,就连普安的成员都不太关心这个协会死活。
这年月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事百姓看得多了,名动天下的东北军眨眼之间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基之地,区区一个普安又算得了什么?
普安协会的成员们对此的看法也是含糊地应一声,为每月少了一笔进项惋惜两句,也就没了下文。
归根到底这个组织对他们而言,就是每月领取若干津贴的地方。能够和日本人搭上关系保全财产当然不是坏事,但是从本心而言,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和代表“正统”的南京方面联系,对普安的归属感淡薄,散了也便散了。
即便是那些在抓刘黑七事件里出了死力的帮会分子,也没觉得有太多遗憾,最多是在背后骂几句:挺好个事办砸了,尚旭东这个倒霉玩意是怎么想的,怎么敢和日本人动枪?这不是找倒霉么!
日本警察署对普安总部的搜查遭遇了抵抗,至于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则众说纷纭。按照警察署的说法是普安协会留守人员拒绝配合,并且持械射击,警察署迫不得已还击,后惊动附近的宪兵和巡逻队,导致一场大规模枪战发生。
民间则有另一种说法,日本人一边向普安里闯一边用日语发布命令,留守的人听不懂日本话自然就要阻拦,日本方面先行开枪射击占领大门,留守在这的人才开枪射击导致枪战发生。整场冲突就是日本人故意引发,目的就是要名正言顺消灭别墅里那些武装守卫。
但不管原因为何,这场枪战的影响都十分恶劣。留守普安的都是小日向手下精锐,在山寨里可以当炮头的厉害角色,枪法精准心狠手辣,擅长小规模冲突。尤其为了保全性命更是拿出周身解数,双方交战时间长达四十分钟,留守人员尽数被击毙无人逃脱,负责进攻的日本人同样伤亡惨重。
当天执行任务的都是日本人并没有中国人员参与,事后根据警察署内部消息以及医院里走漏的风声,日本人伤亡合计超过二十人,与防守方的伤亡比例几乎是一比一。对于一向号称精锐天下第一的日本人来说,被一群土匪打出这样的伤亡比例,说是奇耻大辱也不为过。
有这么一场祸事,普安解散自然是情理中事,混混们哪还敢奢望日本人酬功,不因为枪战迁怒于自己就已经是侥天之幸。其咒骂怨恨的对象,也都集中在旭东身上,没人知道这背后宁立言的推手。
众人私下咒骂之余,也有人问起尚旭东下落,零碎线索拼凑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人自从进了宪兵队就没了下落。红帽衙门本就是鬼门关,何况他的手下还开枪打死日本人,想来是凶多吉少。
几个混混头目既感慨这小子罪有应得,又有些惋惜自己之前的投入,这回不知道能否得到回报。
日本码头,一辆道奇汽车停在那里。车门开启,先是两个五短身材的矮壮男子跳下车,随后下来的人墨镜西装衣冠楚楚,仔细看去便能发现,来人正是都以为已经死在宪兵队的小日向白朗。
他戴着墨镜手提文明棍嘴里叼雪茄,俨然是个志得意满发财回家的大老板,两个男子左右紧紧包夹保护,每人手上都提着一口皮箱,一看就是保镖兼跟班的角色。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这所谓的保镖应该被称作解差,看似悠闲的小日向只是个惨遭发配的倒霉蛋。
秋山街那场枪战不管实际责任在谁,小日向自己都难逃罪责。毕竟那些和日本兵驳火的乃是其的部下,悍然开枪拒捕打死日本皇军,证明这些人对于帝国缺乏忠诚不服管束。小日向驭下无方,本就是一项大罪。
由此上升到兴亚挺进军,数万人马拿着帝**饷却不能为帝国控制,这也是不可推卸的罪责。另一项重要罪名就是普安协会的账目。
普安协会的经费开支很大,但是其中很有一部分是为了贿赂当事人再有就是帮几个大佬把钱洗白,账目根本立不住。再说小日向自己也要从中获利,又喜好奢侈使费无度,结果就是整个普安的账目混乱不堪根本无从查看。
这种事没人追究的时候也算不上什么,可是一旦认真起来便是很大的罪责,大日本帝国对于经济犯的处理向来严格,其最高刑罚可以达到:死刑。
最后一记致命打击则来自前线。华北驻屯军对兴亚挺进军的清剿先易后难,毕竟驻屯军总数只有三千人。兵力有限不足以同时发动,只能先从重点县城开始缴械逮捕,本以为把几支主力缴械之后其他人就好对付。
没想到在通县等地的土匪被逮捕以后,其他县城的土匪已经得到消息。有人先下手为强攻打县城保安团夺取县城控制权,试图借助县城死守。也有人在城内行抢然后逃跑,还有的直接就跑出驻地进入山林间隐蔽。
这支队伍在关外就以抗日军为名,固然大部分头目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随便扯个旗子骗人,可是下面的喽罗里还是有一些是真正想要抗日的志士,还有些是东北军人。
原本在小日向控制之下,这些人没法抗争。现在借着这个机会,这些人终于找到机会夺取了指挥权,重新打出抗日旗号。在意识到凭借自己的武力不足以颉颃强敌之后,这部分人开始与曾经的敌手汇合。根据日本特工送回的消息,有相当数量的兴亚挺进军成员带枪投奔抗日救**加入了孙永勤部下。
如果说之前对于小日向勾结救**的指控毫无依据,现在就成了罪证确凿。兴亚挺进军如果和抗日救**没有关联,为何投奔得如此顺风顺水?那些消失不见的经费,是不是变成了抗日救**的粮食、药品乃至军火?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便是宣判小日向死刑也足以服众。可是吉川、池上等人在行动中有意不留活口的行为就能看出他们并不想要小日向的性命,加上小日向自己也算是乖觉,其种种表现证明他终归只是个浪人、冒险家。靠着自身的聪明与闯劲在一个陌生环境落后国家或可以闯出天下,与本国政府国家机器对抗就注定死无全尸,算不上什么威胁。
再说普安协会成立背后也有关东军高层的同意,赶尽杀绝也未免太不给那些大佬面子,是以最终的处理结果便是把小日向驱逐出天津。
按着日本人那特有的虚伪、客套,池上对小日向再三道歉,表示一切不是自己所愿但是没有办法。再说小日向一直为帝国奔波操劳离家日久,也该回乡享几天清福,天津环境复杂,不该让帝国功臣在此冒险,这里的工作今后将由政府完成。
为了表示对小日向的安抚,之前用来购买情报设局的四百两黄金就作为差旅费供小日向花销,有这么一笔大钱,回到家乡也能当个财主过好日子。
话虽然好听,实际就是把自己驱逐出境。望着远方的人群,再看看脚下的土地。小日向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少愤怒或是恨意,弥漫在胸中的只有深深的绝望。本以为把一切牢牢抓在手里,到头来却是一场空。瞬息之间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从指缝里溜走,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宏图霸业化作南柯梦。昔日乌江自刎的项羽多半就是这等心静。
自己不是那位西楚霸王,没有他那份气性,大业不成宁可自刎也不肯回乡。当然,他也不会愚蠢到真的回日本。一旦踏上国土,这四百两黄金就会被政府强制兑换成钞票,自己又不是傻瓜不会做这种赔本生意。
这两个押送者只负责把自己送上船,后面的路就不再陪同。沿途自己有的是机会逃脱,靠着这些黄金加上自己从普安搞来的钱,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去香港、澳门乃至巴西,都能过逍遥自在的日子,唯一担心的就是能否平安。
吉川他们不杀自己,肯定不会再搞半路暗杀的把戏,可是其他人却说不好,尤其是宁立言。之前身边那女人的担忧现在看来确实有远见,宁立言既然出手陷害,又是否会放自己回乡?
他脑海里转着念头,目光警惕地四下观望,身后却传来汽车喇叭响。小日向回过头去,只见一辆别克汽车停在身后,随后宁立言便从车内走出,朝着自己大步而来边走边笑:“兄长,你这是要走?怎么事先也不说一声,做兄弟的也好给你践行啊。”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满身补丁衣服骨瘦如柴面带菜色的孩子,脖子上挎着“报兜”,手里高举着一份报纸,用他那稚嫩的嗓子没命吆喝。纵然肚里没食腿上无力,还要不顾性命地奔跑,力求多卖出几份报纸。
报纸上刊登着日本陆军协助冀东特别行政公署联合剿匪的赫赫武功。看到《振报》的名字,大家就知道这上面的报道必然有利于日方,不过对普通百姓来说不管立场如何,看到几万土匪被缴械逮捕,心里总觉得安生了几分。
文章里夹枪带棒借题发挥,一方面褒扬称赞日本陆军不可战胜,另一方面贬损国民政府不关心民众死活东北军毫无作为,甚至和土匪互相勾结。
这次《振报》和《国权报》对剿匪事件进行联合报道,两人充分发挥了笔下功力,一褒一贬配合得天衣无缝,把整场缴械塑造成中日一家亲,军事互相合作的典范。
日军擅自越过两国约定的界限,武装侵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则尽力淡化。相反,还在鼓吹这种互相合作的进步之处,认为中国眼下军事力量孱弱,没有能力维护本土秩序,就应该向日本求援,大规模开展这种军事互助。依靠日本朋友的力量,消灭境内红色土匪,保证国民生活云云。
大多数人看不出这里面暗藏的祸心,注意力都放在土匪的人数和最终结果上。但总有些学识过人心思缜密之人,看过文章之后将报纸在手中用力揉搓成球,寻个没人的角落低声骂一句:“文化汉奸无耻之尤!简直就是当代张邦昌!”随后把这团废纸当作炸弹向着虚空中的汉奸文人乃至日本鬼子用力丢去。
纸团砸在墙壁上不等反弹落地就被风吹起,顺风飘荡毫无主见,任风带着自己随意前行。从偏僻小巷飞到人来人往的大街,最终落在曾经的普安协会总部,秋山街十号那栋别墅门口。
曾经车马盈门人来人往的普安总部如今已经变成另一幅模样,大门紧闭,铁门上贴着十字封条,上面还该有日本宪兵队的印鉴。
日本人吝啬是进入骨头里的,就算是纸张也不许轻易浪费,本国并没有随便贴封条的习惯。贴这道封条主要是为了给中国人示警,向本地百姓传播一个信号:普安协会解散了。
可惜日本人低估了本地百姓的接受能力,这件事并未能达到预期中交口传颂人人自危的效果。本地人对此的反应都十分淡然,就连普安的成员都不太关心这个协会死活。
这年月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事百姓看得多了,名动天下的东北军眨眼之间就失去了自己的根基之地,区区一个普安又算得了什么?
普安协会的成员们对此的看法也是含糊地应一声,为每月少了一笔进项惋惜两句,也就没了下文。
归根到底这个组织对他们而言,就是每月领取若干津贴的地方。能够和日本人搭上关系保全财产当然不是坏事,但是从本心而言,大部分人还是更愿意和代表“正统”的南京方面联系,对普安的归属感淡薄,散了也便散了。
即便是那些在抓刘黑七事件里出了死力的帮会分子,也没觉得有太多遗憾,最多是在背后骂几句:挺好个事办砸了,尚旭东这个倒霉玩意是怎么想的,怎么敢和日本人动枪?这不是找倒霉么!
日本警察署对普安总部的搜查遭遇了抵抗,至于这件事发生的原因和过程则众说纷纭。按照警察署的说法是普安协会留守人员拒绝配合,并且持械射击,警察署迫不得已还击,后惊动附近的宪兵和巡逻队,导致一场大规模枪战发生。
民间则有另一种说法,日本人一边向普安里闯一边用日语发布命令,留守的人听不懂日本话自然就要阻拦,日本方面先行开枪射击占领大门,留守在这的人才开枪射击导致枪战发生。整场冲突就是日本人故意引发,目的就是要名正言顺消灭别墅里那些武装守卫。
但不管原因为何,这场枪战的影响都十分恶劣。留守普安的都是小日向手下精锐,在山寨里可以当炮头的厉害角色,枪法精准心狠手辣,擅长小规模冲突。尤其为了保全性命更是拿出周身解数,双方交战时间长达四十分钟,留守人员尽数被击毙无人逃脱,负责进攻的日本人同样伤亡惨重。
当天执行任务的都是日本人并没有中国人员参与,事后根据警察署内部消息以及医院里走漏的风声,日本人伤亡合计超过二十人,与防守方的伤亡比例几乎是一比一。对于一向号称精锐天下第一的日本人来说,被一群土匪打出这样的伤亡比例,说是奇耻大辱也不为过。
有这么一场祸事,普安解散自然是情理中事,混混们哪还敢奢望日本人酬功,不因为枪战迁怒于自己就已经是侥天之幸。其咒骂怨恨的对象,也都集中在旭东身上,没人知道这背后宁立言的推手。
众人私下咒骂之余,也有人问起尚旭东下落,零碎线索拼凑在一起得出的结论是:这个人自从进了宪兵队就没了下落。红帽衙门本就是鬼门关,何况他的手下还开枪打死日本人,想来是凶多吉少。
几个混混头目既感慨这小子罪有应得,又有些惋惜自己之前的投入,这回不知道能否得到回报。
日本码头,一辆道奇汽车停在那里。车门开启,先是两个五短身材的矮壮男子跳下车,随后下来的人墨镜西装衣冠楚楚,仔细看去便能发现,来人正是都以为已经死在宪兵队的小日向白朗。
他戴着墨镜手提文明棍嘴里叼雪茄,俨然是个志得意满发财回家的大老板,两个男子左右紧紧包夹保护,每人手上都提着一口皮箱,一看就是保镖兼跟班的角色。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这所谓的保镖应该被称作解差,看似悠闲的小日向只是个惨遭发配的倒霉蛋。
秋山街那场枪战不管实际责任在谁,小日向自己都难逃罪责。毕竟那些和日本兵驳火的乃是其的部下,悍然开枪拒捕打死日本皇军,证明这些人对于帝国缺乏忠诚不服管束。小日向驭下无方,本就是一项大罪。
由此上升到兴亚挺进军,数万人马拿着帝**饷却不能为帝国控制,这也是不可推卸的罪责。另一项重要罪名就是普安协会的账目。
普安协会的经费开支很大,但是其中很有一部分是为了贿赂当事人再有就是帮几个大佬把钱洗白,账目根本立不住。再说小日向自己也要从中获利,又喜好奢侈使费无度,结果就是整个普安的账目混乱不堪根本无从查看。
这种事没人追究的时候也算不上什么,可是一旦认真起来便是很大的罪责,大日本帝国对于经济犯的处理向来严格,其最高刑罚可以达到:死刑。
最后一记致命打击则来自前线。华北驻屯军对兴亚挺进军的清剿先易后难,毕竟驻屯军总数只有三千人。兵力有限不足以同时发动,只能先从重点县城开始缴械逮捕,本以为把几支主力缴械之后其他人就好对付。
没想到在通县等地的土匪被逮捕以后,其他县城的土匪已经得到消息。有人先下手为强攻打县城保安团夺取县城控制权,试图借助县城死守。也有人在城内行抢然后逃跑,还有的直接就跑出驻地进入山林间隐蔽。
这支队伍在关外就以抗日军为名,固然大部分头目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随便扯个旗子骗人,可是下面的喽罗里还是有一些是真正想要抗日的志士,还有些是东北军人。
原本在小日向控制之下,这些人没法抗争。现在借着这个机会,这些人终于找到机会夺取了指挥权,重新打出抗日旗号。在意识到凭借自己的武力不足以颉颃强敌之后,这部分人开始与曾经的敌手汇合。根据日本特工送回的消息,有相当数量的兴亚挺进军成员带枪投奔抗日救**加入了孙永勤部下。
如果说之前对于小日向勾结救**的指控毫无依据,现在就成了罪证确凿。兴亚挺进军如果和抗日救**没有关联,为何投奔得如此顺风顺水?那些消失不见的经费,是不是变成了抗日救**的粮食、药品乃至军火?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便是宣判小日向死刑也足以服众。可是吉川、池上等人在行动中有意不留活口的行为就能看出他们并不想要小日向的性命,加上小日向自己也算是乖觉,其种种表现证明他终归只是个浪人、冒险家。靠着自身的聪明与闯劲在一个陌生环境落后国家或可以闯出天下,与本国政府国家机器对抗就注定死无全尸,算不上什么威胁。
再说普安协会成立背后也有关东军高层的同意,赶尽杀绝也未免太不给那些大佬面子,是以最终的处理结果便是把小日向驱逐出天津。
按着日本人那特有的虚伪、客套,池上对小日向再三道歉,表示一切不是自己所愿但是没有办法。再说小日向一直为帝国奔波操劳离家日久,也该回乡享几天清福,天津环境复杂,不该让帝国功臣在此冒险,这里的工作今后将由政府完成。
为了表示对小日向的安抚,之前用来购买情报设局的四百两黄金就作为差旅费供小日向花销,有这么一笔大钱,回到家乡也能当个财主过好日子。
话虽然好听,实际就是把自己驱逐出境。望着远方的人群,再看看脚下的土地。小日向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少愤怒或是恨意,弥漫在胸中的只有深深的绝望。本以为把一切牢牢抓在手里,到头来却是一场空。瞬息之间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从指缝里溜走,眼睁睁看着却无能为力,宏图霸业化作南柯梦。昔日乌江自刎的项羽多半就是这等心静。
自己不是那位西楚霸王,没有他那份气性,大业不成宁可自刎也不肯回乡。当然,他也不会愚蠢到真的回日本。一旦踏上国土,这四百两黄金就会被政府强制兑换成钞票,自己又不是傻瓜不会做这种赔本生意。
这两个押送者只负责把自己送上船,后面的路就不再陪同。沿途自己有的是机会逃脱,靠着这些黄金加上自己从普安搞来的钱,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去香港、澳门乃至巴西,都能过逍遥自在的日子,唯一担心的就是能否平安。
吉川他们不杀自己,肯定不会再搞半路暗杀的把戏,可是其他人却说不好,尤其是宁立言。之前身边那女人的担忧现在看来确实有远见,宁立言既然出手陷害,又是否会放自己回乡?
他脑海里转着念头,目光警惕地四下观望,身后却传来汽车喇叭响。小日向回过头去,只见一辆别克汽车停在身后,随后宁立言便从车内走出,朝着自己大步而来边走边笑:“兄长,你这是要走?怎么事先也不说一声,做兄弟的也好给你践行啊。”
【悠閱書城一個免費看書的換源app軟體,安卓手機需google pla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