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ooo362第六百八十三章立说二合一章节

    芯祯也是一愣神。然后让吕公绰将8夷简写的最后一封枣…况卜来。

    奏折上吕夷简说了,自己多次犯错,承蒙先太后与皇上不怪罪,自己也尽职尽责。但是郭氏必须要废免,否则后宫不宁,非是帝室不安,而是天下不安。可没有想到阎应文居然居心如此歹毒,将一件简单的事,演变成一场诣天孽案。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不管他知不知情,已经牵连进去小法当死。因此自鸠以谢天下。

    说了他自杀原因后,吕夷简还交待了政事。那天石坚说了平衡之道,他也大受启迪。比如南方,就要宽松之间相互平衡。以网震慑,以柔感化。这自太祖优待各番夷后,本来这些番夷虽然凶残,可性格愚直,诚信为本。可自国立此策后,看到朝廷善待。欺虐地方百姓,上压地方官员。而地方官员因为国策,唯恐不能多事。最后怂恿之下,有西北李氏之异变。亦有西南骚动不止。此静化动之势也。

    这等于临死前支持石坚的民族政策。

    然后又说道后宫之事。虽然皇后是天下之母,但皇上总掌天下政务,皇后安后宫,后宫不宁,皇上不安,天下何安?不能作愚朽之举。这是忤击了范仲淹这些人的言论。虽然我犯下错误,可也是为了皇上好。就象石坚一样。屡犯太后懿旨,连官军都敢缴杀,这是国好。但真为国好还是假为国好。现在人死了,想公堂对执都不可能了。

    说完了又列举了其他一些政事,语言深切。最后再次谢罪。

    赵祯看了后,又递到石婆手上。

    石坚看了后,摇摇头。这不是吕夷简朝错夕改,而是下了一手很好的棋。如果他不死,继续审问下去,早迟将吕夷简咬出来。一旦下狱,最后定罪,就不是他一死而死了。而是他全家都有可能拖出去处斩。谋害皇后,这是什么样的罪名?不说九族,至少三族吧?

    但这一死小无论阎妄文如何咬,最后可能是他们将罪名往一个死者头上加。也没法让人相信,更是无法理让人相信。加上皇帝软弱,这一张悲情牌打出后,吕家上下老小自然全部保住了。

    至于后面政务小石坚一点也不怀疑,此人处理政务本领不弱,能看出这些不足为奇。最主要他临死前,还力保自己的政策。自己还好意思将一桩桩罪名往他头上加么?到时候天下人也说自己的肚量,连一个死人也不如。

    他看着这份奏折说道:“昌坦夫,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我在我家中已经点明,给你一个改正机会,可为什么你听不出来呢?”

    说着将这份奏折递到夏辣手上。如果不是夏辣说了吕夷简两个儿子想要逃跑,也许吕夷简还不会走上这条道路。正因为他将此事点破,吕夷简回去一问,为了使家人不受到牵连,最后以死来解决。

    这一递,有许多大臣立即看出来原因。都是人尖儿。这并不难想像。连小皇上在龙椅上看着夏橡脸上都出现鄙视的神情。

    石坚等到众人传看完毕,才说道:“无论对错,吕大人并没有谋反国家朝廷,也想把国家变得兴盛强大。同时刘太后当朝,正因为王相,吕坦夫等人在朝,才使朝堂平稳渡过。有过也有功。请皇上不必追究其罪过,而昭赏其功。”

    这件事就让它结束吧。

    吕夷简一死,以其他人才干不足吕夷简,或者心思眼不如吕夷简多。唯一只有夏辣。可夏辣的出身限制了他的危害。而且小皇上网才的眼神,也看出来了。夏挂想再赢得小、皇上的好感很难了。以后大理高家进京,案子一递。夏辣基本政治生命结束了。

    这两大枭雄一除。以后靠盛度他们,也没有那么大危害。朝堂自安,朝廷可以平稳过渡了。至于以后一百年或者两百年后,会不会有更厉害的枭雄出来。明白了永恒与刹那的平微石坚还会担心?自己安排下去,以后是好是坏。事在后代所为了,自己也无能为力。

    出了这么大事。朝事也别议了,赵祯带着群臣到了吕夷简家中吊唁。追封吕夷简为邪国公。太子太傅。可吕夷简的三儿子吕公著愤怒地看着石坚,说道:“石不移,这回你称心如意了,朝中再没有人向你掣肘。想做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石坚看着这个愣头青。不生气,反而笑了起来。他伸手在吕公著头抚摸了一下。小伙子还想挣扎,可那有石坚快。但石坚摸完后,立即松下手去,对他说道:“记好了,权利有多大,职责有多大,而不能是权利有多大小就会能享有多少福利与优待。也不是威风就有多大。越上位,每一行一动。就关系到无数苍生幸福,更要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才对。”

    前者以己利谋官。这是最可恨的谋官类型。可也是大多数谋官者的想法。中者是己名己权谋官。吕夷简王安石之流,很难说他们有多坏,可他们的存在往往有时候比那些贪官还要坏。清名远扬。天下传颂,皇帝信任小但独霸朝堂,不容他言。当然王莽非是此种人,他是窍国大盗,与臣没有关系了。后者也就是现在的父母官,前世的公仆,可真正做到的有几个人?

    石坚只是想这个愣头青,也是后世闻名的长者,与著名宰辅记住这句话,从父亲死亡的阴影中走出来,以后为宋朝增加一名好臣子罢了。

    死者已死。但吕夷简的死亡终于震醒了柔弱的小皇帝。从他记事时,后字就没有平静过。先是周怀政之乱。不管周怀政是什么用心,他还是想扶助自己上位。排挤刘太后的。

    然后有雷允恭之乱。再后来有江德明罗崇勋等宦官玩弄朝政,连他都十分地藐视。现在又出来一个阎应文。当初自己看这个阎应文还是一个好人。难怪说宦官不能持政,否则就有祸弄。

    赵祯暴怒之下。下诏严查此案,从严处理,并且整顿后宫。无数内宫的太监以及宫女被牵连进去,关进监狱。

    可这时候石坚突然上书说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杀。作为宰辅,不能容人之德。因此乞罪。辞相了。

    赵祯莫明其妙,这件事你没有做错啊。如果不是你追究,吕夷简也未必承认自己有错。应当来说,是石坚力挽狂澜,否则吕夷简与内宫太监相互勾结,以后还真说不定使自己蒙蔽了。

    他说道:“石爱卿。这是为何?联明白其中原委。至于吕家那个三公子,那是年幼无知。你不会生他的气吧?”

    石坚笑了:“我就是生气,也不会生一个小孩子的气。皇上,臣作为一个外戚,开权臣之路。虽然有钱希圣在前,可此例不能开。”

    钱希圣就是钱惟演,最高时担任枢密使,也能说是宰相了。宋朝的宰相与唐朝略有所不同。同平章事才是严格的宰相,而唐朝的三书领中书令、侍中、尚书令都为宰相。因李世民兼任尚书令小分权与左右仆射,亦为宰相。但侍中与中书令是为真宰相,后来渐渐向中书转。

    这是一个变化的过程。

    宋朝更复杂,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都是宰相,但是使相。象石坚到大洋岛那次就是,真相前面是六部尚书或者侍郎加某某大学士,无常员,正常两人为多,也就是亚末三相,区别是什么样的大学士。到了后来又改成了仆射,然后又改成太宰少宰。但钱惟演确实是担了一个宰相之名。

    所以有人说宦官与外戚在宋朝不得干政,这是宋太祖说过的话,包括不得过大渡河。可赵匡胤三条真言,不得杀大臣、不得杀柴氏之后与永不加赋,他的乎孙都没有严格遵守。况且这两条。不得过大渡河,于其是说宋朝大臣不敢违背宋太祖,不如说一是他们不感兴趣,二是怕多事,怯懦不进取。

    有了钱惟演的例子在前。因此有大臣也进谏过石坚以外戚掌权太重。可钱惟演都官拜过枢密使,况且石坚。

    “还有臣也要早迟退出朝堂,否则满则损,这也是全了皇上与臣一段君臣相宜的佳话。臣曾批驳过武候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太小心谨慎,事无大小,无不亲为。结果武候一死,蜀立即灭亡。现在走到了放手的时候。况且臣也不是真正放手,还在朝堂中监督着朝政。最重要一件事,臣那天有所感悟。想编写一些书籍,修正经义。这才是长久的大事啊。”

    “著书立说?你真要写书?”赵祯好奇地睁大眼睛问道。

    “不错,因为古之诸子离现在时间太遥远了。后人修正经义时多加上各自时代元素,加上一些喜盗名者狂篡圣人之言,多有伪篇。臣想把它们尽力矫正过来。这是其一。格物力强,有了它可以使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国家强大。可无圣人之言。教之礼范,结果整个国家的百姓尽驱利行,最后道德败坏,人心酷寒,到最后丧失廉耻仁义。这比格物学还要重要啊。”

    这是石坚第一次将道德摆在格物学上。

    为什么在文革时生了那么多悲惨的事,百姓没有怨言?不要说洗脑。后来开放后,也在洗脑。可人心变得寒冷。比如在马路上一个老太太被车子撞到了。千万不要扶,弄得不好老太太就说是你车子撞的。再比如看到马路上一个楚楚可怜的小姑娘说没有钱上学的什么,不要救,这是一个高明的骗术。

    这中间就是为了使百姓知道家致富没有错,从基础上改变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从而带动整个国家富裕。结果忽视了道德的教育,使人驱利而行,人心变得冷漠起来。甚至石坚看到他楼道下面有一户邻居,女儿以前从事那个行业,嫁了一个老实的青年。后来看到收入不高,其岳母想法子挑拨离间。使其婚姻破裂,唆使女儿再从事那种行业,她还在这个店里打下杂。笑贫不笔娼,道德风气就到了这种地步。结果有许多老人宁可重新过文革那种生活。也就是这原因。物质富裕了,精神却空虚了。

    这也是石坚想要写在理来说,这就是唯心与唯物的平衡。当然这只是这两种对立主义的表层现象。

    现在离春秋很遥远了。必须重新出现一种完整的哲学,一旦树立起来,将会使以后的理学消失。而这种理学才是石坚最担心的。

    当然赵祯不知道石坚想法。可他知道立万世言,这是多大的功德,比起在朝堂上所做的一些政务,不能相比。

    石坚又说道:“当然。到了消灭契丹时,臣会领兵前往。而且这样一来,还有一门好处。契丹各部以为臣醉心著书,不会加以防范,相互之间厮杀更为惨烈。势力削弱。而且百姓痛定思痛,我大宋大军进入后,就可以轻易地化乱为治。这样才可以使整个漠北真正化为我大杂所有。以后有漠北之兵。持新式武器,放万里骏马,只要大宋能消化下来,就可以占领任何一个地方。大宋就会强盛到极点。”

    赵祯两个眼睛也放着光。

    虽然他武功不如李世民。可也不是傻瓜皇帝。先是武器,除了生产的几千门大炮,还有步枪近万支,大洋岛的战马不说,在陇右放养的战马就有三十多万匹,加上幽州等其他地方,足可以组织四十万骑兵。因为契丹的衰落,用石坚的话来说,完全可以两线作战。不过为了减少死亡与收复草原的难度,一直没有动弹而已。

    马上从苦寒之地带回来消息,相互配合就可以决定消息了。一是粮食的种植成功与否。二是士兵的练如何。

    也就是说,在他手上将创造一个无比大的盛世江山。

    可他心里还是不踏实。说道:“石爱卿,为何你不能兼任宰相之职,一边修书?小。

    石坚再次大笑,笑完后说道:“皇上,我说过,在其位必谋其政。既然修书,将会浪费大量时间,政事怎么办?我更不想开这个头。既求虚名,就不能求其实名。还有修书将会带来巨大的声名,到时候就是皇上理解宠爱臣,臣也是高处不胜寒啊。唯一之计,只好学一些大臣,在朝堂上不一言,以求自保。那样还不如不担任这个职位

    马上石坚要修书立说。还有那一天奇怪的天气,还不知道老百姓怎么说。只有放下权利。一些大臣才不会罗嗦。有得必然有失。况且他抄袭来的《三字经》开始普及,还是小皇帝下的圣旨。自从孟家那个小小姑娘一边往回返,一边就将这本书公告天下。毕竟跟了父亲那么久。不可能不知道这本书的教育价值。

    小皇上听了后,立即命人将这份手稿拿过来。不过是按照市价买过来的,可怜这一对孤儿寡母的,看到上万贯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些钱带给她们是福是祸,石坚也不能预测。别说是好事,换成*人民币可是上千万家产。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未必是好事。后来他还派人查看了后事展。结果这一家三口人回到乡里,不知道多少亲戚啃一口。只万惧石归名声。怀没有到做歹事的时果楚州海客唐是,“此事,吸纳了一批钱让他家有一个小股份,并且主动为她家购买了一些田产,将这些钱化为不动产。才免去一场窝事。

    用石坚现在的想法来说,就是人性天生是善是恶?一个。也不是。树直则直,树弯则弯。虽然遗传因素会导致人脾气有些差别,如暴燥,如温婉。可暴燥的人就是坏人吗?温婉的人就是好人吗?就象好人什么都是好的?王曾肚量同样没有王旦大,有些网急。李迪失之于细。薛圣判断力稍有欠缺。等等。如吕夷简所有都是坏的?同样也希望朝廷强大,这一点就比夏殊好。但夏辣眼光毒辣,非是范仲淹所能相比。而范仲淹失之于愚,变通不足。虽然他是改革派。再如岳飞失之于傲慢,诸葛亮失之于小心。都有欠缺,不可能黑白那么分明的。

    商人一定是驱利而行?错。只要朝堂主动感化,杜绝官员受贿不让他们搞小动作,再用一些措施感化,同样还是好人。比如这个唐家,虽然有一点巴结石坚味道。可立意却是好的。不然这一大堆钱在手上,还说不定会生什么事情呢。

    小皇上将这份手稿买回来后,私藏是免不了的,但在这之前,却刊印成书,成为一个教本。其实老儒看到这本书后。也无话可说,《三字经》中宣传的一些愚忠愚孝是石坚最不赞同的,可这些老儒欢喜啊。

    只是他们不高兴的走出自石坚之手。就象契丹突然出现了一个才子,跑到宋朝来,无论诗词歌赋,都比宋朝所有才子强,将作何感想?

    这个道理同样。石坚对儒家持有的态度不恭敬。连孔子说的话也让他诡辨成错误的。而且他还搞了一个格物学。偏偏《三字经》是石坚写出来的,这对于他们这些大儒也是一种讽刺。

    可对于现在的石宴来说,是一件好事。写了《三字经》出来,为他在经义上的造诣增加份量,再加上那个莫明其妙的天气,民间传言纷纷,这为他修撰经史子集时,增加威望与可信度。

    这是一个,标准。如《易经》,解释吧,东解释也成,西解释也成,怎样挥它积极的意义,就要选择一个标准。

    何为标准,就看他的威望了。就象当时大儒孔颖达修经时,那个敢罗嗦,连朱熹看到有些不对,都不敢挑明了说。

    同样有积极的意义,也有消极的意义。比如现在民间传说中,说石坚要写一本不得了的书,所以那天才有那样的天地异象。说石坚在沉思时,方圆千里的云层一起压到石府上空,因为石坚要揭破天机了。然后石大悟,风雨雷电尽数散去,只剩下一堆堆的彩云似龙似凤,呈着无比的瑞祥,浮在石府上空,彩光将石府全部笼罩起来。

    石坚听了,说了声我呸,马上连修真也弄出来了。

    因此现在他必须在权利上退。将手中权利放下,才不会危害到赵祯的地位。至少百姓会说,皇上是朝堂上圣人,自己是文化上的圣人。否则就危险了。这是著书上的的与权利必须的失的平衡。想要两全其美,那有那么好的事?

    赵祯也明白轻重。石坚马上修书了。如果一般的修书还好一点,如果开创一家,就算自己不会顾忌,大臣们也会进谏。石坚威望太重了。那么有的烦。

    无奈之下,只好下旨,罢去石坚宰相官职,但还是下诏让石坚做了鲁国公昭文馆大学士同平章事兼修诸经史子集。石坚连说谢旨。别说小皇帝对自己感情那是没的说。鲁国公,这可不是一个小国公,是一个大国的国公,而且鲁国是孔夫子的母国。况且还是带了使相的闲。

    赵祯还下令,石坚有权调动全国儒生参预修史。古今往来,多少经史子集?况且石坚还连同着各宗教的教义一同修撰,这么多书籍,也别要修了,就是看一个人一辈子走马观花都看不完。

    还下诏在开封府衙附近选址。修建一个庞大的博文馆。这时有蔡水,缓缓流过,两岸无数垂柳婆娑。还在清辙明净的包公湖畔这里包公湖、杨家湖、潘家湖都不是宋朝的名字,因为考证不出来,暂且用之,是宋朝寸土寸金的地方。可见这一次皇上的慎重。

    但石坚还向赵祯提了一个要求,聘请一些宗教人士,连天主教都请了过来。这些宗教在民间地位非同小可,石坚希望他们也能完善一个好的教义出来。不要动不动让皇上吃什么小丸子,造大批夫批的道宫寺庙什么的。还有一些外国学者。石坚雄心勃勃,反正弄大了,连西方的一些科学与哲学,同样引进过来。

    好啊小皇上高兴。这样一来。看你修到那一天,慢慢修吧,还加上格物学,到老也完成不了。这回你也别想离开宋朝了。他主意打得好。石坚会这么傻,修订一些重要的学说与著作后,不能连一些黄色也要修吧。

    但石坚没有等博文馆修建完毕,就开始了。选择在大学。一是这里书籍多,地方宽敞,二是这里学者多,虽然还有许多迂阔穷酸,可这些人学问也不浅,并且迂阔穷酸比例也比外界少,毕竟这里的气氛开放得多。

    并且石坚自己并没有立即将他的思想写出来。避免天下喧哗,而且第一本选择的就是《孟子》与《荀子》。这是有原因的,这时候孟荀二人地位很高,但只是孔夫子后面两个重要的人物,就是石坚凭借现在的名声也可以力压一头。如果在朱熹将《大学》、《中唐》、《论语》、《孟子》列为四书后,哼哼,动一动看!那时候孟子就成了亚圣了。石坚一动。很危险。

    对于《孟子》,石坚还是持一种赞赏态度的。他提出了人有侧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也就是后来的仁义礼智的萌芽与根本。树立了一种优秀的道德标准。特别是他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石坚很赞赏。如果将君权限制,就走出了一个昏君,造成的危害也不会很大。

    可也有不好的一面。如四书中的《中庸》,大约是朱熹让老韩同志吓怕了,怯懦才将这篇文章列为四书。可这种中庸却害得中国不浅。什么叫中庸,演变到最后为和、忍、内敛与不作为。《孟子》也是如此,开篇第一章《梁惠王》就说道: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小。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一。夫曰何以利吾家,十庶人曰何以利吾身小下交征利而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芶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愿。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这也是一些大臣攻击石坚的理论依据,说石坚教化天下百姓驱之以利。难道当真如此?仁义那是道德的规范,利走动力的源泉。如何老百姓连饭也吃不饱。甚至卖儿卖女,谈仁义!特别这让后来的中国人变化成对外国仁政。你攻占我们国家领土,抗议,外交声明,不能占,这是我们的地方。人家理你么?然后对内百姓却是十分地残忍。

    这也是一个互相对立融合的平衡。不能不谈利,但用仁义约束,不能让它离了谱。而使大家全部急功近利。还要明白对什么对象施行仁政,不能弄错了。

    石坚没有主动攻击孟子对与错。而将孟子与荀子的话对立起来辨证。以其矛攻其盾。互相辨证论述,但在其中贯通了他的平衡论点。孟子说性善论,荀子说性恶论,用这个矛盾点辨斥。石坚将房门一关,洋洋散散地写了几万言后,交给这些大儒。让他们完善补充。最后布天下。

    现在修经史子集。还有一门好处。一直以来,统治者是要求百姓无为而治,什么无为。什么清静,就是残暴了,你也不要反抗。宗教更好,特别是佛教,你今生受了这么多罪,是因为你前世做了坏事,有了报应。这不是瞎扯蛋么!但不是没有作用,这是愚民。石坚的思想将要贯通一些进取有作为的精神。只有在小皇上手上才能做到。否则换了一个皇帝,试试看。连李世民也未必同意。只要看出其中的猫腻,石坚等着砍头吧。

    石坚开始著书,除了少数人哼哼唧唧外,大多数人在翘以待。天地那么大异象。石坚一定写出什么异书。那些少数人歪歪唧唧,可有什么办法,学问不如人家学问,更不能做到那天奇怪的天气在屋顶上盘居。

    可让大臣哭笑不得的是,石坚真的不再政治了。

    连杨文广的人回来,石坚都没有过问。这一次杨文广带来的消息有好有坏。坏的就是大批的士兵“退”回来。这也是石坚提的主意。极北之地太寒冷了。未必每个士兵都会适应。有许妾士兵因为不适应,倒了下去,不断生病。这些士兵除了医治外,要立即送回来。而有些士兵因为忍受不了这种天气,故意自残体肤,让它生冻疮,这种士兵连生存下去的勇也都没有,更不要说以后的战斗了。也要送回来。

    除了北方的士兵外,南方士兵也是如此。

    丛林中的闷热。未必每个士兵都会适应。但也嘱咐了,各级将领要善待士兵,否则每一个士兵都为了逃避故意自残小到时候就好玩了。实际上只要不苛刻对待,士兵怯弱的还是少数。一旦退回来,功劳没有了,以后重用的机会也少了。现在宋朝虽然武将士兵地位很差,可福利待遇很高。特别是战功。可一旦退回来,有可能就呆在各个地方做一个普通驻兵吧。

    自从近十万士兵到了北方后,先后退回来的士兵达到两万人。这个比例石坚还是感到乐观的。剩下的将是一个由八万适应寒冷的精骑组成的庞大骑兵,再配上先进的武器,这是多么大的战斗力。

    好消息就是士兵练正常。通过奏折看到杨文广语句里有些得意,肯定不会是正常那么简单。还有作物,特别是土豆,虽然种植期长,可收获颇巨。这是最好的作物。至于小麦,产量是低了一点,可也有收获。用石坚的话说,是一个种子适应进化的过程,急不得。除了这两样,还有其他一些作物,消息有好有坏。总之,证明了北方可以大面积的种植,而不是一定非得要游牧才能生存。

    只要将北方各部从马背上一下,解决了温饱,他们也未必肯去与中原人拼命。还有下了马背,战斗力自然会下降。同时用石坚话说,北方土地好啊,都是黑土地。肥得流油。那么广大的土地,就会有百姓愿意迁移过去。汉人进一步的稀释。再加上汉化。北方威胁以后就会平灭。当然这是理论上的说法,将来还会有什么变动,都不能断言。

    石坚现在也没有精力顾忌到杨文广的事了。正在吵呢。石坚这一手果然玩得漂亮。因为用了孟荀两个,人的观点相互辨证。再迂阔的大儒也不会指责他。只是还要仔细修订,意见不同啊。于是那个争吵。比朝堂上还要热闹。石坚头都吵炸了。心里连说幸好,如果自己冒然修订《论语》、《左传》、《易经》试试看!

    月亮从大海上件了起来。

    月亮,是诗词中描写最多的景物,春花秋月,或者风花雪月,都离不开一个月字。

    这是一个迷人的卫星。春天的月亮朦胧,夏天的月亮神秘深邃,秋天的月亮高洁。冬天的月亮寒凄。但从地形上看又不一样,山网上的明月似女子,姗姗来迟,窈窕动人。大江上的明月,苍茫深远。可大海上的明月,博大雄阔。

    迎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听着雄壮的海涛声,一轮明月如同一个鸡蛋黄一样,从海平线上,慢慢地件起来,天地间都带着一层红晕。这个景象是多么壮阔!

    海边一个明艳的女子对着明月久久地屹立。

    她穿着一件短袄。下边同那些土著人一样,系着一个树叶裙,只是树叶里还有着一条亵裤。这已是她的底限了。

    可还是有许多皮肤露了出来,因为热带的阳光,洒成了古铜色,比起当初,这古铜色的光泽,使她多了一层健康的活力。现在,月咙,洒了下来,在她身上笼上了一层朦胧的光彩,一头乌黑的长随风摇摆,就象一个女神一样。

    她就是贺援。在她身边还有一个侍女。看着她站在海边,知道主人想家了,没有敢说话。

    自从她被李织转移到南方后不久,就听到李织兵败的消息。那时候她想逃跑,可因为天理教的人看管得很产,没有办法将石患带走。于是她一路想办法拖延时间,可没有成功。后来甘林追了上来。将她掳到了两湾大6。

    并且甘林将李织留在两湾大6上的人手全部接受,自封为教父,封了她为教母。石患为教子。而且甘林还想动她的主意。贺暖这时候忍无可忍,说了,我清醒了,你别想打我出州时候她都顾不的上廿林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六”

    甘林愕然,问:“你什么时候清醒的?”

    “我到了两湾大6清醒的。你别忘记了,现在人心对你不附。”

    这一次甘林强行接受天理教余众,确实有些人对他动机感到怀疑。而贺援因为是圣女,也有一些拥至,如果贺暖一死,甘林地位将会不保。现在贺援为了保住贞操说出了这话后。头脑突然清醒过来。然后又说道:“不过还有许多事情忘记了。”

    这让甘林疑神疑鬼起来。

    贺暖又说道:“我是什么人?”

    不是贺暖忽悠甘林。现在防止甘林动杀机。毕竟自己死了没有关系,还有小公子。

    果然甘林说道:“你是圣女。”

    但脸色阴沉地离舁了。

    后来甘林多次套她的口气。都让贺俊装疯毒傻,骗了过去。这一点还要感谢李织,当初对她的练。

    这时候甘林也没有功夫管她了。毕竟贺暖虽然艳丽,但现在贺暖稍微回复了一点理智,吃下她要冒很大风险。如果想要女人。这里很多很多。他还有重要的事情可做。借着手中的力量。以及知识,将人马带到两湾大6中间细颈处,这里有很多土著人,而且有了初步的国家形式。宋朝海客一般除了交易,不敢将手伸到这片土地上。

    但甘林很聪明,将自己这一行近千人化装成土人。因为生存的时间长,会说一些方言。最主要现在他们长期生活在这地方,身上全部洒成古铜色,与土著人差别不是很大。

    为了不露出马脚。所有女人全部穿上这种树叶裙,里面一条亵裤都没有。不服,回去,回去送死。不能不说,甘林消息封锁得很好。如果让这些人知道了朝廷的宽大处理,想象以后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归故土,估计军心就涣散了一大半。

    但贺暖再次以死相逼。这才换成这私不伦不类的衣服打扮。

    有时候甘林都怀疑贺暖回复了记忆。可诈了几次没有结果,只好恢怏地离去。最主要他现在安抚军心。不是靠自己的威望,而是靠石意的威望。可石患在贺援有意接近下,与贺妹很亲近。有一次石意说道:“你这个坏蛋,不要想打我姑姨的主意。”

    这不是亲戚的姑姨。而是指圣姑,后面加了一个姨。让甘林恼羞。

    以后只好笑脸相迎。

    总体来说,这一群人分成了甘林一派,还有一今天理教的元老董书一派,这一派也就是对石惠的死忠一派,他们都是南唐的大臣后遗。虽然人数少,可在这群人当中威望高。

    虽然贺援对这些不懂,但这个浅显的问题还是看出来的。这也是她与石惠自保的本钱。

    有几次贺暧想说,可石惫还是一个少年。贺暖怕石意出事,没有敢说出来。现在只有等。等到他再大几年。贺援将所有事情真相说出来。

    但这种情况现在也很危险了。

    甘林来到这群土著人密集的地方,先后生了数次战斗,对于这些土著人来说,有什么兵法?虽然后来一批阿什么族的人十分野蛮,可在甘林的分化与策略,再加上手中锋利的兵器下,先后降伏。现在他们掌握了近十万土著人。面积达到几千里。

    如果石坚在此,他一定会现现在这群人掌握的面积从落基山脉南端到墨西哥的东马德雷山脉一直到密西西比河的下游地区,全是让甘林这群人占有。

    贺援在纳闷宋朝怎么不现呢?这才是甘林聪明的地方。一般现在宋朝海客因为畏惧这一带土著人的强大,活动范围也只走到达危地马拉一带,只有极少数到了西马德雷山脉地区。当然还有宋朝海客胆子大的。深入了甘林占领的区域,可让甘林下令击杀了。以后这些人失踪传扬开来,反而宋朝海客更加不敢深入了。这一耸正好成为宋朝海客的盲区。不过也难怪。两湾大6太大了,就是现在南湾大6宋朝人也只是稀稀寥寥的。并且宝石产地也主要在南湾大6。对于这个地方薄利风险大,于是没有人感兴趣了。

    石坚也疏忽了这一点。可不疏忽咋办?现在大洋岛上、南亚以及南亚群岛汉人都感到紧缺。不能全用奴隶吧,弄到最后还会帮助别的种族。说不定就成了第二个美国,还是不亲近汉人的美国。因此得等时机。宋朝现在因为环境好。迎来了一个,生育的高峰期,到了十年后,人口膨胀,这些问题也就解决了。反正两湾大6也是一个没有天敌存在的地方,不用急着吃。

    当然,董书也不是傻蛋。也抢占胜利果实。可随着占据的地方增加,这一群元老与骨干在现在的天理教中的地位下降了。

    这时甘林胆子再次大了起来。他对贺娱说道:“你看现在我们为了将圣教安扬光大,必须耍冒充土著人。可你穿得不伦不类。一旦让人知道,我们将会立即被宋朝那群妖魔围剿。”

    这是天理教盅惑人心的说法,说石坚是妖怪,所以圣教蒙尘。但总有魔消道长的一天,到那时候圣教就会胜利了。其实包括董,再回宋朝扬天理教是不可能了。现在只有在两湾大6占着脚,一旦到了大洋岛的地步,动起义。赶跑所有宋朝海客。因为海路遥远,宋朝只好望洋兴叹。那么就在两湾大6立国。

    这也是连甘林不敢动弹的原因。石意是少主,是李家唯一的后人,这是这群人拼博下去的勇气。就是甘林将所有反对他的人清洗,难道他全用土著人?因此他随着功劳的增加,一点一滴地与董书争抢人1心。

    现在贺援虽然年龄增加。可也只有二十几岁,正是风华月貌的时候。容貌丝豪不亚于离开石坚时的容貌。甘林垂涎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试探董书等人的反应。

    果然贺娱找到董书。因为怀疑,毕竟贺娱与石坚的关系。一旦贺暖出现问题,将石坚引来,他们就完蛋了。甘林也将贺暖的变化告诉董书。同样董书询问了几次。都被贺援绕了过去。甚至连董书都想再寻找吐古鲁那样会催眠的巫师来催眠贺缓真情。可没有找到。吐古鲁却在江南被宋军剿杀了。但贺妹本来面相好,柔弱,心都是肉长的。加上装得像,随后董书没有再怀疑。董书斥责了甘林。在他们眼里,圣女是不能侮辱的。

    甘林嬉皮笑脸地说道:“可我是教父,她是教母,为什么不能做夫妻。”

    居然升级了,从完全改可工者人的服饰变化真夫妻了。董:“那是大义。非是世俗夫妻!”

    听了董书的义正词严,甘林再次怏怏地退下。

    然而贺缓明显地看出了董书有些愁容。

    贺暖知道这种日子不会太长了。只要甘林将局势全部掌控!也就是对她下手,也对石意下手的时候。

    因此地也开始做了准备工作。这群人并不是所有人愿意终生生活在这地方。除了少数骨干知道她这个圣女是扶持的。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有些人将她真正当作圣女的化身,有什么烦恼也向她倾诉。有些人就流露出离家的迷茫,并且说出他想回到家乡。当然也有是甘林派过来诈骗她的。

    贺暖小心的隐忍不。虽然智慧不行。这份小心是她的保命本钱。一直在观察。最后终于找出几个亲信,贺暖将他们笼络下来。并且告诉他们,只要成功了,在石坚面前保证他们有一份好的前程。这是她收的亲信。这件事做得很小心,没有一个人知道,当然也不能让人知道,一知道前功尽弃,连命也保不住了。这包括了站在她身后的这名侍婢。这个女子随着丈夫一道来到两湾大6,可丈夫战死后,成了其余人的玩物,泄欲工具。她想自杀,还是贺妹说服的。然后贺援巧妙地将她讨要到身边。

    直到今年春天,贺嫁的一名亲信才取得高层的信任,前往南湾大6冒充土著人与宋人交易。贺暖才得知石坚的一些消息。包括朝廷的宽大,可贺俊警告千万不要散播。一旦传出后,马上一起暴露了。

    包括甘林所有人在内,都不知道,千里堤防,溃于几个小蚁穴手。

    但这前去的人可不是一个人,没有敢与宋朝海客接触,更不知道这些人的深浅,也没有将消息放出去。现在都在等待,等待机会。

    月亮再次件高。

    大海苍茫,月光粼粼,在海面上跳动着一团团的碎玉。

    贺缓在心中充满了思念,相公。你还好吗?

    夜渐深,虽然墨西湾地处热带。可她所站立的地方,已经过了北回归线了。秋末来临,海风吹来。带来了寒意。终于贺妹打了一个寒战,她回过头来。

    她的女仆说道:小姐,夜深了。”

    “嗯,我们回去吧。”

    这个女仆又说道:“我相公又带来了口信

    她相公,也就是贺嫁暗中培养的几个亲信之一,最好为了好联络,贺暖让他们成亲。毕竟她是圣女。平时有许多人监视,有什么事情不好直接交谈。这个侍女就是一个桥粱作用。

    “什么口信?”

    女仆将石坚的赏金之事说了一遍。现在不知道贺娼到了什么地方,但肯定一点在海外,有可能在非洲大6,也有可能在欧洲,但可能性不大,石坚也猜出一点,在两湾大6的把握性高。只是石坚错估了一点,那就是以为甘林只带了一百来人。如果知道他有近千人在手,这么大目标,一定会派人展开扇式拨查。

    这个女子说道:小姐,你好有福气哦。”

    在宋人眼里,什么是小妾,与老婆一点关系也没有,最著名的是南唐宰相弗熙载经常留客人过夜,为了使客人尽兴,将自己小妾拿出来侍奉客人过夜。比起他来,苏东坡将小妾送人。一些人卖小妾就一点小也不过份了。

    但石坚作为一个宰相,居然对小妾这样好,连这个。女子也感到眼红羡慕。

    贺暖听了后,眼中感动地滚出了泪水。抽泣起来。只是眼神中还略带着一点骄傲。这么多年来所受的危险,担心,苦难与害怕都值得了。

    这个女子又说道:“相公还说,这是一个机会。”

    因为石坚赏赐一个人情,这个人情可大了海去了。最著名的就是王林,现在几乎快成了江守府富。还有禀报消息也重赏千两到万两黄金。现在因为交易,金银矿开采了不少,可同样流失与交通得快,一两黄金与铜钱兑换是三到四贯钱。

    这几个人背下里一商议,因为是重赏。商人必然贪图重利,将消息带到宋朝。而且不会向他人诉说,毕竟知道的人越少,分享的人就越少。而且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不过这也给了这几个人一个盼头,这么多年,他们帮助贺嫁会有什么封赏?一个个想入非非,当然这对贺暖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但口说无凭,因此这几个人一商议,决定让贺俊写一封信。最好上面写几件只有贺妹与石坚两个人知道的事。这样才能使石坚相信。这个侍女过来就是传达他们这个意思的。

    终于有机会明去了!

    以相公的本事,一旦得知他们的下落,一定会将他们救回去的。

    贺暖眼泪再次涟涟。可是写什么呢?

    经过了争吵。石坚也不可能让他们吵个没有完没有了。象这样下去,不要修所有重要的经史子集加上各种宗教书籍了,估计修到下一辈子也不能完成。最后石坚亲自拍板。

    可还有一些顽固不化分子。这些人可不管你是石坚,还是吕夷简,只要他认为是真理,就决不会妥协。最后石坚亲自马,与他们展开辨论。三天后,石坚喉咙都快说不出话来。才将这些人辨服。

    孙复等大儒主笔,石坚润笔。这本《孟荀正解》终于面世。因为所有主笔与润笔的都是一方大儒。还是第一本书,可以说无论内容,还是文笔,不但华丽,而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并且从京城往外开始,都在传扬石坚将要写什么样的书,居然连宰相都放弃了。再加上那天的异象。这本书一面世,就被哄抢一空。如果不是现在的科技造成生产纸张变得容易起来,都会造成洛阳纸贵的局面。

    这本书不但阐述了孟荀写作著作时的背景,以及从背景来分析他们所阐述的意思。而且还写了后人所有的注解,批注了其中的优劣。同时也标明了石坚的看法,各个大儒的看法。孟荀两本书没有多少字,硬是写成了一部大部头。这也是历史第一次这么祥细地解释孟荀真义。

    连朝中的许多大臣,都人手一本,捧在手里摇头晃脑地颂读。

    虽然还有反对声音。可是因为孟荀的地位,以及石坚现在的声名,还有石坚兼就了各个大儒的一些看法。这些争议的声音并不大。

    这才让石坚松了一口气。如果第一本书就将整个朝野吵翻了天,后面再写就难了。

    石坚这才开始撰写瓒一冷修《墨子然是一个大家,可同样墨家班心则叫响力不大,修正引的风暴也不会大。

    但小、皇帝来到他家中。不来不行。大理君臣到了京城了。大理这位高相国跑到夏府上要人,你把我女儿呢?

    夏辣很尴尬,心里面将石坚家中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夏辣也考虑过石坚的那次说话,那意思摆在哪里。允许他们犯错,但得认错,可认错了,自己名声扫地了,还有机会再东山再起?

    他一面命亲信将后面尾巴清扫干净,一面继续忽修大理高相国,也就是现在的褒国公。说法与在石府说法基本上差不多。反正你家女儿我送走了。你们家教松。任一个黄家闺女在外面跑,我怎么负责。

    这位大理相国不傻。高家就没有傻子,一代比一代牛,不然后来大理怎么让高家控制起来?再加上石坚的提醒,高家家主知道自己女儿被这个夏大人害了。现在底气足。大理各处叛乱跌起。虽然自己这一行全部来到宋朝京城。可影响力还在。只要自己放了一句话,叛情更加严重。

    于是亲自跑到开封府衙,击闻登鼓。咚咚一记响声,网刚担任开封府尹的陈希亮跑出来。一看认识,是大理相国。那天大理君臣来到京城,皇上带着京城所有重臣亲自迎接。大理正治皇帝虽然没有了皇帝封号,可成了皇兄。大哥来了,怎么不迎接。

    当时大理君臣受宠若惊。特别是石坚突然离开,他们惊魂不定,赖在路上不走了。后来才传出消息,这些人也不是傻子,一分析明白过来。这是悄悄回去处理皇后被害一案。自然不能声张了。这才放下一颗心来,向京城开。但还是有点担心。前途迷茫。

    现在看到赵祯这样客气,心里才放松下来。但少数人还有疑虑。赵祯眼睛一扫,又说道:“皇兄。”

    正治皇帝段素真连说不敢。

    “联今年冬至到永定陵祭奠先帝。到时候与皇兄一道并去,在先帝陵前以及我大宋太祖太宗陵前,将我们的盟约供奉。”

    这具下任何重誓都要可靠了。

    正治这才大喜;并泣不成声,至于石坚听到后诽谤,至嘛,这也要流泪?他说道:“臣一直愚昧无知,没有想到官家如此厚爱仁慈。臣今天当着京城百万百姓下重誓,段家永远效忠大宋天朝。但臣恳请一件事。”

    “什么事?皇兄尽管说来。”

    “臣只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小国,不敢与官家称兄道弟。”

    “哎,皇兄此言差矣。不但联与皇兄约定好世为兄弟。而且与契丹国君同样世为兄弟。你就不要多想了。”

    听了赵祯的话,大臣们立即拍马屁。事实连石坚听了这个消息后,也颇为赞赏。这一招好啊。不但感化了正治的心,有他放出一句话,当抵数万大军啊。大理局势也能转好。同时。还对契丹进行了感化。一旦进攻契丹后。契丹小皇帝没有退路,也会想到于其拼一死,不如求一生吧。

    其他大理诸臣听了后,都是少数民族,一个个手舞足蹈。虽然有一些大臣看不起。但更多大臣高兴,史书上不说了嘛,突厥国王与林邑国王在李世民大殿歌舞。唐高祖连连夸奖李世民。这才是功绩。

    当然也问了石坚。可石坚正在大学里每天修书,也为了避嫌,没有前来

    行人迎入京城。很快被宋朝的繁华迷花了眼睛。而且赵祯很善待他们一行人,当天举行了盛大的宫宴。而且晚上还在京城放了许多烟花,至少因为烟花生了燃烧事故若干,就没有人管了。最主要赵祯尊重,也没有要求他们为宋朝表演什么。这一点连李世民都未必做到。这行人才心安了。

    但大宋所有大臣知道一件事,赵祯对大理这些人很重视。

    看到这个褒国公前来喊冤,陈希亮不敢怠慢。连忙请他落座,吩咐人上茶,很客气地说:“国公大人,有什么委屈,尽管道来。”

    他还在奇怪,是谁不长眼睛,在这时候耸犯这个相国大人。

    高相国一看,心中更有底了。行,这件冤情想要伸有门。

    别看石坚躲在家中修书,可到了高相国这地步,什么不明白。石坚影响力还是存在的。甚至还继续过当朝王曾与李边两位宰相大人。皇上看重,大臣敬重,加上石坚隐隐透露出支持的态度,虽然夏橡是宋朝重臣,也有伸冤的希望。

    于是将冤螓一说。

    陈希亮一听,这件案子本官可无能为力啊。可他不是一般大臣,连那个海印法师都敢斩,那时候他是什么官,一个小县令。夏殊又有何妨。于是说道:“国公大人,你且等。”

    说完了备了小轿。来到皇宫要求见皇上。当然不是每个大臣说要见就见到的。因此陈希亮也说明了,大理相国女儿有可能被人谋害,到了开封府衙喊冤了。这件案子一听,再加上那天吕夷简与夏辣说的话,陈希亮就明白了。但没有证据,只好用了有可能。

    赵祯还没有弄清高相国状告何人,可听到后十分愤怒。现存联在笼络,居然在这风头上不给联面子。立即将陈希亮请到宫中。将事情经过一说。

    赵祯一听,心里面也清楚1不会是诬告,十有**就是夏橡害了人家大小姐了。可网网朝堂上吕夷简因为参预了郭氏一案自杀,后面一个宰辅又犯了事。这天家的脸面往哪里搁。

    因此立即出宫。到了石府。这件事石坚经手过,有没有可能是夏橡所为,石坚应当清楚。

    赵祯将事情经过一说,看着石坚嘴动弹,最好希望他说出,夏辣没有可能。这样朝廷还会有点脸面,以后慢慢查破此案就是。

    石坚沉思了一会儿说道:“当时臣答应高家那两个从子,调查高家小娘子去处。查到夏大人这条线时,也认为是夏大人纳了妾,后来就没有再查了。但没有想到夏大人说将她们送了回去。现在这个案子很简单,主要是看皇上怎么处理。”

    皮球又踢回去。

    别问我结果。主耍还是你,是为了朝廷颜面包庇夏辣,将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找一个替死鬼,忽悠高家就行了。还是给高家一个公道,找出真凶。这才是正理。但石坚心中冷笑一声。无论怎么处理,夏殊这一辈子算是完了。

章节目录

大宋之风流才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午后方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百八十三章立说-大宋之风流才子在线阅读,大宋之风流才子,笔趣阁并收藏大宋之风流才子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