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周一了,恳请各位兄弟姐妹支持票票、收藏!

    ————————

    小直沽李家,李彦正要出门,就听到外面响起熟悉的声音:“请问三娃在家吗?”

    李彦闻声眉头微凝,走到门口,果然是那个王好贤,胖乎乎、笑眯眯、活脱脱弥勒佛在世,他身后跟着两个随从,不像上门找茬的样子。

    果然不出所料,李彦笑了笑,客气地拱手说道:“原来是王掌柜,寒舍简陋,若不嫌弃,便请里面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娃住的地方,老夫能入内一观,荣幸之至,荣幸之至啊!”王好贤笑呵呵地进了屋子,酸酸地跩了几句古文。

    李彦请王好贤在木凳上坐下,略带歉意地说道:“家中不曾准备茶叶,也无茶炉,不能奉茶,怠慢了。”

    “无妨,”王好贤摆了摆手,已将李家的情况看在眼里,但见李彦不卑不亢,丝毫不以为意的样子,倒不敢将他看轻:“老夫今日前来,是代那不成器的侄子向三娃表示歉意,年轻人孟浪之处,还请勿怪。”

    看着笑眯眯、语气诚恳的王好贤,李彦越觉得这胖子不简单:“年轻人嘛,一时冲动难免的,在下不也是这样?出手若是有些重,还要请王掌柜多多担待才是。”

    “哪里,是他咎由自取,”王好贤笑呵呵地说道,若真论起来,李彦可比王兴年轻得多。

    与王好贤说话总是很累,那副笑眯眯的面孔带给人极大压力,李彦并不指望再从食材上赚多少钱,便还依原来商定的价格,以韭黄每斤两钱银、番薯每斤五分银、玉米每斤二分银的价格,分别提供了三斤、十斤、十斤,总共得银一两三钱。

    现在看来,单靠菜谱就换到一百二十两银子,确实不少,这三样东西的价格相比普通蔬菜已经高出一大截,市场上猪肉的价格也不过三分银一斤,但也不过换了区区一两三钱银子。

    光种地还不行,价值太低,暴利机会只有一次,李彦也开始琢磨新的财主张,眼下还是要将田地种好,这是他起家的基础。

    五十亩盐地的番薯和玉米交给郑书、石柱子负责,李彦领着包有才、宋大牛和两个家丁夏二狗、崔石头拿着镰刀、铁锹去了村头那块菜地。

    菜地里的大白菜已经全部扎好,叶片也开始向内收缩生长,因为品种问题,估摸第一代还无法长成出后世那种结实的菜球,但也有了雏形,存放过冬不是问题,看这长势,半个月后便能采收。

    一小片萝卜被二丫照顾得很好,绿油油的叶片随风轻摆,煞是喜人,青蒜是采过薹,准备长蒜头的,看上去蔫不拉几,却引起李彦的极大兴趣。

    既然能种韭黄,为什么不试试蒜黄呢?道理应该也一样吧,李彦不清楚这时代有没有蒜黄,没有的可能性更大,值得去尝试。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培植韭黄,如果成功,再种蒜黄便很容易。

    家丁们被李彦派去河边割茅草,并收集一些树枝,李彦则小心地将刚刚割去一茬的韭菜中,露出地面的韭叶清理干净,并进行简单的培土。

    然后在韭菜地的四周钉下木桩,用树枝和茅草围成严严实实、比膝盖略低的篱笆,只在北侧背阴处,留下可以开合通风的缺口。

    篱笆的顶部也搭上树枝,再用茅草覆盖,遮去阳光,远远看上去,倒像是随意放着的一小堆杂草。

    李彦见过农民用黑色塑料膜覆盖来培育韭黄,如今没有这个条件,便用这个搭得严严实实的草棚子代替,照理来说,应该是行得通的。

    李彦作农事的经验并不多,包括培育韭黄也是根据后世一星半点的见闻,以及常见的科学知识,如光合作用进行推理,这也是他在这个陌生时代,所具有的不多优势之一。

    只要这次能成功,他就可以从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的方法,然后雇工种植,而将自己解脱出来。

    在他的计划中,未来还可以利用这些新式作物,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展,譬如上游的育种、下游的餐饮和粮食加工,都要比单纯的种地或种菜来得有钱途。

    等一切布置妥当,天色已经擦黑,回到家中,正看见郑书让人将两担番薯挑进屋子,李彦脸上露出笑容,远远招呼:“郑书,收了几亩地,屋里还放得下不?”

    郑书听到李彦的声音,忙转身作揖行礼:“已经收了七亩二分田,共计收获番薯八百九十八斤五两六钱……”

    “慢着,你是说七亩地才收了不到一千斤番薯,一亩才一百多斤?”李彦难以置信地问道,他记得后世番薯的产量,亩产都是五六千斤,甚至上万斤,而这时的亩数,还要比后世略大,就算品种差,可也不能连稻米的单产都不如吧?

    “是七亩二分田,收获番薯八百九十八斤五两六钱,亩产一百二十四斤八两,”郑书认真地说出精确的数字。

    “你确定已经挖得足够深,没留下什么吧?”李彦皱了皱眉头,感到非常疑惑,难道说盐碱地并不适合番薯的生长,又或者这时候的番薯产量本来就低?

    “田地已认真翻挖,应该不会遗漏,”郑书看出李彦是对这个产量不满意:“相对别处盐地只收得三五斗来说,亩产一百多斤,已经要高一些了。”

    李彦知道郑书说的是实话,这个时代田地的产量还处在一个很低的程度,特别是天津附近的盐碱地,亩产三五斗也就是**十斤已经非常不错。

    李彦亲自去田里看了一次,现郑书说得果然不错,田地翻得很彻底,不过番薯的个头较小、数量也少,确实不像高产的样子。

    看来要向徐家打听打听,问问番薯在南方的产量,弄清楚到底是品种问题还是土壤问题,李彦觉得无趣,便让长工们今日到此为止,暂且回去吃了晚饭,明天再来干活。

    长工们倒是有些不愿离开,除了干活的热情高涨,还觉得第一天就吃两顿好饭,还有馒头与肉带回去,算算下午做的活,也就挖了一百多斤番薯,听说这东西灾年救荒,平常用来当饲料喂猪,就算和大麦一个价,也不值几个钱,都怕东家觉得不划算,以后就没馒头吃了。

    李彦不知道长工们的想法,李家生的这些事却很快在村里传开,李家傻子的名头竟然越来越响。

    ——————————

    ps:草根码字较慢,特别是新书期受成绩影响,情绪波动较大,所以全靠大家支持!

    草根也没别的要求,只要能稳定在新书榜,看书的朋友都不忘记收藏,收藏数目能稳定增长,就会充满码字的动力。

    当然,如今一天两更五千字是很稳定的,考虑到大家看书,从明天开始,尽量将更新的时间也固定下来,如果成绩好,码出更多的字,也会考虑加更!

    请大家支持草根!票票、收藏!

    ps:推荐马布正在历史频道封面推荐的《三国之董卓布武》,书号:1214845

    身为一个普通青年的陈乏,一觉醒来,却现自己已然身处其中,并成为一代奸佞,在史上留下千古骂名的董卓,且看他如何翻云覆雨!

章节目录

大明天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半埂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二回 辛勤耕耘-大明天工顶点,大明天工,笔趣阁并收藏大明天工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