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甬波每天常常去1号大棚看那些油菜。一来确实也能躲着鲍尔,她还真有点怕这个容易冲动精力充沛的美国人了。她被强吻了去,至今还懊悔当初不该接受他的邀请,还能想到那令人害怕的一幕,因此她只有跟黄伟宏和指令长在一起更觉放心;二来看绿色植物在火星上是一种享受,这跟地球上有不少差异的油菜,梗明显细长,叶子特别宽大,因为第一次在这个星球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更觉亲切和可爱;同时从重要性上来说,她更是关心着旁边那三平方米的水稻田,她祈祷着它能顺利地长成壮实的秧苗,那秧苗每天的一点变化她能感知到似的,如出苗了吗?出了苗后,又关心叶子长出来了吗?没有黄伟宏的同意,她一个人是不敢揭开塑料薄膜偷看,唯恐坏了事。

    只有当黄伟宏在身边的时候,她才恳求他,能否让她瞧一瞧,好像里面是什么稀世珍宝一样。确认得到同意后,她才小心翼翼地掀开薄膜,里面果然是令人惊喜的一片青色,带给她是一片惊喜和一天的好心情。过了四天,黄伟宏说炼苗期结束,秧苗二叶一心,秧苗长得有十多厘米高时,黄伟宏说可以揭膜了,金甬波连忙帮着一起卷起了薄膜。

    这时,阳光透过顶棚淡淡地晒下来,照在稻秧上,真有点春意盎然的感觉,金甬波用手轻轻地摸着糙乎乎的像剑一样的叶子。因为这时需要进行田间管理,金甬波插不上手,她呆在一边认真地看着黄伟宏*作,有时做一做下手,扶一把什么的。

    黄伟宏在沟里灌了一点水,也施了点尿素和腐熟猪粪料,于是接下来几天,她每天似乎比黄伟宏还要关心,稻秧是否分蘖(1)了,因为黄伟宏之前告诉过她这些品种是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分蘖很重要,如不会分蘖就证明失败了。她都要来看一下,问一下,盼望着能长出更长的。

    可这一次还没到分蘖的时候,黄伟宏突然说不对劲了,说这些稻秧坐蔸(2)了,金甬波看不出有什么不对劲,黄伟宏一把将稻秧连根拔了出来,看了看,又嗅了嗅,递给她,摇摇头,可惜地说:“你看,快黑根了。”

    金甬波接过秧苗,果然见根须稀疏,细长,褐中带黑。着急地问:“这怎么办呢?”

    黄伟宏告诉她说:“最好的根是根系达,粗短,颜色是白色,如果黄的话,必须要采取措施了,何况变黑了。你看,”黄伟宏边说又把看上去长势稍好的秧苗拔了出来,根的颜色也变得有点褐色了。

    金甬波的脸色立即变得谨慎起来,“有没有补救办法?”

    黄伟宏脸上充满了失望的神色,回答:“不好说。在地球上可以,但在这儿就有点困难,除非长在红苔土壤里。”

    于是他向魏教授作了汇报。

    魏中华赶来,和他一起分析,结论依然是土壤中亚铁离子含量太高。从以前分析来看,十亿年以来火星表层水被太阳等太空辐射线分解成氧自由基,土壤表层氧化严重,但表层下面的土壤亚铁离子依然高,现在加上通过送气管输氧,使土壤里含氧量不均匀,再还有就是微生物太少,在水稻根尖上形成铁膜,使稻秧缺氧,亚铁类还原性物质侵害根的中部和基部,产生黑褐色的根。

    金甬波立即取了土样和秧苗,去实验室做了更进一步化验,用石灰水进行了初步化验,结果基本上符合他们的分析,下步就是寻找不含亚铁类的土质,也不要含有菱铁矿(feco3)或硅酸盐(如fe2sio4)的土质,同时抓紧红苔土壤的改造。

    他们在那次使用磷酸和盐酸作为酸性物质来做试验,对红苔中的噬铁菌吸收铁离子是无效的,而经酵过的酸性液体不容易制作,单靠酸池里的有机酸本身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酵池里的物质是有机物为主,但火星上正是缺少这种有机物。因此尽管找到了方法,但要变为应用,就依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3)所以目前要寻找一种无机酸性物质来替代有机酸性物质,是他们的一个工作目标。

    为了挽救1号大棚里这些水稻,死马当活马医,黄伟宏施了点钾肥,又给氧气管加了些压力,增加输氧量,但在目前情况下增加微生物的数量还是有点勉为其难,水稻种植最终还是失败了,至于油菜还继续生长着,但也显示出肥力不足问题,后来日渐萎缩,在失水之前,他们提早采摘掉,给自己犒劳一下,炒着吃了,差的就喂猪了。

    但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些数据为他们提供了很宝贵的经验,所以下步还要设法培养土壤腐殖质。

    尽管失败,魏中华还是决定继续加快推行和实施4号大棚有土种植试验,这虽然有点背水一战的味道,但在目前时间不充裕的情况下也只有如此了。这样试验的意义在于一旦成功,就证明在这儿有办法能种稻了。于是俞志广,黄伟宏和唐伟宇三人拆除4号大棚部分顶棚,空出地面搭起了钻井机,把原来含有有机物的土质堆在另一只角上,盖上防辐射板保护起来。他们准备引上地热来给4号大棚的土壤增温,要是地热足够,并且有地下水,4号大棚种植的大部分问题就能解决。

    火星的地热虽然没有地球上丰富,但也不是没有。

    火星的核心是由半径17oo千米的高密度物质组成;外层是熔岩,比地球的地幔更稠些;然后最外层就是薄薄的外壳。地壳地幔运动较少,所以现在火星上火山和地震现象远远小于地球,是一个寂静的世界,判断一个地方有否地热比地球上困难得多。地热虽然来自熔岩层,其实钻机是不需要钻到熔岩层,只要钻到外壳的深处,就能取到地热,要是遇到地下水那别提有多幸运了。

    当初第一支科考队张京明就勘测了这一区域的地质地貌,现地质板块比较静止,也不处在断裂带上。后来第二次科考队来时,带来了地质雷达,经探测,也证明浅层有地下水的可能性不大,所以今天他们用上一套干热岩体型地热的钻井设备来钻探。钻探这方面唐伟宇最有经验,也最有权威,因此在他的辅导下,俞志广和黄伟宏开始学习钻井技术了。

    唐伟宇初步打算钻一个直径二百毫米的孔,深度一至二百米,因为这里缺少水源,而改用空气泵吹气冷却钻头和排屑,所以钻井效率不高。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不是取水,纯粹是把土壤的温度提升上来就可以了。

    在钻到二三十米的时候,鲍尔就猴急地走来催促唐伟宇,早点去亚特兰蒂斯,唐伟宇总说别急。一直钻至六十米深,唐伟宇还是说二个字:“别急,别急。”

    其实俞志广在京明洞有过钻井的经历,也有一些理论知识,但唐伟宇心里还是不能放心,再说他还要参加魏中华和吕雄雪的方案答辩会。

    又过了一天,魏中华和吕雄雪完成了纸面上的设计方案,晚上,他的所有设计方案在8号公馆的大屏幕上公布显示,就像学生毕业时所搞的答辩一样。他先详细地讲解后,让在座的教授老师挑刺提问,而他一一回答和辩论,讲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的理由,得到一致共识后,才算敲定;如果方案不正确或不完善的地方,他就根据大家提供的一些意见,当场进行修改和补充。当场修改不了的,他做上记号。

    这样修改和补充又化了魏中华和吕雄雪两天时间,修改完后,再让大家通过,还留有一个保留意见,需要到现场按实际情况解决,才算完成。

    (1)注:指水稻近根处长出的分枝。

    (2)注:指水稻秧苗黄,长不快。

    (3)注:参见三十七章,三十八章,四十一章,四十七章,七十二章等有关红苔的内容。

章节目录

最后生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阿拉第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八十章 死马当活马医-末日里的最后生机免费阅读,最后生机,笔趣阁并收藏最后生机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