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锅里姜蒜爆出了香味,顾珍把切好的五花肉块倒进锅里翻炒了几下,放了水,盖了锅盖:“小乖,加点柴,火烧大点。”
大火炒烧,小火焖,吃了继母几年饭,晏青魂还是学了几手厨艺的。
她上辈子从未洗手作羹汤,这辈子因为物资匮乏,哪怕她偷偷跑上山打猎,家里三五不时的会添点肉,但这年头也不敢在家里大张旗鼓的做,人饿的狠了,鼻子比狗都灵,她家还算好的,离东西边邻居都远,关了门做饭,还不算引人注意,且两边邻居也都是本家,还能给她家打掩护。但就算这样,爸去世后,晏青魂也不敢在家里做肉食,得了肉,她干脆在山里做好,再带回来吃。青魂就是因为这个,才和继母学的烧菜。
说起来,她家东边原是二房大堂爷爷家的屋子,但二房的大堂爷爷大堂奶奶去世的早,留下两人儿子,大儿子入赘到同村的苏家去了,二儿子在市里当工人。老房子年久失修,倒塌后干脆推平了,翻成了田地,如今种着麦子呢。
再过去隔着二十来米远,才是二房的二堂爷爷和三堂爷爷家。
她家西边是一片小竹林,原先是她家的,后来成了集体的竹林,竹林南北长六七十米,宽有十米,竹林西边是河,河西是三房的大爷爷家。再往西是大队部和杂货店。大队部后是村小学,下乡的知青住在村小学北边,晒谷场边上。
青魂家是他们这一支的大房,她爷爷兄弟两个,她亲大伯祖父老夫妻两去世早,留下一儿一女,当时晏青魂的祖父也才十六岁,还没成家,就这么个少年,带着兄长留下的六岁的侄子和三岁的侄女过日子,为了养活侄子侄女,他一直拖到侄子去市里求学,并且能养活自己了,才娶亲。
爷爷的这一对侄子侄女,便是青魂的大伯和大姑。
当初爷爷不舍得侄女外嫁,且侄儿又不在身边,听说侄子参加革命后,干脆让侄女在家招婿,大姑爷家里兄弟多,穷的娶不起媳妇,经人介绍,了解了一下晏家的情况,也就同意了。
自然灾害那几年,大姑爷家所在的农场日子要比寻常村里好过些,大姑爷便带着大姑和儿子闺女回了家,在农场那边落了户,再后来,青魂的这位姑父和表哥表姐都相继病逝。
青魂老爸晏启安是个有本事的人,虽然不比她那位传说中过目不忘的天才大伯,但打小学习好,青魂便见过她爸的一手毛笔字,很有风骨,她爸只上到初中毕业便回了村,十六岁就当上了村会计,后来当了生产队大队长,村支部书记,去世前,已经当上镇粮站的站长了。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能耐人。
要不然,续娶,也不能娶到她继母这么个漂亮善良又老实的黄花大闺女。
顾珍等红烧肉烧好的功夫,又开始泡粉丝,切大白菜,一边还问青魂:“听你外奶说,你想接你大姑家来?”
她在案板前切菜,背对着青魂,青魂看不到她的神情,也不知道她乐不乐意,想了想,还是回道:“爸生前说过要接大姑回来的,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大姑比爸大十来岁呢,快五十的人了,农场里的农活比咱村里辛苦的多,我怕她年纪大了,干不来活,她又一个人,有个头痛脑热的谁照顾她?她要是出个什么事儿,我可怎和我爸交待?那啥……原先我年纪小,妈你照顾我们三也不容易,我便没提,如今我也大了,外奶提起你……我就想着接家来帮我照看二蛋和丫丫,我总归能养她的。”
“左右快过年了,也得给你大姑送年礼去,你和你大姑商议下,接她家来吧。左右有我们一口吃的,便少了不她那一口。以前我们忙不过来,你二爷爷家的小姑还能帮们照顾些二蛋和丫丫,可我听说,你小姑想年后也去上学呢,且你翻年秋后也要上高中了,总不好也象镇上初中一样在家自己学,只去学校考个试。你要是再去市里上高中,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青魂上学一直跳级,她现在已经初二了,因为要照顾家里,她和学校商议了,只去考试,平时不去上课。事实上她这几年隔个一两天晚上便偷偷跑去她家后头几个下乡劳改的老人那里上课,且比学校学的多呢。所以去不去学校,对她来说真不是个事儿。再则,现在学校也乱的很,能学到什么?
不过也正如她妈说的,高中不比初中,得去市里读,人家未必同意她不去上课只参加考试。初中学校能同意,那是因为校长是三房大奶奶的娘家侄儿,和她爸关系又好,她爸去世后,这位表叔照顾她才同意的。
市里离家四十来里路呢,真要去读,就得住校了。
但她家这情况,她是不可能为着读书不管家里的。可不读书,她又不甘心。
青魂皱了一下眉:“成,那我年前去趟大姑家。至于读高中的事,我想去邻县读,县城离咱村,往南也才二十里路,市里往北得四十多里呢。咱村虽说直属市里,但小姨奶奶家的三表叔退役后不是被安排到邻县纺织厂做了书记么?我过年去一趟,看看小姨奶奶,顺便问问三表叔,能不能找找关系,把我安排到县高中,只考试不去上课。”
青魂说的这位小姨奶奶是她亲奶的亲妹妹,她奶没有兄弟,只这一个妹妹,两家关系一向亲厚。
她爸去世时,这位小姨奶奶哭晕了两回,青魂印象特别深。
她奶只她爸一个儿子,不过,小姨奶奶却是多子多福的,生了五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在家务农,四儿子在镇上的砖厂当厂长,小儿子农业大学毕业如今在省会工作,三儿子当年当了兵,在部队里考了军校,要不是负伤复员,前程也不会差。
顾珍素来知道这个大闺女是个有成算的,听她这么一说,也没反对,因为反对了她也不会听。家里的事,可不都是这半大孩子做主的么?
顾珍觉得这样挺好的,大闺女是家里的主心骨。
83773/
大火炒烧,小火焖,吃了继母几年饭,晏青魂还是学了几手厨艺的。
她上辈子从未洗手作羹汤,这辈子因为物资匮乏,哪怕她偷偷跑上山打猎,家里三五不时的会添点肉,但这年头也不敢在家里大张旗鼓的做,人饿的狠了,鼻子比狗都灵,她家还算好的,离东西边邻居都远,关了门做饭,还不算引人注意,且两边邻居也都是本家,还能给她家打掩护。但就算这样,爸去世后,晏青魂也不敢在家里做肉食,得了肉,她干脆在山里做好,再带回来吃。青魂就是因为这个,才和继母学的烧菜。
说起来,她家东边原是二房大堂爷爷家的屋子,但二房的大堂爷爷大堂奶奶去世的早,留下两人儿子,大儿子入赘到同村的苏家去了,二儿子在市里当工人。老房子年久失修,倒塌后干脆推平了,翻成了田地,如今种着麦子呢。
再过去隔着二十来米远,才是二房的二堂爷爷和三堂爷爷家。
她家西边是一片小竹林,原先是她家的,后来成了集体的竹林,竹林南北长六七十米,宽有十米,竹林西边是河,河西是三房的大爷爷家。再往西是大队部和杂货店。大队部后是村小学,下乡的知青住在村小学北边,晒谷场边上。
青魂家是他们这一支的大房,她爷爷兄弟两个,她亲大伯祖父老夫妻两去世早,留下一儿一女,当时晏青魂的祖父也才十六岁,还没成家,就这么个少年,带着兄长留下的六岁的侄子和三岁的侄女过日子,为了养活侄子侄女,他一直拖到侄子去市里求学,并且能养活自己了,才娶亲。
爷爷的这一对侄子侄女,便是青魂的大伯和大姑。
当初爷爷不舍得侄女外嫁,且侄儿又不在身边,听说侄子参加革命后,干脆让侄女在家招婿,大姑爷家里兄弟多,穷的娶不起媳妇,经人介绍,了解了一下晏家的情况,也就同意了。
自然灾害那几年,大姑爷家所在的农场日子要比寻常村里好过些,大姑爷便带着大姑和儿子闺女回了家,在农场那边落了户,再后来,青魂的这位姑父和表哥表姐都相继病逝。
青魂老爸晏启安是个有本事的人,虽然不比她那位传说中过目不忘的天才大伯,但打小学习好,青魂便见过她爸的一手毛笔字,很有风骨,她爸只上到初中毕业便回了村,十六岁就当上了村会计,后来当了生产队大队长,村支部书记,去世前,已经当上镇粮站的站长了。算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能耐人。
要不然,续娶,也不能娶到她继母这么个漂亮善良又老实的黄花大闺女。
顾珍等红烧肉烧好的功夫,又开始泡粉丝,切大白菜,一边还问青魂:“听你外奶说,你想接你大姑家来?”
她在案板前切菜,背对着青魂,青魂看不到她的神情,也不知道她乐不乐意,想了想,还是回道:“爸生前说过要接大姑回来的,她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大姑比爸大十来岁呢,快五十的人了,农场里的农活比咱村里辛苦的多,我怕她年纪大了,干不来活,她又一个人,有个头痛脑热的谁照顾她?她要是出个什么事儿,我可怎和我爸交待?那啥……原先我年纪小,妈你照顾我们三也不容易,我便没提,如今我也大了,外奶提起你……我就想着接家来帮我照看二蛋和丫丫,我总归能养她的。”
“左右快过年了,也得给你大姑送年礼去,你和你大姑商议下,接她家来吧。左右有我们一口吃的,便少了不她那一口。以前我们忙不过来,你二爷爷家的小姑还能帮们照顾些二蛋和丫丫,可我听说,你小姑想年后也去上学呢,且你翻年秋后也要上高中了,总不好也象镇上初中一样在家自己学,只去学校考个试。你要是再去市里上高中,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青魂上学一直跳级,她现在已经初二了,因为要照顾家里,她和学校商议了,只去考试,平时不去上课。事实上她这几年隔个一两天晚上便偷偷跑去她家后头几个下乡劳改的老人那里上课,且比学校学的多呢。所以去不去学校,对她来说真不是个事儿。再则,现在学校也乱的很,能学到什么?
不过也正如她妈说的,高中不比初中,得去市里读,人家未必同意她不去上课只参加考试。初中学校能同意,那是因为校长是三房大奶奶的娘家侄儿,和她爸关系又好,她爸去世后,这位表叔照顾她才同意的。
市里离家四十来里路呢,真要去读,就得住校了。
但她家这情况,她是不可能为着读书不管家里的。可不读书,她又不甘心。
青魂皱了一下眉:“成,那我年前去趟大姑家。至于读高中的事,我想去邻县读,县城离咱村,往南也才二十里路,市里往北得四十多里呢。咱村虽说直属市里,但小姨奶奶家的三表叔退役后不是被安排到邻县纺织厂做了书记么?我过年去一趟,看看小姨奶奶,顺便问问三表叔,能不能找找关系,把我安排到县高中,只考试不去上课。”
青魂说的这位小姨奶奶是她亲奶的亲妹妹,她奶没有兄弟,只这一个妹妹,两家关系一向亲厚。
她爸去世时,这位小姨奶奶哭晕了两回,青魂印象特别深。
她奶只她爸一个儿子,不过,小姨奶奶却是多子多福的,生了五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在家务农,四儿子在镇上的砖厂当厂长,小儿子农业大学毕业如今在省会工作,三儿子当年当了兵,在部队里考了军校,要不是负伤复员,前程也不会差。
顾珍素来知道这个大闺女是个有成算的,听她这么一说,也没反对,因为反对了她也不会听。家里的事,可不都是这半大孩子做主的么?
顾珍觉得这样挺好的,大闺女是家里的主心骨。
83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