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第二册-古代农家日常作者萝卜精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百八十六章 第二册-古代农家日常作者萝卜精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古代农家日常-笔趣阁
古代农家日常
作者:坐酌泠泠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郭老爷仔细看了看,点头道:“看来这话本还真不是胡写的。?随{梦}小◢.1a”
“虽不是胡写,但稻谷种植的事,可不是那般简单的。我虽不管庶务,但看的书多,又有两个工部管农田的朋友。这话本里说两季稻,你可知道第一季何时耕种,第二季何时下种?这都得慢慢摸索研究,别两季的稻谷种出来收成都不好,总产量还不如一季收获大,还费老多功夫和肥料,费时费力不讨好。”
郭老爷点点头。
古代以农为本,无论是勋贵、官宦还是富商,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田地,这农田里的出息关系到家里的收支,可谓是大事。因此,郭家发生的这些讨论与探究,出现在很多家庭或茶馆之类的公众场合。
因着这些讨论,这些日子里来买话本的人越来越多。先头印的两百本已经售罄,还不停地有人来求购。而看了第一册想买第二册的,更是源源不断。每日一早将铺面打开,门口都会蹲着一些下人,满脸期待地问:“第二册话本出来没有?”
庄越见状,赶紧跑去向杜锦宁讨主意:“少爷,第二册咱们什么时候付印?”
杜锦宁将写好的稿子递给他:“呐,在这儿。”
庄越接了话本,却是没走,而是问道:“少爷,您第一册里说起吴都也有双季稻,莫不是真的吧?这阵子好多人来问,我都不知道怎么回话。”
庄越是桂省人,自然知道桂省那边很多地方是种双季稻的。杨孚在《异物志》里说“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一点儿也不假。只是苏杭这边却是没人种双季,所以他才有这么一问。
“自然是真的。”杜锦宁笑道,“你看你家少爷我何时打过诳语?”
“少爷天生聪颖,这事儿或许少爷从理论上可以推断出来。但没有真种出过双季稻,少爷还是不要先在书里写的好,免得徒增麻烦。”庄越认真地劝解道。
杜锦宁点点头:“你放心,你看我哪时做过这种顾头不顾尾的事?有读者来问,你也不用回答,只推说不知。等他们看了这第二册就不会再来问你了。这本书,所有的疑问我都会圆回去,不会招惹麻烦的。”
庄越顿时放下心来,拿着第二册离开了。
回去之后,他没有马上将书册送到印坊刻印,而是自己先看了起来。等第二册看到一半,他就拍着大腿,满脸激动。自己激动完了不算,他还转身去了杜家,找到姚书棋感慨:“咱家少爷,就不是一般人,真是了不起。”
姚书棋被他这夸赞弄得莫名其妙,但这丝毫不妨碍他赞同并附和庄越的话:“那是。不说别的,你就想想,十四岁靠自己的本事考上举人,还赚了万贯家财的,除了咱们家少爷,还能有谁?”
跟着夸完,他就一脸好奇地盯着庄越:“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跑来发这么一通感慨?”
庄越扬了扬手上的书;“少爷写的话本,太厉害了。”
姚书棋也是杜锦宁的书痴,一看第二册出来了,顿时眼睛发亮地道:“让我先看看。”
庄越却避过他的手,站起来就往外走:“我还得拿去印坊付印呢,等印出来我再叫人送一本给你。”
姚书棋气的不行,冲着庄越的背影道:“好你个庄越,用过就扔是吧?以后你办错了事,别指望我在少爷面前给你说情。”
……
郭家的小厮已跑好几天了,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就先到书铺里来溜一圈,问问第二册话本出了没有,问完再回去。
书铺并不远,他跑出来再跑回去也费不了什么功夫。而且他们做下人的,不干这个活儿就得干那个活儿,反正没有松快的时候,跑出来在城里溜一圈再回去,他还挺乐意,总比关在家里干其他活计强。
可这两天他却不怎么愿意做这差事。没看他每次回话的时候,老爷和少爷的脸色已越来越难看了吗?
这日他依例到了书铺,没抱什么希望地随口问上一句:“《种田记》的第二册印出来没有?”
《种田记》,没错,杜锦宁的新话本就起了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书名,浅显易懂。
伙计从柜台里拿出一本书来,递给小厮:“承惠八钱银子。”京城居,大不易,物价比桂省要高。在桂省买一册话本只需五六百文钱,京城没有八百文都买不到。
小厮喜出望外,从怀里掏出银子递过去,接过书本就往家里跑。
小厮可不糊涂。少爷向来大方,如果把话本先给少爷看,他得到的赏银肯定比较多。但这个家最大的还是老爷。失去了老爷的信任,他在郭家的日子就难过了。
所以进了郭家后他特意绕道走,生怕碰上郭白,绕了一大圈后,他进了正院,把话本献给了郭老爷。
“第二册出来了?”郭老爷欣喜地接过书,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可没看两行,郭白就进来了,一看到小厮站在那里,他狠狠地瞪了一眼,凑到父亲跟前讨好地笑道:“爹,书买回来了。”
郭老爷侧过身子去,嫌弃地挥挥手:“别吵,等我看完就给你看。”
郭白却在一旁抓耳挠腮。
“爹,要不咱们一块儿看吧。”他凑上去,给郭老爷捏了捏肩膀。
郭老爷看了他一眼,犹豫了片刻,这才将书挪到桌子中间:“你搬张凳子过来看。不过咱们先说好了,以我看书的速度为准,我想翻页就翻页。”
“您是我爹,您说了算。”郭白笑嘻嘻道。
他叫小厮搬了凳子放到桌子,父子两个就凑着脑袋挤在一块儿看起话本来。
上一册的话本里,男主家遭变故,家里有十亩好田的小康之家变成了佃农,父亲病重,母亲文弱,妹妹年幼,他不得不从学堂里回家,拿起锄头,一面干农活种地以养活家人,一面抽空看书。
在一个偶尔的机会,他得到了一部书籍,上面写了许多种田的法子。因为书上所写的内容有理有据,男主坚信这上面所写的都是正确的。他决定依照上面所写的双季稻的法子,来年在稻田里试上一试,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以改善家中的境况。
“虽不是胡写,但稻谷种植的事,可不是那般简单的。我虽不管庶务,但看的书多,又有两个工部管农田的朋友。这话本里说两季稻,你可知道第一季何时耕种,第二季何时下种?这都得慢慢摸索研究,别两季的稻谷种出来收成都不好,总产量还不如一季收获大,还费老多功夫和肥料,费时费力不讨好。”
郭老爷点点头。
古代以农为本,无论是勋贵、官宦还是富商,家里或多或少都有田地,这农田里的出息关系到家里的收支,可谓是大事。因此,郭家发生的这些讨论与探究,出现在很多家庭或茶馆之类的公众场合。
因着这些讨论,这些日子里来买话本的人越来越多。先头印的两百本已经售罄,还不停地有人来求购。而看了第一册想买第二册的,更是源源不断。每日一早将铺面打开,门口都会蹲着一些下人,满脸期待地问:“第二册话本出来没有?”
庄越见状,赶紧跑去向杜锦宁讨主意:“少爷,第二册咱们什么时候付印?”
杜锦宁将写好的稿子递给他:“呐,在这儿。”
庄越接了话本,却是没走,而是问道:“少爷,您第一册里说起吴都也有双季稻,莫不是真的吧?这阵子好多人来问,我都不知道怎么回话。”
庄越是桂省人,自然知道桂省那边很多地方是种双季稻的。杨孚在《异物志》里说“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一点儿也不假。只是苏杭这边却是没人种双季,所以他才有这么一问。
“自然是真的。”杜锦宁笑道,“你看你家少爷我何时打过诳语?”
“少爷天生聪颖,这事儿或许少爷从理论上可以推断出来。但没有真种出过双季稻,少爷还是不要先在书里写的好,免得徒增麻烦。”庄越认真地劝解道。
杜锦宁点点头:“你放心,你看我哪时做过这种顾头不顾尾的事?有读者来问,你也不用回答,只推说不知。等他们看了这第二册就不会再来问你了。这本书,所有的疑问我都会圆回去,不会招惹麻烦的。”
庄越顿时放下心来,拿着第二册离开了。
回去之后,他没有马上将书册送到印坊刻印,而是自己先看了起来。等第二册看到一半,他就拍着大腿,满脸激动。自己激动完了不算,他还转身去了杜家,找到姚书棋感慨:“咱家少爷,就不是一般人,真是了不起。”
姚书棋被他这夸赞弄得莫名其妙,但这丝毫不妨碍他赞同并附和庄越的话:“那是。不说别的,你就想想,十四岁靠自己的本事考上举人,还赚了万贯家财的,除了咱们家少爷,还能有谁?”
跟着夸完,他就一脸好奇地盯着庄越:“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跑来发这么一通感慨?”
庄越扬了扬手上的书;“少爷写的话本,太厉害了。”
姚书棋也是杜锦宁的书痴,一看第二册出来了,顿时眼睛发亮地道:“让我先看看。”
庄越却避过他的手,站起来就往外走:“我还得拿去印坊付印呢,等印出来我再叫人送一本给你。”
姚书棋气的不行,冲着庄越的背影道:“好你个庄越,用过就扔是吧?以后你办错了事,别指望我在少爷面前给你说情。”
……
郭家的小厮已跑好几天了,每天早上吃过早饭就先到书铺里来溜一圈,问问第二册话本出了没有,问完再回去。
书铺并不远,他跑出来再跑回去也费不了什么功夫。而且他们做下人的,不干这个活儿就得干那个活儿,反正没有松快的时候,跑出来在城里溜一圈再回去,他还挺乐意,总比关在家里干其他活计强。
可这两天他却不怎么愿意做这差事。没看他每次回话的时候,老爷和少爷的脸色已越来越难看了吗?
这日他依例到了书铺,没抱什么希望地随口问上一句:“《种田记》的第二册印出来没有?”
《种田记》,没错,杜锦宁的新话本就起了这么一个简单粗暴的书名,浅显易懂。
伙计从柜台里拿出一本书来,递给小厮:“承惠八钱银子。”京城居,大不易,物价比桂省要高。在桂省买一册话本只需五六百文钱,京城没有八百文都买不到。
小厮喜出望外,从怀里掏出银子递过去,接过书本就往家里跑。
小厮可不糊涂。少爷向来大方,如果把话本先给少爷看,他得到的赏银肯定比较多。但这个家最大的还是老爷。失去了老爷的信任,他在郭家的日子就难过了。
所以进了郭家后他特意绕道走,生怕碰上郭白,绕了一大圈后,他进了正院,把话本献给了郭老爷。
“第二册出来了?”郭老爷欣喜地接过书,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可没看两行,郭白就进来了,一看到小厮站在那里,他狠狠地瞪了一眼,凑到父亲跟前讨好地笑道:“爹,书买回来了。”
郭老爷侧过身子去,嫌弃地挥挥手:“别吵,等我看完就给你看。”
郭白却在一旁抓耳挠腮。
“爹,要不咱们一块儿看吧。”他凑上去,给郭老爷捏了捏肩膀。
郭老爷看了他一眼,犹豫了片刻,这才将书挪到桌子中间:“你搬张凳子过来看。不过咱们先说好了,以我看书的速度为准,我想翻页就翻页。”
“您是我爹,您说了算。”郭白笑嘻嘻道。
他叫小厮搬了凳子放到桌子,父子两个就凑着脑袋挤在一块儿看起话本来。
上一册的话本里,男主家遭变故,家里有十亩好田的小康之家变成了佃农,父亲病重,母亲文弱,妹妹年幼,他不得不从学堂里回家,拿起锄头,一面干农活种地以养活家人,一面抽空看书。
在一个偶尔的机会,他得到了一部书籍,上面写了许多种田的法子。因为书上所写的内容有理有据,男主坚信这上面所写的都是正确的。他决定依照上面所写的双季稻的法子,来年在稻田里试上一试,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以改善家中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