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蜀中多山林深涧,奇虫异兽,您老见多识广,不知道您在厌离山附近见过什么猛兽没有?”李惊澜问道。

    “小景,你问的不是一般的熊罴虎豹吧!”刘吉笑眯眯的反问道。

    “老爷子,可曾听说过厌离山附近有一条恶蛟?”

    刘老爷子思索了一下,才缓缓的说道:“说起恶蛟,四十多年前,厌离山左近的依诺白苗莫名其妙的举族离开已经居住百年的苗寨,据说是得到山中蛇神警告,我与他们的族长猛力塔年轻的时候有旧,直到二十多年前再次碰上,才聊起他们所见到的蛇神,长约数十丈通体黑鳞,头生肉角,出行之中,身带狂风。不知道是否是你说的恶蛟?”

    “头上长角的黑色巨蛇?”

    “那蛇神是依诺族百年来一直供奉的祖蛇,久居依诺族祖窟,接受族中祭祀和血食供养,性子恬淡,可是据猛力塔说,那一日,祖窟内电闪雷鸣地动山摇,举族震动,惶恐之下族中急忙往祖窟中投以祖蛇喜爱的血食,不想血食竟被飞抛出来,众人大惊,举族终日祷告不知所措,如此几日后祖窟内才安静下来,又过了几日,族中大祭祀接到蛇神托梦,说此处将有大灾难,令依诺族立即举族搬迁。不得已,猛力塔只好带族人离开,多日后,有族人远眺故土,发现该地已经是瘴气缭绕,草木衰败,方圆二十里百兽百虫绝迹,才知道蛇神的警告竟是真的。奇怪的是如猛力塔所言,从前蛇神也就是比一般巨蟒粗壮不少,身长不过十数丈,而经过祖窟巨变之后所见,竟是已经身长百丈,头生肉角。”

    来时李惊澜看过一些志怪类的笔记,尤其是关于巨蛟,恶龙,心中暗暗计较,所谓巨蛟一则是灵鱼跃龙门,另一个则是恶蟒历劫,厌离山这条异蛟怕是天生的异种,体型比一般的蟒蛇更为庞大,再加上苗人信奉五毒,对山中奇虫异兽多有敬畏,巨蟒又无天敌,百年修行有成,至于祖窟巨变,恐怕就是掌教师兄所说的有心人所做的釜底抽薪了。

    春已至,而雪未融。

    龙虎山玉皇顶玉冠银须,仙气逼人,张宝熙遥望山顶叹了口气对身旁的掌教真人张承乾说道:“也不知道这么做对不对,老秀才这一退,倒是把那堵墙彻底的推倒,露出一番大气象,却给咱们道门出了个大难题。千年以来,儒道虽未合一但一直都是互为援手,才能在龙脉将生未生之际把握脉络,从而扶龙护道,形成儒门,道门的厚势。如今不知老秀才怎么想的通透写出这神来之笔,好比自填一眼,反而在本来是一潭死水之中搅起波澜。表面上看来儒门的擎天白玉柱一朝坍塌,可没有这个指路人的儒门反而可能要比咱们这一家,一姓的道门更快的形成百鲤跃龙门的局面,儒门当兴啊!”

    “师叔说的是,看来百年前咱们龙虎山开放外姓天师入教这个步子还是不够大啊!不过,惊澜这步棋还是走的对的,这一扳,最少也能护着龙虎山百年无忧,百年之间未必不会有什么变化!”

    “承乾,我们道门也该当求变了,这盘棋李云道赌的是一双儿女,老秀才把自己的一把老骨头都压上了,甚至北边的佛门出手都比咱们出手阔绰,赌上一位佛子,长安那位赌上龙脉传承,可我们道门三方押注,却拿不出相应的的赌注!便是我们师徒一齐飞升,也只不过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只能眼看着气运流失,愧对祖先哪!”

    再美的盛景,终将逝去,再长的寒冬终将迎来春暖花开,玉皇顶上的缥缈云霞,在万道金光照耀下徐徐退去,露出些许未被植被包裹的黄褐色斑点,褪下仙衣之时,道门当以何立世?

    秦国北境的广袤的平原上稀稀拉拉的几百个小村落几乎都差不多,房子都是大半是石头砌起来的,偏远穷苦的小村子,有几孔窑洞,就算富裕了,一个村落不过三五十户人家,壮劳力不是被征调入伍,就是入山为匪,村子里只剩下妇孺老人,守着几亩破地,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破落日子。

    周围的土地是不少的,只是大半是盐碱地,靠天吃饭凑合着吃喝拉撒,柴米油盐用不了几个钱,家里的几只鸡羊换平时的零用足够了,剩余基本是没有的。大牲畜是不敢养的,一来是花费比较大,二来费了半年的劲好容易养大了,能干活了,不是被沧国年每年的打草谷掠了去,就是被大秦年每年的武备征了去,不值当。所以几亩薄地都还是要这些老弱病残,孤儿寡母靠人力经营,日子过得实在清苦。

    从远古的沧族和汉族,直到如今的大秦与大沧,就这么一辈辈活过来的,日子过得没什么念想。

    直到去年,村里来了个老先生,也不知是脑袋里哪根筋抽错了,一屁股坐在这边陲小村不走了,落地生根不说,还教起了娃娃们读书认字,这玩意儿有啥用吃不能吃喝不能喝的,一来二去,有时候农忙帮把手的时间也没了,刚开始,村里人还是有些怨气的。

    可这老先生脸皮子真厚,不管村里人明里的甩脸子,还是暗里教唆自己娃子使坏,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来一个教一个来一双教一对,也不收什么铜子儿,也不收娃儿们偷偷从家里裹来的吃食,自己寻了几分薄地,自给自足。

    村里没有正经的学堂,夏天就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到了冬天老先生把村里的破庙打扫了一下,早早地生一堆火,孩子们屁股底下坐几个树墩子,就算是学堂了,沙土作纸,树枝做笔,不知不觉中村里的娃儿们都能看得懂征税的文书了。

    老先生的学问不知道如何,但一肚子故事讲也讲不完,刚开始娃儿们只要每天学会五个大字,就能听一个故事,后来花样更多了,读书,写字,背诵各种诗词文章,都能换故事听,娃儿们憋着劲儿的想挖空老先生肚子里的存货,可他们每天都会失望,老先生的故事就像他雪白的胡子一样数也数不清。

    半大孩子十一二,都算是村里的壮劳力了,总是把时间耗费在听故事上,村里人难免有些生气,可自从虎伢子他爹混了个百夫长回来把虎伢子接到南面大城之后不久,又带着虎伢子回到小村,一介武夫对着老先生就是一拜,无论如何要接老先生进城继续给虎伢子教学,一同过来的长袍皂靴的西席,和老先生一番长谈之后更是唏嘘不已,长躬到底,把这些没见识的乡民唬的一愣一愣的。

    最后到底老先生还是没走,虎伢子他爹派了十几个兵,把村里的小庙修缮了一下,最起码不再四处漏风,孩子们总算有个像样的学堂了,西席先生也奉上几套纸笔砚墨,时不时的带着虎伢子回来讨教。有了村里出来唯一的“大官儿”照应,老先生在村里的“待遇”才慢慢提升上来。

    事情经过串门儿的,回娘家的妇人传到四邻八乡,邻近村子里的娃们也陆续开始走学,不知不觉一年多,小庙里竟有了二十多个孩子,都快放不下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乡民们把早已准备好的草木灰从离村子一里多地的小清河边,一直撒到自己屋子里的水缸,祈求风调雨顺,这一天,按照习俗娃儿们都要在家剃头的。

    这一天,老先生索性放了孩子们的假,一个人走出村子,来到西面的一座小山上。随意找了个向阳的坡子坐下,小山不高,在北境大山起伏中连个“孩子”都算不上,可是这个老先生很高,如果不是他执意下山,他就是整个人间一个巴掌都不够数的站在最高的山巅上的几个人之一。

    只是老先生觉得自己站的位置有愧,所以自己走了下来,老先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这些孩子将来未必能够从容的长大,即便是能够从容的长大,也未必能够有很大的学问,但是他毕竟站在过山巅,看过太多太多快要爬上峰顶的一些读书人,都是顺着自己趟出来的那条路上来的,怎么看都和自己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过去他很喜欢,现在他觉得这个样子不好,如果天底下的读书人都一样那有什么好?天底下的读书人都想着当官发财,那这个天下就真的没了规矩。

    可这些孩子不一样,他们将来可能还会是一个农夫,也可能会是一名士兵,甚至可能是一名屠夫,商人。但是,做农夫的能够看天耕种,丰衣足食,做士兵的可以读懂兵书战策,让保家卫国更多一分胜算,做屠夫的懂得和气生财,做商人的能够做到诚信,这才是那个真正的一撇一捺啊!那当老师的心里才踏实。

    老先生在他们的心里写下一个大大的“儒”字,虽然他们现在还是在一座座小山之下,但他们的路是不一样的,他们不再是泥胎石雕千篇一律,他们走的路未必一样,可一旦走到山巅,那就是五彩缤纷的大气象。

    老先生眯着眼眺望远山,仿佛看到了那番美景,真是漂亮啊!

    举起右手在空中握了个杯状,缓缓的倒进嘴里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

    此事当浮一大白啊!

章节目录

波澜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人比黄花菜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卷 不平之处且放声 第二章 当浮一大白-高低起伏反义词,波澜起,笔趣阁并收藏波澜起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