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伙心里明镜似的,徐朗和林晓那都是好人。之所以还有人说三道四的,也是平日里跟徐朗他们关系不近的,譬如沈家人,再比如……于举人家的下人。
当初徐朗这边秋收的时候,于举人家的管家找到徐朗,提出要买玉米的事儿。不过人家可没说买种子,只说徐朗家玉米太多,于举人愿意照顾乡里乡亲的,给个二十文钱一斤买他几千斤的,算是照顾徐朗了。话里话外挡不住的优越感,当时徐朗只说了一个字,“滚”
这件事儿只有徐朗一个人知道,于举人那边吃了亏自然不会张扬,不过现在村里这些说三道四的声音就有些玩味了。
徐朗多少猜到几分,却也知道于举人顾忌身份不会真的跟他撕破脸皮,顶多也就这样背后鼓捣一下,也是碍不到他们什么事儿,徐朗也就懒得理会了。
其实村里大部分人心里很明白,徐朗和林晓不是那贪得无厌的人,相反还不少地方给大家帮忙。
不提旁的,就说徐朗和林晓来了,给黑熊岭做了多少好事儿?
修路的时候卖饭,村里所有人家都照顾到了,哪家哪户没赚到银子?村里这些壮劳力,忙活了大半个月人都胖了,整日里在林晓那白吃白喝的,还好意思说?
再说那私塾,要不是林晓,村里孩子能免费读书?还有纸笔经常免费发,这样的好日子,再不知足大家伙都看不过去。
好在村里人大部分都是明白人,随着老彭几人拉开了签约的序幕,里正何文年也带头签订了契约。陆续的村里许多人家都过来签订契约,就连跟林晓向来不对路子的何大柱和沈丹丹都过来签约,大家伙一看这么多人都签约了,很怕林晓他们的玉米种子不够用,急急忙忙过来签约,再也不提那些尖酸刻薄的话了。
于举人家里挑拨离间没成功,这还没等开春呢。村里除了于举人家的田地所有人都跟林晓他们签订了契约。这个契约还是一签就是三年的。里面明确了这三年由林晓和徐朗出种子,除了自家吃的玉米外,村里所有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出售玉米。违者视为违约,处罚金一万两。
村里人看到这条的时候都觉得跟笑话似的,一万两?就是卖了村里所有田地也不值这个银子啊,谁疯了才去违约呢。
郎书志也委婉的表示。这最后一条的违约金定的是不是太高了。当时徐朗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解释。
利益这种东西是很容易让人疯狂的。也许现在黑熊岭村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可是不久的将来,外面势力盯上玉米这块收益的时候,一万两。对于那些势力却不是什么大数目。不过这些他们也做好了防范的准备,是不会被人轻易算计的。
黑熊岭村大部分田地,还是那些上好的肥田。多数都是人家于举人家里的,现在徐朗把全村人的田地都签约了。只留下于举人家的地,现在冬天还不觉得什么,等来年玉米满山坡,于举人家的地就显得特别突兀了。而当这些黑熊岭村的人都跟着徐朗和林晓发财后,于举人和他们的矛盾也才刚刚开始。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于举人虽然不爽,却也不肯跟一个小小的农户计较,那样太掉身价了。
眼瞅着就要开春,希望私塾的孩子们开学了,过了一个寒假,大家伙对读书的热情不减,一个个的似乎都卯足了劲头在学习。
林晓就在私塾里忙活,彭王氏眼瞅着就要临盆,谁都不敢让她到私塾来,郎书志也忙着开地,私塾里就林晓和何文年教授孩子们认字,好在就三个班,倒也忙的开。
一阵春风吹过,似乎就是一夜之间,柳树就抽了芽儿。
刚刚开春,其他村子的人还没想好怎么下手的时候,黑熊岭的村民们已经开垦出了不少田地,还有人心思灵活已经开始忙活开垦水田了。毕竟徐朗家里去年种水稻是大家伙有目共睹的,不能光盯着玉米这块的收益。
没有了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说三道四,没有人聚众赌博,整个黑熊岭就像是那春天的脚步一样,满是生机勃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孩童们背诵着私塾里先生新教的诗,稚嫩的童音在黑熊岭上空不时回荡,辛勤劳作一天的人们本来腰酸腿疼的,可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变化,似乎觉得这样吃苦受累都值了。他们之中很少有人识字,却也觉得那诗歌朗朗上口,听起来是那样熨帖。
李大感叹,“咱们是没赶上好时候啊,要是我小时候有这样的条件,也许咱也是秀才了。”
“谁说不是呢。”赵栓子有感而发,“我当初去军营前要是读书识字,现在怎么都是个官了。”好不容易认了些字的时候已经晚了。他对身边帮忙干活的铜锤说:“儿子你是赶上好时候,遇到好人了,可得好好读书,爹不指望你考个状元,别像爹这样一辈子没出息就行了。”
铜锤是个内敛的孩子,他不喜欢多说话,却也是个有心劲的。“爹你放心吧,就算儿子不能给爹考个秀才回来,总也要考个童生回来。”今年过完年,里正家的何厚学考中了童生,让村里大家伙好一阵羡慕。将来何厚学考中了秀才,那见到县官都不用下跪,那可就是秀才老爷了,跟他们就更不一样了。
当时铜锤看了何厚学被大家伙簇拥着,就暗暗发誓,将来他也要给爹争口气。
赵栓子看着那些孩子即使挖野菜的时候嘴里都背诵着他没听过的诗词,由衷道:“爹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黑熊岭真能出几个秀才呢。
赵栓子所料不错,而当黑熊岭成为整个大齐王朝有名的官员村时,不但是如今这些村民没想到,就是那些还在玩耍的熊孩子们也没想到,将来有一天他们会成为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未完待续
...
当初徐朗这边秋收的时候,于举人家的管家找到徐朗,提出要买玉米的事儿。不过人家可没说买种子,只说徐朗家玉米太多,于举人愿意照顾乡里乡亲的,给个二十文钱一斤买他几千斤的,算是照顾徐朗了。话里话外挡不住的优越感,当时徐朗只说了一个字,“滚”
这件事儿只有徐朗一个人知道,于举人那边吃了亏自然不会张扬,不过现在村里这些说三道四的声音就有些玩味了。
徐朗多少猜到几分,却也知道于举人顾忌身份不会真的跟他撕破脸皮,顶多也就这样背后鼓捣一下,也是碍不到他们什么事儿,徐朗也就懒得理会了。
其实村里大部分人心里很明白,徐朗和林晓不是那贪得无厌的人,相反还不少地方给大家帮忙。
不提旁的,就说徐朗和林晓来了,给黑熊岭做了多少好事儿?
修路的时候卖饭,村里所有人家都照顾到了,哪家哪户没赚到银子?村里这些壮劳力,忙活了大半个月人都胖了,整日里在林晓那白吃白喝的,还好意思说?
再说那私塾,要不是林晓,村里孩子能免费读书?还有纸笔经常免费发,这样的好日子,再不知足大家伙都看不过去。
好在村里人大部分都是明白人,随着老彭几人拉开了签约的序幕,里正何文年也带头签订了契约。陆续的村里许多人家都过来签订契约,就连跟林晓向来不对路子的何大柱和沈丹丹都过来签约,大家伙一看这么多人都签约了,很怕林晓他们的玉米种子不够用,急急忙忙过来签约,再也不提那些尖酸刻薄的话了。
于举人家里挑拨离间没成功,这还没等开春呢。村里除了于举人家的田地所有人都跟林晓他们签订了契约。这个契约还是一签就是三年的。里面明确了这三年由林晓和徐朗出种子,除了自家吃的玉米外,村里所有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出售玉米。违者视为违约,处罚金一万两。
村里人看到这条的时候都觉得跟笑话似的,一万两?就是卖了村里所有田地也不值这个银子啊,谁疯了才去违约呢。
郎书志也委婉的表示。这最后一条的违约金定的是不是太高了。当时徐朗只是笑笑,并没有多解释。
利益这种东西是很容易让人疯狂的。也许现在黑熊岭村民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可是不久的将来,外面势力盯上玉米这块收益的时候,一万两。对于那些势力却不是什么大数目。不过这些他们也做好了防范的准备,是不会被人轻易算计的。
黑熊岭村大部分田地,还是那些上好的肥田。多数都是人家于举人家里的,现在徐朗把全村人的田地都签约了。只留下于举人家的地,现在冬天还不觉得什么,等来年玉米满山坡,于举人家的地就显得特别突兀了。而当这些黑熊岭村的人都跟着徐朗和林晓发财后,于举人和他们的矛盾也才刚刚开始。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了。
现在于举人虽然不爽,却也不肯跟一个小小的农户计较,那样太掉身价了。
眼瞅着就要开春,希望私塾的孩子们开学了,过了一个寒假,大家伙对读书的热情不减,一个个的似乎都卯足了劲头在学习。
林晓就在私塾里忙活,彭王氏眼瞅着就要临盆,谁都不敢让她到私塾来,郎书志也忙着开地,私塾里就林晓和何文年教授孩子们认字,好在就三个班,倒也忙的开。
一阵春风吹过,似乎就是一夜之间,柳树就抽了芽儿。
刚刚开春,其他村子的人还没想好怎么下手的时候,黑熊岭的村民们已经开垦出了不少田地,还有人心思灵活已经开始忙活开垦水田了。毕竟徐朗家里去年种水稻是大家伙有目共睹的,不能光盯着玉米这块的收益。
没有了三五成群凑在一起说三道四,没有人聚众赌博,整个黑熊岭就像是那春天的脚步一样,满是生机勃勃。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孩童们背诵着私塾里先生新教的诗,稚嫩的童音在黑熊岭上空不时回荡,辛勤劳作一天的人们本来腰酸腿疼的,可看到孩子们一天天的变化,似乎觉得这样吃苦受累都值了。他们之中很少有人识字,却也觉得那诗歌朗朗上口,听起来是那样熨帖。
李大感叹,“咱们是没赶上好时候啊,要是我小时候有这样的条件,也许咱也是秀才了。”
“谁说不是呢。”赵栓子有感而发,“我当初去军营前要是读书识字,现在怎么都是个官了。”好不容易认了些字的时候已经晚了。他对身边帮忙干活的铜锤说:“儿子你是赶上好时候,遇到好人了,可得好好读书,爹不指望你考个状元,别像爹这样一辈子没出息就行了。”
铜锤是个内敛的孩子,他不喜欢多说话,却也是个有心劲的。“爹你放心吧,就算儿子不能给爹考个秀才回来,总也要考个童生回来。”今年过完年,里正家的何厚学考中了童生,让村里大家伙好一阵羡慕。将来何厚学考中了秀才,那见到县官都不用下跪,那可就是秀才老爷了,跟他们就更不一样了。
当时铜锤看了何厚学被大家伙簇拥着,就暗暗发誓,将来他也要给爹争口气。
赵栓子看着那些孩子即使挖野菜的时候嘴里都背诵着他没听过的诗词,由衷道:“爹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的。”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黑熊岭真能出几个秀才呢。
赵栓子所料不错,而当黑熊岭成为整个大齐王朝有名的官员村时,不但是如今这些村民没想到,就是那些还在玩耍的熊孩子们也没想到,将来有一天他们会成为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