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回清凉寺那边。
原剧情中,九难落地之后,叫一声“今日为大明天子复仇”,然后再扑向康熙。
用现代眼光看,九难在击破屋顶之前,就应该看准康熙的位置,那样,一落地,就出现在康熙身旁,之后再一伸手,就能杀了康熙,根本用不着喊那一声。
但古代的事情得用古代眼光去看。所以,九难必须得落在旁边,先喊一声,端其名、正其行,然后再理直气壮地冲向康熙。这才符合古人的思想。
现在,因杨丹抓韦小宝并起身纵起,九难固然喊了那声“今日为大明天子复仇”,但听清的人,着实不多。
于是乎,九难冲向康熙之时,康熙的后退,就比原剧情慢了一点。
多隆、灿邴珠、康亲王等人由于救驾心切,上前最为及时,倒跟原剧情相似。同时,九难衣袖挥出,将多隆等七八人扇飞,也跟原剧情差不多。
少林十八罗汉因为武功高强,反应敏捷,也有人随后参与了阻挡。但出手之人,却不包括澄心和澄光。澄心和澄光干嘛去了呢?原地没动。他俩,还加上澄心、澄通等人,都在琢磨,平时根本看不出杨丹和韦小宝有矛盾,杨丹抓韦小宝干嘛去了?
是的,他们并不知道康熙的身份。在他们心中,方丈韦小宝比康熙重要得多。
于是,九难就比原剧情更加轻松地刺到了康熙。
长剑一击,被康熙怀中《四十二章经》所阻。换个位置再来一剑吗?不了。
之所以不,有两个原因:
一是要保持高手风范。一击不中,则不再试,就是高手风范之一。第二原因,跟杨丹的顾虑一样,到底杀不杀康熙,九难替意识里也犹豫未定。
所以,一击不中之后,九难直接就在心中得出康熙命不该绝的结论。然后拔起身形,就从屋顶的破洞窜了出去。
走那么急干嘛?自然是因为杨丹。
先前九难伏于屋顶,便已知道自己的徒弟陈珂也在下面。九难与陈珂,有点感情也不多,并不担心连累杨丹。所以原计划没变,继续刺杀康熙。
谁知,刚一下来,杨丹就拔身而起,并且她手里还抓了个人。九难匆匆瞥了一眼,便知道杨丹轻功大进,比自己弱不了多少。
这时匆匆离去,自是为了早点追上杨丹。
——
九难走了,康熙倒了。有僧人追了一程,没结果,返回了。清凉寺的丈门被抓走了。
抓走掌门的杨丹,不知道跟行刺康熙的人是否是同伙。
这个问题,众僧人表示并不确定。
——
康熙倒了,也不是装病或者受到惊吓,而是真真切切地受伤了。
《四十二章经》除了封皮较厚之外,书本并不厚实。九难那一剑,刺破了书本,让康熙受了不轻不重的伤。
康熙本人是理智的,并且与韦小宝的关系非常之铁,但追随康熙的臣子就不一样了。大家与韦小宝关系好,有很大的原因,是看在康熙的面子上。
于是乎,韦小宝到底是被动被杨丹擒走,还是主动让杨丹护送自己走,就琢磨不清了。毕竟,事先,韦小宝跟杨丹的关系非常不错。
当然,多隆、灿邴珠、康亲王等人也担心今后韦小宝会卷土重来,再次得到康熙厚爱。所以他们在判定事态的时候就留了一分,只是把疑点摆明。最后的裁定,留待康熙身体好转之后再说。
——
九难、杨丹、韦小宝到市镇之后,先投客栈,吃喝之后让九难休息,然后杨丹带韦小宝上街购物。
走了一程之后,杨丹问:“韦兄,我把你带出来,你不会怪我吧?”
“当然不怪,我还担心你把我丢下呢。”韦小宝心说,此时敌强我弱,老子哪里敢怪。
“那就好,”杨丹说,“只是你今后回到康熙身边怕是不好交待吧?”
“没事,铁哥们了,不交待也绝对没事。”韦小宝拍胸口放大话。此时的他,还没有领略过帝王的翻脸无情。
杨丹又问:“对了,现在离清凉寺并不算远,要不要我去把双儿带过来?”
韦小宝心里倒是希望双儿过来,但想了想,说:“还是算了吧。没她,我是被你抓走的;有了她,我就真的说不清楚了。”
“你身上带得有钱吗?”杨丹又问。
“那是当然,银票骰子不离身嘛!”
“那我们先去买马!”
古代走长途,没马不行,所以马匹是第一需要。
二人买了马匹之后,又去买衣服。
不可能让九难退下僧袍,所以韦小宝需要换下僧装,否则和尚与尼姑同行,就太奇怪了。
韦小宝的衣服好买,成衣店里有的是。之后,韦小宝讨好杨丹,也给杨丹买了一身,杨丹笑纳了。韦小宝想给九难买件僧袍,但成衣店没有。杨丹提议,转到绸布装,也没发现好布料。因而九难僧袍的事,就只有等下次了。
回店放东西,然后又到客栈厨房,让店家供应精美素斋。
原剧情中,由于韦小宝把九难照顾得十分周到,赢得了九难的好感。
现在,照顾得再周到,也是杨丹的功劳,因为韦小宝是杨丹带来的。韦小宝的其它长处,还没发挥出来。
——
数日之后到了北京,九难跟原剧情一样,也到煤山哭了一场。
之后九难提出进宫里瞧瞧,韦小宝找借口阻止:“好,咱们先回店。我去弄套太监的衣衫来,我们换上了,好混入宫去。”
九难怒道:“我怎能穿鞑子太监的衣衫?”
韦小宝道:“是,是。那么……那么……有了,师太扮作个喇嘛,皇宫里经常有喇嘛进出的。”
九难说:“我也不扮喇嘛。就这样冲进宫去,谁能阻挡?”
韦小宝还要再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之类的话,杨丹打断道:“韦兄你在怕什么呢?你是康熙跟前的红人,并不担心被人看见。哦,我知道了,你是担心被别人看见你跟我们在一起吧!”
还真是这样。原剧情中,韦小宝担心的就是这个。须知,九难可是刺杀过康熙的刺客。
然后,九难一言而决:“韦小宝回店,我们俩去。”
——
韦小宝倒是能够起到向导的作用,但九难对皇宫之熟悉,并不在韦小宝之下。九难所缺的,无非是不知道现在是哪个人住在哪个殿。
没有韦小宝同行,杨丹的轻功就能火力全开了。奔了一程,九难道:“你这轻功,也算世间罕见了;但不知实战武功如何。”杨丹回道:“出宫之后师父随时可试。”
随便找了处宫墙,九难听了听,一招手,往上便飞。杨丹跟上之后,心想,刚才九难的倾听,定是隔着围墙探听对面的动静。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也行,但在人声嘈杂的大白天就不行了。
进宫之后,九难行走十分迅速,转弯抹角,并无丝毫迟疑,遇到侍卫巡查,便在屋角或树后一躲,也没有无端杀人。
先看了坤宁宫。康熙未成年,尚未大婚,坤宁宫内无人居住。
九难到坤宁宫,自然是为了怀念自己的母亲。
然后到宁寿宫。
宁寿宫是公主居住的地方,现在由建宁公主居住。此次康熙到五台山,太后和建宁公主随行,因而宫内只剩下太临和宫女。
到达宁寿宫外。杨丹说:“里边有人,我不会点穴,杀了如何?”
九难道:“不用。”伸手推门,门闩轻轻一响就断了。宫门打开,九难率先而入。
虽然换了朝代,太监宫女住处仍然未改。九难轻易找了过去,不待众人惊觉,已凌空点了各人的晕穴,根本就没有飞身过去。
这点穴功夫,跟双儿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九难根本没提教杨丹点穴的事。
最后,九难在公主的寝殿缅怀了一下自己的过往,就带杨丹返回客栈了。
又一日,三人出京向西,到昌平县锦屏山思陵、祟祯皇帝的安葬之所祭奠了一番。
之后借住在农家。晚饭时,杨丹主动提起王琪,九难逐决定南下寻找王琪。
——
此次北京之行,与原剧情相比,出现了重大差异。
其实是由于时间差异而引发了一系列事情上的差异。
原剧情里,也没有描写九难和韦小宝路上有什么耽搁,但二人到北京的时候,康熙、太后和建宁就已经回宫了。
现在,因为杨丹,买了马匹,速度更快,沿途同样没有无谓的停留,很快就到了北京。而康熙、太后和建宁,则还没有回来。
原剧情里,太后遣建宁到康熙那里偷了顺治那本《四十二章经》,建宁交给太后的时候,正好遇到九难。九难自然就抢了《四十二章经》。再后,太后传出消息,桑结带领众师弟追杀九难。
现在,由于太后、建宁没回来,九难也就没有获得那本《四十二章经》,随后的桑结及其众师弟多半就不会出现了。
原剧情里,太后坦白自己是假的,名叫毛东珠。事后,韦小宝凭此事立了一大功。
现在,九难没有遇见太后,韦小宝这一功尚无着落。
原剧情里,九难联想到袁承志当年得到“金蛇秘笈”的经过,解开《四十二章经》的秘密,得到地图碎片。
现在,九难尚不知道《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的秘密将继续是秘密。
原剧情中,九难落地之后,叫一声“今日为大明天子复仇”,然后再扑向康熙。
用现代眼光看,九难在击破屋顶之前,就应该看准康熙的位置,那样,一落地,就出现在康熙身旁,之后再一伸手,就能杀了康熙,根本用不着喊那一声。
但古代的事情得用古代眼光去看。所以,九难必须得落在旁边,先喊一声,端其名、正其行,然后再理直气壮地冲向康熙。这才符合古人的思想。
现在,因杨丹抓韦小宝并起身纵起,九难固然喊了那声“今日为大明天子复仇”,但听清的人,着实不多。
于是乎,九难冲向康熙之时,康熙的后退,就比原剧情慢了一点。
多隆、灿邴珠、康亲王等人由于救驾心切,上前最为及时,倒跟原剧情相似。同时,九难衣袖挥出,将多隆等七八人扇飞,也跟原剧情差不多。
少林十八罗汉因为武功高强,反应敏捷,也有人随后参与了阻挡。但出手之人,却不包括澄心和澄光。澄心和澄光干嘛去了呢?原地没动。他俩,还加上澄心、澄通等人,都在琢磨,平时根本看不出杨丹和韦小宝有矛盾,杨丹抓韦小宝干嘛去了?
是的,他们并不知道康熙的身份。在他们心中,方丈韦小宝比康熙重要得多。
于是,九难就比原剧情更加轻松地刺到了康熙。
长剑一击,被康熙怀中《四十二章经》所阻。换个位置再来一剑吗?不了。
之所以不,有两个原因:
一是要保持高手风范。一击不中,则不再试,就是高手风范之一。第二原因,跟杨丹的顾虑一样,到底杀不杀康熙,九难替意识里也犹豫未定。
所以,一击不中之后,九难直接就在心中得出康熙命不该绝的结论。然后拔起身形,就从屋顶的破洞窜了出去。
走那么急干嘛?自然是因为杨丹。
先前九难伏于屋顶,便已知道自己的徒弟陈珂也在下面。九难与陈珂,有点感情也不多,并不担心连累杨丹。所以原计划没变,继续刺杀康熙。
谁知,刚一下来,杨丹就拔身而起,并且她手里还抓了个人。九难匆匆瞥了一眼,便知道杨丹轻功大进,比自己弱不了多少。
这时匆匆离去,自是为了早点追上杨丹。
——
九难走了,康熙倒了。有僧人追了一程,没结果,返回了。清凉寺的丈门被抓走了。
抓走掌门的杨丹,不知道跟行刺康熙的人是否是同伙。
这个问题,众僧人表示并不确定。
——
康熙倒了,也不是装病或者受到惊吓,而是真真切切地受伤了。
《四十二章经》除了封皮较厚之外,书本并不厚实。九难那一剑,刺破了书本,让康熙受了不轻不重的伤。
康熙本人是理智的,并且与韦小宝的关系非常之铁,但追随康熙的臣子就不一样了。大家与韦小宝关系好,有很大的原因,是看在康熙的面子上。
于是乎,韦小宝到底是被动被杨丹擒走,还是主动让杨丹护送自己走,就琢磨不清了。毕竟,事先,韦小宝跟杨丹的关系非常不错。
当然,多隆、灿邴珠、康亲王等人也担心今后韦小宝会卷土重来,再次得到康熙厚爱。所以他们在判定事态的时候就留了一分,只是把疑点摆明。最后的裁定,留待康熙身体好转之后再说。
——
九难、杨丹、韦小宝到市镇之后,先投客栈,吃喝之后让九难休息,然后杨丹带韦小宝上街购物。
走了一程之后,杨丹问:“韦兄,我把你带出来,你不会怪我吧?”
“当然不怪,我还担心你把我丢下呢。”韦小宝心说,此时敌强我弱,老子哪里敢怪。
“那就好,”杨丹说,“只是你今后回到康熙身边怕是不好交待吧?”
“没事,铁哥们了,不交待也绝对没事。”韦小宝拍胸口放大话。此时的他,还没有领略过帝王的翻脸无情。
杨丹又问:“对了,现在离清凉寺并不算远,要不要我去把双儿带过来?”
韦小宝心里倒是希望双儿过来,但想了想,说:“还是算了吧。没她,我是被你抓走的;有了她,我就真的说不清楚了。”
“你身上带得有钱吗?”杨丹又问。
“那是当然,银票骰子不离身嘛!”
“那我们先去买马!”
古代走长途,没马不行,所以马匹是第一需要。
二人买了马匹之后,又去买衣服。
不可能让九难退下僧袍,所以韦小宝需要换下僧装,否则和尚与尼姑同行,就太奇怪了。
韦小宝的衣服好买,成衣店里有的是。之后,韦小宝讨好杨丹,也给杨丹买了一身,杨丹笑纳了。韦小宝想给九难买件僧袍,但成衣店没有。杨丹提议,转到绸布装,也没发现好布料。因而九难僧袍的事,就只有等下次了。
回店放东西,然后又到客栈厨房,让店家供应精美素斋。
原剧情中,由于韦小宝把九难照顾得十分周到,赢得了九难的好感。
现在,照顾得再周到,也是杨丹的功劳,因为韦小宝是杨丹带来的。韦小宝的其它长处,还没发挥出来。
——
数日之后到了北京,九难跟原剧情一样,也到煤山哭了一场。
之后九难提出进宫里瞧瞧,韦小宝找借口阻止:“好,咱们先回店。我去弄套太监的衣衫来,我们换上了,好混入宫去。”
九难怒道:“我怎能穿鞑子太监的衣衫?”
韦小宝道:“是,是。那么……那么……有了,师太扮作个喇嘛,皇宫里经常有喇嘛进出的。”
九难说:“我也不扮喇嘛。就这样冲进宫去,谁能阻挡?”
韦小宝还要再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之类的话,杨丹打断道:“韦兄你在怕什么呢?你是康熙跟前的红人,并不担心被人看见。哦,我知道了,你是担心被别人看见你跟我们在一起吧!”
还真是这样。原剧情中,韦小宝担心的就是这个。须知,九难可是刺杀过康熙的刺客。
然后,九难一言而决:“韦小宝回店,我们俩去。”
——
韦小宝倒是能够起到向导的作用,但九难对皇宫之熟悉,并不在韦小宝之下。九难所缺的,无非是不知道现在是哪个人住在哪个殿。
没有韦小宝同行,杨丹的轻功就能火力全开了。奔了一程,九难道:“你这轻功,也算世间罕见了;但不知实战武功如何。”杨丹回道:“出宫之后师父随时可试。”
随便找了处宫墙,九难听了听,一招手,往上便飞。杨丹跟上之后,心想,刚才九难的倾听,定是隔着围墙探听对面的动静。夜深人静的时候自己也行,但在人声嘈杂的大白天就不行了。
进宫之后,九难行走十分迅速,转弯抹角,并无丝毫迟疑,遇到侍卫巡查,便在屋角或树后一躲,也没有无端杀人。
先看了坤宁宫。康熙未成年,尚未大婚,坤宁宫内无人居住。
九难到坤宁宫,自然是为了怀念自己的母亲。
然后到宁寿宫。
宁寿宫是公主居住的地方,现在由建宁公主居住。此次康熙到五台山,太后和建宁公主随行,因而宫内只剩下太临和宫女。
到达宁寿宫外。杨丹说:“里边有人,我不会点穴,杀了如何?”
九难道:“不用。”伸手推门,门闩轻轻一响就断了。宫门打开,九难率先而入。
虽然换了朝代,太监宫女住处仍然未改。九难轻易找了过去,不待众人惊觉,已凌空点了各人的晕穴,根本就没有飞身过去。
这点穴功夫,跟双儿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但是,九难根本没提教杨丹点穴的事。
最后,九难在公主的寝殿缅怀了一下自己的过往,就带杨丹返回客栈了。
又一日,三人出京向西,到昌平县锦屏山思陵、祟祯皇帝的安葬之所祭奠了一番。
之后借住在农家。晚饭时,杨丹主动提起王琪,九难逐决定南下寻找王琪。
——
此次北京之行,与原剧情相比,出现了重大差异。
其实是由于时间差异而引发了一系列事情上的差异。
原剧情里,也没有描写九难和韦小宝路上有什么耽搁,但二人到北京的时候,康熙、太后和建宁就已经回宫了。
现在,因为杨丹,买了马匹,速度更快,沿途同样没有无谓的停留,很快就到了北京。而康熙、太后和建宁,则还没有回来。
原剧情里,太后遣建宁到康熙那里偷了顺治那本《四十二章经》,建宁交给太后的时候,正好遇到九难。九难自然就抢了《四十二章经》。再后,太后传出消息,桑结带领众师弟追杀九难。
现在,由于太后、建宁没回来,九难也就没有获得那本《四十二章经》,随后的桑结及其众师弟多半就不会出现了。
原剧情里,太后坦白自己是假的,名叫毛东珠。事后,韦小宝凭此事立了一大功。
现在,九难没有遇见太后,韦小宝这一功尚无着落。
原剧情里,九难联想到袁承志当年得到“金蛇秘笈”的经过,解开《四十二章经》的秘密,得到地图碎片。
现在,九难尚不知道《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的秘密将继续是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