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最大威胁的定远军从毫不客气地从当涂、句容、溧水向江宁汇集,定远水师更是横舟江宁城外的江面,封锁它的水路,孤守江宁的福寿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方山的陈兆先部上。

    陈兆先退回方山之后,一边收拢溃兵,一边接收元廷行省从各地征集来的青壮,终于又整编出近四万军队来。曼济哈雅在鸭母港大败之后,福寿唯一可以依持的外援就只有方山民军了。为了勉励陈兆先,福寿从江宁城强抢了数千民女,外加城中各富商“赞助”的大批金银财宝,连同大批军械一起送到了方山。

    陈兆先得到了这么大的好处,拍着胸脯对福寿派来的官吏保证,一定要奋力杀贼,报效朝廷。他说到做到,当即传令各部,整顿兵甲,准备伺机与正在三面围过来的定远军决一死战。

    接到情报的刘浩然自然也把陈兆先的方山民军当成了要解决的问题。他先让陈野先写信去招降他的儿子,但是陈兆先却断然拒绝他忠孝不能两全。

    “忠孝不能两全!陈野先可真生了一个好儿子!”拿着陈兆先的回信,刘浩然冷冷地说道。

    “大人,我看陈氏父子有侥幸之心。我读过陈野先在给其子的招降书信,言辞中尽是闪烁之词,毫无劝降之意,陈兆先自然不会投降了。”记室汪广洋忿忿说道。其余将领也是面露忿然之色,这陈氏父子还真不知好歹。

    “陈野先知道其子不愿投降之后愿意亲身前往方山招降。”冯国用突然说道。

    “岂有此理,这陈野先太得寸进尺了!”丁德兴先跳出来叫道,其余诸人也是在那里议论纷纷。书信都招不降,要是亲身前去招降,谁知道脱了身的陈野先会不会立即回附元廷门下。

    “这个陈野先真是打得好算盘。”刘浩然不怒反笑道。

    “他这是摸准了我军的习惯,我军一向以仁义闻名,独诛鞑虏而厚待民军。陈野先是有名的民军元帅,我们如果诛杀了他,其他不明真相的民军元帅恐怕会有想法。”冯国用在旁边补充道。

    仁义,一直是定远军高举的大旗,对大恶鞑虏铁血诛杀,却对百姓仁义,开仓赈灾,放还女子,种种善举在大江南北一带广为传颂,顺带着对民军也宽厚,但凡投降的,只要不是死硬分子和血债累累的人,不管是原元廷民军还是自结的民军,都会得到定远军的善待,缪大亨、俞廷玉、邓友德等人都是典型的例子,也因为如此,投奔定远军的民军一拨接着一拨兵营总是满员。而陈野先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他是元廷的民军元帅,素有名望,又没有什么大恶,所以吃准了定远不敢拿他开刀,才如此作态。

    “从元还是从我,随他去了。为一个陈野先坏了定远军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名声不值得,再说了,现在江宁大局已定,一个陈野先是无法左右的,多他少他都无所谓。不过我们不能轻易就此放过。”刘浩然毫不介意地说道,嘴角却闪过一道淡淡的冷笑。

    “护军说的是,我想陈野先就是被我们放出,也不敢轻易投靠元廷,因为如此一来,他的名声尽坏。我想他一旦获释,定会暗地里联络江宁元军,伺机在背后给我们来上一刀,只要定远军倒下去了,他就是再回附元廷,就是有人非议,也不会在乎了。”冯国用接着分析道。

    “护军的意思是放他走?”汪广洋犹豫着问道。

    “放他走,不过我不会让他轻易地得到元廷的信任。”刘浩然笑了一下说道,你陈野先敢摆我一道,我也能摆你一道。元廷蒙古人原本就对汉人和南人有戒心,陈兆先在方山拥兵数万,蒙古人迫不得已依持他,但是并不代表就此信任他。既然陈野先亟不可待地回附元廷,我们怎么不好好利用一二。

    “护军,据滁州李大人的通报,虽然滁和两地今年丰收,但是负担江南诸军已经非常吃力。我也查阅了太平、宁国、广德三路的情况,由于接连战事,这三地的收成很不好,连当地百姓的就食都已经困难了。”陈野先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再如何操心是刘浩然等人的事情,负责民政这一块的汪广洋便提出他手头上最紧要的事情。

    听完这些,刘浩然知道汪广洋说得很委婉,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定远军快没粮了。滁、和一带是定远军的后方,但是受地域狭窄所限,出产不多,根本不够数万军队吃的。江南地区占据的宁国、广德两路原本就多山地、丘陵,境内峰峦叠嶂,加上战事刚刚平息,所以也不用指望有多少粮食剩余出来。太平一路倒是富庶,不过它是战事最频繁的地区不用指望了。而且数万定远军从渡江以来一直征战不休,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军屯,所以正值秋收时节,汪广洋却告诉刘浩然军粮快不够了。

    “看来我们只能指望江宁了,军中还有多少粮食?”刘浩然叹了一口气问道。江宁所在的集庆路虽然也是富庶之地,但是大部分粮食多被元军征集去了江宁,加上那里原本就囤积了大量用于供给元军水师等军队的粮草,所以刘浩然说要指望江宁了。

    “还有三个月的余粮。”

    “这就是说我们必须要在三个月内攻占江宁,还包括击败方山的陈野先。”刘浩然的话语中并不是很轻易,“我们必须加快进攻步伐,另外一方面,宁国、广德、太平等地必须加快安抚百姓,恢复耕种,要不然明年又是麻烦事情。这些事情还要麻烦陶先生。”刘浩然拱手向陶安说道。

    “这是我等份内之事,请护军放心。”一直不做声的陶安拱手回礼道。按照刘浩然的命令,宁国等地都是按照太平的惯例,改路为府,其余不变,然后选派官吏进行治理。陶安在这一带素有名望,跟各地的文人名士多有联系,对他们的才能知根知底,所以由他来推荐各府县的官吏。

    “护军,朱亮祖和谢玉玺怎么办?”看到会议即将结束,胡大海连忙开口问道。

    朱亮祖是元廷义兵元帅,而谢玉玺是宁国民军长枪军的元帅,在定远军攻略宁国时都是元军的主力,第一战在横冈站朱亮祖和谢玉玺被俘。刘浩然觉得他俩虽然是败将,但是喜他们作战勇悍,于是让他们继续统领原部。谁知道他们刚得到粮草补充,立即调头投回了元军,结果在敬亭山一战朱亮祖又被俘获,谢玉玺败逃。

    刘浩然再一次释放朱亮祖,准备以诚意招揽他。谁知道这小子又纠集了一票人马跑到麻姑山,继续打起元廷义兵的旗号,甚至趁定远军主力北上与元军水师决战,纠合了谢玉玺部,一举攻陷了宁国路府宣城。定远军在鸭母港大败元军水师后,自然不会放过他。刘浩然遣胡大海、叶升等人率兵重新夺回宣城,又一次俘获了朱亮祖和谢玉玺。

    “通甫(胡大海的字你看如何处理?”刘浩然知道,朱亮祖虽然累次叛离,但是其骁勇彪悍获得不少定远军武将的赞赏,尤其是他被送到当涂,刘浩然叱问的时候,朱亮祖毫不示弱地答道:“生则尽力,死则死耳!”这份光棍气势倒也博得定远军中不少武夫们的一番赞许。而谢玉玺也是勇武过人,颇得定远军不少将领的欣赏。

    “回护军,我是武人不知书,只是知道三事,不滥杀人,不掠妇女,不焚毁庐舍。朱亮祖累战累叛,谢玉玺累败累战,都是为元廷尽忠,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其攻陷宣城后纵长枪军**掳掠,生灵涂炭,这一点,我认为不可恕。”胡大海恭敬地答道。

    一旁的陶安立即接言道:“通甫将军说的极是,谢玉玺勇悍善战而不知势,所为又多不法,护军不能因其是一员猛将而恕其不法,寒宁国百姓之心。倒是朱亮祖,情有可原。”

    刘浩然点点头:“虽说千军易得,一将难得,但是为得一将而失一路民心,我做不出来。谢玉玺明日行绞刑!朱亮祖虽不是主犯,但是也有纵容之罪,鞭二十,并请陶先生颂布其罪行,传檄宁国路!”

    八月的一个清晨,刘浩然、冯国用等人站在营寨大门前,礼送陈野先。定远军对陈野先算是仁至义尽,不但秋毫未伤,连同俘获的随身财物和数百卫队统统归还与他。

    “陈将军,请你以民族大业为重,召集旧部,策反元军,早日救集庆百姓与水火之中。”刘浩然挽着陈野先手臂诚恳地说道。

    陈野先的脸上闪过一道非常复杂的神情,然后非常勉强地笑了笑答道:“陈某一介粗鄙武夫,得护军如此看重,真是惶恐。”

    “只要是愿意真心投身到驱逐鞑虏大业中去,无论是谁,都是我的兄弟朋友。”刘浩然盯着陈野先的眼睛说道。

    陈野先不敢对视刘浩然的目光,有点闪烁含糊地答道:“我一定不负护军的重托。”说罢,便上马和卫队们离开的营寨。

    看着远去的陈野先一行人,旁边的陶安突然开口道:“恐怕此人不会真心帮我们,他迟早还会归附元廷鞑虏。”

    “陶先生说的是,不过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期,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力,也必须做好承受后果的准备。”刘浩然淡淡地说道。

    “看来这个陈野先已经逃不出护军的手心了。”陶安也笑着说道。

    “陶先生,不是逃不出我的手心,而是他逃不出被历史洪潮淘汰抛弃的命运。”刘浩然转过头来答道。在他转头的时候,不由地看到了悬挂在辕门的谢玉玺尸体。这位原元廷民军元帅,因为在宣城犯下的罪行前一日被绞死,尸体被悬挂在辕门上示众三日,而他的罪行更是被陶安用妙笔好好批判了一番,已经行檄各地。而朱亮祖被打了一顿鞭子之后,居然真心降了,因为他觉得定远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颇合他的心意。

    看着谢玉玺随风摆动的尸体,刘浩然昂起头注视了一会,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最后出长长的一声叹息:“英雄也罢,罪人也罢,在后人看来,或许就只是一场戏而已。”

    说罢,便率先走回了营寨,只剩下谢玉玺的尸体在阳光孤独地摇摆着。

章节目录

帝国的荣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曾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章 再战(一)-帝国的荣耀,帝国的荣耀,笔趣阁并收藏帝国的荣耀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