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不刺没有猜错,这确实是朱厚熜“梦得神授”的新式火器,却不是由他明出来的。
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朱厚熜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凭感觉画了一张所谓的“六弹神机”的草图,又略微提了一提左轮手枪的原理,就被兵工总署军器局的那些整天神神道道的火器专家们搞出了这么一个土洋结合、希奇古怪的玩意儿,如果不是碍于炼钢技术不过关,无法得到高强度的钢管做枪膛,给那玩意儿配上自动送弹装置和一条弹链,不就是多管机枪吗?还是重机枪,不是轻机枪!
这是明军骑兵的专用装备,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三眼神铳,枪柄长约四尺五寸,共有三个枪管,各长一尺五寸,枪头突出,围柄而排,有准星,以燧石击锤点火的方式射,枪管可旋转,一个枪管击后下一个枪管自动转到点火位置,轮流射,平射距离可达40至50丈。全枪由纯铁打造,重约15斤。子弹也不是明军如今已普遍采用的铜壳定装弹,而是类似于佛朗机子母铳的子铳那种的开花弹,内装火药,掺有铁砂铅丸。
雷管和火帽的明,使得定装子弹横空出世,火枪连的问题也随即迎刃而解。如今明军的精锐之师,如禁军第一军和第二军的步兵都已经扔掉了皇上第一次“梦得神授”的燧枪,换装了二七式半自动步枪。但是,试验证明,这种利用了枪械几百年展先进技术制造出来的新式步枪并不适合骑兵使用——一言以蔽之,威力不够。
设计二七式半自动步枪,朱厚熜借鉴或干脆说是剽窃了“汉阳造”的设计思想,引进了后世来复枪的膛线原理,在枪膛之中刻上了膛线,使射出去的子弹能以旋转方式向前运动,弹道比较稳定,射程远,命中率也高。但是,高冲锋的骑兵无法进行精确瞄准,新式枪械的优越性便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而且,定装子弹以弹头伤人,对单个目标的杀伤力固然不小,却无法爆炸,不足以对密集敌人构成一定的杀伤力,甚至不能吓阻敌人的马匹——在步枪的射程并不一定能比强弓硬弩远的时代,这样做绝对得不偿失。
此外,为了增强了单兵的肉搏能力,朱厚熜又把三八大盖那一尺多长的刺刀加装在了二七式半自动步枪的枪身上,步兵用来近战防身绰绰有余,但骑兵能在马上和人拼刺刀吗?还不如扔掉步枪换一把长刀好使!
幸好,早在操练出神龙炮之初,朱厚熜就对兵工总署军器局有言在先:甭管什么御制不御制,一切从实战出,以实用为原则,合则用之,不合则改之。兵工总署军器局员外郎胡渭奇谨遵圣谕,果断地抛弃了皇上引以为豪的二七式半自动步枪的总体设计思想,重新拾起了因为神龙炮的横空出世而逐步被淘汰,即将被封存进入军事博物馆的佛朗机子母铳,结合皇上“梦得神授”的“六弹神机”图谱,设计出了这种三根枪管的火铳。
之所以只设计三根枪管,是因为火铳的有效射程只有五十丈,而无数次的实战证明,在五十丈的冲锋过程中,即便是最训练有素的兵士,至多也只能放三铳。再多加枪管,不但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还增加了整支火铳的全重,不但不利于骑兵的冲锋,更影响了接敌之后的肉搏——这把火铳用纯铁打造,三铳打完,骑兵已经冲到了敌人阵前,不必换用武器,只需要改双手平端为直握,抡起来就能当战锤使,虽说比不上一扫一大片的宽刃大刀那么趁手,十来斤重的铁家伙砸下去,敌人不死也得重伤!如果太重,抡起来岂不是很费力?
对于胡渭奇的这一奇妙构想,朱厚熜赞不绝口,给这种火铳亲赐名曰“三眼神铳”,将士们试用之后也十分满意,就成了明军骑兵的制式装备。
这几年来,西北一直承平无事,这些刚刚定型投产,6续装备部队的新式火器一直没有用武之地,今日初次投入实战,就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三四百名翁吉亦惕部和巴鲁赤思部的骑士成了再次验证热兵器必将取代冷兵器成为战争主角的牺牲品——只不过,亦不刺以及他麾下的蒙古武士和当年在德胜门外的鞑靼骑兵一样,当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悲剧就已经生了。
不过,成吉思汗的子孙眼中没有对手,心中没有失败,从不畏惧死亡,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场狂醉而已。蛮子已经冲到了眼前,他们根本没有余暇去想为什么蛮子的火器可以连这个深奥的问题,纷纷扔掉了手中的弓,抽出了雪亮的弯刀,迎着风雨,嘴里出了狼嚎一般兴奋的叫声,与明军骑兵激烈地撞击在了一起。
蒙古武士刀法娴熟,雪亮的刀锋切开风雨,狠狠地砍在明军骑兵的身上,砍开了镔铁甲胄,血花飞溅。明军骑兵训练有素,抡圆了手中的铁铳,狠狠地朝着蒙古武士当头砸下,精钢打制的长刀和镔铁铸造的铁铳碰在了一起,迸出一串绚丽的火花,蒙古武士手中的弯刀根本无法阻挡这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的当头一击,被磕飞了出去,沉重的铁铳继续下落,砸在了他们的身上。
就在两军相接的短短一瞬间,就有无数的明军骑兵和蒙古武士落马倒地,他们的血从铠甲的缝隙中潺潺而出,浸入塞外大地萋萋的野草之中,再也分不出彼此。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汉蒙两族,血肉相连,永为至亲吗?
短兵相接,蒙古武士人数上的优势就凸现了出来,每一个明军骑兵的周围,就有两个甚至三个蒙古武士,他们手中的长刀带着死亡的气息,从各个方向劈刺而来,就象是死神的镰刀,无情地收割着生命。还有一些蒙古武士,仍握着弓搭着箭,游离在战团之外,他们带着阴冷的表情,漠然注视着同伴和明军缠斗在一起,弓弦不时轻轻一颤,就有一支利箭飞进战团,一位正在与对面的蒙古武士厮杀的明军骑兵的咽喉或是其他没有铠甲掩护的要害之处就会绽放出一朵血花,顿时应弦落马。
象这样在人群之中精准无比的狙杀敌人,也只有从学会走路开始就要学习骑射,射术天下第一的蒙古武士能够做到。
身边的几名兵士突然中箭落马,李二狗猛然醒悟过来,高声叫道:“狗娘养的放冷箭!”
可是,即便清楚地知道敌人施出这样卑鄙阴毒的招数,明军依然毫无还手之力——他们并没有装备有防御弓箭的盾牌,即便装备了,由于双手要齐握着三眼神铳的铳身与敌人拼杀,也腾不出手来举盾防备那突如其来的冷箭!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只是把满腔的怒火泄到面前的敌人身上,在自己被冷箭射中之前,干掉这些狗娘养的,干掉一个够本,干掉两个就赚一个!
六百明军骑兵对阵五千蒙古武士,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混战在一起没多久,已有数百名明军骑兵永远倒在了塞外的大地上,剩下的一两百人也都无一例外地挂了彩。
但是,值得他们自傲的是,在他们的面前,倒下了几乎同样多的蒙古武士。而以往,每一个蒙古武士的性命,至少要明军两三名兵士去换。
更多的蒙古武士围了上来,将侥幸不死的明军骑兵团团包围,象猎手一样在外围承担狙杀任务的神箭手们也不再施放冷箭——己方已占尽优势,三五个蒙古武士围攻一位明军骑兵,就没有必要再用这种卑鄙阴毒的招数,何况明军已陷入重围之中,左冲右突,这个时候射箭,还会误伤自己人。
张五哥奋力一击,砸倒了自己面前的一个蒙古武士,大声喊道:“弟兄们,靠过来!”
幸存的明军骑兵都逼退了各自的对手,围拢到了张五哥的身边,背靠着背结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形防御圈,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敌人围攻的可能。
但是,这样做,同样也大大增加了被敌人冷箭射杀的可能。
那些神箭手们再次伸出两指,从箭壶中拈起了一支喂了毒的狼牙箭,搭弓开弦,对准了战团之中的明军骑兵。
尽管蒙古人早在成吉思汗崛起于草原之前,就已经开始往箭上涂抹见血封喉的毒药,但这依然不防碍他们认为自己是最高贵最勇敢也是最光明磊落的武士。几千名高贵勇敢光明磊落的蒙古武士围攻一两百名蛮子,竟然还要施放冷箭,连他们自己都有些难为情,就都情不自禁地扭头过去,用目光请示阵后的统帅亦不刺。
亦不刺正在凝视着那一群陷入重围之中的蛮子骑兵。
他自然知道,自己手下那些神箭手引弓不,却回头看自己的用意。但是,他却犹豫了。
大军骤然现身,朝着蛮子骑兵疾奔而来,蛮子骑兵就施放了烟花为号,显然是在向本阵示警,按说,作为前哨巡逻查探敌情的斥候,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完全可以掉转马头逃回本阵。可是,他们没有,反而以区区数百的兵力向自己的几千大军主动起了攻击……
原本以为那些蛮子只是仰仗着火器之利,没想到,近身肉搏也是如此骁捍。每一个人倒下,就有一位高贵而勇敢的蒙古武士被长生天召唤回自己的怀抱……
在此前长达十几年的征战生涯之中,他只遇到过一次这样强悍的对手,那就是五年前的大都朝阳门下,那名浑身浴血的少年将军和他的部下,同样是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蒙古武士,也如今天这样死战不退……
第一次见到这个东西,朱厚熜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只是凭感觉画了一张所谓的“六弹神机”的草图,又略微提了一提左轮手枪的原理,就被兵工总署军器局的那些整天神神道道的火器专家们搞出了这么一个土洋结合、希奇古怪的玩意儿,如果不是碍于炼钢技术不过关,无法得到高强度的钢管做枪膛,给那玩意儿配上自动送弹装置和一条弹链,不就是多管机枪吗?还是重机枪,不是轻机枪!
这是明军骑兵的专用装备,有个响亮的名字,叫做三眼神铳,枪柄长约四尺五寸,共有三个枪管,各长一尺五寸,枪头突出,围柄而排,有准星,以燧石击锤点火的方式射,枪管可旋转,一个枪管击后下一个枪管自动转到点火位置,轮流射,平射距离可达40至50丈。全枪由纯铁打造,重约15斤。子弹也不是明军如今已普遍采用的铜壳定装弹,而是类似于佛朗机子母铳的子铳那种的开花弹,内装火药,掺有铁砂铅丸。
雷管和火帽的明,使得定装子弹横空出世,火枪连的问题也随即迎刃而解。如今明军的精锐之师,如禁军第一军和第二军的步兵都已经扔掉了皇上第一次“梦得神授”的燧枪,换装了二七式半自动步枪。但是,试验证明,这种利用了枪械几百年展先进技术制造出来的新式步枪并不适合骑兵使用——一言以蔽之,威力不够。
设计二七式半自动步枪,朱厚熜借鉴或干脆说是剽窃了“汉阳造”的设计思想,引进了后世来复枪的膛线原理,在枪膛之中刻上了膛线,使射出去的子弹能以旋转方式向前运动,弹道比较稳定,射程远,命中率也高。但是,高冲锋的骑兵无法进行精确瞄准,新式枪械的优越性便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而且,定装子弹以弹头伤人,对单个目标的杀伤力固然不小,却无法爆炸,不足以对密集敌人构成一定的杀伤力,甚至不能吓阻敌人的马匹——在步枪的射程并不一定能比强弓硬弩远的时代,这样做绝对得不偿失。
此外,为了增强了单兵的肉搏能力,朱厚熜又把三八大盖那一尺多长的刺刀加装在了二七式半自动步枪的枪身上,步兵用来近战防身绰绰有余,但骑兵能在马上和人拼刺刀吗?还不如扔掉步枪换一把长刀好使!
幸好,早在操练出神龙炮之初,朱厚熜就对兵工总署军器局有言在先:甭管什么御制不御制,一切从实战出,以实用为原则,合则用之,不合则改之。兵工总署军器局员外郎胡渭奇谨遵圣谕,果断地抛弃了皇上引以为豪的二七式半自动步枪的总体设计思想,重新拾起了因为神龙炮的横空出世而逐步被淘汰,即将被封存进入军事博物馆的佛朗机子母铳,结合皇上“梦得神授”的“六弹神机”图谱,设计出了这种三根枪管的火铳。
之所以只设计三根枪管,是因为火铳的有效射程只有五十丈,而无数次的实战证明,在五十丈的冲锋过程中,即便是最训练有素的兵士,至多也只能放三铳。再多加枪管,不但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还增加了整支火铳的全重,不但不利于骑兵的冲锋,更影响了接敌之后的肉搏——这把火铳用纯铁打造,三铳打完,骑兵已经冲到了敌人阵前,不必换用武器,只需要改双手平端为直握,抡起来就能当战锤使,虽说比不上一扫一大片的宽刃大刀那么趁手,十来斤重的铁家伙砸下去,敌人不死也得重伤!如果太重,抡起来岂不是很费力?
对于胡渭奇的这一奇妙构想,朱厚熜赞不绝口,给这种火铳亲赐名曰“三眼神铳”,将士们试用之后也十分满意,就成了明军骑兵的制式装备。
这几年来,西北一直承平无事,这些刚刚定型投产,6续装备部队的新式火器一直没有用武之地,今日初次投入实战,就取得了不俗的战果,三四百名翁吉亦惕部和巴鲁赤思部的骑士成了再次验证热兵器必将取代冷兵器成为战争主角的牺牲品——只不过,亦不刺以及他麾下的蒙古武士和当年在德胜门外的鞑靼骑兵一样,当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悲剧就已经生了。
不过,成吉思汗的子孙眼中没有对手,心中没有失败,从不畏惧死亡,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一场狂醉而已。蛮子已经冲到了眼前,他们根本没有余暇去想为什么蛮子的火器可以连这个深奥的问题,纷纷扔掉了手中的弓,抽出了雪亮的弯刀,迎着风雨,嘴里出了狼嚎一般兴奋的叫声,与明军骑兵激烈地撞击在了一起。
蒙古武士刀法娴熟,雪亮的刀锋切开风雨,狠狠地砍在明军骑兵的身上,砍开了镔铁甲胄,血花飞溅。明军骑兵训练有素,抡圆了手中的铁铳,狠狠地朝着蒙古武士当头砸下,精钢打制的长刀和镔铁铸造的铁铳碰在了一起,迸出一串绚丽的火花,蒙古武士手中的弯刀根本无法阻挡这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的当头一击,被磕飞了出去,沉重的铁铳继续下落,砸在了他们的身上。
就在两军相接的短短一瞬间,就有无数的明军骑兵和蒙古武士落马倒地,他们的血从铠甲的缝隙中潺潺而出,浸入塞外大地萋萋的野草之中,再也分不出彼此。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汉蒙两族,血肉相连,永为至亲吗?
短兵相接,蒙古武士人数上的优势就凸现了出来,每一个明军骑兵的周围,就有两个甚至三个蒙古武士,他们手中的长刀带着死亡的气息,从各个方向劈刺而来,就象是死神的镰刀,无情地收割着生命。还有一些蒙古武士,仍握着弓搭着箭,游离在战团之外,他们带着阴冷的表情,漠然注视着同伴和明军缠斗在一起,弓弦不时轻轻一颤,就有一支利箭飞进战团,一位正在与对面的蒙古武士厮杀的明军骑兵的咽喉或是其他没有铠甲掩护的要害之处就会绽放出一朵血花,顿时应弦落马。
象这样在人群之中精准无比的狙杀敌人,也只有从学会走路开始就要学习骑射,射术天下第一的蒙古武士能够做到。
身边的几名兵士突然中箭落马,李二狗猛然醒悟过来,高声叫道:“狗娘养的放冷箭!”
可是,即便清楚地知道敌人施出这样卑鄙阴毒的招数,明军依然毫无还手之力——他们并没有装备有防御弓箭的盾牌,即便装备了,由于双手要齐握着三眼神铳的铳身与敌人拼杀,也腾不出手来举盾防备那突如其来的冷箭!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只是把满腔的怒火泄到面前的敌人身上,在自己被冷箭射中之前,干掉这些狗娘养的,干掉一个够本,干掉两个就赚一个!
六百明军骑兵对阵五千蒙古武士,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混战在一起没多久,已有数百名明军骑兵永远倒在了塞外的大地上,剩下的一两百人也都无一例外地挂了彩。
但是,值得他们自傲的是,在他们的面前,倒下了几乎同样多的蒙古武士。而以往,每一个蒙古武士的性命,至少要明军两三名兵士去换。
更多的蒙古武士围了上来,将侥幸不死的明军骑兵团团包围,象猎手一样在外围承担狙杀任务的神箭手们也不再施放冷箭——己方已占尽优势,三五个蒙古武士围攻一位明军骑兵,就没有必要再用这种卑鄙阴毒的招数,何况明军已陷入重围之中,左冲右突,这个时候射箭,还会误伤自己人。
张五哥奋力一击,砸倒了自己面前的一个蒙古武士,大声喊道:“弟兄们,靠过来!”
幸存的明军骑兵都逼退了各自的对手,围拢到了张五哥的身边,背靠着背结成了一个巨大的环形防御圈,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被敌人围攻的可能。
但是,这样做,同样也大大增加了被敌人冷箭射杀的可能。
那些神箭手们再次伸出两指,从箭壶中拈起了一支喂了毒的狼牙箭,搭弓开弦,对准了战团之中的明军骑兵。
尽管蒙古人早在成吉思汗崛起于草原之前,就已经开始往箭上涂抹见血封喉的毒药,但这依然不防碍他们认为自己是最高贵最勇敢也是最光明磊落的武士。几千名高贵勇敢光明磊落的蒙古武士围攻一两百名蛮子,竟然还要施放冷箭,连他们自己都有些难为情,就都情不自禁地扭头过去,用目光请示阵后的统帅亦不刺。
亦不刺正在凝视着那一群陷入重围之中的蛮子骑兵。
他自然知道,自己手下那些神箭手引弓不,却回头看自己的用意。但是,他却犹豫了。
大军骤然现身,朝着蛮子骑兵疾奔而来,蛮子骑兵就施放了烟花为号,显然是在向本阵示警,按说,作为前哨巡逻查探敌情的斥候,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完全可以掉转马头逃回本阵。可是,他们没有,反而以区区数百的兵力向自己的几千大军主动起了攻击……
原本以为那些蛮子只是仰仗着火器之利,没想到,近身肉搏也是如此骁捍。每一个人倒下,就有一位高贵而勇敢的蒙古武士被长生天召唤回自己的怀抱……
在此前长达十几年的征战生涯之中,他只遇到过一次这样强悍的对手,那就是五年前的大都朝阳门下,那名浑身浴血的少年将军和他的部下,同样是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蒙古武士,也如今天这样死战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