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丁编传记第一章后梁太祖第一节朱温起家参加起义朱温(852—912)宋州砀山(今属安徽)人。早年参加唐末黄巢起义军降唐后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建后梁称帝改名朱晃庙号太祖。朱温于唐大中六年(852)十月二十一日生于砀山午沟里。“家世为儒祖信父诚皆以教授为业”1。长兄全昱二兄存朱温排行三。幼年丧父家贫其母王氏就带着他们兄弟佣食于萧县刘崇家。朱温长大后与朱存均“勇有力而温尤凶悍”2。“不事生业以雄勇自负里人多厌之”3。

    唐乾符四年(877)朱温与二兄朱存一起参加黄巢起义转战岭南。朱存战死朱温则因功补为队长。

    广明元年十二月(881年1月)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建立政权。朱温所部屯驻于东渭桥(今长安东北)招降了唐夏州节度使诸葛爽。中和元年(881)二月朱温被任为东南面行营都虞候受命攻占邓州(今属河南)俘刺史赵戒阻扼了由荆襄地区北攻的唐军稳定了新建的“大齐”政权东南面的局势1。六月朱温返回长安时黄巢亲自到灞上劳军。七月又把朱温调到长安西面的兴平(今属陕西)抗击从邠(今彬县)、岐(今凤翔南)、鄜(今富县)、夏(今靖边北)等州调集的唐军大获胜利;又在东渭桥一带大败唐将拓跋思恭、李孝昌等军。中和二年(882)朱温被任为同州防御使受命攻占同州(今大荔)成为扼守大齐政权东部的大将。

    叛齐降唐与同州一河之隔的东岸便是曾一度归降黄巢起义军后又复叛的唐河中节度使王重荣驻地河中府(今山西永济西)。王重荣屯兵数万与朱温对垒。朱温兵寡屡败多次向黄巢求援均受阻于知左军事孟楷而未能送达黄巢加上这时黄巢内部不稳军势受挫。投靠朱温的落第进士谢瞳乘机劝他降唐说:“将军力战于外而庸人制之于内此章邯所以背秦而归楚也。”2是年九月朱温杀监军使严实与大将胡真等以同州全境降于王重荣。唐僖宗获悉后大喜过望立即任命朱温为左金吾大将军充河中行营副招讨使并赐名全忠。中和三年三月唐朝廷任朱温为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要等到唐军收复京城后赴任。于是朱温加紧与各路唐军围攻长安。四月黄巢退出长安1孙光宪:《北梦琐言》卷17。

    2《新五代史》卷1《梁太祖纪》上。

    3《旧五代史》卷1《梁太祖纪》一。

    1诸史书记载略异本章主要以《资治通鉴》记载为据。

    2《新五代史》卷1《梁太祖纪》上。

    由蓝田关(今蓝田境)东出攻入蔡州(今河南汝南)唐蔡州节度使秦宗权投降于是进围陈州(今淮阳)。七月朱温进入汴州。从此汴州(宣武军)成为他的大本营。随后他受命为东北面都招讨使援救唐陈州刺史赵犨猛攻围困陈州的黄巢军大小四十战击败黄邺、尚让等部解了陈州之围。接着他与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所率精锐骑兵合势先击黄巢军于郾城(今属河南)再击之于中牟(今中牟东)北面的王满渡黄巢军大将霍存、葛从周、张归厚、张归霸等降于朱温。由于追袭黄巢有功光启元年(885)九月朱温被加官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封沛郡侯食邑千户。半年后进封为沛郡王后又改封吴兴郡王食邑三千户。

    称雄中原黄巢失败后秦宗权称帝攻占陕(今三门峡市西)、洛(今洛阳)、怀(今沁阳)、孟(今孟县南)、唐(今唐河)、许(今许昌)、汝、郑(今均属河南)等州成为朱温西面的强大对手。朱温兵少便一方面派朱珍到淄州(今山东临淄南)、青州等地募兵另一方面又向兖州(今均属山东)朱瑾、郓州(今东平西北)朱瑄求援先后击败恃众轻敌的秦宗权的部将。汴州北边孝村一战秦宗权大败而逃其各地守将也都动摇从此秦氏势力开始衰落。

    西部的威胁刚一减轻朱温就于光启三年(887)九月“诬瑄招诱宣武军士移书诮让”朱瑄恨其恩将仇报“复书不逊”1。朱温就命朱珍、葛从周袭占曹州(今曹县西北)在刘桥(今菏泽东北)大败兖、郓军朱瑾、朱瑄仅以身免。

    自高骈死后淮南地区日益淆乱。唐朝廷任朱温兼淮南节度使、东南面招讨使既受到已占据淮南的杨行密的抵制又受到占据徐州(今属江苏)地区的感化节度使时溥的阻挠。于是朱温与杨、时之间的交恶也日趋表面化。文德元年(888)朱温被任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取代时溥指挥各路兵马对秦宗权的围攻。这年三月唐僖宗病死其弟李晔继位是为昭宗。朱温在新旧皇帝更迭时期乘机扩大个人势力他并不急于进攻蔡州却一方面派朱珍渡河北上去插手魏博兵变从救援乐从训演变为与斩杀乐从训的罗弘信集团修好建立黄河以北东部地区的同盟据点;另一方面又派丁会、葛从周等北上河阳救援受李克用部攻击的张全义建立黄河以北西部地区抗击河东集团的桥头堡。昭宗为加解决蔡州问题于五月加朱温检校侍中增食邑3ooo户促其为朝廷出力。恰在这时秦宗权集团的赵德諲举山南东道降于朱温。朱温就乘机加紧对秦宗权的围攻。八月攻破蔡州南城。不久秦宗权被部将扣押送交朱温。龙纪元年(889)二月秦宗权被押送到长安处死朱温进封为东平郡王并加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朱温平蔡之后解除了西面的后顾之忧就集中兵力对付东面的时溥和朱瑄兄弟。大顺元年(89o)四月宿州(今属安徽)小将张筠驱逐刺史后投靠时溥朱温借故讨伐小胜后攻宿州未下。时溥即出兵攻宋州砀山以牵制朱温派朱友裕率兵袭之打败时溥。大顺二年八月朱温派丁会急攻宿州引汴水淹城迫使张筠投降。十一月时溥部将刘知俊等也率众归附。从此1《资治通鉴》卷257光启三年八月。

    时溥兵势一蹶不振。景福二年(893)四月朱温派庞师古攻克徐州时溥全族**于燕子楼。

    接着朱温加紧对付兖、郓的朱瑾、朱瑄兄弟令庞师古挟攻灭时溥之余威进攻兖州驻军于曲阜多次打败朱瑾。乾宁元年(894)二月朱温亲率大军与朱瑾、朱瑄大战于郓州北济州境内的鱼山火攻取胜。次年二月又派其子朱友恭再攻兖州堑而围之。尽管杨行密攻占濠州、寿州进行牵制和李克用派遣李承嗣等率万骑驰援郓州朱温还是在乾宁四年(897)正月攻占郓州俘杀了朱瑄。兖州守将康怀英投降朱瑾仓皇南奔投靠杨行密。朱温从此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大片地区势力过了河东的李克用。经营河北朱温在扫除东西两方兼并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之后开始着力经营黄河以北地区以便战胜实力强大的宿敌李克用。早在中和四年追袭黄巢时朱温已经预感到这个当时年仅28岁的李克用将是他的劲敌所以特意将原在汴州城外宿营的李克用殷勤邀请到上源驿设宴款待乘其醉酒不备四面纵火围而攻之意欲一举斩草除根。李克用幸得部下拼死相救狼狈突围而出。从此双方结怨形同水火。现在河南、淮北大体稳定淮南杨行密还未构成重大威胁而在河北地区的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及其子罗绍威经朱温多年拉拢结为奥援可以用来对付占据幽州(今北京)的刘仁恭这个李克用的不稳定的同盟者于是将矛头北指河东。光化元年(898)三月朱温兼天平节度使。四月朱温部将葛从周攻取李克用在太行山以东的邢(今河北邢台)、洺(今邯郸东北)、磁(今磁县)三州。十二月李罕之以潞州(今山西长治)归降。次年朱温派氏叔琮进攻太原(今太原西南)攻占榆次(今属山西)但在太原城南洞涡驿和石会关两战均告失利被迫撤军。后来又有第二次围攻太原虽然也未攻克但说明朱温已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割据势力并开始觊觎帝位。

    第二节灭唐建梁围攻凤翔光化三年(9oo)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唐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

    次年初与朱温关系密切的宰相崔胤与护驾都头孙德昭等杀刘季述昭宗复位改年号为天复进封朱温为东平王1。此后崔胤想借朱温之手杀宦官而韩全诲等宦官则以凤翔(今属陕西)李茂贞、邠宁(今彬县、宁县)王行瑜等为外援。这年十月崔胤矫诏令朱温带兵赴京师朱温乘机率兵7万由河中攻取同州、华州(今华县)兵临长安近郊。韩全诲等劫持昭宗到凤翔投靠李茂贞。朱温追到凤翔城下要求迎还昭宗。韩全诲矫诏令朱温返镇。天复二年朱温在一度返回河中之后再次围攻凤翔多次击败李茂贞。前来救助李茂贞的鄜坊节度使李周彝也被拦截而归降朱温。

    1新旧《五代史》均称封梁王今从《资治通鉴》。

    控制唐昭宗凤翔被围日久城中食尽冻饿死者不可胜计。李茂贞无奈于天复三年(9o3)正月杀韩全诲等2o人1与朱温议和。朱温挟昭宗回长安昭宗从此成了他的傀儡。昭宗也深知自己的境遇他对朱温说:“宗庙社稷是卿再造朕与戚属是卿再生。”2因此他对朱温唯命是从。不久朱温杀第五可范等宦官7oo多人3。唐代中期以来长期专权的宦官势力受到了彻底的打击。朱温则被任命为守太尉、兼中书令、宣武等军节度使、诸道兵马副元帅进爵为梁王并加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头衔和御制《杨柳词》5。

    然而朱温的目的是要取而代之。在任命他为诸道兵马副元帅之前商量正元帅的人选时“崔胤请以辉王祚为之。上曰:‘濮王长’。胤承全忠密旨利祚冲幼固请之。己卯以祚为诸道兵马元帅”4。天祐元年(9o4)正月朱温再次表请迁都洛阳(今属河南)当昭宗“车驾至华州民夹道呼万岁。上泣谓曰:‘勿呼万岁朕不复为汝主矣!’”又对他的侍臣说:“朕今漂泊不知竟落何所!”1朱温把昭宗左右的小黄门、打毬供奉、内园小儿等2oo余人全部缢杀而代之以他选来的形貌大小相似的亲信。“昭宗初不能辨久而方察。自是昭宗左右前后皆梁人矣!”2建梁称帝迁都洛阳后朱温仍担心38岁的昭宗有朝一日利用李茂贞、李克用等东山再起就令朱友恭、氏叔琮、蒋玄晖等杀昭宗借皇后之命立13岁的李璠为帝是为昭宣帝。为了推卸罪责他在事前带兵离开洛阳到河中前线去讨伐新附于李茂贞的杨崇本。事后他回到洛阳演了一出戏:“朱全忠闻朱友恭等弑昭宗阳惊号哭自投于地曰:‘奴辈负我令我受恶名于万代!’癸巳至东都伏梓宫恸哭流涕。又见帝自陈非己志。”3随后他杀朱友恭和氏叔琮以灭口。天祐二年(9o5)二月朱温又杀李裕等昭宗九子于九曲池。六月杀裴枢、独孤损等朝臣3o余人投尸于滑州(今滑县东)白马驿附近的黄河说是要让这些自诩为“清流”的官员成为“浊流”。

    朱温迫不及待地要废唐称帝令唐宰相柳璨、枢密使蒋玄晖等加紧筹划。柳、蒋一则认为“魏晋以来皆先封大国加九锡殊礼然后受禅当次第行之”4。再则认为“晋、燕、岐、蜀皆吾勍敌王遽受禅彼心未服不可不曲尽义理然后取之”5。因而建议朱温按部就班依例而行。天祐二年十1此据《资治通鉴》及《新五代史》《旧五代史》作3o余人。

    2《旧五代史》卷2《梁太祖纪》二。

    3今据《新五代史》《旧五代史》作5oo余人。

    4《资治通鉴》卷264唐天复三年二月。

    1《资治通鉴》卷264唐天祐元年正月。

    2《旧五代史》卷3《梁太祖纪》三。

    3《资治通鉴》卷265唐天祐元年十月。

    4《资治通鉴》卷265唐天祐元年十月。

    5《资治通鉴》卷265唐天祐二年十一月。

    一月昭宣帝任命朱温为相国总百揆并进封魏王以宣武等21道为魏国兼备九锡之命。这本是柳璨等为朱温正式称帝铺设的一块跳板可是朱温认为是柳璨等人有意拖延时日以待变怒而不受此命先后杀蒋玄晖、柳璨等人进一步加快了夺权的步伐。

    天祐四年(9o7)四月朱温在表面上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正式称帝更名为朱晃庙号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17岁的昭宣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次年二月将其杀害。

    第三节朱温之死朱温在位六年连年征战。称帝伊始为了减轻其他割据政权的压力封马殷为楚王以稳定两湖地区;封钱镠为吴越王来牵制淮南的杨渥。次年封刘守文为大彭王、刘守光为河间郡王(后又进封为燕王)牵制河东李克用。然而反梁的势力依然相当强大。他们是唐朝所封诸王:岐王李茂贞这时以唐朝忠臣的面目出现仍用天复年号开府置官致书各地声言讨伐朱梁;蜀王王建则在成都称帝公开另立旗号称霸一方;吴王杨行密已死其子杨渥继立内部虽多变故但仍奉唐朝正朔不肯臣服朱粱;晋王李克用更是反梁势力的核心事实上成为各路反梁势力的盟主。朱温也深察这一局面以李克用为最主要的对手。因此重大的战事即在梁晋之间展开。晋东的泽(今山西晋城)、潞(今长治)二州地处入晋要冲朱温称帝前就曾与晋军反复争夺过这一战略要地几经易手。开平元年(9o7)五月朱温即派康怀贞将兵8万再攻潞州高河(今屯留东南)之战梁军大败。朱温改派李思安取代康怀贞又因李思安久攻潞州不下就亲临泽州撤换李思安而用刘知俊。刘知俊率精兵万余进攻晋军小胜而骄结果遭到新继位的晋王李存勗偷袭而大败梁兵伤亡以万计解了长达一年多的潞州之围。朱温闻讯叹道:“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存勗小名)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这个战役使潞州地区遭到严重破坏“士民冻馁死者太半市里萧条”1。

    开平三年(9o9)朱温迁都洛阳以养子博王朱友文为东都留守。自潞州大败之后朱温对部下猜忌日甚。镇守长安的王重师朱温怒其“贡奉不时”2又听谗言怀疑他与李茂贞相通就下令逼其自杀并夷其族。镇守同州的刘知俊见王重师无罪被杀心不自安遂以同州附于李茂贞。朱温又怀疑镇守镇(今河北正定)、定(今属河北)二州的王镕私通李存勗派王景仁出兵进攻王镕向李存勗和刘守光求助。刘守光坐视不动李存勗则乘机亲率大军东进。乾化元年(911)正月在柏乡(今属河北)大败梁兵杀敌2万缴获粮食资财不可胜计。

    乾化二年(912)二月朱温再次进攻镇、定二州号称5o万。命杨师厚等围枣强(今枣强东)贺德伦等围蓨县(今景县)。杨师厚昼夜急攻枣强城小被陷城中老幼悉数被杀流血盈城。朱温自己所率部队竟出乎意料地被晋军数百骑兵突袭而狼狈逃窜损失无数扶病回到洛阳。

    1《资治通鉴》卷266后梁开平二年四月、五月。

    2《资治通鉴》卷267开平三年五月。

    病死之前他感叹道:“我经营天下三十年不意太原余孽(指李存勗)

    更昌炽如此!吾观其志不小天复夺我年我死诸儿非彼敌也吾无葬地矣!”1朱温的滥杀是历史上罕见的。其一是滥杀战俘。例如唐乾宁二年(895)

    十一月朱温在钜野(今山东巨野)之南大败朱瑄部万余人杀戮将尽俘虏3ooo余人。傍晚打扫战场时忽然狂风暴起沙尘沸涌。朱温竟借故胡说:“此乃杀人未足耳!”2下令把俘虏全部杀死。又如天复三年五月朱友宁攻青州博昌县(今博兴)月余未下朱温大怒“遣刘捍督战。友宁乃下俘民众十余万各领负木石牵牛驴于城南为土山。既至合人畜木石排而筑之冤枉之声闻数十里。俄而城陷尽屠其邑人清河为之不流”3。其二是滥杀部属。朱温用法严峻残酷战场上将校战死所部士兵生还即全部斩叫做“跋队斩”4。他用这种野蛮的办法来提高战斗力因此一旦主将战死士兵也就亡逸不敢归。朱温就命军士都文刺其面以记军号军士或思乡里逃去关津辄执之送所属无不死者。其三是滥杀士人。天祐二年六月朱温“尝与僚佐及游客坐于大柳之下全忠独言曰:‘此柳宜为车毂。’众莫应。有游客数人起应曰:‘宜为车毂。’全忠勃然厉声曰:‘书生辈好顺口玩人皆此类也!车毂需用夹榆柳木岂可为之!’顾左右曰:‘尚何待?’左右数十人捽言‘宜为车毂’者悉扑杀之。”1朱温的荒淫行同禽兽即使在封建帝王中也罕有其匹。朱温为黄巢同州刺史时娶砀山富室女张氏为妻。张氏“贤明有礼”朱温“深加礼异”“每军谋国计必先延访。或已出师中途有所不可张氏一介请旋如期而至其信重如此”2。天祐元年张氏病死后朱温开始“纵意声色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帝往往乱之”3。乾化二年“太祖兵败蓨县道病还洛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4。张全义之子愤极要手刃朱温为张全义苦苦劝止。至于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不仅毫无羞耻竟然利用妻子争宠博取欢心争夺储位真是旷古丑闻!养子“朱友文妇王氏色美帝(朱温)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5。朱温病重时打算把朱友文从东都召来洛阳付以后事。其亲子“友珪妇亦朝夕侍帝侧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指朱温)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6朱友珪随即利用他掌握的宫廷宿卫侍从及其亲信韩勍所部牙兵动宫廷政变“中夜斩关入”“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友珪自以败毡裹之瘗于寝殿”7。这样朱温最后于乾化二年(912)1《资治通鉴》卷268后梁乾化二年闰五月。

    2《旧五代史》卷1《梁太祖纪》一。

    3《旧五代史》卷12《朱友宁传》。

    4《五代史补》。

    1《资治通鉴》卷265天祐二年六月。

    2孙光宪:《北梦琐言》。

    3《资治通鉴》卷268乾化二年闰五月。

    4《新五代史》卷45《张全义传》。

    5《资治通鉴》卷268乾化二年闰五月。

    6《资治通鉴》卷268乾化二年闰五月。

    7《资治通鉴》卷268乾化二年六月。

    六月被亲子友珪所害终年61岁。

    朱温建立的后梁是五代中历年最长的一个朝代存在了17个年头于923年被后唐取代。

    第二章敬翔张全义王彦章第一节敬翔朱温谋士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今陕西大荔)人。自称是唐平阳郡王敬晖之后。曾祖敬琬官至绥州(今绥德)刺史。祖父敬忻做过同州掾。父敬衮曾任集州(今四川南江)刺史。

    敬翔年轻时“好读书尤长刀笔应用敏捷”1。唐僖宗乾符年间(874—879)参加进士考试未能及第抑郁不得志。黄巢攻占长安时他到汴州(今河南开封)投靠同乡王。王是刚上任的宣武节度使朱温的部下一时找不到荐引的途径。敬翔为摆脱窘境就替人写些笺奏之类的文章往往有警句在军中传播。朱温很喜欢他的浅近俚俗的文风就要王带他来见。朱温问他现今能否仿效《春秋》之法打仗敬翔回答说:“兵者应变出奇以取胜《春秋》古法不可用于今。”2朱温听了大喜立即让他担任军职。敬翔不喜欢做武官要求改任。于是就任命他以“馆驿巡官”的名义专掌檄文奏章的起草工作成为朱温身边的高级幕僚。

    敬翔为人深沉有大略追随朱温3o年运筹帷幄谋画多奇计朱温十分欣赏。《通鉴考异》引高若拙《后史补》说:“梁太祖皇帝到梁园深有大志然兵力不足常欲外掠又虞四境之难每有郁然之状。时有荐敬秀才于门下乃白梁祖曰:‘明公方欲图大事辎重必为四境所侵但令麾下将士诈为叛者而逃即明公奏于主上及告四邻以自袭叛徒为名。’梁祖曰:‘天降奇人以佐于吾。’初从其议一出而致众十倍。”1由此可以看出敬翔兵不厌诈的谋略。朱温当年背信弃义进攻朱瑄兄弟时正是“诬瑄招诱宣武军士”2为借口难的。

    天祐二年(9o5)十月朱温在打败山南东道节度使赵匡凝后“部署将士将归大梁。忽变计欲乘胜击淮南。敬翔谏曰:‘今出师未逾月平两大镇辟地数千里远近闻之莫不震慑此威望可惜不若且归息兵俟衅而动。’”3可是朱温不听结果遭到惨败后悔没有听取敬翔的忠告。朱温是个暴戾难近的枭雄“多权数将佐莫测其所为惟敬翔能逆知之往往助其所不及全忠大悦自恨得翔晚凡军机民政悉以咨之。”4因朱温的关系敬翔在唐末官至检校右仆射、太府卿并赐号“迎銮叶赞功臣”。

    后梁重臣1《旧五代史》卷18《敬翔传》。

    2《新五代史》卷21《敬翔传》。

    1《旧五代史》卷1《梁太祖纪》一。

    2《资治通鉴》卷257光启三年八月。

    3《资治通鉴》卷265天祐二年十月。

    4《资治通鉴》卷257光启三年十一月。

    由于在朱温灭唐建梁的“禅代之际翔谋居多”1因而朱温称帝后敬翔格外受到重用。朱温把唐代向来由宦官掌权的枢密院改名为崇政院任命敬翔知院事。这是一个甚至比宰相更为重要的职务可以“参谋议于禁中承上旨宣宰相而行之。宰相非进对时有所奏请及已受旨应复请者皆具记事因崇政院以闻得旨则复宣于宰相”。敬翔因而“尽心勤劳昼夜不寐自言惟马上得休息”2。乾化元年(911)进位光禄大夫、行兵部尚书、金鸾殿大学士封平阳郡侯。

    乾化二年六月朱温病重把敬翔召到病榻前受顾托命。“命敬翔出友珪为莱州刺史即令之官。已宣旨未行敕”3。此事由于朱友珪动政变杀父自立而罢。

    朱氏老奴朱友珪上台后对敬翔有戒心便以李振取代他为知崇政院事任命敬翔为宰相。敬翔则称病不参与政事。

    梁末帝朱友贞即位后赵岩等人用事敬翔受到排挤更加郁郁不得志。朱友贞昏庸无能对内未能处理好魏博问题引起魏州(今河北大名北)兵变;对外在与李存勗争战中深处宫禁盲目指挥强使刘浔战而兵败几乎尽失河北各地。贞明三年(917)十二月赵岩不顾环境紧迫劝朱友贞行郊天之礼。敬翔谏曰:“国家自刘浔失律以来府藏殚竭箕敛百姓供军不暇郊祀之礼颁行赏赉所谓取虚名而受实弊也。况晋人压境车驾未可轻动。”1可是朱友贞不予采纳。龙德三年(923)李存勗攻占郓州后梁情势更加危急敬翔上书批评朱友贞“委蛇守文以儒雅自喜而遣贺瓌为将岂足当彼之余锋乎?”2并且自请上前线效力。赵岩等认为他是在牢骚不用其谋。

    后来后梁名将王彦章受挫于杨刘(今山东东阿东北)前线朱友贞听谗言以“智勇俱无”的段凝取代了王彦章前线统帅地位。李存勗长驱奔袭汴梁朱友贞急召段凝回师援汴可是段凝有异志顾望不来。在此危急关头朱友贞急请敬翔出主意。敬翔说:“臣受国恩仅将三纪从微至著皆先朝所遇虽名宰相实朱氏老奴耳!事陛下如事郎君以臣愚诚敢有所隐!”3接着说当初曾经极谏陛下慎于用人而不纳现在纵张良、陈平复生也难以转祸为福了表示只好以死相殉。

    李存勗攻陷梁都开封招降梁臣。李振前去投降敬翔得悉后说:“李振谬为丈夫耳!朱氏与晋仇雠我等始同谋画致君无状今少主伏剑于国门纵新朝赦罪何面目入建国门也。”4随即自经而卒。数日后其族被诛。1《资治通鉴》卷266开平元年四月。

    2《资治通鉴》卷266开平元年四月。

    3《资治通鉴》卷268乾化二年六月。

    1《旧五代史》卷9《梁末帝纪》中。

    2《新五代史》卷21《敬翔传》。

    3《旧五代史》卷18《敬翔传》。

    4《旧五代史》卷18《敬翔传》。

    第二节张全义恢复洛阳经济张全义(852—926)字国维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初名言又作居言。降唐后唐昭宗赐名全义。唐亡后在后梁做官主动请求改名朱温赐名宗奭。后梁灭亡后归降后唐为讨好新朝去后梁所赐名请准恢复原名全义。如此趋附权势而反复改名史不多见。

    张全义出生在“世为田农”的家庭1。祖父张琏、父张诚都是农民。他自己曾在县里做小吏多次受到县令的困辱于是就逃亡加入了黄巢的起义军。黄巢攻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时任命他为吏部尚书、充水运使主管大齐的水运事务。黄巢失败时他到河阳(今河南孟县)投降唐将诸葛爽屡立战功诸葛爽表请唐廷任他为泽州(今山西晋城)刺史。

    光启二年(886)十月诸葛爽病死大将刘经与张全义立诸葛爽之子诸葛仲方为留后。刘经与诸葛爽另一大将李罕之争夺洛阳渑池(今属河南)一战刘经为李罕之所败退守河阳。诸葛仲方年幼刘经派张全义前去抵敌张全义竟与李罕之结为同盟调转矛头进攻刘经结果被刘经打败。他与李罕之退保怀州(今沁阳)并向李克用求援。在李克用所派援军的联合进攻下刘经和诸葛仲方被迫逃往汴州投靠朱温。于是李罕之自领河阳节度使以张全义为河南尹治理洛阳。

    当时的洛阳经过多年战乱仅存断壁残垣破败不堪。张全义初到时那里“白骨蔽地荆棘弥望居民不满百户。全义麾下才百余人相与保中州城。四野俱无耕者”。张全义从他的部下中选出18人为屯将每人给一面旗一张榜到周围18县的残存墟落树旗张榜招抚流散逃亡的民众劝耕农桑恢复生产。张全义为政宽简除杀人者要偿命处死以外其余都从轻处罚。“无严刑无租税民归之者如市又选壮者教以战阵以御寇盗。数年之后都城坊曲渐复旧制。诸县户口率皆归复桑麻蔚然野无旷土。”洛阳周围3o里内有蚕麦丰收的农家他一定亲自到访召来全家老幼赏给酒食衣料表示慰劳。“民间言张公不喜声伎见之未尝笑独见良麦佳茧则笑耳”。对于有田荒芜的他就召集民众查问原因有因为缺牛耕地的便要求有牛的邻里负责助耕。“由是邻里有无相助故比户皆有蓄积凶年不饥遂成富庶焉”1。

    李罕之是张全义的“刻臂为盟永同休戚”2的患难之交又是张的上级因军中乏食而经常向张全义求取军粮及缣帛次数多了张全义不满。文德元年(888)张全义于李罕之出兵攻打河东的晋(今山西临汾)、绛(今新绛)二州时乘其后方无备派兵袭取了河阳自任河阳节度使。李罕之无奈投奔李克用讨得援兵3万回攻河阳围困日久城中食尽张全义部“啖木屑以度朝夕”3向朱温求救朱温派兵救援才得解围。朱温安排大将丁会守河阳令张全义依旧担任河南尹。张全义感谢这一次救命之恩从此听命于朱温。

    1《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

    1《资治通鉴》卷257光启三年六月。

    2《旧五代史》卷15《李罕之传》。

    3《五代史阙文》引自《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注。

    后梁封魏王朱温挟唐昭宗东迁洛阳前令张全义修缮洛阳宫殿他十分卖力。朱温打算篡唐时他担心朱温对他不放心就主动避让权位。朱温就调他为天平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为东平王。昭宗被杀后又将他调回仍任河南尹兼忠武军节度使、判六军诸卫事。

    朱温建梁称帝后又令张全义兼河阳节度使进封魏王赐名宗奭想是朱温要他以当年辅弼周天子的召公为榜样努力为后梁效劳。张全义则一直小心谨慎不但竭尽全力做好朱温的后勤供应而且忍辱到了常人难以接受的程度:乾化二年(912)“太祖兵败蓨县道病还洛幸全义会节园避暑留旬日全义妻女皆迫淫之。其子继祚愤耻不自胜欲剚刃太祖全义止之曰:‘吾为李罕之兵围河阳啖木屑以为食惟有一马欲杀以饷军死在朝夕而梁兵出之得至今日此恩不可忘也!继祚乃止。”1由此可见张全义在梁尽管位极人臣进爵封王可还是靠卑身曲事以求保全。

    后唐封齐王后梁末帝朱友贞时张全义未受信任曾经请求到河北指挥作战未被采纳。后唐李存勗攻占梁都开封他从洛阳赶去觐见“泥待罪”。由于在后梁时他常通过其弟张全武秘密与太原方面交往所以李存勗待他很客气“抚慰久之”1。张全义一方面表示自己“曾栖恶木曾饮盗泉实有瑕疵”2改去朱温所赐宗之名并请李存勗到洛阳行郊天之礼公开表示效忠新朝;另一方面又通过关系“厚赂”李存勗的皇后刘氏竟至使刘皇后认他为义父真可以说是费尽心机。因此张全义在后唐也受到尊崇先被封为魏王后改封为齐王任命为守太尉、中书令、河南尹并兼领河阳。可是他处理政务很马虎“凡百姓词讼以先诉者为得理以是人多枉滥为时所非”。另外他与河南的一个县令罗贯有私愤便通过刘皇后在李存勗面前说罗贯的坏话结果罗贯被杀“冤枉之声闻之远近”3。

    后唐同光四年(926)二月赵在礼据魏州动兵变李存勗打算亲自征讨大臣们则主张派李嗣源前往李存勗本不答应最后在张全义的力荐下才同意。可是李嗣源到魏州后便与变兵合流。张全义闻变后忧惧不食而死终年75岁谥忠肃。

    第三节王彦章后梁勇将王彦章(863—923)字贤明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人。年轻时投在朱温部下转战各地以骁勇闻名。常持一铁枪冲锋陷阵1《新五代史》卷45《张全义传》。

    1《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

    2《齐王外传》引自《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注。

    3《旧五代史》卷63《张全义传》。

    奋疾如飞军中号称王铁枪。后梁开平二年(9o8)十月自开封府押牙、左亲从指挥使授左龙骧军使。次年加授左监门卫上将军。乾化元年(911)改行营左先锋马军使又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朱友珪篡位时加检校司徒。朱友贞即帝位后他先任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刺史后调任澶州(今河南濮阳)刺史并进封为开国伯。

    乾化五年(915)三月朱友贞拟分魏(今河北大名东北)、博(今山东聊城东北)等6州为2镇担心魏军不从就派王彦章率5oo精骑屯驻邺城(即魏州)金波亭以防不测。魏军果然动兵变军校张彦等迫贺德伦投靠晋王李存勗。兵变时王彦章部遭到突袭被迫南撤其全家被掳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李存勗一方面厚待其家人另一方面派使者去招降。王彦章不为所动杀使者以绝其念几年后其家被害。

    贞明六年(92o)正月王彦章被正授为许州(今河南许昌)匡**节度使进封开国侯。不久改任北面行营副招讨使移镇滑州(今滑县东)调往河北的抗晋前线担当重任。

    龙德三年(923)四月晋王李存勗在魏州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改当年为同光元年派李嗣源率步骑5ooo偷袭并攻占郓州从东面威胁后梁后梁朝廷内外大恐。宰相敬翔以死力谏请用王彦章认为“事急矣非彦章不可”1。五月朱友贞任命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段凝为副。王彦章受命之日立即启程赶赴滑台(今滑县东)从杨村砦浮河东下水6俱进截断唐军在德胜(今濮阳)南北两城之间的浮桥一举攻占南城。李存勗得悉后说:“此人可畏当避其锋。”1唐军随即放弃北城集中兵力退保德胜以东数百里的博州黄河南岸的杨刘。王彦章率舟师而下一路上与唐军乘编栰的步军各沿黄河南北两岸东行每到转滩汇水之处两军就激烈交战流矢如雨。进至杨刘交战百余次。王彦章急攻杨刘昼夜不息打得唐军心惊胆颤好多次险些被攻破幸得李存勗亲率援军到达才得勉强保住。两军在杨刘相持数月杨刘久攻不下。后梁朝中弄权的赵岩、张汉杰等因担心王彦章得胜后回朝对他们不利就联合早有异志的段凝在朱友贞面前中伤王彦章诬王“彦章使酒轻敌而至于败”。于是王彦章被罢职由段凝取代。王彦章赶回京师“以笏画地自陈胜败之迹”2。赵岩又指使爪牙劾他不恭被勒令离开。

    乱世死节段凝“智勇俱无”靠贿赂交结邀权接任后形势急转直下。后梁左右先锋指挥使康延孝降唐向李存勗暴露了梁军内部虚实和战略意图建议抓住时机直捣防守空虚的汴梁。在此危急关头朱友贞令王彦章前往东路抵敌。这时后梁的精锐部队全在段凝的指挥下远在河北汴梁只有新募来的5oo名保驾的骑兵把这支不能打仗的队伍交给王彦章统领并由张汉杰为监军开赴前线。王彦章在递坊(今地不详当在山东境内)一战由于兵少战败退守中都县(今山东汶上)又遭失败就率他的1oo多名牙兵作殊死战结1《新五代史》卷32《王彦章传》。

    1《旧五代史》卷21《王彦章传》。

    2《新五代史》卷32《王彦章传》。

    果王彦章重伤后被俘。

    李存勗见到王彦章后以胜利者的姿态问他是否心服又问他向来善战为何不守兖州(今属山东)而守没有壁垒的中都意在诱使他投降。王彦章拒绝正面回答。李存勗爱他骁勇命人为他治伤希望他能降唐。王彦章说我与你“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李存勗又令李嗣源去劝降王彦章躺在病床上轻蔑地呼喊其小名说:“汝非邈佶烈乎?我岂苟活者!”1终于被杀。死年61岁。

    欧阳修感慨地说:“呜呼天下恶梁久矣!然士之不幸而生其时者不为之臣可也。其食人之禄者必死人之事如彦章者可谓得其死哉!”2他在整个五代时期只筛选出三位“全节之士”在《新五代史》中特设《死节传》一卷而这三人中他以王彦章为主行文多有褒扬认为是乱世里难得的忠臣义士。

    1《新五代史》卷32《王彦章传》。

    2《新五代史》卷32《王彦章传》。

    第三章李克用后唐庄宗明宗第一节李克用李克用(856—9o8)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勗之父其祖先为西突厥别部因驻帐于沙陀碛(今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自号为沙陀部以朱邪为姓。祖父朱邪赤心随唐将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有功被任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并赐姓为李名国昌。李克用别号李璠儿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他为李存勗称帝建国奠定了基础。

    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李国昌拒绝调任云州(今山西大同东北)刺史、大同军防御使。当时任云州守捉使的李克用杀大同军防御使段文楚占据云州自称留后。唐廷派兵镇压结果反为所败。次年僖宗即位改用招抚政策任命李克用为大同军防御使。后来李国昌父子又与朝廷生摩擦几经胜败一度逃亡鞑靼。中和元年(881)黄巢攻占长安唐僖宗召李克用入援。次年李克用等击败尚让于良田陂(今陕西华县西南)黄巢被迫退出关中。李克用升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为使相。从此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一带便成为他用兵的根据地。中和四年李克用率军在河南地区大败黄巢军一直追到曹州冤朐(今山东定陶西)。返回途中经汴州(今河南开封)生上源驿事件险些为朱温所杀于是双方结怨形同水火。“僖宗和解之用破巢功封克用陇西郡王”1。此后李克用利用各地军阀矛盾不断征战进一步壮大了在河东地区的势力。光启元年(885)底曾出兵帮助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在沙苑(今陕西大荔南)打败唐将朱玫后一度攻入京城。唐僖宗辗转凤翔(今属陕西)、宝鸡(今属陕西)到兴元(今汉中)两年后才回到长安。昭宗即位后对李克用采取姑息态度但迫于朱温的压力让宰相张濬带兵征讨结果张濬战败昭宗只得继续让步于乾宁二年(895)底进封他为晋王成为唐末割据势力中被封王的第一人。次年正月昭宗打算再次任命张濬为相李克用上表说:“若陛下朝以张濬为相则臣将暮至阙廷!”2吓得昭宗只好改变主意。当朱温进攻兖(今属山东)、郓(今东平西北)的朱瑄兄弟时他派兵前去援救意在牵制朱温向河北展势力。此后为争夺河东、河北的南部地区而与朱温血战连年尽管一度居于下风但他在太原地区的根基已经深不可摇。天复四年(9o4)朱温强迫昭宗迁都洛阳改年号为天祐。李克用认为这是朱温的把戏拒用“天祐”而继续使用“天复”年号。三年后朱温灭唐建梁改元开平李克用不承认朱梁政权才开始用天祐年号而称此年为天祐四年表示他继续奉唐朝正朔与朱温势不两立。次年病死终年53岁。

    第二节后唐庄宗李存勗百战平河北李存勗(885—926)李克用长子。天祐五年(梁开平二年9o8)正月1《新五代史》卷4《唐庄宗纪》上。

    2《新五代史》卷4《唐庄宗纪》上。

    李克用病死24岁的他袭位为晋王。二月即杀其觊觎王位的叔父李克宁以稳定内部;四月又从潞州(今山西长治)前线调回周德威以麻痹梁军。他对诸将说:“汴人闻我有丧必谓不能兴师;又以我少年嗣位未习戎事必有骄怠之心。若简练兵甲倍道兼行出其不意以吾愤激之众击彼骄惰之师拉朽摧枯未云其易解围定霸在此一役。”1随即亲率大军分三路进攻李嗣源等率先破除梁军所建“夹城”从东北面进入潞州城与守将李嗣昭会师杀梁兵万余俘梁副招讨使符道昭等将领3oo人取得了潞州解围战的全胜。朱温闻讯慨叹不止。接着李存勗又乘王建、李茂贞合攻朱梁大安(今陕西勉县西南)之机派周德威进攻晋州(今山西临汾)在神山(今浮山南)大败梁军。

    天祐六年镇守同州(今陕西大荔)的后梁大将刘知俊叛附李茂贞要求增援李存勗亲率大军到阴地关(今山西灵石南关)再次派周德威攻打晋州在蒙阬(今曲沃北)击败梁军。次年朱温派王景仁攻打唐昭宗所封赵王王镕的镇(今河北正定)、定(今属河北)二州王镕向李存勗求援李存勗力排众议率兵往救在赵州(今赵县)境内的柏乡(今属河北)一带与梁军对垒。天祐八年正月装备精良的梁军被打得大败斩2万缴获马匹3ooo辎重无数。经此柏乡之战梁军元气大伤被迫从深(今深县)、冀(今冀县)二州撤退。晋军则接连南攻邢(今邢台)、魏(今大名北)、博(今山东聊城东)、卫(今河南汲县)等州一直打到黄河北岸。次年梁军再次北攻屠枣强(今河北枣强东)围蓨县(今景县)结果又被晋军打得大败朱温狼狈南撤。

    正当李存勗南攻之时幽州(今北京)一带的刘守光打算乘机谋取镇、定二州。李存勗担心重蹈当年吴王夫差争黄池之会和楚项羽贪伐齐之利的覆辙回师对付刘守光。他先用骄兵之计促使庸愚无赖的刘守光忘乎所以然后派周德威统兵3万联合镇、定二州之兵围攻幽州。经两年作战终于俘杀了刘守光及其父刘仁恭。这样幽冀一带也都处在李存勗的控制之下。建后唐、灭后梁天祐十二年(梁贞明元年915)梁末帝乘魏博节度使杨师厚病死之机将其所辖六州分为两镇以图削弱藩镇势力结果引起魏博兵变。变兵请降附晋李存勗乘势占领魏州杀变兵领张彦亲自兼领魏博节度使。接着又攻取德州(今山东陵县)、澶州(今河南清丰西)。次年在大败梁援军之后又攻取了卫州、磁州(今河北磁县)、洺州(今永年东南)、邢州。而相州(今河南安阳)、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和贝州(今清河西)均不战而取。这样黄河以北除黎阳(今河南浚县东)一地外尽为晋军所占。

    天祐十四年李存勗攻占博州在黄河南岸的杨刘城(今山东东阿东北)建立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据点并一度攻入郓州(今东平西北)胡柳陂(今山东鄄城西南)一战周德威战死后反败为胜。次年又在澶州之南夹黄河筑德胜南北两城并架浮桥相通成为晋军南进的又一桥头堡。梁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晋军势力大为展。李存勗身为晋王作战常身先士卒喜欢自引轻骑迫敌营挑战因此常陷险境。有人劝他他说:“定天下者非百1《旧五代史》卷27《唐庄宗纪》一。

    战何由得之安可深居帷房以自肥乎?”1天祐二十年(梁龙德三年923)四月李存勗在魏州称帝以天祐二十年为同光元年国号不用晋而用唐表示自己是唐朝的合法继承人以增强反梁的号召力史称后唐李存勗庙号庄宗。

    李存勗即位后得知后梁郓州防守空虚就派李嗣源乘虚而入占领郓州。这使后梁朝廷大恐急派大将王彦章为北面招讨使率精锐沿河东下。后唐军在德胜失守后坚守杨刘李存勗亲率援军赶到几度激战终于保住了杨刘并迫使梁军撤退。接着又趁梁军(时王彦章已被段凝取代)渡河北上和各路梁军分兵作战导致汴梁地区防守空虚之机决定不顾归路被断、后方不稳等不利因素而直捣后梁都开封以李嗣源为先锋接连获胜擒王彦章等梁将多人轻骑兼程顺利攻入汴梁。梁末帝自杀李存勗就此完成了灭梁大业。废开封府为汴州后定都东都洛阳(今属河南)。同光三年灭前蜀达到后唐全盛时期。

    治国乏术李存勗骁勇善战胆略过人战绩非凡堪称杰出的军事家。但是他治国乏术用人无方称帝三年而终至众叛亲离、身死族灭。

    李存勖弊政之一是重用伶人和宦官。他幼善音律常自傅粉墨与伶人共戏因而伶人们恃宠怙势出入宫掖侮弄朝臣。其中为害最烈的是伶官景进“军机国政皆与参决。三司使孔谦兄事之呼为八哥”1。将相大臣都因忌惮而去讨好他。

    李存勗除了以伶人为耳目外还用宦官为心腹。同光元年(923)十二月定都洛阳后恢复唐朝旧制“诏天下访求唐时宦者悉送京师得数百人宦者遂复用事”2。于是宫内各执事和诸道监军都用宦官。他采纳宦官的建议“分天下财赋为内外府州县上供者入外府充经费;方镇贡献者入内府充游宴及给赐左右。于是外府常虚竭无余而内府山积”3。唐代后期宦官跋扈之势俨然重现引起朝臣的不满。

    李存勗弊政之二是允许皇后干政。他的皇后刘氏本来不是元妃是一个连亲生父亲都不肯相认的势利小人。因为有宠于李存勗后来进封为皇后。伶官如景进、降将如段凝、张全义、袁象先都通过厚赂刘氏而得到重用。同光四年因军粮不足军心动摇宰相请内库供应诸军刘氏竟交出妆具银盆两只和三名幼皇子说宫中别无积蓄让朝廷拿去卖了以充军需吓得宰相赶紧退出。大将郭崇韬于同光三年带兵伐蜀仅用7o天就迫使蜀主王衍出降立了大功。但他与宦官不合宦官诬告他有异心李存勗还在犹豫之际刘氏竟出手教密令杀郭崇韬父子。后又牵连杀大将朱友谦及其部将史武等7人皆灭其族。

    这些杀戮导致后唐功臣宿将人人自危诸镇怨愤流言四起。伐蜀建功的骁将康延孝为郭、朱复仇而反唐尽管很快兵败身死但是魏博方面的兵1《资治通鉴》卷27o后梁贞明四年八月。

    1《新五代史》卷37《景进传》。

    2《新五代史》卷38《宦者传》。

    3《资治通鉴》卷273后唐同光二年二月。

    变终于酿成了后唐历史上的重大事变。

    魏博军队是后唐的一支精锐部队攻灭后梁屡建战功却反而受到李存勗的猜忌。同光四年(926)二月戍守瓦桥关(在今河北雄县南)的魏博士兵期满回镇到达贝州接到敕令要他们就地留屯。于是人心浮动生兵变指挥使杨仁晸被杀。变兵奉赵在礼为帅焚掠贝州后兼程南下攻占邺都(今河北临漳西南)。李存勗急派元行钦带兵进讨反为所败。危急之际不得已起用向来为之所猜忌的宿将李嗣源率侍卫亲军前去镇压。兵至邺都城下亲军哗变拥李嗣源入城与赵在礼联军。李嗣源本无此意但迫于内外形势在无以自明的情况下率变兵南下。李存勗得知情况大变急忙率扈从兵2.5万从洛阳东进大梁途中得知大梁失守只好下令回师沿途士兵逃亡一半。他再三抚慰士卒许以厚赏士兵们说他赐与太晚人亦不感圣恩。好不容易回到洛阳亲军从马直指挥使郭从谦率众哗变在混战中李存勗为流矢射中身死终年43岁。

    李存勗能词有3传世。其《一叶落》云:“一叶落搴朱箔此时景物正萧索。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吹罗幕往事思量著。”表明这位能征惯战的代北健儿并非普通的一介武夫。

    第三节明宗李嗣源善战建奇功李嗣源(867—933)唐沙陀部人。本名邈佶烈。为李克用养子改名李嗣源。即帝位后又更名李璠是为后唐明宗。

    李嗣源本是李克用部将之子生于应州金城县(今山西应县)。13岁丧父李克用收养为子。善骑射“为人质厚寡言执事恭谨”1上源驿事件时17岁的他在乱兵流矢中舍命保护李克用逾垣脱难因而更受信任掌亲骑为侍卫长。乾宁三年(896)李嗣源奉命率兵3ooo2前去援救朱瑾在任城(今山东济宁)一举击败梁军解了兖州(今属山东)之围威名大振李克用把他所率5oo骑兵命名为“横冲都”。光化三年(9oo)又在邢州青山(今河北邢台西北)大败乘胜追击的后梁名将葛从周战场上他亲自冲锋陷阵身中四矢从此“李横冲”的雅号名重四方。而他“每有战功未尝自伐”。“凡所赐与分给部下。”诸将争功时他从容说:“公辈以口击贼吾以手击贼!”3于是众惭而止。

    李存勗继位为晋王后与朱温大战于柏乡(今属河北)面对装备齐整的梁军赤、白两马队李嗣源笑道:“彼虚有其表耳翌日当归吾■中。”战斗中他跃马挺身直取梁军白马都生擒二骑校而回。于是士气大振取得了柏乡之战的重大胜利。他因功而被任为代州(今山西代县)刺史。

    此后他曾北伐幽州(今北京)逼降刘守光爱将元行钦。天祐十三年(916)随李存勗东征攻占后梁的磁(今河北磁县)、相(今河南安阳)等州因而改任相州刺史、昭德军节度使。后又转任安国节度使(镇邢州今1《新五代史》卷6《唐明宗纪》。

    2《旧五代史》作3oo。今从《新五代史》。

    3《旧五代史》卷35《唐明宗纪》一。

    河北邢台)。当契丹进攻幽州时周德威告急诸将认为契丹不可能持久食尽自还到那时追击有利。李嗣源力排众议认为“德威尽忠于家国孤城被攻危亡在即不宜更待敌衰”1。请求立即派他前去援救李存勗同意后李嗣源随即率部为前锋进到易州(今易县)。他分析敌我形势采“潜行溪涧袭其不备”的战术临阵与长子李从珂奋命血战动员部属说:“为将者受命忘家临敌忘身以身殉国正在今日。诸君观吾父子与敌周旋!”2他挺身入阵所向披靡大败契丹解了幽州之围。凯旋魏州(今大名北)时李存勗亲自郊迎慰劳进位检校太保。

    同光元年(923)李嗣源调任横海节度使(镇沧州今沧州南)。当时的战场形势对新建的后唐政权充满危险:梁、唐两军主力对峙于黄河沿岸一路梁军正急攻泽州(今山西晋城)而唐将李继韬却以潞州(今长治)降梁这等于断了唐军的归路。在这危急关头李嗣源欣然领命奇袭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并且击退了梁军的反扑俘虏了梁将王彦章大大改变了战场上的形势。接着他果决地提出西攻汴州(今河南开封)的策略并率千骑为前锋一举攻占汴梁梁末帝自杀梁亡。李存勗喜不自禁激动地说:“吾有天下由公之血战也当与公共之。”3不久进位兼中书令。

    逆取顺守革除弊政灭梁后李嗣源又曾受命北伐契丹征讨潞州叛将所向克捷进位太尉移镇汴州成为蕃汉兵马总管。同光三年(925)再次领兵北破契丹被调任为镇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这时开始遭到李存勗的猜忌有人告诫他已经到了“德业振主者身危”的地步要他“宜自图之”1。

    同光四年二月赵在礼据魏州动兵变李存勗派元行钦前去镇压反为所败只好派李嗣源前往结果李嗣源与变兵合流率军攻回洛阳结束了李存勗的统治。李嗣源初入洛阳时称监国几天后即位于李存勗的灵枢前表示自己是合法继承而非篡夺。

    《旧五代史》对李嗣源的夺位多有粉饰回护但其“逆取”的实质总是难以尽掩。不过他即位后在革除弊政方面历来颇受史家肯定。先是裁减宫人、伶人和宦官。“自初即位减罢宫人、伶官废内藏库四方所上物悉归之有司”2。“量留后宫百人宦官三十人教坊百人鹰坊二十人御厨五十人自余任从所适。诸司使务有名无实者皆废之。”3以此来整肃宫掖经济上节省开支政治上排除干扰。第二是诛杀宦官佞幸。“即位伊始下诏斩“直以聚敛为事”、“天下皆怨苦之”1的租庸使孔谦废除其苛敛之法。“又罢诸道监军使以庄宗由宦官亡国命诸道尽杀之。”“宦官数百人窜匿山林或落为僧至晋阳者七十余人诏北指挥使李从温悉1《旧五代史》卷35《唐明宗纪》一。

    2《旧五代史》卷35《唐明宗纪》一。

    3《旧五代史》卷35《唐明宗纪》一。

    1《旧五代史》卷35《唐明宗纪》一。

    2《新五代史》卷6《唐明宗纪》。

    3《资治通鉴》卷275天成元年四月。

    1《新五代史》卷26《孔谦传》。

    诛之”2。对于名声很坏的高官如盗掘唐陵的温韫、私用库物的段凝、纵田客杀人的豆卢革等都在贬官后赐死;地方上的贪官污吏如“税外科率”的邓州留后陶玘、“为政贪秽”的毫州刺史李邺等也都被贬死他乡。这些对于澄清吏治是很有影响的。

    李嗣源较关心民间疾苦。他与宰相冯道谈论农家勤苦冯道诵聂夷中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他甚为感动“命左右录其诗常讽诵之”3。因此他着力于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天成元年(926)四月下诏免收“省耗”:“应纳夏税先有省耗每斗一升今后止纳正税数不量省耗。”天成四年五月又下令州县不得以检括田地扰民:“百姓今年夏苗委人户自通供手状具顷亩多少五家为保委无隐漏攒连手状送于本州本州具状送省州县不得迭差人检括如人户隐欺许令陈告其田倍令并征。”长兴元年(93o)二月下诏减收“曲钱”、免收河阳人户的“桥道钱”:“诸道州府人户每秋苗一亩上元征曲钱五文今后特放二文只征三文。”4“河阳管内人户每亩旧征桥道钱五文今后不征。”5长兴二年(931)进一步免收“曲钱”:“应在京诸道苗亩上所征曲钱等便从今年夏并放。其曲官中自造委逐州减旧价一半于在城扑断货卖。除在城居人不得私造外乡村人户或要供家一任私造。”1因此敕下之日人甚悦之。长兴元年二月下诏限制民间高利贷盘剥:“应私债出利已经倍者只许征本;已经两倍者本利并放。”2对于民众的夫役负担他也爱惜民力信守规定。长兴三年十二月他到龙门“观修伊水石堰赐丁夫酒食。后数日有司奏:‘丁夫役限十五日已满工未毕请更役五日。’帝曰:‘不唯时寒且不可失信于小民。’即止其役。”3在执法方面李嗣源也比较严明。供奉官丁延徽“巧事权贵人多拥护监仓犯赃”依律当斩。侍卫使张从宾向李嗣源求情他说:“食我厚禄偷我仓储期于决死!苏秦说我不得非但卿言!”4对于涉及他自身的误判案件也能自责补过:巡检军使浑公儿奏称有百姓二人以竹竿习战斗之事他认为“实所不容”交石敬瑭处置结果二人被杀。后来得知所谓百姓乃是幼童战斗实是嬉戏“方觉失刑”于是他自己“减常膳十日以谢幽冤”石敬瑭被“罚一月俸”浑公儿被“杖二十”后撤职流配登州(今山东蓬莱)。对受害人家属“赐绢五十匹、粟麦各百石便令如法埋葬”。并专就此事下诏要求“此后在朝及诸道州府凡有极刑并须仔细裁遣不得因循”5。这种做法就是在盛世帝王中也颇为少见。

    御下乏术2《资治通鉴》卷275天成元年四月、五月。

    3《资治通鉴》卷276天成四年九月。

    4《旧五代史》卷146《食货志》。

    5《旧五代史》卷41《唐明宗纪》七。

    1《旧五代史》卷146《食货志》。

    2《旧五代史》卷41《唐明宗纪》七。

    3《旧五代史》卷43《唐明宗纪》九。

    4孙光宪:《北梦琐言》卷18。

    5《旧五代史》卷39《唐明宗纪》五。

    李嗣源即位时已年届六十在位七年余采取的改革措施尽管有限但也收到一定的效果。司马光评价说:“在位年谷屡丰兵革罕用校于五代粗为小康。”1但是李嗣源在控制宰辅方面显得无能乏术或听任跋扈或一杀了之既软弱又粗暴这与他目不识书缺乏文化素养有关。枢密使安重诲是他的“佐命功臣”恃功矜宠专权自恣擅杀无意中冲了他前导的殿直马延还要李嗣源“降敕处分”李嗣源“不得已而从之由是御史、谏官无敢言者”2。宰相任圜“简拔贤俊杜绝侥幸期年之间府库充实军民皆足朝纲粗立”。但与安重诲政见不合议政往往意气用事互相呵骂旁若无人。连宫人都说:“妾在长安宫中未尝见宰相、枢密奏事敢如是者盖轻大家(皇帝)耳!”3后来安重诲诬任圜谋反矫诏杀之李嗣源竟“皆不能诘也”4。此后他听信谗言以安重诲有异志而杀之。安、任二人在他统治期间可算是尽忠职守的名臣结果相继身死奸佞得势国势每况愈下。

    李嗣源在认定继承人方面也表现得优柔寡断。他的长子从璟为李存勗所杀。次子从荣被封为秦王任为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后又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表明他打算以从荣为继承人可是又不明确立为太子造成大臣观望从荣不安因而酿成悲剧:长兴四年(933)十一月李嗣源病重秦王李从荣恐不得为嗣率牙兵千人列阵天津桥准备入宫继位。结果为朱弘昭等所率骑兵击溃从荣逃至府第被杀。李嗣源“闻从荣已死悲咽几堕于榻绝而苏者再”1。后征天雄节度使宋王李从厚入宫侍疾。六天后病重不治终年68岁。宋王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

    1《资治通鉴》卷278长兴四年十一月。

    2《新五代史》卷24《安重诲传》。

    3《资治通鉴》卷275天成元年五月天成二年五月。

    4《新五代史》卷24《安重诲传》。

    1《新五代史》卷15《秦王(李)从荣传》。

    第四章郭崇韬周德威第一节郭崇韬运筹决胜郭崇韬(?—926)字安时代州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初隶李克修帐下为亲信。他处理昭义镇(治潞州今长治)的具体事务廉洁干练颇有口碑。李克修死后他任李克用主管联络事务的典谒办事很得力应对机敏升任河东教练使。

    李存勗继位为晋王后郭崇韬更受器重由中门副使升为中门使参管机要艰难战伐无所不从。天祐十八年(后梁龙德元年921)他跟随李存勗讨伐镇州(今河北正定)的张文礼久攻不下。这时定州(今属河北)的王都为救张文礼勾引契丹进到新乐(今新乐东北)晋军动摇打算撤围李存勗犹豫未决。郭崇韬认为契丹只为王都利诱而来并不是真心来救张文礼其前锋稍一受挫必定逃跑无疑。正可乘新近打败后梁军心大振之机威震塞北!李存勗采纳了他的意见果然打败了契丹。

    李存勗称帝后郭崇韬被任为兵部尚书、枢密使权宰相。

    梁将王彦章攻破德胜(今河南濮阳)南北城后进围杨刘(今山东东阿东北)李存勗判断有误引兵出战打了败仗。向郭崇韬问计他指出王彦章围杨刘的目的在于夺回郓州(今东平西北)如果在下游以呼应郓州为名建立堡垒那么他必来争夺这样就可以分散其兵力后战而胜之。李存勗依计而行果然大败王彦章。

    梁将康延孝降唐郭崇韬随即与之密谈探知了梁的虚实和用兵意图。

    他力排诸将放弃郓州与梁以河为界罢兵的议论坚决主张直捣大梁(今河南开封)。他对李存勗说:“愿陛下分兵守魏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1李存勗照此办理结果只用了8天功夫就灭了后梁。郭崇韬获赐铁券拜侍中、成德军节度使(治镇州今正定)为使相继续担任枢密使进封赵郡公。

    位兼将相郭崇韬以谋议居佐命第一之功而位兼将相处理事务又无所回避这就与李存勗所信任的宦官和伶人产生了矛盾。他与宦官李绍宏之间关系紧张想要功成身退他的部属指出他已处于骑虎难下的局面一旦失势就难以自安。于是他听从部属的意见请立李存勗的宠妃刘氏为皇后以求中宫之助然后又请求罢去所任枢密使职恢复唐朝由宦官担任此职的制度。可是李存勗坚决不准他辞职他只好留任。他提出的有关“天下利害”的25条措施李存勗也都予以照办。后来李存勗调李嗣源任成德军节度使让郭崇韬移镇忠武军(治同州今陕西大荔)他再三辞让获准后留在朝中任侍中、枢密使。

    李存勗禁不住宦官的怂恿打算建造高楼避暑郭崇韬切谏他以天下为1《新五代史》卷24《郭崇韬传》。

    心毋忘创业之难希望取消造楼计划。李存勗不听宦官又从中挑拨君臣间的关系也紧张起来。河南县令罗贯为人正身奉法不受权豪请托因而得罪了宦官、伶人以及河南尹张全义。张全义派人在刘皇后处诋毁罗贯宦官又在李存勗面前落井下石。郭崇韬素知罗贯正直竭力为其辩护李存勗竟至自关殿门把郭崇韬拒之门外罗贯终于被杀。

    西平前蜀后被害同光三年(925)李存勗决定伐蜀选择带兵将领时郭崇韬想藉此立大功来稳定自己被宦官等动摇的地位就建议由李存勗年幼的长子魏王李继岌出任元帅。李存勗明白其用意就决定以李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以郭崇韬为招讨使作为李继岌的副手而实际处理伐蜀的军政事务。这次军事行动郭崇韬以《孙子兵法》“取用于国因粮于敌”的原则制订了先取凤州(今陕西凤县)、三泉(今四川广元东北)等地的作战计划进展顺利6万唐军所到之处蜀将望风迎降前后7o天就兵临成都前蜀后主王衍出降。

    郭崇韬素来痛恨宦官伐蜀过程中曾对李继岌说将来李继岌继位为帝后“当尽去宦官至于扇马亦不可骑”1。引起随营的监军宦官李从袭、李廷安、吕知柔等的切齿愤恨。当李存勗派宦官向延嗣到成都慰劳伐蜀大军时郭崇韬没有按照当时的礼仪到郊外迎接。向延嗣大怒就和李从袭等一起构陷郭崇韬罗织的罪名是贪污和有异志。

    有异志问题的依据只是蜀人曾列状向李继岌请求把郭崇韬留在当地为帅所以纯属诬陷;贪污问题则郭崇韬确有失检点之处:本来他很有清廉的声誉进入洛阳后开始接受各地的赂遗有人提醒他他说自己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并不希罕这些礼品。又说送礼的都是后梁旧将如果拒收反而会使这些人于心不安说不定会重新反叛为敌。这样的辩解显得强辞夺理而又苍白无力至于他说“藏余私室无异公帑”1则更是荒唐。尽管后来当李存勗举行郊祀大典时他把所藏礼品全都献了出来但这种做法终究不能说是稳妥的。在平定前蜀过程中他又接受降将的赂遗其子郭廷诲也广收馈赠将珍宝运回洛阳府第。宦官们指他贪污也就并非平白无故了。李存勗本来就对他心存芥蒂现在听说他打算留蜀不归和占有了蜀之妓乐珍玩便怒形于色立即派宦官马彦珪前往蜀地查看实情如郭崇韬听命回师则罢否则就与李继岌商量处置。马彦珪认为这个命令不够明确就去向刘皇后请示。刘皇后对郭崇韬当年请求册立她为皇后并不感恩相反在宦官和张全义等人的影响下对他并无好感就下教令给李继岌让他在蜀地处死郭崇韬。李继岌虽然觉得没有皇帝的诏书只以皇后教令不便擅杀但在宦官们的挑拨下终于答应同光四年(926)正月郭崇韬在奉命前去议事时被杀。他的五个儿子也在各地先后被诛家产被籍没。直到后唐明宗李嗣源即位时才诏令归葬赐还其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旧宅给他的两个孙子。

    第二节周德威1《新五代史》卷24《郭崇韬传》。

    1《旧五代史》卷57《郭崇韬传》。

    后周良将周德威字镇远小字阳五朔州马邑(今山西朔州)人。身长面黑状貌魁伟笑不改容凛然有肃杀之气。为人勇而多智能远望烟尘料知兵势敌数。唐末为李克用骑将渐升至铁林军使。跟随李克用击败王行瑜后升任检校左仆射、衙内指挥使。当梁、晋对垒之时周阳五之勇闻名天下。光化二年(899)三月朱温派氏叔琮进逼太原一直打到榆次(今属山西)、洞涡驿(今清徐东)等地梁军中传令道:“能生得周阳五者为刺史。”外号陈夜叉的梁将陈章口出狂言打算活捉周德威以邀功李克用要周德威当心此人。因陈章经常骑白马穿朱甲周德威便要部下见到白马朱甲的敌将就假装败退他自己则化装成士兵夹杂在行伍之中。等到陈章出来挑战部下依约退走陈章中计急追周德威从后挥锤击中陈章将其活捉。

    天祐三年(9o6)朱温派兵攻刘仁恭的沧州(今河北沧州东南)时晋王李克用为援燕而派周德威率5万大军攻取潞州(今山西长治)进行牵制。得手后周德威被任命为代州刺史、内外蕃汉马步军都指挥使。这时攻燕的梁军转而争夺潞州建夹城围之。晋军守将李嗣昭坚守围城周德威率军救潞州在夹城外与后梁军对峙经年。李克用临终前向李存勗表示担心周德威与李嗣昭两人之间的矛盾会影响相互配合。李存勗继位并杀李克宁之后从前线召回手握重兵的周德威。周德威表示对故主的高度忠诚后跟随李存勗南攻梁军破夹城解了潞州之围与李嗣昭欢好如初。周德威因功升任振武节度使(治朔州今朔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使相。

    天祐七年(后梁开平四年91o)秋朱温派王景仁率众7万击赵王王镕王镕向李存勗求援。李存勗命周德威率部先屯赵州(今河北赵县)然后他自率一部出赞皇(今属河北)与之相会后在柏乡(今属河北)附近与后梁军对垒。后梁军人多势众装备豪华精良。晋军兵少望之颇有怯意。周德威一面对部众鼓舞士气说:“此汴、宋佣贩儿徒饰其外耳其中不足惧也!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另一面他对李存勗说:“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李存勗认为己方千里奔袭利在战等到对方知我虚实仗就难打了。周德威指出战场地形不利骑兵作战不能用己之长击彼之短。李存勗听后很不高兴周德威又通过宦官去作说明终于使李存勗同意退兵至鄗邑(今高邑)选择有利于骑兵作战的平原浅草地带与梁军展开决战。周德威又分析后梁军轻装远袭即使带粮也不可能多决定在后梁军人马俱饥的下午未申之时起冲击结果晋军大获全胜从鄗邑一直追到柏乡梁军闻风丧胆横尸数十里王景仁仅率十余骑逃生。这一仗周德威很好地坚持了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和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用兵原则取得了梁晋争战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胜利。1捐躯胡柳柏乡大捷之后周德威又曾奉命攻破刘守光的幽州(今北京)亲手活捉刘守光的骁将单廷珪并俘获了刘氏父子他升为检校侍中、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

    天祐十二年(梁贞明元年915)当李存勗与后梁将刘在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对峙时刘乘虚长途奔袭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周德威闻讯从幽州率千骑西救。军至土门(今河北鹿泉)得知刘到乐平(今山西昔阳)后改变计划率军东进他料得刘必去占领临清(今河北临西)断晋军粮道。于是率军急追到南宫(今属河北)“遣骑擒其斥候者数十人断腕而纵之使言曰‘周侍中已据临清矣!’”1刘正惊疑其用兵之放慢了行军度。周德威乘机于第二天抢先进入临清保住了晋军的生命线保证了李存勗最终击败刘。

    天祐十四年(917)三月契丹入侵新州(今涿鹿)周德威率军迎战不利退保范阳城(今北京)。契丹攻城达2oo天之久周德威昼夜督军防御终于未被攻破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次年周德威率燕兵3万南下与镇(今正定)、定(今属河北)等州军队随李存勗渡河进军临濮(今山东鄄城西)打算直趋汴梁(今河南开封)。十二月二十三日驻军于胡柳陂(今濮阳东)。次日晨谍报梁军到李存勗问周德威如何打法周德威“常务持重以挫人之锋故其用兵常伺敌之隙以取胜”1他分析战场形势因为地近汴梁梁军必然决一死战力量不可低估必须利用己方先到而敌军后至的条件以逸待劳。他主张大部队可暂按兵不动先派骑兵骚扰使梁军难以安营扎寨待其疲劳时再动进攻就可战而胜之。这本是十分正确的战术安排可是“勇而好战”的李存勗不听率领亲军立即迎战。周德威无奈只好跟随出战对他的儿子说:“吾不知其死所矣!”结果这一仗李存勗开头取得小胜可不久后梁军就攻击晋军辎重辎重兵败奔入周德威军中造成混乱被后梁军所乘周德威父子力战阵亡。李存勗后悔痛哭道:“丧我良将吾之咎也。”2李存勗称帝时追赠周德威太师;李嗣源继位后加赠他太尉;石敬瑭建晋称帝时又追封他为燕王。

    1《资治通鉴》卷269贞明元年七月。

    1《新五代史》卷25《周德威传》。

    2《旧五代史》卷56《周德威传》。

    第五章后晋高祖后汉高祖第一节后晋高祖石敬瑭佐李嗣源夺权石敬瑭(892—942)唐沙陀部人父名臬捩鸡。欧阳修称“其姓石氏不知得其姓之始也”1。薛居正则说石敬瑭是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人而且是春秋时卫国大夫石碏、汉景帝时丞相石奋的后裔因汉末内乱流落到沙陀的。

    臬捩鸡善骑射有经远大略在李克用和李存勗时累立战功官至洺州(今河北邯郸东北)刺史。石敬瑭是其第二子唐景福元年(892)二月二十八日生于太原汾阳里。为人沈厚寡言爱读兵法推崇战国赵名将李牧、汉名将周亚夫用兵之术。李嗣源任代州刺史时很器重他妻以爱女。从此他隶属于李嗣源帐下统领号称“左射军”2的亲军成为心腹爱将。

    天祐十三年(后梁贞明二年916)二月后梁将刘带兵突至清平(今山东高唐西南)李存勗部还未列阵就遭到袭击情况危急。石敬瑭率十余骑深入敌阵左冲右突无人敢当终于把整个部队解救回来。李存勗对他大加奖掖他也因此而知名。

    天祐十五年十一月晋军攻占杨刘镇(今东阿东北)李嗣源中了梁将贺瓌的埋伏很是狼狈。石敬瑭作为殿后击败梁军骑兵从容退回。十二月李存勗与梁军大战于胡柳陂大将周德威战死。石敬瑭指挥左射军跟随李嗣源再次打败梁军。此后李嗣源多次遇险均赖石敬瑭力战得以解脱。赵在礼魏博兵变时李嗣源被派去镇压到了魏州(今河北大名北)所部又生兵变李嗣源打算独自返回表示自己并无反意。石敬瑭说:“岂有军变于外上将独无事者乎?且犹豫者兵家大忌不如行。愿得骑兵三百先攻汴州夷门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李嗣源同意了他的意见很快占领汴梁。李存勗从洛阳赶来为时已晚兵众溃散只好西返。李嗣源就以石敬瑭为前锋西攻。不久李存勗在洛阳被杀李嗣源继位为帝石敬瑭佐命夺权有功被任为保义军节度使(镇陕州今三门峡市)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兼六军诸卫副使。在李嗣源在位的八年间石敬瑭不断受到重用。直到长兴三年(932)十一月被任为河东节度使(镇山西太原)兼大同(镇云州今大同)、振武(镇朔州今朔县)、彰国(镇应州今应县)、威塞(镇新州今河北涿鹿)等军蕃汉马步军总管成为后唐政权在北方地区军权最重的大员。

    易代之际韬光养晦长兴四年(933)十一月李嗣源死子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次年改元应顺。石敬瑭加中书令并调任成德镇节度使(镇镇州今河北正定)而以凤翔节度使(镇凤翔府今陕西凤翔)潞王李从珂为河东节度使。李从1《新五代史》卷8《晋高祖纪》。

    2《旧五代史》作“三讨军”今从《新五代史》。

    珂拒不受命率军攻入洛阳急召石敬瑭前去商议大事。石敬瑭在卫州(今河南汲县)遇到出逃的闵帝尽杀其左右百余人并将其幽禁于卫州向李从珂邀功。

    四月李从珂继位为后唐末帝改元清泰。开始怀疑手握重兵的石敬瑭处处提防常常试探。石敬瑭也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险境事事小心谨慎。“山陵(指安葬明宗)既毕不敢言归。时敬瑭久病羸瘠太后(曹太后魏国公主母)及魏国公主(石敬瑭妻)屡为之言而凤翔将佐多劝帝留之。惟韩昭胤、李专美以为赵延寿在汴不宜猜忌敬瑭。帝亦见其骨立不以为虞。乃曰:‘石郎不惟密亲兼自少与吾同艰难今我为天子非石郎尚谁托哉!’乃复以为河东节度使。”这一安排对石敬瑭来说真是喜出望外被桑维翰称之为纵蛟龙入深渊。“石敬瑭既还镇阴为自全之计”“于宾客前自称羸瘠不堪为帅冀朝廷不之忌。”另一方面他借口契丹屡犯北边不断要求调运军粮。他的部属都已看出他的用心所以当“(石)敬瑭将大军屯忻州(今山西忻县)朝廷遣使赐军士夏衣传诏抚谕军士呼万岁者数四”1。这些骄兵打算扶立石敬瑭以邀赏而石敬瑭认为时机尚未成熟就命刘知远杀为的挟马都将李晖等36人来遮盖阴谋。这更加重了李从珂的疑心当石敬瑭之妻辞归太原时李从珂乘醉说:“何不且留遽归欲与石郎反邪?”石敬瑭得知后更加不安。为了窥测李从珂意图石敬瑭“累表自陈羸疾乞解兵柄(指北面马步军都总管)移他镇”1。总之石敬瑭为了等待夺权时机的成熟韬光养晦费尽了心机。

    灭后唐、建后晋李从珂曾一度打算采纳吕琦、李崧等人提出的实行和亲政策抢先与契丹结好而除去石敬瑭反叛的依靠力量可是后来没有实行。当李从珂与朝臣议论是否接受石敬瑭的移镇请求时群臣均认为不可。枢密直学士薛文遇则认为“河东移亦反不移亦反在旦暮耳不若先事图之”2。李从珂表示赞同下令以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并且派张敬达为西北蕃汉马步都部署催促石敬瑭移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

    石敬瑭先是称病不行观察动静接着就上表要求李从珂下台:“帝养子不应承祀请传位许王(李嗣源幼子李从益)。”3李从珂随即下诏削夺石敬瑭官爵令张敬达等围攻太原。“石敬瑭遣间使求救于契丹令桑维翰草表称臣于契丹主耶律德光且请以父礼事之。约事捷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这些条件实在太失国格人格连其亲信刘知远都说:“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其兵不必许以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1可是一心想要夺权做皇帝的石敬瑭既不顾个人人格尊严厚颜无耻地认比自己小1o岁的耶律德光为父成为我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封建帝王。

    1《资治通鉴》卷279清泰元年五月;清泰二年六月。

    1《资治通鉴》卷28o天福元年正月。

    2《资治通鉴》卷28o天福元年四月、五月。

    3《资治通鉴》卷28o天福元年五月。

    1《资治通鉴》卷28o天福元年七月。

    耶律德光接到石敬瑭的奏表大喜过望随即答应出兵。这年九月耶律德光率5万骑兵由雁门关入援石敬瑭大败后唐军。十一月“契丹主作册书命敬瑭为大晋皇帝”。石敬瑭于柳林(在今太原东南)即皇帝位是为后晋太祖。石敬瑭“割幽(今北京)、蓟(今天津蓟县)、瀛(今河北河间)、莫(今任丘北)、涿(今涿县)、檀(今北京密云)、顺(今顺义)、新(今河北涿鹿)、妫(今沦为官厅水库)、儒(今北京延庆)、武(今河北宣化)、云(今山西大同)、应(今应县)、寰(今朔县东)、朔(今朔县)、蔚(今灵丘)十六州以与契丹。仍许岁输帛三十万匹”2。改后唐长兴七年为后晋天福元年(936)。不久张敬达营寨内乱张敬达为其副手杨光远所杀杨光远率全军降。于是石敬瑭与契丹联军南向耶律德光至上党(今长治)北返石敬瑭渡河南下李从珂与家属登洛阳玄武楼**而亡。后晋定都汴州升为东京开封府。

    媚事契丹镇压反抗石敬瑭“新得天下藩镇多未服从或虽服从反仄不安。兵火之余府库殚竭民间困穷而契丹征求无厌”。宰相兼枢密使桑维翰“劝帝推诚弃怨以抚藩镇卑辞厚礼以奉契丹训卒缮兵以修武备务农桑以实仓廪通商贾以丰货财。数年之间中国稍安。”1天福三年(辽会同元年938)石敬瑭“上尊号于契丹主及太后。戊寅以冯道为太后册礼使左仆射刘昫为契丹主册礼使备卤簿、仪仗、车辂诣契丹行礼;契丹主大悦。帝(石敬瑭)事契丹甚谨奉表称臣谓契丹主为‘父皇帝’。每契丹使至帝于别殿拜受诏敕岁输金币三十万之外吉凶庆吊岁时赠遗玩好珍异相继于道。乃至应天太后、元帅太子伟王、南北二王韩延徽、赵延寿等诸大臣皆有赂。小不如意辄来责让帝常卑辞谢之。晋使者至契丹契丹骄倨多不逊语使者还以闻朝野咸以为耻而帝事之曾无倦意。”2石敬瑭的所作所为只有桑维翰等少数人赞同支持。不少藩镇则乘民心不归之机起兵谋取帝位石敬瑭就用各种办法加以镇压。天福二年(937)石敬瑭以洛阳宫室残破迁都汴州升为东京开封府。素怀异志的天雄节度使(镇魏州今河北大名北)范延光自感为石敬瑭所猜疑就据魏州举兵反自称天子。不久义成节度使(镇滑州今河南滑县东)符彦饶举兵响应。石敬瑭派杨光远为都部署、张从宾为副前去讨伐。张从宾到河阳(今孟县)即举兵应范延光“先害皇子重信及入洛又害皇子重乂取内库金帛以给部伍因东据汜水关(本虎牢关在今荥阳汜水镇)。”3石敬瑭命大将杜重威克汜水关张从宾兵败溺死洛水。符彦饶为奉国指挥使马万所杀。范延光孤立无援困守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年余不得已归降石敬瑭后来为杨光远所杀。

    天福六年(941)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又举兵反他除了认为“天子兵2《资治通鉴》卷28o天福元年十一月。

    1《资治通鉴》卷281天福二年正月。

    2《资治通鉴》卷281天福三年七月。

    3《旧五代史》卷97《张从宾传》。

    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因而想依靠实力夺权外还对石敬瑭投靠契丹极为不满。他“每见蕃使必以箕踞慢骂”。他又上“表数千言大抵指斥高祖(石敬瑭)称臣奉表罄中国珍异贡献契丹凌虐汉人竟无厌足”。石敬瑭则威胁训斥说:“尔身为大臣家有老母忿不思难弃君与亲。吾因契丹而兴基业尔因吾而致富贵吾不敢忘尔可忘耶!且前代和亲只为安边今吾以天下臣之尔欲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1尽管这次反抗由于安重荣的部将临阵倒戈而失败安重荣为杜重威所杀;响应这次反抗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安重进也遭镇压而兵败**死。但是众多的反抗不仅在军事上大大削弱了石敬瑭的力量更在心理上沉重地打击了他。石敬瑭终于忧郁成疾不久结束了可耻的一生终年51岁。

    桑维翰桑维翰(899—947)字国侨洛阳(今属河南)人。父桑拱曾任河南尹张全义的客将。桑维翰长相丑陋身短面长可他自认为“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立志要做公辅。然而初试进士主考官因讨厌“桑”与“丧”同音而不予录取。有人劝他放弃科举他“著《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他仕’”1。后来经过他父亲向张全义做工作得到推荐终于在后唐同光年间进士及第。

    长兴二年(931)石敬瑭任河阳节度使(治孟州今河南孟县南)时桑维翰被罗致帐下任掌书记此后就一直追随左右成为石敬瑭的心腹谋士。清泰三年(936)后唐末帝李从珂因石敬瑭在河东拥兵有异志下令移镇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石敬瑭打算拒命反唐将佐都恐惧不敢表示意见只有桑维翰和刘知远极表赞成。为求得契丹的支持石敬瑭让桑维翰起草了连刘知远都觉得过分的割地称臣的条件大大过了赵德钧赠金帛称兄弟的允诺而得到耶律德光的青睐。石敬瑭担心契丹改变主意又派桑维翰前去面陈利弊。桑维翰在耶律德光面前“跪于帐前自旦至暮涕泣争之”2。终于使耶律德光最后决定支持石敬瑭。

    石敬瑭建晋称帝后桑维翰被任为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

    不久又升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充枢密院使终于做到了公辅然而却是个遭人唾弃的反面教员。天福三年(938)他出主意将杨光远移镇洛阳引起杨的不满。杨光远上书指责桑维翰“去公徇私除改不当复营邸肆于两都之下与民争利”3。石敬瑭于次年将桑维翰调任相州(今河南安阳)节度使一年后又移镇兖州(今属山东)。

    天福六年(941)镇州(今河北正定)节度使安重荣接受吐浑领白承福等部归顺后要求讨伐契丹。石敬瑭因安重荣握有重兵而且自己做儿皇帝在心理上毕竟难免有压力对于是否与契丹绝交有些犹豫不决。桑维翰随即写了一封长篇奏章殚精竭虑地论述了不能与契丹相争的“七不可”。逻辑推理严密打着“忧国情切”的旗号颇具迷惑力还提出“大计”、“善1《旧五代史》卷98《安重荣传》。

    1《新五代史》卷29《桑维翰传》。

    2《旧五代史考异》。引自《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注。

    3《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

    谋”来为放弃斗争作遁词。难怪石敬瑭看后说:“朕比以北面事之烦懑不快。今省所奏释然如醒。朕计已决卿可无忧。”1由此也可见桑维翰是石敬瑭的主要决策者、责任人。

    晋出帝石重贵继位后桑维翰被任为侍中但是实权在主张与契丹绝盟的大将景延广手中。桑维翰多次上言与契丹请和都被否定。天福九年(944)契丹大举南侵劫掠贝州(今河北清河)等地后北返造成后晋不少损失。桑维翰乘机让人在石重贵面前说:“制契丹而安天下非用维翰不可。”于是石重贵就把景延广调离朝廷出守洛阳。“拜维翰中书令、复为枢密使封魏国公事无巨细一以委之”2。

    桑维翰这一次掌权据说是“数月之间百度浸理”3。可是他凭借权势广收贿赂“仍岁之间积货巨万。”他又恢复先前罢废的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枢密院学士等职务安插亲信故交担任引起朝野议论。李彦韬、冯玉等在石重贵面前攻讦桑维翰石重贵想立即罢黜他后经刘昫、李崧等劝解才采取逐步分权的做法由冯玉先任枢密使再任相职来削夺桑维翰的实权。于是桑维翰乘石重贵生病之时向太后建议“为皇弟石重睿置师傅”4。石重贵病愈后获悉此事大怒就罢去他的相职出任开封尹。此后他就称有“足疾”很少去朝见。

    纵观桑维翰的一生也做过一些有利于民众的事“理安阳除民弊二十余事”就是一例。其中所除一弊是减轻刑罚:“先是相州管内所获盗贼皆籍没其财产云是河朔旧例。及维翰作镇以律无明文具事以奏之。”结果降旨同意“自是‘劫贼’之家皆免籍没维翰之力也”。这无疑对被诬为“劫贼”的民众是有好处的。再如开运年间朝廷任命他的长子为屯田员外郎、次子为秘书郎他对同僚说:“汉代三公之子为郎废已久矣近或引之甚諠外议。”于是就“抗表固让不受”要朝廷降格任命在当时也获得好评。此外他在契丹前锋骑军张彦泽部占领开封时临难不苟不逃不降从容就死厉声斥责张彦泽:“汝有何功带使相已临方面当国家危急不能尽犬马之力以为报效一旦背叛助契丹作威为贼汝心安乎?彦泽睹其词气慨然股栗不敢仰视。”1由此可见桑维翰尚有小善他对契丹总的态度是求和而非求降这与杜重威、张彦泽等率众投降后又为虎作伥还是有区别的。但是他对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之事难辞其咎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所以王夫之评他为“万世之罪人”是有道理的。

    第二节后汉高祖刘知远佐命石敬瑭刘知远(895—948)沙陀部人。《五代会要》称其为东汉明帝第八子淮阳王刘昞的后代。唐乾宁二年(895)二月四日生于太原称帝后更名刘嵩。1《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

    2《新五代史》卷29《桑维翰传》。

    3《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

    4《新五代史》卷29《桑维翰传》。

    1《旧五代史》卷89《桑维翰传》及注所引《五代史补》。

章节目录

中国通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中国通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32-中国通史电子书百度云,中国通史,笔趣阁并收藏中国通史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