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到公元前2o7年秦朝灭亡可以说是昙花一现的十五年。

    秦始皇统一后没有再用分封制而是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确立了郡县制使地方官的任命权收归中央这有利于消除分裂割据的局面避免出现周朝分封导致的春秋战国的大乱格局。最初设三十六郡后来增至四十六个。中央政治制度则以三公九卿为核心综合战国时期的官僚体制使之系统化对官吏的考核则用“上计”制类似于现在的年度述职。此外秦朝还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促进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展。但秦朝的统一思想和焚书坑儒则极大地破坏了文化钳制了思想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此消失一统江山、一统思想和惩罚思想犯罪成了此后帝王的重要任务这对古代思想起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为防卫匈奴秦在秦、燕、赵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成了著名的万里长城这比现存的明长城更往北距离也更长。

    秦的灭亡主要在于残酷的法律制度为主的严酷统治农民起义一爆就势不可挡地让秦朝匆匆谢了历史之幕。中央集权制度

    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秦王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已不能显示他至高无上的权势和地位因此更改名号把古代传说中最尊贵的三皇五帝的称号合二为一号称皇帝。

    自此皇帝便成为封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此外还规定皇帝自称“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并废除子议父、臣议君的“谥法”等。规定皇帝按照世代排列第一代称始皇帝后世以二世、三世计“传之无穷”。

    以上这些规定都表明皇帝在封建国家中享有最高的权力和地位。

    中央政府

    在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组成中央政府。

    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太尉协助皇帝掌管全**队。但统一后太尉实际却虚设以便皇帝直接控制军队。

    御史大夫掌图籍章奏监察百官辅佐丞相处理事务。

    三公之间相互制约便于皇帝集权于一身。

    在三公之下设有九卿: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管宫廷警卫;

    太仆管理宫廷车马;

    卫尉掌管皇宫保卫;

    典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

    廷尉负责司法;

    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税收;

    宗正管理皇族内部事务;

    少府掌管全国山河湖海税收和手工业制造以供皇室需要。

    这些官僚都是由皇帝任免概不世袭。秦始皇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为建立**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以后历代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地方行政机构

    在地方行政机构上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秦末增至四十余郡京畿内不设郡设内史管辖以别于其他诸郡。

    郡设郡守为一郡的最高长官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辖。郡守之下设郡尉辅佐郡守掌管全郡军事;又设监御史负责监察。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和治安情况。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万户以上的县设县令不足万户的设县长统治全县人民。县令、县长之下设县尉管全县军事设县丞助理县令、县长并负责司法裁判。一县之内分为若干乡乡设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征收租税和征徭役;游徼负责地方治安。乡之下有亭、里等构成了一套严密的地方机构。

    法律制度

    战国时期商鞅根据李悝的《法经》“改法为律”成为秦国最早的成文法。

    自孝公时起《秦律》经过多次补充、修改到秦统一六国后已形成一部较完整的封建法典。

    《秦律》早已佚失它的具体内容史书中只有零星记载。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秦代竹简一千余支内容大部分是秦的法律及文书为了解和研究《秦律》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残酷剥削

    从云梦秦简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秦律》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秦简律文中也反映了秦王朝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这些律文规定是十分严苛的主要是为了防范和镇压农民的反抗以保护地主阶级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

    从秦简中还可以看出秦的刑法是极为残醋的。仅刑法的名称就有赀、笞、迁(流放)、耐(剃去须鬓)、髡(剃去头)、黥(在面上刺字)、劓(割鼻子)、鋈(断足)、斩左趾(砍左脚)、宫或腐(男子阉割女子幽闭)、戮、磔(分裂肢体)、弃市等等。《秦律》中有不少条文是针对“隶臣”的可见由犯罪而沦为奴隶的人是非常多的。

    国家机器

    秦王朝的国家机器充分反映了统一的**主义中央集权的特点。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比起封建割据状态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封建的国家机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专政的工具。因此秦王朝的建立意味着对劳动人民的统治更加严酷。

    扩大军队

    秦王朝建立后保留着一支庞大的军队有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两种。中央常备军由皇帝直接委派大将统帅戍守边疆并驻守京师。地方军由郡尉掌管。秦王朝戍边的军队有八十多万人全**队数目至少在百万人以上。

    土地私有的确认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

    秦统一六国后于公元前216年(秦始皇三十一年)“令黔自实田”即令土地私有者向政府呈报占有土地的数额政府根据数额征收田租。

    这意味着私有土地受到封建政权的保护意味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全国正式得到确认。这在当时是有积极作用的。

    统一文字

    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在统一六国之前诸侯国各自为政文字、度量衡、货币等均有不同秦始皇在全国统一之后采取了许多统一的措施。

    在秦统一之前文字的形体非常紊乱同一个字所采用的声符、形符都有很大的差异。这给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造成了严重障碍。因此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等对文字进行整理制定出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通用于公文法令。

    后来程邈又根据当时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为简便的新书体——隶书作为通用文字在全国范围推广。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证明秦朝的官方文书已经使用隶书。先秦古字经过这次整理后字体结构得到简化和定形这对推行法令、传播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统一货币

    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其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特别是价值不等换算困难。

    秦灭六国后实行统一货币措施:货币分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

    这就克服了过去货币不统一的混乱状态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

    统一度量衡

    战国时期度量衡制度相当混乱。秦统一后把商鞅变法时制定的度量衡制度推行到全国并专门颁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书把它铭刻在官定的度量衡器上到全国作为标准器具。

    现存咸阳出土的“大良造商鞅量”底面即补刻有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同时还继续执行度量衡定期检查制度每年二月对全国度量衡器进行鉴定以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和统一。

    秦朝统一度量衡的目的在于保证政府的赋税收入但它对消除各地割据势力的影响以及促进经济展、文化交流也起了重要作用。

    修筑驰道

    秦统一后立即下令拆毁以往各国修筑的关塞、堡垒等障碍物。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于公元前22o年(秦始皇二十七年)修建了以都咸阳为中心的驰道。主要干线有两条:一条向东直通燕齐一条向南直达吴楚。

    这些驰道宽五十步道旁每隔三丈栽青松一株。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秦始皇命令蒙恬修了一条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经云阳、上郡直达九原全长18oo余里这条“直道”的遗迹现在尚可辨识。

    另外还在今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又在今湖南、江西、广东、广西之间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了。同时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六尺保证车辆畅通无阻。

    确立郡县制

    公元前221年当秦统一的事业刚完成时就在建立什么样的国家体制的问题上生了一场争论。

    以宰相王绾为的一部分官吏主张实行郡国并行制。廷尉李斯坚决反对他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完全是西周分封诸侯所造成的。只有废除分封制才可免除祸乱。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在全国确立了郡县制。

    焚书”事件

    到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又提出了恢复分封制的主张。丞相李斯加以反驳。他指出时代不同治理的方法也应该不同。儒生们“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统一可能遭到破坏。因此他建议:

    一、除《秦纪》、医药、卜筮、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藏《诗》、《书》、百家语外凡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府销毁逾期不交的处以黥刑并罚作城旦(旦即早晨是清晨就开始筑城的一种苦役);

    二、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

    三、严禁私学“以吏为师”。

    秦始皇支持了李斯的建议。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事件。

    坑儒”事件

    公元前212年一些方士和儒生对秦始皇进行议论、诽谤。于是秦始皇下令追查共逮捕了46o人全部坑杀在咸阳。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坑儒”事件。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师古”与“师今”两种政治思想斗争激化的表现。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为了巩固统一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不可谓不必要。

    但是焚书坑儒的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特别是焚书毁灭了许多古代的文化典籍造成了文化上的重大损失而坑儒则在**上和精神上摧残了知识群体。

    匈奴威胁

    匈奴族是居住在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之一长期以来活动于南达阴山北至贝加尔湖之间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

    战国后期匈奴已进入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利用骑兵行动迅的优势经常深入中原对以农业为主的内地各族进行袭扰和掠夺。当时秦、赵、燕与匈奴为邻经常生战争。由于各国忙于内战一般对匈奴都采取守势在北边修长城并派军队戍守。

    秦统一后匈奴族对秦的威胁仍然很大。大规模移民

    为了解除匈奴的威胁秦始皇于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派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向河套(即所谓“河南地”)征伐。战斗进行得很顺利公元前215年收复了河套南北的广大地区并在这个地区设置了34个县重设九原郡。

    为了进一步巩固这里的统治秦始皇于公元前211年迁三万多户居民到北河、榆中(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垦田生产开拓边疆。这次大规模的移民无论在经济上、军事上均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力地制止了匈奴的抢掠而且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开。

    修筑长城

    在同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斗争中秦朝又修筑了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长城。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秦朝把过去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一条从临洮(甘肃岷县)一直到辽东碣石的万里长城。这条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内地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长城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

    南服“百越”

    在我国南部和东南部是越族人民的居住地区。这些越族通称为“百越”分布在今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及两广地区各自独立互不相属。

    秦始皇在灭楚之后很快降服了居住在浙江一带的越族建置会稽郡。接着于公元前221年分别征服了居住在今温州一带的东瓯和今福建境内的闽越设置闽中郡。秦始皇命令尉屠睢指挥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南下对居住在今两广地区的南越和西瓯进行大规模的战争。秦军遭到越族的抵抗相持达三年之久。

    秦始皇为了支援前线的战争命令监御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北开凿了一条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桂江支流漓江之间的交通解决了运输粮饷的困难才将越族打败。

    公元前214年越族乘秦军不备大败秦军杀死尉屠睢。秦始皇又增派援军终于征服了越族建置了南海、桂林、象三郡。次年又迁徙了五十万人戍守五岭与越人杂居从而加了民族融合和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展。

    疆域辽阔

    秦始皇统一南方和东南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如秦在统一过程中派遣数十万内地人民到南方去戍守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到南方促进了当地的开。

    在共同开南方边地的过程中也修通了道路特别是修凿了灵渠使长江水系同珠江水系连结起来对中原地区同南方、西南的经济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对匈奴、越族的战争后秦的疆域空前辽阔东达大海西至临洮“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在这个广大地区内居住着各族人民由于统一在一个国家政权之下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并解除了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

    秦统一历史地位

    秦朝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由此开始的政治、经济制度在以后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由秦代开创的各种制度以及辽阔的疆域、高度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对古代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秦人”同后来的“汉人”、“唐人”一样成了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的代称欧洲人至今仍称中国为neta日本人称中国为“支那”(日本侵华期间此称呼是种蔑称为避嫌现在一般日本人忌称此名)就是由“秦”演变来的。

    作为秦朝创始者的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完成统一事业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就决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社会矛盾的激化

    秦统一后虽然采取了一些促进社会展的措施但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对人民的无限制的搜刮徭役则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使被压迫阶级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

    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秦始皇在位时期对农民的统治和剥削是非常残酷的。田租、口赋、徭役和兵役是压在农民头上的沉重负担。

    田租是按土地数量征收的土地税不论耕种与否都要征收地租。这实际上是使已经失掉土地和无力耕种土地的农民增加了负担而使大地主得以逃避国家的租税。赋是按人头征收的人口税。徭役和兵役是造成*人民痛苦和灾难的重要原因。秦始皇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无休止地征徭役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秦始皇修建阿房宫

    在统一六国过程中秦始皇就派人将各国宫殿图样描绘下来动用大批劳力在咸阳照样修建。统一的次年即在渭水南岸修建信宫和甘泉前殿。

    公元前212年又在渭南的上林苑建筑规模宏大的朝宫其前殿称阿房宫。据记载仅阿房宫的面积东西就有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面可容一万人下面可竖立五丈的大旗。

    当时兴建的离宫别馆达七百余所遍布函谷关内外及渭水南北两岸。

    修建骊山陵

    秦始皇还为其死后准备了同样豪华的陵墓这便是与阿房宫齐名的骊山陵。在未统一之前他就在骊山北麓(陕西临潼县城东)给自己修建坟墓。

    骊山陵高五十余丈周围五里多内筑各式宫殿陈列着各色珍奇珠宝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是极其惊人的。据记载仅修骊山陵就动用刑徒及奴隶7o万人再加上防备匈奴的3o万人戍守五岭的5o万人如果再算上修驰道、搞运输的人全国服役的人估计不下2oo万。而当时全国不过有2ooo万人口。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的力役比以往多2o倍。大量劳力脱离生产人民负担又如此沉重这就加了农民的破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

    在当时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遭到残酷的镇压。这便使全国变成一个巨大的监狱到处出现“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恐怖景象。

    秦二世的昏庸统治

    公元前21o年(秦始皇三十七年)秋秦始皇巡行到沙丘(河北平乡县东北)途中病死。宦官赵高拉拢李斯伪造诏书废公子扶苏立胡亥为帝是为秦二世。

    秦二世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其残暴程度过秦始皇。他在埋葬秦始皇时竟下令把后宫无子女的宫女全部殉葬又怕泄露陵墓内的秘密把修陵的工匠也活埋了。

    秦二世豢养了大量的狗马禽兽供其游猎之用。咸阳粮草不够用便令各郡县官吏逼迫人民征送。运输粮草的人要自带干粮不许吃咸阳三百里以内的粮食将农民推入了死亡的绝境。

    秦二世刑罚

    秦始皇时的刑罚已经非常苛重一人犯法罪及三族一家犯法邻里连坐。二世更变本加厉以“杀人众者为忠臣”各级官吏都是奉行这种刑法的刽子手。如范阳令杀人如麻造成了“刑者相半于道而死人日成积于市”的惨状。

    在阶级矛盾激化的同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也十分尖锐。秦二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仅杀蒙恬、冯去疾等大臣而且杀害了他的兄弟姐妹二十多人以致人心浮动。

    原本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此时更达到极点酝酿已久的农民大起义便终于爆了。

    揭竿而起

    公元前2o9年(秦二世元年)七月秦二世下令征调淮河一带贫苦农民九百人到渔阳(北京密云)戍守。陈胜、吴广也在被征之列并指定为屯长。

    在秦尉的监督下这九百名戍卒行至蕲县大泽乡(安徽宿县西寺坡乡刘村集)适值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按秦法戍卒误期要处斩。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陈胜、吴广密谋起义。他们杀掉秦尉动戍卒起义号称“大楚”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戍卒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旗帜。

    张楚政权

    大泽乡起义爆后迅形成了燎原之势。攻下陈县(河南淮阳)之后在大家拥戴下陈胜自立为王国号“张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张楚政权打出了“伐无道诛暴秦”的口号鼓舞了全国的反抗斗争。于是在全国范围内人民纷纷参加起义。此时项梁、项羽也起义于吴县(江苏苏州市)刘邦则起义于沛县(江苏沛县东)其余“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史记-秦始皇本纪》)

    农民军以陈县为起义中心向秦王朝动总攻。当时兵分三路目标是秦王朝的国都咸阳:一路由吴广率领进攻荥阳(河南荥阳)以便打开通去咸阳的大道;一路由宋留率领迂回南阳(河南南阳)攻武关;另一路由周文率领进攻关中直取咸阳。

    西路军失败

    各路大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横扫中原广大地区。尤其是周文的大军在西征的途中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群众争先恐后参加起义军。起义大军跃过函谷关直插关中一直打到距咸阳只有几十里的戏(陕西临潼县东)直接威胁着秦都咸阳。

    周文大军至戏的消息使秦二世恐慌万状。他采用章邯的建议大赦天下释放并武装骊山刑徒和奴产子由章邯率领三十多万大军向起义军猛扑过来。同时从北方调回王离军队作为援军。周文大军由于孤军深入后援不继先后失利周文自杀。西路军失败。

    起义失败

    章邯击败周文后率军向荥阳反扑吴广失利被部下所杀。公元前2o9年12月章邯和王离的边防军也共同进攻陈县。

    陈胜军只得放弃陈县向东南退却。当陈胜退到下城父(安徽亳县东南城父集)时被其车夫庄贾杀害。陈胜、吴广牺牲后由他们点燃的反秦斗争的烈火并没有熄灭。

    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虽然前后只有六个月时间但是他们所领导的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奋臂为天下倡始”的创精神“削木为兵揭竿为旗”的英雄气魄鼓舞着后来的千千万万农民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秦王朝的腐朽统治为推翻秦王朝奠定了基础。

    项羽起义

    陈胜、吴广牺牲后反秦斗争暂受挫折但斗争的新**很快兴起。继续领导农民进行反秦斗争的是项羽和刘邦。

    项梁、项羽出身于楚国旧贵族项氏世代为楚将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著名的大将项燕。项梁因犯罪带着侄子项羽逃到吴县(江苏苏州)。

    公元前2o9年九月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传到吴县时项梁、项羽二人杀死会稽郡守响应起义得精兵八千人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羽为裨将。

    刘邦起义

    公元前2o8年二月项梁军渡江后陈婴领导的二万起义军前来会合英布、蒲将军两支起义军也归附项梁起义军的队伍迅扩大。不久吕臣和刘邦所率领的起义军也前来会合。刘邦做过泗水(江苏沛县东)亭长。公元前2o9年他在沛县县吏萧何、曹参等支持下聚众二三千人在沛地起义。

    陈胜遇害后项梁等拥立前楚怀王的孙子心为王仍号楚怀王都于盱眙(今江苏盱眙县)项梁自号武信君陈婴为上柱国。

    诸军集结

    章邯率领的秦军在镇压了陈胜起义军后移军东进破魏攻齐。同年七月项梁与齐田荣军一起在东阿(山东阳谷县东阿镇)给章邯军以迎头痛击。

    项羽、刘邦率领的另一支起义军攻占城阳(河南范县濮城东南)。接着项、刘又率军大破秦军杀三川郡守李由。这时项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九月章邯指挥秦军乘虚夜袭在定陶大破项梁军项梁战死。

    项羽、刘邦听到项梁牺牲的消息后从陈留前线撤回与诸军集结于彭城楚怀王也自盱眙迁至彭城。各支起义军互相呼应等待时机继续战斗。

    巨鹿围困

    章邯破项梁军后渡河向张耳、陈余所率领的赵军进攻。此时张耳、陈余拥立赵国旧贵族赵歇为王。章邯入邯郸迁其民于河内。赵王歇、张耳退至巨鹿城(河北平乡)又被秦军王离部围困乃派使者向楚怀王求援。

    起义军在彭城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分兵二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率主力北上救赵;另一路则由刘邦率军向西挺进直攻关中。会上决定两路大军谁先进关就立为关中王。

    救赵的大军至安阳(山东曹县东南)后宋义畏敌如虎裹足不前。项羽杀死宋义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并令英布和蒲将军归项羽指挥。

    九战九捷

    公元前2o8年项羽遣英布和蒲将军率二万人渡漳河援救巨鹿。这时巨鹿城中粮尽兵少异常危急。于是项羽率领全军渡河“破釜沉舟”。渡漳水后起义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巨鹿与秦军接连激战九战九捷终于大败秦军杀苏角俘王离。巨鹿之战是秦末农民战争中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具有决定性的一次大战。由于起义军的浴血奋战击垮了秦朝的主力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

    起义军打败秦军后项羽召见诸侯将领他们“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于是项羽被推举为“诸侯上将军”。从此项羽成为反秦斗争中叱咤风云的英雄和领袖。

    巨鹿解围后章邯退至棘原(巨鹿南)项羽军驻漳水之南两军对峙。秦军的连续失利加深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秦二世派人责备章邯章邯异常恐惧。在项羽的沉重打击下章邯不得不于公元前2o7年七月向项羽投降。

    起义军壮大

    公元前2o8年秋天刘邦率领起义军向咸阳进军。他在途中注意收编、联合各路反秦武装使起义军队伍日益壮大。

    次年二月刘邦率军向西进过高阳(河南杞县西)采纳小吏郦食其的献策一举攻克陈留取得大量储粮为西进提供了物质条件。三月起义军继续向西挺进在白马(河南滑县南)以东大破秦军。在攻洛阳失利后又转而向南迫使南阳郡守投降。

    从此起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入关中。

    子婴投降

    起义军的胜利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赵高惧怕秦二世追究军事失败的罪责派女婿阎乐(任咸阳令)、弟赵成(任郎中令)杀二世立二世之侄子婴去帝号称秦王。

    子婴又杀赵高等企图阻止义军西进。刘邦用张良计设疑兵威胁秦军乘其不备大破秦军接着乘胜进攻。

    公元前2o7年一月刘邦率义军至灞上(陕西西安市东南)。仅仅当了四十六天秦王的子婴只好以绳系颈乘素车白马捧着御玺符节在咸阳的朝道旁向起义军投降盛极一时的秦王朝灭亡。

章节目录

小寒资料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心随梦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秦代简史-司马光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小寒资料集,笔趣阁并收藏小寒资料集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