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悠悠五千年华夏兵家文化博大而精深岂料到了如今竟然还敌不过欧洲中世纪、日本战国之类雕虫小技脍炙网民真乃奇耻大辱也!本文撰写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纵谈的形式展现华夏先进的军事文化用铁的事实证明华夏兵家的伟大!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绝非易事。由于我国史学者的失职可以寻找到的相关资料大多是古籍只言片语的照搬、五花八门兵器的罗列、或者考古文物的介绍以如此凌乱的咨料想撰写高质量的纵谈实在是颇费思量的事情。为此笔者不但要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甚至还要从许多不相关的资料中搜集有用信息经过分析、归纳、到撰写成文断断续续历时近2个月着实大费了一番周章。

    欣慰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纵谈终于是完成了。虽然还有诸如火器、杂兵器、野战战术之类内容暂时未能涉及但笔者可以自信的说这已经是至今为止网络上介绍最为系统、最有参考价值、也最言简意赅的关于中国古代兵器的普及读本了。即使图书中也难有匹敌者!呵呵这可不是自卖自夸而是由于查阅了大量资料加上笔者认真的研究分析实在没理由达不到这种程度。

    好了再自吹自擂下去要挨臭鸡蛋了。笔者最后再多一句嘴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文之后能够对咱自家的兵家文化多几分钦佩与自豪对欧洲中世纪、尤其是小日本的所谓日本战国文化多几分冷静比较这就是笔者最大的初衷了。

    2oo1-6-12

    第一章刀与剑

    深思的是历史会如此迂回。剑并非中原明刀才是正宗原产然而从东周到西汉初刀却一度被废弃了而长刀则消沉得更久。

    商代铜刀长度很短长者也只与罗马短剑相当充其量算把西瓜刀。也许正因短刀重量较沉灵活性反而比不上短剑西周才受北方游牧民族影响废刀用剑了。

    短刀第二次出现已经是时隔8、9oo年的西汉了。西汉是铁的时代蓬勃兴起的炼钢业将汉军队铸成为那个时代罕见的钢铁雄师。钢铁提供了兵器更为坚韧的骨骼催生出长达1米的环刀。在尚无马鞍和马蹬的骑兵眼中那粗犷有余细致不足的直窄刀身蕴含了前所未见的凌厉杀气厚实的刀背将轻易承受住猛烈挥砍的应力使他们化身为扑袭的猎鹰。

    环刀彻底取代长剑是在东汉末年在那之后它将作为一个经典和传奇横跨过3oo年时光直达隋唐。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短刀在东晋就出现了分裂导致两种刀式的并行展一种是直窄样式另一种是近代常见的宽体样式。但古人对事物的革新总是异常谨慎就如同他们腰里别着剑鞘千余年才在波斯双环的影响下用绳将刀剑挂在腰际宽体刀还要再承受几百年的寂寞。

    对环刀的改进就是增加护手并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这个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但这已经使环刀再无法称为环了。改进后的刀分为三种其中的战刀称作横刀。尽管环刀日后将在中国完全绝迹但‘唐样大刀‘却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日本太刀并于明代重返故里。

    大动乱的年代到来了那称得上帝国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充斥着嗜杀成性的暴君战乱迭起刺激了武器技术的展。攘平动乱的宋朝既是刀复归的时代也是刀扬的时代短刀改变了长刀东山再起。

    直窄刀身有联为一体的刀脊令同样宽度的刀身能承受更大应力从而斩甲断骨但却缺乏使刀刃开膛破腹的流畅弧线。弧曲刀身恰好相反柔韧有余而刚硬不足。但这只是欧洲和西亚的难题中国用坚重的宽体刀将两者合而为一这完美的结合将只有日本太刀的灵活锋锐可以打破。

    太刀说来就来了高碳钢精锻而成的微弧刀身异常迅猛令人与兵器皆数粗制滥造的明军大为惶恐。师夷长技不敢当因为明军缺乏倭寇的野蛮但对兵器样式的学习倒显得相当诚恳。于是明军的短刀序列成了一水日式从1米长的单手刀到2米长的双手刀连骑兵也未能脱离此列。

    可惜武备无力阻止明廷的政治**和人心叛离而清廷的迂腐又最终断送了华夏基业。当欧洲枪炮在中国土地炸响时无论精致的武官刀还是宽大的士兵刀唯一的用处就只剩下宣誓了。

    短刀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但目的只是为了缴获枪炮当然或许骑兵还继续使用过一段总之刀衰落了。

    剑有三个要素一是长度二是灵活性三是结构强度。长度利于先制人和扩大防护灵活性利于攻守应变结构强度则决定剑的弯折。短剑灵活有余而长度不足因此在步兵大量出现树立了剑之地位的春秋战国之交剑的长度也在逐步延长。延长的办法是改进剑身剖面或许还会将背和刃分用含锡不同的铜水浇铸这些办法都有助于提高剑身强度使剑更为修长。于是战国便有了6、7o厘米长的铜剑而在登峰造极的西汉这项纪录更突破了1.1米。

    造型平直而精致的剑是中国武学的标志之一但实际上这个标志却只风光了不到1ooo年倍受推崇的时光则更短。

    随着剑的不断延长问题出现了固然长度能增强剑的攻击优势但却降低了原先近距离击刺的功能反而更多的需要使用劈砍而日益成长的骑兵更是迫切需求专业的劈砍兵器。于是环刀应运而生厚实的刀背比剑更不易弯折同时制造工艺更简单。至于击刺功能与短刀手默契配合的长矛手将成为唯一的专业者。

    剑曾将刀置于末路但当技术更为提高后刀又反过来要置剑于绝境了。剑失去了实用功能越来越归于装饰向着高雅轻巧过渡进入隋唐以后就连官员也很少佩剑了。不过当装饰性展到一定阶段审美的需求就会掩盖掉功能的缺陷宋代武官玩物一般的短剑就是证明更不要提近代乃至当代那些装饰华丽的匕剑了。

    当如今的人们津津乐道那些或纤细柔软、或棱角方钝的武术剑时可曾想到剑的悲哀呢?

    在刀剑间恩怨终结的同时长刀也再度登场了。因为长刀的衰落比短刀晚几百年所以出现晚上几百年从同甘共苦的原则算起来倒也公平。

    原始长刀除了刃平些、体窄些外与斧钺实在看不出多少差别但再次复兴的长刀却是得益于宽体短刀的展这点从东晋时期出现了可装长柄的宽体短刀可以看出。不过宽体长刀的正式出现可没那麽早东晋的偶然创新也许仅是骑战时代的漏*点爆就像南北朝个别长达1.6米的环刀不代表其常规长度一样。

    长刀复兴后最早出现的是拥有两刃的陌刀这种刀至今虽未见实物不过从其宋代继承者掉刀那里还是依稀可辨其三尖两刃的特征的。陌刀堪称刀之极长因为过长意味着攻击缓慢和不便挥舞2米以上3米以下是正常而陌刀已达3米。陌刀曾在唐军中叱咤一时陌刀队列阵于前横向密进大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讨得数人毙伤所向无前。但也许是作为砍击兵器双刃的作用不大陌刀在唐之后就不见记载了取代之占主导地位的是宽体长刀。

    与宋代人文达和军事软弱相比照长刀的装饰也是偏于华丽失之实际但这并不能埋没宋代长刀的历史地位。宋代为长刀创立了‘刀八色‘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都是那个时代出现的以至明清两代除分别创立钩镰刀和长杆镰刀似的割刀外竟很难再有新样式。

    长刀应该比短刀更早衰落随着清帝国的崩溃新式军队也许仍装备短刀笨重的长刀却绝不会再用了。

    第二章戈与矛

    早期的戈简单说就是歪头矛。之所以盛行戈而不是矛或长刀是因为当时盛行车战而车战的近战是在战车交错时展开的用矛的话很难借助战车的冲力同时也难以在交错的瞬间击中目标沉甸甸的长刀则不但比戈笨重而且更容易磨损失效。于是善于啄杀的戈就成了当然的主力。

    春秋战国之交战争规模日益升级类似欧洲中世纪的战争游戏变成了人民战争。一待翻山越岭的步兵使战场不再局限于平原铜弩机的使用令弩手升级为射马杀人的好手战术谋略极大丰富战车的末日也就来到了。但老派‘骑士‘的虚荣心此时尚未完全熄灭于是战车有了更多的战马、更厚更多的盾甲、连两侧轴头都装了驱杀步兵的扁矛戈也生了变化头部变成弧形内刃加长像镰刀外刃增强了推的杀伤力用推来对付步兵的围攻。可惜这一切还是无济于事战车的终结到来于西汉初年。

    戈有些很不好的缺点比如头部易脱落、因挥击而攻击缓慢等。所以后来戈通用的装头方法只有绑缚看起来简陋但是便于重新捆紧。不过挥击缓慢是没治了而且杆部由于抗力方向问题还更易折断推又不如刺灵巧锋利到头来唯一不可取代的价值还是啄。因此随着战车的衰落步兵摆脱了最大的侧面威胁其存在就变得毫无价值了。

    矛的地位不逊于戈战车上往往也会装备1-2支长矛以备不时之需但矛却始终不能取代戈的地位反而是戟填补了空白。戟的出现始于商代早期的戟等同于加了矛尖的戈不过并没在战斗中显示出明显优势因此没能得到重视。到了秦汉也许是战法思想不能一下子适应失去戈的转变戟就突然成了宠儿。

    但戟也存在缺点。比如容易被搅缠汉代有种叫钩镶的带钩小盾就是专用来搅缠戟的然后再跳上前去给持戟人一刀。另外骑兵冲锋对戟的推钩功能也不太依赖刺的同时又推是多此一举钩固然有用但也带来了戈的老毛病-头部易脱落。因此到了东汉长戟的戟枝就越来越向前了说白了就是像叉了经过魏晋更干脆把戟废了转而全力展矛。

    这时候就该矛唱独角戏了长刀的出现还要再过几百年大斧则只是辅助兵器所以矛在当时的长兵器序列里可谓一枝独秀。

    矛又叫槊又分为马槊和步槊兴起于汉末估计那些三国名将绝大部分都是一手持槊、一手持短刀作战的。南北朝是槊的鼎盛时期因为此时中原骑战鼎盛而身披两裆铠的重装骑兵正是以槊和弓箭为主力武器。

    步槊的使用较简单因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槊只是步兵小组武器序列中的一种罢了用途在于较安全的刺倒敌人掩护短刀手作战。因此对持步槊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艺是否高强并非考察的关键。马槊的使用较复杂因为槊不同于欧式长矛后者单手持用只用于冲锋前者则双手持用既冲锋又近战。当骑兵冲入敌阵后会展开冲荡此时攻防的方向和范围都远多于步兵而且是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加之槊长达4米的惯性毫无疑问不经过一定的严格训练很容易破绽百出。

    唐代以后矛多称枪宋代是枪的黄金时代种类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许是对骑兵正面突破的依赖降低的缘故马枪的长度略有缩短使其更灵活同时制作更精良。宋代马枪头部一般都有刺和钩的双重用途枪后有可插入地的铁镦杆上还有牛皮编成的提绳看起来实在很体贴。

    进入明代冷兵器的地位下降了枪的种类也就简化了清代骑射起家对冷兵器情有独钟于是枪的种类再次丰富甚至出现了近5米长的钉枪已达中国长兵器长度禁忌的极限真不知打算做什麽用。

    矛最后的舞台是抗日战争红缨枪的广为人知甚至令其一度成为当代孩子的玩具。可惜玩具的命运与其祖先当初一样随着欧洲枪炮的隆作华夏无敌的美梦幻灭了随着玩具枪的出现孩子王的地位也不再青睐拥有红缨枪的孩子了。

    第三章弓与弩

    论及弓弩就不能不提箭弓弩是力量的来源箭则是力量的载体载体的性能对力量的挥有相当影响。

    设计成熟的箭通常分为箭头、箭杆和箭羽三部分箭头是战斗部箭杆是平衡部箭羽则是调节部。

    轻而韧的竹、木始终是箭杆的选材料。而使飞行和下落遵循正确角度从而飞得更远攻击更加有效的箭羽则以雕翎为上品雁鹅羽为最差并在东周时期就能根据箭杆的浮水状态决定其安装长度了。

    商代的铜箭头已颇阴毒凸脊、三角形扁翼当箭头刺入身体后两翼的倒刺会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难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敌人的血液。时至战国新兴的三棱翼样式更使箭即便拔出伤口也更难愈合并且相应的血槽增至六个。秦代箭头则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铅含量同时与某些秦剑一样飞越时代的表面氧化铬技术也使某些箭头历久常锋。

    但铜材较难得秦代已经尝试用铁制作箭头铤部而随着西汉炼钢业的达全铁制的箭头也问世了。早期铁箭头采用铸造显然是舍不得铜箭头样式的惨毒不过随即就觉其锋利尚不及后者于是只得改用锻制。锻制的缺点是浇铸而成的复杂造型必须舍弃改为如铁剑的四棱剑身那般易于打造但优点更为显著锻制将使其比前辈坚韧得多。

    铜箭退出舞台其开始与结束都在东汉。第一种锻制铁箭树立了宋代以前铁箭的基本特征-扁平四棱形这是利于锻制的样式。

    从魏晋到隋唐铁箭的分类很简单展路线也就是使箭头更硬更长足以穿透日益精良的铁甲撕裂敌人的肌肉和骨骼。

    对铁箭种类的细化又是始于宋代这真是个颇有意思的时代军政软弱的同时军事技术却在突飞猛进的展。宋代有值得钦佩的耐性对每种武器精雕细琢而箭的样式也因之精细化像铁脊箭、锥箭等造型都已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变得更为专业。

    南宋拉开了火器时代的帷幕对金、元的连绵战争迅使火器走向成熟成为主宰战场命运的力量。不过在火器的射和命中率还只适合火力覆盖的情况下箭之序列的壮大会持续到明代并继续创立出更多令人目眩的种类和造型。

    射是周代时的‘六艺‘之一也是古代最强大的攻击手段之一。早时的贵族如果家中生下男孩都要向天地四方射出六箭以示男子所要征服的世界足见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东周时期复合技术的普及大大增加了弓身可储存的势能使人在生理结构容许的拉程内能将更多力量转化给弓身射出更快更远之箭。

    古人常的膂力令人惊诧精锐射手竟能拉开7o公斤的强弓估计有效射程应在5o-7o米之间最远射程更是数倍之多。当然这其中也离不开始于商代的扳指的功劳。扳指这项不起眼的明却令拉动强弓硬弩得以可行避免因疼痛降低射甚至割伤手指。扳指对射手的意义如此重大以至骑射起家的清朝王公贵族们竟最终使其异化成为一种饰。

    弓是以轻便、快为特点的这令其在清中期前始终占据着骑兵远射兵器序列的主力地位而当火器的展淘汰了强弩时弓也仍能扬己所长与火器平分秋色了4oo年。

    弩在军事领域的展得益于复合弓和铜弩机的明否则凭其较短的拉程是无法与弓的杀伤力较长短的。

    强弩的特点是又远又准有时间从容瞄准但上弦比较费力耗时。根据这些特点强弩通常被用于防御和伏击射击的连续性则依靠几组射手的轮番。不过也有特例比如唐代骑兵的车轮讨敌战术。

    战国时强弩成了战车的心腹大患远程打击的强大杀伤力令战车坚固的盾甲也黯然失色。但强并不是当时弩的唯一展方向足够轻巧的弩在简化射击步骤以提高射方面另有优势于是出现了带有箭匣和活动臂的迷你连弩这可视为诸葛弩的前身。

    西汉对强弩的展影响深远。不但在秦代增大望山的基础上又添刻度使弩拥有了稳定的弹道参照且随着铜弩廓取代木弩廓弩身对拉力的承受力也大大增强了。划船器般上弦的腰引弩最高拉力可达37o公斤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有效射程过5oo米可惜由于实用性不如臂张和踏张汉代以后就很少使用了。

    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对抗魏国的强大骑兵便制成了俗称诸葛弩的元戎元戎之名得自春秋时一种主将战车后代指将军之意。元戎最诱人之处在于机巧而非实用虽昙花一现但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o支毒箭的巧妙设计却成了被当代人津津乐道的古代传奇。

    剽悍的草原之风终于为南北朝召唤出巨大的强弩之王-床弩。这种弩战国亦出现过当时称为‘连弩‘应是取多张弩联合一体之意可惜后代一度失传。此时的床弩用多头牛力绞轴上弦威力已大大强于战国人力绞轴的连弩射以皮或铁叶为羽的巨大标枪主要用于攻守城时撞毁楼台、攻城器、城墙等其宋代极者的最远射程过1.5公里是古代世界射程最远的冷兵器。

    赋予床弩以机动性的是唐代用牛牵拉的车弩不但大大提高了部署灵活性和生存机会更锦上添花的将绞绳与车轴钩连行进就可上弦大为提高了效率。车弩装置1张拉力86o公斤的巨弩有7个射槽最远射程过1公里中间槽所用的箭有1米多长。

    弩在宋代得到大展偏重步兵的宋庭将其视作对抗北方骑兵民族的利器。弩手多用踏张弩采用三组轮射的迭射法而‘神臂弓‘的明使宋军的有效射程可至37o米。床弩则从两弩至四弩从小型至巨型种类繁多两床和三床弓弩还能在弦上绑一个装有数十支普通箭的铁兜子使床弩拥有了杀伤人马的功能。

    也许是善于骑射的元朝过于武断竟干净利落的手起刀落将弩留在了前朝于是弩从宋代的极盛一跌而至元代的极衰随着火器的继续展也就再没机会翻身了。

    第四章甲与盾

    铜与皮的关系是这样的在厚度从薄到厚的转变中硬度优势也从皮向铜过渡加之铜在重量方面的劣势其在青铜鼎盛的同时却难以取代皮甲成为主流就不难理解了。至于胄即头盔最初为何要用铜恐怕原因还在于头部的性命悠关以至并不显著的防护提高也显得值得保留了。这点可从东周时反而多用皮胄看出。

    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胄的展达到鼎盛影响深远的札甲成为非常成熟的甲式。札甲由表面涂漆的皮片编缀而成身甲甲片为大块长方形袖甲甲片较小从下到上层层反压以便臂部活动。

    到了秦代札甲的长方形甲片已经日趋细小从而更贴身和灵活同时编缀技术也出现了阴线和阳线的区分。阴线和阳线并非术语只是就表面特征而言。阳线在东周札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经使用适用于臂、腰之类需要活动的部位特征是甲片间有一段段较长的纵向绳段。阴线则是随着札甲胸背部制作的更为精细出现的特征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几个极短的绳段甲片间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适用于胸、背之类不需活动的部位。

    至此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就基本形成了此后中国甲会沿着这条路展下去。

    进入炼钢业蓬蓬勃勃的西汉铁甲胄逐渐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时铁甲分化为精致的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过22oo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考虑到当时的炼钢水平毫无疑问只有显赫之人才能穿用。实际上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比较也堪称精品了因为在都懂炼钢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的决定力量只在于人工。鱼鳞甲历代从未普及过或粗些或细些的札甲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魏晋南北朝是甲式展的重要过渡接踵出现的筒袖铠、两当铠、明光铠在汉与隋唐仿佛毫不相干的甲式间补充了舒缓的乐章。战乱的激励令铁甲质量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传说诸葛亮筒袖铠竟能抵御拉力近67o公斤的强弩射击真不知何人能开动此弩既无人能开又何必指标定这麽高。传说可以商榷但其中至少体现了当时对铁甲质量的重视。

    骑战鼎盛的南北朝箭与骑兵甲在彼此赶作为箭之人质的战马也不得不披上了沉重的具装铠从而导致了中国重骑兵先于欧洲9oo年诞生。春秋战国之交战车马装备的皮甲胄也许可算最早的马甲胄但直到东汉末年马甲胄的设计也尚未齐备只有具装铠才称得上完整的马甲胄。如果说具装铠还有华而不实的内容也许就是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只适宜在出征或凯旋时显示一下人马的昂扬斗志。

    隋唐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铠其身甲由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从明光之名推测圆护应由质量较高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有图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铠一改之前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将护臂和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素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

    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经过五代的战乱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护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护腿在肩背腰部绑紧。甲按材料分为铁、皮、纸三等。

    纸甲的明源自唐末宋明两代成为军队的标准甲式之一曾有一次定制3万套的记载。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凯夫拉装甲了而且从用厚皱褶纸制成推测应还利用了结构力学以增强防护。从被用于南方的记载来看纸甲似乎有一定的防潮湿能力。而其中的优良者在轻便之余还兼备‘劲矢不能洞‘的坚固也就难怪会有地方官申请拿1oo套铁甲交换5o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

    历史到十四世纪开始转折此时的欧洲可重达3o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渐兴起而在中国明代在将铁甲胄重量冲至28.5公斤的历史新高后正因火器的展而向轻便过渡。甲胄向坚实迈进的方向早该过时即便是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大白盔甲也会被拉力4o公斤以上弓弩射出的钢箭在1oo米之外轻易洞穿。中国的甲胄展由于人民战争而较之欧洲更为实事求是对冷兵器的常规防护往往仅用多套几件甲了事而这种务实精神到了火器时代将毅然令重甲退出历史舞台。

    明代是轻重甲地位交替的年代清代则是轻甲扬光大的年代。三国时由西域传入可防远箭的锁子甲始于明代沾湿可御远枪的绵甲都成为此时的主力甲式。头顶高缨尖胄、外套嵌满铁钉的宽大绵甲、内穿铁环连缀之网甲的八旗铁骑是清庭武功的象征。

    甲胄的衰落是势所必然在枪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挤下当连轻甲也变成累赘的时候新式军服看起来就不是那麽软弱了。

    盾的用途是将杀伤力加以消耗或偏导以及作为助攻武器。由于重量问题历代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为主由于木、皮盾表面需要涂漆以防潮腐便连带产生了精美的盾面图案。

    西汉以前盾的样式都接近长方形分为步用和车用步盾长大利于防箭和维持阵列车盾短窄利于车上使用。防护最大的威胁是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击点上聚集起高达数百公斤的压力是刀剑劈砍无法企及的。因此时至战国用于近战的双弧形方盾就盛行起来纵中线凸起的形状有利于分解刺的力量。

    随着骑兵的兴起西汉出现了椭圆形盾牌骑兵可以单手举着抵御攻击。这种样式在经过魏晋南北朝的遗弃又被宋代捡起后就变成了绑在骑兵左小臂上用来防箭的圆形旁牌。与此同时步盾经过汉魏的展东晋南北朝开始盛行一种很长的六边形盾这是双弧形方盾的改进版整个盾面纵向内弯就像一片叶子。作战时不仅可以手持还能将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这种样式在去掉底部尖角后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

    盾牌介绍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剩下的展无非是略微改变形状已经没有了进步的意味。如果为了有个舒缓些的收笔一定要继续或许就只有火牌值得一提了。严格来说火牌称不上盾的进步而只是将火器配备于盾牌的尝试但换个角度考虑那跟随火牌徐徐推进的步兵小组猛然间火器齐随即一拥而上制服敌人场面倒颇有些当代防暴警察的感觉。

    第五章车与舟

    战车是夏代明的。构成战车的主要材料是木因为木上涂有以防潮蛀的漆所以战车大都呈现棕黑色。尽管历代的制式略有相异但结构都大体分为车厢、车轮、底盘和马具四部分。

    车厢是一个能容纳1名御者和2名战斗员呈三角形站立的作战平台。由底盘支撑深度o.8-1米宽度1.3-1.6米口开在厢后。除了战国时有些在后半部安装了铜甲片外通常无装甲。由于车厢树立在高大的车轮之上便赋予了车兵突出的高度步兵顶多及腹、骑兵至多齐胸的对比使其拥有凌驾于两者的攻防优势。

    车**体分为毂、辐和辋。东周前轮径1.3-1.4米之后为加强转弯时的横向稳定性缩小至1.24米左右。毂是车轮中心的圆木包括两侧用以分担压力的毂饰总长可达数十厘米由是战车又称‘长毂‘。毂中心有用以穿轴的圆孔西周时涂油战国时又加装铁圈都为降低磨损。辐即辐条连接毂和辋能调动近半个车轮的同类对辋所受压力予以支撑较轻便又坚固出于强化目的车轮的辐条数从商代至战国持续增加。辋就是轮圈分为双层每层由两个半圈经铜片箍合而成轨宽在西周时缩窄至成熟。

    底盘包括辕和轴。长杆状的辕嵌在车厢与轴之间垂直于轴并在前部与马具连接。轴是固定式的这也许是图省事又似乎意在利用孤立双轮的办法增强转弯性能总之轴不连接车轮而是穿过毂并用铜销对两者位置关系加以卡定。穿毂部位在西周时涂油战国时又包裹铁圈都为降低磨损。轴两端有青铜轴头饰既起到保护轴头的作用春秋后还演变为驱杀步兵的扁矛但其无法像地中海战车上的同族般旋转绞杀只能作为撞角。

    马具包括衡和轭。衡是垂直于辕的长杆连接着辕和两副轭悬于中间两匹马的背部。轭负责固定中间两匹马并传递其拉力。从马具的作用判断所谓四马战车似乎只是在两马战车上附加两匹马而已而这两匹马仅是简单的用绳索与相邻内侧马头颈相系、并将胸部的皮绳直接系到轴上并不能充分挥力量。

    战车的做工以西周为承前启后为后代树立了参考榜样。其时造车规范严格仅车轮就要经过以规测轮圆、以矩、悬绳和水浮测辐槽间距、辐条正直和材质均匀、以黍米比较两毂容量、以秤比较两轮重量等一系列检测质量之高可见一斑。

    说完战车本身再来看战车赖以作战的武力与动力即人与马。

    提到人战车可算中国古代最具阶级色彩的兵器了。在从夏到西周的漫长岁月中高大雄伟的战车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只有贵族才有资格驾驶。这固然可以解释为阶级专政但车战所需的精湛技艺唯有财大气粗的贵族有机会到学校学习却也是不争的事实。随后的春秋某些国人借着加入武士阶层终于得以专心训练并登上了战车但宗族地位更低的庶民和奴隶却依然无缘。直到战车临近淘汰的战国伴随宗族的彻底解体门槛才获得了短暂的开放。

    关于战车战斗员的配备流行的说法是2人分持弓箭和戈矛显然过于理想主义了似乎皆配备弓箭戈矛更为正确。车兵的训练很严格其中尤以驾驶战车的御艺和远距杀敌的射艺倍受推崇。进入西周后随着战车的精良和车战规模的升级战术更趋复杂从而促使要求更甚产生了五驭五射的规范。

    所谓五驭是对御艺的五项检验。即无论车快慢车铃要节奏分明;走在河边弯曲小路车不能落水;通过有国君标志的地方要从容致敬;在蜿蜒的道路上要使四马合作默契车身转弯流畅;田猎中能将鸟兽驱赶到车左面供左侧战斗员射猎。这些看似孤立的要求蕴含着配合、交锋等驾车技巧。而因应战术与御艺的互相促进此时号施令的车长也不再由左侧战斗员出任御者集决策与控制于一身使战车便于应付战场变化。

    所谓五射则是对射艺的五项检验。包括拉弓满到前手食指前只露出箭头;双臂舒展到与箭平行稳定到可以放置水杯;弓身弯曲好似一口井;后手夹四支箭依次连续射出;射出的箭不走抛物线从下巴底下直穿敌人咽喉。这些要求针对的可不是弓兵而是站在奔驰颠簸战车上的车兵。尽管不同记载对检验方法的描述有出入但仅从上面一种描述中已足见当时箭术之高。

    虽然五御五射已很严格不过要求并未就此满足。时至战国随着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兵源的扩大对车兵还有了明确的体质要求。凡荣登战车者必须年龄4o以下、身高1.73米以上、且能追逐奔马。

    精锐的甲士得来不易其生命安全自然受到格外重视。因此无论是起初贵族自费的行为还是后来演变为国家配的标准甲士始终拥有全军最精良的盔甲尤其是不便躲闪的御者秦代时更连双臂都包裹个严实。除盔甲外战斗员还配备一种先秦特有的、便于战车上使用的小方盾。不过牺牲在所难免为了保证甲士死伤战车不致瘫痪西周后有了傍车而行的预备甲士西周时为每车7人。

    该说马了。秦俑和唐三彩都堪称世界艺术珍品但其中迥然不同的战马形象却反映了中国战马的展轨迹。与秦汉后在内外可叹中国虽为世界马种源地之一本土及周边马种却先天不足纵有吃苦耐劳的品性却失之力。试想如若盛产宝马良驹那麽凭着历代坚持不懈的马政何愁不能拥有傲视天下的滚滚铁蹄呢?

    先秦战马主要分为中原原产马和西北秦马两支。前者虽然日后为极富耐力的蒙古马淘汰但从春秋卫文公时期仅卫国就有体高1.38米以上的母马3ooo匹的记载中依然能略窥其当年风光。后者是历代西北战马的重要血统之一也是如今中国三大名马之一-河曲马的前身在战国晚期的强秦其战马体高均在1.33米以上。这些记载中的战马固然与动辄1.5米左右、力兼备的地中海战马根本没得比但对只产小型马的中国而言却堪称先秦时代劳动与技术的结晶。

    供战马披挂的甲胄出现于春秋这是中国最早的马甲材料是表面涂漆的皮片绘有精美繁冗的花纹。威武的花纹除了能振奋军心有时也是一种武器据传晋楚城濮之战中晋军将虎皮蒙在马背上竟吓坏了对方战马。可惜古人并不像今人那麽重视迷彩这种战例也便寥寥可数。

    战车给人的表面印象是与力的强大结合、是奔驰的堡垒不过一旦考虑到其虽经历了夏商的独立成军、西周和春秋的车步混编、战国的复归往古等变迁却始终恪守着步兵领队的角色实际的机动性就大大值得怀疑了。

    春秋是车战的鼎盛时期也是车步混编的高峰西周时每辆战车步兵15人的编制在春秋中期以后已经展为6o人甚至更多部署于战车的前锋和左右翼有如此庞大的直属步兵拖累即便是更为灵活的骑兵恐怕也无法指望有游击疆场的自如了。两军在主将战车的肃杀战鼓中缓慢接近当近至只有数百米的时候前锋一分战车全线杀出步兵紧随其后轮碾声、蹄踏声、战旗猎猎、战鼓隆隆、马嘶人喧霎时混为烈岚破空箭雨下的人仰车翻之后两股宽大的洪流猛烈碰撞在一起突刺、拦啄、闪避将血肉与沙尘搅拌-以上描述大约应是当时的战场写照。

    战车主战的局面时至战国有了变化。也许正为对抗战车战国强弩机构虽较简陋凶猛却不逊于历代据记载韩国强弩可至6oo步估计有效射程不下26o米。弩外弓内的箭阵成了对抗车阵的利器在强弩威力的笼罩下皮甲的防护顿显寒酸使战车的性价比面临严重威胁加之许多不便战车行驶的地域也成为了战场战车的主战地位开始没落了。

    不过战车的衰落并非是急转直下战车虽已失去主战地位但作为步兵冲锋的强力铁拳作为骑兵队的指挥中枢依然具有实用价值。这个没落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西汉直至汉匈战争促使骑兵异军突起抛弃战车的跟随而中原随着内战的终结也婉拒了战车的协助才黯然退出了纵横驰骋2ooo年的历史舞台。

    战车衰落的同时战船却在崛起巧合的是也基本展了2ooo年并且创造了远为前者辉煌得多的历史。

    船最初只用来运送部队和物资专事战斗的船只则要推延至春秋末期随着南方诸国建立水军才步入历史。兵非杂不利先秦战船也有大中小的区别虽然各国船型名目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大者用于正攻和指挥、中者用于游击、小者用于侦察。战船中以‘大翼‘最巨长可至24米船体狭长适合快航配有战斗员41人桨手5o人。

    汉代是中国船舶展的关键时期战船在规模、分工和船舶技术方面都有长足展。

    当时的水军称为‘楼船士‘西汉武帝时期其规模已经展到与车骑步并列的程度有动2o余万进攻南越的记载战船之多自不待言。

    战船分工也较先秦更细致大至楼船小至艇多达8种其中的蒙冲和斗舰因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脍炙人口。伴随分工细化而来的是对每种功能的挖掘。以楼船为例船楼已从其前身大翼的2层增为3层进一步提高了攻击力和侦察力。再以斗舰为例特点是船壳用多重木板加固以利冲撞且四面竖立着防御矢石的挡板。

    汉代船舶技术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的骄傲西汉的橹和钉东汉的舵和中国式硬帆都是其成果中的最辉煌者。橹变桨的前后划水为左右拨水能够连续做有用功推进效率大大优于桨是现代螺旋推进器的前身。舵弥补了舵桨控制航向的笨拙十二世纪传入欧洲后为诞生于惊涛骇浪中的大航海时代创造了条件。钉和中国式硬帆虽称不上世界明但钉能使船舶更坚固从而造得更大而硬帆的操作灵活、航行平稳、对帆布质量的较低要求、以及升降的快捷则使其成为世界最优秀帆种之一。

    进入西晋大型战船得到了突出展。据记载晋灭吴时使用了一种叫做‘连舫‘的多体战船长宽各达18o米承载2ooo余人上设木城四门皆可驰马来往。如果这还只能算浮舟而非战船那麽时至隋代隋将杨素灭陈时动用的‘五牙‘楼船就是无可置疑的巨舰了。‘五牙‘楼船高达3o米有船楼5层拥有8oo人的海量吞吐四面甲板还备有6架长达15米的新式武器-拍竿。拍竿相当于利用了杠杆原理的巨型长锤靠下落能量砸击靠近的敌船是中国古代战船上最大的武器。

    经过魏晋南北朝乱世的积累唐代造船技术已经相当精良船身普遍使用铁钉钉合石灰桐油添塞船缝结构十分坚固和严密。此外唐代还明了轮桨、水密隔舱和水罗盘。轮桨的样子很像水车安装在船舷两侧每对为1车以轴相连水手踩动轴上的踏板轴转带动轮桨划水是螺旋桨出现前最高效的推进方式。水密隔舱技术则利用彼此隔绝的船舱使漏水的舱室不至轻易危及整条船的安全这项技术至今仍是船舶不可或缺的。

    与船舶技术的成熟相比照唐代的战船序列却颇为保守内河战船种类比前代没有任何增加只是出现了一种叫做海鹘的战船。这是中国第一种外海战船据传船身前倾两侧安有多对用于增强稳定的浮板形态酷似俯冲的海鸟。从南宋秦世辅创制的海鹘战舰长31米宽5.5米有1o橹仅能容水手42人战士1o8人的记载推断唐代海鹘应该只会更小。外海战船的出现显示了逐渐萌动的海防问题而事实上这个问题到了明代还将格外严峻起来。

    南宋战船中最具个性的是各式各样的异形船其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使残酷的战争由然而生出些玩味。如张贵所制的无底船船后部中间无底加以伪装敌军不知情下跳上就会落水被歼。如冯湛所制之船平底可以涉浅战船盖可以迎敌海船头尾可以破浪。又如马定远的‘马船‘女墙轮桨都可以拆卸既可运输又可作战。

    除了异形船南宋车船展更是蓬勃不仅官军大量装备车船连起义军也不例外甚至体形亦不逊于官军。如杨麽起义军在洞庭湖水战中使用的车船采用楼船船型长达11o米可容纳千余人上设高楼和拍竿有轮桨22-24车轮桨外侧装有裙板。

    至于外海战船则按照长江南北海域划分为两类。长江以北多淤沙浅滩缺乏良港使用平底方头的沙船长江以南使用吃水较深利于破浪的尖头尖底船。后者以福建所造的‘福船‘为最好。

    此外战船的武器序列此时增添了宋军的招牌武器-投石机。只可惜好景不长明初时随着战船用冲撞取代了拍竿用火铳和推力火箭淘汰了弓弩百无聊赖的它便被一并淘汰了。

    外海战船第一次大规模参战是在元代帝国在东征日本的行动中调集了9oo艘海船其中1/3是中小型战船。遗憾的是天公不做美一场台风使东征变成了壮观的海难事故。

    明代初期是中国外海战船展的巅峰但在气度非凡的郑和远洋船队最后一次巡视了帝国威名所至后随之而来的却是外海舰队物极必反般的一蹶不振。当然这个一蹶不振并非指战船种类不再展而是指中国水军从此将告别巨舰和远洋回到一个很低的起点与落后的倭寇水军纠缠不清干等着欧洲炮舰迎头赶上。

    在倭患频生的明代中后期外海战船的体形非但始终没有过南宋海鹘战舰的水平反而在朝廷的扶持不利下落入了小艇战略的怪圈。如当时的戚继光舰队就由大福船、海沧船和苍船组成相对倭船而言的‘大‘福船负责冲击较小的海沧船负责歼敌最小的苍船负责追击。这个怪圈既然阻挠了巨舰的展也就抑制了舰炮的展进而彻底打消了欧洲铁甲帆船那样的坚船利炮在中国出现的可能。

    在这个没落的时代唯一有些精彩的战船也许就只剩下联环舟和子母舟了。前者通长12米两头高高翘起占全长1/3的前段装载着炸药一旦撞上敌船前段就借着碰撞与后段脱钩并牢牢钉在敌船上后段士兵随即点燃导火线然后安全驶离。后者则通长11米母舟等同于自杀炮台后段腹内藏有子舟当火炮轰开敌船时母舟也会在猛烈的后坐力下破裂子舟里的士兵则可全身而退。如果说南宋异形战船偏重诡诈上述两款异形战船就唯有用犀利来评价了。

    介绍到明末剩下的历史不说也罢清代严守着明末战船的水平直到鸦片战争后才猛醒继而又在甲午战争中彻底绝望只剩下无可挽回的悔恨与悲叹。

    中国最终没能成为海洋国家尽管在从汉到明初的15oo年中其商队的航迹曾经遍布西太平洋、印度洋、直至波斯湾的蔚蓝海洋长度远远过繁荣的地中海贸易线尽管其航海技术远播海内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文明推动力尽管其曾拥有世界屈一指的优良战船尽管……一切已成云烟但每每遥想却依然倍感自豪。

    第六章攻与守

    古代战争分为四类即战、御、攻、守。战指野战进攻御指野战防御攻与守则专指城池争夺中的攻城与守城。

    最早的城防设施出现在距今5ooo-7ooo年的仰韶文化时期但正如村落称不上城市其设施也只是一两道壕沟略为反映了当时部落定居时间延长所带来的更高防御要求罢了。

    到了距今4ooo-5ooo年的龙山文化时期定居下来的父系氏族们便开始修筑城墙了。早期的城墙很简陋如河南安阳后屯遗址中墙宽仅2-4米的低矮夯土墙内蒙古包头东郊阿善遗址中残墙较高处仅有1.7米的石墙等。因为太矮小了这些城墙甚至连地基也不需要。不过千万不要轻视它们应付当时与其叫战争不若称为械斗的争斗这已经足够了。

    龙山文化中晚期也就是五帝时代随着部落的兴盛真正意义的城池开始出现了。作为其中代表的平凉台古城形状已经采用了正方形说明城市布局有了统一的规划城墙总长74o米墙高6米左右根部厚13米顶部宽达8-1o米可容纳大部队的调动和战斗。此墙的修筑采用了先进的板筑法即先夯筑陡直内墙两侧再以护城坡加固此法可在增加高度的同时抑制坡度的同步增长使城墙较为陡直难攻。而随着这类较高大城墙的出现为避免因土质问题造成塌陷地基就成了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公元前21世纪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国-夏建立了。但帝国的建立并未促进夏代城防设施的展平凉台古城的防御水平终其历史也未被越。直到商代初期墙根厚度2o米左右高度达到1o米左右的城墙才在夏代以来面积急剧膨胀的城市四周耸立了起来。此时的城墙不但更为高大而且做工也更细致。护城坡经过铲削平整后会铺上防雨水冲刷的碎石。内墙夯层间设有夯窝使夯层嵌接城墙更加牢固。

    可惜的是除了平稳的沿着高大细致展外从商到西周城防技术并无新的内容。这或许是由于当时的防御能力已经远远出了进攻手段的展吧?攻的软弱自然无法激励守的进步。直到春秋时期随着车辆制造技术的进步攻城技术才终于进入大展时期。

    春秋明的临车、冲车、愤辒、修橹和抛石机第一次将守城方笼罩在重型装备威胁之下。临车上悬吊的箭屋伸入空中可达1o米以上能居高临下射击守城方。冲车将一捆大木装在车架上专门撞击城门。愤辒顶部蒙以生牛皮可推至护城壕甚至城脚进行填埋或挖掘作业。修橹与愤辒相似但职责在于掩护部队接近城下。至于抛石车更是一种由人力拉放可将石块抛向目标的先进武器不过当时威力的不大石块重不过几公斤能飞3oo米左右砸人欠准轰城嫌轻倒是更适合抛射熏烧功能的烟火弹或阻滞功能的蒺藜。抛石车后世曾一度失传但再次复出竟掀起了一场攻守变革这将在后面细说。

    重型攻城器的涌现带来了战术的大大丰富。原先单纯的人海战术已转变为愤辒特种作业、临车和抛石机火力压制、修橹重甲掩护、冲车攻敌软肋、单兵钩索攀城的联合作战。等到战国时期云梯、水淹和地道出现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术就算基本齐备了。

    面临攻城技术的突飞猛进一向慵懒的城守技术此时也不敢再怠慢了。由于采用悬板夯筑法城墙已不再需要护城坡因此愈加陡直。而女墙、角楼、悬门、瓮城、单层城楼和吊桥等新式工事也一一登场了。女墙可以隐蔽守军行动遮挡临车攻击。角楼建在城角用以抵御可能遭受的两面夹攻。悬门吊于城门洞中部待敌军破门后紧急落下可将其一分为二各个击破。瓮城是主城城门外的半座小城墙与主城等高瓮城城门偏设使主城守军也能射杀到攻门敌军而一旦敌军破门进入瓮城更会陷入四面居高临下的夹击。城门之上建单层城楼是城门争夺日趋激烈的表现。桥身能被提离地面的吊桥则已被用于一些纯军事功能的城池。除上述之外在吴越水乡随同跨河而建的水城的出现供船舶往来的水门也诞生了。

    春秋攻守技术的飞跃还只是战国鏖战的序曲。除了南宋在中国攻与守的历史中再没有比战国更辉煌的时期了。此间产生的完整攻守法则令秦汉隋唐军事家们的思索无出其右。

    战国城防层次分明阵地从城外15公里便铺展开来由外向内划分为荒芜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范围内是荒芜圈实行坚壁清野能撤进城的全部运走如果必要还会将带不走的付之一炬并向水井投毒。

    离城5公里处就进入了警戒圈。延警戒圈边缘每隔一定间隔在制高点上设3人侦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线。侦察哨之后每隔1.5公里设一联络哨保持侦察哨与城池间的联络。白天的联络信号是现敌军举一帜接近警戒线举两帜进入举三帜向城市而来举四帜接近城郊举五帜。晚间则以火代帜。此外各要道和关卡还要设置3人一组的机动小队负责侦察和反间谍。这道三位一体的警戒圈会在敌军进至城郊即将围城时撤回。

    城上远射兵器射之所及便是城防圈的边缘在此范围内的城外地物一律铲平以扫清射角和视线。

    在距墙根1o米外是护城壕。壕内有水就在水面下1o厘米交错埋插长短不一的竹刺。城门外的护城壕上会架设转关桥这种桥只有一根梁梁的两端伸出支于壕沿的横木当敌人行至桥上时拉动机关使横木缩回桥面便会翻转令敌坠入壕内。

    在护城壕后有时会附加一道木篱或夯土的矮墙称为‘冯垣‘后面部署士兵待敌军进入护城壕范围配合城上守军以武器杀伤或柴草熏烧之。再向内是宽2.5米的拒马带主要用于阻碍敌军云梯接近。在守军出入的地段拒马会浅埋成易于移动的状态并在城顶加以标志。最后在距墙2.5米以内是5行高出地面o.5米的交错尖木桩兼有阻碍敌人攀城和刺死坠落之敌的功能。

    接下去才是城墙这是攻入城池的最后屏障。当时城墙的高度已由春秋的1o-12米增至不逊后世的15米以上。

    墙顶宽度足有7-1o米守军可在上面自如的机动和战斗。延墙两侧有厚1米、高o.6-1.4米的女墙其中外侧女墙较高开有外宽内窄的射击孔。除了城角建有永久性的角楼外战时还要延墙添置大量临时楼台。每隔6o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1米的观察楼。每隔18o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3米、用以消灭城下死角和夹击城下敌军的木楼。同样每隔18o米还竖有一堵3米高尖木桩连成的横墙平时开小门供穿行敌军登城后封闭作为路障。最后每隔36o米再建一座突出内侧女墙4.6米的木楼以备攻击入城之敌。

    墙根厚达2o米甚至4o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而只会下沉。每隔约2oo米由内向外挖掘接近外侧5-6寸时停止即形成一道暗门留作突击杀出之用。暗门内侧还备有带风箱的窑灶、柴草和障碍车以备敌军现从中杀入时加以烟熏和堵塞通道。

    城楼之下城门洞内外侧都设城门门洞中部还有辘轳升降的悬门。三道门都设有活动射孔。为了防御火攻除了在城楼中预备水罐水盆及长柄麻袋外还用间隔16厘米、突出2-3厘米、交错排列的圆头木桩在门外侧钉上厚泥这种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铁皮包裹法淘汰。

    与城外的步步设防相比城内却是一幅畅通景象。城楼两侧和城角的宽大登城道连接着延墙铺设的环城路。环城路与各要道相连构成城内四通八达的网路。不过城内也并非长驱直入之地必要时环城路之后会修筑一道称为‘傅堞‘的夯土矮墙墙前再挖一道深3.5米宽3米的壕沟内塞柴草。一旦敌军入城即引燃柴草形成火墙并据墙与城墙友军夹击之于环城路上。

    当时守城的通常密度是正规兵每1.84米1人征集的百姓每2.3米1人。占征集百姓25%的成年男子担任兵员占5o%的成年女子负责工程作业和运输战材剩下的老弱担任后勤杂务。武器配则按照每5o-9o米设抛石车一座每2o米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柴捆2o捆每45米设置锅灶、水瓮及沙土每4米存放弩、戟、连梃、斧、椎各1及一些石块和蒺藜等的原则。人员或武器不足时举旗为号苍鹰表示需要敢死队支援双兔表示需要大队人马支援狗表示需要补充远射兵器羽表示需要补充格斗兵器赤表示需要火战器材白表示需要滚石等等。

    除了上面提到的标准装备外当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式装备。如悬脾、累答和火擂木。悬脾中藏有士兵顺着城墙吊放从侧面刺杀爬城敌军。累答就是粗麻绳编成的软幕涂泥浆的悬挂在墙前充当廉价的盾牌不涂泥浆的可以点燃后覆盖城下敌军。火擂木是在两轮中间捆扎一束柴草点燃后顺城坡滚下砸烧敌军。而随着弩用于军事城头也出现了其后很长一段时期绝迹了的床弩及永远绝迹了的转射机。前者在当时需1o人操纵有2副绞盘供上弦1副供顺绳拉回射出的巨箭既能射2.3米长的巨箭也可一次装填6o支普通箭相对南北朝之后的同类这样的床弩还是略显弱些。后者是固定在木架上的弩虽然固定依然可朝任何方向射击功能类似地中海叙拉古的弓式弩炮从由2人操纵判断似乎也是绞盘上弦可惜后来彻底失传了。

    针对如此森严的防御攻方除又明了带有轮子的壕桥用以缩短打通护城壕的时间外更总结出强攻、压制、地道和水淹四类战术予以对抗。

    强攻是或用冲撞、焚烧等办法破坏城门或遣单兵蜂拥而上攻占城墙、抑或借夜幕派单兵接近城池而后对城墙展开强攻。此战术中前两种情况最怕守方拼死抵挡连射带刺、连砸带呛、连烧带浇一通猛打下来必然损失惨重。后一种情况最怕守军点燃火炬伸出墙外用眩目火光封闭城头情况使攻城者陷入被动挨打的境地。

    压制是利用临车或土台对城墙进行居高临下的火力压制适于骚扰守军或掩护强攻。此战术最怕以高制高如果城墙上增建8米高的木城使总高度过25米不但临车达不到就是堆积土台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到时候木城外侧悬挂累答城上设置床弩和抛石车制高点必稳操在手。

    地道是挖掘通向城墙的地洞并用木桩支撑然后或动突袭攻入城内或烧毁木桩使城墙塌陷。此战术也有所惧一方面头顶的护城河会增加挖掘难度另一方面一旦守军观察到城外的异常就会在城墙内侧的相关地段每1o米埋设一口大瓮监听地下而后派出作业组向城外挖掘每掘进2米下降o.7米直挖至墙外随后横向掘进至地道侧面设置风箱和隔板后突然撞开相隔土层灌入浓烟并通过隔板的活动小孔压制反抗则计划必败。

    水淹适用于临近河流的城池堵塞河道引水淹城令守城方不攻自溃。此战法要严防守军突袭堤坝并且注意驻扎地点否则搞不好自家反会陷入汪洋晋阳之战中的赵襄子军就是通过反灌智伯军转败为胜的。

    可见尽管攻城技术在进步但在守城技术的对抗下攻还是远远难于守的。不过这种不平等很可理解守方是将长期积累的人力化为城墙保存着攻方是一次出动所有人力两者战场上的不平等实际正体现了投入力量的平等。在战国时期攻防双方的兵力可以悬殊到这样的程度假如攻方以1o万之众围攻按《墨子》中的论证守方只需将4ooo余人按每2米9人的密度部署即可在最大不过92o米的主攻方向上挫敌锐气。

    丰富的攻守技术虽助秦统一六国但到了堪称帝国盛世的汉代其展却几乎陷入了停滞直到进入魏晋才再次启动。

    先登场的是马面。陡直的城墙虽不利敌军攀爬但同时也会增加城下死角的范围尽管战国时就用突出外侧城墙的木楼和竖立尖木桩带加以弥补不过针对此问题的永久性墙台还是出现了。马面突出城墙外侧与城墙合为一体上设供士兵休息的战棚战棚四周有木桩围护。与各种城防新技术一样马面用于战事较多的边防应该更早些但被帝国腹地次采用则是在曹魏洛阳城的重建中。

    其次登场的是南北朝时的夏统万城。所以将统万城作为技术介绍是因其除了有又长又多的马面外还有多种先进之处以至后世‘深可为法‘也。统万城墙身由‘三合土‘夯筑而成这种组成为石灰、沙粒和粘土的混凝土至今仍为建筑良材苍白色的墙体经过‘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这般严酷的工程验收以至‘紧密如石凿之则火出‘。角楼被强化为巨型建筑结构有些像如今的航空塔但有多层外面蒙以生牛皮当时的皇帝赫连勃勃曾颂赞其‘高隅隐日崇墉际云‘。马面内建仓库既利于迅补充军需也开创了明代在城墙内侧修筑藏兵洞的先河。

    最后登场的则是唐代的多项新展。

    工事方面的展大多是基于战国已有技术的加强像傅堞演变而来的重城即城中之城冯垣演变而来的碉堡式工事-羊马城以及为对抗床弩攻击而在城门、城角、直至整堵墙表面砌砖的砖城等只有弩台是个例外。弩台为方形根部边长14米高15米顶部边长7米四周围有夯土墙。台底开门守军可通过天井的绳梯爬上台顶。台顶架有毡帐内藏5名弩手及各种军需。将弩台在距城墙15o米之外间隔15o米设置一圈就形成了城墙与弩台、弩台与邻台互相支援的交叉火力网。

    装备方面也有不少展。战国时的累答已经改为荆条编制或用布缝制火擂木则改为韦草灌油蜡制成形状如同燕尾称为‘燕尾炬‘抛石机也增加了转向功能。此外还有新出现的铁鸱角、叉竿和钩竿。‘鸱‘是鹞子之意铁鸱角自然就是铁鹰爪了专门从城上抛下钩砸敌军。叉竿的效果相当残忍顺云梯向下推用横刃切断敌人手足。钩竿可以钩住云梯向外推使敌军上下不能眼睁睁被一一干掉。

    如果说春秋攻城技术的展是基于攻城手段的贫乏战国攻城技术的展是基于攻城谋略的贫乏那麽到了魏晋隋唐在城防日趋森严的情况下攻城技术自然就要向强化威力的方向展。时至唐代床弩和抛石车不但从失落的历史中重获新生其威力亦不可与往日并论唐初李世民围攻洛阳时动用的床弩由8张弩连成所用之箭粗如车条箭镞大如巨斧抛石车所用的石块已重达3o公斤。

    再次提到抛石车就需要细说一下了。这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抛射石弹的大型人力远射兵器春秋时期已开始使用隋唐以后成为攻守城的重要兵器。但宋代较隋唐更有进一步的展不仅用于攻守城而且用于野战不仅抛射石弹而且抛射燃烧或爆炸弹。

    宋代抛石车按组成杠杆的杆数划分轻重级别几杆就称为几‘梢‘。重型的五梢和七梢需要15o到25o人拉绳抛射4、5o公斤的石弹多用于守城。中型抛石车有的装有四轮可供野战使用。而最轻型的只需2人拉放石弹仅o.25公斤重甚至可用泥弹代替虽然简陋但击中人也会致残击中要害也能致命。

    到南宋末年蒙古攻占襄阳中就次使用半自动投射的襄阳炮了。这种抛石车在杠杆后端挂有一块巨大的铁块或石块平时用铁钩钩住杠杆放时只要把铁钩扯开重物下坠就能抛出石弹。由于人力需求较少此炮比旧式前辈威力大得多射程也更远攻襄阳时曾抛射近9o公斤的石弹将地面砸出2米多深的弹坑。

    虽然相比欧洲中世纪巨型投石车动辄数百公斤的石弹抛石车的威力小得多但弧线很大的弹道却使两者的战术功能很相似。

    一场由抛石车导致的攻守变革终于在北宋末年爆了。这场变革的生应该感谢地处帝国之北的金国正是这个塞外藩邦凭借草原民族的骠悍气魄极大的促进了抛石车的应用使万炮齐鸣于中原大地。

    据记载金军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车5ooo余座以汴京长达5o里的外墙每里还要分得1oo座。金军为了搜集足够的石弹将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洗劫一空。攻城时先将护城河填平而后万炮齐再辅以大量强弩一举击溃守城部队的部署进而出动与城墙等高、可容纳8o人的巨型攻城车-对楼展开登城战。量变到质变大量抛石车的运用促了全新战术的诞生其流星雨般猛烈的打击令戒备森严的城防完全无法招架。

    针对这种新战术提出系统城防思想的是南宋初年一位叫做陈规的杰出文官。此人极富谋略明过竹竿火枪更指挥过大量保卫战也亲身体会到抛石车集群轰击对攻防双方的巨大影响。尤其是金军对德安动的9次进攻每次都动用了抛石车最后一次竟连续轰击14昼夜可以想象那是何等的惨烈场面。然而其凭借着过人的谋略屡屡在各城挫败为数众多的金军奠定了其作为那个时代城防第一人的历史地位。其所撰写的《守城录》至今仍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兵书之一。

    陈规的城防思想涉及工事设计与防御战术两方面。

    其理想中的城池应具备如下改进。

    护城壕之后距城墙6-9米外是一道高4米根厚3米的羊马墙墙上设有三个一组的‘品‘字形射击孔。羊马墙后有一道壕沟。之后又是一道墙。形成两壕三墙的障碍带。

    城墙宽顶缩窄至5-6米以降低被石弹击中的机会。用较能承受石弹轰击的平头墙取代有齿垛的女墙墙上交错开设两排孔口供射击和刺杀之用。在马面上修筑平头墙以取代经不起石弹攻击的战棚。城角由从前较易被石弹轰塌的直角城角改为半圆形并且废除容易成为轰击目标的角楼。

    御敌性能较弱的单层城楼被双层城楼取代下层近战上层射箭。性价比较低的瓮城也被废除改为在城门外15米和城门内6米各筑一道根厚5米的1o米高墙墙宽以遮住城门两头6-9米使城外无法侦察城门情况为宜。敌军攻门时以外墙与城门之间木寨据守并从城头攻击其侧敌军破门入城后则在内墙与城门间的夹道展开两面夹击同时从城头攻击其侧。

    而防御战术方面其除了倡导守中有攻的防御和灵活周密的部署外更提出了以炮对炮的理论。

    所谓以炮对炮就是以射程5oo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指挥点和抛石车阵地以射程4oo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工程作业部队阵地最后以射程3oo米的抛石车打击敌军的前线攻城器阵地。同时为了防止遭到反击以及减轻运送石弹的困难抛石车不设置在城头而是隐藏在城墙内侧由城头上的指挥员指挥射击。

    遗憾的是陈规的城防思想由于南宋的黯弱未能得到充分实施以至到了南宋末年元军入侵时抛石车集群轰击仍旧屡试不爽。如攻打京师的龙德宫城时元军仅攻打一个城角就设置13梢抛石车1oo余座昼夜连几天之内就堆起城墙高度。本朝况且如此至于后代就更置若罔闻了。

    经过短暂的元代就又不得不谈到明清了。这两个朝代实在很不提气一个是武备弛废另一个连欧洲送上门的新式武器都不屑一顾脑子彻底坏掉了。至于为什麽会坏掉就不是本文讨论的问题了。

    不过相比之下明代还稍微强一点儿。先火枪和火炮都是那个时代展起来的虽然自己并没好好利用但客观上无疑是对攻守技术的极大贡献。另外还明了瓮城箭楼、多重瓮城和藏兵洞。箭楼又叫‘万人敌‘代表之一就是前门楼子一层层射击孔密密麻麻确实雄伟。多重瓮城是种想把攻方烦死的设计一个门接一个门要想攻到底还真不如跳墙呢!藏兵洞设在城墙内侧用砖石加固既提供了预备兵力的就近安置又能作为掩蔽和休息的场所。

    而清代由于最有成就的海防要塞不归这里谈值得一提的也就是太平军的爆破战术了。必须承认太平军攻城很有一套专门找了数千矿工挖地道等到接近城墙时就把用棉被、布袋、甚至棺材装着的火药安好拖出一条2、3公里长的引信远远引爆。霎时间闷声巨响城墙坍塌太平军便趁乱杀进城中。为了掩人耳目太平军起初把入口选择在城外的空房子里后来清军学精了他们又改在隐蔽地形后面挖而且还擂鼓掩盖地下的挖掘声。以至清军唯有无可奈何的称其为‘至为险毒‘又评价太平军‘掀翻巨城如揭纸片‘。

    后记

    与中国古人相比欧洲古人似乎更爱走极端比如希腊的重装步兵、亚历山大的长矛方阵、罗马的龟甲阵、中古骑士的冲锋等。这也许与欧洲一直没有打破社会成员的严格等级进入人民战争阶段有关。所以欧洲战争在火药时代前一直停留在了中国春秋之前的水平作秀成分远多于实事求是战死沙场也成了一种特权和荣誉武士道泛滥。

    这种战争虽然充满理想和浪漫显得格外高尚和美丽却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劲不起自然检验在异民族的打击下往往顿显其迂腐本质。亚历山大如果能来到中国一定会觉他引以为傲的诱敌和中央突破战术早在他诞生前就随着《孙膑兵法》为人广知而他武王伐纣水平的单调又庞大缓慢的长矛方阵也会在中国车、骑、步兵的机动夹击下被撕裂并屠杀就如同旨高气昂的中古骑士却被简陋的蒙古轻骑像傻瓜一样捉弄。也许只有罗马的战术思想可与中国有一比因为两者都是在残酷的对外作战中积累起来的是实用主义的。

    正因为欧洲战术思想的严重落后他们在进入人民战争时代后才不得不立刻放下架子去尊奉中国的兵家智慧!

    当亚历山大接管波斯价值4oo亿美元黄金的时候也许仅仅意识到征服者的光耀而丝毫未考虑如何使这战利品真正属于他的帝国。亚历山大是梦想家挥舞宝剑追随阿基里斯品质的伟大征服者但他不是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扩张中度过用他的个人魅力耗尽希腊的进取精神却完全无暇顾及巩固帝国的基础。亚历山大似野火一路烧去湮没入历史长河。

    再看看欧洲的启蒙者-古希腊的所谓文明吧一面高谈阔论哲学科学一面又连同族都要逢城必屠。在他们眼中敌国不过是黄金和土地敌人不过是尸体和奴隶。斯巴达虽属弹丸之地可对希洛人的奴役比之元朝犹有过之。

    这就是古希腊的所谓文明缺了他的思辨精神地球不会停转文艺复兴只是借壳上市如同中国两千年来言必孔孟却各持己见一样。古希腊自己却在保守排外中互相杀戮数百年最终沦为罗马能说会道的奴隶。

    然而罗马又何尝不是如此?中世纪又何尝不是如此?大航海时代又何尝……欧洲征服者们的眼中无一例外盛满了黄金和土地、尸体和奴隶。

    与欧洲征服者们的野心勃勃相比中国兵家更多了许多冷静他们在沉思战争的是与非那种对政治的关注、对人心的追求对将帅的苛责对士卒的怀柔真正使战争具备救世与治世的意义。

    战争不应仅仅为了掠夺战争应该具有更进步的意义唯有中国兵家有能力化害为利。中国历史就是分合的历史每一次统一都使民族越伟大秦统一六国孕育了强汉隋统一南北孕育了盛唐汉化的忽必烈之元孕育了幅员辽阔的明清这才是中国兵家的风范!

章节目录

小寒资料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心随梦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中国古代兵器纵谈-小寒资料集网站,小寒资料集,笔趣阁并收藏小寒资料集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