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夔(kui)牛
东海中有座山名叫流波山。此山距离海岸约七千里。山上有一种兽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鼓槌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震慑敌兵威服天下。
更新异兽:
蛮蛮
鸟。形状象野鸭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能飞翔。它一出现天下就大水。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更新古神:
强良
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就样子来言应可称之为人头虎(比西方的人头马强?)可能喜欢以蛇为食)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载。
更新:
玉桃
光明洞彻而坚荧须以玉井水洗方可变软食之。服之可长生不死。(后世生出许多变化如‘王母桃’、‘仙桃’、‘蟠桃’等。)
《诉异记》、《神农经》有载。
更新异兽:
谢豹
为杜鹃之别名。但有一虫亦名之。此虫圆如球类虾蟆。见人就以前足遮头象害羞一样。能钻地度很快。但有时在地上听到杜鹃的叫声就脑裂而死。(可能以此得名)
《虫经》有载。
更新异地:
酒泉
西北荒中有酒泉其水若酒酒味美如肉清如镜。其上有玉杯喝一杯又有一杯出。该泉和天地同永无干涸之时。有说饮此酒者与天地同寿。
《神异经》有载。
更新异兽:
九尾狐
最早见于《山海经(南山经)》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食人。吃之不蛊。但其后被赋予象征子孙繁息之意成为瑞兽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立与西王母座旁。可惜最终受小说及民间传说所累又变回了高等妖兽。(妲己)
更新古神:
浮游
共工的臣子。据说战败后自己投水而亡(应该是死后为神)。其状如赤熊经常带来不祥。在厅堂上见到则称霸天下的人死厅堂之下见到则平民受到惊骇;在门附近见到则近臣有忧在庭园里见到则没什么大碍。
晋平公尝夜梦其窥屏乃病。子产言其窥屏只病而无伤。因其为颛顼所败又为共工之臣故祭颛顼共工可愈。
《古文琐语》有载。
异草更新
蔓金苔
晋朝时有邻国向宫中敬献一种叫做蔓金苔的苔类植物。其色如金宛若无数只荧火虫聚在一起体态有如鸡蛋一般。若将它投入水中则蔓延于水波之上所出的光亮闪烁夺目。因此也有人称“夜明苔”。
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更新异草:
藤花
形似菱菜。朝紫中绿午黄暮青夜赤五色变幻。
《异苑》有载。
更新异兽:
肥遗
如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山海经》有载。
能
三足鳖尾有分支。食之无蛊疾。(传说为鳐死后所化。)
《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有载。
更新异物:
风狸杖
这个东东本应该和风生兽一块的。有得之者禽兽随指而毙;有所欲者指之如意。
《岭南异物志》有载。
小常识
华盖
黄帝与蚩尤战时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停在其头上。因其有花卉之象故称为华盖。(后世之帝以己为天之子故)
《古今注》有载。
更新异鸟:
瑲(其实是‘王仓‘)琅
好像是山海经里说得除凤凰之外的又一个神鸟叫声如犬吠飞起有火光衔灵芝为巢下蛋四方(是指形状哦这鸟下蛋时候也不怕割屁股).
更新异草:
蛇衔
昔有百姓耕地看到一只伤蛇在边上。另一只蛇衔一草覆于伤处隔日伤蛇愈。后用其草治疮皆灵。此草本无名以其事而得名。
《异苑》有载。
更新异兽:
天鸡(有多解取其一)
北海大鸟其高千里左足在海北边右足在海南边。其毛苍其嘴赤其脚黑以鲸鱼(这是神话中的鲸鱼和现实中相类但更夸张)为食。震动翅膀飞翔时声音如雷如风震动天地。(中国神话中这种巨兽多亦是一大特色)
《神异经》有载。
更新异兽:
雨工
柳毅曾经看到一个妇人在牧羊问之。妇人答:此非羊雨工也。再问:何谓雨工。答:雷霆之类也。(造此解释应为雷属性的异兽类羊。不过神话中雷神和雷兽大多为有人形特征最不济也象只猴。此应为异数)
ps:那妇人不会是电母吧。
《异闻集》有载。
更新异草:
怀梦草
似蒲色红白天缩在地里夜晚才露出地面。怀着它的叶子可以知道梦的吉凶立刻灵验。
但有佚事:汉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得东方朔(此人强)献此草帝怀子夜果梦之。(好象心理探测)
《洞冥记》有载。
更新异人:
鬼谷子
有说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以此为号。弟子百余人独苏秦、张仪好纵横之术。在人间数百年后不知所终。
亦有称其为古之真仙。姓王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自周末定居鬼谷授徒曾以一履变化为犬为苏、张引路。
(还有种说法称其为苏秦掩饰自己所作之化名以之作《鬼谷子》一书)
《太平广记》、《录异记》有载。
更新佚事:
养神芝
秦皇时旺死者众。有鸟衔草覆于死人面立刻复活。秦始皇派人拿此草给鬼谷子看回曰:此乃祖洲不死草生在琼田中叶如菰不丛生一株可活千人。
更新异人:
东方朔
平原厌次人在吴中教了几十年书。汉武帝时上书拜为郎。当时的人有人认为他是圣人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个小丑。他说的话或深或浅无人能捉摸到其本意。后弃官而去。《汉书》称其为‘滑稽之雄’(精辟!)。就传说来看此人博学多才能和仙班交往本身能力显现不多。(绝对大智若愚)。
《列仙传》有载。
更新佚事:
东方朔未死时曾经和同住的人说:天下没有人知我本来面目除了大王公外。他死后武帝听到这传言召大王公问之。大王公说:我不知啊。帝问:你擅长什么?回道:观星。帝又问:星位正常吗?回:其他都正常只有岁星不见了十八年刚刚重新出现。武帝仰天长叹:朔在我身边十八年我竟不知他是岁星之精。惨然不乐。(注:岁星即木星)
更新古神:
刑天
原来是炎帝的臣子好象是个文臣(至少不是带兵的)。炎帝为黄帝所败刑天不服继续作战。帝砍掉其头埋于常羊山(炎帝诞生地)下。没了头的刑天就以自己的(猛士!)
《山海经(海内西经)》有载。
小常识:
五帝
东方为太皡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楚辞》、《周礼》俱有载。
天帝一般是指黄帝但也有时指炎帝或尧。
[楼主]posted:2oo5—o8—o42o:o8|
书虫
级别:圣骑士
精华:2
帖:795
威望:372点
中文币:1153两
贡献值:o点
在线时间:89(小时)
注册时间:2oo5—o8—o4——
很多古代资料或传记中提到了各种神兽特别是山海经这类奇志。看见前面已经有为朋友贴出来了可是内容大致是介绍出处对于解释比较少今天我就稍微再补充一下.
禺号:东海海神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黄蛇足踏两条黄蛇。
禺京:禺号的儿子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青蛇足踏两条红蛇。风神兼北海海神。
魃:热神身着青衣头戴青帕面容冷漠。图片的样子象老猴子。性别是女的。
祝融:火神兽身人面驾两条火龙。
共工:水神蛇身人面红驾黑龙。乃祝融玄孙。
后土:土神。
噎鸣:时间神。
句芒:木神又名重鸟面人身驾两条龙。
神荼郁垒:冥府之神居东海桃都山。
不廷胡余:南海海神。
烛阴:钟山之神。
帝台:中山大神。领中山之地。
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齿乱蓬松的头上精心地别着一支玉胜。大神居西方之玉山。
英招:人面马身背长双翅通体虎纹。
6吾:昆仑山神人面虎身九尾。
开明兽:昆仑山神身如巨虎九头每个头都有一张人面。
离朱:昆仑山护树神。眼睛最明亮。
长乘:赢母山神。
帝江:天山神六脚四翼无头。
瑶水:型如牛八足马尾两个脑袋喊叫地声音象鸣号筒他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战乱。
白泽神兽:将天地间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精怪奇物描述出来的神兽。
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头生坚角耳旁毛直竖如剑以沙石金钱为食。
魑魅:人面兽身四脚的怪物以柔媚的女儿声迷人。
神辉:人面兽身独脚单手能以催人入眠的哈欠声迷人。
魍魉:象三岁小娃娃通身黑里透红长耳红眼长了一头乌黑的长能用呀呀学语的童声迷人。
风伯飞廉:鹿身雀头生尖角通身豹纹尾如黄蛇。
雨师屏翳:形如七寸细蚕背生鳞翅。
夔牛:牛形无角灰身一足进出海水必定有大风雨伴随双目如日月般明亮吼声如打雷震惊天地。
雷兽:龙身人头肚大如鼓每自拍打肚腹便放雷。
肥遗:六脚四翅的蛇当人们看到它在天生翱翔的时候地上就会生可怕的旱灾。
柃柃:牛形虎斑纹鸣声似人呻吟它一出现就会生大水灾。
蜚:牛形白脑袋一只眼尾似蛇它经过水水干枯经过草草枯萎。它一出现天下就会生大瘟疫。
毕方鸟:象鹤青身白嘴红斑纹一只脚它出现在哪哪就会生怪火。
酸与鸟:象蛇四翅六眼三只脚见到它的地方就会闹恐慌。
玄丹山的五色鸟:人脸长栖息在哪哪里就会有亡国之灾。
吃人的怪兽
诸怀:四角象牛大耳嘴形状怪。
狍鹗:象长腿大狗眼长在前脚后面。
穷奇:牛形红身人面马脚叫似婴儿啼哭的怪物。(跟黄帝有血缘关系)
浮游:人面兽身有翼身披红毛常浮游水上善兴风作浪。
相柳:九头怪物天界第四次大战结束后与共工不知所踪。
腾蛇:
凿齿:人身兽口生六尺长的凿刀般的利齿的怪物。
修蛇:又名巴蛇身长百丈黑身青一口可以吞下一头大象。
强良:嘴里衔着蛇手里握着蛇人身虎头有很长的手。
日猋:长居地心烈岩暴躁凶狠浑身如烈日煞白足迹到处裂地
焦土。群火中凶芒。
魍狐:狡猾*诈占有欲强黄色昧火能僵化所有生命。代表群火中之惑昧。
尚飨:贪嘴暴食可吞天地口喷腐蚀性的紫光可溶解坚矿金鉴。代表群火之贪芒。
螟蛟:愤世嫉俗凶性爆青色烈火蒸云化雾损害天地干旱连年。代表群火之怒火。
金鳌:水6双栖属性玄寒深蓝之光能凝固万物成冰。代表群火中之冰寒。
凫鷩:疯狂妄为熊熊烈火无孔不入催火山天灾令生灵涂炭。代表群火之狂焰。
貔貅:嗜杀残暴双目照射红光高热令万物化成灰烬。代表群火中之血光。
崔嵬:生于阴暗讨厌光明闇黑邪芒蚕食日月之辉遮天蔽地。代表群火中之黑暗。
狡猊:怨毒乖张以摧毁世上一切美好为乐蓝色烈火可焦土千里。代表群火中之怨炎。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中国吉祥图说》谓: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叫睚眦(yazi)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叫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suanni)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屃(bixi)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狴犴(biga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质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chi)吻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音:牙字)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又名*屃(bixi)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屃(音:毕戏)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诸神由来》一书说《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品质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
也许所谓的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综合起来说说
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屃:(音毕戏)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螭吻(音吃吻)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饕餮(音滔帖)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因它能喝水也有装饰在桥栏板的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睚眦(音牙自)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狴犴(音毕干)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狻猊(音酸泥)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趴蝮(音八夏)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椒图形状似螺蚌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1楼]posted:2oo5—o8—o42o:o8|
书虫
级别:圣骑士
精华:2
帖:795
威望:372点
中文币:1153两
贡献值:o点
在线时间:89(小时)
注册时间:2oo5—o8—o4——
貔貅又名天禄龙头、马身、麟脚这种猛兽分有雌性和雄性雄性为“貔”雌性为“貅”。貔貅身无毛、无鳞、无因此风水术中便将貔貅做为镇宅辟邪、纳财聚财的灵物广泛使用。貔貅是以财为食所有纳四方之财的功效。
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为一角或两角一角为“辟邪”两角为“天禄”后来经过朝代的转变就没有分为一角、或、两角。大多以一角为主。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等流传到现在较为常见的貔貅多是独角、长尾。貔貅身长鬃毛卷起、有双翼的(寓意“飞黄腾达”)。尾毛卷须、身背元宝蝙蝠、(寓意“遍地是福”)。身有火焰的(寓意“红红火火”)。还有芭蕉扇、螭虎、万年龟等。
蝜蝂是喜欢背东西的小虫。行走中遇到东西就拿起来。昂着头背起它。背上越来越重虽然累的厉害还不停止。它的背部很粗糙东西因此积累不散落终于跌倒起不来。有的人怜悯它帮它拿掉东西。一旦能够走动又相原来一样拿来背上。还喜欢爬高不到力气用到极限不停止直到坠地而死。
甪端(音6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独角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夷之语为吉祥之物也寓护卫和辅助君主之意。故在皇帝办公的地方常有甪端陈设。古香薰炉上常见。
苏州有个古镇—甪直。古镇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角怪兽“甪端”的雕塑。传说中此兽可辟邪镇风甪一方百姓。明代聚村为镇时遂取其祥瑞更镇名为甪直。
下面图片是故宫明万历年间制的甪端熏香炉制作极为华丽。甪端昂独角二目圆睁双耳口微张以为散香之用四爪为器足作直立状圆形垂尾足下踏掐丝珐琅蛇。通体饰豆绿色珐琅地用红、黄、蓝、白等色珐琅填饰纹样。甪端的头部可掀开以便放置熏香。
灋也叫“獬豸“身似羊作奮蹄、牴牾狀最突出的特點是頭部有一碩大、鋒利的獨角。学法律的人都知道代表“公正公平“
[2楼]posted:2oo5—o8—o42o:o9|
书虫
级别:圣骑士
精华:2
帖:795
威望:372点
中文币:1153两
贡献值:o点
在线时间:89(小时)
注册时间:2oo5—o8—o4——
整理了一下关于古代的吻兽。
中国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传说宫殿、庙宇等屋脊上装饰“龙吻兽”可避火灾驱魑魅。起初并不是龙型的是由简单的翘突逐渐形成动物形的脊饰有鸟形的更多的是鱼龙形的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代《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屋脊两端就有这类装饰物。鸟形演变为鸱尾(传说是一种海中能灭火的神物)至中唐或晚唐出现张口吞脊的鸱吻。宋代以后龙形的吻兽增多清时已很普遍表面饰龙纹四爪腾空龙怒目张口吞住正脊脊上插着一柄宝剑艺术形象完美称为“正吻“、“龙吻“、“大吻“。正脊以外的垂脊戗脊上则常用兽头这些兽头顺着脊的方向面向外望去故名望兽。吻兽的使用也逐渐形成较严格的定制和比较严密的格局。
唐宋时只有一枚兽头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骑凤仙人”民间也叫做“仙人骑鸡”。这个“仙人”究竟是谁?为什么在檐角的最前端?为什么骑着凤凰?民间对此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
一种传说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古代的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另一种传说他是齐泯王在位期间不务正业昏庸无道所以遭到群众的憎恨珍禽异兽穷追猛打把他追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再往前迈一步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至于为什么用仙人骑着凤凰传说齐国的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被敌人追到一条大河边眼看就要走投无路了。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国君急忙骑上大鸟化险为夷。因此人们把他放在建筑脊端寓意着逢凶化吉。
在小仙人之后坐姿排列着一队小动物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不同而数目有所不同多为一、三、五、七、九单数(阳数)。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用到了十个除了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外大概也意味着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在不同的建筑物上小动物的数目不等用九个来举例它们依次是:鸱吻(龙的九子之一)、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故宫太和殿在最后增加了一个行什。数目越多表示级别越高。拿故宫来说太和殿用了十个天下无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用九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用七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用五个;某些配殿用三个甚至一个。
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因此檐角上使用了传说能避火的小动物。
这些小兽代表的意义分别为:
1.鸱吻(龙)喜欢四处眺望因此在檐角的前面。传说中“龙生九子”的一位“龙子”关于这一龙子自古有种种传说。一说是由于这一龙子住在南海能喷浪成雨故将它装饰在屋顶的正脊两端取镇火之意;二说屋脊两端的兽俗名为“吞脊兽”其模样似龙非龙面朝里张着大嘴好像要把整个殿脊吞下去。它的背上还插着一把利剑只有剑柄露在体外。为什么会这样?据说是因为这一龙子“擅离职守”逃回南海而死死后把它镇于屋脊上;三说是龙王把王位传给了大儿子可是龙王死后老二和老大争夺王位谁也不肯相让怎么办呢?哥俩最后商量以吞下一条屋脊来决定胜负胜者为王。老大自知武艺不如老二又恐王位被夺心一横拔出宝剑趁老二吞脊之时从背后狠刺下去把老二钉在屋脊上。
又说鸱吻的背上插一剑是许逊(公元239-374年晋道士。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曾为旌阳县令感晋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东晋宁康二年在南昌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或旌阳)的剑。鸱吻背上插许逊的剑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防鸱吻逃跑取其永远喷水镇火的意思;另一传说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这里取避邪的用意。
2.凤象征尊贵、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凤是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3.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4.天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5.海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6.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传说能食虎豹有率从百兽之意。
7.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8.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传说能辨别是非曲直独角又有神羊之称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9.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传说是一种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吉祥物。
1o.行什(音杭十)介绍古代建筑的资料对此兽来历多语焉不详所以只能大概找了一点。
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
但是从1998年开始掘的元朝中都遗址中出土的脊饰尤以一件“行什”瞻目它头上戴着一顶圆形花边小帽尖嘴猴腮挺胸腆肚背生双翅手按金刚杵。裸露的上身套了件宽松的坎肩肃目锁眉憨态可掬。说明此吻兽早已流传。
[3楼]posted:2oo5—o8—o42o:o9|
书虫
级别:圣骑士
精华:2
帖:795
威望:372点
中文币:1153两
贡献值:o点
在线时间:89(小时)
注册时间:2oo5—o8—o4——
螭虎(音netbsp;《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螭为龙子。”张揖的注释称:“赤螭雌龙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之载其中“螭魅”一词的杜预注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左传-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其中“螭”字据注家称:“螭山神兽形。”
螭就是龙九子之一的螭吻螭虎身形如虎为螭与虎的复合体。螭为阴代表地虎为阳代表天螭虎神兽意指天地合阴阳接都是两三个头尾相抱出现。象征皇权与吉祥。玉玺和璧上最常见。秦汉时期最流行。现在也在各种玉佩、印章等金玉上也常常出现。螭虎也有龙虎之意可用来比喻勇猛的将士。如“翠华拥英岳螭虎啖豺狼。““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程咬金为“螭虎将军“等
说到螭虎顺便也说说代表皇帝江山大权的玺。皇帝的印章有公章和私章之分。代表国家布诏书或其他文告时钤用的可称为公章是皇权的象征古人称之为宝玺、御玺、御宝或国宝。宝玺伴随着我国第一个皇帝的出现而行世关于始皇玺的形制史书均说它是用蓝田玉镌制、螭虎钮。始皇玺归汉后即[被汉高祖定为传国玺“世世传受”。新天子继位先接受此印皇位才算合法才能得到臣民的承认。传国玺是真命天子的标志也是西汉以后各朝野心家攫夺的目标。王莽篡汉就把夺取这方印章作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当他篡汉的步骤基本完成大局甫定立即派人威迫汉元帝的皇后元后交出传国玺。传说当时元后很不情愿愤怒之余将玺印投地螭虎缺去一角而王莽并不以此为憾揣起残玺得意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据说后来他兵败身死时这枚印章仍挂在他身上。传国玺至迟在汉献帝末年就丢失了。尽管传国玺已佚但汉以后不少朝代仍都有所谓“传国玺”都说是秦始皇的原印并为它的来历编造了很多荒诞不经的故事籍以证明自己属正统。
在汉代传国玺是镇国神宝从不使用。皇帝另有六方常用的印章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俗称六玺。每玺钤用的范围均有规定譬如赏赐诸侯王时用“皇帝行玺”;兵、召大臣时用“皇帝信玺”;向外国送文书时用“天子行玺”。这些印章都是白玉质地螭虎钮形制与传国玺基本相同。
史籍记载宋代帝印始用龙钮但南越是秦始皇派到广州开拓岭南的将军赵佗在汉初建立的诸侯王国就印章形制来说这枚“文帝行玺”已是龙钮。
魏晋及南朝刘宋的宝玺完全沿用汉制不但“乘舆六玺”的印文使用范围与汉常用的六玺同其质地及钮式也仿汉玺。到了唐宋改玺为宝。唐以前皇帝用印均称玺“至武后改诸玺皆为宝;中宗即位复为玺;开元六年又复为宝”。此后皇帝印章就大都称宝。形制也有更改。汉玺大小仅只方寸。唐宝尺寸未见明确记载但从遗存至今的其他唐印考察唐宝当比汉玺大。数量增多到八宝。
明代又恢复了宋的多宝制度印文除保留旧制之六宝名称外其他均已改异。明初宝玺定为十七宝后至二十四宝。清承明制乾隆钦定的二十五宝有二十宝完全袭用明宝其中最重要的要属“皇帝之宝”。有两方“皇帝之宝”。一方为青玉质交龙纽这方宝玺的独特在于不仅是先帝遗下的宝玺而且是乾隆以前众多宝玺中唯一的一方清书篆体的宝玺。另外一方“皇帝之宝”质地为檀香木满汉篆文合璧左满右汉。盘龙纽。这是清帝众宝玺中唯一的一方木质宝玺由于那方青玉的“皇帝之宝”被列为先祖的传国玺尽管宝谱上规定了其功用为“以布诏敕者”实际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倒是在日常公务中布诏令文书住注用木质的“皇帝之宝”。而按规定交泰殿的25宝照例是不准出乾清门的只有这方木质的“皇帝之宝”是个例外。据史载:凡皇上行围及驻跸圆明园这方木质“皇帝之宝”都要随驾。由此看这方木质的“皇帝之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宝不离身”的皇帝玺宝。
獬豸(音“谢至”)
是中国古书中常见的一种神兽能辨曲直汉杨孚《异物志》对獬豸特性的概括最有代表性:“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意思是说獬豸能区分好人坏人看到两人打架它会用角抵触理亏者。听到有人吵架它会用口咬挑起是非的一方。相传先秦官员断案折狱曾用獬豸辨别其中曲直。
羊的形象温顺善良所以不易神化。虽然古人有“火畜”、“金精”之说却没有相应的故事流传下来。即使有神异之处也是在别的故事中充当配角。
《灵异转》中有书生柳毅与洞庭龙女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时龙女正在放羊柳毅说:“吾不知子之收羊何所用哉?神祗岂宰杀乎?”龙女回答:“非羊也雨工也。”柳问:“何谓雨工?”答:“雷霆之类也。”柳毅再仔细看觉得这些羊都“矫顾怒步饮龁其甚而大小毛角则与羊无异焉。”
“火畜”也罢“金精”也罢“雨工”也罢似乎都不及獬豸谁是谁非一头顶去便见分晓大大地简化了司法程序。据说楚王曾获此兽因其形创獬豸冠后来成为执法官员的顶戴。
由于獬豸的这一特性从先秦到明清獬豸被当成了司法官员廉明正直的象征在各种场合被经常使用。古有“獬豸决讼”之说。法冠一名柱后或谓之獬豸冠高五寸以縰为展筒铁为柱卷取其不曲挠也。侍御史、廷尉正监平凡执法官皆服之。代御使及按察史的补服前心后背皆绣獬豸图案这与西方的法官着黑袍戴假一样以此显示法律的尊严。獬豸还因为是一种—瑞兽成为了明孝陵神道六种墓前石兽之一为朱元璋守墓了6oo年。獬豸图案也出现在封泥、你印、画像石上扩。
獬豸究竟是什么动物在引起考古学家兴趣的同时也吸引了书法家的关注。因为獬豸图案也出现在封泥、印、画像石上是研究中国书法史学者绕不过的一个问题。书法家徐畅教授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多数研究者不同徐畅没有沉溺在文献典籍中而是从实物入手在古代器物中寻觅獬豸的线索从而进行归类分析。通过研究大量的青铜器、画像石、印他现了獬豸形象演变的规律。
徐畅指出秦代以前的器物上獬豸多为一种羊在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战国铜器残片上的獬豸形象是一个明显印证。该残片上獬豸是一种羊形动物短尾羊蹄一角面对扑来的狼低头作癥触状以保护正在逃避的小羊。这幅图景比较完美地反映了獬豸不畏*佞强暴保护弱小的特性。到了东汉之后獬豸的形象生了变化成了一种牛身兽比如陕西绥德、神木等地现的汉画像石上獬豸无一例外的是似牛动物四肢用力后蹬低头怒目作抵角状。
通过研究徐畅得出结论獬豸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动物它的形象最早来自于羊东汉以后生变化变成了牛身动物。徐畅把这一研究成果写成《獬豸封泥和獬豸印》一文表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上并得到了考古学界和书法学界的认同。
解决众多玺印误读
破译了獬豸之谜看似弄清了一种中国古代异兽为何物其实对研究中国图像玺的历史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这个现徐畅就纠正了许多对古代图像玺的误读。
比如故宫收藏的一些玉质“羊纹印”其中不少是獬豸《故宫肖形印》中一九零一九四号印原来误以为是汉印现在可以确定年代为战国时期。《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五二九号印原来认为是汉代马形印现在则可以确定为獬豸印只不过这只獬豸屈身作癥触状头弯曲在印面右下角而已。
东海中有座山名叫流波山。此山距离海岸约七千里。山上有一种兽形似牛全身都是灰色的没有长角只长了一只脚。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还闪耀着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欲聋。后来黄帝得到这种兽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雷兽的骨做鼓槌鼓声响彻五百里之外震慑敌兵威服天下。
更新异兽:
蛮蛮
鸟。形状象野鸭只有一只翅膀一只眼睛要两只鸟合起来才能飞翔。它一出现天下就大水。
《山海经(西次三经)》有载。
更新古神:
强良
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就样子来言应可称之为人头虎(比西方的人头马强?)可能喜欢以蛇为食)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载。
更新:
玉桃
光明洞彻而坚荧须以玉井水洗方可变软食之。服之可长生不死。(后世生出许多变化如‘王母桃’、‘仙桃’、‘蟠桃’等。)
《诉异记》、《神农经》有载。
更新异兽:
谢豹
为杜鹃之别名。但有一虫亦名之。此虫圆如球类虾蟆。见人就以前足遮头象害羞一样。能钻地度很快。但有时在地上听到杜鹃的叫声就脑裂而死。(可能以此得名)
《虫经》有载。
更新异地:
酒泉
西北荒中有酒泉其水若酒酒味美如肉清如镜。其上有玉杯喝一杯又有一杯出。该泉和天地同永无干涸之时。有说饮此酒者与天地同寿。
《神异经》有载。
更新异兽:
九尾狐
最早见于《山海经(南山经)》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食人。吃之不蛊。但其后被赋予象征子孙繁息之意成为瑞兽与白兔、蟾蜍、三足乌并立与西王母座旁。可惜最终受小说及民间传说所累又变回了高等妖兽。(妲己)
更新古神:
浮游
共工的臣子。据说战败后自己投水而亡(应该是死后为神)。其状如赤熊经常带来不祥。在厅堂上见到则称霸天下的人死厅堂之下见到则平民受到惊骇;在门附近见到则近臣有忧在庭园里见到则没什么大碍。
晋平公尝夜梦其窥屏乃病。子产言其窥屏只病而无伤。因其为颛顼所败又为共工之臣故祭颛顼共工可愈。
《古文琐语》有载。
异草更新
蔓金苔
晋朝时有邻国向宫中敬献一种叫做蔓金苔的苔类植物。其色如金宛若无数只荧火虫聚在一起体态有如鸡蛋一般。若将它投入水中则蔓延于水波之上所出的光亮闪烁夺目。因此也有人称“夜明苔”。
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
更新异草:
藤花
形似菱菜。朝紫中绿午黄暮青夜赤五色变幻。
《异苑》有载。
更新异兽:
肥遗
如蛇。六足四翼见则天下大旱。
《山海经》有载。
能
三足鳖尾有分支。食之无蛊疾。(传说为鳐死后所化。)
《山海经(中次十一经)》有载。
更新异物:
风狸杖
这个东东本应该和风生兽一块的。有得之者禽兽随指而毙;有所欲者指之如意。
《岭南异物志》有载。
小常识
华盖
黄帝与蚩尤战时常有五色云气金枝玉叶停在其头上。因其有花卉之象故称为华盖。(后世之帝以己为天之子故)
《古今注》有载。
更新异鸟:
瑲(其实是‘王仓‘)琅
好像是山海经里说得除凤凰之外的又一个神鸟叫声如犬吠飞起有火光衔灵芝为巢下蛋四方(是指形状哦这鸟下蛋时候也不怕割屁股).
更新异草:
蛇衔
昔有百姓耕地看到一只伤蛇在边上。另一只蛇衔一草覆于伤处隔日伤蛇愈。后用其草治疮皆灵。此草本无名以其事而得名。
《异苑》有载。
更新异兽:
天鸡(有多解取其一)
北海大鸟其高千里左足在海北边右足在海南边。其毛苍其嘴赤其脚黑以鲸鱼(这是神话中的鲸鱼和现实中相类但更夸张)为食。震动翅膀飞翔时声音如雷如风震动天地。(中国神话中这种巨兽多亦是一大特色)
《神异经》有载。
更新异兽:
雨工
柳毅曾经看到一个妇人在牧羊问之。妇人答:此非羊雨工也。再问:何谓雨工。答:雷霆之类也。(造此解释应为雷属性的异兽类羊。不过神话中雷神和雷兽大多为有人形特征最不济也象只猴。此应为异数)
ps:那妇人不会是电母吧。
《异闻集》有载。
更新异草:
怀梦草
似蒲色红白天缩在地里夜晚才露出地面。怀着它的叶子可以知道梦的吉凶立刻灵验。
但有佚事:汉武帝思李夫人之容不得东方朔(此人强)献此草帝怀子夜果梦之。(好象心理探测)
《洞冥记》有载。
更新异人:
鬼谷子
有说晋平公时人隐居鬼谷以此为号。弟子百余人独苏秦、张仪好纵横之术。在人间数百年后不知所终。
亦有称其为古之真仙。姓王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自周末定居鬼谷授徒曾以一履变化为犬为苏、张引路。
(还有种说法称其为苏秦掩饰自己所作之化名以之作《鬼谷子》一书)
《太平广记》、《录异记》有载。
更新佚事:
养神芝
秦皇时旺死者众。有鸟衔草覆于死人面立刻复活。秦始皇派人拿此草给鬼谷子看回曰:此乃祖洲不死草生在琼田中叶如菰不丛生一株可活千人。
更新异人:
东方朔
平原厌次人在吴中教了几十年书。汉武帝时上书拜为郎。当时的人有人认为他是圣人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个小丑。他说的话或深或浅无人能捉摸到其本意。后弃官而去。《汉书》称其为‘滑稽之雄’(精辟!)。就传说来看此人博学多才能和仙班交往本身能力显现不多。(绝对大智若愚)。
《列仙传》有载。
更新佚事:
东方朔未死时曾经和同住的人说:天下没有人知我本来面目除了大王公外。他死后武帝听到这传言召大王公问之。大王公说:我不知啊。帝问:你擅长什么?回道:观星。帝又问:星位正常吗?回:其他都正常只有岁星不见了十八年刚刚重新出现。武帝仰天长叹:朔在我身边十八年我竟不知他是岁星之精。惨然不乐。(注:岁星即木星)
更新古神:
刑天
原来是炎帝的臣子好象是个文臣(至少不是带兵的)。炎帝为黄帝所败刑天不服继续作战。帝砍掉其头埋于常羊山(炎帝诞生地)下。没了头的刑天就以自己的(猛士!)
《山海经(海内西经)》有载。
小常识:
五帝
东方为太皡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楚辞》、《周礼》俱有载。
天帝一般是指黄帝但也有时指炎帝或尧。
[楼主]posted:2oo5—o8—o42o:o8|
书虫
级别:圣骑士
精华:2
帖:795
威望:372点
中文币:1153两
贡献值:o点
在线时间:89(小时)
注册时间:2oo5—o8—o4——
很多古代资料或传记中提到了各种神兽特别是山海经这类奇志。看见前面已经有为朋友贴出来了可是内容大致是介绍出处对于解释比较少今天我就稍微再补充一下.
禺号:东海海神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黄蛇足踏两条黄蛇。
禺京:禺号的儿子人面鸟身耳挂两条青蛇足踏两条红蛇。风神兼北海海神。
魃:热神身着青衣头戴青帕面容冷漠。图片的样子象老猴子。性别是女的。
祝融:火神兽身人面驾两条火龙。
共工:水神蛇身人面红驾黑龙。乃祝融玄孙。
后土:土神。
噎鸣:时间神。
句芒:木神又名重鸟面人身驾两条龙。
神荼郁垒:冥府之神居东海桃都山。
不廷胡余:南海海神。
烛阴:钟山之神。
帝台:中山大神。领中山之地。
西王母:人身豹尾虎齿乱蓬松的头上精心地别着一支玉胜。大神居西方之玉山。
英招:人面马身背长双翅通体虎纹。
6吾:昆仑山神人面虎身九尾。
开明兽:昆仑山神身如巨虎九头每个头都有一张人面。
离朱:昆仑山护树神。眼睛最明亮。
长乘:赢母山神。
帝江:天山神六脚四翼无头。
瑶水:型如牛八足马尾两个脑袋喊叫地声音象鸣号筒他在哪里出现哪里就会有战乱。
白泽神兽:将天地间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精怪奇物描述出来的神兽。
蚩尤:人身牛蹄四目六手头生坚角耳旁毛直竖如剑以沙石金钱为食。
魑魅:人面兽身四脚的怪物以柔媚的女儿声迷人。
神辉:人面兽身独脚单手能以催人入眠的哈欠声迷人。
魍魉:象三岁小娃娃通身黑里透红长耳红眼长了一头乌黑的长能用呀呀学语的童声迷人。
风伯飞廉:鹿身雀头生尖角通身豹纹尾如黄蛇。
雨师屏翳:形如七寸细蚕背生鳞翅。
夔牛:牛形无角灰身一足进出海水必定有大风雨伴随双目如日月般明亮吼声如打雷震惊天地。
雷兽:龙身人头肚大如鼓每自拍打肚腹便放雷。
肥遗:六脚四翅的蛇当人们看到它在天生翱翔的时候地上就会生可怕的旱灾。
柃柃:牛形虎斑纹鸣声似人呻吟它一出现就会生大水灾。
蜚:牛形白脑袋一只眼尾似蛇它经过水水干枯经过草草枯萎。它一出现天下就会生大瘟疫。
毕方鸟:象鹤青身白嘴红斑纹一只脚它出现在哪哪就会生怪火。
酸与鸟:象蛇四翅六眼三只脚见到它的地方就会闹恐慌。
玄丹山的五色鸟:人脸长栖息在哪哪里就会有亡国之灾。
吃人的怪兽
诸怀:四角象牛大耳嘴形状怪。
狍鹗:象长腿大狗眼长在前脚后面。
穷奇:牛形红身人面马脚叫似婴儿啼哭的怪物。(跟黄帝有血缘关系)
浮游:人面兽身有翼身披红毛常浮游水上善兴风作浪。
相柳:九头怪物天界第四次大战结束后与共工不知所踪。
腾蛇:
凿齿:人身兽口生六尺长的凿刀般的利齿的怪物。
修蛇:又名巴蛇身长百丈黑身青一口可以吞下一头大象。
强良:嘴里衔着蛇手里握着蛇人身虎头有很长的手。
日猋:长居地心烈岩暴躁凶狠浑身如烈日煞白足迹到处裂地
焦土。群火中凶芒。
魍狐:狡猾*诈占有欲强黄色昧火能僵化所有生命。代表群火中之惑昧。
尚飨:贪嘴暴食可吞天地口喷腐蚀性的紫光可溶解坚矿金鉴。代表群火之贪芒。
螟蛟:愤世嫉俗凶性爆青色烈火蒸云化雾损害天地干旱连年。代表群火之怒火。
金鳌:水6双栖属性玄寒深蓝之光能凝固万物成冰。代表群火中之冰寒。
凫鷩:疯狂妄为熊熊烈火无孔不入催火山天灾令生灵涂炭。代表群火之狂焰。
貔貅:嗜杀残暴双目照射红光高热令万物化成灰烬。代表群火中之血光。
崔嵬:生于阴暗讨厌光明闇黑邪芒蚕食日月之辉遮天蔽地。代表群火中之黑暗。
狡猊:怨毒乖张以摧毁世上一切美好为乐蓝色烈火可焦土千里。代表群火中之怨炎。
龙生九子古时民间有“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的传说。但九子是什么说法也不同。《中国吉祥图说》谓:九子之老大叫囚牛喜音乐蹲立于琴头;老二叫睚眦(yazi)嗜杀喜斗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老三叫嘲风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四子蒲牢受击就大声吼叫充作洪钟提梁的兽钮助其鸣声远扬;五子狻猊(suanni)形如狮喜烟好坐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六子*屃(bixi)似龟有齿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七子狴犴(bigan)形似虎好讼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有其像;八子负质身似龙雅好斯文盘绕在石碑头顶;老九螭(chi)吻又名鸱尾或鸱(chi)吻口润嗓粗而好吞遂成殿脊两端的吞脊兽取其灭火消灾。
《怀麓堂集》:“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囚牛平生好音乐今胡琴头上刻兽是其遗像;睚眦(音:牙字)平生好杀今刀柄上龙吞口是其遗像;嘲凤平生好险今殿角走兽是其遗像;蒲牢平生好鸣今钟上兽钮是其遗像;狻猊(音:酸尼)平生好坐今佛座狮子是其遗像;霸下又名*屃(bixi)平生好负重今碑座兽是其遗像;狴犴平生好讼今狱门上狮子头是其遗像;*屃(音:毕戏)平生好文今碑两旁文龙是其遗像;鸱吻平生好吞今殿脊兽头是其遗像。
《诸神由来》一书说《升庵外集》记载龙之九子是:品质形似龟好负重即碑下龟;螭吻形似兽性好望站屋脊;饕餮好食立鼎盖;蚣蝮好立站桥柱;椒图似螺蚌性好闭立于门;金猊形似狮好烟火立于香炉;再加上蒲牢、狴犴、睚眦三个恰为龙之九子。
也许所谓的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往往以九来表示极多而且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九是个虚数又是个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综合起来说说
囚牛:形状为有鳞角的黄色小龙好音乐。这位有音乐细胞的龙子不光立在汉族的胡琴上彝族的龙头月琴、白族的三弦琴以及藏族的一些乐器上也有其扬头张口的形象。
*屃:(音毕戏)力大其背亦负以重物即今刻在石碑下的石龟。
螭吻(音吃吻)也叫鸱吻、鸱尾、好望等。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疏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也就是鹞鹰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厌辟火灾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饕餮(音滔帖)形似狼好饮食。钟鼎彝器上多雕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由于饕餮是传说中特别贪食的恶兽人们便将贪于饮食甚至贪婪财物的人称为饕餮之徒。饕餮还作为一种图案化的兽面纹饰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称作饕餮纹。因它能喝水也有装饰在桥栏板的防止大水将桥淹没。
睚眦(音牙自)相貌似豺好腥杀。常被雕饰在刀柄剑鞘上。睚眦的本意是怒目而视“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狴犴(音毕干)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最憎恶犯罪的人所以常饰于监狱的门楣上。
狻猊(音酸泥)又称金猊、灵猊。狻猊本是狮子的别名所以形状像狮好烟火又好坐。庙中佛座及香炉上能见其风采。狮子这种连虎豹都敢吃相貌又很轩昂的动物是随着佛教传入中国的。由于佛祖释迦牟尼有“无畏的狮子“之喻人们便顺理成章地将其安排成佛的座席或者雕在香炉上让其款款地享用香火。
趴蝮(音八夏)位于桥边的最喜欢水常饰于石桥栏杆顶端。在后门桥的四个角上趴蝮造型非常优美。
椒图形状似螺蚌螺蚌遇到外物侵犯总是将壳口紧合。人们将其用于门上大概就是取其可以紧闭之意以求安全吧。
蒲牢形状像龙但比龙小好鸣叫。据说蒲牢生活在海边平时最怕的是鲸鱼。每每遇到鲸鱼袭击时蒲牢就大叫不止。于是人们就将其形象置于钟上并将撞钟的长木雕成鲸鱼状以其撞钟求其声大而亮。
[1楼]posted:2oo5—o8—o42o:o8|
书虫
级别:圣骑士
精华:2
帖:795
威望:372点
中文币:1153两
贡献值:o点
在线时间:89(小时)
注册时间:2oo5—o8—o4——
貔貅又名天禄龙头、马身、麟脚这种猛兽分有雌性和雄性雄性为“貔”雌性为“貅”。貔貅身无毛、无鳞、无因此风水术中便将貔貅做为镇宅辟邪、纳财聚财的灵物广泛使用。貔貅是以财为食所有纳四方之财的功效。
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为一角或两角一角为“辟邪”两角为“天禄”后来经过朝代的转变就没有分为一角、或、两角。大多以一角为主。貔貅的形态比较统一如有短翼、双角、卷尾、鬃须常与前胸或背脊连在一起突眼、长獠牙、等流传到现在较为常见的貔貅多是独角、长尾。貔貅身长鬃毛卷起、有双翼的(寓意“飞黄腾达”)。尾毛卷须、身背元宝蝙蝠、(寓意“遍地是福”)。身有火焰的(寓意“红红火火”)。还有芭蕉扇、螭虎、万年龟等。
蝜蝂是喜欢背东西的小虫。行走中遇到东西就拿起来。昂着头背起它。背上越来越重虽然累的厉害还不停止。它的背部很粗糙东西因此积累不散落终于跌倒起不来。有的人怜悯它帮它拿掉东西。一旦能够走动又相原来一样拿来背上。还喜欢爬高不到力气用到极限不停止直到坠地而死。
甪端(音6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独角日行一万八千里通晓四夷之语为吉祥之物也寓护卫和辅助君主之意。故在皇帝办公的地方常有甪端陈设。古香薰炉上常见。
苏州有个古镇—甪直。古镇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独角怪兽“甪端”的雕塑。传说中此兽可辟邪镇风甪一方百姓。明代聚村为镇时遂取其祥瑞更镇名为甪直。
下面图片是故宫明万历年间制的甪端熏香炉制作极为华丽。甪端昂独角二目圆睁双耳口微张以为散香之用四爪为器足作直立状圆形垂尾足下踏掐丝珐琅蛇。通体饰豆绿色珐琅地用红、黄、蓝、白等色珐琅填饰纹样。甪端的头部可掀开以便放置熏香。
灋也叫“獬豸“身似羊作奮蹄、牴牾狀最突出的特點是頭部有一碩大、鋒利的獨角。学法律的人都知道代表“公正公平“
[2楼]posted:2oo5—o8—o42o:o9|
书虫
级别:圣骑士
精华:2
帖:795
威望:372点
中文币:1153两
贡献值:o点
在线时间:89(小时)
注册时间:2oo5—o8—o4——
整理了一下关于古代的吻兽。
中国古建大都为土木结构屋脊是由木材上覆盖瓦片构成的。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因处于最前沿的位置要承受上端整条垂脊的瓦片向下的一个“推力”;同时如毫无保护措施也易被大风吹落。因此人们用瓦钉来固定住檐角最前端的瓦片在对钉帽的美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在实用功能之外进一步被赋予了装饰和标示等级的作用。
传说宫殿、庙宇等屋脊上装饰“龙吻兽”可避火灾驱魑魅。起初并不是龙型的是由简单的翘突逐渐形成动物形的脊饰有鸟形的更多的是鱼龙形的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周代《三礼图》中的周王城图屋脊两端就有这类装饰物。鸟形演变为鸱尾(传说是一种海中能灭火的神物)至中唐或晚唐出现张口吞脊的鸱吻。宋代以后龙形的吻兽增多清时已很普遍表面饰龙纹四爪腾空龙怒目张口吞住正脊脊上插着一柄宝剑艺术形象完美称为“正吻“、“龙吻“、“大吻“。正脊以外的垂脊戗脊上则常用兽头这些兽头顺着脊的方向面向外望去故名望兽。吻兽的使用也逐渐形成较严格的定制和比较严密的格局。
唐宋时只有一枚兽头以后逐渐增加了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仙人骑凤”领头的小动物队列形态。
“骑凤仙人”民间也叫做“仙人骑鸡”。这个“仙人”究竟是谁?为什么在檐角的最前端?为什么骑着凤凰?民间对此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
一种传说他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道他才能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古代的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如果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另一种传说他是齐泯王在位期间不务正业昏庸无道所以遭到群众的憎恨珍禽异兽穷追猛打把他追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再往前迈一步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至于为什么用仙人骑着凤凰传说齐国的国君在一次作战中失败被敌人追到一条大河边眼看就要走投无路了。突然一只大鸟飞到眼前国君急忙骑上大鸟化险为夷。因此人们把他放在建筑脊端寓意着逢凶化吉。
在小仙人之后坐姿排列着一队小动物根据建筑规模和等级不同而数目有所不同多为一、三、五、七、九单数(阳数)。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用到了十个除了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外大概也意味着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在不同的建筑物上小动物的数目不等用九个来举例它们依次是:鸱吻(龙的九子之一)、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故宫太和殿在最后增加了一个行什。数目越多表示级别越高。拿故宫来说太和殿用了十个天下无二;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乾清宫地位仅次于太和殿用九个;坤宁宫原是皇后的寝宫用七个;妃嫔居住的东西六宫用五个;某些配殿用三个甚至一个。
古代的宫殿多为木质结构易燃因此檐角上使用了传说能避火的小动物。
这些小兽代表的意义分别为:
1.鸱吻(龙)喜欢四处眺望因此在檐角的前面。传说中“龙生九子”的一位“龙子”关于这一龙子自古有种种传说。一说是由于这一龙子住在南海能喷浪成雨故将它装饰在屋顶的正脊两端取镇火之意;二说屋脊两端的兽俗名为“吞脊兽”其模样似龙非龙面朝里张着大嘴好像要把整个殿脊吞下去。它的背上还插着一把利剑只有剑柄露在体外。为什么会这样?据说是因为这一龙子“擅离职守”逃回南海而死死后把它镇于屋脊上;三说是龙王把王位传给了大儿子可是龙王死后老二和老大争夺王位谁也不肯相让怎么办呢?哥俩最后商量以吞下一条屋脊来决定胜负胜者为王。老大自知武艺不如老二又恐王位被夺心一横拔出宝剑趁老二吞脊之时从背后狠刺下去把老二钉在屋脊上。
又说鸱吻的背上插一剑是许逊(公元239-374年晋道士。字敬之汝南人家住南昌学道于吴猛后举孝廉曾为旌阳县令感晋室棼乱弃官东归周游江湖传说东晋宁康二年在南昌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飞升。宋代封为“神功妙济真君”世称许真君或旌阳)的剑。鸱吻背上插许逊的剑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防鸱吻逃跑取其永远喷水镇火的意思;另一传说是那些妖魔鬼怪最怕许逊这把扇形剑这里取避邪的用意。
2.凤象征尊贵、有圣德之人。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凤是吉瑞的象征亦是皇后的代称。
3.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
4.天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5.海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
6.狻猊古书记载是与狮子同类的猛兽也有说为龙的九子之一。传说能食虎豹有率从百兽之意。
7.狎鱼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8.獬豸古代传说中的猛兽与狮子类同。传说能辨别是非曲直独角又有神羊之称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9.斗牛传说中是一种虬龙据《宸垣识略》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路旁及金鳌玉栋坊之上。”传说是一种兴云作雨、镇火防灾的吉祥物。
1o.行什(音杭十)介绍古代建筑的资料对此兽来历多语焉不详所以只能大概找了一点。
行什一种带翅膀猴背生双翼手持金刚宝杵传说宝杵具有降魔的功效。因排行第十故名“行什“。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是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上。
但是从1998年开始掘的元朝中都遗址中出土的脊饰尤以一件“行什”瞻目它头上戴着一顶圆形花边小帽尖嘴猴腮挺胸腆肚背生双翅手按金刚杵。裸露的上身套了件宽松的坎肩肃目锁眉憨态可掬。说明此吻兽早已流传。
[3楼]posted:2oo5—o8—o42o:o9|
书虫
级别:圣骑士
精华:2
帖:795
威望:372点
中文币:1153两
贡献值:o点
在线时间:89(小时)
注册时间:2oo5—o8—o4——
螭虎(音netbsp;《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离声或无角曰螭。”
《汉书-司马相如传》有“蛟龙、赤螭”之载其中“赤螭”一词文颖的注解称:“螭为龙子。”张揖的注释称:“赤螭雌龙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螭魅”之载其中“螭魅”一词的杜预注称:“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左传-宣公三年》有“螭魅魍魉莫能逢之”之载其中“螭”字据注家称:“螭山神兽形。”
螭就是龙九子之一的螭吻螭虎身形如虎为螭与虎的复合体。螭为阴代表地虎为阳代表天螭虎神兽意指天地合阴阳接都是两三个头尾相抱出现。象征皇权与吉祥。玉玺和璧上最常见。秦汉时期最流行。现在也在各种玉佩、印章等金玉上也常常出现。螭虎也有龙虎之意可用来比喻勇猛的将士。如“翠华拥英岳螭虎啖豺狼。““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程咬金为“螭虎将军“等
说到螭虎顺便也说说代表皇帝江山大权的玺。皇帝的印章有公章和私章之分。代表国家布诏书或其他文告时钤用的可称为公章是皇权的象征古人称之为宝玺、御玺、御宝或国宝。宝玺伴随着我国第一个皇帝的出现而行世关于始皇玺的形制史书均说它是用蓝田玉镌制、螭虎钮。始皇玺归汉后即[被汉高祖定为传国玺“世世传受”。新天子继位先接受此印皇位才算合法才能得到臣民的承认。传国玺是真命天子的标志也是西汉以后各朝野心家攫夺的目标。王莽篡汉就把夺取这方印章作为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当他篡汉的步骤基本完成大局甫定立即派人威迫汉元帝的皇后元后交出传国玺。传说当时元后很不情愿愤怒之余将玺印投地螭虎缺去一角而王莽并不以此为憾揣起残玺得意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据说后来他兵败身死时这枚印章仍挂在他身上。传国玺至迟在汉献帝末年就丢失了。尽管传国玺已佚但汉以后不少朝代仍都有所谓“传国玺”都说是秦始皇的原印并为它的来历编造了很多荒诞不经的故事籍以证明自己属正统。
在汉代传国玺是镇国神宝从不使用。皇帝另有六方常用的印章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俗称六玺。每玺钤用的范围均有规定譬如赏赐诸侯王时用“皇帝行玺”;兵、召大臣时用“皇帝信玺”;向外国送文书时用“天子行玺”。这些印章都是白玉质地螭虎钮形制与传国玺基本相同。
史籍记载宋代帝印始用龙钮但南越是秦始皇派到广州开拓岭南的将军赵佗在汉初建立的诸侯王国就印章形制来说这枚“文帝行玺”已是龙钮。
魏晋及南朝刘宋的宝玺完全沿用汉制不但“乘舆六玺”的印文使用范围与汉常用的六玺同其质地及钮式也仿汉玺。到了唐宋改玺为宝。唐以前皇帝用印均称玺“至武后改诸玺皆为宝;中宗即位复为玺;开元六年又复为宝”。此后皇帝印章就大都称宝。形制也有更改。汉玺大小仅只方寸。唐宝尺寸未见明确记载但从遗存至今的其他唐印考察唐宝当比汉玺大。数量增多到八宝。
明代又恢复了宋的多宝制度印文除保留旧制之六宝名称外其他均已改异。明初宝玺定为十七宝后至二十四宝。清承明制乾隆钦定的二十五宝有二十宝完全袭用明宝其中最重要的要属“皇帝之宝”。有两方“皇帝之宝”。一方为青玉质交龙纽这方宝玺的独特在于不仅是先帝遗下的宝玺而且是乾隆以前众多宝玺中唯一的一方清书篆体的宝玺。另外一方“皇帝之宝”质地为檀香木满汉篆文合璧左满右汉。盘龙纽。这是清帝众宝玺中唯一的一方木质宝玺由于那方青玉的“皇帝之宝”被列为先祖的传国玺尽管宝谱上规定了其功用为“以布诏敕者”实际上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倒是在日常公务中布诏令文书住注用木质的“皇帝之宝”。而按规定交泰殿的25宝照例是不准出乾清门的只有这方木质的“皇帝之宝”是个例外。据史载:凡皇上行围及驻跸圆明园这方木质“皇帝之宝”都要随驾。由此看这方木质的“皇帝之宝”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宝不离身”的皇帝玺宝。
獬豸(音“谢至”)
是中国古书中常见的一种神兽能辨曲直汉杨孚《异物志》对獬豸特性的概括最有代表性:“性别曲直。见人斗触不直者。闻人争咋不正者。”意思是说獬豸能区分好人坏人看到两人打架它会用角抵触理亏者。听到有人吵架它会用口咬挑起是非的一方。相传先秦官员断案折狱曾用獬豸辨别其中曲直。
羊的形象温顺善良所以不易神化。虽然古人有“火畜”、“金精”之说却没有相应的故事流传下来。即使有神异之处也是在别的故事中充当配角。
《灵异转》中有书生柳毅与洞庭龙女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时龙女正在放羊柳毅说:“吾不知子之收羊何所用哉?神祗岂宰杀乎?”龙女回答:“非羊也雨工也。”柳问:“何谓雨工?”答:“雷霆之类也。”柳毅再仔细看觉得这些羊都“矫顾怒步饮龁其甚而大小毛角则与羊无异焉。”
“火畜”也罢“金精”也罢“雨工”也罢似乎都不及獬豸谁是谁非一头顶去便见分晓大大地简化了司法程序。据说楚王曾获此兽因其形创獬豸冠后来成为执法官员的顶戴。
由于獬豸的这一特性从先秦到明清獬豸被当成了司法官员廉明正直的象征在各种场合被经常使用。古有“獬豸决讼”之说。法冠一名柱后或谓之獬豸冠高五寸以縰为展筒铁为柱卷取其不曲挠也。侍御史、廷尉正监平凡执法官皆服之。代御使及按察史的补服前心后背皆绣獬豸图案这与西方的法官着黑袍戴假一样以此显示法律的尊严。獬豸还因为是一种—瑞兽成为了明孝陵神道六种墓前石兽之一为朱元璋守墓了6oo年。獬豸图案也出现在封泥、你印、画像石上扩。
獬豸究竟是什么动物在引起考古学家兴趣的同时也吸引了书法家的关注。因为獬豸图案也出现在封泥、印、画像石上是研究中国书法史学者绕不过的一个问题。书法家徐畅教授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大多数研究者不同徐畅没有沉溺在文献典籍中而是从实物入手在古代器物中寻觅獬豸的线索从而进行归类分析。通过研究大量的青铜器、画像石、印他现了獬豸形象演变的规律。
徐畅指出秦代以前的器物上獬豸多为一种羊在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战国铜器残片上的獬豸形象是一个明显印证。该残片上獬豸是一种羊形动物短尾羊蹄一角面对扑来的狼低头作癥触状以保护正在逃避的小羊。这幅图景比较完美地反映了獬豸不畏*佞强暴保护弱小的特性。到了东汉之后獬豸的形象生了变化成了一种牛身兽比如陕西绥德、神木等地现的汉画像石上獬豸无一例外的是似牛动物四肢用力后蹬低头怒目作抵角状。
通过研究徐畅得出结论獬豸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动物它的形象最早来自于羊东汉以后生变化变成了牛身动物。徐畅把这一研究成果写成《獬豸封泥和獬豸印》一文表在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上并得到了考古学界和书法学界的认同。
解决众多玺印误读
破译了獬豸之谜看似弄清了一种中国古代异兽为何物其实对研究中国图像玺的历史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这个现徐畅就纠正了许多对古代图像玺的误读。
比如故宫收藏的一些玉质“羊纹印”其中不少是獬豸《故宫肖形印》中一九零一九四号印原来误以为是汉印现在可以确定年代为战国时期。《湖南省博物馆藏古玺印集》五二九号印原来认为是汉代马形印现在则可以确定为獬豸印只不过这只獬豸屈身作癥触状头弯曲在印面右下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