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耳和观风子两人正说着,外屋门被敲响了,观风子说了声“进”,进来了一个妇人,提着铜壶,拿着漆器,给两人加满了热水,把漆器和铜壶放到柜子上,告辞两人出去了。
待妇人出了门,观风子道:“且先歇息一阵,养足了精神再说。”说完躺了下来,闭目养神。
李耳也盘坐下来,闭目打坐。
过了有二刻,妇人送来了食物,两人用餐之间,刘义回来了。三人用过餐饭,酉时左右歇息了。
次日凌晨寅时,三人出了白几家大院,来到了村口大门。十九个内府兵正在这里等着,众人合成一队,浩浩荡荡地向着墓地去了。
此时月光皎洁,万籁俱静,只有不时传来的狼嚎兽叫声。内府兵们手执长剑,紧紧地跟在观风子和李耳身后,三刻后众人到达了墓地。墓地里黑沉沉的,不时闪过一点磷光。
众大兵心中忐忑,但是看到走在前面的观风子和李耳没有露出丝毫害怕之色,也镇定下来,握紧了手中利器,跟着二人。
到了墓地前,李耳取出了司南罗,看着方位,对照着天上星宿,慢慢前行,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处石洞前。石洞洞口不大,貌似是个野兔的巢穴,只有李耳能钻进去。
李耳要过一把长剑,执在手中,朝着洞里探了探,长剑很快到了洞底,李耳又向左右摇摆长剑试探一番,石洞貌似并不深。李耳试过石洞深浅,还了长剑,蹲身弯腰,钻进了石洞。
石洞里面果然不大,李耳只钻进了大半个身子,便到了洞底。李耳双手在洞壁上一阵摩挲,手触之处,莫不是冰凉的石头。
李耳趴在洞里,闭了嘴眼,翻过身来,朝洞壁上面有事一阵摩挲,手触之处,终于感到了一块石壁的不同之处。
这块石壁拳头大小,入手软滑冰凉,便如摸到了蛇身一般。李耳两只手抓住这块石壁,用力掰扯,花了有近一刻时间,终于把这块异石掰下了石壁。
李耳掰下异石,双手继续摩挲上面石壁,再未发现其他异常。李耳抓着异石,双手护住脑袋,喊道:“拉我出去”。
外面众人早已担心李耳,怕李耳在洞中遭遇不测,现在听到里面喊声,拉着李耳漏在洞外的两只小腿,把李耳拉了出来。
李耳出了石洞,站起了身,观察了一番异石,把异石交给观风子拿着,自己拍了拍身上尘土,拿出司南罗,继续对照天上星位,慢慢地向前走去。
众人跟着李耳,走了近半个时辰,来到了一处山泉前面,山泉从石缝里流出,淙淙而下,汇入了山下的桑干河。
这里已经远离了墓地,在墓地西北方向一里多处的一座山腰上。李耳手执司南罗,确定了这里的方位,观察着周边地势。现在东方已经有一丝亮光了,但是月亮已经没了,李耳看不到太远,心中记下这里的位置,向着山峰爬去。
上山的路上遇到了两只袍子,暗夜之中,把内府兵们紧张了一下。怕大人受了野兽偷袭,刘义带着几个内府兵走到了李耳的前面,挥舞着长剑开路了。
这座山峰也在山脉外围,不是很高大,众人半个时辰后到了山顶。
李耳站在山顶上,拿着司南罗,对着山下方位一阵观察,仔细思考之后,目光望向了西北方向,施展所学,仔细观望天光气色。观察了有二刻,在离此处约四十里处,终于发现了一道青紫之光,直冲天际,瞬闪而过。青紫之光过后,照过的云层貌似也红了起来,这时东方的太阳已经露出了脸蛋。
李耳眼见青紫之光强大,与自己所思有异,不由得“咦”了一声。心想:“怎会如此?”
观风子似懂不懂地也是到处观望,只有刘义等内府大兵,不敢打扰李耳,只是凝神戒备,确保大人安全。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李耳的视野逐渐扩大,又观察了二刻,远方走来了一队村人。
白几眼见这次来调查的大人与众不同,行为更像是巫师或者道人,心中再次燃起了希望:“这小官人岁数不大,师侄却是个大人,又是皇室来的,受了皇命和王命到此重查此事,说不准真能给自己一个交待。”大人寅时出发,久久未归,白几担心大人安危,喊起了自己的儿孙,让他们吆喝村中后生,前来接应大人。
李耳看到山下的村人队伍,不再犹豫,说道:“今日就到此了,我们下山回村吧。”
众人簇拥着李耳向山下走,观风子正在李耳身旁,边行边问道:“师叔可查到了眉目?”
李耳道:“还待确定,今日说不得又要启程。”
观风子道:“这里不用再看看了?”心说:“自己手中拿的异石,正是冰片,只是如此大的冰片出现在一个小石洞里,很是蹊跷,为何师叔不再继续查看此处?”
李耳道:“我尚有疑问需要确实,日后你自然知晓。”说着把手中司南罗递向观风子,说道:“把那冰片给我,这个你还收着。”
两人互换了手中物品,各自揣进怀里,专心下山。
到了山下,与前来接应的村人汇合。村人带队的正是白家小子和栗家小子栗英。栗英与李耳等人见过礼,见众人无恙,放下心来,带着众人回村,边走边说:“我们已经做好了早饭,各位大人回去好好歇息一下。”
李耳问栗英道:“此去西北四十里,是什么地方,地貌如何?”
栗英道:“此去西北全是草原,草原尽头,北方便是燕山,西北四十里处,正是沙岗,不但有桑干河流过,还有一处地下水潭,出水汇入桑干河。”
李耳道:“那水潭可有名字?”
栗英道:“我们都管水潭叫老龙潭。”
李耳听说,问道:“沙岗可有村岗,住户多少?”
栗英道:“沙岗便是村子,有住户二十余户。”
李耳对刘义道:“四十里不是很远,一路都是平原,既然如此,我们回去用饭歇息,巳时出发,今日便去沙岗。”
刘义应了诺,向众内府兵传达了大人的命令。
待妇人出了门,观风子道:“且先歇息一阵,养足了精神再说。”说完躺了下来,闭目养神。
李耳也盘坐下来,闭目打坐。
过了有二刻,妇人送来了食物,两人用餐之间,刘义回来了。三人用过餐饭,酉时左右歇息了。
次日凌晨寅时,三人出了白几家大院,来到了村口大门。十九个内府兵正在这里等着,众人合成一队,浩浩荡荡地向着墓地去了。
此时月光皎洁,万籁俱静,只有不时传来的狼嚎兽叫声。内府兵们手执长剑,紧紧地跟在观风子和李耳身后,三刻后众人到达了墓地。墓地里黑沉沉的,不时闪过一点磷光。
众大兵心中忐忑,但是看到走在前面的观风子和李耳没有露出丝毫害怕之色,也镇定下来,握紧了手中利器,跟着二人。
到了墓地前,李耳取出了司南罗,看着方位,对照着天上星宿,慢慢前行,带着众人来到了一处石洞前。石洞洞口不大,貌似是个野兔的巢穴,只有李耳能钻进去。
李耳要过一把长剑,执在手中,朝着洞里探了探,长剑很快到了洞底,李耳又向左右摇摆长剑试探一番,石洞貌似并不深。李耳试过石洞深浅,还了长剑,蹲身弯腰,钻进了石洞。
石洞里面果然不大,李耳只钻进了大半个身子,便到了洞底。李耳双手在洞壁上一阵摩挲,手触之处,莫不是冰凉的石头。
李耳趴在洞里,闭了嘴眼,翻过身来,朝洞壁上面有事一阵摩挲,手触之处,终于感到了一块石壁的不同之处。
这块石壁拳头大小,入手软滑冰凉,便如摸到了蛇身一般。李耳两只手抓住这块石壁,用力掰扯,花了有近一刻时间,终于把这块异石掰下了石壁。
李耳掰下异石,双手继续摩挲上面石壁,再未发现其他异常。李耳抓着异石,双手护住脑袋,喊道:“拉我出去”。
外面众人早已担心李耳,怕李耳在洞中遭遇不测,现在听到里面喊声,拉着李耳漏在洞外的两只小腿,把李耳拉了出来。
李耳出了石洞,站起了身,观察了一番异石,把异石交给观风子拿着,自己拍了拍身上尘土,拿出司南罗,继续对照天上星位,慢慢地向前走去。
众人跟着李耳,走了近半个时辰,来到了一处山泉前面,山泉从石缝里流出,淙淙而下,汇入了山下的桑干河。
这里已经远离了墓地,在墓地西北方向一里多处的一座山腰上。李耳手执司南罗,确定了这里的方位,观察着周边地势。现在东方已经有一丝亮光了,但是月亮已经没了,李耳看不到太远,心中记下这里的位置,向着山峰爬去。
上山的路上遇到了两只袍子,暗夜之中,把内府兵们紧张了一下。怕大人受了野兽偷袭,刘义带着几个内府兵走到了李耳的前面,挥舞着长剑开路了。
这座山峰也在山脉外围,不是很高大,众人半个时辰后到了山顶。
李耳站在山顶上,拿着司南罗,对着山下方位一阵观察,仔细思考之后,目光望向了西北方向,施展所学,仔细观望天光气色。观察了有二刻,在离此处约四十里处,终于发现了一道青紫之光,直冲天际,瞬闪而过。青紫之光过后,照过的云层貌似也红了起来,这时东方的太阳已经露出了脸蛋。
李耳眼见青紫之光强大,与自己所思有异,不由得“咦”了一声。心想:“怎会如此?”
观风子似懂不懂地也是到处观望,只有刘义等内府大兵,不敢打扰李耳,只是凝神戒备,确保大人安全。
天色渐渐亮了起来,李耳的视野逐渐扩大,又观察了二刻,远方走来了一队村人。
白几眼见这次来调查的大人与众不同,行为更像是巫师或者道人,心中再次燃起了希望:“这小官人岁数不大,师侄却是个大人,又是皇室来的,受了皇命和王命到此重查此事,说不准真能给自己一个交待。”大人寅时出发,久久未归,白几担心大人安危,喊起了自己的儿孙,让他们吆喝村中后生,前来接应大人。
李耳看到山下的村人队伍,不再犹豫,说道:“今日就到此了,我们下山回村吧。”
众人簇拥着李耳向山下走,观风子正在李耳身旁,边行边问道:“师叔可查到了眉目?”
李耳道:“还待确定,今日说不得又要启程。”
观风子道:“这里不用再看看了?”心说:“自己手中拿的异石,正是冰片,只是如此大的冰片出现在一个小石洞里,很是蹊跷,为何师叔不再继续查看此处?”
李耳道:“我尚有疑问需要确实,日后你自然知晓。”说着把手中司南罗递向观风子,说道:“把那冰片给我,这个你还收着。”
两人互换了手中物品,各自揣进怀里,专心下山。
到了山下,与前来接应的村人汇合。村人带队的正是白家小子和栗家小子栗英。栗英与李耳等人见过礼,见众人无恙,放下心来,带着众人回村,边走边说:“我们已经做好了早饭,各位大人回去好好歇息一下。”
李耳问栗英道:“此去西北四十里,是什么地方,地貌如何?”
栗英道:“此去西北全是草原,草原尽头,北方便是燕山,西北四十里处,正是沙岗,不但有桑干河流过,还有一处地下水潭,出水汇入桑干河。”
李耳道:“那水潭可有名字?”
栗英道:“我们都管水潭叫老龙潭。”
李耳听说,问道:“沙岗可有村岗,住户多少?”
栗英道:“沙岗便是村子,有住户二十余户。”
李耳对刘义道:“四十里不是很远,一路都是平原,既然如此,我们回去用饭歇息,巳时出发,今日便去沙岗。”
刘义应了诺,向众内府兵传达了大人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