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嗯了一声,低头看去,只见托盘上放着一小碗粟米粥,粥上搁着两片薄薄的腌肉,阵阵米香飘来,让人忍不住食指大动。毕竟已经和刘邦夫妻多年,我喜欢吃点什么他也知道一些。

    刘邦一直看着我吃饭,直到一碗粥将近了,才道:“我看你身子比以前差多了,跟着我们这些男人没天没夜的跑,哪里能吃得消,”他顿了顿,道:“要不,我派人送你回砀郡吧。”

    我忽的顿住,抬头看了看他,迟疑了一会,道:“怎么突然说这话?”

    刘邦轻笑了一下,道:“有些心疼你。”

    我心里微微动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微笑道:“夫君,我倒没什么,反而是你要万事小心,不如,”略顿了顿,道:“不如把那个萧尚给你吧,他功夫不错,放在我身边实在可惜了。”

    “不必了。”刘邦摇了摇头,道:“萧尚是个人才,只是老萧既然把他放在你身边,想必有他的用意。再说,这兵凶战危的,我也是疏忽,竟没想到派几个能打的保护你,若不是老萧想得周到,我今天可真是哭都哭不出来了。”

    说到这里,他又笑了笑道:“罢了,这些话先别提了。你再睡会儿吧,明早五更就要拔营赶往栗县呢。”说罢,接过我手中的陶碗放在一边,又伸手抖开布被盖在我的身上,这才轻轻地走回案几旁。

    他素来粗手大脚,这么细心竟是第一次。我心中一暖,微笑了一下,躺下去慢慢闭上了眼。但终究是刚醒,一时间还睡不着,辗转着翻了个身,睁开眼,忽见刘邦托着腮坐在案几后面发呆,眉头微锁着,也不知究竟在想着什么心事。

    ------------------------------

    次日清晨,部队再次拔营往栗县而去。途中,怀王颁布下的项羽上将军任命书正式传到了军中,刘邦和萧何几人看了,都没说什么,只令传檄四军,令上下人等俱都知悉而已。

    栗县是个小城,与砀郡与沛县都紧邻,也算是刘邦的老根据地之一了,城中县令见到刘邦的大旗,自知不是对手,索性连打都没打,径开南门自己一溜烟的跑了。倒让刘邦轻轻松松得了栗县。

    进城后,萧何即令人先开粮仓,兵卒去了一会儿,回报道:“县内官仓俱都空空如也,一颗粮食也没有。”再细问之下,原来此县县令刚刚上任,料得在这块地方当官也不得长久,竟一来就将官仓中的粮食尽皆倒卖了。难怪跑得那么干脆,众人听了都不禁摇头,心道,我若得了那么多的钱,发了那么一笔横财,也舍不得和人拼命。

    想是这么想,军中缺粮却是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好在萧何已经事先通知了砀郡与沛县的守军,在到达栗县的下午,来自砀、沛两县的运粮车便陆陆续续的抵达了军营。刘邦等一干将领亲眼见着了粮车这才稍稍放下心来,然后聚在大帐里开始为是否进军高阳商议起来。

    我虽名义上是军中的低级谋士,但终究要避嫌,素来就很少参与军务战事的讨论,此刻便悄悄退了出来,进了府衙后堂。审食其带着从沛县送粮而来的一名士卒正等在那里,那人见到我走进来,跪拜于地,磕了个头,方才从怀里掏出一方折得整整齐齐的布帛道:“回吕公子,这是我们将军吩咐交给公子的。”

    接过来打开看了看,是吕泽的一封家书,上面写了家里的一些事情,比如已经把刘肥送到了彭城吕须处等等。文后又道,彭砀之间战火不休,刘吕两家老小俱在沛县,怕是有风险,想着要迁往他处方才妥当,问我可有适合的地方。

    我看着,不禁点点头,心道大哥如今确实细致得多了,做事也能为他人着想,遂回身取笔回了封信交给那人,又道:“去回你家将军,既有此意,还是早些办为好。”那人喏了一声,接过回信,退了出去。

    “食其,”我坐在那里又想了想,方道:“七夜伤重,跟着我们这么颠簸也吃不消,索性让他回沛县去养伤。恰好我哥打算把刘吕两家迁走,他身体若好了也可一路帮帮忙。”

    “全部迁走吗?”审食其有些诧异。

    “嗯。”我点点头,道:“我大哥想得也是,这打来打去的,谁知道哪天就打到了沛县,还不如趁早离开的好,我已经回信让他们尽早迁往蜀中去。家里人先走,至于族中之人,听其自便吧。”

    “蜀中那地方……”审食其有些迟疑地道:“听说还是野人杂居之地……”

    我微笑了一下,知道这时代的人都觉得稍稍能算些繁华文明的地方,也只有中原地带,再往南入闽越或往西入蜀都只是蛮荒之地,其实蜀中多年不经战火,自秦代李冰建都江堰之后,日益富足,早已非当年之貌。更何况,如果将来刘邦真的被封为汉王,那么入蜀将是他不得不走的一条路,倒不如现在就将家人送过去,先在蜀中隐居下来,也省得将来有人寻机拿住他这个弱点。

    “那里不错,”我道:“这仗再打也打不到那里去,而且我们在蜀中不是连开了两家‘五味居’吗,每年赚的钱不比咸阳的店少,若是像你说的那样,这店哪还开得下去。”当年在蜀中开‘五味居’是我一力坚持的,结果经营得相当不错,这曾让审食其他们很是吃惊。

    审食其想了想,才道:“是,那我这就下去吩咐人将叶小七送走。”说罢,俯了俯身,退了下去。

    ------------------------------

    这边厢我拍板定下将刘吕两家迁入蜀中之事,那边刘邦的军议已经出了结果,在萧何解释并坚持下,最后刘邦还是决定先攻打高阳。其实这时候,刘邦军中的谋士还很少,他又素来嫌儒生酸腐,懒得搭理一些投奔而来的儒子,所以军中的参谋策划之职长期以来只能由萧何承担着。严格的说,萧何是一个统筹型的人才,对行军打仗战略战术方面并不十分精通。但因为当年微贱之时的相交相知的情谊,刘邦却无比的信任萧何这位老朋友。

    刘邦同意先攻高阳,是源于对萧何的信任,而萧何主张先攻高阳,却是因为对我的信任,至于他为什么能这么信任我,却连我自己也弄不清楚。自忖自己不过是一谨言少语的小女子,肯定不会有什么虎躯一震的王八之气,能令萧何望之拜服,他毕竟是萧何,汉初三杰之首,其心胸和见识又岂是一般。呆想半天也想不出原因,也只得摇头作罢。

    队伍在栗县仅歇了一天,便拔营开往高阳。审食其已经收到关于那个那个郦食其的情报,基本和我记忆中的差不多,只不过上面提到他是里监门,却是我所不知道的一点细节。里监门其实就是县里一个看城门的小官,想那郦食其少时便有大志,结果混到年龄老大了还只混到这么一个位子,心中积郁、不甘必是难免,难怪到了这把年纪还要时时睁大眼睛,想为自己挑一个好主子。

    与此同时,驻扎于安阳的项羽上将军也有了动静。西征军的刘邦为军粮之事头痛不已,北伐军的项羽也是难免。时近深秋,多雨泥泞,军粮时时接济不上,若换一个人,怕是要等粮秣齐备之时再徐图巨鹿,但项羽刚刚杀了宋义,锐气正盛,哪里会把这点粮草之困放在眼里,“引兵渡河,往就赵粟,”八个字就是他的军粮解决之道。自得怀王正式任命之日起,即令当阳君英布和蒲将军率数万人马以为前锋,火速渡河,自己则率中军紧随其后,全军以超乎常规的速度向巨鹿进发。

    于是,巨鹿之战——中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缓缓拉开了它的帷幕。

    --------------------

    推荐大家一本我超喜欢的书:《唐朝好男人》,多一半,65254

章节目录

吕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梦东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八十章 迁族-吕汉,吕汉,笔趣阁并收藏吕汉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