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倒是很快找到了,但找到的却是一具尸体,还是从汴河里面捞出来的。/这虽然也是一件命案,但已经不需要大理寺插手了。大家的结论都很一致:畏罪自杀。
赵煦立即又派了皇城司的人前去赵府搜查,果然在赵明诚所指的方位搜出了一些书信。都是赵挺之和其他的大臣、强人往来的鸿音。于是,大宋有史以来最大的诏狱便就此掀起,涉及的官员有十几人,数量不多,但却无一不是中书省、户部、吏部、门下省等要害部门的要员。这十多个人的下狱,对于朝廷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震撼。问题是,以往不论什么大案,有人下狱多半就有人求情,但这一次,却非但没有一个人求情,几乎所有人的人都众口一词地对着赵挺之口诛笔伐,奏章如雪花一般一个劲的上,言中啼血,把赵挺之骂得狗血淋头之余,又把自己定位在了和他一直以来不共戴天的位置。
随即,赵煦又出人意料地下了罪己诏。此诏不但文采斐然,而且言辞恳切,将这次诏狱的罪责揽在了自己身上,并很恳切地请大家上书言事,评论朝政上的失策之处。
这也是赵煦在位十六年的第一次公开纳言,应该也会是最后一次了。赵煦的身体已经越不行了。
一时间,朝廷百官、太学、国子学的学生、甚至普通百姓都纷纷上书言事,虽有少量的批评之言,但更多却是对此次赵煦罪己诏的肯定。并且,几乎每个人都狠狠地表露了一下决心,大家齐辛苦,共奋斗,为把大宋建设成为民主、自由的封建主义乐园而奋斗。
赵煦看着这如山的奏章,终于笑了。他现在才算是体会到了罪己诏的威力,这玩意着实不能随便用,但一旦用起来,当真管用得很。
赵明诚来到了赵府。迎接他的是冰冷的目光。大宋虽然和后来的明朝不一样,没有父母等长辈犯案不鞥告的规定,但以人子的身份出告生父,并且还导致生父身死,怎么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如今,赵家虽然就这样倒了,府里面的这些丫鬟、家丁虽然都被官卖,很快就要离开赵家,去他人家中做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向前主人宣泄不满。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赵明诚对这一切却是丝毫没有感觉,他只是如行尸走肉一般,缓缓地走进了屋子,又冒着众人刀子一般的目光,缓缓地走进了自己的屋子。
过不多久,当一个下人走入他的房间禀报事情的时候,就现他们家的少主子也随着主人一起去了。只不过,两个人选择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赵明诚的身子悬于梁下,早已冰凉。
当李唐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很是唏嘘了一下。对于赵明诚和卢芳这两个人,如今的他是没有一丝的怨艾,更不要说当初那样的恨意了。他们本来可以是幸福的一双的,可惜生错了年代。若是在千年以后,这种事情满大街都能看见,这只是个人的私事而已,即使有家人反对,也不大可能会闹出这样大的事情来。
当然,李唐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改变,该当班的时候,他还需当班,该进宫的时候,他还是需进宫。
今天,李唐在进宫的路上再次遇见了孟老实,还是在上次的皇帝赐给孟家的宅子前。
胖子一身的新衣,看起来很喜庆,而他的表情则显得更加喜庆。老远看见李唐,他便打起了招呼:李县尊,好久不见!
李唐也连忙笑着说道:是有些日子没见了,员外一向可好?
好!好!孟老实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李县尊还不知道吧,圣谕刚刚颁下来,将我家妹子接进宫去了,还是皇后我家妹子啊,在外面修行的三年回去,还是皇后!
李唐大为诧异。他原本以为,赵煦即使要立孟皇后腹中的孩子为储君,也不会重新立孟皇后的。废后又重新立后,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可说是前所未有的。何况刘皇后才刚刚被废,这才几天功夫就重新立后,怎么说,都是太快了点。
而最大的问题是,皇后册立,是有很多的礼制方面的程序要走的。比如,任命册宝使、副使,中书、门下等主官在拱垂殿迎接册宝,接到册宝之后又送至文德殿,然后再文德殿行册封礼、皇后接受一系列朝拜等等。
朝廷自来讲求礼不可废,礼仪的东西有些可以简略一些,但完全不走这程序,也是不行的。至少,总要让皇后在众臣面前亮个相,让她接受一下群臣的朝拜吧!只是如今的孟皇后挺着个大肚子,若是见了人,岂不是一切都要被拆穿了吗?赵煦的那个转移矛盾,让诸王争位的做法,岂不也成了笑话了吗?
李县尊,李县尊李唐正失神间,忽听一阵叫唤,便醒过神来。
哦!李唐连忙笑道:恭喜,恭喜!如此说来,员外如今也是国舅爷了,可喜可贺啊!
孟老实笑得更加灿烂了,嘴上却说道:县尊说笑了,还是小民一个,和县尊你这样科班出身的探花郎没法子比的。
李唐又和孟老实相互谦虚客套了一阵子,便辞了孟老实,向皇宫而来。
皇城内倒是和往常一样,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庆气氛。这令李唐很疑惑,不论如何,册立皇后总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没有理由这种时候,宫里都保持如此清静的状态的。
怀着满腹的疑惑,李唐见到了赵煦。
赵煦的脸上难得地带着笑意,这倒是让李唐更加相信孟老实所言了。因为李唐知道,赵煦为了将孟皇后重新弄进宫去,花费了多少的精力。
待得李唐行礼完毕,赵煦说道:爱卿方自从宫外来,可曾听见什么说道?
李唐一愕,道:陛下所言,莫非是皇后之事?
赵煦点点头,道:爱卿耳目倒也通灵得很!
李唐笑道:说来也巧,方才臣进宫的路上,恰好遇见了孟家的家人,臣和他正好谈及了此事,故而知晓!
赵煦恍然,又说道:你是否一直在奇怪,为何今日这宫内竟是这般清静,竟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呢?
李唐点头道:陛下圣明,这正是臣一路之上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赵煦笑道:其实,这也简单得很,朕只是于前几日下诏,言道朕因下了罪己诏,正在宫中静思反省。决定罢行一切喜礼十日,而今日,恰是在这十日之内!
李唐不由不由衷佩服。其实,赵煦这个皇帝虽然算不上什么明君,但不得不说,他年纪轻轻,权术玩弄得确实很不错。至少李唐自度若是自己站在他的位置,难以在这方面过他。
赵煦看见李唐一脸惊讶佩服的表情,龙颜大悦。指了指那边的一面椅子,意识李唐坐下。
李唐见他似乎谈性颇浓,绝口不提看病的事,倒也乐得轻松,便老实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赵煦细细地看了李唐半晌,忽然说出一句令李唐颇为吃惊的话来:看来,也只有你,敢在朕面前说坐就坐了!
李唐顿感头皮麻。皇帝绝对是这世上最为难以相处的动物,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遭遇难以预料的横祸。李唐虽然早有一定的办法来预备这种事情生,却也不能怠慢。当下,他不动声色地说道:若是陛下让臣坐,臣却偏要站着,那才是陛下真正应当担心的问题呢!陛下也知道,这天下没有人能坐着却自己想站着的。即使有,也只能说明这个人是个表里不一的虚伪之人而已!
赵煦一愕,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笑得太急,很快笑声就变成了剧烈的咳嗽声,骇得李唐大大惊悚了一下,若只是自己一句玩笑话,让皇帝笑死了,那可就罪业大了。
好在,赵煦很快就止住笑意,说道:爱卿果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朕如今又遇上一件为难的事情,不知爱卿有没有办法?
陛下请将!
这两日,朕派人去查了一下辽国为何要在代西夏向我大宋求和,如今有了结果。原来,辽国自从阻卜酋长磨古斯八年前动叛乱以来,这几年一直叛乱不断。很多叛乱之人在辽国与西夏边境潜伏。但辽国因为烽火遍地,加上这些地方本就是荒芜之地,极好藏身,辽廷并不好出兵剿灭之,便要求西夏出兵。西夏这些年以来,虽然在和我大宋的战争中不处下风,但战争说到头来,还是比消耗,比国力的,在这方面,他西夏无法和大宋相提并论。所以,他们便趁机要求辽国出面和大宋媾和。
朕很是为难哪!若是同意了求和,等西夏养好了元气,又要来侵扰我大宋,若是不答应吧,又得罪辽国,也是得不偿失啊!爱卿你觉得此事,该当如何是好呢?
李唐一听,这个问题倒是正中李唐的下怀。原来,李唐早就在思量这个问题,如今倒是有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
赵煦立即又派了皇城司的人前去赵府搜查,果然在赵明诚所指的方位搜出了一些书信。都是赵挺之和其他的大臣、强人往来的鸿音。于是,大宋有史以来最大的诏狱便就此掀起,涉及的官员有十几人,数量不多,但却无一不是中书省、户部、吏部、门下省等要害部门的要员。这十多个人的下狱,对于朝廷来说,实在是一个极大的震撼。问题是,以往不论什么大案,有人下狱多半就有人求情,但这一次,却非但没有一个人求情,几乎所有人的人都众口一词地对着赵挺之口诛笔伐,奏章如雪花一般一个劲的上,言中啼血,把赵挺之骂得狗血淋头之余,又把自己定位在了和他一直以来不共戴天的位置。
随即,赵煦又出人意料地下了罪己诏。此诏不但文采斐然,而且言辞恳切,将这次诏狱的罪责揽在了自己身上,并很恳切地请大家上书言事,评论朝政上的失策之处。
这也是赵煦在位十六年的第一次公开纳言,应该也会是最后一次了。赵煦的身体已经越不行了。
一时间,朝廷百官、太学、国子学的学生、甚至普通百姓都纷纷上书言事,虽有少量的批评之言,但更多却是对此次赵煦罪己诏的肯定。并且,几乎每个人都狠狠地表露了一下决心,大家齐辛苦,共奋斗,为把大宋建设成为民主、自由的封建主义乐园而奋斗。
赵煦看着这如山的奏章,终于笑了。他现在才算是体会到了罪己诏的威力,这玩意着实不能随便用,但一旦用起来,当真管用得很。
赵明诚来到了赵府。迎接他的是冰冷的目光。大宋虽然和后来的明朝不一样,没有父母等长辈犯案不鞥告的规定,但以人子的身份出告生父,并且还导致生父身死,怎么都是被人看不起的。如今,赵家虽然就这样倒了,府里面的这些丫鬟、家丁虽然都被官卖,很快就要离开赵家,去他人家中做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向前主人宣泄不满。
到了如今这个时候,赵明诚对这一切却是丝毫没有感觉,他只是如行尸走肉一般,缓缓地走进了屋子,又冒着众人刀子一般的目光,缓缓地走进了自己的屋子。
过不多久,当一个下人走入他的房间禀报事情的时候,就现他们家的少主子也随着主人一起去了。只不过,两个人选择的方式不一样而已,赵明诚的身子悬于梁下,早已冰凉。
当李唐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心里很是唏嘘了一下。对于赵明诚和卢芳这两个人,如今的他是没有一丝的怨艾,更不要说当初那样的恨意了。他们本来可以是幸福的一双的,可惜生错了年代。若是在千年以后,这种事情满大街都能看见,这只是个人的私事而已,即使有家人反对,也不大可能会闹出这样大的事情来。
当然,李唐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这件事而改变,该当班的时候,他还需当班,该进宫的时候,他还是需进宫。
今天,李唐在进宫的路上再次遇见了孟老实,还是在上次的皇帝赐给孟家的宅子前。
胖子一身的新衣,看起来很喜庆,而他的表情则显得更加喜庆。老远看见李唐,他便打起了招呼:李县尊,好久不见!
李唐也连忙笑着说道:是有些日子没见了,员外一向可好?
好!好!孟老实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李县尊还不知道吧,圣谕刚刚颁下来,将我家妹子接进宫去了,还是皇后我家妹子啊,在外面修行的三年回去,还是皇后!
李唐大为诧异。他原本以为,赵煦即使要立孟皇后腹中的孩子为储君,也不会重新立孟皇后的。废后又重新立后,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可说是前所未有的。何况刘皇后才刚刚被废,这才几天功夫就重新立后,怎么说,都是太快了点。
而最大的问题是,皇后册立,是有很多的礼制方面的程序要走的。比如,任命册宝使、副使,中书、门下等主官在拱垂殿迎接册宝,接到册宝之后又送至文德殿,然后再文德殿行册封礼、皇后接受一系列朝拜等等。
朝廷自来讲求礼不可废,礼仪的东西有些可以简略一些,但完全不走这程序,也是不行的。至少,总要让皇后在众臣面前亮个相,让她接受一下群臣的朝拜吧!只是如今的孟皇后挺着个大肚子,若是见了人,岂不是一切都要被拆穿了吗?赵煦的那个转移矛盾,让诸王争位的做法,岂不也成了笑话了吗?
李县尊,李县尊李唐正失神间,忽听一阵叫唤,便醒过神来。
哦!李唐连忙笑道:恭喜,恭喜!如此说来,员外如今也是国舅爷了,可喜可贺啊!
孟老实笑得更加灿烂了,嘴上却说道:县尊说笑了,还是小民一个,和县尊你这样科班出身的探花郎没法子比的。
李唐又和孟老实相互谦虚客套了一阵子,便辞了孟老实,向皇宫而来。
皇城内倒是和往常一样,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庆气氛。这令李唐很疑惑,不论如何,册立皇后总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没有理由这种时候,宫里都保持如此清静的状态的。
怀着满腹的疑惑,李唐见到了赵煦。
赵煦的脸上难得地带着笑意,这倒是让李唐更加相信孟老实所言了。因为李唐知道,赵煦为了将孟皇后重新弄进宫去,花费了多少的精力。
待得李唐行礼完毕,赵煦说道:爱卿方自从宫外来,可曾听见什么说道?
李唐一愕,道:陛下所言,莫非是皇后之事?
赵煦点点头,道:爱卿耳目倒也通灵得很!
李唐笑道:说来也巧,方才臣进宫的路上,恰好遇见了孟家的家人,臣和他正好谈及了此事,故而知晓!
赵煦恍然,又说道:你是否一直在奇怪,为何今日这宫内竟是这般清静,竟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呢?
李唐点头道:陛下圣明,这正是臣一路之上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赵煦笑道:其实,这也简单得很,朕只是于前几日下诏,言道朕因下了罪己诏,正在宫中静思反省。决定罢行一切喜礼十日,而今日,恰是在这十日之内!
李唐不由不由衷佩服。其实,赵煦这个皇帝虽然算不上什么明君,但不得不说,他年纪轻轻,权术玩弄得确实很不错。至少李唐自度若是自己站在他的位置,难以在这方面过他。
赵煦看见李唐一脸惊讶佩服的表情,龙颜大悦。指了指那边的一面椅子,意识李唐坐下。
李唐见他似乎谈性颇浓,绝口不提看病的事,倒也乐得轻松,便老实不客气地坐了下来。
赵煦细细地看了李唐半晌,忽然说出一句令李唐颇为吃惊的话来:看来,也只有你,敢在朕面前说坐就坐了!
李唐顿感头皮麻。皇帝绝对是这世上最为难以相处的动物,一个不小心,就可能会遭遇难以预料的横祸。李唐虽然早有一定的办法来预备这种事情生,却也不能怠慢。当下,他不动声色地说道:若是陛下让臣坐,臣却偏要站着,那才是陛下真正应当担心的问题呢!陛下也知道,这天下没有人能坐着却自己想站着的。即使有,也只能说明这个人是个表里不一的虚伪之人而已!
赵煦一愕,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他笑得太急,很快笑声就变成了剧烈的咳嗽声,骇得李唐大大惊悚了一下,若只是自己一句玩笑话,让皇帝笑死了,那可就罪业大了。
好在,赵煦很快就止住笑意,说道:爱卿果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朕如今又遇上一件为难的事情,不知爱卿有没有办法?
陛下请将!
这两日,朕派人去查了一下辽国为何要在代西夏向我大宋求和,如今有了结果。原来,辽国自从阻卜酋长磨古斯八年前动叛乱以来,这几年一直叛乱不断。很多叛乱之人在辽国与西夏边境潜伏。但辽国因为烽火遍地,加上这些地方本就是荒芜之地,极好藏身,辽廷并不好出兵剿灭之,便要求西夏出兵。西夏这些年以来,虽然在和我大宋的战争中不处下风,但战争说到头来,还是比消耗,比国力的,在这方面,他西夏无法和大宋相提并论。所以,他们便趁机要求辽国出面和大宋媾和。
朕很是为难哪!若是同意了求和,等西夏养好了元气,又要来侵扰我大宋,若是不答应吧,又得罪辽国,也是得不偿失啊!爱卿你觉得此事,该当如何是好呢?
李唐一听,这个问题倒是正中李唐的下怀。原来,李唐早就在思量这个问题,如今倒是有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