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人不是别人,恰是多日未见的宦官童贯。
这也难怪这么多衙役都不是他的对手,皇帝微服私访的时候,一般都只带他一个人出巡,若是他的武功不是很高明,护不住赵煦,赵煦又哪能如此五次三番地自履险地!
李唐心下明白,既然是童贯来了,那便意味着赵煦又有事相召了。换句话说,童贯此时乃是天使,代表的是皇帝赵煦。就算是李唐对他的行为颇为不满,也绝不能此时飙,不然就有欺君的嫌疑了。
况且,赵煦既然在自己还在衙门当班的时候来宣召,说明确实有急事,李唐又岂能怠慢。
不过,李唐此时见了童贯,心下确实是有些心虚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上次和孟皇后生的那件事情。
童贯见了李唐,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不过,随即他又似想到了什么,脸上换上了一副倨傲的神情,道:李县主,你这衙门里的这些人忒也无礼,不识得我也就罢了,还敢对我动手,这便是你开封县衙的待客之道吗?其他的我也不愿多言,你看着办吧!他的意思很明白,今日你不好好惩戒这几个人就是不给我面子,就是和我做对!
李唐本来还想着对方是天使,不与他计较的,没有想到童贯打了自己的手下也就罢了,反而恶人先告状,没完没了了,他心下的怒气顿时有些遏制不住了。这不仅仅是不给他的手下面子,也是不给他本人面子,若是这时候他向童贯低头,以后在这衙门里就人心丧尽,再也没办法混下去了。
正在此时,忽听后面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原来这衙门里的这些官吏听说外面出了打架的事,一齐奔出来,欲要看个究竟,而其中打头一个,就是范正平。大家刚刚出了门,就听见童贯这句近乎嚣张的质问,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了李唐,想看他如何应对。应该说,李唐接下来的应对绝对会影响到他以后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影响到他在这衙门里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童贯,李唐的最初想法是尽量不要得罪,虽然也不宜过分和他走得太近,但为了自保,最好也不要和他成为敌人。但今天的情况是,若是给了他面子,今后在这衙门里就难混了,谁能瞧得起一个媚上欺下的上司?而且,这上司本就是新来的,还没有摸清楚衙门里的状况。
这一取一舍在李唐看来并不很难决定。
李唐尽量抑住怒气,道:童大官,今日之事,我衙门里的这些衙役们应该都没什么做吧?他们都只是忠于自己的职守而已,若是不论什么人走过来都毫无理由地要求见到下官,下官还有时间处理公务吗?下官驽钝,不知道童大官要下官给他们定一个什么样的罪过呢?
大官乃是宋廷之中对于高品宦官的称呼。众人一听李唐的称呼,立即意识到眼前此人的身份了。宫里能称得上大官,又姓童的只有一个,那便是童贯了。据说这位童大官乃是皇上的心腹,皇上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上他的。
大家都不由为李唐捏一把汗。要知道,童贯这样长期在天子身边呆着的大臣可不是好惹的,他们只消在皇上面前随便诋毁两句,有时候比谏官们在朝堂上一场慷慨激昂的弹劾还要有用得多。因为他们比外臣更懂得皇上的心思,更知道如何才能撩拨出皇上的怒火。而李唐方才的这一句话看起来像是把决定权交回给了童贯,由他亲自来处罚这些衙役们,其实却语藏讽刺,内中充满了对童贯的不满。
这,不是结结实实地扇童贯的大耳刮子吗?
童贯一听此言,眼中闪过闪过一丝怒色。但他终究是宦官,能爬到他这个位置的,都是脸皮极厚,很能受委屈,最善赔笑作揖的。
李唐这个人虽然职位不高,单从官家的表现来看,对他十分的信重,象冲真法师生病的事情,官家探望的时候不带御医去,却偏偏带他去,而且上次明显是在里面宠幸了冲真法师一次,官家居然也毫不避嫌,就让他在外面守着。
这就说明,在官家的心目中,这个人是很值得信赖的。再联想到官家亲自顶着包括章相公在内的这些大臣的反对,以及外间的流言蜚语,执意把这个人擢为探花,又抬举到了如今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衙门,童贯早就得出了一个结论:李唐此人实乃如今官家最为宠幸的人之一。这也就是当初童贯主动拉拢李唐的根本原因。他就是那种唯利是图的人,若是没有好处,他又岂能纡尊降贵去结好一个人!
童贯虽然长相威猛,武技高,却也是一个颇有眼色的人,既然官家宠幸,一时间扳不倒李唐,自然是要和他做朋友的。为了交朋友,受点委屈在他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这一辈子受过的委屈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几乎每一次都比今天要屈辱太多了。况且,今天的事情本就是他主动挑起,而且已经占了很大便宜了,根本不算什么委屈,如今收手,也不过是个见好就收,不愿和这些下人们一般见识罢了。
有了这个想法,童贯便换了一副嘴脸,道:李县尊莫要见怪,洒家方才只是出手试探一下他们而已。洒家早就听说开封县衙的衙役个个奉公执法,绝不因为身份的高低贵贱而有所偏颇,今日一看,果不其然。李县尊啊,李贤弟,愚兄真为你感觉高兴啊,有这么好的手下帮衬,何愁不能大展身手,报效皇上的隆恩!
众人听得惊奇不已,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可一世的童贯童大官居然在李县尊面前服软了?童贯的话里虽然还在狡辩,但既然称赞了这些衙役,自然等于变相的道歉了,谁也不能指望童贯真能低头弯腰地对着几个衙役赔小心、自扇嘴巴的。
大家一时间对李唐真是又敬又服,一个刚满二十岁的新上任知县能逼得宫里的红人认栽,这可绝非一件易事,但李唐却只用了淡淡的一句话,真是让人不服不行。
就连范正平的眼色中也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赞赏之色。他范家的人素来最讲求的是铁骨二字,从范仲淹始,三代为臣,个个都是以直言而扬名的忠臣。他们最佩服的,当然也是同样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的官员。
李唐见童贯认栽,大大松了一口气,若是童贯继续强硬下去,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难道下令揍他?且不说欺君不欺君的,以童贯的伸手,这里的所有人一拥而上也打不过啊,他的本领,当初李唐也是见识过的。
李唐遂决定不为己甚,也以笑脸迎笑脸:童大官客气了,大家都是恪尽职守,为皇上效命而已。不知道大官此来
童贯哦了一声,道:官家命我来宣召,李县尊这便随我去吧!
众人又是一阵惊异,小小的县令居然有独对的机会,真是天大的一份恩宠啊。李县尊这个人既不畏权贵,敢于出头,又深得皇上的恩宠,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上司了。跟着这样一个上司,只要好好做事,何愁前途?
且不说开封县的众官吏正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做事,争取得到李唐的赏识,却说童贯领着李唐向前走了一段路,忽然转而向边上拐过去。
李唐本来心下就担心不是去皇宫,待得一见转道,心下顿时咯噔一下,原来果真不是去皇宫,而是去瑶华宫!
李唐心下暗暗叫苦,自从生上次的事情之后,他最怕的就是去瑶华宫了,生怕见到孟皇后的时候脸色不自然,被赵煦看出什么端倪来。到那时候,死还是小的,就怕赵煦那小子会把自己抓出去阉了,然后放回去。面对着两位绝色美人儿,却只有干瞪眼的份,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
李唐连忙快行两步,追上童贯问道:童大官,怎么这又是去瑶华宫吗?
童贯也不隐瞒,点了点头,道:自然是,咱们这都去了这么多次了,怎么,李贤弟有疑问吗?
李唐被他左一句李贤弟,有一句李贤弟叫得有些头晕。不过,他又势不能直言、阻拦对方向自己示好,只好勉强听着。
童大官,难道那位法师身子又有什么不对吗?
问出这个问题,李唐心下就在忖道:天哪,千万不要再重演一次上次的事情才好!危险不危险的且不说,老子怎么有种被嫖的感觉?嗯,也怪老子自己,怎么忘记和许将那老家伙说一声,让他把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交给老子这个新阁主了?还有,特别是那个促狭的小道姑,那小妮子实在有些可恨,若是这次再暗算我的话,我一定要让他尝尝本阁家法的滋味!
或许,许将那老小子就是故意不在我面前提及此事的吧?他还想以我为工具,给赵家的皇帝戴绿帽,以满足他变态的快感!
正胡思乱想之时,瑶华宫已经到了。还是按惯例,童贯留在外面看门,李唐自行走了进去。
这也难怪这么多衙役都不是他的对手,皇帝微服私访的时候,一般都只带他一个人出巡,若是他的武功不是很高明,护不住赵煦,赵煦又哪能如此五次三番地自履险地!
李唐心下明白,既然是童贯来了,那便意味着赵煦又有事相召了。换句话说,童贯此时乃是天使,代表的是皇帝赵煦。就算是李唐对他的行为颇为不满,也绝不能此时飙,不然就有欺君的嫌疑了。
况且,赵煦既然在自己还在衙门当班的时候来宣召,说明确实有急事,李唐又岂能怠慢。
不过,李唐此时见了童贯,心下确实是有些心虚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上次和孟皇后生的那件事情。
童贯见了李唐,眼中闪过一丝喜色。不过,随即他又似想到了什么,脸上换上了一副倨傲的神情,道:李县主,你这衙门里的这些人忒也无礼,不识得我也就罢了,还敢对我动手,这便是你开封县衙的待客之道吗?其他的我也不愿多言,你看着办吧!他的意思很明白,今日你不好好惩戒这几个人就是不给我面子,就是和我做对!
李唐本来还想着对方是天使,不与他计较的,没有想到童贯打了自己的手下也就罢了,反而恶人先告状,没完没了了,他心下的怒气顿时有些遏制不住了。这不仅仅是不给他的手下面子,也是不给他本人面子,若是这时候他向童贯低头,以后在这衙门里就人心丧尽,再也没办法混下去了。
正在此时,忽听后面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响起,原来这衙门里的这些官吏听说外面出了打架的事,一齐奔出来,欲要看个究竟,而其中打头一个,就是范正平。大家刚刚出了门,就听见童贯这句近乎嚣张的质问,齐刷刷地把目光转向了李唐,想看他如何应对。应该说,李唐接下来的应对绝对会影响到他以后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影响到他在这衙门里的受欢迎程度。
对于童贯,李唐的最初想法是尽量不要得罪,虽然也不宜过分和他走得太近,但为了自保,最好也不要和他成为敌人。但今天的情况是,若是给了他面子,今后在这衙门里就难混了,谁能瞧得起一个媚上欺下的上司?而且,这上司本就是新来的,还没有摸清楚衙门里的状况。
这一取一舍在李唐看来并不很难决定。
李唐尽量抑住怒气,道:童大官,今日之事,我衙门里的这些衙役们应该都没什么做吧?他们都只是忠于自己的职守而已,若是不论什么人走过来都毫无理由地要求见到下官,下官还有时间处理公务吗?下官驽钝,不知道童大官要下官给他们定一个什么样的罪过呢?
大官乃是宋廷之中对于高品宦官的称呼。众人一听李唐的称呼,立即意识到眼前此人的身份了。宫里能称得上大官,又姓童的只有一个,那便是童贯了。据说这位童大官乃是皇上的心腹,皇上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上他的。
大家都不由为李唐捏一把汗。要知道,童贯这样长期在天子身边呆着的大臣可不是好惹的,他们只消在皇上面前随便诋毁两句,有时候比谏官们在朝堂上一场慷慨激昂的弹劾还要有用得多。因为他们比外臣更懂得皇上的心思,更知道如何才能撩拨出皇上的怒火。而李唐方才的这一句话看起来像是把决定权交回给了童贯,由他亲自来处罚这些衙役们,其实却语藏讽刺,内中充满了对童贯的不满。
这,不是结结实实地扇童贯的大耳刮子吗?
童贯一听此言,眼中闪过闪过一丝怒色。但他终究是宦官,能爬到他这个位置的,都是脸皮极厚,很能受委屈,最善赔笑作揖的。
李唐这个人虽然职位不高,单从官家的表现来看,对他十分的信重,象冲真法师生病的事情,官家探望的时候不带御医去,却偏偏带他去,而且上次明显是在里面宠幸了冲真法师一次,官家居然也毫不避嫌,就让他在外面守着。
这就说明,在官家的心目中,这个人是很值得信赖的。再联想到官家亲自顶着包括章相公在内的这些大臣的反对,以及外间的流言蜚语,执意把这个人擢为探花,又抬举到了如今这样一个炙手可热的衙门,童贯早就得出了一个结论:李唐此人实乃如今官家最为宠幸的人之一。这也就是当初童贯主动拉拢李唐的根本原因。他就是那种唯利是图的人,若是没有好处,他又岂能纡尊降贵去结好一个人!
童贯虽然长相威猛,武技高,却也是一个颇有眼色的人,既然官家宠幸,一时间扳不倒李唐,自然是要和他做朋友的。为了交朋友,受点委屈在他看来根本不算什么,因为他这一辈子受过的委屈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几乎每一次都比今天要屈辱太多了。况且,今天的事情本就是他主动挑起,而且已经占了很大便宜了,根本不算什么委屈,如今收手,也不过是个见好就收,不愿和这些下人们一般见识罢了。
有了这个想法,童贯便换了一副嘴脸,道:李县尊莫要见怪,洒家方才只是出手试探一下他们而已。洒家早就听说开封县衙的衙役个个奉公执法,绝不因为身份的高低贵贱而有所偏颇,今日一看,果不其然。李县尊啊,李贤弟,愚兄真为你感觉高兴啊,有这么好的手下帮衬,何愁不能大展身手,报效皇上的隆恩!
众人听得惊奇不已,都以为自己听错了。不可一世的童贯童大官居然在李县尊面前服软了?童贯的话里虽然还在狡辩,但既然称赞了这些衙役,自然等于变相的道歉了,谁也不能指望童贯真能低头弯腰地对着几个衙役赔小心、自扇嘴巴的。
大家一时间对李唐真是又敬又服,一个刚满二十岁的新上任知县能逼得宫里的红人认栽,这可绝非一件易事,但李唐却只用了淡淡的一句话,真是让人不服不行。
就连范正平的眼色中也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赞赏之色。他范家的人素来最讲求的是铁骨二字,从范仲淹始,三代为臣,个个都是以直言而扬名的忠臣。他们最佩服的,当然也是同样不畏权贵,敢于直言的官员。
李唐见童贯认栽,大大松了一口气,若是童贯继续强硬下去,他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难道下令揍他?且不说欺君不欺君的,以童贯的伸手,这里的所有人一拥而上也打不过啊,他的本领,当初李唐也是见识过的。
李唐遂决定不为己甚,也以笑脸迎笑脸:童大官客气了,大家都是恪尽职守,为皇上效命而已。不知道大官此来
童贯哦了一声,道:官家命我来宣召,李县尊这便随我去吧!
众人又是一阵惊异,小小的县令居然有独对的机会,真是天大的一份恩宠啊。李县尊这个人既不畏权贵,敢于出头,又深得皇上的恩宠,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上司了。跟着这样一个上司,只要好好做事,何愁前途?
且不说开封县的众官吏正在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做事,争取得到李唐的赏识,却说童贯领着李唐向前走了一段路,忽然转而向边上拐过去。
李唐本来心下就担心不是去皇宫,待得一见转道,心下顿时咯噔一下,原来果真不是去皇宫,而是去瑶华宫!
李唐心下暗暗叫苦,自从生上次的事情之后,他最怕的就是去瑶华宫了,生怕见到孟皇后的时候脸色不自然,被赵煦看出什么端倪来。到那时候,死还是小的,就怕赵煦那小子会把自己抓出去阉了,然后放回去。面对着两位绝色美人儿,却只有干瞪眼的份,那种感觉实在是太痛苦了。
李唐连忙快行两步,追上童贯问道:童大官,怎么这又是去瑶华宫吗?
童贯也不隐瞒,点了点头,道:自然是,咱们这都去了这么多次了,怎么,李贤弟有疑问吗?
李唐被他左一句李贤弟,有一句李贤弟叫得有些头晕。不过,他又势不能直言、阻拦对方向自己示好,只好勉强听着。
童大官,难道那位法师身子又有什么不对吗?
问出这个问题,李唐心下就在忖道:天哪,千万不要再重演一次上次的事情才好!危险不危险的且不说,老子怎么有种被嫖的感觉?嗯,也怪老子自己,怎么忘记和许将那老家伙说一声,让他把这件事情的决定权交给老子这个新阁主了?还有,特别是那个促狭的小道姑,那小妮子实在有些可恨,若是这次再暗算我的话,我一定要让他尝尝本阁家法的滋味!
或许,许将那老小子就是故意不在我面前提及此事的吧?他还想以我为工具,给赵家的皇帝戴绿帽,以满足他变态的快感!
正胡思乱想之时,瑶华宫已经到了。还是按惯例,童贯留在外面看门,李唐自行走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