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忍不住腹诽起那位神秘女孩和所谓的造物主老天爷:“老天爷,我做了什么孽了,把我发配过来!不就是之前曾讲过几句辫子王朝的坏话吗,至于把我整过来去面对那帮搞出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广州大屠杀等数不清屠城事件的畜生吗?至于吗?”
晴天霹雳,绝对是晴天霹雳。(看小说到网)
李明一万个不愿意相信,他赶紧拉着白文雅回到了大营,让她将刚才训练士兵的四个将领叫来。当那四个将领到来后,李明便问道:“你们对如今天下的形势了解不?讲一下吧。”这个问题好像是在对这些将领进行考查,但李明的原意却是想确认。
那四个将领争先恐后地讲出了目前的战争形势,李明越听越觉得胆颤心惊。
现在是明崇祯十二年春二月(换算成公元纪年约莫是1639年3月),张献忠前年惨败于左良玉手下,便假装投降,接受熊文灿的招抚,暂时驻扎在谷城县休养生息,卧薪尝胆了一年多。而李自成被孙传庭打残了,躲在商洛山中休养生息。
张献忠存了风云再起之念,拒绝朝廷的改编,一边贿赂内阁首辅薛国观、总理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等大小朝廷官员,让朝廷对自己失去戒心,一边大肆招兵买马,短短一年内将原来被左良玉打残的一万人马扩充到三万多人。
那个现名为张可旺的孙可望杀戮心重,前些天一个无辜百姓走路不小心,冲撞到他,他当下拿出枪把那百姓捅死了。当时李定国看到,跟这孙可望据理力争,责备他草菅人命。孙可望被李定国一席话说的恼羞成怒,便猛然用枪杆砸李定国的脑袋,李定国未作防备,导致重伤昏迷。李定国还想趁机用枪扎死李定国,幸亏被刘文秀看到了,将孙可望喝止住。
而李定国受伤后,张献忠只是骂了孙可望一顿,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惩罚。
李明听到这里,心里顿时凉了一半:张献忠的四个义子里,自己成为的李定国现在怕是四子里最不受宠的。
张献忠的三万人里有一千名十六岁以下的少年,便成立了一个孩儿营,隶属于张献忠的中军大营(老营)。孩儿营里,一部分士兵是其他将士的儿女,更多的是像原来那个李定国当年一样小小年纪就参加义军的少年。张献忠之前最鼎盛时有十几万兵马,那时李定国曾执掌二万人马。现在张献忠兵马严重缩水,再加上张献忠对李定国过于仁慈爱民的行为有些不满,便让李定国交出部分兵马给孙可望,贬斥李定国去掌管孩儿营。
明末的义军或明军内部都是山头林立,高迎祥担任闯王那时,三十六营就是三十六个山头,后来李自成升为闯王后,山头照样林立,陆续有刘宗敏、高夫人、牛金星、李岩等诸多山头。张献忠这里也不能免俗,四个义子都逐渐长大,也各自成了一个山头,当然张可旺(孙可望)这一个山头最大,因为他是内定的继承人,很多武将都附和于他。跟随刘文秀的武将也有很多。艾能奇还有些懵懂,只懂得效忠张献忠,张献忠也很信任他,拨给他的二千中军护卫都是骁勇善战的精锐。
而徐以显、潘独鏊等谋士在孙可望那里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唯有在李定国这里能有贤士的礼遇,所以内心深处是希望李定国上位,但作为文人,他们在武夫当道的张献忠部队里对权位问题却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再加上孩儿营最弱小,所以显得李定国的势力最为薄弱。
到了这个时候,也不由得李明不信,再结合他之前曾在网上浏览过的一个关于李定国的帖子,李明终于清楚地知道自己成为的这个人物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
李定国,在原来的历史上,是一个抗清名将,又是一个悲情英雄,用一个词概括他的一生,是“独木难支”,再用一个词,就是“无力回天”。
很显然,如果自己不去改变历史的话,那么再过二十多年,怕只会落得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哀下场。
但是自己显然不能再穿越回去的,不管再怎么悲情,再怎么难熬,他还是要做这么一个李定国。
二十一世纪一切好的坏的,都属于那个世纪了,而他现在要面对的,则是凶险艰辛、敌人辈出的十七世纪,中华文明三百年黑暗的傍晚。
既来之则安之,没法回去,只好面对现实。
在这个明末乱世,他不再是李明,而是李定国了。(从此以后主人公便名为李定国)。
反清复汉,谈何容易。这个新的李定国,能不能让那个傍晚的时候从西边升起太阳,让那三百年的黑暗见鬼去?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要知道,在中国这块板结的土地上,做民族英雄最难,做卖国求荣的汉奸最容易。
李定国想起这个时候横亘在北地的一群畜生和遍布明朝境内的一大群人面兽心道貌岸然的未来汉奸,深深叹了口气,哎,好难对付。
别想了,那是几年后的事情,现在重要的是,适应、生存。迅速适应这个时代,然后坚韧地生存下来,才能谈到其他。
李定国谢别四位将领,将他们送出房间,也将白文雅打发出去整顿孩儿营的健妇队,李定国一头扎在床上,开始盘算未来该怎么生存。
在这个乱世,只有生存才是最高的法则。
生存?李定国胆颤心惊地想到一个问题:“那武艺,兵法呢?是不是也都没留下记忆,如果等下子就上战场,岂不是找死?”李定国将目光投向房间里那把长柄大刀。
李定国房间里这把跟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有些类似的长柄大刀,是张献忠为李定国特别定制的。五尺长柄精铁所铸,刀型窄长,在刀头有一个平滑的弧形,滑出一个锋利的刀尖,另外刀背上还有一个倒钩,想必是用来勾拿敌人兵器用的,整体看来这刀是一把很奇怪的刀。
李定国上前握住刀柄,用力提了提,约莫四五十斤重的一大坨精铁,提在他手里如同前世提一把西瓜刀一般轻盈。李定国十分惊喜地意识到,这副躯体的神力还没有丢掉。
然后李定国提着大刀走到草房外面,挥舞起大刀。一开始没有什么章法,乱劈乱砍,一旁观看的士兵们都十分奇怪二将军的刀法不是一向很好的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差了。
李定国想弃刀不耍了,可忽然之间他的意识不能支配他的身体,身上突然涌起一股强大的气息,带动着他的双臂,越舞越有章法,越舞越有套路。
这时候,李定国脑海里空白一片,但双手却一直着挥舞大刀,如银龙狂舞,上下翻飞。
旁边的士兵们都欢呼雀跃,大声叫好:“将军,您的刀法更精湛了。”
劈砍、直刺、斜钩,每种打法俱有多种变化,便成就了三十六招刀法,这刀法乃是原来的李定国根据自己这把大刀的特点自创的,自创出这套刀法,三年内未逢敌手。
两遍刀法耍过,李定国也渐渐记下了这三十六招的刀法套路。
只是奇怪体内驱动他耍出三十六招刀法的诡异力量来自那里,李定国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用现代科学观点解释,是条件反射。原来的李定国每天练刀练上几十遍,三年来练了几万遍,怎么也培养出了条件反射。
这样的条件反射同样表现在李定国的马术和箭法上。
说来很是奇怪,他在二十一世纪可从来没有骑过马,到了明末,像是无师自通,骑术极为精湛。他也从来没有射过箭,但这次却能拉开两石的硬弓,还能十发十中,百步开外,命中靶心,这箭术端是厉害。
看来有个规律,凡是后天苦练得来的,通过脑干形成的条件反射都没有被遗忘。
真正被现在这个李定国所遗忘的是他在这个明末时代过去十七年的琐事记忆,其实这些记忆根本就是被那个现代李明的记忆给全部冲击掉了。
现在的李定国在这个明末清初时代变成了一个重度失忆者。
至于兵法,李定国自然也是根本没继承到原来那位的记忆,但他并不担心。他在二十一世纪时很爱看兵书战策,也爱看近代适合中国国情的军事书籍。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现实残酷战争的洗礼和磨练,他可不想成为赵括第二。
*****************************************************************************
注1:关于李定国在四子中的年纪,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排行第三,小刘文秀两岁,有人甚至说他排行第四,比艾能奇还小,本书取材于跟李定国同时代的王夫之的《永历实录》里的记载“献忠养子四:孙可望为长,定国次之,刘文秀、艾云枝次之。”
晴天霹雳,绝对是晴天霹雳。(看小说到网)
李明一万个不愿意相信,他赶紧拉着白文雅回到了大营,让她将刚才训练士兵的四个将领叫来。当那四个将领到来后,李明便问道:“你们对如今天下的形势了解不?讲一下吧。”这个问题好像是在对这些将领进行考查,但李明的原意却是想确认。
那四个将领争先恐后地讲出了目前的战争形势,李明越听越觉得胆颤心惊。
现在是明崇祯十二年春二月(换算成公元纪年约莫是1639年3月),张献忠前年惨败于左良玉手下,便假装投降,接受熊文灿的招抚,暂时驻扎在谷城县休养生息,卧薪尝胆了一年多。而李自成被孙传庭打残了,躲在商洛山中休养生息。
张献忠存了风云再起之念,拒绝朝廷的改编,一边贿赂内阁首辅薛国观、总理熊文灿(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等大小朝廷官员,让朝廷对自己失去戒心,一边大肆招兵买马,短短一年内将原来被左良玉打残的一万人马扩充到三万多人。
那个现名为张可旺的孙可望杀戮心重,前些天一个无辜百姓走路不小心,冲撞到他,他当下拿出枪把那百姓捅死了。当时李定国看到,跟这孙可望据理力争,责备他草菅人命。孙可望被李定国一席话说的恼羞成怒,便猛然用枪杆砸李定国的脑袋,李定国未作防备,导致重伤昏迷。李定国还想趁机用枪扎死李定国,幸亏被刘文秀看到了,将孙可望喝止住。
而李定国受伤后,张献忠只是骂了孙可望一顿,并没有什么像样的惩罚。
李明听到这里,心里顿时凉了一半:张献忠的四个义子里,自己成为的李定国现在怕是四子里最不受宠的。
张献忠的三万人里有一千名十六岁以下的少年,便成立了一个孩儿营,隶属于张献忠的中军大营(老营)。孩儿营里,一部分士兵是其他将士的儿女,更多的是像原来那个李定国当年一样小小年纪就参加义军的少年。张献忠之前最鼎盛时有十几万兵马,那时李定国曾执掌二万人马。现在张献忠兵马严重缩水,再加上张献忠对李定国过于仁慈爱民的行为有些不满,便让李定国交出部分兵马给孙可望,贬斥李定国去掌管孩儿营。
明末的义军或明军内部都是山头林立,高迎祥担任闯王那时,三十六营就是三十六个山头,后来李自成升为闯王后,山头照样林立,陆续有刘宗敏、高夫人、牛金星、李岩等诸多山头。张献忠这里也不能免俗,四个义子都逐渐长大,也各自成了一个山头,当然张可旺(孙可望)这一个山头最大,因为他是内定的继承人,很多武将都附和于他。跟随刘文秀的武将也有很多。艾能奇还有些懵懂,只懂得效忠张献忠,张献忠也很信任他,拨给他的二千中军护卫都是骁勇善战的精锐。
而徐以显、潘独鏊等谋士在孙可望那里得不到起码的尊重,唯有在李定国这里能有贤士的礼遇,所以内心深处是希望李定国上位,但作为文人,他们在武夫当道的张献忠部队里对权位问题却是最没有发言权的,再加上孩儿营最弱小,所以显得李定国的势力最为薄弱。
到了这个时候,也不由得李明不信,再结合他之前曾在网上浏览过的一个关于李定国的帖子,李明终于清楚地知道自己成为的这个人物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物。
李定国,在原来的历史上,是一个抗清名将,又是一个悲情英雄,用一个词概括他的一生,是“独木难支”,再用一个词,就是“无力回天”。
很显然,如果自己不去改变历史的话,那么再过二十多年,怕只会落得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哀下场。
但是自己显然不能再穿越回去的,不管再怎么悲情,再怎么难熬,他还是要做这么一个李定国。
二十一世纪一切好的坏的,都属于那个世纪了,而他现在要面对的,则是凶险艰辛、敌人辈出的十七世纪,中华文明三百年黑暗的傍晚。
既来之则安之,没法回去,只好面对现实。
在这个明末乱世,他不再是李明,而是李定国了。(从此以后主人公便名为李定国)。
反清复汉,谈何容易。这个新的李定国,能不能让那个傍晚的时候从西边升起太阳,让那三百年的黑暗见鬼去?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要知道,在中国这块板结的土地上,做民族英雄最难,做卖国求荣的汉奸最容易。
李定国想起这个时候横亘在北地的一群畜生和遍布明朝境内的一大群人面兽心道貌岸然的未来汉奸,深深叹了口气,哎,好难对付。
别想了,那是几年后的事情,现在重要的是,适应、生存。迅速适应这个时代,然后坚韧地生存下来,才能谈到其他。
李定国谢别四位将领,将他们送出房间,也将白文雅打发出去整顿孩儿营的健妇队,李定国一头扎在床上,开始盘算未来该怎么生存。
在这个乱世,只有生存才是最高的法则。
生存?李定国胆颤心惊地想到一个问题:“那武艺,兵法呢?是不是也都没留下记忆,如果等下子就上战场,岂不是找死?”李定国将目光投向房间里那把长柄大刀。
李定国房间里这把跟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有些类似的长柄大刀,是张献忠为李定国特别定制的。五尺长柄精铁所铸,刀型窄长,在刀头有一个平滑的弧形,滑出一个锋利的刀尖,另外刀背上还有一个倒钩,想必是用来勾拿敌人兵器用的,整体看来这刀是一把很奇怪的刀。
李定国上前握住刀柄,用力提了提,约莫四五十斤重的一大坨精铁,提在他手里如同前世提一把西瓜刀一般轻盈。李定国十分惊喜地意识到,这副躯体的神力还没有丢掉。
然后李定国提着大刀走到草房外面,挥舞起大刀。一开始没有什么章法,乱劈乱砍,一旁观看的士兵们都十分奇怪二将军的刀法不是一向很好的吗,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差了。
李定国想弃刀不耍了,可忽然之间他的意识不能支配他的身体,身上突然涌起一股强大的气息,带动着他的双臂,越舞越有章法,越舞越有套路。
这时候,李定国脑海里空白一片,但双手却一直着挥舞大刀,如银龙狂舞,上下翻飞。
旁边的士兵们都欢呼雀跃,大声叫好:“将军,您的刀法更精湛了。”
劈砍、直刺、斜钩,每种打法俱有多种变化,便成就了三十六招刀法,这刀法乃是原来的李定国根据自己这把大刀的特点自创的,自创出这套刀法,三年内未逢敌手。
两遍刀法耍过,李定国也渐渐记下了这三十六招的刀法套路。
只是奇怪体内驱动他耍出三十六招刀法的诡异力量来自那里,李定国百思不得其解,只好用现代科学观点解释,是条件反射。原来的李定国每天练刀练上几十遍,三年来练了几万遍,怎么也培养出了条件反射。
这样的条件反射同样表现在李定国的马术和箭法上。
说来很是奇怪,他在二十一世纪可从来没有骑过马,到了明末,像是无师自通,骑术极为精湛。他也从来没有射过箭,但这次却能拉开两石的硬弓,还能十发十中,百步开外,命中靶心,这箭术端是厉害。
看来有个规律,凡是后天苦练得来的,通过脑干形成的条件反射都没有被遗忘。
真正被现在这个李定国所遗忘的是他在这个明末时代过去十七年的琐事记忆,其实这些记忆根本就是被那个现代李明的记忆给全部冲击掉了。
现在的李定国在这个明末清初时代变成了一个重度失忆者。
至于兵法,李定国自然也是根本没继承到原来那位的记忆,但他并不担心。他在二十一世纪时很爱看兵书战策,也爱看近代适合中国国情的军事书籍。当然这一切都有赖于现实残酷战争的洗礼和磨练,他可不想成为赵括第二。
*****************************************************************************
注1:关于李定国在四子中的年纪,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排行第三,小刘文秀两岁,有人甚至说他排行第四,比艾能奇还小,本书取材于跟李定国同时代的王夫之的《永历实录》里的记载“献忠养子四:孙可望为长,定国次之,刘文秀、艾云枝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