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承乾自然也察觉到李泰的意图。脸上顿时就有些难看些
心里暗暗思量,虽然阿史那思摩那老东西滑得跟泥鳅似的,即使与自己比较亲近,也不愿插足到自己和李泰那竖子之间的争斗中去,但是把阿史那思摩留在右武候府,总比换成倾向李泰的人来得好。不过李泰刚才这话却也是句句在理,从父皇到下面的朝臣应该都不会反对,而那些东突厥人肯定更是欣喜若狂。如果自己要走出言反对的话,不管是反对重建东突厥汗国还是反对阿史那思摩出任突厥可汗,都势必会造成自己和阿史那思摩之间出现不可修复的裂痕。而且这个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是被李泰倒打一耙,说自己不顾父皇的安危那问题就大了。李泰那竖子可是见不得腥味的苍蛇啊!
想来想去李承乾也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侯君集,让侯君集出言反对总比他自己出言反对来得好些。
侯君集当然心领袖会,从刚才李世民听了李泰这个建议时的面部表情上,他能看出来李世民心里面应该有些意动,毕竟如今分布在河南的突厥降众有十余万之多,这种重建只能是大唐藩属的东突厥汗国不仅能够消除不必要的隐患,而且又能为大唐消耗北边薛延陀的兵力,何乐而不为?所以侯君集自然不会也不敢出言反对。低头考虑一番。从那些扎堆的朝臣中间走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也以为魏王殿下所言极是”小
李泰顿时愕然,不可思议地看着侯君集,李承乾凭什么到现在还稳稳当当地坐在太子的宝座上,不就是因为有魏征、侯君集这些宰辅在背后支持。这也怪他自己,当年也不知了什么疯,把政事堂的那些宰相们都给得罪干净了。却没想到侯君集竟然会附议自己,他这是在唱着哪出戏啊?
李承乾看着侯君集背影的那眼神更是仿佛要吃了他一般。
不过接下来侯君集又缓缓说道:“但是臣以为突厥可汗由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出任应该更名正言顺!”
侯君集说的确实是大实话,阿史那社尔是原东突厥处罗可汗第二子,如果不是当时处罗可汗死的时候阿史那社尔年纪尚幼的话,那东突厥可汗的位置也不会被他叔叔领利可汗抢走。而阿史那思摩呢,在唐朝的资格恐怕就连当年先降唐的突利可汗也没法比,由于阿史那思摩在东突厥汗国鼎盛的时候就曾多次出使大唐,所以早在武德年间就被李渊给册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只降唐后改封怀化郡王,但是在东突厥只是一斤,“特勤”连“设。都不是,和阿史那社尔当然没法比。
李元婴听了却暗暗摇叉,侯君集怕是要做无用功了。虽然他并不清楚历史上有没有阿史那结社率谋反。但迁徙分布在河南各地的十万突厥人入河北故地重建东突厥汗国这件事却有些印象,貌似这件事情最后还成了唐灭薛延陀的导火索,历史上的那位突厥可汗正是阿史那思摩。
想想也是,虽然李世民有信心对新建的东突厥汗国做到绝对控制,但也不希望由一个在那些突厥人中间享有太高威望的人出任可汗,而且阿史那社尔直到贞观十年才入朝。相比较而言,还是阿史那思摩对大唐更忠心一点。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并没有当场作出决断,着了一句“再议。”就起驾回宫去了,留下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
※※
经过几天的休整,李元婴终于再次踏上了南下江南的路程,不过队伍丰却多了两个陌生的面孔,李治和刘仁轨。至于李义府,虽然当了晋王府文学,却和上官仪一样,被排除在这次下江南的人员外面!想来李义府现在应该很后悔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由于还要去辰州和巫州传旨释放那些被俘的五溪蛮,所以李元婴这次走的还是回来时的那条路,由于正值天降鹅毛大雪,行至蓝田关,李元婴也算感受了一回“雪拥蓝关”的壮丽景象。
南边的民族问题要解决,北边的当然也不能落后,就在李元婴临行前。中书省也已经下了明诏,册封右武候大将军、化州都督、怀化郡王阿夹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赐姓李氏。率所部帐户三万,胜兵四万,马九万匹建牙于河北定襄城,诏赐南至大河、北至白道川的整个漠南塞外地区。接着又册封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为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右贤王。相之。也就是讹,思摩从此改名叫李思摩了。
不过李元婴也知道,李思摩此番北渡黄河,只怕会更加剧漠北草原的紧张局势,自从贞观四只东突厥覆灭后,漠北草原也已经好久没有生过大规模武装冲突了,现在看来,大战的脚步声应该渐渐近了。
※※
小皇叔,这里就是辰州吗?果然是山清水秀啊,在北国哪能见到如此风景啊!”进入沉水流域后,站在船头的李治不由惊叹道。李治也曾去过几回献陵,虽然如今的黄土高原远没有后世那么可怕,但其风景也不是辰州、巫州这些地方可以相比的。要知道辰州、巫州这一带。就是后世著名的张家界武陵源一带,而田焕璋的麻阳峒坡山,就是后世凤凰古城边上的凤凰上。当然,这些历史沿革恐怕就连当地人也不清楚,更何况是李元婴,不过李元婴对李治的惊叹还是很赞同的,他第一次到辰州的时候,也是被辰州的秀丽风光给吸引住了。
“辰州?”刘仁轨皱着眉头说道:“地方确实是好地方,不过从古至今,五溪蛮一直是这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李元婴微笑道:“是啊,所以用三千五溪蛮俘虏换取辰州、巫州两地几个年的安定,还是有价值的!”
李治奇道:小皇叔,难道我们不能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让五溪蛮永远效忠于大唐吗?雏奴尝读史书,曾经看到过蜀汉时的诸葛武侯在征服南中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号为无当飞军,难道我们不行吗?”
“椎奴是说将那些五溪蛮都迁徙下山,另择地安置吗?”李元婴微微一顿,摇摇头道:“维奴可记的当年东突厥归降后,你父皇就曾经将他们安置在河南各地,而今不是又立李思摩为突厥可汗,让他们重新回到漠南草原去了!虽然小皇叔也不清楚椎奴此策对于五溪蛮来说有没有效果,不过小皇叔却知道,既然你父皇已经下诏重建东突厥汗国,那他就绝对不会再采纳雏奴此策。椎奴如果想要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那咳咳,这话可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就有教唆的嫌疑了!
不过饶是如此,也让旁边的刘仁轨脸色大变,连忙告退,逃似地回到船舱去。李治能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通过弘文馆的考核,脑子当然也不迟钝,又是从小看着他那些兄长们你死我活地争宠长大的,看到刘仁轨那慌慌张张的模样后,随即也就明白了李元婴没有说完的话,顿时就有些惊疑不定。
虽然此后几天,始作俑者李元婴就像什么都没有讲过,什么都没有生过一样,以前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但李治的心里却还是多了一重心事,安静了不少。直到他们的大船停靠在浇陵渡口,李治才重新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不过他心里面是怎么想的,除了他自己外,谁也不知道。李治没说,李元婴也没有问。
“卑官辰州刺史辛行处参见滕王殿下,阎侍郎!”辛行处昨日就从朗州刺史那里得到李元婴再临的消息。早早地就在渡口等候着了。
也许是因为辛行处因为李元婴的原因与田焕璋搭上了关系,使得他对麻阳峒的忧虑少了不少,几个月不见。李元婴现今天的辛行处比以前精神多了。李元婴对这个辛行处的印象当然不错,在京师的时候也曾向李世民荐举过,可惜他时运不济,不管怎么说李元婴都是在辰州境内遇刺的,虽然不是他的过错。但李世民还是因为李佑的事情而有些迁怒于他,没有贬谪他已经是看在李元婴为他说话的份上了。
不过李元婴对辛行处还是有些愧疚的,如果不是当初他让辛行处和齐行善连名证实梁猛彪的事情,也许李世民并不会迁怒于辛行处,指了指旁边微笑道:“辛使君,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当今九皇子晋王治。而这位是接替李义府监临某黜涉江南道的监察御史刘仁轨。刘正则!”
九皇子晋王治?辛行处有些错愕。不禁暗暗叫苦,辰州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突然成梧桐树、凤凰窝了。滕王这还没有走呢,又跑来了个亲王,而且还是一个皇子,
几个月前的那一次李元婴遇刺。早已把辛行处变成了惊子之鸟。
心里暗暗思量,虽然阿史那思摩那老东西滑得跟泥鳅似的,即使与自己比较亲近,也不愿插足到自己和李泰那竖子之间的争斗中去,但是把阿史那思摩留在右武候府,总比换成倾向李泰的人来得好。不过李泰刚才这话却也是句句在理,从父皇到下面的朝臣应该都不会反对,而那些东突厥人肯定更是欣喜若狂。如果自己要走出言反对的话,不管是反对重建东突厥汗国还是反对阿史那思摩出任突厥可汗,都势必会造成自己和阿史那思摩之间出现不可修复的裂痕。而且这个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是被李泰倒打一耙,说自己不顾父皇的安危那问题就大了。李泰那竖子可是见不得腥味的苍蛇啊!
想来想去李承乾也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侯君集,让侯君集出言反对总比他自己出言反对来得好些。
侯君集当然心领袖会,从刚才李世民听了李泰这个建议时的面部表情上,他能看出来李世民心里面应该有些意动,毕竟如今分布在河南的突厥降众有十余万之多,这种重建只能是大唐藩属的东突厥汗国不仅能够消除不必要的隐患,而且又能为大唐消耗北边薛延陀的兵力,何乐而不为?所以侯君集自然不会也不敢出言反对。低头考虑一番。从那些扎堆的朝臣中间走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也以为魏王殿下所言极是”小
李泰顿时愕然,不可思议地看着侯君集,李承乾凭什么到现在还稳稳当当地坐在太子的宝座上,不就是因为有魏征、侯君集这些宰辅在背后支持。这也怪他自己,当年也不知了什么疯,把政事堂的那些宰相们都给得罪干净了。却没想到侯君集竟然会附议自己,他这是在唱着哪出戏啊?
李承乾看着侯君集背影的那眼神更是仿佛要吃了他一般。
不过接下来侯君集又缓缓说道:“但是臣以为突厥可汗由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出任应该更名正言顺!”
侯君集说的确实是大实话,阿史那社尔是原东突厥处罗可汗第二子,如果不是当时处罗可汗死的时候阿史那社尔年纪尚幼的话,那东突厥可汗的位置也不会被他叔叔领利可汗抢走。而阿史那思摩呢,在唐朝的资格恐怕就连当年先降唐的突利可汗也没法比,由于阿史那思摩在东突厥汗国鼎盛的时候就曾多次出使大唐,所以早在武德年间就被李渊给册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只降唐后改封怀化郡王,但是在东突厥只是一斤,“特勤”连“设。都不是,和阿史那社尔当然没法比。
李元婴听了却暗暗摇叉,侯君集怕是要做无用功了。虽然他并不清楚历史上有没有阿史那结社率谋反。但迁徙分布在河南各地的十万突厥人入河北故地重建东突厥汗国这件事却有些印象,貌似这件事情最后还成了唐灭薛延陀的导火索,历史上的那位突厥可汗正是阿史那思摩。
想想也是,虽然李世民有信心对新建的东突厥汗国做到绝对控制,但也不希望由一个在那些突厥人中间享有太高威望的人出任可汗,而且阿史那社尔直到贞观十年才入朝。相比较而言,还是阿史那思摩对大唐更忠心一点。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李世民并没有当场作出决断,着了一句“再议。”就起驾回宫去了,留下阿史那思摩、阿史那社尔。
※※
经过几天的休整,李元婴终于再次踏上了南下江南的路程,不过队伍丰却多了两个陌生的面孔,李治和刘仁轨。至于李义府,虽然当了晋王府文学,却和上官仪一样,被排除在这次下江南的人员外面!想来李义府现在应该很后悔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但“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由于还要去辰州和巫州传旨释放那些被俘的五溪蛮,所以李元婴这次走的还是回来时的那条路,由于正值天降鹅毛大雪,行至蓝田关,李元婴也算感受了一回“雪拥蓝关”的壮丽景象。
南边的民族问题要解决,北边的当然也不能落后,就在李元婴临行前。中书省也已经下了明诏,册封右武候大将军、化州都督、怀化郡王阿夹那思摩为乙弥泥孰俟利泌可汗。赐姓李氏。率所部帐户三万,胜兵四万,马九万匹建牙于河北定襄城,诏赐南至大河、北至白道川的整个漠南塞外地区。接着又册封左屯卫将军阿史那忠为左武卫将军阿史那泥孰为右贤王。相之。也就是讹,思摩从此改名叫李思摩了。
不过李元婴也知道,李思摩此番北渡黄河,只怕会更加剧漠北草原的紧张局势,自从贞观四只东突厥覆灭后,漠北草原也已经好久没有生过大规模武装冲突了,现在看来,大战的脚步声应该渐渐近了。
※※
小皇叔,这里就是辰州吗?果然是山清水秀啊,在北国哪能见到如此风景啊!”进入沉水流域后,站在船头的李治不由惊叹道。李治也曾去过几回献陵,虽然如今的黄土高原远没有后世那么可怕,但其风景也不是辰州、巫州这些地方可以相比的。要知道辰州、巫州这一带。就是后世著名的张家界武陵源一带,而田焕璋的麻阳峒坡山,就是后世凤凰古城边上的凤凰上。当然,这些历史沿革恐怕就连当地人也不清楚,更何况是李元婴,不过李元婴对李治的惊叹还是很赞同的,他第一次到辰州的时候,也是被辰州的秀丽风光给吸引住了。
“辰州?”刘仁轨皱着眉头说道:“地方确实是好地方,不过从古至今,五溪蛮一直是这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李元婴微笑道:“是啊,所以用三千五溪蛮俘虏换取辰州、巫州两地几个年的安定,还是有价值的!”
李治奇道:小皇叔,难道我们不能想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法子,让五溪蛮永远效忠于大唐吗?雏奴尝读史书,曾经看到过蜀汉时的诸葛武侯在征服南中后,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号为无当飞军,难道我们不行吗?”
“椎奴是说将那些五溪蛮都迁徙下山,另择地安置吗?”李元婴微微一顿,摇摇头道:“维奴可记的当年东突厥归降后,你父皇就曾经将他们安置在河南各地,而今不是又立李思摩为突厥可汗,让他们重新回到漠南草原去了!虽然小皇叔也不清楚椎奴此策对于五溪蛮来说有没有效果,不过小皇叔却知道,既然你父皇已经下诏重建东突厥汗国,那他就绝对不会再采纳雏奴此策。椎奴如果想要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现。那咳咳,这话可不能再说下去了,否则就有教唆的嫌疑了!
不过饶是如此,也让旁边的刘仁轨脸色大变,连忙告退,逃似地回到船舱去。李治能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内通过弘文馆的考核,脑子当然也不迟钝,又是从小看着他那些兄长们你死我活地争宠长大的,看到刘仁轨那慌慌张张的模样后,随即也就明白了李元婴没有说完的话,顿时就有些惊疑不定。
虽然此后几天,始作俑者李元婴就像什么都没有讲过,什么都没有生过一样,以前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但李治的心里却还是多了一重心事,安静了不少。直到他们的大船停靠在浇陵渡口,李治才重新恢复成原来的样子,不过他心里面是怎么想的,除了他自己外,谁也不知道。李治没说,李元婴也没有问。
“卑官辰州刺史辛行处参见滕王殿下,阎侍郎!”辛行处昨日就从朗州刺史那里得到李元婴再临的消息。早早地就在渡口等候着了。
也许是因为辛行处因为李元婴的原因与田焕璋搭上了关系,使得他对麻阳峒的忧虑少了不少,几个月不见。李元婴现今天的辛行处比以前精神多了。李元婴对这个辛行处的印象当然不错,在京师的时候也曾向李世民荐举过,可惜他时运不济,不管怎么说李元婴都是在辰州境内遇刺的,虽然不是他的过错。但李世民还是因为李佑的事情而有些迁怒于他,没有贬谪他已经是看在李元婴为他说话的份上了。
不过李元婴对辛行处还是有些愧疚的,如果不是当初他让辛行处和齐行善连名证实梁猛彪的事情,也许李世民并不会迁怒于辛行处,指了指旁边微笑道:“辛使君,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当今九皇子晋王治。而这位是接替李义府监临某黜涉江南道的监察御史刘仁轨。刘正则!”
九皇子晋王治?辛行处有些错愕。不禁暗暗叫苦,辰州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怎么突然成梧桐树、凤凰窝了。滕王这还没有走呢,又跑来了个亲王,而且还是一个皇子,
几个月前的那一次李元婴遇刺。早已把辛行处变成了惊子之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