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他们过来了几个人后,在灯光照射下,第一个棺材打开了,里面的尸体已经腐烂成一堆白骨,从这堆骨骸的外形来看,有着说不出的怪异。
接着打开了第二个棺材,里面也同样是这样的现象,但是骨骸的摆放却又不一样了。冯卫国看了看后不解的问:“陈教授,这不会也是从别的地方移坟过来的吧?”
“不对,这是殉葬的,你看这个头骨,是侧向的,而身体的那部分是正常姿势,我判断是扭断了脖子放进来的,刚才那棺材里应该是活人给强行装进去的,我看棺材内壁上好像有些小的印记,应该是当初的抓痕。”
“啊!东汉了还有殉葬的说法?”
“有的,这种方式断断续续的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冯卫国不再言语,安排着老马他们继续把剩下的棺材全部打开后,仔细的察看了番后就完全认可陈教授的判断了:所有的棺材里尸骨都是各式各样的,很明显不是正常死亡后放进去的。
回到主墓室后,陈志军忍住了吐意,小声的问张工:“叔,这些都是什么人啊?都给活着送到这陪葬了。”
“应该都是俘虏,从衣服残片上来看都是粗布的,把所有棺材中的残片信息结合在一起,就会得出囚服的结论。”
“就这样给强行装进棺材,那些俘虏不反抗吗?”
“肯定有反抗的,第二个应该就是反抗才给扭断脖子扔进棺材的,第三个头盖骨上有大的裂缝且内陷,应该是钝器击打致死后给扔进去的,第四个侧着身子,应该是被剑杀后扔进去的,别的基本是活着给封进棺材里的。”
“太残忍了!这有点不像你们说的墓主人干的事了。”
“这应该就不是他的意思,应该是他后人或者什么人安排的吧。”
“古代像这样的大将军和重臣死后皇帝会管吗?”
“古代都有专门负责官员丧葬的部门。”
“类似祠祭清吏司这样的部门?”
“祠祭清吏司是明清时期的,属于礼部下的机构,每个朝代都有类似这样的机构的,你回去了好好看书吧,这个需要慢慢消化的。”
“对了,刚才看见铁桦木了,在这起什么作用呢?难道真的是我爸说的挡水用的?”
“应该是开凿这后室的时候打通了山体缝隙,而这缝隙刚好又与这暗河像连,所以用铁桦做隔水用了。”
“可是铁桦那么硬,斧子砍能砍好?”
“以柔克刚为什么就不能让铁桦乖乖就范?在施工时铁桦上下都用糯米做的混凝土给密封了,然后微小缝隙上又给刷了很多遍桐油漆,也就因为这才保证了这里面的空气被隔断,里面的东西没有出现什么腐烂。”
听到张工在说这里的冥器保存条件,众人就又围了过来,张工看了看身边人气高涨,放大了音调继续说道:“如果说有保存完整的尸体出土,那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空气的隔绝,另外是尸体的处理,干尸就不说了,脱水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就重点说说这里的,墓主人尸身不坏,而且保持着弹性,有可能是经过硫化汞处理过的,这点可能跟马王堆女尸的处理手法一样,毕竟是同一时期,而棺液却是两个概念,马王堆女尸的棺液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工特制的防腐液,这个武将军棺椁里差不多有一半的棺液,也有着浓烈的草药味,所以这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冲这两点,这形成了尸身不坏的基础条件之一,再加上这古墓在洞口被封死后,这个山体又没有任何裂缝让外面空气跑进来,所以这里基本就形成了真空状态,在缺氧的状态下,厌氧菌开始大量繁殖,而墓室中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陪葬品都会慢慢的释放出沼气,沼气在这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杀菌,另外一个就是增加压强,这样的环境下,细菌没了,一切就基本停止了。”
陈志军有点不了解为什么后室中棺材里的尸体全部腐烂了,而耳室中的陪葬品却没有任何的损坏,于是问:“叔,我现在纳闷,为什么刚才看的那些棺材中的尸体就得以腐烂了呢?那里的棺材也有些部分腐烂,为什么耳室的就没有影响呢?”
“刚才说了,尸体保存需要的条件不仅仅是真空,在这墓室刚刚被封闭的时候,这里面还是有空气的,这些残留的空气夹带着湿度足够引起有机物腐烂,说到为什么耳室和主墓室的木器没有影响而后室棺材腐烂的区别,其实很简单,耳室中和主墓室那些装陪葬品的箱子都是经过了多层油漆的,这些都能很好的保证空气、湿气和细菌的侵袭,而后室中的棺材都是简单的涂漆,而且棺材的底部和内部都没有刷漆,所以里面的棺材就相当于有了腐烂优先权一样,很快就开始腐烂了,也正是有了那些腐烂才形成了更多沼气,从而保证了整个墓室中其他冥器的安全。”
“那不对啊,叔,那机关上那些木头怎么就没腐烂呢?”
“傻子,谁叫你走马观花不注意看细节的!那些弓弩都是经过水煮后的竹子所做,而且那些固定的底板都是镶着薄樟木和生石灰,防虫又吸潮,当然就保存完好,不然这些机关早报废了;还有石像下的这机关,看似大木头,也全部是经过桐油反复浸泡过的。”
“可是这墓的洞口靠碎石和泥土就能完全的封死这里面?”
“哎呀,说你不细心你还嘴硬!从第一道石门到洞口的距离是多少?看似碎石杂乱无章的堆在那,其实不是的,石门到洞口两米不到的距离,堆着的碎石缝隙全部是用一层层的用红黏土给填充拍实的,两米的厚度,足够隔离空气了,再加上在洞口上方和前方又有很多的碎石和土掩盖,墓里相对真空环境的保证还是有的。”
“我又没见你们第一天干活,我还在拼命避嫌,就怕人家说考古的跟我这搞工程的一起图谋什么。”
“别找理由了,考古必须心细,你问问你老子,他是进了墓才开始注意细节的吗?他从车还没到你们指挥部就开始观察山形山势了,不然他凭什么那么快就判断出墓口在哪了呢?从准备找墓口的时候,他一路上就留意身边和脚下,你们都忽略的细节,他可没忽略半点,你晚上看看你老子写的报告就知道他的发现多细致了。”
接着打开了第二个棺材,里面也同样是这样的现象,但是骨骸的摆放却又不一样了。冯卫国看了看后不解的问:“陈教授,这不会也是从别的地方移坟过来的吧?”
“不对,这是殉葬的,你看这个头骨,是侧向的,而身体的那部分是正常姿势,我判断是扭断了脖子放进来的,刚才那棺材里应该是活人给强行装进去的,我看棺材内壁上好像有些小的印记,应该是当初的抓痕。”
“啊!东汉了还有殉葬的说法?”
“有的,这种方式断断续续的一直延续到了清朝。”
冯卫国不再言语,安排着老马他们继续把剩下的棺材全部打开后,仔细的察看了番后就完全认可陈教授的判断了:所有的棺材里尸骨都是各式各样的,很明显不是正常死亡后放进去的。
回到主墓室后,陈志军忍住了吐意,小声的问张工:“叔,这些都是什么人啊?都给活着送到这陪葬了。”
“应该都是俘虏,从衣服残片上来看都是粗布的,把所有棺材中的残片信息结合在一起,就会得出囚服的结论。”
“就这样给强行装进棺材,那些俘虏不反抗吗?”
“肯定有反抗的,第二个应该就是反抗才给扭断脖子扔进棺材的,第三个头盖骨上有大的裂缝且内陷,应该是钝器击打致死后给扔进去的,第四个侧着身子,应该是被剑杀后扔进去的,别的基本是活着给封进棺材里的。”
“太残忍了!这有点不像你们说的墓主人干的事了。”
“这应该就不是他的意思,应该是他后人或者什么人安排的吧。”
“古代像这样的大将军和重臣死后皇帝会管吗?”
“古代都有专门负责官员丧葬的部门。”
“类似祠祭清吏司这样的部门?”
“祠祭清吏司是明清时期的,属于礼部下的机构,每个朝代都有类似这样的机构的,你回去了好好看书吧,这个需要慢慢消化的。”
“对了,刚才看见铁桦木了,在这起什么作用呢?难道真的是我爸说的挡水用的?”
“应该是开凿这后室的时候打通了山体缝隙,而这缝隙刚好又与这暗河像连,所以用铁桦做隔水用了。”
“可是铁桦那么硬,斧子砍能砍好?”
“以柔克刚为什么就不能让铁桦乖乖就范?在施工时铁桦上下都用糯米做的混凝土给密封了,然后微小缝隙上又给刷了很多遍桐油漆,也就因为这才保证了这里面的空气被隔断,里面的东西没有出现什么腐烂。”
听到张工在说这里的冥器保存条件,众人就又围了过来,张工看了看身边人气高涨,放大了音调继续说道:“如果说有保存完整的尸体出土,那就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空气的隔绝,另外是尸体的处理,干尸就不说了,脱水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明白,我就不多说了;我们就重点说说这里的,墓主人尸身不坏,而且保持着弹性,有可能是经过硫化汞处理过的,这点可能跟马王堆女尸的处理手法一样,毕竟是同一时期,而棺液却是两个概念,马王堆女尸的棺液是自然形成的,不是人工特制的防腐液,这个武将军棺椁里差不多有一半的棺液,也有着浓烈的草药味,所以这点肯定是不一样的,冲这两点,这形成了尸身不坏的基础条件之一,再加上这古墓在洞口被封死后,这个山体又没有任何裂缝让外面空气跑进来,所以这里基本就形成了真空状态,在缺氧的状态下,厌氧菌开始大量繁殖,而墓室中几乎所有的有机物陪葬品都会慢慢的释放出沼气,沼气在这有两个作用,一个是杀菌,另外一个就是增加压强,这样的环境下,细菌没了,一切就基本停止了。”
陈志军有点不了解为什么后室中棺材里的尸体全部腐烂了,而耳室中的陪葬品却没有任何的损坏,于是问:“叔,我现在纳闷,为什么刚才看的那些棺材中的尸体就得以腐烂了呢?那里的棺材也有些部分腐烂,为什么耳室的就没有影响呢?”
“刚才说了,尸体保存需要的条件不仅仅是真空,在这墓室刚刚被封闭的时候,这里面还是有空气的,这些残留的空气夹带着湿度足够引起有机物腐烂,说到为什么耳室和主墓室的木器没有影响而后室棺材腐烂的区别,其实很简单,耳室中和主墓室那些装陪葬品的箱子都是经过了多层油漆的,这些都能很好的保证空气、湿气和细菌的侵袭,而后室中的棺材都是简单的涂漆,而且棺材的底部和内部都没有刷漆,所以里面的棺材就相当于有了腐烂优先权一样,很快就开始腐烂了,也正是有了那些腐烂才形成了更多沼气,从而保证了整个墓室中其他冥器的安全。”
“那不对啊,叔,那机关上那些木头怎么就没腐烂呢?”
“傻子,谁叫你走马观花不注意看细节的!那些弓弩都是经过水煮后的竹子所做,而且那些固定的底板都是镶着薄樟木和生石灰,防虫又吸潮,当然就保存完好,不然这些机关早报废了;还有石像下的这机关,看似大木头,也全部是经过桐油反复浸泡过的。”
“可是这墓的洞口靠碎石和泥土就能完全的封死这里面?”
“哎呀,说你不细心你还嘴硬!从第一道石门到洞口的距离是多少?看似碎石杂乱无章的堆在那,其实不是的,石门到洞口两米不到的距离,堆着的碎石缝隙全部是用一层层的用红黏土给填充拍实的,两米的厚度,足够隔离空气了,再加上在洞口上方和前方又有很多的碎石和土掩盖,墓里相对真空环境的保证还是有的。”
“我又没见你们第一天干活,我还在拼命避嫌,就怕人家说考古的跟我这搞工程的一起图谋什么。”
“别找理由了,考古必须心细,你问问你老子,他是进了墓才开始注意细节的吗?他从车还没到你们指挥部就开始观察山形山势了,不然他凭什么那么快就判断出墓口在哪了呢?从准备找墓口的时候,他一路上就留意身边和脚下,你们都忽略的细节,他可没忽略半点,你晚上看看你老子写的报告就知道他的发现多细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