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市长上任(一)-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第二十九章 市长上任(一)-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章节-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笔趣阁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阳距离锦州大约有180公里,而且这次去锦州,还有给张作霖的部队更换装备的任务,因此本身要携带的物资相当多,但人民军这一行只用了3天时间就赶到了锦州,比张作霖部的速度还要提前了一天。原因就在于这支队伍中有大量的马车。
在前面的战争中,人民军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和车辆,现在的运输力是相当的充足,而且从沈阳到锦州之间又有新修的道路可通,行走车辆十分方便,因此这次一共动用了100余辆各种车辆。而且在给张作霖的部队更换装备中,包括有200多匹战马,正好用来拉车,一举两得。
有到锦州上任的元老有汽车代步自不必说,而且归化民官员、干部、工作人员等也都可以坐马车行进,这样也避免拖累了部队行进的速度,毕竟普通人的体力和士兵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除此之外,就连士兵除了步枪、刺刀、基本弹药之外,其他的装备,如背包、铺盖、工人铲,甚致包括重机枪、迫击炮等武器也都可以放在马车上。如此轻装筒行,行军的速度自然也可以大幅提升。
另外车辆多了,在夜间宿营休息也要方便得多,只用将车辆连起来,围成一个正方形,全部人员都可以在这个方形内扎营休息,也无需布置什么矩马、鹿柴一类的防护设施,这样又减了宿营的工作量,让士兵可以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恢复体力。结果就在第一天里,队伍就走出了70多公里的距离,而在第二天,也走完了60多公里,到第三天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队伍就到了锦州城外。
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欧阳隆兴就派一队骑兵先行赶到锦州去报信,因此驻守锦州的军队、归化民干部、留用的原清廷官员等人都出锦州城迎接新任的锦州市市长与军事总指挥的到来。
由于现在是非常时期,也为这次原本是正常的上任多了几分特殊的含义,在场个人的心里都在暗自猜测,新来的上司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好相处,会有那些命令主张等等,不足一论。当然迎接的人也很明显分成三个团体,最突出的是驻守锦州的归化民干部和守备部队,他们都是华东**的老人,由其是归化民干部,都是从山东、天津派过来的,资格最老,自然是迎接的领头者。
而留用的原清廷官员虽然比张作霖加入华东**的时间长,但他们现在还属于留用察看的阶段,还不算华东**的正式职员,这时自然也是最靠后的,而心里最忐忑不安的也是他们。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谁都看得出来,清廷的大势己去,华东**成就大业也己是大势所趋,虽然有一部份官员较有风骨,不愿事奉两朝,而且华东**的施政方式也和清朝完全不同,准确的说是和历代的王朝传统都不同,一方面是不设官吏之分,而是实行官吏一体;另一方面则是极力的打压豪强地主,却真的施大恩与平民百姓,虽说历代的王朝都宣称自己是以民为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当然在王朝建立的过程中,也打压过部份豪强地主,但那只是为了排除异己或立威,最终还是要和豪强地主合作的。但华东**却是真的将豪强地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打压,而确实将平民百姓泥腿子抬举起来,这也让一部份官员觉得无所适从,因此在人民军占领锦州低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做无谓的抵抗,开城投降,但等人民军全面掌控了锦州之后,却又都告辞离开。
当然华东**也并不为难这些告辞的官员们,每个人还送了一笔不菲的仪程,但也有相当一部份官员选择留下来,投靠华东**,主要是一些中下级的官员,如通判、经历、知事、照磨、司狱等,他们的官职不高,平时也没多少油水,顶多是知府吃肉,跟着喝点汤,民忿不大,对清廷也没有多少忠诚,而且眼看着清廷己经没有多少日子了,因此打算跟着华东**立个从龙之功,将来说不定还有飞黄腾达的时候。
另外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这群人的官虽不大,但管的都是要务,一个知府衙门里要是没有这些人,只靠知府一个人还真玩不转,何况自已这些人都在锦州任职多年,熟悉地方事务,有道是用熟不用生,因此就是海外华人来管事,也是要用到自巳这些人的。
但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这些留用的原清廷官员都能够体会得到,华东**虽然任用了他们,但对他们并不信任,防范很深,而且华东**的施政方式与清廷大相径亭,他们原来在清廷官场上历练出来的那一套还真没有多少用处,唯一用的上的地方还就是熟悉锦州的环境,但这一点在起初还有些用处,但一年多以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现在华东**终于派来了正式的官员,这些人心里自然是惴惴不安,不知这即将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最重要的是会怎样处置自己这一批人呢!
张作霖则是介于这两种心态之间,虽然他加入人民军的时间不长,论资历比不过这两批人,但现在他的部队却是有番号的正规人民军,这一点甚致比守备军更强,而且这大半年来,他也确实为华东**立下了一些功劳,但张作霖心里也同样有些不大痛快。
原来张作霖奉命来增援锦州,尽管队伍还没有换装,但心里却还是很愉快的,因为战区司令部能在这个紧要关头调自己的部队来增援锦州,这是看得超自己啊,而且这也是张作霖投靠人民军之后,第一次独当一面,因此张作霖也有心在锦州打几个漂亮仗,最好是把杜立三给灭了,立个大功,让司令部看看自己的能力。
那知自己才来到锦州没几天,战区司令部居然又派来一个总指挥,这样一来自己就变成了下属,将来就算是自己立了功,也只是作为部将的身份,真正的首功是落到总指挥官的头上。司令部到底是仍不放心自己,还是怕自己立下大功之后晋位太快,不听调遣,有意要打压自己呢?
在张作霖的队伍里,己经有不少怨言出来,由其是汤玉麟、张四飞,两人本是绿林出身,一向自在惯了,和张作霖又是老交情,因此张作霖干保险队的时候,虽然治军较严,但对这两人还是网开一面,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张作霖也基太不会怎么管他们。
但张作霖投靠人民军之后,一切就都要按人民军的纪律来,而张作霖也不敢再放纵汤玉麟、张四飞,亲自对两人严加教管,让两人只觉得处处别扭,干啥都犯错误,因此两人甚致想打退堂鼓不干,拉着队伍重新回去干保险队。
不过孙烈臣、张作相、张景惠、吴俊生等人却是支持张作霖的,由其是孙烈臣,态度由为坚决。在张作霖的这些老弟兄中,孙烈臣是最有见识的一个,因此也最受张作霖的器重,张作霖决定投靠人民军,是得到了孙烈臣的全力支持。而张作霖不好直说汤玉麟、张四飞,往往都是由孙烈臣出来当黑脸,但孙烈臣也不是一味的压制两人,而是耐心的对两人讲道理,一则是华东**必成大业,这时跟着华东**干,将来都是开国功勋,封官加爵,封妻荫,光宗耀祖;二则是离开了人民军,还真玩不开,因为人民军是不会允许在东北地区再出现保险队的,因此现在只能按照人民军的规据来,打退堂鼓不干,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一番话也让汤玉麟、张四飞两人无言以对,只能不再言语。而孙烈臣所说的这一番道理也深得张作霖的心意,而且这大半年以来,张作霖对人民军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老实说在投靠人民军之前,张作霖确实还有几分三心二意的想法,打算利用人民军,充分发展自己的势力,一但自己的翅膀硬了,或是在人民军里过得并不如意,到不妨脱离人民军,另立山头。
但现在张作霖也清楚,自己当初的想确实太幼稚了,人民军的强大,远远超出了自己当初的想像,现在自己的实力和投靠人民军之前相比,确实有飞跃的提高,但想另立山头,只怕是分分钟就被人民军给灭了。另外人民军的规据确实很多,但好处也不少,张作霖也是当过兵的人,深知清军中的弊端,而在人民军里,这些弊端基本都不存在,士兵的军饷从不拖欠,每个月全额照发;士兵的伙食也极好,都比得上地主之家;长官也不会随意打骂责罚士兵;最关建的是功赏过罚,一点都不含糊。
张作霖虽然读书不多,但生平喜欢听书看戏,按说书戏文中说,岳家军、戚家军就是这样军纪严明的百胜之师。因此现在张作霖也基本放弃了另立山头的打算,而是一心一意的想在人民军里建功立业。在接到增援锦州的命令时,张作霖才攒足了劲,想好好干一场。而这时张作霖尽管对战区司令部派来指挥官有些不满,但也绝没有脱离人民军的想法。
在前面的战争中,人民军缴获了大量的马匹和车辆,现在的运输力是相当的充足,而且从沈阳到锦州之间又有新修的道路可通,行走车辆十分方便,因此这次一共动用了100余辆各种车辆。而且在给张作霖的部队更换装备中,包括有200多匹战马,正好用来拉车,一举两得。
有到锦州上任的元老有汽车代步自不必说,而且归化民官员、干部、工作人员等也都可以坐马车行进,这样也避免拖累了部队行进的速度,毕竟普通人的体力和士兵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除此之外,就连士兵除了步枪、刺刀、基本弹药之外,其他的装备,如背包、铺盖、工人铲,甚致包括重机枪、迫击炮等武器也都可以放在马车上。如此轻装筒行,行军的速度自然也可以大幅提升。
另外车辆多了,在夜间宿营休息也要方便得多,只用将车辆连起来,围成一个正方形,全部人员都可以在这个方形内扎营休息,也无需布置什么矩马、鹿柴一类的防护设施,这样又减了宿营的工作量,让士兵可以得到更多的休息时间,恢复体力。结果就在第一天里,队伍就走出了70多公里的距离,而在第二天,也走完了60多公里,到第三天下午4点左右的时候,队伍就到了锦州城外。
在中午休息的时候,欧阳隆兴就派一队骑兵先行赶到锦州去报信,因此驻守锦州的军队、归化民干部、留用的原清廷官员等人都出锦州城迎接新任的锦州市市长与军事总指挥的到来。
由于现在是非常时期,也为这次原本是正常的上任多了几分特殊的含义,在场个人的心里都在暗自猜测,新来的上司是个什么样的人,是否好相处,会有那些命令主张等等,不足一论。当然迎接的人也很明显分成三个团体,最突出的是驻守锦州的归化民干部和守备部队,他们都是华东**的老人,由其是归化民干部,都是从山东、天津派过来的,资格最老,自然是迎接的领头者。
而留用的原清廷官员虽然比张作霖加入华东**的时间长,但他们现在还属于留用察看的阶段,还不算华东**的正式职员,这时自然也是最靠后的,而心里最忐忑不安的也是他们。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谁都看得出来,清廷的大势己去,华东**成就大业也己是大势所趋,虽然有一部份官员较有风骨,不愿事奉两朝,而且华东**的施政方式也和清朝完全不同,准确的说是和历代的王朝传统都不同,一方面是不设官吏之分,而是实行官吏一体;另一方面则是极力的打压豪强地主,却真的施大恩与平民百姓,虽说历代的王朝都宣称自己是以民为本,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与士大夫共天下”,当然在王朝建立的过程中,也打压过部份豪强地主,但那只是为了排除异己或立威,最终还是要和豪强地主合作的。但华东**却是真的将豪强地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打压,而确实将平民百姓泥腿子抬举起来,这也让一部份官员觉得无所适从,因此在人民军占领锦州低过程中,他们并没有做无谓的抵抗,开城投降,但等人民军全面掌控了锦州之后,却又都告辞离开。
当然华东**也并不为难这些告辞的官员们,每个人还送了一笔不菲的仪程,但也有相当一部份官员选择留下来,投靠华东**,主要是一些中下级的官员,如通判、经历、知事、照磨、司狱等,他们的官职不高,平时也没多少油水,顶多是知府吃肉,跟着喝点汤,民忿不大,对清廷也没有多少忠诚,而且眼看着清廷己经没有多少日子了,因此打算跟着华东**立个从龙之功,将来说不定还有飞黄腾达的时候。
另外这些人也有自己的小心思,这群人的官虽不大,但管的都是要务,一个知府衙门里要是没有这些人,只靠知府一个人还真玩不转,何况自已这些人都在锦州任职多年,熟悉地方事务,有道是用熟不用生,因此就是海外华人来管事,也是要用到自巳这些人的。
但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这些留用的原清廷官员都能够体会得到,华东**虽然任用了他们,但对他们并不信任,防范很深,而且华东**的施政方式与清廷大相径亭,他们原来在清廷官场上历练出来的那一套还真没有多少用处,唯一用的上的地方还就是熟悉锦州的环境,但这一点在起初还有些用处,但一年多以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现在华东**终于派来了正式的官员,这些人心里自然是惴惴不安,不知这即将新上任的知府大人,最重要的是会怎样处置自己这一批人呢!
张作霖则是介于这两种心态之间,虽然他加入人民军的时间不长,论资历比不过这两批人,但现在他的部队却是有番号的正规人民军,这一点甚致比守备军更强,而且这大半年来,他也确实为华东**立下了一些功劳,但张作霖心里也同样有些不大痛快。
原来张作霖奉命来增援锦州,尽管队伍还没有换装,但心里却还是很愉快的,因为战区司令部能在这个紧要关头调自己的部队来增援锦州,这是看得超自己啊,而且这也是张作霖投靠人民军之后,第一次独当一面,因此张作霖也有心在锦州打几个漂亮仗,最好是把杜立三给灭了,立个大功,让司令部看看自己的能力。
那知自己才来到锦州没几天,战区司令部居然又派来一个总指挥,这样一来自己就变成了下属,将来就算是自己立了功,也只是作为部将的身份,真正的首功是落到总指挥官的头上。司令部到底是仍不放心自己,还是怕自己立下大功之后晋位太快,不听调遣,有意要打压自己呢?
在张作霖的队伍里,己经有不少怨言出来,由其是汤玉麟、张四飞,两人本是绿林出身,一向自在惯了,和张作霖又是老交情,因此张作霖干保险队的时候,虽然治军较严,但对这两人还是网开一面,只要不是做得太过分了,张作霖也基太不会怎么管他们。
但张作霖投靠人民军之后,一切就都要按人民军的纪律来,而张作霖也不敢再放纵汤玉麟、张四飞,亲自对两人严加教管,让两人只觉得处处别扭,干啥都犯错误,因此两人甚致想打退堂鼓不干,拉着队伍重新回去干保险队。
不过孙烈臣、张作相、张景惠、吴俊生等人却是支持张作霖的,由其是孙烈臣,态度由为坚决。在张作霖的这些老弟兄中,孙烈臣是最有见识的一个,因此也最受张作霖的器重,张作霖决定投靠人民军,是得到了孙烈臣的全力支持。而张作霖不好直说汤玉麟、张四飞,往往都是由孙烈臣出来当黑脸,但孙烈臣也不是一味的压制两人,而是耐心的对两人讲道理,一则是华东**必成大业,这时跟着华东**干,将来都是开国功勋,封官加爵,封妻荫,光宗耀祖;二则是离开了人民军,还真玩不开,因为人民军是不会允许在东北地区再出现保险队的,因此现在只能按照人民军的规据来,打退堂鼓不干,是绝对不可能的。
这一番话也让汤玉麟、张四飞两人无言以对,只能不再言语。而孙烈臣所说的这一番道理也深得张作霖的心意,而且这大半年以来,张作霖对人民军也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老实说在投靠人民军之前,张作霖确实还有几分三心二意的想法,打算利用人民军,充分发展自己的势力,一但自己的翅膀硬了,或是在人民军里过得并不如意,到不妨脱离人民军,另立山头。
但现在张作霖也清楚,自己当初的想确实太幼稚了,人民军的强大,远远超出了自己当初的想像,现在自己的实力和投靠人民军之前相比,确实有飞跃的提高,但想另立山头,只怕是分分钟就被人民军给灭了。另外人民军的规据确实很多,但好处也不少,张作霖也是当过兵的人,深知清军中的弊端,而在人民军里,这些弊端基本都不存在,士兵的军饷从不拖欠,每个月全额照发;士兵的伙食也极好,都比得上地主之家;长官也不会随意打骂责罚士兵;最关建的是功赏过罚,一点都不含糊。
张作霖虽然读书不多,但生平喜欢听书看戏,按说书戏文中说,岳家军、戚家军就是这样军纪严明的百胜之师。因此现在张作霖也基本放弃了另立山头的打算,而是一心一意的想在人民军里建功立业。在接到增援锦州的命令时,张作霖才攒足了劲,想好好干一场。而这时张作霖尽管对战区司令部派来指挥官有些不满,但也绝没有脱离人民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