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类似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的小说
第六八一章 结束战争(二)-类似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的小说-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笔趣阁
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
作者:木林森44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秦铮在建议中到是提出了一个方案,首先可以拿荷兰开刀,打开突破口。因为荷兰是参战五国中实力最弱的,但在远东仍然有大量的殖民地,这就给了华东政府足够筹码,只要以这些殖民地相要挟,也不怕荷兰不就范;而在从荷兰这里打开了突破口之后,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英法两国,同样也是利用英法两国在亚洲的利益为威胁,在必要的时候,甚致可以采取一些极端手段;等摆平了英法荷三国之后,日俄也就失去了倚仗,容易对付了。
这个秩序也和夏博海的构想基本一致,可以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体计划,还需要进行详细的细化,才有可超作性。不过夏博海对此到是有一些细致的想法,首先是要拿荷兰开刀,就必须要有一个双方都能信得过的中间人来从中调停,担任一个互相传话,甚致是在关建的时刻,向荷兰陈明厉害关系,说服荷兰接受华东政府的条件,或者是劝说华东政府做出适当让步,以求达成一致。
当然,现在就有这样一个合适的中间人,就是德国。德国与荷兰的关系一向不错,而德国和华东政府也一直交好,符合双方都能信得过这个条件,而且现在德国一直都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因此也肯定会对这个角色感兴趣,正好这时德国海因里希亲王还留在青岛,正好可以和华东政府进行充份的勾通。
不过要想拿荷兰开刀,没有军事压力是不行的,虽然华东政府取得了台湾海峡之战的胜利,荷兰也是败军之一,但现在华东政府对荷兰并没有直接的威胁,因此要压服荷兰,必须造成一种大军压境的局面,否则荷兰也是不会轻易的服软。不过舰队在经历了台湾海峡之战后,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出动。当然要压服荷兰,也不必全舰队出击,出动20艘左右的军舰足够了,这还需要和军委协商安排。
另外还有一项立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宣传,在远征军舰队来临之际,由于远征军强大的实力和英法等国及清廷的造势,在中国有相当一部份人对华东政府缺乏信心,因此与华东政府进行切割,更有甚者倒向了反对华东政府的阵营,而清廷的一批死忠们也在叫嚣协助远征军一起灭掉华东枚府。
如果不是华东政府对此早有准备,首先在河南大败清军,随后又连续取胜,并且占据在道的致高点大造声势,才算是压制住了这一波反对自己的声浪,不过各方反对势力仍然还是在暗中蛰伏蓄力,只等着远征军击败华东政府之后再一起发难,华东政府的物资供应大减,也和这一波反对浪潮不无关系。华东政府当然知道这些情况,不过要集中精力对付远征军,而且如果华东政府不能战胜远征军,做什么都没有用,因此也才隐忍不发。
但现在华东政府己经彻底击败了远征军,自然就要开始反击。当然,这种反击首先也是从舆论开始,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加强华东政府伟光正的高大形像,并且为华东政府今后取代清廷制造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借机将反对华东政府的势力先在舆论上彻底抹黑。
夏博海一边想着,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不知不觉己经写完了10余页,才觉得有些倦意,起身活动时才发现,这时天色已开始放亮了。
夏博海站在窗前,深深吸了一口气,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分割线—————————分割线————————
天亮之后,华东政府率先通报了台湾海峡之战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通过电报线,迅速的传到世界各地。各国在刚收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几乎都是不信,因为在战前几乎所有国家都看好远征军,至少是看好远征军的舰队,而华东政府宣告的战果却是远征军舰队全军覆没,因此任谁都不会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但经过了一番问询、确证、落实之后,确实证明这个消息是真的,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蒸汽铁甲舰队,最终只有15艘军舰幸存下来,因此全军覆没决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尽管远征军的陆军还毫发未损,但谁都知道,这一场战争实陈己经结束了,远征军一方彻底失败了。
于是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其实自从穿越者登陆以来,华东政府成立以后,己经无数次的在世界上制造轰动,但所有人都承认,这个轰动是最大的。
当然新闻媒体永远是反应最快的,台湾海峡之战的失败,对参战的五国来说,当然是巨大的灾难,但对新闻媒体来说却是一大利好消息,因此这可以发掘出无数新闻热点话题,提高销量。
英国【泰晤士报】以【这是东方的‘特拉法加海战’,但这一次英国不再是胜利的一方】为题,发表评论文章,以陈痛的语调宣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200年的光荣在这一刻被彻底毁灭,这也给竞争者看到,英国海军也是可以击败的,因此可以想到,在未来英国将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法国【巴黎日报】则以【海上滑铁卢之败】为题,报导了远征军舰队的败仗,并发表评论认,台湾海峡之战的失败意味着这场远东战争以华东政府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原来是为了遏制俄国扩张而发动的战争,却造就了一个比俄国更为强大的对手,英法两国的亚洲利益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当然这两家报纸还算客气,只是就战争本身发声或评论,但其他的报纸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火力全开,有的指责政府不该轻易的卷入这场战争;有的抨击政客,将无辜的本**人送上战场;还有的则责怪军队无能;当然政治反对派也借机发难,严厉的批评政府的行为,并要求政府首脑辞职,内阁下台,为这次战败负责。
除了英法两国之外,荷兰媒体也同样热闹,不过目标主要是集中在政府身上,【阿姆斯特丹报】就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尽管在3年以前,华东政府曾以武力爪哇护侨,并迫使巴达维亚殖民当局签下了对华人让出大量政治经济利益的【爪哇条约】,但这3年来巴达维亚的经济高速发展,税务收入以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证明当初签定的【爪哇条约】并非绝对不利,巴达维亚殖民当局此前的政策有错误。荷兰政府就应该认真的评估【爪哇条约】的利弊,而不是轻率的做出参与远征军的决定。
而俄国的媒体对台湾海峡之战则是尽力的淡化,不过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则花钱在英法德意奥等国的主要媒体上发表声明,宣称新的“**危机”己经到来,这将是对欧洲文明,价值观、宗教信仰等的严重威胁,这将是一场文化与种族之间的战争,并呼所有欧洲国家应放下一切的争端与矛值,共同携手对付华东政府,捍卫欧洲的自由文明,信仰与家园。
虽然尼古拉二世的声明引发了少数极端民族主义者和白人至上主义者的共鸣,但欧洲的主要国家的政府却对此都显得兴趣缺缺,应者寥寥,因为政客们都明白,尼古拉二世的声明表面上是冠冕堂皇,但其实夹带着自己的私货,无非就是还想拉其他国家为俄国背书。
参加远征军的5国当中,只有日本对台湾海峡之战的消息进行了****,因为在能登半岛之战失败以后,日本己经基本无力赶走侵占本土的人民军,因此远征军舰队己经成为日本政府、国民的心理支柱,但谁都没有想到远征军竟然输了,而且还是输得这么惨,几乎全军覆没。这个消息一但传出去了还了得吗?整个社会必将陷入混乱之中,还是先封锁住为好。
但这样重大的消息,是不可能长期封锁的,因为在此之前,日本的新闻媒体就是着重报导远征军舰队的消息,但远征军舰队己是不可能到达日本了,但日本最多只能拖一个月,如果在一个月以后,远征军舰队还没有到达日本,就必然会引发民众的疑惑。因此日本内阁也连续讨论,应该怎么应对当前的局势。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谁都没有什么好办法,远征军舰队己经输了,而日本自己又没有能力,这时谁还能想出好办法来,到是有人提出,和华东政府讲和,赔款就赔款吧,毕竟可以结束战争,现在的局面是拖得越久,对日本越是不利。
其实日本的官员们都知道,这时和华东政府讲和,确实是最正确的做法,但问题是谁来承担这个责任,10年以前清廷的李鸿章是什么下场,日本的政客们可都是知道的,没有人愿意做日本的李鸿章,结果这个议题只能不了了之。而唯一的结果就是加强和英法两国协商,毕竟他们也逃不掉。
这个秩序也和夏博海的构想基本一致,可以算是英雄所见略同。当然这只是一个大体计划,还需要进行详细的细化,才有可超作性。不过夏博海对此到是有一些细致的想法,首先是要拿荷兰开刀,就必须要有一个双方都能信得过的中间人来从中调停,担任一个互相传话,甚致是在关建的时刻,向荷兰陈明厉害关系,说服荷兰接受华东政府的条件,或者是劝说华东政府做出适当让步,以求达成一致。
当然,现在就有这样一个合适的中间人,就是德国。德国与荷兰的关系一向不错,而德国和华东政府也一直交好,符合双方都能信得过这个条件,而且现在德国一直都希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因此也肯定会对这个角色感兴趣,正好这时德国海因里希亲王还留在青岛,正好可以和华东政府进行充份的勾通。
不过要想拿荷兰开刀,没有军事压力是不行的,虽然华东政府取得了台湾海峡之战的胜利,荷兰也是败军之一,但现在华东政府对荷兰并没有直接的威胁,因此要压服荷兰,必须造成一种大军压境的局面,否则荷兰也是不会轻易的服软。不过舰队在经历了台湾海峡之战后,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才能再次出动。当然要压服荷兰,也不必全舰队出击,出动20艘左右的军舰足够了,这还需要和军委协商安排。
另外还有一项立刻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宣传,在远征军舰队来临之际,由于远征军强大的实力和英法等国及清廷的造势,在中国有相当一部份人对华东政府缺乏信心,因此与华东政府进行切割,更有甚者倒向了反对华东政府的阵营,而清廷的一批死忠们也在叫嚣协助远征军一起灭掉华东枚府。
如果不是华东政府对此早有准备,首先在河南大败清军,随后又连续取胜,并且占据在道的致高点大造声势,才算是压制住了这一波反对自己的声浪,不过各方反对势力仍然还是在暗中蛰伏蓄力,只等着远征军击败华东政府之后再一起发难,华东政府的物资供应大减,也和这一波反对浪潮不无关系。华东政府当然知道这些情况,不过要集中精力对付远征军,而且如果华东政府不能战胜远征军,做什么都没有用,因此也才隐忍不发。
但现在华东政府己经彻底击败了远征军,自然就要开始反击。当然,这种反击首先也是从舆论开始,一方面是要进一步加强华东政府伟光正的高大形像,并且为华东政府今后取代清廷制造舆论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借机将反对华东政府的势力先在舆论上彻底抹黑。
夏博海一边想着,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不知不觉己经写完了10余页,才觉得有些倦意,起身活动时才发现,这时天色已开始放亮了。
夏博海站在窗前,深深吸了一口气,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分割线—————————分割线————————
天亮之后,华东政府率先通报了台湾海峡之战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通过电报线,迅速的传到世界各地。各国在刚收到这个消息时,第一反应几乎都是不信,因为在战前几乎所有国家都看好远征军,至少是看好远征军的舰队,而华东政府宣告的战果却是远征军舰队全军覆没,因此任谁都不会相信这个消息是真的。
但经过了一番问询、确证、落实之后,确实证明这个消息是真的,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蒸汽铁甲舰队,最终只有15艘军舰幸存下来,因此全军覆没决不是一个夸张的说法。尽管远征军的陆军还毫发未损,但谁都知道,这一场战争实陈己经结束了,远征军一方彻底失败了。
于是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其实自从穿越者登陆以来,华东政府成立以后,己经无数次的在世界上制造轰动,但所有人都承认,这个轰动是最大的。
当然新闻媒体永远是反应最快的,台湾海峡之战的失败,对参战的五国来说,当然是巨大的灾难,但对新闻媒体来说却是一大利好消息,因此这可以发掘出无数新闻热点话题,提高销量。
英国【泰晤士报】以【这是东方的‘特拉法加海战’,但这一次英国不再是胜利的一方】为题,发表评论文章,以陈痛的语调宣称,大英帝国皇家海军200年的光荣在这一刻被彻底毁灭,这也给竞争者看到,英国海军也是可以击败的,因此可以想到,在未来英国将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法国【巴黎日报】则以【海上滑铁卢之败】为题,报导了远征军舰队的败仗,并发表评论认,台湾海峡之战的失败意味着这场远东战争以华东政府的全面胜利而告终,原来是为了遏制俄国扩张而发动的战争,却造就了一个比俄国更为强大的对手,英法两国的亚洲利益将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当然这两家报纸还算客气,只是就战争本身发声或评论,但其他的报纸可就没有那么客气了,火力全开,有的指责政府不该轻易的卷入这场战争;有的抨击政客,将无辜的本**人送上战场;还有的则责怪军队无能;当然政治反对派也借机发难,严厉的批评政府的行为,并要求政府首脑辞职,内阁下台,为这次战败负责。
除了英法两国之外,荷兰媒体也同样热闹,不过目标主要是集中在政府身上,【阿姆斯特丹报】就发表评论文章,认为尽管在3年以前,华东政府曾以武力爪哇护侨,并迫使巴达维亚殖民当局签下了对华人让出大量政治经济利益的【爪哇条约】,但这3年来巴达维亚的经济高速发展,税务收入以年10%以上的速度上升,证明当初签定的【爪哇条约】并非绝对不利,巴达维亚殖民当局此前的政策有错误。荷兰政府就应该认真的评估【爪哇条约】的利弊,而不是轻率的做出参与远征军的决定。
而俄国的媒体对台湾海峡之战则是尽力的淡化,不过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则花钱在英法德意奥等国的主要媒体上发表声明,宣称新的“**危机”己经到来,这将是对欧洲文明,价值观、宗教信仰等的严重威胁,这将是一场文化与种族之间的战争,并呼所有欧洲国家应放下一切的争端与矛值,共同携手对付华东政府,捍卫欧洲的自由文明,信仰与家园。
虽然尼古拉二世的声明引发了少数极端民族主义者和白人至上主义者的共鸣,但欧洲的主要国家的政府却对此都显得兴趣缺缺,应者寥寥,因为政客们都明白,尼古拉二世的声明表面上是冠冕堂皇,但其实夹带着自己的私货,无非就是还想拉其他国家为俄国背书。
参加远征军的5国当中,只有日本对台湾海峡之战的消息进行了****,因为在能登半岛之战失败以后,日本己经基本无力赶走侵占本土的人民军,因此远征军舰队己经成为日本政府、国民的心理支柱,但谁都没有想到远征军竟然输了,而且还是输得这么惨,几乎全军覆没。这个消息一但传出去了还了得吗?整个社会必将陷入混乱之中,还是先封锁住为好。
但这样重大的消息,是不可能长期封锁的,因为在此之前,日本的新闻媒体就是着重报导远征军舰队的消息,但远征军舰队己是不可能到达日本了,但日本最多只能拖一个月,如果在一个月以后,远征军舰队还没有到达日本,就必然会引发民众的疑惑。因此日本内阁也连续讨论,应该怎么应对当前的局势。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谁都没有什么好办法,远征军舰队己经输了,而日本自己又没有能力,这时谁还能想出好办法来,到是有人提出,和华东政府讲和,赔款就赔款吧,毕竟可以结束战争,现在的局面是拖得越久,对日本越是不利。
其实日本的官员们都知道,这时和华东政府讲和,确实是最正确的做法,但问题是谁来承担这个责任,10年以前清廷的李鸿章是什么下场,日本的政客们可都是知道的,没有人愿意做日本的李鸿章,结果这个议题只能不了了之。而唯一的结果就是加强和英法两国协商,毕竟他们也逃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