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离接过青浣递过来的茶盏,没有说什么,只是掀开杯盖呷了口茶,然后便继续等着。
反正不能睡觉,书生便翻开书来看,而青浣和倾离则就那样坐着,等着,无聊时挑挑灯芯,困意来袭便撑在桌子上打个盹儿。
就这样睡睡醒醒,听过了三遍鸡鸣,夜色渐渐褪去却还是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就连跟孩童啼哭特别像的猫叫声都没有。
倾离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打了个哈欠,看着外面泛白的天,再看看一左一右的两位已经伏在桌子上睡着了,越想越火儿大,于是便一把抓过如初见的后衣领将他从睡梦中拽了起来。
如初见被这一提猛然从梦中惊醒,发现又被倾离恶狠狠地抓着衣领,不由得一惊,瞬间困意全无,清醒过来。
未等倾离开口发问,如初见便又连忙解释道:“我,我……我前一天借宿之时真的听到哭声来着,若姑娘不信可以去找那巡夜的小和尚问一下。”
看他这样子不像是在说谎,而且就算打死他也改变不了什么,于是,倾离便松开如初见的衣领,又唤醒睡着的青浣,三人一起下山去了。
倾离心有不悦,那青浣却早讲正事抛诸脑后,一心只想着怎么将这个俊俏公子搞到手,一路上都挽手与之同行,倒将倾离甩在一边。
山林里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脚下的石阶为雾气浸湿变得滑了许多,所以,三人下山之时都格外小心些。
晓雾弥漫,晨韵幽然,这个清晨格外的静,没有一丝鸟语虫鸣,静的让人有些心慌,甚至,除了脚步声外再无其他声响。
早上山里雾气弥漫,本就看不太远,走至两边树林茂密处时身后突然传来隆隆声,三人闻声回头,只见大小十余块山石正于坡上向他们滚过来。
一时间,如初见又不由得慌了神,而青浣和倾离则很是淡定,只是拂了拂手那些山石便化作一抹烟尘与浓雾融为一体消失了。
前一日遇见如初见时便恰好有山石滚落,今晨下山又有山石落下,若两件事都只是意外未免也太巧了些。
倾离心里生疑,青浣却没想那么多还自言自语道:“这山也太不安全了吧,昨天上山碰见一块大石头滚下来,今天又有石头滚下来。”
虽然觉得奇怪,倾离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继续下山回了青雨镇。
其实,这两次石头落下第一次纯熟意外,第二次则是有人故意为之。
事情是这样的,掐一天夜里如初见于三元寺留宿听到了孩童的哭声,巡夜的小和尚便将寺里在为青雨镇上丢失的孩童超度的事。
这样的回答是几位辈分较高的师父一早交代过的,而在如初见之前从未有人听到过那样的哭声,据说只有与仙界有渊源之人方可听见。
昨天早上如初见去而复返,且同行的还有两个看上去骄气十足的姑娘,小和尚便将这件事告诉了他们师父,便是那位掌管客堂的渡苦大师。
于是,这位渡苦大师便交代小和尚暗中观察这三个人,这观察下来果然发现有问题,这两位漂亮的女施主分明不是诚心礼佛来的,听方丈讲经时也是心不在焉的打瞌睡。
渡苦疑心那一前一后来的三个人正是为了寺院背后的秘密而来,于是便起了歹意,又不好在寺里动手便暗中派人在下山途中埋伏。
其实,被派来暗杀倾离、青浣的五个和尚手还随身带着暗器,只是被二人那拂手一挥便将山石化去的法力给惊住了,不敢再有进一步的举动,只得回去跟他们师父禀报。
如初见本就是四处云游寻药,并无具体的目的地,而倾离又对这三元寺起疑,于是便让他同自己一起回了青雨镇,也在那雨仙客栈住了下来。
几乎一夜未眠,倾离回去后便先躺下休息了一会儿,并嘱咐青浣小心看着如初见,以免他发生什么意外。
其实这根本就不需要倾离嘱咐,就算她不说青浣也会死缠着如初见不放的。
倾离醒来的时候已过正午,青浣已经借着读书的名义去了隔壁如初见的房间,想着三元寺的事儿无心吃饭她便又一个人出去了。
她想去镇子上丢失孩子的人家里走走,同那孩子的父母了解一下情况。
她敲开第一户人家时,开门的是一个面容沧桑的老者,那老者的儿子媳妇早年间死于疾病,他与老伴儿两个一起抚养年幼的孙子,不料,三个月前一场狂风将一众学生卷走,老者的孙子便在其中。
倾离看到那白发苍苍的老者,心中涌起一丝酸楚,说自己可以帮老人家将孙子找回来。
那老者说都是那云溪大王作祟,官府说让等仙界派仙将除妖,莫非姑娘你就是天上下来的仙女。
倾离摇摇头,答曰不是。
老者失望的摇头叹气,说自己丢失孙子已经够命苦的了,你却还来戏耍我这一身老骨头,说完便将院门关上了。
倾离敲开第二户人家时,开门的是一位夫人,看上去不过三十余岁却满头白发,说是三个月前年仅六岁的儿子被妖风卷走,一夜间愁白了发。
倾离又说自己可以找回失踪的孩子,结果又被对方嫌弃了。
看来,这镇上的人对云溪大王掳走孩子的谣言深信不疑,平头百姓没有办法,官府也不派人去查,都等着天上派神仙前来除妖。
接连吃闭门羹后,倾离便不再接着敲门,转而去了那朱蓝书院。这书院里原本有六个先生任教,接连发生妖孽作祟的事儿后便没有先生敢继续任教了。
幸得三个书生途经此地,得知此事后便留下来去书院任教,三人亡故后便又他们的后人继续留在书院教镇子上的孩子们读书。
倾离去书院时见到了其中一位李姓先生,那人看上去三十出头的年纪,穿一件青色长衫,斯斯文文,彬彬有礼看上去倒是一副为人师表的模样。
青雨镇本就不大,所以镇子上的人大多都彼此相识,所以那李先生很容易便看出倾离并非本地人。
反正不能睡觉,书生便翻开书来看,而青浣和倾离则就那样坐着,等着,无聊时挑挑灯芯,困意来袭便撑在桌子上打个盹儿。
就这样睡睡醒醒,听过了三遍鸡鸣,夜色渐渐褪去却还是没有听到孩子的哭声,就连跟孩童啼哭特别像的猫叫声都没有。
倾离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打了个哈欠,看着外面泛白的天,再看看一左一右的两位已经伏在桌子上睡着了,越想越火儿大,于是便一把抓过如初见的后衣领将他从睡梦中拽了起来。
如初见被这一提猛然从梦中惊醒,发现又被倾离恶狠狠地抓着衣领,不由得一惊,瞬间困意全无,清醒过来。
未等倾离开口发问,如初见便又连忙解释道:“我,我……我前一天借宿之时真的听到哭声来着,若姑娘不信可以去找那巡夜的小和尚问一下。”
看他这样子不像是在说谎,而且就算打死他也改变不了什么,于是,倾离便松开如初见的衣领,又唤醒睡着的青浣,三人一起下山去了。
倾离心有不悦,那青浣却早讲正事抛诸脑后,一心只想着怎么将这个俊俏公子搞到手,一路上都挽手与之同行,倒将倾离甩在一边。
山林里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脚下的石阶为雾气浸湿变得滑了许多,所以,三人下山之时都格外小心些。
晓雾弥漫,晨韵幽然,这个清晨格外的静,没有一丝鸟语虫鸣,静的让人有些心慌,甚至,除了脚步声外再无其他声响。
早上山里雾气弥漫,本就看不太远,走至两边树林茂密处时身后突然传来隆隆声,三人闻声回头,只见大小十余块山石正于坡上向他们滚过来。
一时间,如初见又不由得慌了神,而青浣和倾离则很是淡定,只是拂了拂手那些山石便化作一抹烟尘与浓雾融为一体消失了。
前一日遇见如初见时便恰好有山石滚落,今晨下山又有山石落下,若两件事都只是意外未免也太巧了些。
倾离心里生疑,青浣却没想那么多还自言自语道:“这山也太不安全了吧,昨天上山碰见一块大石头滚下来,今天又有石头滚下来。”
虽然觉得奇怪,倾离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继续下山回了青雨镇。
其实,这两次石头落下第一次纯熟意外,第二次则是有人故意为之。
事情是这样的,掐一天夜里如初见于三元寺留宿听到了孩童的哭声,巡夜的小和尚便将寺里在为青雨镇上丢失的孩童超度的事。
这样的回答是几位辈分较高的师父一早交代过的,而在如初见之前从未有人听到过那样的哭声,据说只有与仙界有渊源之人方可听见。
昨天早上如初见去而复返,且同行的还有两个看上去骄气十足的姑娘,小和尚便将这件事告诉了他们师父,便是那位掌管客堂的渡苦大师。
于是,这位渡苦大师便交代小和尚暗中观察这三个人,这观察下来果然发现有问题,这两位漂亮的女施主分明不是诚心礼佛来的,听方丈讲经时也是心不在焉的打瞌睡。
渡苦疑心那一前一后来的三个人正是为了寺院背后的秘密而来,于是便起了歹意,又不好在寺里动手便暗中派人在下山途中埋伏。
其实,被派来暗杀倾离、青浣的五个和尚手还随身带着暗器,只是被二人那拂手一挥便将山石化去的法力给惊住了,不敢再有进一步的举动,只得回去跟他们师父禀报。
如初见本就是四处云游寻药,并无具体的目的地,而倾离又对这三元寺起疑,于是便让他同自己一起回了青雨镇,也在那雨仙客栈住了下来。
几乎一夜未眠,倾离回去后便先躺下休息了一会儿,并嘱咐青浣小心看着如初见,以免他发生什么意外。
其实这根本就不需要倾离嘱咐,就算她不说青浣也会死缠着如初见不放的。
倾离醒来的时候已过正午,青浣已经借着读书的名义去了隔壁如初见的房间,想着三元寺的事儿无心吃饭她便又一个人出去了。
她想去镇子上丢失孩子的人家里走走,同那孩子的父母了解一下情况。
她敲开第一户人家时,开门的是一个面容沧桑的老者,那老者的儿子媳妇早年间死于疾病,他与老伴儿两个一起抚养年幼的孙子,不料,三个月前一场狂风将一众学生卷走,老者的孙子便在其中。
倾离看到那白发苍苍的老者,心中涌起一丝酸楚,说自己可以帮老人家将孙子找回来。
那老者说都是那云溪大王作祟,官府说让等仙界派仙将除妖,莫非姑娘你就是天上下来的仙女。
倾离摇摇头,答曰不是。
老者失望的摇头叹气,说自己丢失孙子已经够命苦的了,你却还来戏耍我这一身老骨头,说完便将院门关上了。
倾离敲开第二户人家时,开门的是一位夫人,看上去不过三十余岁却满头白发,说是三个月前年仅六岁的儿子被妖风卷走,一夜间愁白了发。
倾离又说自己可以找回失踪的孩子,结果又被对方嫌弃了。
看来,这镇上的人对云溪大王掳走孩子的谣言深信不疑,平头百姓没有办法,官府也不派人去查,都等着天上派神仙前来除妖。
接连吃闭门羹后,倾离便不再接着敲门,转而去了那朱蓝书院。这书院里原本有六个先生任教,接连发生妖孽作祟的事儿后便没有先生敢继续任教了。
幸得三个书生途经此地,得知此事后便留下来去书院任教,三人亡故后便又他们的后人继续留在书院教镇子上的孩子们读书。
倾离去书院时见到了其中一位李姓先生,那人看上去三十出头的年纪,穿一件青色长衫,斯斯文文,彬彬有礼看上去倒是一副为人师表的模样。
青雨镇本就不大,所以镇子上的人大多都彼此相识,所以那李先生很容易便看出倾离并非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