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治平三年五月中的时候,官家赵顼终于坚定了改革的决心,通过种种手段,也遴选出主持变革的人选。王安石,由于司马光等人的推荐,令赵顼生起了起用他的信心。而起用诏书,也在这个时候给他派了出去。

    为了显示他对王安石的自尊,诏书没有经过驿站,而是直接由他派寺人从京城出,快马加鞭赶往江宁王家宣读诏书。这道诏书,显示了赵顼迫不及待地心思,并没有通过政事堂商议,直接就了下去。

    王安石接到到诏书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这时候的江宁,已经有了初夏的痕迹,烈日经常高悬,炽考着大地。夏虫轰鸣,叫嚣不已,也徒令王安石多增了几分闹。他感到很为难,自接到诏书后这两日,坐立不安,寝食不妥,总也难以做出个决定来。

    这日傍晚,日头已经西落,王安石再一次召集了王家说得上话的人过来商议。其实人也不多,王安礼与王旁还在京城未回。排除了女性,那么除了王安石,也就王安国与王两人而已。

    三人围坐在后院的一张石桌旁,桌上放着一卷黄绫,正是那起用诏书!

    王安石一身青衫,领子都有点白了,依然是不修边幅的模样,指着桌上的黄绫,他操着沉重的嗓子说道:“平甫、元泽,这是官家起用某的诏书,你们说,某该接下来么?两日了。某为此烦闷了整整两天,是时候做出决定了!宣读诏书之人还等着答复呢!”

    那日接诏书的时候王安国与王都在场,诏书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再也明白不过了。闻言相视了一眼,最后由王安国小心地道:“大哥心里是否已经有了决断了呢?”

    王安石苦笑道:“为兄还是举棋不定,第一次如此为难呢!”

    “大哥为难什么呢?前两次大哥也都拒绝过起用诏书了!”王安国疑惑地问,英宗朝的时候,官家也下过起用王安石地诏书,不过都给他以丁忧为由拒绝了。

    王安石道:“以前以丁忧为由。可以名正言顺地拒绝,如今三十个月已过,丁忧已经不能成为理由了!再说……唉!”

    “再说父亲也想一展壮志!”王在家随便惯了,看父亲停顿不好说下去,立刻接上话来,“父亲大人既然也想一展心中所学,何不干脆接下诏书呢?”

    王安石还是苦笑:“为父之所以辞官,不无心灰意懒之感慨,当年关节确实没有让为父一展所学的魄力。如今……为父还是敢确定!”

    王果断地道:“父亲,若您真的问孩儿意见。孩儿觉得您该是大施才学的时候了!以您今时今地的声威与地位,比之当年范希文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上朝中亦上能人相助,一旦居庙堂之高,一定能成就当年商鞅变法之盛况。到时,父亲也会名留青史,成为大宋中兴功臣!”

    “中兴……”很显然,王的话击中了王安石心中的软肋,他虽然以儒成名,在天下士人眼中。是一代大儒。但是,他心中却也知道,自己所学,倾向于法家,心里也经常以宋代商鞅自比。而成就商鞅变法令秦国一跃成为战国诸雄之,也是他毕生的愿望。王作为他的儿子。所学亦是差不多。因此一开口,就令王安石心动不已。

    “可是……”王安石犹豫着说道,“为父前两次都拒绝起用,这次若是贸然接下,成功尚罢,如果失败,名声可就臭极了!”多次拒绝高官地诱惑,也是他能在士林获得赫赫声望的原因之一。..毕竟文人可都注重风骨的。

    “父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王坚定地劝道。在江宁快要三年。他已经二十出头,获取功名的心思也越来越盛,再也不肯安然蛰伏在这个远离京城的地方。这次官家再次拉下脸面起用自己的父亲,就是他向上攀登的机会!在机会面前,若是白白浪费,那可就真的对不住自己了。王从来就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正人君子,只要有机会一展所学,成就功名,他什么都顾不得了!

    “平甫,你的意思呢?”王安石还是下不了决心,转头问起王安国。

    王安国没有一时回答,反而摊开石桌上的诏书,自顾自地说道:“大哥,小弟知道你最大地担心就是生怕官家不是明主,不能让你一展所学。是吧?”

    “正是!”王安石干脆地点头,“古人不单主选臣,就是臣也要择主。而今普天之下都是王臣,但若主上不明,臣下也可以选择做陶渊明隐退一方!为兄最担心的就是平甫所说的情况,若一番折腾又没有结果,也不过是浪费一番心血罢了,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呢!”

    王安国笑了,摆了摆手中的诏书,道:“大哥,这次官家所下的诏书,可是直接任命你为江宁知府,这与之前只以馆阁之职相招大不相同。你说,这是否意味着别样的什么呢?”江宁知府,不错,诏书里就是招王安石为江宁知府的意思。与赵顼本来打算以翰林学士相招有了很大的差别,其中改变,当然是沈欢这个人从中作梗了:历史证明王安石对江宁知府这个诏书是感兴趣的,沈欢提前让它出现,免得王安石对其他不注意再次拒绝,那样的话弄不好他地声望又会莫名其妙地升上一大截!

    “平甫,你的意思是……”王安石还有点疑惑。

    王安国看了一眼王,不知何意地摇摇头,淡然说道:“大哥,至于你是否接下诏书听命起用,小弟不敢断然建议。只是小弟也知道,你这两年多隐居江宁,过的是教书育人的活,但是你的心思,并不能真的从朝中退下收起来。观你这两年频繁与朝中诸位大臣好友书信往来就可知了!另外,小弟也知道大哥对于治国之道,心中自有一番锦绣文章,若是一昧蒙尘,则是大过可惜!因此,小弟认为大哥若有机会,还是试一试为好!”

    “平甫,你也赞同为兄接下诏书?”王安石不大肯定地问道。

    “对,父亲,叔父就是这个意思!”王迫不及待地说道。

    王安国笑了,他对功名地心思,并没有王这个侄子那般重,因此在此事上显得并不急噪,缓缓地道:“大哥,接不接下,就看你是怎么想地了。小弟猜想,大哥这几年一心培育人才,也不是白白浪费时间之举吧。若时机一到,那些学生,也该是大哥的臂助?呵呵,大哥,官家让你做江宁知府,看来也是看中你的治国能力,并不是那虚无的文人名声而已!这一点,还不是暗示了他的决心吗?”

    “对!”王又接口说道,“父亲,看来官家是想看看您的治国方略了,诏您为江宁知府,不无试探之意,若父亲在此能有成效,须臾即可进京了!而以父亲您的能力,区区江宁一府,管理起来,还不是小菜一碟吗?”

    王安石倒是笑了,道:“你这孩子,也太过目中无人了!天下之大,能人无数,又岂是为父一人有大才而已?再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之教,你又岂会不知?这个天下,是那般容易治的吗?”

    王一脸笃信地道:“孩儿相信父亲一定有能力把这个天下治理得妥妥当当!当然,前提是父亲要个自己一个机会!”

    王安石既是点头,又是摇头,接着笑了笑,转头对王安国说道:“平甫,你地意思,为兄已经明白了!是呀,当今帝国,弊端横多,再不思进取,则危矣。这些年,为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苦于无处施救,如今机会真地来了,为兄还能等吗?三年啊,人生又能再有几个三年!”

    王安国嘘了一口气,叹道:“看来大哥真的是做出决断了!至于前途,大哥可以宽心,您看这次相随诏书来地,不也有朝中几位大臣的书信吗,像韩家兄弟,还有司马君实,都劝你以天下为重,出山为国效力,说明他们都是支持你的。还有二哥之前来信也说新任官家年轻有为,奋图强,变革决心都闹得京城人人皆知了。也许,大哥期望的明君贤臣的济会就要来临了!“君臣相得!”王安石整个人都激动起来,“啪”地一声,拍得整个石桌轰然作响,手掌也给震得通红,却完全无视那些须的麻痛,心里只有一副想象中的美好图景。

    王家会话结束了,翌日王安石准备妥当,给了宣读寺人回京的答复,上面只有一句话,几个字:

    “陛下,臣奉诏!”

章节目录

北宋仕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孤心书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五十二章 诏书-北宋仕途txt下载,北宋仕途,笔趣阁并收藏北宋仕途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