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传旨的官员,沈欢苦笑地看着手中皇帝的诏书与授命书。三月中旬,朝廷有关今科进士的任命也已讨论完毕,今日正式下达。有一半的进士外放为县官之类的官职,还有一小半是游手闲人,只拿俸禄,什么事都不用做。这也是宋代的一大特色,更是一大弊病――冗官。太祖皇帝武人出身,为了收买天下人心,立下与士大夫文人共治天下的宗旨,上百年来,为了不使天下读书人失去信心,就是没有那么多官场职位,每年也得硬着头皮录取几百进士,年复一年,造成了有官职拿俸禄的人比实际得到差遣的人还要多!虽然说混吃得死对常人来说是加比较享受的事,但对于这帮“达则兼济天下”的文人来说,却是一大痛苦!
沈欢如今也痛苦了,原因刚好与其他没有差遣的进士相反:三甲进士毕竟是个瞩目的位置,朝廷也给了不错的优待,像前两名,都如愿入了馆阁,当他们的天章阁小侍读去了,而第三名的沈欢却出人意料地入了三司,“权代盐铁副使”。官家手诏里不无激励言语,好好安抚之后希望他能适宜这个官职,为大宋天下出力。另外还有三司的任命书也一齐送到,连容他反对的机会都没有!
“大哥,从今天起你就是大官了?”小莲儿睁着大眼睛,好奇地问着。她如今快七岁了,人小却机灵,什么都懂得一些了。刚才一家人接官家诏书,她听不明白,却领会了意思。
“算是吧!”沈欢苦笑回答。
“好耶!大哥是大老爷了,娘,大哥是大官了哦!”小莲儿扑到母亲的怀里。
沈氏婉静地笑了笑,道:“欢儿,你总算完成你爹的愿望了!从今天起,你要当好这个官,不要使你爹蒙羞,也好报答官家的恩情!”
“是,娘!”沈欢对于母亲还是很敬重。
沈氏又道:“大道理娘不懂多少,只是希望你做个好官而已,不要让百姓在背后戳你脊梁骨就是!”
沈欢又赶紧答应,一心为官之人,除了满足权力**,另外不就是为了钱财吗?他还年轻,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权力**还没大到不择手段的地步;至于钱财,一年拿的俸禄还不如他开印刷作坊赚钱的零头,至于贪污什么的,风险大,而且钱财还不一定有自己鼓捣一些明来得快!综合这些因素,他实在没有不做好官的道理呀!好官好官,就是不知道长不长命,等王安石那批徒子徒孙一上来,貌似好官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沈欢笑得更苦了,他现在可以肯定,当今的官家一定也不是很喜欢他,不然以三甲之列,怎么也应该和前两位一样入了馆阁,如今偏偏是什么三司盐铁副使!虽然是六品之列,但管的是钱财,权力是有了,却也不大,在其他士大夫眼里,名声逊了许多!
三司盐铁副使是什么?沈欢想了想,就明白了:宋代开国的赵匡胤之前深得周世宗信任,给予高官厚禄,但是赵某人心儿长得就不咋样了,周世宗一死,继承皇位的是位十岁不到的小孩,他就与兄弟等人密谋,最后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夺了人家的天下。自己坐上皇位之后,又担心别人也学自己,因此从地方到中央,一路分权,把所有官员的权力都分薄了大半,像朝堂里,宰相只管民政,其他兵权与财政都分摊出去。
三司就是掌管财政的机构,是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唐末税法混乱,田赋、丁税的收入无法维持王朝的庞大费用,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盐铁和度支。五代后唐明宗始设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宋初沿袭。三司的职权是总管全国各地之贡赋和国家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其权位之重,与执政无殊,号称“计相”,“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三司之副长官为三司副使。宋太宗时,罢三司使,另设盐铁、度支、户都三使。真宗时,又罢三使,重设三司使一员,另设盐铁副使、度支副使和户部副使。盐铁之下设七案,即兵案、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等,掌管全国矿冶、茶、盐、商税、河渠和军器等。度支之下设八案: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运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掌管全国财赋之数。户部之下设五案:户税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掌管全国户口、两税、酒税等事。三司的附属机构,有磨勘司、都主辖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折司、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等。由此可见三司职权之广泛,与事务之殷繁。北宋前期,全国财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三司实际上取代了尚书省的许多职务。元丰改革官制时虽废三司仍归户部、工部管辖,其中胄案改置军器监,这些改革似较合理。但是财用大计毕竟不是户部所能尽办,因此,北宋末期又有总领财赋官及经总制使以别掌控。
北宋中前期,中书门下主管民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鼎足而立,彼此不相知,而大权集中于皇帝一身。神宗改制后,宰相实际上兼管财政,南宋时,宰相兼任枢密使,又兼管部分军政。这样,宰相重新握有民政、财政和部分军政之权。当然,这些后期皇帝自砸阵脚的改变属于“脑残”之举,沈欢就不大理会了。
但他越想越心惊,脑子里全是这方面的回忆,这个盐铁副使是协助三司使的官职,按理说比较重要,权力也大,不应当由他这个才科考的菜鸟来充任呀!说白了就是协助管理大多经济民生的,像什么盐铁茶之类的东西,统统都是这个时代最赚钱也是财政颇为重要的行列,他能胜任得来?虽然说只是“权代”,暂时顶替而已,可不会有什么阴谋在里面吧?
想不明白,还是得打听清楚,赶往司马光府第,问问这个官场老油条。刚好司马光也在家,一见沈欢,拉到书房大谈起他的修史来,《通志》快要收尾了,再有一两个月即可献上朝廷。
“子贤,可有心事?”司马光接着也觉了这个学生的心不在焉,不由问了起来。
沈欢把官职一事说了出来,最后点题道:“老师,学生年轻学浅,而这个盐铁副使太过重要,恐怕不能胜任,学生生怕坏了国家大事,您是否可以请官家收回成命?”过来的路上想想司马光在朝廷还是有分量的,也许能让他把这个官位推掉,他考虑了良久,觉得为官可以,但是年纪轻轻就占据了高位,肯定有人眼红,毕竟这个位置油水太多,一旦他做错什么事,挨排挤陷害什么的,捅到官家那里――据他观测,貌似官家不怎么看得上他,若着是那样,估计就得到什么天涯好角去钓鱼了!
“你这是什么话!”司马光怒了,“官家是看中你的能力才一下子把你提为六品之列,你不思努力报效,竟然要临阵退缩?”
沈欢赶紧解释道:“学生这不就是怕误了朝廷大事吗?”
司马光沉吟一下,道:“盐铁副使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虽然不如三司使显赫,却是三司使的直辖下属,协助管理财政。上任副使前些时候致仕了,这才空缺出来,朝中好些人盯着这个位置呢,哼,还不是想为了他们的一些门生亲属谋取这个位子!之前官家也好生为难,最后还是三司使推荐了你,官家这才排除众议,令你上任!”
“三司使?”沈欢愣了一下,三司使不就是韩绛?这个韩维的大哥,可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呀,如今身为三司使,理财也是一把好手,大受王安石的影响,他怎么会看中自己呢?心里儿更疑惑了。
司马光又道:“韩子华怎么说和老夫还是有着交情,你放心上任吧,努力把本分之事做好就成,其他不必理会!”
子华是韩绛的表字,在王安石上台之前,确实与司马光交好,至于以后嘛,就难说了!司马光都这样说了,沈欢也就无话可说,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了,只要以后小心从事即可。这个副使官阶不高,权力却大,貌似王安石当年就做过一段时间其中的副使,官家让自己去做,还真是越级使用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个官职如何也不是大街上的青菜任他挑选,既然如此,从今天开始,他就真是的三司盐铁副使了!
****************
下周页强推,之后就上架了。到时三四十万的公众章节,应该差不多了。汗,与不少上架作品比,此书应该多更十几万了吧?十几万字呀,写起来不是说的那么容易。大概是15号之后上架吧,有月票的兄弟,可以给书生预留一张吗?呵呵,如果月票太差,也难看呀。接下来的公众章节都会正常的,请大家继续支持,谢谢。
沈欢如今也痛苦了,原因刚好与其他没有差遣的进士相反:三甲进士毕竟是个瞩目的位置,朝廷也给了不错的优待,像前两名,都如愿入了馆阁,当他们的天章阁小侍读去了,而第三名的沈欢却出人意料地入了三司,“权代盐铁副使”。官家手诏里不无激励言语,好好安抚之后希望他能适宜这个官职,为大宋天下出力。另外还有三司的任命书也一齐送到,连容他反对的机会都没有!
“大哥,从今天起你就是大官了?”小莲儿睁着大眼睛,好奇地问着。她如今快七岁了,人小却机灵,什么都懂得一些了。刚才一家人接官家诏书,她听不明白,却领会了意思。
“算是吧!”沈欢苦笑回答。
“好耶!大哥是大老爷了,娘,大哥是大官了哦!”小莲儿扑到母亲的怀里。
沈氏婉静地笑了笑,道:“欢儿,你总算完成你爹的愿望了!从今天起,你要当好这个官,不要使你爹蒙羞,也好报答官家的恩情!”
“是,娘!”沈欢对于母亲还是很敬重。
沈氏又道:“大道理娘不懂多少,只是希望你做个好官而已,不要让百姓在背后戳你脊梁骨就是!”
沈欢又赶紧答应,一心为官之人,除了满足权力**,另外不就是为了钱财吗?他还年轻,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权力**还没大到不择手段的地步;至于钱财,一年拿的俸禄还不如他开印刷作坊赚钱的零头,至于贪污什么的,风险大,而且钱财还不一定有自己鼓捣一些明来得快!综合这些因素,他实在没有不做好官的道理呀!好官好官,就是不知道长不长命,等王安石那批徒子徒孙一上来,貌似好官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沈欢笑得更苦了,他现在可以肯定,当今的官家一定也不是很喜欢他,不然以三甲之列,怎么也应该和前两位一样入了馆阁,如今偏偏是什么三司盐铁副使!虽然是六品之列,但管的是钱财,权力是有了,却也不大,在其他士大夫眼里,名声逊了许多!
三司盐铁副使是什么?沈欢想了想,就明白了:宋代开国的赵匡胤之前深得周世宗信任,给予高官厚禄,但是赵某人心儿长得就不咋样了,周世宗一死,继承皇位的是位十岁不到的小孩,他就与兄弟等人密谋,最后欺负人家孤儿寡母,夺了人家的天下。自己坐上皇位之后,又担心别人也学自己,因此从地方到中央,一路分权,把所有官员的权力都分薄了大半,像朝堂里,宰相只管民政,其他兵权与财政都分摊出去。
三司就是掌管财政的机构,是最高财政机构,号称“计省”。唐末税法混乱,田赋、丁税的收入无法维持王朝的庞大费用,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盐铁和度支。五代后唐明宗始设盐铁、度支和户部“三司”,宋初沿袭。三司的职权是总管全国各地之贡赋和国家的财政,长官是三司使,其权位之重,与执政无殊,号称“计相”,“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不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
三司之副长官为三司副使。宋太宗时,罢三司使,另设盐铁、度支、户都三使。真宗时,又罢三使,重设三司使一员,另设盐铁副使、度支副使和户部副使。盐铁之下设七案,即兵案、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等,掌管全国矿冶、茶、盐、商税、河渠和军器等。度支之下设八案: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运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掌管全国财赋之数。户部之下设五案:户税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掌管全国户口、两税、酒税等事。三司的附属机构,有磨勘司、都主辖收支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折司、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等。由此可见三司职权之广泛,与事务之殷繁。北宋前期,全国财政支出大部分依靠三司,三司实际上取代了尚书省的许多职务。元丰改革官制时虽废三司仍归户部、工部管辖,其中胄案改置军器监,这些改革似较合理。但是财用大计毕竟不是户部所能尽办,因此,北宋末期又有总领财赋官及经总制使以别掌控。
北宋中前期,中书门下主管民政,枢密院主管军政,三司主管财政,三者鼎足而立,彼此不相知,而大权集中于皇帝一身。神宗改制后,宰相实际上兼管财政,南宋时,宰相兼任枢密使,又兼管部分军政。这样,宰相重新握有民政、财政和部分军政之权。当然,这些后期皇帝自砸阵脚的改变属于“脑残”之举,沈欢就不大理会了。
但他越想越心惊,脑子里全是这方面的回忆,这个盐铁副使是协助三司使的官职,按理说比较重要,权力也大,不应当由他这个才科考的菜鸟来充任呀!说白了就是协助管理大多经济民生的,像什么盐铁茶之类的东西,统统都是这个时代最赚钱也是财政颇为重要的行列,他能胜任得来?虽然说只是“权代”,暂时顶替而已,可不会有什么阴谋在里面吧?
想不明白,还是得打听清楚,赶往司马光府第,问问这个官场老油条。刚好司马光也在家,一见沈欢,拉到书房大谈起他的修史来,《通志》快要收尾了,再有一两个月即可献上朝廷。
“子贤,可有心事?”司马光接着也觉了这个学生的心不在焉,不由问了起来。
沈欢把官职一事说了出来,最后点题道:“老师,学生年轻学浅,而这个盐铁副使太过重要,恐怕不能胜任,学生生怕坏了国家大事,您是否可以请官家收回成命?”过来的路上想想司马光在朝廷还是有分量的,也许能让他把这个官位推掉,他考虑了良久,觉得为官可以,但是年纪轻轻就占据了高位,肯定有人眼红,毕竟这个位置油水太多,一旦他做错什么事,挨排挤陷害什么的,捅到官家那里――据他观测,貌似官家不怎么看得上他,若着是那样,估计就得到什么天涯好角去钓鱼了!
“你这是什么话!”司马光怒了,“官家是看中你的能力才一下子把你提为六品之列,你不思努力报效,竟然要临阵退缩?”
沈欢赶紧解释道:“学生这不就是怕误了朝廷大事吗?”
司马光沉吟一下,道:“盐铁副使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虽然不如三司使显赫,却是三司使的直辖下属,协助管理财政。上任副使前些时候致仕了,这才空缺出来,朝中好些人盯着这个位置呢,哼,还不是想为了他们的一些门生亲属谋取这个位子!之前官家也好生为难,最后还是三司使推荐了你,官家这才排除众议,令你上任!”
“三司使?”沈欢愣了一下,三司使不就是韩绛?这个韩维的大哥,可是王安石的得力助手呀,如今身为三司使,理财也是一把好手,大受王安石的影响,他怎么会看中自己呢?心里儿更疑惑了。
司马光又道:“韩子华怎么说和老夫还是有着交情,你放心上任吧,努力把本分之事做好就成,其他不必理会!”
子华是韩绛的表字,在王安石上台之前,确实与司马光交好,至于以后嘛,就难说了!司马光都这样说了,沈欢也就无话可说,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了,只要以后小心从事即可。这个副使官阶不高,权力却大,貌似王安石当年就做过一段时间其中的副使,官家让自己去做,还真是越级使用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个官职如何也不是大街上的青菜任他挑选,既然如此,从今天开始,他就真是的三司盐铁副使了!
****************
下周页强推,之后就上架了。到时三四十万的公众章节,应该差不多了。汗,与不少上架作品比,此书应该多更十几万了吧?十几万字呀,写起来不是说的那么容易。大概是15号之后上架吧,有月票的兄弟,可以给书生预留一张吗?呵呵,如果月票太差,也难看呀。接下来的公众章节都会正常的,请大家继续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