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多余的修饰,也没有冗长的句式,这四个字显得尤为干脆有力。
莲种的属性大都由五行决定,除此之外还有风雨雷之类的高级属性。论述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却是拉开距离最重要的题目。
很多考生在这一题中会回答得中规中矩,主要是针对自己筑下的基会写的详细些,其实也是考官想知道的重点,以便日后查询这个考生的具体情况时有更多的参考资料。
当然还有些聪明的考生会根据情况,列出对其他属性的理解。这未免会给审阅的先生一个更好的印象,但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
“木莲的本质是以草木精气灌溉丹田之元,筑木莲者需要一颗清净的道心,在修行的初级阶段会比较快一些,筑成后能引草木共鸣……”
“水莲的本质是以柔软水息灌溉丹田之元,筑水莲者在修行过程需要有一颗平和的道心,因为他们的特征是慢,筑成后能引流共鸣……”
“金莲的本质是以肃杀剑意来灌溉丹田之元,筑金莲者在修行过程需要极严明的道心,筑成后自然是能引剑共鸣,在剑道上的造诣往往领先于其他修行者。”
“火莲的本质是引天地间的烈焰阳息来灌溉丹田之元。筑火莲者需要对修行有足够的热情和兴奋度,否则难以经历烈焰的淬炼……筑成后能引烈焰共鸣。”
“土莲的本质是引天地间的生化之息来灌溉丹田之元。筑土莲者需要自幼培养一颗踏实的道心,筑成后能引沙共鸣。”
至于那些风雨雷电,一些考生稍微都有些提及。
陆北辰看了看题,擦了擦手心,定了定神,无暇顾及额头上的汗珠,握紧了笔尖认真地誊写了一下答题纲领。
三天前,他对这道题的答案全然不知。
三天后,他对此尽数了解,还得多亏了丞相大人将藏书阁的钥匙交给了他。
按着那些教义里的内容认真写了一番后,陆北辰的笔尖滑到了下一题。
然而思绪却没有跟随他的笔尖,反而落到了另一方面的事情。
论述题考查的点与前面的题目不一样,更重要的是通过启发弟子一种宏观的思考,进而引导他们回归到思考自身的方向上。
所谓论述,便会基于自身问题而论述。
利用星光来灌溉丹田之元,这样的方法本身就在道书里没有任何记载和参考,唯一有所依据的便是乾坤镜里的书稿。
每一种灵莲都与之对应的源,以及因源而取的名字。然而陆北辰的莲,又是什么莲呢?
书上没有提过,陆北辰也没有看过。
只是此番他不想将时间浪费在取名字身上,便随意在试卷上写下“星莲”一词。
简单易懂,相信会让人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星莲的本质是以星光灌溉莲种,星光就是星辰的气息。筑下星莲者需要一颗敢于冒险的道心,筑成后能够与星空产生共鸣。”
简单的句子,清秀的文字,配上那道干脆的题目,透着傲然风骨。
有柱香在燃烧,只是未及一半,陆北辰便再次举手交卷。
这次答题的时间其实用的不算少,但由于在上面的题目上花了的时间很少,以至于他的答题速度看起来遥遥领先。
那位监考教士再次来到他的跟前,缓缓接过陆北辰递来的试卷,看了一眼,又环视了半周,才将第三份试卷递给陆北辰。
第三份试卷上,印着第二道论述题的题目:各境界的修行方法。
这自然也是检验应试者对自身的修行之路是否已经有一个宏观的理解。
对于擅长背书,过目不忘的陆北辰来说,这道题并不是什么难题,甚至说简单至极。
然而这么一道简单的题目,却难住了陆北辰。修行世界日渐丰富,修行方法更是如同百花齐放般呈现到世人眼中。然而他在备考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修行方法并不全是正确的,甚至有些会让人迷失自我。
“到底是只写我认为对的,还是写上我总结过的几十种修行方法呢?”
陆北辰纠结了好一段时间,决定把所有修行的方法写上去,而后在后面添加了自己对错误方法的认识。
陆北辰握着笔,认真地写着。他写字的姿势很端正,留在书卷上的字迹也很工整,刚柔结合、笔画清晰,笔风干脆。
在大文试中,通常都有印象分一说。这虽然没有写在那些考试规则上,却是公开的秘密——毕竟文试的检阅官需要翻阅无数的试卷,工整的字迹会让人在枯燥烦闷的卷书批阅中心情大好。
当然,这也得益于夫子以前的教诲。在书院读书的时候,繁多的功课,以及随处不在的罚抄书,逐渐让陆北辰练出了一手好字。
时间飞速地流逝着,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静竹苑中的各个隔间,有些动静,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纸卷摩擦、桌椅挪动的声音。
由于有很多字要写,陆北辰写的尤为认真,以至于他的用时十分长,长到别人已经在回答第三道题目的时候,他还在第二道题目的作答过程中。
那柱香在燃烧着,时间也在飞速流逝着。
那名负责收卷的教士,神情从疑惑逐渐趋于平静,甚至有些傲慢。
终于,第二道题写完了。
交卷的时候,那监考教士好不容易才回复平静的神色,在不经意看到陆北辰的试卷内容后,眉头略皱,神情微凛。
这次陆北辰注意到他的神色有些奇怪,眼角的余光便不经意地看到周围已经有人答完题交卷了。
他以为那教士是因为这个,便没有过多的在意,瞟了一眼那柱香的燃烧状况,便继续作答。
第三道的题目更加简洁有力:对修行的理解。
陆北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里一怔,这不正是自己问过的问题?
只是他问的时候稍有不同,他问的是何为大道。
他曾经问过商陆,也问过丞相,后来就没有再问了——对于这种虚无缥缈的问题,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换句话来说,别人的答案,对他并没有任何的启迪。
一炷香的时间还没有过,只是大多数人都已经答完了卷,陆续离开隔间,在方才考试前集中的地方中等候。
在主考官的眼神射杀下,很多考生虽然想偷偷议论一下,却被主考官以及身旁的一些巡查官那严厉的眼神压制住。
只要有人还在考试,就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考完的考生不能率先离场,必须要在一炷香的时间结束后,方能出去。这是保护考试的秩序,一方面不能让场外的观众干扰参考的学生,另一方面则是不能让考完的学生干扰还在考试的学生。
也正是因为这种带点变态又有点合理的规定,最后一个交卷的,很多时候都会被认为是害群之马。
毕竟,只有弱者,才会留到最后。
陆北辰全然投入其中,没能察觉此刻正在接受着什么样眼光的洗刷,只是在不经意间看到窗外有个白色的身影,似乎在与一名监考教士谈些什么。
另一名在隔间里的监考教士盯着他,视线几乎全然落在他的身上,只是时不时会望向那些在隔间外等待的考生,发下禁止喧哗的警告。
那柱香也烧的差不多了。
场外明亮的声音虽小,但窃窃私语却渐盛。
“那人是谁?”一个少女轻声地问道。
莲种的属性大都由五行决定,除此之外还有风雨雷之类的高级属性。论述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却是拉开距离最重要的题目。
很多考生在这一题中会回答得中规中矩,主要是针对自己筑下的基会写的详细些,其实也是考官想知道的重点,以便日后查询这个考生的具体情况时有更多的参考资料。
当然还有些聪明的考生会根据情况,列出对其他属性的理解。这未免会给审阅的先生一个更好的印象,但有时候也会适得其反。
“木莲的本质是以草木精气灌溉丹田之元,筑木莲者需要一颗清净的道心,在修行的初级阶段会比较快一些,筑成后能引草木共鸣……”
“水莲的本质是以柔软水息灌溉丹田之元,筑水莲者在修行过程需要有一颗平和的道心,因为他们的特征是慢,筑成后能引流共鸣……”
“金莲的本质是以肃杀剑意来灌溉丹田之元,筑金莲者在修行过程需要极严明的道心,筑成后自然是能引剑共鸣,在剑道上的造诣往往领先于其他修行者。”
“火莲的本质是引天地间的烈焰阳息来灌溉丹田之元。筑火莲者需要对修行有足够的热情和兴奋度,否则难以经历烈焰的淬炼……筑成后能引烈焰共鸣。”
“土莲的本质是引天地间的生化之息来灌溉丹田之元。筑土莲者需要自幼培养一颗踏实的道心,筑成后能引沙共鸣。”
至于那些风雨雷电,一些考生稍微都有些提及。
陆北辰看了看题,擦了擦手心,定了定神,无暇顾及额头上的汗珠,握紧了笔尖认真地誊写了一下答题纲领。
三天前,他对这道题的答案全然不知。
三天后,他对此尽数了解,还得多亏了丞相大人将藏书阁的钥匙交给了他。
按着那些教义里的内容认真写了一番后,陆北辰的笔尖滑到了下一题。
然而思绪却没有跟随他的笔尖,反而落到了另一方面的事情。
论述题考查的点与前面的题目不一样,更重要的是通过启发弟子一种宏观的思考,进而引导他们回归到思考自身的方向上。
所谓论述,便会基于自身问题而论述。
利用星光来灌溉丹田之元,这样的方法本身就在道书里没有任何记载和参考,唯一有所依据的便是乾坤镜里的书稿。
每一种灵莲都与之对应的源,以及因源而取的名字。然而陆北辰的莲,又是什么莲呢?
书上没有提过,陆北辰也没有看过。
只是此番他不想将时间浪费在取名字身上,便随意在试卷上写下“星莲”一词。
简单易懂,相信会让人产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星莲的本质是以星光灌溉莲种,星光就是星辰的气息。筑下星莲者需要一颗敢于冒险的道心,筑成后能够与星空产生共鸣。”
简单的句子,清秀的文字,配上那道干脆的题目,透着傲然风骨。
有柱香在燃烧,只是未及一半,陆北辰便再次举手交卷。
这次答题的时间其实用的不算少,但由于在上面的题目上花了的时间很少,以至于他的答题速度看起来遥遥领先。
那位监考教士再次来到他的跟前,缓缓接过陆北辰递来的试卷,看了一眼,又环视了半周,才将第三份试卷递给陆北辰。
第三份试卷上,印着第二道论述题的题目:各境界的修行方法。
这自然也是检验应试者对自身的修行之路是否已经有一个宏观的理解。
对于擅长背书,过目不忘的陆北辰来说,这道题并不是什么难题,甚至说简单至极。
然而这么一道简单的题目,却难住了陆北辰。修行世界日渐丰富,修行方法更是如同百花齐放般呈现到世人眼中。然而他在备考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修行方法并不全是正确的,甚至有些会让人迷失自我。
“到底是只写我认为对的,还是写上我总结过的几十种修行方法呢?”
陆北辰纠结了好一段时间,决定把所有修行的方法写上去,而后在后面添加了自己对错误方法的认识。
陆北辰握着笔,认真地写着。他写字的姿势很端正,留在书卷上的字迹也很工整,刚柔结合、笔画清晰,笔风干脆。
在大文试中,通常都有印象分一说。这虽然没有写在那些考试规则上,却是公开的秘密——毕竟文试的检阅官需要翻阅无数的试卷,工整的字迹会让人在枯燥烦闷的卷书批阅中心情大好。
当然,这也得益于夫子以前的教诲。在书院读书的时候,繁多的功课,以及随处不在的罚抄书,逐渐让陆北辰练出了一手好字。
时间飞速地流逝着,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静竹苑中的各个隔间,有些动静,不约而同地响起了纸卷摩擦、桌椅挪动的声音。
由于有很多字要写,陆北辰写的尤为认真,以至于他的用时十分长,长到别人已经在回答第三道题目的时候,他还在第二道题目的作答过程中。
那柱香在燃烧着,时间也在飞速流逝着。
那名负责收卷的教士,神情从疑惑逐渐趋于平静,甚至有些傲慢。
终于,第二道题写完了。
交卷的时候,那监考教士好不容易才回复平静的神色,在不经意看到陆北辰的试卷内容后,眉头略皱,神情微凛。
这次陆北辰注意到他的神色有些奇怪,眼角的余光便不经意地看到周围已经有人答完题交卷了。
他以为那教士是因为这个,便没有过多的在意,瞟了一眼那柱香的燃烧状况,便继续作答。
第三道的题目更加简洁有力:对修行的理解。
陆北辰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心里一怔,这不正是自己问过的问题?
只是他问的时候稍有不同,他问的是何为大道。
他曾经问过商陆,也问过丞相,后来就没有再问了——对于这种虚无缥缈的问题,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换句话来说,别人的答案,对他并没有任何的启迪。
一炷香的时间还没有过,只是大多数人都已经答完了卷,陆续离开隔间,在方才考试前集中的地方中等候。
在主考官的眼神射杀下,很多考生虽然想偷偷议论一下,却被主考官以及身旁的一些巡查官那严厉的眼神压制住。
只要有人还在考试,就必须保持绝对的安静。考完的考生不能率先离场,必须要在一炷香的时间结束后,方能出去。这是保护考试的秩序,一方面不能让场外的观众干扰参考的学生,另一方面则是不能让考完的学生干扰还在考试的学生。
也正是因为这种带点变态又有点合理的规定,最后一个交卷的,很多时候都会被认为是害群之马。
毕竟,只有弱者,才会留到最后。
陆北辰全然投入其中,没能察觉此刻正在接受着什么样眼光的洗刷,只是在不经意间看到窗外有个白色的身影,似乎在与一名监考教士谈些什么。
另一名在隔间里的监考教士盯着他,视线几乎全然落在他的身上,只是时不时会望向那些在隔间外等待的考生,发下禁止喧哗的警告。
那柱香也烧的差不多了。
场外明亮的声音虽小,但窃窃私语却渐盛。
“那人是谁?”一个少女轻声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