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不远处还在微微颤抖的弩箭,安禄山脸上的表情变幻不定。

    都督府门前士兵在看到那支弩箭后,心中就已经被愤怒所填满。在有几十人现场守卫的幽州大都督府门前,竟然还有人敢行刺。此时一听到宋庆礼的命令,立刻将怒火付诸行动。

    “抓刺客!”手持长矛大刀的卫兵直奔弩箭射来的方向。

    随着一声低沉的牛角号声“呜”的响起,负责驻防大都督府门的一个团(营)也立刻反应过来。长矛兵,陌刀兵,弓箭手,弩箭手不断的出来,甚至还冲出了一队武骑(重骑)和越骑(弓骑)。

    分出一部分保护宋庆礼和安禄山,其他的全部冲去抓刺客。

    刺客的位置选的很不错,就在附近店铺的屋檐上。虽然距离府门距离太远了点,却也刚好让他们能够及时撤退。

    “站住!”刚才作为门卫的士兵大怒。

    他们到刺客哪儿还有一半距离,那刺客就已经随手扔掉弓弩,转身开跑了。而且因为位置选的非常好,三个刺客随便往店铺旁边路上一拐,就可以躲到不知通向那儿的小道去。

    “唰唰唰……”

    “啊……”

    此时可还没有那么多的人权思想,士兵抓刺客当然不会喊“别跑!不然开枪了!”,而是直接动用手上的弓箭,将最后一个跑的慢点的蒙面刺客射翻在地。

    “踏踏踏……”一众武骑和越骑几乎是和前面的步军卫兵一块儿到达刺客倒下的地方。

    “宋都督!我也过去看看吧!”安禄山脸色已经恢复了正常,既然生了这样的事情,就得把它往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导。

    “恩!好!过去看看!”宋庆礼点了点头,当先向前走去。“哼!我到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这么大胆!竟然敢来都督府行刺!”

    安禄山微笑着不语,只是缓步跟在宋庆礼后面。

    当路过刺客丢弃的弩机时,顺手将那个做工粗糙的弩机捡了起来。

    “松漠郡王府制!”安禄山轻声念道,将弩机翻了个身。

    “行左金吾大将军兼松漠都督李!呵呵!”看着上面的字迹,安禄山出一阵轻笑。

    机灵的几个卫士也立刻把剩下的两把强弩捡了起来,看到上面一模一样的字迹,立刻大叫起来。

    “好呀!竟然了是东两蕃的人!”

    安禄山已经跟着宋庆礼来到了被卫士团团围住的刺客附近。看着双眼充满凶光,身材却略显瘦弱的刺客,安禄山不禁摇了摇头。

    这分明是还是一个半大少年呀!怎么也来做死士了!唉!加上那粗糙的嫁祸技术,很显然是一般的什么小势力所为呀。

    本来在看到那件兵器时,安禄山第一个想到是突厥或者渤海靺鞨做的。这两个随时虎视大唐的敌人,应该非常期待挑起大唐和奚、契丹的战事。理由很充分,挑起战争后,最正常的结果,就是奚、契丹两族战败,唐军大胜,为了躲避大唐军队的追击报复,奚、契丹不得不去依靠投降他们。而最好的结果,则是则是唐军和奚、契丹两败俱伤,这样他们就可以趁机入侵,攻占大唐和奚、契丹本来的领地。至于奚、契丹大败唐军,把唐军赶出华北,这样荒谬的事情他们应该不会想。

    不过眼前这样粗糙的嫁祸技术,实在很让安禄山相信是这两个大势力所为。可这到底又是谁做的呢?很明显对方是想挑动唐军和奚、契丹的战事?是谁同时和双方有仇?

    “什么!是两藩的人?”本来正在询问卫士的宋庆礼回头质问道。

    “呵呵!这是松漠都督的兵器,只不过是不是契丹人做的,可还是很难说!”安禄山淡淡的一笑。

    不管是不是契丹人做的,但昨天就已经得到情报,新任族长根本不服王化,经常有依附突厥之心,这一次,应该算是一个绝好的开战借口。

    “哦!”宋庆礼脸上也是微微一笑,他当过营州都督,曾经是镇抚奚、契丹的主官,对于这样的军事阴谋,还是非常了解。

    “把兵器拿来我看看!”

    不管察看弩机的宋庆礼,安禄山径直来到被士兵用长矛牢牢压住的刺客面前。此时那群追捕的武骑和越骑也都回来了,看他们空手的样子,就知道刺客已经跑了。

    “嘶啦!”

    黑色的蒙面头罩被摘飞。

    一个仅在额头两侧留有不相连两簇长,根处修成圆桃形,长束成小辫的十**岁英俊少年,出现在安禄山面前。

    “贼子!放开我弟弟!”

    远远的一声娇斥响起,一个身材纤细的蒙面刺客朝这边冲来。

    “拿下她!”安禄山眼中精光一闪。

    “姐姐快走!”本来只是凶狠的瞪着安禄山的少年突然挣扎着起来。

    不过旁边五六个如狼似虎的军士压着,有那里是他所能够抵抗的。而冲过来的女声刺客,也远没有那么听话。他的话音还没落,女刺客就已经被附近的武骑围了起来。

    “呜呜……姐姐!你怎么回来了呀!”刚才腿上中了两箭都没哭的小伙子,此时却放声大哭起来。

    “小莫儿!你伤的怎么样?”女声刺客竟然不管旁边的骑兵,抓着他们的刀身远远喊叫道。

    “哈哈哈!竟然还乖乖的送上门来了!”宋庆礼已经放下手中的弩机,开心的走了过来。“来呀!把这两个刺客都给我押到都督府大牢中去,小心别让他们死了,稍后我要和安校尉同审他们!”

    “遵令!”众军士一声齐喝。

    早有人上去把刺客的下巴卸了,搜走他们身上可能暗藏的武器或是毒药。等到安禄山他们走到都督府门前时,后面只听两声“起”字的齐呼,两个刺客已经被他们用枪矛搭成一个架笼,架着向府后抬去。

    安禄山回头一瞥,只看到那个女声刺客被架的**暴突的形象,心中暗骂明这个抓人方法的人下流,不过又暗道可惜,不知道这个女的身材怎么样。

    ********************************************************

    宣读完授权的圣旨,出示必相关的文书,安禄山和宋庆礼一起厅中坐下。

    “安贤侄呀!今天让你受惊了,老夫没有治理好地方,真是羞愧呀!”

    “哪里!哪里!都督客气了!如今幽州富庶,全是依仗都督的治理,那些无能刺客,不过是跳梁小丑,只能让小侄付诸一笑罢了!连点刺激的感觉都没有!”安禄山奉承道。

    对方可是从三品的封疆大吏,自己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哈哈哈……”安禄山和宋庆礼一起放声大笑。

    “看来安贤侄也是看出什么来了!”宋庆礼摸了摸胡子。“可惜,这个两个分明不是主事之人,逃走的那个才是恶呀!”

    “呵呵!都督!如果想要问什么东西的话,反倒是从这些新手那儿着手容易,那个恶,抓了也不大可能问出什么来!”安禄山笑道,“不过……”

    “对!还是贤侄想的周到!”宋庆礼微笑着点了点头,虽然这些新手知道的东西肯定不重要,但想要问出一些情报来,也确实简单很多。

    “不过什么?”宋庆礼对安禄山没说出的后半句话感到奇怪。

    “不过小侄听说,最近突厥毗伽可汗借着曾经击败河西杨节度的事情,已经大振了他在突厥中的声望,以前因为默啜之死而降唐的奚、契丹两族,很有再次依附他的意思!不知道……”安禄山稍微有点犹豫的说道。

    “呵呵呵……”宋庆礼摸着胡子一阵轻笑。

    过了半响,才一脸嬉笑的看着安禄山道:

    “贤侄既然奉了敕令,要探究奚、契丹的状况,要不还是先去看看再说吧!”

    安禄山听了一阵失望,知道宋庆礼对自己还是有点不信任。刚才的事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有人存心准备驾祸给奚、契丹两族,而且就算自己这边不追究,那本来就对大唐不信服的两族也不会不防备这边。现在安禄山直说奚、契丹两族有异心,分明是准备拿此做文章,坐实了两族已存反叛之心的事情。对于边臣来说,开战就意味着战功,意味着提升,安禄山这样的提议,无疑是非常顺应宋庆礼心意,但他现在却说让安禄山自己去看看,反倒是拒绝了安禄山的提议。

    “这个!宋叔父!您曾任营州都督,应该深知奚、契丹两族情况,能否先给小侄指点一二?”

    宋庆礼微笑着眯起了眼睛。

    “贤侄呀!你终于肯呼我声叔父了!就冲着你这声叔父,愚叔也应该把真正的情况告诉你!要不然,你到那里被人卖了,可能还不知道呢!”

    “啊!”安禄山大惊,想不到事情这么严重。

    事情也的确非常严重,因为奚、契丹两族,确实存在了叛心,现在缺的,仅仅是一个让他们安全离开幽州的机会而已。

    宋庆礼提供的情况,远比安禄山手下提供的要详细的多。现在奚、契丹两族虽然才几十万人,但能上场作战的战士却有近十几万人。而几十万族人,绝大多数分布在幽州、饶乐、营州两地。特别是领李吐干他们的大帐,因为当初为了便于控制,是要求他们住在临近幽州城的威化军。城里面契丹族人三万,其中能成为战士的有近两万。如果安禄山去致哀,当然是去这个地方。而生了今天这样的事情,就算大唐这边不对他们产生怀疑,他也不会再敢多逗留,一旦安禄山带着使团前去,到时定然会挟持安禄山,趁机离开幽州。

    就在安禄山心中暗暗怀疑宋庆礼是不是真有送自己去送死这个意思的时候,宋庆礼却已经笑着表示,那完全是测试一下安禄山是不是真的和他的侄子兄弟相称、感情深厚,不管怎么样,反正肯定不会让他真的去冒险的。他早已经派人去通知新领李吐干,前来幽州城受封。同时调集军队,准备到时护送安禄山行动。

    虽然事情已经基本确定,但朝廷并不知晓,最后,作为钦差的安禄山,亲自操笔写下了一封奏章。

    “……此二属徒以突厥国丧乱,故相帅来降;若彼安宁,必复叛去。今置之河北,此属桀黠,实难制御,往往不受军州约束,兴兵剽掠;闻其逃者已多与虏声问往来,通传委曲。乃是畜养此属使为间谍,日月滋久,奸诈愈深,窥伺边隙,将成大患。虏骑南牧,必为内应,来逼军州,表里受敌,虽有韩、彭,不能取胜矣。愿以冬、春之交,大集兵众,谕以利害,给其资粮,徙之内地。二十年外,渐变旧俗,皆成劲兵;虽一时暂劳,然永久安靖。比者守边将吏及出境使人,多为谀辞,皆非事实,或云北虏破灭,或云降户妥贴,皆欲自衒其功,非能尽忠徇国。愿察斯利口,忽忘远虑。议者必曰:‘国家向时已尝置降户于河曲,皆获安宁,今何所疑!’此则事同时异,不可不察。向者突厥默啜既死,降者暂无异心,故得稍安无变。今北虏又强,毗伽新盛,此属或畏其威,或怀其惠,或亲其属,岂乐南来!较之彼时,固不侔矣。以臣愚虑,徙之内地,华、夷相参,上也;多屯士马,大为之备,伺其异志,一战而夺其筋骨,次也;正如今日,纵之再三,下也。愿审兹三策,择利而行,纵使因徙逃亡,得者皆为唐有;若留至河冰,恐必有变。臣左羽林校尉,秘书监校书郎,领礼部致哀使、奉查两蕃事,开国县男安禄山再拜密奏!”(这个称呼第一个是职和衔,第二个是职,第三第四是现在负责的差事,第五个是爵位)

    虽然事情已经很明显,但为了不引来黩武的骂名,安禄山还是提出上策是将两族继续内迁,把他们完全汉化。但安禄山相信,只要只要随信附上两个刺客的口供,到时唯一的手段就是战争。

    看完这一封笔力苍劲,文风内敛的奏章,宋庆礼也是暗暗点头。

    “嗯!这样看来!那两个刺客,取了口供之后,是没有用了!”

    为了不给人翻案,这两个人必须立刻处决。

    安禄山刚想点头,但突然想起自己家中和这两姐弟一样大的少年,不知怎么心中一软,竟然鬼使神差的说道:

    “宋叔!能否将这两人交给小侄处理,他们可能是动手的借口呢!”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章节目录

安禄山新史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黄初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节 虚伪的借口-车臣安禄山照片,安禄山新史,笔趣阁并收藏安禄山新史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