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最近本就沸沸扬扬的京城忽然一夜之间好像钱塘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潮般再度掀起一番滔天**。

    京城里的百姓们现他们最近的日子真是丰富多彩的很,想稍稍停歇一下都不能。

    满朝文武的口水争论已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而随着一份八百里急报的入京,人们关于皇帝具有未卜先知能力的猜测和议论的热情瞬间盖过了文武百官们的风头。

    广西西江县,水灾了!

    皇帝预言,成真了!

    这两句话就好像是后世毛太祖当年在北京**上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那一句伟大宣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遍京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几乎只是眨眼间便成了人们张口闭口必定提到的口头禅,就连城外的乞丐,也争相传诵着。

    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副无比惊奇的震惊之色,那神情就好像光天化日之下见了鬼一般。

    “不是吧?皇帝真这么神?”昇平桥上,一名浑身透着几分流氓之气却又一副儒生打扮的书生目瞪口呆的自言自语。

    “何止神啊,简直就是太神了。”书生身旁站着的一名大汉扯着嗓子惊叹道。

    “三兔子,过来。”书生朝大汉招招手。

    “干什么?”大汉疑惑的把脑袋凑过来。

    “啪!”

    “啊!”

    “大哥,你打我干什么?”大汉一手抚着脸颊,哭丧着脸的哀嚎道。

    “痛不?”书生眨巴眨巴着眼睛望着脸颊上多了一个鲜红巴掌印的大汉,不答反问道。

    “痛……痛死咱了。”大汉一脸委屈的揉着脸,可怜兮兮的瞅着书生。

    “哦,真痛啊?那看来不是做梦了。”书生犹自不信的反问了一句,见大汉点头,心中猛然一喜,眼放精光,急忙上下整了整自己的衣裳,然后昂着头挺着胸,精神抖擞意气风的大手一挥,高喝一声道,“走,哥带你赚钱去。”

    两人大摇大摆的走进‘松风茶楼’,瞪眼一瞧,茶楼里早已人满为患,所有人都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窃窃私语。那些人看到书生和大汉走进茶楼,有眼尖认识他们二人的,急忙大呼一声‘说书先生来了’,在场数十人立刻齐刷刷的将目光转到了书生和大汉身上。

    书生感觉到众人的目光全集中在自己一人身上,虚荣心顿时咻咻的如坐了火箭般往上窜,那自豪,那得意劲,真是爽的四肢百骸好像轻飘飘似得飞上了天。

    “各位好,各位好。”书生轻咳几声,强压着心底的兴奋和激动,板着脸朝众人拱手问好,瞧那架子十足的模样,让在场众人心中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当书生与大汉二人在茶楼里享受着众人瞩目的目光时,代表着大明王朝最神秘的皇城和宫城里,也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气氛当中。

    在皇城洪武门内千步廊的两侧,是中央一级官署所在地,从南向北来看,千步廊东侧为工部、兵部、礼部、户部、吏部、宗人府(刑部不设置在这里),千步廊西侧为太常寺、后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府,基本是按照文左武右的格局。

    历来官员们通常都是各自在自己的官署内办公,今天却显得极为特别,千步廊的东侧与西侧都聚集了两批人,站在东侧边上的赫然是五部的兵部尚书茹瑺、吏部尚书张紞、礼部尚书陈迪、户部尚书王钝和工部尚书严震直,还有平常很少出现在这里的刑部尚书暴昭。千步廊西侧聚集的则是五军都督府的诸位左右都督和同知们。

    这两群分别代表着明朝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和最高军事指挥部门的朝廷重臣们,此时皆一副神情肃穆的保持着默契的沉默。

    “广西西江县水灾了啊。”工部尚书严震直扫了众人一眼,开口打破了沉默。

    “湖南洞庭湖县县令刚刚传来了这几日一直持续暴雨的奏本。”户部尚。

    “一直以为江西鄱阳湖的水灾只是皇上凑巧蒙中了而已,没想到啊没想到。”兵部尚书茹瑺抬头望着天,唏嘘的叹了口气,脸上一副感慨万千的模样。

    茹瑺的想法又何尝不是大家的想法,这些日子以来在场众人虽然都感觉到了皇帝带给他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奇和震惊,但这一次,皇帝带给他们的震惊无疑太大了,大的让他们一时之间实在难以接受。

    古往今来,每一个皇帝都自诩为天子,乃承天受命。但是,纵观历史,却从来没有一个皇帝能如同当今天子这般拥有神奇的未卜先知的预测能力,哪怕是新皇的学识,也鲜少有人可以相比拟。

    雄才伟略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一直为满朝文武百官们所敬畏,但也仅仅只是敬畏而已,甚至而言,畏要甚于敬许多。

    可是新皇给他们的感觉呢?他们说不出来,也说不清楚,更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他们犹自记得在太祖高皇帝驾崩之后新皇匆匆即位时那忐忑怯懦的模样,连当时朝廷的所有政事,新皇也要事无巨细的一一询问一下自己这一群文臣们的意见。

    在新皇即位的将近一个月时间里,所有人对新皇的印象就是:孝顺、正直、聪慧;但却也怯懦、柔弱、做事犹豫不决、更无执政经验,就好像是刚刚学会走路的婴孩般,虽然能走路了,却跌跌撞撞的总是站不稳。

    可是,几乎就是在一夜之间,皇帝忽然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变脸,完全颠覆了之前所有人对他的印象:行事变得沉稳果断,学识通今博古,心机更是高深莫测,他人根本难以揣测其心中所思所想,帝王之威可谓一日盛一日。满朝文武面对皇帝时,均能清晰的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好似皇帝的一个眼神便可轻易的看透他们的心中的任何想法。

    “方大人。”礼部尚书陈迪一眼瞥见翰林院侍讲方孝孺正从外五龙桥边走过来,连忙叫了一声。

    “诸位大人可好?怎都聚集在此处了?”方孝孺听到叫声,抬头一看,见六部尚书全部都在,不由有些讶异的望着他们,不过讶异之色转瞬就逝,转而笑呵呵的向众人抱拳问好。

    “方大人这不是明知故问么。”陈迪也笑了一声,拍着方孝孺的肩膀,故作不满的反问道。

    “是啊,方某已经知晓。想必此刻早已传遍京城了吧。”方孝孺点点头,颇为感慨的说道。

    “不知方大人是何想法?”工部尚书严震直也打了一个招呼,一脸笑容的问道,眼中却闪过一道精光。这方孝孺乃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被倚为左膀右臂,和皇帝的接触机会是最多的,对皇帝的了解肯定也要比其他人更深。因此方孝孺本身品秩虽然不高,但大家对他却是向来礼遇三分。

    “想法?”方孝孺眉头微微皱了皱,扫了在场众人一眼,拂须沉吟片刻,然后双手抱拳在左肩前方,脸色肃然的答道,“皇上承天受命,贵为天子,能未卜先知乃是情理之中的事,我等身为臣子岂能妄加质疑猜测?诸位大人,可千万不能随便猜疑圣上之能啊。”

    方孝孺的语气很委婉,但却又是相当直接的,在场众人都不禁老脸微红神情尴尬。

    “呃,呵呵,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皇上乃一代贤明圣君,我等岂敢妄议。方大人严重了啊。”陈迪见状,连忙笑呵呵的开口圆场。

    “是啊,皇上高瞻远瞩远见卓识,堪比太祖高皇帝啊。”方孝孺点点头赞了一句。其实在他心里,他更喜欢当今天子。皇太祖高皇帝虽雄才伟略,却为人猜疑,太过嗜杀;当今天子如今已初显锋芒,日渐成熟,最难得的是还有一颗仁人之心,假以时日,名垂千古是必然的。

    “对,对。”众人忙不迭的附和道。至于大家心里是什么想法,那就只有各人自己知道了。

    “诸位大人,你们忙吧。方某还有要事在身,先告辞了。”方孝孺朝众人拱拱手,便迈步向洪武门方向走去。

    看着方孝孺挺直的背影,众人都不禁有些无语,或皱着眉头,或拂须,或低头看着地面,不约而同的保持了沉默。

    方孝孺说话向来直言不讳,有什么说什么,有时候很让人吃不消。但皇帝偏偏就吃这一套,谁也没办法。是以在场众人中都没一人敢跟方孝孺交心,生怕哪一天一不小心就让自己丢了官吃牢房。

    其实相对于文官们的揣测,武官们心中的忧虑要大的多。

    如今满朝文武正在为武举恩科和文官品秩提高这两件事而各持己见争锋相对,在这关键的节骨眼上,却到处流传着皇帝身具鬼神未卜先知之能的传言,这让他们内心相当不安。

    因为皇帝这未卜先知的能力一旦被天下臣民所认可,那么皇帝以后的旨意就没人再敢随意抵制违抗,毕竟谁也不敢说皇帝的旨意是不是又是因为预知了某些事所以才特意下的。而且到那时候,即使众人敢忤逆,只要皇帝来一句他这是未卜先知未雨绸缪,一定要实行这旨意,谁也没那天大的胆子敢去违抗,否则一个藐视帝王之威的大不敬罪名扣下来,谁也吃不了也兜不走。

    因此这些平日里彼此勾心斗角的五军都督府们不得不暂时摒弃前嫌的聚集在一起商量解决办法。

    奈何先有江西鄱阳湖县令的奏本,现有广西西江县的奏报,且这些事目前都早已传遍大明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皇帝能预知未来的事实也被人传的神乎其神,面对这情况,这些武官们实在是一筹莫展。

    “不如我们就同意了圣上的旨意吧。”左军都督府右都督李安瞥了一眼千步廊东侧的那些个沉默不语的茹瑺等人,提议道。

    “不行。”右军都督府左都督陈德春想也没想,直接摆手一口否决。

    “你急什么,我还没说完呢。”李安有些不满的瞪了陈德春一眼,继续说道,“按我的意思,可以同意皇上的旨意,但武举恩科一事得交由我们五军都督府来负责。诸位看怎么样?”李安说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双眼从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在了双眼微眯脸色阴沉的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其林脸上。

    “我等都督府只负责全国卫所,并无参与朝廷六部之权。况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是皇上旨意,冯某身为臣子,定谨遵圣意。”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冯诚义正严词的说道。冯诚乃是明朝开国大将冯胜的侄子,曾随明初大将傅友德平云南立有大战功,因此也可算的上是一名作战经验比较丰富的将领。但在历史上的靖难之役里却并无他的名字。

    “其余诸位大人呢?”李安对冯诚的意见不表任何看法,只是翻了翻白眼,用目光望着在场众人。冯诚本身就跟他不对路,而且不知道这冯诚是不是因为当初冯胜一家被朱元璋灭了满门的缘故,从那以后就一直小心谨慎行事,但对于皇帝的命令却是从未忤逆过。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正当众人还在暗自考虑之时,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郑其林忽然神色漠然,语气低沉的说道。

    众人闻言,不禁大为愕然,皆面面相觑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都集中在了郑其林身上。因为此次抵制皇帝圣旨最凶的就是这郑其林。大家原以为他会继续坚持己见的,却没想到到头来他竟然蹦出这么一句话。

    对于众人诧异的目光,郑其林没做任何解释,只是用那阴鹫的眼神扫了众人一眼便转身离开。

    “郑大人……”李安犹自不死心,招手叫了一声,哪知郑其林却是理都不理他,顿时让他大为恼火。

    看着身材中等还有些瘦小的郑其林的背影,众人均莫名其妙的有些搞不清楚状况。原本五军都督府中对于皇帝此次圣旨的态度是2:2:1的比例,如今郑其林倒进了冯诚的阵营,比例变成3:1:1,也就意味着中央最高军事指挥官无法再抵制皇帝的旨意了。

    “陛下。”昌盛推开门,走进东暖阁中,看见李修远正坐在龙案前奋笔疾书,连忙放轻脚步,小心翼翼的叫了一声。

    “成了?”李修远头也没抬,直接问道。

    “陛下圣明,奴婢幸不辱命。”昌盛一脸崇拜之色的回答道,颤抖的脸皮显示出他现在心里有点激动。

    “嗯。辛苦你了。”李修远抬起头,朝昌盛微微一笑,然后又低头继续写字。

    “此乃奴婢本份。”昌盛第一次听到皇帝表扬自己,心中甚是兴奋,很想跟皇帝说说这一次自己办事的经过,但见皇帝还在写字,就不敢打扰,只好安静的躬身侍立一旁,但眼角余光却一直注视着皇帝的一举一动,眼神中净是崇拜。

章节目录

带着超脑回明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朱丹御笔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五十四章 成了-带着超脑回明朝txt下载,带着超脑回明朝,笔趣阁并收藏带着超脑回明朝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