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被再次召见很正常,不过被再次召见的大多是按察使以上外官,有些封疆大吏在上任前甚至会被召见五六次。得知皇上不但让韩四明天接着递牌子,而且给出“老实,可用”的批语,等了一上午消息的黄钟音和吉云飞等同乡都很高兴,敖册贤甚至羡慕地说韩四圣眷恩隆。
也正因为韩四明天要再次觐见,一吃完捎午他们便围坐在左花厅里,绞尽脑汁揣摩圣意,琢磨皇上明天会问哪些事,韩四到时候该如何奏对。有这么多同乡帮着支招,韩秀峰感激不已,也真正明白了啥叫朝中有人好做官。
与此同时,温掌柜等在京经商的四川同乡正忙着帮大头和翠花张罗婚事。
大头现而今已是正六品顶带,并且工部尚书彭蕴章已经发了话,等他跟韩四到任之后便能谋个正儿八经的差事。而婚嫁这种事讲究个门当户对,敖彤臣竟主动提出认翠花做义妹,让翠花和任钰先搬他家去,到时候让大头去他家迎娶,所以敖家这会儿也在忙着张灯结彩。
看着一箱箱从上海带来的和这两天在京城置办的嫁妆,再回头看看全新的嫁衣和凤冠霞帔,翠花觉得像是在做梦,傻傻地坐在梳妆台前有些不知所措。
任钰儿将敖家的两位进士夫人送出门,走到她身边笑道:“翠花,想什么呢,明天就是你大喜的日子,应该高兴才是。”
“我……我想我爸,想我妈,”翠花的泪水夺眶而出,抬着头哽咽地说:“我爸我妈要是在这儿就好了,他们要是晓得我认了个翰林老爷哥哥,要是能看着我风风光光嫁给大头就好了。”
任钰儿暗想你爸你妈为了一千两银子都已经把你给卖了,你居然还念着他们,但嘴上还是劝慰道:“京城离海安那么远,你让他们怎么过来?再说他们从来没出过远门,好像连泰州都没去过。”
“我晓得,我就是想他们……”
“要不这样,我帮你给家写封信,告诉你爸你妈你现而今是翰林老爷的义妹,翰林老爷和翰林夫人对你可好了,四哥对你也好,大头对你更好,让你爸你妈放心。”任钰儿想了想又说道:“你爸你妈要是晓得这些,一定会替你高兴。”
“写信自然好,可就算你帮我写了,找谁帮我捎回去?”
“找日升昌啊,日升昌在泰州有分号,在京城一样有分号。”
“找日升昌捎信要花多少银子?”
“这我就不晓得了,不过就算花点银子也值,不然也不会有家书值千金一说。”
相比任钰儿,翠花堪称一个小富婆,不但攒了二十几两私房钱,而且大头的银子现在也全在她这儿。但她是吃过苦的,晓得能攒下点银子不易,迟疑了好一会儿再嘀咕道:“这么大事我得跟大头商量商量。”
“给家寄封信而已,这算什么大事。”任钰儿被搞得啼笑皆非,坐下道:“你想你爸你妈,我也有点想三姑了,不晓得她现在过得怎么样。要不这样,我帮你写一封,我自个儿也写一封,写好了过两天一起寄回去。”
“寄两封信,只要给一封信的脚钱?”翠花下意识问。
“嗯,装一个信封里,谁晓得里头有几封信。”
“那寄信的脚钱我们一人一半,这事别跟四哥说,四哥对我和大头那么好,我和大头不能再占四哥便宜了。”
“行,听你的。”
她俩在房里说悄悄话,敖彤臣妻子的陪嫁丫头莲花正对面房里一边做着女红,一边跟敖彤臣的妻子敖徐氏和敖册贤的妻子敖丁氏嘟囔道:“那个翠花不但不识字,还笨手笨脚,三老爷也不晓得究竟咋想的,不光认她做义妹,还帮着置办嫁妆,传出去也不怕人家笑话!”
敖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敖家子弟不但个个读书,连娶妻都要娶知书达理的女子,敖徐氏念的书虽没任钰儿那么多,但也是一个明事理的,立马瞪了她一眼:“瞎说啥呢,老爷认翠花妹妹做义妹自然有少爷的道理,不许再乱嚼舌头。”
“可是……”
“别可是了,”敖册贤的妻子敖丁氏放下针线,微笑着解释道:“莲花,三老爷认翠花妹妹做义妹,既是帮韩老爷和袁千总撑面子,也是帮我们敖家报恩。”
“报啥子恩?”莲花下意识问。
“韩老爷对我们敖家有大恩,要不是韩老爷帮忙,老太爷的画像和牌位哪能供入乡贤祠?你是没去过会馆,去过就晓得了。”
“会馆里有我家老太爷的画像?”
“嗯,会馆的乡贤祠拢共就供了十几位先贤的画像,其中就有我们家老太爷。能进乡贤祠不但永享春秋祭拜,进京应试的举人老爷和进京候补候选的文武官员也要去拜祭,你想想,这是多大的面子!”
“您不说我还真不晓得。”
“现在晓得了就不能再乱嚼舌头了,”敖丁氏笑了笑,接着道:“何况翠花妹妹马上就要嫁给袁千总,马上就是官太太,结这么干亲人家不算高攀,反倒是我们占了人家便宜。”
“我们能占她什么便宜,她男人我见过,就是个瓜娃子!”
“又来了,刚才咋跟你说的?”
敖徐氏瞪了她一眼,想想还是解释道:“袁千总其实一点也不瓜,只是……只是有点……有点迟钝。他虽然只是个正六品武官,但韩老爷是文官,韩老爷把他当亲弟弟。江北厅刘举人你是晓得的,人家为了跟韩老爷交好,把亲妹妹都许给了韩老爷的小舅子,我们家只是做了个顺水人情,你说这便宜是不是占大了。”
莲花意识到说到底还是为了与韩老爷交好,沉默了片刻又忍不住问:“三老爷是翰林官,五老爷是翰林院庶吉士,早晚也是翰林老爷,再加上老太爷,我们敖家一门三进士!反正,我不觉得我们占了韩老爷多大便宜。”
“你晓得啥,老爷是翰林官,可老爷现而今的官职没韩老爷大,品级没韩老爷高。何况韩老爷不但交游广阔,而且圣眷正浓,三老爷和五老爷指不定哪天要求韩老爷提携。”
敖丁氏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韩老爷能署理永定河南岸同知是协办大学士、工部尚书彭大人保举的!彭大人现而今在军机处行走,授殿阁大学士,入阁拜相是早晚的事!”
“我的娘,这么说韩老爷前途无量!”
“所以今后不能再乱嚼舌头。”
“晓得了,我再也不敢了。”
……
大头和翠花的婚事不用韩秀峰操心,他只要一心一意准备第二次觐见。
第二天一早再次赶到圆明园,本以为跟昨天一样有位高权重的大臣带领引见,没想到没等到吏部的大人和司员,反倒等来了兵部尚书和五个武官。
兵部管不着吏部的事,韩秀峰没办法,见兵部尚书和兵部司官领着那五个武官进去了,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宫门口递牌子。奏事处的太监接过牌子看了看,收下他塞的银子让在外面候着,没曾想这一候竟候到了中午!
就韩秀峰站在双腿发麻,饿得饥肠辘辘之时,太监出来宣他觐见。
跟昨天一样,还是在勤政殿东暖阁。
皇上显然刚用过御膳,精神比昨天好很多,等他磕拜完竟让太监搬来一张低矮的条案,又让太监拿来纸笔和一本乾隆四年武英殿精刻版的《礼记注疏》命他当场誊写。
昨天在会馆跟同乡们揣摩了一下午圣意,结果不但没想到皇上会单独召见,而且会跟殿试一样让干这个。韩秀峰定定心神,卷起袖子,翻开《礼记注疏》,拿起笔,就这么跪在木炕前认认真真地誊写起来。
更没想到的是刚誊写到第三页,皇上突然道:“字写得倒也算工整。”
韩秀峰反应过来,急忙道:“臣念过书,但念得不多,也不懂其深意。”
这些年不是天灾就是**,为赈灾筹饷朝廷大开捐纳事例,以至于一些目不识丁的人都摇身一变为朝廷命官。咸丰本以为眼前这位也不识几个字,没想到不但识字,字写得还不错,沉吟道:“不用再誊写了,这部《礼记注疏》赏给你,要是看不懂请个先生好好教,用心学。”
“谢皇上恩赏,臣回去之后一定用心学。”
“说正事,知道到任之后要办什么差事吗?”
“知道一些,臣回京那天拜见过彭大人,彭大人说臣到任之后别的不用管,只要一心一意练兵,拱卫京畿。”
“兵从何来?”咸丰追问道。
“河营现有的那些兵能用则,不能用尽数遣散,重新招募老实可靠的青壮编练。”
“大概要多少时日能练成?”
韩秀峰虽然只是第二次觐见,但很清楚眼前这位手握生杀大权的皇上看重一个人的时候不吝赏赐,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就很可怕,不敢信口开河,故作沉思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说:“要是粮饷军资能支应得上,臣只用半年便能练成。”
也正因为韩四明天要再次觐见,一吃完捎午他们便围坐在左花厅里,绞尽脑汁揣摩圣意,琢磨皇上明天会问哪些事,韩四到时候该如何奏对。有这么多同乡帮着支招,韩秀峰感激不已,也真正明白了啥叫朝中有人好做官。
与此同时,温掌柜等在京经商的四川同乡正忙着帮大头和翠花张罗婚事。
大头现而今已是正六品顶带,并且工部尚书彭蕴章已经发了话,等他跟韩四到任之后便能谋个正儿八经的差事。而婚嫁这种事讲究个门当户对,敖彤臣竟主动提出认翠花做义妹,让翠花和任钰先搬他家去,到时候让大头去他家迎娶,所以敖家这会儿也在忙着张灯结彩。
看着一箱箱从上海带来的和这两天在京城置办的嫁妆,再回头看看全新的嫁衣和凤冠霞帔,翠花觉得像是在做梦,傻傻地坐在梳妆台前有些不知所措。
任钰儿将敖家的两位进士夫人送出门,走到她身边笑道:“翠花,想什么呢,明天就是你大喜的日子,应该高兴才是。”
“我……我想我爸,想我妈,”翠花的泪水夺眶而出,抬着头哽咽地说:“我爸我妈要是在这儿就好了,他们要是晓得我认了个翰林老爷哥哥,要是能看着我风风光光嫁给大头就好了。”
任钰儿暗想你爸你妈为了一千两银子都已经把你给卖了,你居然还念着他们,但嘴上还是劝慰道:“京城离海安那么远,你让他们怎么过来?再说他们从来没出过远门,好像连泰州都没去过。”
“我晓得,我就是想他们……”
“要不这样,我帮你给家写封信,告诉你爸你妈你现而今是翰林老爷的义妹,翰林老爷和翰林夫人对你可好了,四哥对你也好,大头对你更好,让你爸你妈放心。”任钰儿想了想又说道:“你爸你妈要是晓得这些,一定会替你高兴。”
“写信自然好,可就算你帮我写了,找谁帮我捎回去?”
“找日升昌啊,日升昌在泰州有分号,在京城一样有分号。”
“找日升昌捎信要花多少银子?”
“这我就不晓得了,不过就算花点银子也值,不然也不会有家书值千金一说。”
相比任钰儿,翠花堪称一个小富婆,不但攒了二十几两私房钱,而且大头的银子现在也全在她这儿。但她是吃过苦的,晓得能攒下点银子不易,迟疑了好一会儿再嘀咕道:“这么大事我得跟大头商量商量。”
“给家寄封信而已,这算什么大事。”任钰儿被搞得啼笑皆非,坐下道:“你想你爸你妈,我也有点想三姑了,不晓得她现在过得怎么样。要不这样,我帮你写一封,我自个儿也写一封,写好了过两天一起寄回去。”
“寄两封信,只要给一封信的脚钱?”翠花下意识问。
“嗯,装一个信封里,谁晓得里头有几封信。”
“那寄信的脚钱我们一人一半,这事别跟四哥说,四哥对我和大头那么好,我和大头不能再占四哥便宜了。”
“行,听你的。”
她俩在房里说悄悄话,敖彤臣妻子的陪嫁丫头莲花正对面房里一边做着女红,一边跟敖彤臣的妻子敖徐氏和敖册贤的妻子敖丁氏嘟囔道:“那个翠花不但不识字,还笨手笨脚,三老爷也不晓得究竟咋想的,不光认她做义妹,还帮着置办嫁妆,传出去也不怕人家笑话!”
敖家是真正的书香门第,敖家子弟不但个个读书,连娶妻都要娶知书达理的女子,敖徐氏念的书虽没任钰儿那么多,但也是一个明事理的,立马瞪了她一眼:“瞎说啥呢,老爷认翠花妹妹做义妹自然有少爷的道理,不许再乱嚼舌头。”
“可是……”
“别可是了,”敖册贤的妻子敖丁氏放下针线,微笑着解释道:“莲花,三老爷认翠花妹妹做义妹,既是帮韩老爷和袁千总撑面子,也是帮我们敖家报恩。”
“报啥子恩?”莲花下意识问。
“韩老爷对我们敖家有大恩,要不是韩老爷帮忙,老太爷的画像和牌位哪能供入乡贤祠?你是没去过会馆,去过就晓得了。”
“会馆里有我家老太爷的画像?”
“嗯,会馆的乡贤祠拢共就供了十几位先贤的画像,其中就有我们家老太爷。能进乡贤祠不但永享春秋祭拜,进京应试的举人老爷和进京候补候选的文武官员也要去拜祭,你想想,这是多大的面子!”
“您不说我还真不晓得。”
“现在晓得了就不能再乱嚼舌头了,”敖丁氏笑了笑,接着道:“何况翠花妹妹马上就要嫁给袁千总,马上就是官太太,结这么干亲人家不算高攀,反倒是我们占了人家便宜。”
“我们能占她什么便宜,她男人我见过,就是个瓜娃子!”
“又来了,刚才咋跟你说的?”
敖徐氏瞪了她一眼,想想还是解释道:“袁千总其实一点也不瓜,只是……只是有点……有点迟钝。他虽然只是个正六品武官,但韩老爷是文官,韩老爷把他当亲弟弟。江北厅刘举人你是晓得的,人家为了跟韩老爷交好,把亲妹妹都许给了韩老爷的小舅子,我们家只是做了个顺水人情,你说这便宜是不是占大了。”
莲花意识到说到底还是为了与韩老爷交好,沉默了片刻又忍不住问:“三老爷是翰林官,五老爷是翰林院庶吉士,早晚也是翰林老爷,再加上老太爷,我们敖家一门三进士!反正,我不觉得我们占了韩老爷多大便宜。”
“你晓得啥,老爷是翰林官,可老爷现而今的官职没韩老爷大,品级没韩老爷高。何况韩老爷不但交游广阔,而且圣眷正浓,三老爷和五老爷指不定哪天要求韩老爷提携。”
敖丁氏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韩老爷能署理永定河南岸同知是协办大学士、工部尚书彭大人保举的!彭大人现而今在军机处行走,授殿阁大学士,入阁拜相是早晚的事!”
“我的娘,这么说韩老爷前途无量!”
“所以今后不能再乱嚼舌头。”
“晓得了,我再也不敢了。”
……
大头和翠花的婚事不用韩秀峰操心,他只要一心一意准备第二次觐见。
第二天一早再次赶到圆明园,本以为跟昨天一样有位高权重的大臣带领引见,没想到没等到吏部的大人和司员,反倒等来了兵部尚书和五个武官。
兵部管不着吏部的事,韩秀峰没办法,见兵部尚书和兵部司官领着那五个武官进去了,只能硬着头皮走到宫门口递牌子。奏事处的太监接过牌子看了看,收下他塞的银子让在外面候着,没曾想这一候竟候到了中午!
就韩秀峰站在双腿发麻,饿得饥肠辘辘之时,太监出来宣他觐见。
跟昨天一样,还是在勤政殿东暖阁。
皇上显然刚用过御膳,精神比昨天好很多,等他磕拜完竟让太监搬来一张低矮的条案,又让太监拿来纸笔和一本乾隆四年武英殿精刻版的《礼记注疏》命他当场誊写。
昨天在会馆跟同乡们揣摩了一下午圣意,结果不但没想到皇上会单独召见,而且会跟殿试一样让干这个。韩秀峰定定心神,卷起袖子,翻开《礼记注疏》,拿起笔,就这么跪在木炕前认认真真地誊写起来。
更没想到的是刚誊写到第三页,皇上突然道:“字写得倒也算工整。”
韩秀峰反应过来,急忙道:“臣念过书,但念得不多,也不懂其深意。”
这些年不是天灾就是**,为赈灾筹饷朝廷大开捐纳事例,以至于一些目不识丁的人都摇身一变为朝廷命官。咸丰本以为眼前这位也不识几个字,没想到不但识字,字写得还不错,沉吟道:“不用再誊写了,这部《礼记注疏》赏给你,要是看不懂请个先生好好教,用心学。”
“谢皇上恩赏,臣回去之后一定用心学。”
“说正事,知道到任之后要办什么差事吗?”
“知道一些,臣回京那天拜见过彭大人,彭大人说臣到任之后别的不用管,只要一心一意练兵,拱卫京畿。”
“兵从何来?”咸丰追问道。
“河营现有的那些兵能用则,不能用尽数遣散,重新招募老实可靠的青壮编练。”
“大概要多少时日能练成?”
韩秀峰虽然只是第二次觐见,但很清楚眼前这位手握生杀大权的皇上看重一个人的时候不吝赏赐,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就很可怕,不敢信口开河,故作沉思了片刻小心翼翼地说:“要是粮饷军资能支应得上,臣只用半年便能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