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观等人听完书的当夜,北京城就又下起了大雪,大雪整整下了一夜。让那些喜欢雪的xiǎo孩子乐不可支,却让贫苦百姓难以御寒,如果不是京城的大户人家好心办了粥厂施粥,今年又得冻死饿死不少苦命的人……

    就在京城里的富户发善心施粥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大同府。

    七日之前——

    “老沈,你説这快过年了,今年这卫所有没有月例银子发下来?”一名身穿明军制式铠甲的男子靠在大同府城墙垛后面一边弓着腰跺脚,一边给冻得通红的手哈气取暖。一边得闲的时候与旁边同样在城墙上值守的同伴聊天。

    “那谁他娘的知道去。又不是刘都司在的时候了。每年多少咱们都能分diǎn银子好安稳的过个年啊,还是刘都司啊,可怜额刘都司一家了,自己落得个粉身碎骨的下场,女儿和老娘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想必是那些狗官把他们祸害了!俄家的闺女早就缠着俄给她买只珠花回去了。眼看着明年她就出嫁了,我这当爹的要是再不买,以后可就没机会喽!今年的冬天真他娘的冷啊,要是有口热得面条吃就好了。”年纪大一diǎn的兵丁一边揉-搓着冻得通红的耳朵,一边想着自家的闺女就要嫁出去了,可是自己还没有给闺女买过什么好东西,心下有些愧疚。可是这白毛风一吹来,似乎把冷风都吹到了人的骨头里,冻得人只打寒颤,这位老沈又馋了,想着热乎乎的面条,口水都要留下来。

    “奶奶的,这些当官的真他娘的不是人养的。以前不管多少,总是有些银子发下来让咱们好歹把年过了,今年倒好,别説白花花的银子了,就连米面都没看到,咱们吃不饱怎么去抵挡那些鞑子?感情不是那些当官的拿刀拿枪去拼命!俄家的媳妇年后就要生了,你説我拿什么养活咱的大胖儿子哦!”那名年轻一diǎn的兵丁一边抱怨上司的克扣,一边想起自家的婆姨,觉得心里暖暖的。

    “嘿,老六,你怎么知道就是大胖儿子?就不能是个闺女?”老沈开玩笑地説道。

    “呸,闭上你那乌鸦嘴,老子説是男娃子就是男娃子,额们家可是三代单传了,要是不生个儿子,俄娘会把我婆姨赶出去的,俄婆姨对俄可好了,俄可舍不得让她走。”年轻的男子怒骂道。

    “诶,俄觉得还是生女娃子好,都説女娃是爹娘的贴身xiǎo棉袄啊,你看看,咱们都是兵丁,生了男娃子以后还是兵丁,当兵的苦你还没受够啊?”説到这里,一阵冷风吹来,吹的两人又把头往女墙里面缩了缩。

    “六子,你听,是不是外面有什么动静?俄怎么听见马蹄的声音了?不是杀千刀的鞑子来了吧?”老沈虽然年纪大,可是当了几十年的兵了,还有要比这年轻人有警觉性。

    “哪可能呐,这么冷的天,那鞑子骑在马上不更冷?再説了,今年的大雪下了好几场,那些鞑子不得赶紧招呼自己的牛羊去,哪有时间往这里跑。还真当鞑子长着三头六臂,是神仙不怕冷呐!?”六子倒是很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

    “不对,是马蹄声!”老沈没有就这样放下心,而是又站在城墙上看了看外面白茫茫的大地,然后又侧着耳朵听了听。越听越觉着是马蹄声。

    “鞑子来了!快,快敲锣通知藏兵垛里的兄弟们,快敲鼓通知城里的守备们,快烧狼烟!鞑子攻城啦!”老沈看见远处白茫茫的大地上突然出现无数的黑diǎn,随着马蹄声越来越大,那些黑diǎn也越来越多,最后居然在大地上形成了一副类似于黑色布匹样的场面,就像拿着镰刀的死神的阴影……

    看着城下越来越多的鞑子兵,在敲锣的同时,老沈想到的是自家的闺女的婚礼。而六子,想到的就是是不是应该生个女儿和自己还能不能看到自家的娃子出世……

    第二日早朝时分,正是弘治十六年的腊月二十,这也是弘治十六年的最后一次早朝了。下一次再开早朝就是弘治十七年的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了。所以不管是在京闲住的四品以上的京官或者勋贵,还是因公留在京城里的四品以上的外官都冒着鹅毛大雪来参加者弘治十六年的最后一次早朝,不管自己有没有折子,总得不让那些御史言官找到弹劾的机会不是。谁不知道那些御史言官就跟疯狗似的,逮谁咬谁。

    “有本早奏,无事退朝——”在山呼万岁之后,宣誓太监説出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话来。

    “臣——兵部尚书刘大夏有兵部要事启奏陛下圣闻。”宦官刚讲完,一名身材干瘦却中气十足,身穿绯色官府,绣着锦鸡补子的老者迈步出班启奏。

    “有本奏来。”那名宦官看了看弘治皇帝,看见天子微微颔首,所以又扬着嗓子説道。

    “启禀陛下,兵部昨日晚间得到大同府八百里军报,蒙古鞑靼郭勒津旗旗主火筛于弘治十六年腊月十三日趁着大雪攻打大同府,据报,大同府游击将军王杲奋勇抵抗,杀死鞑子兵丁一百八十余人,抢回鞑子掠走的财物无数,人口三百六十九人。”兵部尚书刘大夏低着头奏报道。

    “哦?那可是胜了?”弘治皇帝听见这样的奏报很是欢喜。鞑靼人一直都是明廷的心腹大患,特别是土木堡之变后,本来积极向前准备犁庭扫穴的明军遭受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明军精锐损失殆尽,五十万老兵新兵一战而没。整个帝国的心态发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固守长城,不随意惹怒已经分裂的了蒙古诸多部落。也是从这次打击开始,通过于谦和后来的文臣的不断努力,让文臣集团彻底的压制住了宦官和武将勋贵集团,甚至于开始明里暗里的以国家大义凌驾于皇帝之上。从太祖皇帝开始后经成祖和宣德时期不断增设的二十六卫的控制权也逐渐被削弱,最后皇帝手中的牌,只剩下了锦衣卫这一张。也就是皇帝跟臣子们玩牌的话,怎么玩怎么输。

    所以听见大同府击溃了来犯的敌人,弘治皇帝很是高兴。

    “不,陛下,虽然这报上是这样説,不过据臣从其他方面得到的消息来看,似乎王将军的折子有大问题。”刘大夏却口风一改,説出这样一番话来。

    “有何问题?”弘治皇帝听见刘大夏这样説,心中却突然想到,这老头肯定又要老调重弹了。

    “陛下,弘治十年,臣曾上书陈兵十害。陛下因故而不用。如今战事接连出现,就説明边塞军纪糜烂之甚啊!陛下,臣从宣化府,宁夏镇的军报中得知,蒙古孛儿只斤氏后裔巴图孟克雄心勃勃,妄图恢复他先祖铁木真昔日的荣耀,几经征战,已经统一了蒙古大部。这次拿火筛冒着大雪前来攻城,就是因为被巴图孟克从河套的前套地区赶到大同来的。以后巴图孟克打的火筛越狠,火筛攻打我大明边镇就越狠,这种态势,几成当初北宋年间,金国攻打辽国,辽国猛攻北宋的态势啊!我朝边军不堪战力,固守倒是不成问题,可是那里可能大胜鞑子,其中日然是边军谎报军情战功,如果还不更改边军糜烂的态势,正统年间瓦剌围攻北京城的形式将再次出现啊!陛下!”刘大夏言辞恳切,让很多文官听后都不自觉地跟着diǎn头。

    弘治皇帝却心中不喜,他虽然是个守成的皇帝,不过他也希望能为自己的儿子解决蒙古这个明朝的心腹大患。天顺年间,安南黎灏被老挝打败,宦官汪直是通晓军政之人,所以想趁机攻取黎灏,恢复明朝对安南的宗主权甚至于再次在安南设立交趾布政使司,于是他对对宪宗説此事,皇帝向当时的兵部郎中刘大夏索取永乐年间讨伐安南的文书。刘大夏藏着不给,并秘密地向尚书余子俊説:“兵祸一开,西南立刻就完了。”子俊醒悟,这事情遂得停止。子俊到底醒悟了什么,无人得知,不过文官们这一次战胜了太监,虽然是靠着少打了一次仗来实现的。

    弘治皇帝曾经想派兵压制蒙古对明朝边镇的袭扰,不过一众文官却抵死不从,皇帝曾经问群臣,为何太祖太宗时期我军可以频频出塞,现在为什么不行?刘大夏却用陛下的才干固然不比太宗差,而将士人马却远不及太宗时期。一句话堵住了弘治皇帝的下文。

    所以虽説刘大夏是个好官也是个清官,可是他对太监和武将的忌惮实在是太深了,深的让弘治不怎么喜欢他。弘治皇帝看了看锦衣卫指挥使牟斌,想从他的那里得到些准确的消息。

    “陛下,臣锦衣卫指挥使有事启奏陛下。”牟斌出班启奏。

    “有本奏来。”

    “诺,陛下,锦衣卫密探得到消息,火筛袭扰大同府,大同府游击王杲兵败,火筛掳掠大量人口之后离去,参将秦恭,副总兵逗留不进。只夺回和收拢少量逃出的民众……”牟斌説到这里,语气渐渐低了下来,因为他看到皇帝的脸色已经越来越不好。

    “陛下,臣御史王伦禀报,民间士林传闻,大同府游击王杲,会同其他官员私下与敌酋互通,贩卖盐铁换取巨额利润,并且谋害不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大同府都司刘世清,刘世清的女儿刘良女已经来登闻鼓寺敲登闻鼓诉冤。由此可知,军制糜烂到了何等地步,请陛下明鉴!”。都察院御史也赶紧出来加重砝码。

    “着刑部调查刘良女一案。着调查兵部派人去大同府调查情况,如若属实,依律论处。年后兵部各官员和五军都督府与六部尚书合议军制之事。退朝吧。”弘治皇帝叹了口气,然后下了旨意,接着转身离开,并未等群臣的山呼万岁,就离开了奉天殿。

章节目录

回明之请叫我列强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陈腔述调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十七章:天子之怒—难出国门-回明之请叫我列强 小说,回明之请叫我列强,笔趣阁并收藏回明之请叫我列强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