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儿还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船上的乌衣女子仍然十分淡定,兀自吹着短笛,乐声缭绕,在河上回荡,那音墙的水汽凝结成冰,渐渐厚实起来,真气也结成一道道蛛网一般的水纹。
三七阵的星光像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浇向那道冰色音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星光触及冰墙,旋即发出一阵炸响,冒出一道道青烟,那星光全都随着青烟化为了飞灰,消失不见,音墙纹丝不动,连一点污迹也看不到,透过音墙,众人隐约看到乌衣女子那张俊美冷静的面孔,丝毫不为眼前的争斗所动。
“好厉害啊!”刘殿宗按剑叹道。
“看她非僧非道,却有如此的法力,真是奇怪。”廖碧蕊的话里还带着不服气。
石头看到乌衣女子颇能应付,心里稍安,这才注意到锦儿并没有跟来,回头看锦儿正躲在远处,冷眼看这一切,心里不免有些纳闷。
“不好了,那个蚌怪又出来了!”吴亦明身子往后一撤,惊道。
浙江布政使司杭州府,现今杭州市。
夜幕下,坐落在城东的钱塘王府,其巍峨的殿阁门楼昂然立于钱塘江畔,潮声起起伏伏,烛火光影闪烁。
此时夜深人静,鸡犬不闻。
王府西北角,明远楼的暗阁内,秘密的祭天仪式照例正在进行。
供桌上,摆着牛猪羊三牲,五谷,供着天地牌位,粗大的檀香已经燃烧过半,烟气缭绕,像随时要沉入水底的漂浮物,两根红烛幽幽的光圈中,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冠冕的身子跪在桌前,五体投地,另一个长袍冠带的身影立在身后,读着一篇祭文:
“……天命有常,不以事废。当今君王,无道而殇。旱涝频发,灾异屡降。黎民倒悬,山河沉殃。有王钱塘,得道而昌。万化皆安,天地运长。请命上灵,冀蒙孚佑。敢忘夤畏,以答眷歆。”
钱塘王朱厚澤虔诚地跪拜在地,身旁的谋士兼相国柴秀吉读罢祭文,将祭文点燃,等火光把纸片吞没,他才慢吞吞地念道:“祭祀已毕,皇上请起。”
朱厚澤从地上慢慢直起身子,跪了这许久,他的脸色发白,额头挂满汗珠,呼吸也有些不畅快了,他虽然才不过四十五岁,但是长期养尊处优的亲王生活已经把他变成了一个行动迟缓的胖子,幸亏他的大脑还没有迟钝。
自从十年前父王朱载柊去世,他以嫡长子身份承袭钱塘王的封号,从世子所搬进亲王居住的三和殿,接着略施手段就把十几个兄弟赶出了杭州府,到偏远的地方接受抚远将军的空头封号,他独占了亲王的万石俸禄,娶了几十个妃子,过了几年不劳而获,随心所欲的逍遥日子。
但是按照大明祖例,亲王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也不能参与士农工商,亲王虽然贵为皇亲国戚,但是手里没有实权,无法过问地方军政要务,只能闭门歌舞,声色犬马,悠游度日。
钱塘王朱厚澤在他三十八岁生日那晚,宴请高朋,觥筹交错,丝竹乱耳,宾客尽欢,他酩酊大醉,独自卧于明远楼,恍惚中梦见东方日出,一条黑龙飞至他跟前,朝他跪拜,他醒后大汗淋漓,自知所梦不是凡物,但因涉及皇家禁忌,不敢示人,终不知何解。
几天后,一个东瀛术士来到钱塘王府,自称名叫柴秀吉,精通中国方术和东瀛鬼术,特地前来助王爷完成大事,钱塘王一言不回便将他赶出了王府,柴秀吉冷笑一声,离开王府,却并未走远。
当天晚上,钱塘王便派人秘密将柴秀吉请回了王府,柴秀吉开口道破了王爷的怪梦,占道:“东方日出,意为新主登基,黑龙跪拜,当为九五之尊。”野心已经随着身体膨胀的钱塘王大喜,私拜柴秀吉为相国,制黄袍冠冕,筹备篡位大事,而且通过柴秀吉秘密联络白莲教,贩卖人口积累财富,贿赂浙江军政要员,并在黄道吉日,在暗阁内私自祭祀天地,祈求神灵护佑,按照大明律,天地只能由皇帝祭祀,无论皇家宗室还是平民私设祭坛,是形同谋反的大罪。
“皇上辛苦,请休息片刻。”柴秀吉上前搀扶起王爷,在供桌旁的圈椅坐下,又献上一杯浓茶,“眼下江浙大旱,流民四起,正是起事的好时机,皇上当振作精神,功成不远矣。”柴秀吉虽然是东瀛人,但据他说自幼便熟读中国典籍,学习中国语言,是个十足的中国通。
王爷饮下一口茶,放下茶杯,叹气道:“外人都说我这钱塘王享尽荣华富贵,其实谁知道我等亲王,虽贵为宗藩,皆溺于富贵,不知多少妄自骄矜,最后死于王法,还有多少不知礼义,挥霍无度,游手逐食,最后无所不为,名曰‘天枝’,实为弃物!”
“所以,皇上还是要早图大事,以免日后之祸。”
“相国放心,朕已下定决心,一切都仰仗相国了。”钱塘王意味深长地看了对方一眼。
柴秀吉脸色铁青,不动声色,深眼窝里的双眼闪着光,胸有成竹地说道:“江浙一带的大小官员微臣早已打点拉拢,他们情愿归顺,而这一带百十个卫所的兵官,纪律散涣,逢战必败,不足为虑,只要教主能聚齐人马,江浙一带必定望风披靡,改旗易帜,易如反掌。”
“这就好,等我一统天下,一定践行承诺,赏你荣华富贵,一人之下,封白莲教为国教,封教主为护国帝师。”
“皇上,教主昨日遣人传递消息,眼下有一件事需要皇上协助,关系到这次举事成败。”。
“哦,何事?快讲。”
“教主口谕,白莲教不日便要迎接佛母降世,需要寻找天煞女做引,皇上只要在王府前设棚,对外宣称为世子选妃,以此照人丹选试来者。”柴秀吉从怀中拿出一阳明王从西域带回的照人丹,在暗阁内烁烁放光,“这是白莲教的圣物之一,天煞女握之变红,到时候皇上把人交给白莲教,则大事必成。”
三七阵的星光像火山爆发喷涌而出的岩浆,浇向那道冰色音墙,一动一静,一热一冷,星光触及冰墙,旋即发出一阵炸响,冒出一道道青烟,那星光全都随着青烟化为了飞灰,消失不见,音墙纹丝不动,连一点污迹也看不到,透过音墙,众人隐约看到乌衣女子那张俊美冷静的面孔,丝毫不为眼前的争斗所动。
“好厉害啊!”刘殿宗按剑叹道。
“看她非僧非道,却有如此的法力,真是奇怪。”廖碧蕊的话里还带着不服气。
石头看到乌衣女子颇能应付,心里稍安,这才注意到锦儿并没有跟来,回头看锦儿正躲在远处,冷眼看这一切,心里不免有些纳闷。
“不好了,那个蚌怪又出来了!”吴亦明身子往后一撤,惊道。
浙江布政使司杭州府,现今杭州市。
夜幕下,坐落在城东的钱塘王府,其巍峨的殿阁门楼昂然立于钱塘江畔,潮声起起伏伏,烛火光影闪烁。
此时夜深人静,鸡犬不闻。
王府西北角,明远楼的暗阁内,秘密的祭天仪式照例正在进行。
供桌上,摆着牛猪羊三牲,五谷,供着天地牌位,粗大的檀香已经燃烧过半,烟气缭绕,像随时要沉入水底的漂浮物,两根红烛幽幽的光圈中,一个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冠冕的身子跪在桌前,五体投地,另一个长袍冠带的身影立在身后,读着一篇祭文:
“……天命有常,不以事废。当今君王,无道而殇。旱涝频发,灾异屡降。黎民倒悬,山河沉殃。有王钱塘,得道而昌。万化皆安,天地运长。请命上灵,冀蒙孚佑。敢忘夤畏,以答眷歆。”
钱塘王朱厚澤虔诚地跪拜在地,身旁的谋士兼相国柴秀吉读罢祭文,将祭文点燃,等火光把纸片吞没,他才慢吞吞地念道:“祭祀已毕,皇上请起。”
朱厚澤从地上慢慢直起身子,跪了这许久,他的脸色发白,额头挂满汗珠,呼吸也有些不畅快了,他虽然才不过四十五岁,但是长期养尊处优的亲王生活已经把他变成了一个行动迟缓的胖子,幸亏他的大脑还没有迟钝。
自从十年前父王朱载柊去世,他以嫡长子身份承袭钱塘王的封号,从世子所搬进亲王居住的三和殿,接着略施手段就把十几个兄弟赶出了杭州府,到偏远的地方接受抚远将军的空头封号,他独占了亲王的万石俸禄,娶了几十个妃子,过了几年不劳而获,随心所欲的逍遥日子。
但是按照大明祖例,亲王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也不能参与士农工商,亲王虽然贵为皇亲国戚,但是手里没有实权,无法过问地方军政要务,只能闭门歌舞,声色犬马,悠游度日。
钱塘王朱厚澤在他三十八岁生日那晚,宴请高朋,觥筹交错,丝竹乱耳,宾客尽欢,他酩酊大醉,独自卧于明远楼,恍惚中梦见东方日出,一条黑龙飞至他跟前,朝他跪拜,他醒后大汗淋漓,自知所梦不是凡物,但因涉及皇家禁忌,不敢示人,终不知何解。
几天后,一个东瀛术士来到钱塘王府,自称名叫柴秀吉,精通中国方术和东瀛鬼术,特地前来助王爷完成大事,钱塘王一言不回便将他赶出了王府,柴秀吉冷笑一声,离开王府,却并未走远。
当天晚上,钱塘王便派人秘密将柴秀吉请回了王府,柴秀吉开口道破了王爷的怪梦,占道:“东方日出,意为新主登基,黑龙跪拜,当为九五之尊。”野心已经随着身体膨胀的钱塘王大喜,私拜柴秀吉为相国,制黄袍冠冕,筹备篡位大事,而且通过柴秀吉秘密联络白莲教,贩卖人口积累财富,贿赂浙江军政要员,并在黄道吉日,在暗阁内私自祭祀天地,祈求神灵护佑,按照大明律,天地只能由皇帝祭祀,无论皇家宗室还是平民私设祭坛,是形同谋反的大罪。
“皇上辛苦,请休息片刻。”柴秀吉上前搀扶起王爷,在供桌旁的圈椅坐下,又献上一杯浓茶,“眼下江浙大旱,流民四起,正是起事的好时机,皇上当振作精神,功成不远矣。”柴秀吉虽然是东瀛人,但据他说自幼便熟读中国典籍,学习中国语言,是个十足的中国通。
王爷饮下一口茶,放下茶杯,叹气道:“外人都说我这钱塘王享尽荣华富贵,其实谁知道我等亲王,虽贵为宗藩,皆溺于富贵,不知多少妄自骄矜,最后死于王法,还有多少不知礼义,挥霍无度,游手逐食,最后无所不为,名曰‘天枝’,实为弃物!”
“所以,皇上还是要早图大事,以免日后之祸。”
“相国放心,朕已下定决心,一切都仰仗相国了。”钱塘王意味深长地看了对方一眼。
柴秀吉脸色铁青,不动声色,深眼窝里的双眼闪着光,胸有成竹地说道:“江浙一带的大小官员微臣早已打点拉拢,他们情愿归顺,而这一带百十个卫所的兵官,纪律散涣,逢战必败,不足为虑,只要教主能聚齐人马,江浙一带必定望风披靡,改旗易帜,易如反掌。”
“这就好,等我一统天下,一定践行承诺,赏你荣华富贵,一人之下,封白莲教为国教,封教主为护国帝师。”
“皇上,教主昨日遣人传递消息,眼下有一件事需要皇上协助,关系到这次举事成败。”。
“哦,何事?快讲。”
“教主口谕,白莲教不日便要迎接佛母降世,需要寻找天煞女做引,皇上只要在王府前设棚,对外宣称为世子选妃,以此照人丹选试来者。”柴秀吉从怀中拿出一阳明王从西域带回的照人丹,在暗阁内烁烁放光,“这是白莲教的圣物之一,天煞女握之变红,到时候皇上把人交给白莲教,则大事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