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上清宫。
正是上午,一个破衣烂衫的道人唱着山歌,从城北山脚上了山,走走停停,来到刘老道所居的小院前。
来的道士正是周颠仙,他本是正一盟威道凌云观观主张真人的同门师弟周无宜,和茅山派南霁云同年生人,两人在太湖畔结识,相见恨晚,引为知己,谈论道法,较量炼术,南霁云以雷法见长,周无宜以符法取胜,互有短长,不相上下,又加上两人风姿绰约,潇洒俊逸,都有几分儒雅之气,江湖人称“南有金符周无宜,北有雷法南霁云”,合称“南北二逸仙”,一时在天下道门传为美谈。
南霁云去世之后,周无宜神情大变,突然放弃了师父王耀宗要其继任观主的遗嘱,毅然出走凌云观,浪迹江湖,过起了山水烟霞、自在逍遥的日子,平时说话行事颠三倒四,时间长了,老百姓有认识他的,便戏称他“周颠仙”,他倒欣然领受。
周颠仙来到院门口,看到刘老道顶着炙热的太阳,正挽着袖子在院子空地上浇园、锄草,刘老道平时就在院里种些青菜,以挡饥饿。
周颠仙认得刘老道,还未进门,便高声唱了一喏:“天尊无量,刘师弟,多年未见,你还没死啊?”
刘老道正在劳作,忽听到这么一句招呼,心里疑惑,扭头看时,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道,破衣烂衫,拄着棍,站在门口,笑嘻嘻地往里看。
“哎呀,是周师兄啊,多年没见,快请进,快请进!”刘老道扔下手里的农活,连忙来迎,丝毫不生气周颠仙的无礼。
癞皮老狗听到动静,从树荫下抬起头,看到是周颠仙,跑过来撒欢,周颠仙喜道:“你这癞子,还不曾死呢,贫道以为你早登极乐,白给你念那么多经了!”
说罢,哈哈一乐,癞子被他乐的发毛,索性又跑开了。
两人来到大殿里,虽然简陋,但是阳光满室,倒也亮堂。
刘老道现沏了壶茶,拿一个碗盛了,递给周颠仙,周颠仙丝毫没有架子,拿起就喝,嘴里还夸:“好茶,好茶,比贫道在皇宫里喝的都好!”
“周师兄莫要取笑。”刘老道也喝了一碗茶水,道:”不知周师兄仙驾到此,有何指教?”
“嗨,是不是你们茅山派都和南师兄一样文绉绉的,这么多年了,贫道已经返俗了,那些之乎者也,贫道觉得乏味至极。”
“周师兄道德高深,老朽不敢比,不敢比。”刘老道自谦道。
“贫道来你这里,也没什么事,只是前几日回到观中,得闻你已经回了茅山,想这数百年来,正一盟威道和茅山派的渊源,又加上贫道和南师兄情同手足,便来登门探望,请刘师弟恕我凌云观怠慢之罪。”
说罢,周颠仙站起身来,朝刘老道深施一礼,惊得刘老道慌忙扶起,“折煞老朽了!”
周颠仙看似疯疯癫癫,但话中带理,理中有情,脸上的表情也凝重起来。
刘老道倒是很坦然,重新落座后说道:“世事浮沉,自有定数,茅山派如果气数当绝,凭谁也不能改变,周师兄不必自责。”
周颠仙好像回忆起了什么,眼神空洞,苦笑了一声,道:“好一个世事浮沉啊,当年茅山派南霁云,年纪轻轻,就修为精进,独步天下,天下道门,无不仰茅山鼻息,却不料南师兄遽然英年早逝,茅山派道法不传,堪堪将息——”说起来,我心里也有愧疚。
刘老道听到此处,低声念道:“无量天尊,浮浮沉沉,浮时莫喜,沉时莫哀,平心度之,皆是心境。”
周颠仙点点头,道:“刘师弟虽然道法不精,但是道心确实澄净至诚,远胜旁人,贫道真是比不了,惭愧,惭愧。”
“周师兄过奖了。”
“对了,刘师弟,你可有个名叫石头的弟子?”
“确有,不过徒儿恰好外出,周师兄如何得知?”
“贫道在宁国府宣城县除妖,偶遇贤弟子石头,孩子样貌、骨骼都不错,也算是茅山派之幸。”
“师兄过奖了,劣徒资质尚可,只是老朽道法不精,只求将来能延续茅山香火,老朽也就瞑目了。”
“哦,对了,听石头说,他是去给师兄张真人送信?”
刘老道便把寄信索要茅山派符箓印信的事说了。
周颠仙听罢一皱眉头,道:“说句不该说的话,贫道这师兄心底忒是褊狭,做事不顾道门之义,这些年,我真后悔当初邀请南师兄前往龙虎山。”如果南师兄当年没有前去龙虎山,也就不会无缘无故去世,茅山派也就不会有今天,曾经煊赫天下的道门如今只剩下三间茅屋,一老一幼两个弟子。
刘老道一怔,南霁云出事时,刘老道还是个孩子,所知之事都是道听途说,没有亲历,适才听周颠仙一言,似有隐情,便疑惑地看着周颠仙。
天有不测风云,外头的天空忽地刮起了一阵阴风,堆起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隐隐有雷声在天空西南角轰鸣,屋里的光线也暗了下去,刘老道在考虑是不是该要点上蜡烛了?
周颠仙沉浸在回忆中,完全没有注意到身边光影的变化。
“当年,天地灵根忽然放出金光,贫道一时参悟不透,便邀请南师兄前往龙虎山小住,一同参详,或许能侥幸悟真,道行得进。”
刘老道静静地听着,这么多年,他第一次听当事人细述南师兄去世前的往事,外面的风好像越来越大了,屋子里有些寒意,好像那往事里钩起的思绪一般,悄悄浮起。
“南师兄在龙虎山住了月余,贫道一有闲暇,便日夜陪伴,研习道法,参悟天地灵根的异状,南师兄才思敏捷,精进神速,令人佩服,可没想到——”
周颠仙说到此处,叹了一口气,拿起腰间的竹筒,“咕咚”喝了一口,刘老道闻到一股酒气,其味甚洌。
“一天,师兄张四满派贫道到全真教送信给金虚真人,贫道记得那趟路程往返用了六日,回来之后,便听闻噩耗,说南师兄由于悟法不透,心情沮丧,一夜大醉之后,跌下悬崖,一命殒亡了。”周颠仙说到痛处,也忍不住有些难过。
刘老道点点头,道:“那年老朽七岁,师父已经仙逝,南师兄刚继任掌门之位,事发突然,一时群龙无首,后事还是靠着贵观的几位师兄、师伯帮忙料理,不过——”刘老道的声音降了几度,“老朽记得当时有位师兄质疑南师兄死尸有被下咒的迹象,后来被张真人训斥,也就不了了之,可能只是妄加猜忌罢。”
刘老道随口一说,不料,周颠仙接过话头,眼睛一亮,幽幽地说道:“贫道其实正为此事而来。”
“什么?”刘老道闻言一惊,眼睛盯住了周颠仙。
风狂了起来,卷起树叶、灰尘灌进了屋里,刘老道连忙起身,将殿门合上,回身点燃了香烛,刚才还亮堂堂的正殿,现在已经变得十分幽暗,甚至有几分阴冷。
由于此事非常蹊跷,又时隔多年,周颠仙其实也没有把握,他压低了声音,道:“贫道这些年游历大江南北,东海西陇,一是寻访那部奇书《录鬼簿》,二也是想解开当年南师兄身死之谜,天不负贫道,去年在湖南苗疆,贫道遇到一个苗家巫师,得闻苗寨有一道秘术,叫“五鬼取魂法”,用五种毒物提炼蛊毒,只要喝下蛊毒,任凭你是道行再高,也能取走三魂七魄,三天之内,蛊毒不解,便呈死状,神鬼难察。”
刘老道后背冷汗直冒,看了一眼周颠仙,道:“周师兄的意思是难道——可是会是谁做的呢?”
周颠仙摆摆手,无奈地说道:“贫道现在也没有证据,只是猜测,可惜贫道没有找到《录鬼簿》,不然,小小巫法,何足道哉。”
“老朽替南师兄谢谢周师兄了。”刘老道也站起来,深施一礼,周颠仙扶起刘老道,看着他,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缓缓说道:“不敢当,贫道希望南师兄只是出了意外,怕只怕人心难测,鬼神莫知。”希望我的猜测是错的,不然我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刘老道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前往龙虎山送信的徒弟石头,他这会也该到地方了,如果周颠仙的暗示是真的,那石头岂不是羊入虎口?
雨点在屋顶青瓦上噼啪作响,雷声伴着闪电轰鸣而下,门外下起了瓢泼大雨。
正是上午,一个破衣烂衫的道人唱着山歌,从城北山脚上了山,走走停停,来到刘老道所居的小院前。
来的道士正是周颠仙,他本是正一盟威道凌云观观主张真人的同门师弟周无宜,和茅山派南霁云同年生人,两人在太湖畔结识,相见恨晚,引为知己,谈论道法,较量炼术,南霁云以雷法见长,周无宜以符法取胜,互有短长,不相上下,又加上两人风姿绰约,潇洒俊逸,都有几分儒雅之气,江湖人称“南有金符周无宜,北有雷法南霁云”,合称“南北二逸仙”,一时在天下道门传为美谈。
南霁云去世之后,周无宜神情大变,突然放弃了师父王耀宗要其继任观主的遗嘱,毅然出走凌云观,浪迹江湖,过起了山水烟霞、自在逍遥的日子,平时说话行事颠三倒四,时间长了,老百姓有认识他的,便戏称他“周颠仙”,他倒欣然领受。
周颠仙来到院门口,看到刘老道顶着炙热的太阳,正挽着袖子在院子空地上浇园、锄草,刘老道平时就在院里种些青菜,以挡饥饿。
周颠仙认得刘老道,还未进门,便高声唱了一喏:“天尊无量,刘师弟,多年未见,你还没死啊?”
刘老道正在劳作,忽听到这么一句招呼,心里疑惑,扭头看时,见一个蓬头垢面的老道,破衣烂衫,拄着棍,站在门口,笑嘻嘻地往里看。
“哎呀,是周师兄啊,多年没见,快请进,快请进!”刘老道扔下手里的农活,连忙来迎,丝毫不生气周颠仙的无礼。
癞皮老狗听到动静,从树荫下抬起头,看到是周颠仙,跑过来撒欢,周颠仙喜道:“你这癞子,还不曾死呢,贫道以为你早登极乐,白给你念那么多经了!”
说罢,哈哈一乐,癞子被他乐的发毛,索性又跑开了。
两人来到大殿里,虽然简陋,但是阳光满室,倒也亮堂。
刘老道现沏了壶茶,拿一个碗盛了,递给周颠仙,周颠仙丝毫没有架子,拿起就喝,嘴里还夸:“好茶,好茶,比贫道在皇宫里喝的都好!”
“周师兄莫要取笑。”刘老道也喝了一碗茶水,道:”不知周师兄仙驾到此,有何指教?”
“嗨,是不是你们茅山派都和南师兄一样文绉绉的,这么多年了,贫道已经返俗了,那些之乎者也,贫道觉得乏味至极。”
“周师兄道德高深,老朽不敢比,不敢比。”刘老道自谦道。
“贫道来你这里,也没什么事,只是前几日回到观中,得闻你已经回了茅山,想这数百年来,正一盟威道和茅山派的渊源,又加上贫道和南师兄情同手足,便来登门探望,请刘师弟恕我凌云观怠慢之罪。”
说罢,周颠仙站起身来,朝刘老道深施一礼,惊得刘老道慌忙扶起,“折煞老朽了!”
周颠仙看似疯疯癫癫,但话中带理,理中有情,脸上的表情也凝重起来。
刘老道倒是很坦然,重新落座后说道:“世事浮沉,自有定数,茅山派如果气数当绝,凭谁也不能改变,周师兄不必自责。”
周颠仙好像回忆起了什么,眼神空洞,苦笑了一声,道:“好一个世事浮沉啊,当年茅山派南霁云,年纪轻轻,就修为精进,独步天下,天下道门,无不仰茅山鼻息,却不料南师兄遽然英年早逝,茅山派道法不传,堪堪将息——”说起来,我心里也有愧疚。
刘老道听到此处,低声念道:“无量天尊,浮浮沉沉,浮时莫喜,沉时莫哀,平心度之,皆是心境。”
周颠仙点点头,道:“刘师弟虽然道法不精,但是道心确实澄净至诚,远胜旁人,贫道真是比不了,惭愧,惭愧。”
“周师兄过奖了。”
“对了,刘师弟,你可有个名叫石头的弟子?”
“确有,不过徒儿恰好外出,周师兄如何得知?”
“贫道在宁国府宣城县除妖,偶遇贤弟子石头,孩子样貌、骨骼都不错,也算是茅山派之幸。”
“师兄过奖了,劣徒资质尚可,只是老朽道法不精,只求将来能延续茅山香火,老朽也就瞑目了。”
“哦,对了,听石头说,他是去给师兄张真人送信?”
刘老道便把寄信索要茅山派符箓印信的事说了。
周颠仙听罢一皱眉头,道:“说句不该说的话,贫道这师兄心底忒是褊狭,做事不顾道门之义,这些年,我真后悔当初邀请南师兄前往龙虎山。”如果南师兄当年没有前去龙虎山,也就不会无缘无故去世,茅山派也就不会有今天,曾经煊赫天下的道门如今只剩下三间茅屋,一老一幼两个弟子。
刘老道一怔,南霁云出事时,刘老道还是个孩子,所知之事都是道听途说,没有亲历,适才听周颠仙一言,似有隐情,便疑惑地看着周颠仙。
天有不测风云,外头的天空忽地刮起了一阵阴风,堆起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隐隐有雷声在天空西南角轰鸣,屋里的光线也暗了下去,刘老道在考虑是不是该要点上蜡烛了?
周颠仙沉浸在回忆中,完全没有注意到身边光影的变化。
“当年,天地灵根忽然放出金光,贫道一时参悟不透,便邀请南师兄前往龙虎山小住,一同参详,或许能侥幸悟真,道行得进。”
刘老道静静地听着,这么多年,他第一次听当事人细述南师兄去世前的往事,外面的风好像越来越大了,屋子里有些寒意,好像那往事里钩起的思绪一般,悄悄浮起。
“南师兄在龙虎山住了月余,贫道一有闲暇,便日夜陪伴,研习道法,参悟天地灵根的异状,南师兄才思敏捷,精进神速,令人佩服,可没想到——”
周颠仙说到此处,叹了一口气,拿起腰间的竹筒,“咕咚”喝了一口,刘老道闻到一股酒气,其味甚洌。
“一天,师兄张四满派贫道到全真教送信给金虚真人,贫道记得那趟路程往返用了六日,回来之后,便听闻噩耗,说南师兄由于悟法不透,心情沮丧,一夜大醉之后,跌下悬崖,一命殒亡了。”周颠仙说到痛处,也忍不住有些难过。
刘老道点点头,道:“那年老朽七岁,师父已经仙逝,南师兄刚继任掌门之位,事发突然,一时群龙无首,后事还是靠着贵观的几位师兄、师伯帮忙料理,不过——”刘老道的声音降了几度,“老朽记得当时有位师兄质疑南师兄死尸有被下咒的迹象,后来被张真人训斥,也就不了了之,可能只是妄加猜忌罢。”
刘老道随口一说,不料,周颠仙接过话头,眼睛一亮,幽幽地说道:“贫道其实正为此事而来。”
“什么?”刘老道闻言一惊,眼睛盯住了周颠仙。
风狂了起来,卷起树叶、灰尘灌进了屋里,刘老道连忙起身,将殿门合上,回身点燃了香烛,刚才还亮堂堂的正殿,现在已经变得十分幽暗,甚至有几分阴冷。
由于此事非常蹊跷,又时隔多年,周颠仙其实也没有把握,他压低了声音,道:“贫道这些年游历大江南北,东海西陇,一是寻访那部奇书《录鬼簿》,二也是想解开当年南师兄身死之谜,天不负贫道,去年在湖南苗疆,贫道遇到一个苗家巫师,得闻苗寨有一道秘术,叫“五鬼取魂法”,用五种毒物提炼蛊毒,只要喝下蛊毒,任凭你是道行再高,也能取走三魂七魄,三天之内,蛊毒不解,便呈死状,神鬼难察。”
刘老道后背冷汗直冒,看了一眼周颠仙,道:“周师兄的意思是难道——可是会是谁做的呢?”
周颠仙摆摆手,无奈地说道:“贫道现在也没有证据,只是猜测,可惜贫道没有找到《录鬼簿》,不然,小小巫法,何足道哉。”
“老朽替南师兄谢谢周师兄了。”刘老道也站起来,深施一礼,周颠仙扶起刘老道,看着他,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缓缓说道:“不敢当,贫道希望南师兄只是出了意外,怕只怕人心难测,鬼神莫知。”希望我的猜测是错的,不然我也不知道如何应对。
刘老道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前往龙虎山送信的徒弟石头,他这会也该到地方了,如果周颠仙的暗示是真的,那石头岂不是羊入虎口?
雨点在屋顶青瓦上噼啪作响,雷声伴着闪电轰鸣而下,门外下起了瓢泼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