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的十一月已经是寒冬,后世常说万历年是小冰河时期,气候变化很是极端,冬天很冷,此时才真真切切体会到,眼下北方大地已经银装素裹了!
许是在苏州待惯了,后世又在南方城市,极少见到下雪天,李秘也是怕冷到死,按说该缩在马车里才对,然而今年冬天却有些奇怪,李秘竟是一点都不觉得冷!
他总觉得小腹处暖洋洋的,一股股暖流传遍全身,甄宓便如树袋熊一般,在车厢里便抱着李秘取暖。
李秘也觉着反常,不过经过索长生一解释,估摸该是那小蛟残留体内的东西作祟,再加上司马徽传授的内功引导,使得李秘气血运行比别人更加充沛而有力。
如此一想,倒也就不是甚么坏事,到有种因祸得福的庆幸,倒是水狮七子让李秘感到有些惊讶。
因为他们只是穿着一件袍子,便行走自如,并不觉寒冷,李秘是个好奇心极重的人,问了沉鱼才知道。
原来七人离了水就浑身不舒服,所以常年穿着潜水用的水靠。
水靠也就是古代的连体潜水服,一般用蛟皮或者鲨鱼皮之类的制成,表面光滑且保暖,紧绷贴身,能够减少水流阻力,便是在冰河里都不怕,水里来去的人都离不开水靠。
沉鱼倒是活泼,不过甄宓整日里抱着李秘缩在马车里取暖,她也不敢靠近,也好在于济侗是个鬼头鬼脑的,大家又都是旧识,整日里吵闹打骂,旅途也就轻松了许多。
早番也已经提过,蓟镇边镇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而辽东镇则是从山海关到凤凰城这一段。
辽东的治所就在后世的辽阳,古时称为襄平或者辽东城,洪武年间太祖设立了辽东都司,治所就在辽阳,辖下有二十五卫二州,当时便已经开垦屯田近乎六千顷,又开了铁矿冶炼等产业。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辽阳早已成为了大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军事指挥中心!
历任辽东总兵在大明历史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大人物,辽东战事也牵动着整个大明国的气运,可见辽东镇是何等样的要塞了。
辽东镇建立了完善的防御体系,建立各种屯兵城,辽东都指挥使司在辽阳,是副总兵和巡按的驻地,广宁则是都指挥使分司和巡抚以及总兵驻地,除此之外,还有五路屯兵以及二十五卫所。
这些卫所之中的一部分,在后世也是大大有名,比如广宁、宁远、铁岭和沈阳等等,二十五卫下设一百二十七所,城堡一百零七座,关城二十座,堪称是东北门户!
然而可惜的是,后世是见不到辽东长城了。
清兵入关之后,为了保护他们的祖宗之地,大肆拆除明朝的辽东长城,甚至将这些地方从地图上抹去,将辽东划为禁区,山海关设为关卡,限制出入。
在这些禁区之中,清朝人以大明长城为基础,插以柳条,作为禁区的标志,所以叫做柳条边。
大明长城就这么被改成了清柳条边,清朝人的书籍里,几乎全部抹去这部分记载,所以后世看到的柳条边那是清朝的东西,只是利用了部分大明辽东长城,路线上也并不一致,柳条边与大明辽东长城根本就不可混为一谈。
这些也都是闲话了,只说李秘的队伍来到辽东之后已经快十一月中了,因为天降大雪,所以战事稍歇,朝鲜方面也算是得了喘息之机。
此时边镇早已戒严,亏得李秘等人是从后方上来的,又带有兵部文书,军士通报进去,众人听说是李秘来了,纷纷出来见面。
这里头自是少不得神机新营以及五千下营的诸多兄弟,这些人在辽东冰天雪地里,早已是思乡心切,见得李秘又如何能不亲热!
即便是周瑜,也都出来见了李秘,只是见得司马徽守在李秘身边,周瑜惊愕了一番,也就没了与李秘交谈的兴致。
至于吴惟忠和戚楚等人,自是欢欢喜喜摆下接风宴,又把赵广陵和熊廷弼张黄庭等人都召了过来,热热闹闹通宵达旦。
李秘这三百多卫队也不是甚么都没做,他带着朱常洛的物资,以皇帝陛下以及朱常洛的名义,犒赏三军,这冰天雪地里总算是送来了一阵阵的温暖,军心士气顿时大振!
这些边军早知道朱常洛要出征,此时停驻在后方的蓟镇,若是能够来辽东,必然是欢呼雀跃的,只是眼下天寒地冻的,他们也就不奢望了。
李秘正是借着犒军的名义,到了这辽东来,接风宴到了夜里,诸人各自热闹,李秘与吴惟忠等人才有闲暇说些真心话。
李秘把沈惟敬给叫过来,把秘密出使以拖延时间的计策说了一遍,吴惟忠却没有太大的热情。
因为眼下已是冬季,日本军队还在朝鲜占领区里蓄势,他们四处掠夺物资来保暖和果腹,对朝鲜平民实行“三光政策”,后世那些个鬼子估计也是传承了他们老祖宗的邪恶基因,连泯灭人性都如出一辙。
虽然有朝鲜方面接应,但眼下主将李如松还未抵达,想要发动反攻尚需时日,倒是倭奴四处作恶,朝鲜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见得吴惟忠有些心不在焉,李秘也不好多说甚么,沈惟敬为了彰显自己是主事的地位,倒是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这才说着,外头突然冲进一个人来,一把就将沈惟敬给揪了起来,怒气冲冲的吼道:“你胡说甚么议和!我李氏王朝死了这么多子民,如何能与这些倭奴议和!”
李秘听得这声音,也是耳熟,放眼一看,原来是朝鲜的光海君!
一段时日不见,这光海君虽然身材没长高多少,但气度却已经非常的铁血,想来战争也逼迫他急速成长起来了。
沈惟敬是个色厉内荏的人,被光海君如此对待,也怕了,只是弱弱地解释道:“这不过是缓兵之计,是缓兵之计……”
光海君却不以为然,高声道:“大明帝国威震四海,雄师百万,倭奴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若此时议和,倭奴必觉示弱,到时候对我朝百姓,岂非加害愈烈,为所欲为!”
“眼下大雪封天,不利于战事,倭奴也是偃旗息鼓,但他们的物资武备绝计比不上大明上国,不趁机将他们驱逐出去,待得开春,他们将我朝掠夺一空,养得痴肥,可就更是难打了!”
光海君也是愤怒,因为李氏王朝之中也有投降派,不少人劝说李氏王朝宣宗(庙号后来才改成宣祖)李昖,将南半领土割让给日本,虚以委蛇,喘息过来在收复失地。
这个朝鲜宣祖李昖或许很陌生,但他有件事却值得一说,那就是“孝子说”。
根据李氏朝鲜实录宣祖大王实录的记载,上书:“天朝(明朝使者)王通判谓:“中国一视同仁,两国(李氏朝鲜与日本)之事以和为上。”上曰:“设使以外国言之,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父母之于子,虽止于慈,岂有爱其贼子同于孝子之理乎?”
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大明朝的使者王通判转达大明皇帝的意思,调和朝鲜和日本的战事,大明既是朝鲜也是日本的宗主国,不好厚此薄彼。
然而宣祖却说,大明朝是爸爸,朝鲜和日本都是儿子,但朝鲜是孝子,日本是贼子,父母对于儿子虽然要仁慈,但对待贼子和孝子,怎么能赋予同样标准的爱护?
这可不是甚么野史记载,而是李氏朝鲜的实录里头记载的,后世的棒子也不要再抢华夏民族的文化了,自家历史里头都承认了,大明朝可是你朝鲜的爸爸啊!
光海君虽然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却是个有大野心的,野史也说他后来与尚宫金介屎毒死了宣祖,不过真假不得而知。
总之,光海君不仅到大明朝来求援,在这场战事之中,也极力表现,他知道大明天国有多么厉害,因为他亲眼见识过,所以也狠抱明朝大腿不肯松手。
此时听说沈惟敬竟然要用议和来拖延时间,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么!
光海君一脸怒容,悲愤地朝众人道。
“丰臣秀吉这老狗以小西行长为先锋,又有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等辅佐,领兵十六万,还派了九鬼嘉隆和藤堂高虎等率领战船七百余,水师足有四万,攻破釜山,登陆侵扰,四处烧杀!”
“我朝将士奋不顾身,战死方休,然则贼倭奴势大,读过汉江,攻陷汉城,城中宫殿宗庙社稷衙署全被烧毁,便是城门都保不住,生灵涂炭,这些倭奴根本就不是人!”
“国君父王此时率领军民在平安道义州抵抗,然则也是势若累卵,大明天朝上国,船坚炮利,若是出兵,那便是摧枯拉朽,便是倭奴再多,也只是土鸡瓦狗,又岂能轻言议和!”
光海君说得悲愤,吴惟忠等人脸上也着实羞愧,虽然倭奴十几万人,但诚如光海君所言,大明朝的武器装备在当时那是天下无双的,更何况还有周瑜的神机新营!
沈惟敬虽然滑头,但此时被光海君吓住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出话来,过得许久才支吾道:“我大明自是天威无穷,也没说不打,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吴惟忠见得沈惟敬如此懦弱,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朝光海君道:“光海君,这是我朝军务,如何决策,到底是咱们的事,你先坐下说话。”
吴惟忠说话自是分量十足,光海君也意识到自己失态,毕竟是有求于人,若因为自己一时冲动,大明朝干脆不出兵了,那可就麻烦了。
此时也只能颓然坐下,却是低着头,默然不语,过得许久,才重新燃起希望来,转头朝李秘道:“李大人也支持议和么?”
众人看向李秘,李秘倒是有些难回答了。
许是在苏州待惯了,后世又在南方城市,极少见到下雪天,李秘也是怕冷到死,按说该缩在马车里才对,然而今年冬天却有些奇怪,李秘竟是一点都不觉得冷!
他总觉得小腹处暖洋洋的,一股股暖流传遍全身,甄宓便如树袋熊一般,在车厢里便抱着李秘取暖。
李秘也觉着反常,不过经过索长生一解释,估摸该是那小蛟残留体内的东西作祟,再加上司马徽传授的内功引导,使得李秘气血运行比别人更加充沛而有力。
如此一想,倒也就不是甚么坏事,到有种因祸得福的庆幸,倒是水狮七子让李秘感到有些惊讶。
因为他们只是穿着一件袍子,便行走自如,并不觉寒冷,李秘是个好奇心极重的人,问了沉鱼才知道。
原来七人离了水就浑身不舒服,所以常年穿着潜水用的水靠。
水靠也就是古代的连体潜水服,一般用蛟皮或者鲨鱼皮之类的制成,表面光滑且保暖,紧绷贴身,能够减少水流阻力,便是在冰河里都不怕,水里来去的人都离不开水靠。
沉鱼倒是活泼,不过甄宓整日里抱着李秘缩在马车里取暖,她也不敢靠近,也好在于济侗是个鬼头鬼脑的,大家又都是旧识,整日里吵闹打骂,旅途也就轻松了许多。
早番也已经提过,蓟镇边镇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而辽东镇则是从山海关到凤凰城这一段。
辽东的治所就在后世的辽阳,古时称为襄平或者辽东城,洪武年间太祖设立了辽东都司,治所就在辽阳,辖下有二十五卫二州,当时便已经开垦屯田近乎六千顷,又开了铁矿冶炼等产业。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辽阳早已成为了大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军事指挥中心!
历任辽东总兵在大明历史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大人物,辽东战事也牵动着整个大明国的气运,可见辽东镇是何等样的要塞了。
辽东镇建立了完善的防御体系,建立各种屯兵城,辽东都指挥使司在辽阳,是副总兵和巡按的驻地,广宁则是都指挥使分司和巡抚以及总兵驻地,除此之外,还有五路屯兵以及二十五卫所。
这些卫所之中的一部分,在后世也是大大有名,比如广宁、宁远、铁岭和沈阳等等,二十五卫下设一百二十七所,城堡一百零七座,关城二十座,堪称是东北门户!
然而可惜的是,后世是见不到辽东长城了。
清兵入关之后,为了保护他们的祖宗之地,大肆拆除明朝的辽东长城,甚至将这些地方从地图上抹去,将辽东划为禁区,山海关设为关卡,限制出入。
在这些禁区之中,清朝人以大明长城为基础,插以柳条,作为禁区的标志,所以叫做柳条边。
大明长城就这么被改成了清柳条边,清朝人的书籍里,几乎全部抹去这部分记载,所以后世看到的柳条边那是清朝的东西,只是利用了部分大明辽东长城,路线上也并不一致,柳条边与大明辽东长城根本就不可混为一谈。
这些也都是闲话了,只说李秘的队伍来到辽东之后已经快十一月中了,因为天降大雪,所以战事稍歇,朝鲜方面也算是得了喘息之机。
此时边镇早已戒严,亏得李秘等人是从后方上来的,又带有兵部文书,军士通报进去,众人听说是李秘来了,纷纷出来见面。
这里头自是少不得神机新营以及五千下营的诸多兄弟,这些人在辽东冰天雪地里,早已是思乡心切,见得李秘又如何能不亲热!
即便是周瑜,也都出来见了李秘,只是见得司马徽守在李秘身边,周瑜惊愕了一番,也就没了与李秘交谈的兴致。
至于吴惟忠和戚楚等人,自是欢欢喜喜摆下接风宴,又把赵广陵和熊廷弼张黄庭等人都召了过来,热热闹闹通宵达旦。
李秘这三百多卫队也不是甚么都没做,他带着朱常洛的物资,以皇帝陛下以及朱常洛的名义,犒赏三军,这冰天雪地里总算是送来了一阵阵的温暖,军心士气顿时大振!
这些边军早知道朱常洛要出征,此时停驻在后方的蓟镇,若是能够来辽东,必然是欢呼雀跃的,只是眼下天寒地冻的,他们也就不奢望了。
李秘正是借着犒军的名义,到了这辽东来,接风宴到了夜里,诸人各自热闹,李秘与吴惟忠等人才有闲暇说些真心话。
李秘把沈惟敬给叫过来,把秘密出使以拖延时间的计策说了一遍,吴惟忠却没有太大的热情。
因为眼下已是冬季,日本军队还在朝鲜占领区里蓄势,他们四处掠夺物资来保暖和果腹,对朝鲜平民实行“三光政策”,后世那些个鬼子估计也是传承了他们老祖宗的邪恶基因,连泯灭人性都如出一辙。
虽然有朝鲜方面接应,但眼下主将李如松还未抵达,想要发动反攻尚需时日,倒是倭奴四处作恶,朝鲜百姓也是苦不堪言。
见得吴惟忠有些心不在焉,李秘也不好多说甚么,沈惟敬为了彰显自己是主事的地位,倒是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这才说着,外头突然冲进一个人来,一把就将沈惟敬给揪了起来,怒气冲冲的吼道:“你胡说甚么议和!我李氏王朝死了这么多子民,如何能与这些倭奴议和!”
李秘听得这声音,也是耳熟,放眼一看,原来是朝鲜的光海君!
一段时日不见,这光海君虽然身材没长高多少,但气度却已经非常的铁血,想来战争也逼迫他急速成长起来了。
沈惟敬是个色厉内荏的人,被光海君如此对待,也怕了,只是弱弱地解释道:“这不过是缓兵之计,是缓兵之计……”
光海君却不以为然,高声道:“大明帝国威震四海,雄师百万,倭奴早已吓得魂不附体,若此时议和,倭奴必觉示弱,到时候对我朝百姓,岂非加害愈烈,为所欲为!”
“眼下大雪封天,不利于战事,倭奴也是偃旗息鼓,但他们的物资武备绝计比不上大明上国,不趁机将他们驱逐出去,待得开春,他们将我朝掠夺一空,养得痴肥,可就更是难打了!”
光海君也是愤怒,因为李氏王朝之中也有投降派,不少人劝说李氏王朝宣宗(庙号后来才改成宣祖)李昖,将南半领土割让给日本,虚以委蛇,喘息过来在收复失地。
这个朝鲜宣祖李昖或许很陌生,但他有件事却值得一说,那就是“孝子说”。
根据李氏朝鲜实录宣祖大王实录的记载,上书:“天朝(明朝使者)王通判谓:“中国一视同仁,两国(李氏朝鲜与日本)之事以和为上。”上曰:“设使以外国言之,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父母之于子,虽止于慈,岂有爱其贼子同于孝子之理乎?”
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大明朝的使者王通判转达大明皇帝的意思,调和朝鲜和日本的战事,大明既是朝鲜也是日本的宗主国,不好厚此薄彼。
然而宣祖却说,大明朝是爸爸,朝鲜和日本都是儿子,但朝鲜是孝子,日本是贼子,父母对于儿子虽然要仁慈,但对待贼子和孝子,怎么能赋予同样标准的爱护?
这可不是甚么野史记载,而是李氏朝鲜的实录里头记载的,后世的棒子也不要再抢华夏民族的文化了,自家历史里头都承认了,大明朝可是你朝鲜的爸爸啊!
光海君虽然不是长子,也不是嫡子,却是个有大野心的,野史也说他后来与尚宫金介屎毒死了宣祖,不过真假不得而知。
总之,光海君不仅到大明朝来求援,在这场战事之中,也极力表现,他知道大明天国有多么厉害,因为他亲眼见识过,所以也狠抱明朝大腿不肯松手。
此时听说沈惟敬竟然要用议和来拖延时间,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么!
光海君一脸怒容,悲愤地朝众人道。
“丰臣秀吉这老狗以小西行长为先锋,又有加藤清正和岛津义弘等辅佐,领兵十六万,还派了九鬼嘉隆和藤堂高虎等率领战船七百余,水师足有四万,攻破釜山,登陆侵扰,四处烧杀!”
“我朝将士奋不顾身,战死方休,然则贼倭奴势大,读过汉江,攻陷汉城,城中宫殿宗庙社稷衙署全被烧毁,便是城门都保不住,生灵涂炭,这些倭奴根本就不是人!”
“国君父王此时率领军民在平安道义州抵抗,然则也是势若累卵,大明天朝上国,船坚炮利,若是出兵,那便是摧枯拉朽,便是倭奴再多,也只是土鸡瓦狗,又岂能轻言议和!”
光海君说得悲愤,吴惟忠等人脸上也着实羞愧,虽然倭奴十几万人,但诚如光海君所言,大明朝的武器装备在当时那是天下无双的,更何况还有周瑜的神机新营!
沈惟敬虽然滑头,但此时被光海君吓住了,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出话来,过得许久才支吾道:“我大明自是天威无穷,也没说不打,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吴惟忠见得沈惟敬如此懦弱,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朝光海君道:“光海君,这是我朝军务,如何决策,到底是咱们的事,你先坐下说话。”
吴惟忠说话自是分量十足,光海君也意识到自己失态,毕竟是有求于人,若因为自己一时冲动,大明朝干脆不出兵了,那可就麻烦了。
此时也只能颓然坐下,却是低着头,默然不语,过得许久,才重新燃起希望来,转头朝李秘道:“李大人也支持议和么?”
众人看向李秘,李秘倒是有些难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