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文武合一(上)

    那些文官都是人精,自然晓得其中利害,纵然心中不快,也只能隐忍不发。(手打小说)好在赵旉并没有要彻底摧毁这个阶层的打算,而他随后的一系列改革虽然对大宋士林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却保住了他们与皇室共同治理大宋的权力,而这一“与皇帝共治天下”的权力,一直都是他们最看重的

    先拿文人最为关心的科举制度来说,虽然赵旉对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其分成了制科与专科两大类,但却远比那些旧文人原先担心的情形要好得多。所谓制科,是为了选拔行政官吏而开设的考试,对依靠科举考试谋求出仕机会的文人来说,只有在制科考试中考中,将来才有希望进入内阁(非科举出身的则未必,详情会在后文提到。),即使进不了,也往往是出任县令、知府等地方主官的首选,权力很大,而且也符合儒生“治国齐家平天下”的一贯理想。而专科考试虽然通过率要高得多,但其选拔的却都是技术官吏,比如那些研究所的技术员之类,虽然干得出色将有可能得到封爵,却几乎没有拜相甚至入阁的可能性,即使想要成为一地父母官,也基本上只是奢望。

    制科的考试范畴包括经学、子学、文学与常学四大部分,经学是指儒家经典,包括孔孟以及后世儒家传人的一些学说,虽然经过赵旉亲自主持的删选(注1),但对大宋的旧文人来说,这一部分并没有多大的难度,而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虽然花的功夫没他们多,但思维模式与思想体系更符合赵旉的要求,所以反倒更容易得高分(四大部分的内容是要结合起来写文章和演讲辩论的,所以思路不对的话,就算做得再好,也很难高中。)。

    子学即儒家之外的其他诸子学说,其中甚至包括与儒家学说严重对立的墨家学说,赵旉这样做到并非是想要儒生改弦易张,而更是为了让他们在学习相互矛盾的两种学说的过程中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这类学说相比儒家著作受到了更好的对待,赵旉只从其中删去教统治者如何愚民、以及怎么勾心斗角的部分,这些对于赵旉正在缔造的法治中国,都是很不利的。

    文学就是表达能力,包括笔头与口头两方面,表达能力不好,就算肚子里的真才实学再怎么了不起,也是毫无意义的。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古代科举考文章,也不是全无道理。

    常学就是各种常识,制科考试是为各级政府选聘官吏而开设的,如果考生不懂那些必备的常识,将来从政以后不但很可能会闹出大笑话,也同样很可能会给国家和朝廷造成巨大的损失(能够身居高危的官员脑子都不会太笨,只要不是不懂常识,下面想要瞒骗就没那么容易了。当然,即使在官吏选拔过程中重视他们对于常识的各种了解,也肯定不能杜绝贪腐渎职,但毕竟能够减少一点发生的概率,总是好的。何况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不耻下问的,如果因为不懂常识而犯下低级失误,那后果就太严重了。)。

    专科的考试内容则简单得多,只需要考那些与该部门有关的专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科技知识,例如以后大宋地方上的诉讼与刑狱工作将不再由地方行政主官代理,而设立专门的法官,人选必须是法学专业出身。而讼师这个昔日的隐性职业现在也必须经过正式的资格认证,也得是法学出身,如果没有职业资格,就只能代写状纸,而无法出庭辩护,打起官司来是很吃亏的。当然,不排除有个别牛人自己为自己辩护,这在新法中是允许的。本来狱卒牢头等职业也要正规化的,但考虑到这些行业从业人数太多,赵旉在他的人接管大宋绝大部分地方官府之前,还不敢贸然动手,万一因为夺了他们饭碗引起反乱,那可就麻烦大了。不说别的,光是他们将牢门打开,放出那些江洋大盗,就足以令赵旉倒抽一口凉气,何况大宋虽然已经有了一些中等专科学校,但毕业生的数量还远远不够)、以及表达能力。对于后者,专科考试的要求比制科低了很多,只需要能够让本专业的人士看懂听懂、并且条理清晰、行文严谨就行,用不着有多大的气派(正式的官府行文这一点还是挺重要的,要不然怎么叫“官样文章”呢?)和说服力。但因为升迁空间较小,所以报考的人数反而比制科少,尤其是那些缺乏专业教育的旧文人,基本上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否则他们就只能老老实实地去小学当国文教师了

    自从科举制度出现以后,文人与武人的矛盾就一直贯穿于中国古代的历史,赵旉为此也费了不少脑筋,他想到的办法说白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模糊文武之间的分界。一方面,赵旉自当初卫军初建时起,就一直不遗余力地提高广大官兵的文化素质,在彻底执掌大宋权柄并重组大宋各路兵马之后,更是对官兵的文化水平提出了硬性的要求。赵旉颁布的最新军事制度规定,识字数少于三百的士兵最多升到伍长,而且进不了九卫的一线战斗部队(不过可以进二三线部队,也就是说,一旦大宋被迫进行总动员,他们还是有机会的。不过以目前大宋的国力和军力,就算辽金两大强国联合,也未必能对大宋构成多大的威胁,天下哪还有什么国家有这实力?);识字数少于八百的最多当到排长;如果不能写出一篇文理通顺、结构严谨的文章,那么最多升到营长。不过对军人来说,毕竟打仗才是主业,因此赵旉也不会要求部下有太高的文学修养,能够写出能让大部分人看得下去的文章,也就差不多了。与此同时,赵旉还采取了多种手段鼓励知识分子参军,而那些文武双全的儒将也往往能够得到更快的升迁,而在封爵时则是以其当前职位来判断(也就是说出任军职的文人得到封爵的难度会降低很多。),这更是在军中掀起了学习的热潮。

    文化素质只影响军职的升迁,却对军功以及封爵没有直接影响,不过按照大宋现在的军功制度,一个伍长或是普通士卒再怎么厉害,功勋也很难与团级以上的中高级军官相比,除非他有本事玩出“千人斩”来,但那种传说在现实中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何况大宋现在主要以上级任务的完成状况来计算军功,斩首记功早就不流行了

    注1:所谓删选,并非是指赵旉查禁儒家典籍,而只是将其中他认为于国于民有害的内容剔除后,以剩下的部分作为考试的范畴,原版书籍依然可以公开出版。只是与新版相比,旧版与科举的要求严重脱节(尤其是那些理学书籍),对旧版沉溺太深对科举明显不利,因此销量一落千丈,儒家学说千百年来的那些不利影响,也就从此慢慢消退了。此外,赵旉还对儒家经典中的内容划分了等级,比如理学的内容诱导性太强,对于辨识能力与意志力较弱的儿童来说,过早接触很可能会变成书呆子,所以他特意让人编纂了将其完全剔除的“儿童版”

    ps:后文的“删去”,和这里的“删选”也是一样的,都是另出新版的意思。

章节目录

医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从小不会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九十二章文武合一(上)-标准宋体字图片带米字格的,医宋,笔趣阁并收藏医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