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强大之后,难免就要遇到许多问题,而大宋所遇到的就是不断发展的速度以及国力的增长。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大宋的发展和增长是建立在贸易上的。

    眼下的大宋人口已经过亿,但相比后世却还是远远的不足,这些人不可能全部成为农民,也不能全部成为工人,更不可能全部成为官员。

    所以大宋的职业在不断的增加,农民,工人,匠人,官员,格物官,等等都是组成大宋百姓群体的要素。

    而大宋的发展离不开这些人的同时,也离不开外朝。

    赵祯之所以对图格里克“倾囊相授”看似是在帮助塞尔柱帝国,但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帮助大宋。

    大宋在不断的发展,塞尔柱却在缓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而眼下大宋的发展速度早已超过了塞尔柱和西方所有国家和文明。

    一个巨大的问题便会出现,大宋把其他文明甩的太远了,几年,十几年,大宋还能从西方世界赚到足够多的钱财,可若是相差太大,几十年后大宋将会面临与西方世界贸易的入不敷出。

    贸易顺差很可能因为技术的外泄,或是西方劳动力的廉价,而使得大宋的贸易出现逆差。

    所以赵祯并没有彻底毁灭西方文明的打算,甚至要帮助西方诸国,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大宋也不能让西方世界太过稳定,这样不利于大宋在其中赚取战争财………………

    就在赵祯思绪万千的时候,图格鲁克提出了他的疑问,大宋每年都要举行科举吗?那每次科举所产生的官员是否会出现之前赵祯提到的冗官现象?

    对于充满求知欲的图格里克,赵祯是不会拒绝向他传授科举制度的,当然这些传授是有限的,并不会什么都告诉他。

    更不会告诉他在大宋科举最初仍每年举行,但随着实行弥封、誊录,增加殿试等,使每一次考试的组织准备、人员安排等工作量大大增加,如果每年举行考试,从中央到地方都会疲于奔命。因此从宋太宗以后,科举实际上已没有每年举行。

    但到了赵祯这里,经过大量的改革政府部门,增加开设全新的衙门,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同时教育所产出的人才数量激增,赵祯便正式规定每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同年进行殿试,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

    这不光是压缩了大宋选拔人才的周期,同时也给了天下学子以及读书人巨大的希望和幸福。

    一个人,一辈子能有多少的时光?读书要多少年,科举又要多少年?

    赵祯的改革充分的吸纳了多余的人才,至于所谓的改革涉及了大宋的方方面面,也就是因为这些庞大而繁杂的改革,使得大宋需要的人才数量急剧增加,完全有能力消化掉每年出现数量庞大的人才。

    至于科举的内容上,大宋几乎改变了原有的科举模样,原本大宋的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

    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赵祯执政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

    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

    赵祯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了欧阳修以及后来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

    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

    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

    赵祯向图格鲁克强调,科举的改革必定会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这些人已习惯了原本的利益分配制度,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要想改革,那就必须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图格鲁克有些惊讶,但随即也明白了赵祯的意思,即便是已经有科举制度的宋帝国,在改革科举的时候也是破费周章,何况是完全没有科举制度的塞尔柱?

    同时赵祯也向图格鲁克阐述了科举的弊端。

    大宋取消了吏部铨试。但是从宋太祖开始殿试举人,给士子们在省试上增加了一道难关。不少人省试通过了,殿试却遭黜落。

    “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赵祯的话让图格鲁克心惊,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宋帝国的读书人因为被罢黜之后居然会去寻死,这难道就是学者思想上的忠贞,也太过可怕了些。

    其实原本宋代科举是为有钱人家所包揽的。

    吕蒙正、范仲淹、欧阳修等寒士在科举及第者中是极少数,而且他们也并非贫苦农民出身。

    科举所需的经济开支,的确不是一般农家所能负担,即便是三苏父子本是四川眉山县的殷实人家,苏洵携儿子进京赶考,苏轼兄弟虽金榜题名,然而家当也开销的差不多了。

    次年苏洵之妻病死眉山,父子三人奔丧回籍,家中已是一派“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景。这还不包括十年寒窗不事生产的花费。

    小户人家岂敢问津如此科举?

    大宋科举名额的扩大几乎把全社会的读书人都吸引了进去,科场竞争激烈,士人头白身衰,出入科场,死而后已。

    当然这里都是曾经,赵祯改革下的科举制度已经完全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宋人几乎都富裕了,平民百姓的生产剩余完全能够支撑他们读书就学。

    而每年地方财政支出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财政支出,那就是给予赴京赶考之人以补贴,同时因为大宋的交通极为便利,从最远的海南路琼州岛抵达神都城也仅仅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已。

    学子在进京赶考的路上不再是风餐露宿,也无需投宿与寺庙道观之中,只需要出示地方州府开具的文书,便可使用倌驿或是邮驿。

    当然这些赵祯是不会告诉图格鲁克的,可即便如此,大宋的科举制度对他的吸引也是致命的。

    他甚至请求赵祯,派遣官员前往塞尔柱帝国指导,并且帮助塞尔柱举办一次科举………………

章节目录

宋缔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我欲乘风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两千五百八十二章教育的重要性-雪满头全文免费阅读,宋缔,笔趣阁并收藏宋缔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