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移民的中心,需要再移,朕的打算,是将如今的移民中心放置在上海县,就是徐师傅的老家上海县……”
“……今年北方的灾情,怕不比去年轻,持续移民,将是未来数十年的国策,此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今年除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因灾需要移民,山东,顺天周围也有大批灾民需要移民,辽东逃难出来的难民数目更是高达百万,都聚集在京畿,极容易爆发问题,这些,都需要给予适当的安排,这些东、北面的移民,就必须走海路,故此,仍只将移民重点放在西北就不行了,移民的中心放在南京也就不行……”
“……朕将移民中心放在上海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徐师傅大概也知道,朕已经招安了海盗头子郑芝龙,郑芝龙在招安前,就已经组织数万人去了大琉球垦荒,在那边重新安家落户了,先前的移民,移民的目的地只是在国内,是洞庭湖等大湖,如今看来,这些大湖也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如果每年这般规模的移民,那大湖纵使有八百里,也绝容不下如此之多的人,更何况,大琉球那边一年轻松的可以做到三熟,也无需太多的衣物避寒,如此,可大大节省移民费用,比之移民大湖,不知道节约几凡,朕听郑芝龙言,二三月移民过去,分给耕牛和工具,划定田地,到六七月,就可收获,极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移民吃饭的问题,远比移民大湖需要保障移民一年的吃食划算,只需有第一批收获,就无需再投入,可大大节省移民费用,大琉球几乎不下雪,又节省了避寒的衣物,两相算下来,移民大琉球比移民大湖,至少节约三四成以上,故此,今后的移民,都以大琉球为目的地,当然,先前已经说好了的移民往大湖的,依旧往哪里去,但,还是尽量要劝移民去大琉球,可以少吃苦……”
“……移民从大湖变成大琉球,从陕西、山西、河南、甚至湖广的灾民要移民也好;还是山东,顺天府,还是辽东的难民要移民也好,上海就成了必定的中心,这也是朕要徐师傅把移民中心移往上海的原因,如今银钱筹集颇为困难,同样的银子,能多救一人也是好的,移民大琉球能节约三四成以上银钱,这下不知道可以救活多少人,……只愿,祖宗在天之灵,庇护朕的子民,庇护华夏百姓……”
“……往大琉球移民,徐师傅勿要担心,……朕知道,大琉球在天下人的眼里,是烟瘴之地,不过,先前郑芝龙已经往那边移民了,总结了些防御烟瘴的手段,效果还不错,在那边,灾民只需要稍稍安顿,就可以吃上饭,就可以穿上衣,一年三熟,只要不是太懒,绝不会饿肚子,只要在那边坚持一年以上,甚至还有粮食
卖出,如果以大船运至天津或者辽东沿海,可大大降低如今高居不下的粮价,朕相信,日后那大琉球必定成为朕的粮仓……”
“……关于烟瘴的问题,请徐师傅务必严格要求、督促甚至以严惩来让移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喝生水,吃食必须煮熟,常洗手,常洗澡,粪便必须集中妥善处理,发现病例,必须及早处理、隔离,不可祸害人群……关于防疫的,朕就不罗嗦了,想徐师傅也有经验,朕的要求就是能有多严格,就有多严格,务必严格执行防疫办法,……再,请徐师傅务必准备足够的蚊帐,五口之家移民的,额外给两到三顶蚊帐,有蚊帐可避免被蚊虫叮咬,此是防疫的重点,请徐师傅务必不要怕破费,大琉球和内湖不一样,听郑芝龙说,那边蚊虫叮咬甚是厉害,如果没有足够的防御手段,怕会出大问题的……”
“……移民大琉球和移民内湖有些区别,给移民的待遇不同,朕听郑芝龙说,他那边移民,是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具体细节,朕另给徐师傅寄去,这里就不罗嗦……”
“第三:是关于上海的问题,朕觉得,还需要和徐师傅仔细谈谈,上海,可能就是朕破解收税难的关键所在,朕诸般谋略,都系上海于一身……”
“……如今的上海,不过是一普通县,不过,朕却以为,此地日后必定会不同凡响,此地东面大洋,扼守长江出海口,又是连通南北水陆的交通要道,有海船和内河之便,故此,称之为明珠也不为过,此地如果稍加开发,日后必定会成为江南的经济中心,如果能将此经济中心掌握在朕手中,朕要左右天下工商业,则易如反掌,而不是今日这般,朕面对天下工商,只能是无言以对,无从下手,独自黯然……”
“……此前,朕已经将渔政中心定在了此地,沿海捕获的鱼,做成的鱼干,也都是通过此地调拨给司农司的,此地,聚集无数渔船来往,已经颇具规模……”
“……如今,朕再打算将移民的中心,移至上海,如此,上海必将成为我大明的移民中心,每年往来的人员,不知几凡……”
“……再,朕还打算,将上海打造成东南的盐业批发转运中心,将盐业的批发地,聚拢在上海,以此为上海聚拢人气,助上海发展一臂之力……”
“……再,朕还打算,将上海打造成航运中心,此地扼守长江出海口,坐南北中轴,乃是天然的交通要地,南北海运,必定要以他为中心,日后移民往来琉球内陆,此地也是必经之地,故此,上海,乃是天然的航运中心……”
“……除此之外,朕还准备将造船业往上海移一些过去,将上海打造成造船业的中心之一,此事,朕会
知会郑怀忠,光是将船厂放在南京,也是不行,未来海运必将大发展,卷缩在南京是不行的……”
“……此外,朕还打算在上海开市舶司,接纳海内外商旅,为上海聚集人气,为上海发展奠定基础……”
“……最关键的,朕是要将上海打造成工商、贸易中心,天下物资集散中心,经济中心,要让上海在天下经济当中占据主导地位,朕再以上海为媒介,间接掌握天下工、商,收工、商、关税也就理所当然,而不是如今日这般蛮干……,这就不是将几个衙门移到上海那样简单了,至于怎么做,请徐师傅仔细看朕的谋划,如果有不妥之处,还请徐师傅指出……”
“……朕已经招降了郑芝龙,此人的用处之大,可以说,可以和国运相连也不为过,非是朕过分夸赞此人,而是此人却有这般份量,此人身负时、运……”
“……朕已经和郑芝龙谈妥,他专心做海上的将军,朕保他家富贵,他放弃经商,那么,他所经营的倭国这条海外贸易线,也就归朕独享,朕的打算是扶植一批听话的商人,也就是自愿缴税的商人,给予他们日本贸易的特权,将他们扶植起来,当然,前提就是他们听话,自愿缴税,不愿意缴税,或者偷奸耍滑的,朕自有办法治他们……”
“……徐师傅可能觉得奇怪,如果其他商人要走这条线做买卖该如何?朕又如何监管?其实很简单,郑芝龙已经招降,朕的水师也初具规模,那些不听话,想着可以跑倭国的商人,没有水师护航,必定会被海盗击沉的,朕想,如此几番,大家也都知道没有朕的特许,这倭国的贸易是做不成的,要想做倭国的贸易,就要听招呼,就要自愿缴税……,此虽然有些不太光明磊落,不过,海上之事,也尽是这般做的,谁的战舰厉害,在海上就得听谁的,远不是陆地上可比,为了天下黎民,朕也不得不这样做,即便是留些骂名,朕也认了……”
“……除倭国贸易线之外,朕还准备下旨让朝鲜国开埠,允许我朝的商人经商,再在我大明北方开辟数个港口,比如天津,比如山海关,比如登州烟台,胶州青岛等数个港口,初步组成一个北方的海上贸易网,以这个海上贸易网来扶植听朕招呼,愿意自愿缴税的商人,让他们壮大起来,此海上贸易网的中心,朕暂且定在上海……”
“待朕的水师再强一些,再去收拾南洋的贸易线,如此,可彻底的将海上的贸易掌握在朕的手中,那些不愿意缴税,不听招呼的商人,想做海贸,这就不可能,朕算了下,光是北方的海贸线,每年朕就可以收到不少的‘关税’,如果能将南洋的海贸线掌握,光是关税,朕初步估计,在千万两以上,如
果手稍稍重一些,收个两千万,也不是不可能……”
“……朕相信,通过此番的不断的扶植,朕手里的那批商贾,必定可以主导天下工商,必定可以压倒那些不愿缴税的商人……,江南那有些人,着实可恶,一边不愿缴税,一边为了获利,将粮田改为桑田,这直接导致了灾年朝廷没有银钱赈济不说,更是变相导致了粮价飞涨,给朝廷赈济制造困难,百姓颠沛流离,未必没有他们一份,那些人,不将他们整趴下,不将他们打倒,不把他们收拾了,是不行的……”
“……其实,只要水师掌握了海上的贸易线,这些人也就容易收拾,比如他们种出来的生丝之类的东西,很多都是销往了倭国,朝鲜,如果能断了他们贸易线,让他们没法自行贸易就行,他们产出来的东西,就只能低价卖给朕控制下的海商,朕只需不断压低收购的价格,他们自然就无法获利,重压之下,他们除了缩手,就是走朕的路子,那些不听话,妄想自己做海贸的,统统都不会回去……”
“……朕相信,开始必定有些困难,如果能坚持下来,则此策必定能成功……,徐师傅可能要担心这样对朕的名声不好,徐师傅放心,这件事,交给郑芝龙去做,是没问题的,他是积年的老海盗,对于怎么处理这些事,手到擒来,凡是朕控制之下,自愿缴税的商贾,朕必定会派水师护航,不愿缴税的,自然没水师护航,被海盗抢了,谁也保证不了,倭患于我朝,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再说说缴税和接受朕扶植商人的问题,并不是普通的缴税就可以获得朕的扶植,就可以做贸易的,如果是这般,管理必将混乱无比,必定会有无数的空子可钻,要想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贸易,简直不可能,朕借这些受控的商贾收工、商、关税之事,无疑是白日做梦,……”
“朕的打算是这样的……,前些日子,朕在南方发的那个发票的事,徐师傅应该有印象,朕给那些造船的二成补贴,要取得这二成的补贴,就得有发票,要取得发票,就得在税监那边备案,通过,要想在税监备案,取得通过,那么,就得和税监达成协议,自愿缴税,不得任何瞒报漏报,一经发现,即取消备案资格,即停止给发票,让他无法再继续做生意,甚至遭到税监严惩,……朕的意思是通过设立了门槛,选择性的培植一批可靠,容易掌握的商人,让那些商人自动、自主的缴税,而不是被动的去收税,如此,可大大节约人力,也可减少收税的手续和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朕打算,只给朕选定的、扶植的商人登记备案,自然只有这些人能拿到发票,能拿到发票,就说明这些人
缴税了,那么,就有通过海上贸易线贸易的权利,水师自然会关照于他们,其他人等,朕既不会去管他,也不会去强迫他缴税,依旧秉承朕的一贯原则,缴税自愿,朕绝不向他们提收税的事,至于他们想缴税,还得看税监愿意不愿意让他们缴税……”
“……只有如此,才能把主动权掌握在朕的手上,朕要压低生丝的收购价格,只需一句话,在税监备案过,能开发票的商贾,必定要奉行,否则,他们的备案就会被取消,发票也将被收回,再没有海上贸易的权利,虽然朕不会阻止他出海,却不会保证他海上的安全……,如此下来,既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收到工、商、关税,也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不会偷税漏税,也可以压制那些不听话的商人,如果天长日久,则在税监备案,领发票,自动报税,自动缴税就成了惯例,一切皆水到渠成,无需朕再以退位来逼……”
“……二喜子那边,朕已经吩咐他,将重心移向税监,二喜子那边,也在开始发掘和挑选可靠的扶植人选,不过就是进展有些不如人意……”
“……说到扶植的人选,朕又要说到此次盐商的事上了,这些盐商里,不少人都在朕的扶植之列,比如王、梁、郭等家,他们这些人,朕是做了让步的,他们的罪责需要办,抄家什么的是必须的,但是,他们几家除了罪,还要讲他们的功,替朝廷稳定天下百姓吃盐,这是有功的,他们在朕的扶植之列,日后发家,必定不是难事,必定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所以,今日盐商案就不能留下尾巴,他们和盐商的关系,就必须斩清,日后即便发家,别人也不能因为他家从前是盐商就指责他,这一点,请徐师傅酌情处理干净,此事,对朕非常重要,没有他们几家暗中维护,盐商怕是要罢盐市的,如果鱼死网破,那种情形,朕如今想起,仍是后怕;没收盐商的家财,也绝不会如今日这般之多,都是近乎完好;再,没有他们几家的协助,朕想接手天下盐业,也不会如此顺利,如今琉璃斋已经在接手盐业,多亏他们协助,才会这般平稳,这些,都是他们有功的地方,当然,有些是不能说出来的,具体事宜,就只能麻烦徐师傅处理了……”
“……对于这批盐商,朕执意要让徐师傅教育他们,让徐师傅负责,其主要目的,还是想从这批盐商里,再遴选一批值得扶植的商贾,这批盐商,如今被彻底的踩入了泥低,又被朕从盐业里割裂出去,要想发家,就只能做其他生意,海外的贸易,或许就是他们未来的出路……”
“……这批人经历了盐商案,被踩入泥低,已经到了低谷,也应该比较好控制,具体挑选谁,徐师傅可注意,具体由二喜子
那边负责审核和挑选……,这些盐商里,还是不乏有能力者,如果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必定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开拓一番局面,这也是朕和盐商妥协的一大原因之一,慢慢的从小扶植起一批商人,这固然更可靠,比从盐商里挑选人扶植更好,可时间不等人,朕等不起那样长的时日,如今支出年年暴涨,如果不尽快想办法弥补亏空,等待朕的,就是国破家亡,故此,朕也不得不冒些风险,从这些盐商里挑选了,这些盐商,虽然没了家财,但是人脉和见识还在,能力还在,只要朕愿意扶植,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崛起,由此,才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主导天下工商,才可以收到足够的税……,想经过了盐商案,经过朕搓扁揉圆,这些盐商,也应该知道厉害,也应该有眼色……此中厉害,朕希望徐师傅能明白,朕就不一一细说……”
“……这批需要教育的盐商,徐师傅先在南京教育一段时日,然后带去上海,在上海那边教育他们,朕知道这些盐商还藏匿了家财,等盐商案过去一段日子,冷下来之后,可默许他们在上海建造住所商铺,或是做些小买卖,由此推动上海的发展,具体怎么办,朕另说,教育的科目,首先就是忠君爱国,然后是缴税的重要性,然后就让他们接触和讨论一些关于海贸,海外的知识,增进他们这方面的见识,以备挑选,这个商人的教育班,可能需要常年办下去,不可急急忙忙解散,刚开始以教育盐商为主,待日后,徐师傅可寻个由头,逐渐的放开口子,将其他有志于走这条路子的商人收入教育班,以备挑选……”。
更多到,地址
“……今年北方的灾情,怕不比去年轻,持续移民,将是未来数十年的国策,此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今年除了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因灾需要移民,山东,顺天周围也有大批灾民需要移民,辽东逃难出来的难民数目更是高达百万,都聚集在京畿,极容易爆发问题,这些,都需要给予适当的安排,这些东、北面的移民,就必须走海路,故此,仍只将移民重点放在西北就不行了,移民的中心放在南京也就不行……”
“……朕将移民中心放在上海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徐师傅大概也知道,朕已经招安了海盗头子郑芝龙,郑芝龙在招安前,就已经组织数万人去了大琉球垦荒,在那边重新安家落户了,先前的移民,移民的目的地只是在国内,是洞庭湖等大湖,如今看来,这些大湖也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如果每年这般规模的移民,那大湖纵使有八百里,也绝容不下如此之多的人,更何况,大琉球那边一年轻松的可以做到三熟,也无需太多的衣物避寒,如此,可大大节省移民费用,比之移民大湖,不知道节约几凡,朕听郑芝龙言,二三月移民过去,分给耕牛和工具,划定田地,到六七月,就可收获,极短时间内就可以解决移民吃饭的问题,远比移民大湖需要保障移民一年的吃食划算,只需有第一批收获,就无需再投入,可大大节省移民费用,大琉球几乎不下雪,又节省了避寒的衣物,两相算下来,移民大琉球比移民大湖,至少节约三四成以上,故此,今后的移民,都以大琉球为目的地,当然,先前已经说好了的移民往大湖的,依旧往哪里去,但,还是尽量要劝移民去大琉球,可以少吃苦……”
“……移民从大湖变成大琉球,从陕西、山西、河南、甚至湖广的灾民要移民也好;还是山东,顺天府,还是辽东的难民要移民也好,上海就成了必定的中心,这也是朕要徐师傅把移民中心移往上海的原因,如今银钱筹集颇为困难,同样的银子,能多救一人也是好的,移民大琉球能节约三四成以上银钱,这下不知道可以救活多少人,……只愿,祖宗在天之灵,庇护朕的子民,庇护华夏百姓……”
“……往大琉球移民,徐师傅勿要担心,……朕知道,大琉球在天下人的眼里,是烟瘴之地,不过,先前郑芝龙已经往那边移民了,总结了些防御烟瘴的手段,效果还不错,在那边,灾民只需要稍稍安顿,就可以吃上饭,就可以穿上衣,一年三熟,只要不是太懒,绝不会饿肚子,只要在那边坚持一年以上,甚至还有粮食
卖出,如果以大船运至天津或者辽东沿海,可大大降低如今高居不下的粮价,朕相信,日后那大琉球必定成为朕的粮仓……”
“……关于烟瘴的问题,请徐师傅务必严格要求、督促甚至以严惩来让移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可喝生水,吃食必须煮熟,常洗手,常洗澡,粪便必须集中妥善处理,发现病例,必须及早处理、隔离,不可祸害人群……关于防疫的,朕就不罗嗦了,想徐师傅也有经验,朕的要求就是能有多严格,就有多严格,务必严格执行防疫办法,……再,请徐师傅务必准备足够的蚊帐,五口之家移民的,额外给两到三顶蚊帐,有蚊帐可避免被蚊虫叮咬,此是防疫的重点,请徐师傅务必不要怕破费,大琉球和内湖不一样,听郑芝龙说,那边蚊虫叮咬甚是厉害,如果没有足够的防御手段,怕会出大问题的……”
“……移民大琉球和移民内湖有些区别,给移民的待遇不同,朕听郑芝龙说,他那边移民,是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具体细节,朕另给徐师傅寄去,这里就不罗嗦……”
“第三:是关于上海的问题,朕觉得,还需要和徐师傅仔细谈谈,上海,可能就是朕破解收税难的关键所在,朕诸般谋略,都系上海于一身……”
“……如今的上海,不过是一普通县,不过,朕却以为,此地日后必定会不同凡响,此地东面大洋,扼守长江出海口,又是连通南北水陆的交通要道,有海船和内河之便,故此,称之为明珠也不为过,此地如果稍加开发,日后必定会成为江南的经济中心,如果能将此经济中心掌握在朕手中,朕要左右天下工商业,则易如反掌,而不是今日这般,朕面对天下工商,只能是无言以对,无从下手,独自黯然……”
“……此前,朕已经将渔政中心定在了此地,沿海捕获的鱼,做成的鱼干,也都是通过此地调拨给司农司的,此地,聚集无数渔船来往,已经颇具规模……”
“……如今,朕再打算将移民的中心,移至上海,如此,上海必将成为我大明的移民中心,每年往来的人员,不知几凡……”
“……再,朕还打算,将上海打造成东南的盐业批发转运中心,将盐业的批发地,聚拢在上海,以此为上海聚拢人气,助上海发展一臂之力……”
“……再,朕还打算,将上海打造成航运中心,此地扼守长江出海口,坐南北中轴,乃是天然的交通要地,南北海运,必定要以他为中心,日后移民往来琉球内陆,此地也是必经之地,故此,上海,乃是天然的航运中心……”
“……除此之外,朕还准备将造船业往上海移一些过去,将上海打造成造船业的中心之一,此事,朕会
知会郑怀忠,光是将船厂放在南京,也是不行,未来海运必将大发展,卷缩在南京是不行的……”
“……此外,朕还打算在上海开市舶司,接纳海内外商旅,为上海聚集人气,为上海发展奠定基础……”
“……最关键的,朕是要将上海打造成工商、贸易中心,天下物资集散中心,经济中心,要让上海在天下经济当中占据主导地位,朕再以上海为媒介,间接掌握天下工、商,收工、商、关税也就理所当然,而不是如今日这般蛮干……,这就不是将几个衙门移到上海那样简单了,至于怎么做,请徐师傅仔细看朕的谋划,如果有不妥之处,还请徐师傅指出……”
“……朕已经招降了郑芝龙,此人的用处之大,可以说,可以和国运相连也不为过,非是朕过分夸赞此人,而是此人却有这般份量,此人身负时、运……”
“……朕已经和郑芝龙谈妥,他专心做海上的将军,朕保他家富贵,他放弃经商,那么,他所经营的倭国这条海外贸易线,也就归朕独享,朕的打算是扶植一批听话的商人,也就是自愿缴税的商人,给予他们日本贸易的特权,将他们扶植起来,当然,前提就是他们听话,自愿缴税,不愿意缴税,或者偷奸耍滑的,朕自有办法治他们……”
“……徐师傅可能觉得奇怪,如果其他商人要走这条线做买卖该如何?朕又如何监管?其实很简单,郑芝龙已经招降,朕的水师也初具规模,那些不听话,想着可以跑倭国的商人,没有水师护航,必定会被海盗击沉的,朕想,如此几番,大家也都知道没有朕的特许,这倭国的贸易是做不成的,要想做倭国的贸易,就要听招呼,就要自愿缴税……,此虽然有些不太光明磊落,不过,海上之事,也尽是这般做的,谁的战舰厉害,在海上就得听谁的,远不是陆地上可比,为了天下黎民,朕也不得不这样做,即便是留些骂名,朕也认了……”
“……除倭国贸易线之外,朕还准备下旨让朝鲜国开埠,允许我朝的商人经商,再在我大明北方开辟数个港口,比如天津,比如山海关,比如登州烟台,胶州青岛等数个港口,初步组成一个北方的海上贸易网,以这个海上贸易网来扶植听朕招呼,愿意自愿缴税的商人,让他们壮大起来,此海上贸易网的中心,朕暂且定在上海……”
“待朕的水师再强一些,再去收拾南洋的贸易线,如此,可彻底的将海上的贸易掌握在朕的手中,那些不愿意缴税,不听招呼的商人,想做海贸,这就不可能,朕算了下,光是北方的海贸线,每年朕就可以收到不少的‘关税’,如果能将南洋的海贸线掌握,光是关税,朕初步估计,在千万两以上,如
果手稍稍重一些,收个两千万,也不是不可能……”
“……朕相信,通过此番的不断的扶植,朕手里的那批商贾,必定可以主导天下工商,必定可以压倒那些不愿缴税的商人……,江南那有些人,着实可恶,一边不愿缴税,一边为了获利,将粮田改为桑田,这直接导致了灾年朝廷没有银钱赈济不说,更是变相导致了粮价飞涨,给朝廷赈济制造困难,百姓颠沛流离,未必没有他们一份,那些人,不将他们整趴下,不将他们打倒,不把他们收拾了,是不行的……”
“……其实,只要水师掌握了海上的贸易线,这些人也就容易收拾,比如他们种出来的生丝之类的东西,很多都是销往了倭国,朝鲜,如果能断了他们贸易线,让他们没法自行贸易就行,他们产出来的东西,就只能低价卖给朕控制下的海商,朕只需不断压低收购的价格,他们自然就无法获利,重压之下,他们除了缩手,就是走朕的路子,那些不听话,妄想自己做海贸的,统统都不会回去……”
“……朕相信,开始必定有些困难,如果能坚持下来,则此策必定能成功……,徐师傅可能要担心这样对朕的名声不好,徐师傅放心,这件事,交给郑芝龙去做,是没问题的,他是积年的老海盗,对于怎么处理这些事,手到擒来,凡是朕控制之下,自愿缴税的商贾,朕必定会派水师护航,不愿缴税的,自然没水师护航,被海盗抢了,谁也保证不了,倭患于我朝,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再说说缴税和接受朕扶植商人的问题,并不是普通的缴税就可以获得朕的扶植,就可以做贸易的,如果是这般,管理必将混乱无比,必定会有无数的空子可钻,要想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贸易,简直不可能,朕借这些受控的商贾收工、商、关税之事,无疑是白日做梦,……”
“朕的打算是这样的……,前些日子,朕在南方发的那个发票的事,徐师傅应该有印象,朕给那些造船的二成补贴,要取得这二成的补贴,就得有发票,要取得发票,就得在税监那边备案,通过,要想在税监备案,取得通过,那么,就得和税监达成协议,自愿缴税,不得任何瞒报漏报,一经发现,即取消备案资格,即停止给发票,让他无法再继续做生意,甚至遭到税监严惩,……朕的意思是通过设立了门槛,选择性的培植一批可靠,容易掌握的商人,让那些商人自动、自主的缴税,而不是被动的去收税,如此,可大大节约人力,也可减少收税的手续和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朕打算,只给朕选定的、扶植的商人登记备案,自然只有这些人能拿到发票,能拿到发票,就说明这些人
缴税了,那么,就有通过海上贸易线贸易的权利,水师自然会关照于他们,其他人等,朕既不会去管他,也不会去强迫他缴税,依旧秉承朕的一贯原则,缴税自愿,朕绝不向他们提收税的事,至于他们想缴税,还得看税监愿意不愿意让他们缴税……”
“……只有如此,才能把主动权掌握在朕的手上,朕要压低生丝的收购价格,只需一句话,在税监备案过,能开发票的商贾,必定要奉行,否则,他们的备案就会被取消,发票也将被收回,再没有海上贸易的权利,虽然朕不会阻止他出海,却不会保证他海上的安全……,如此下来,既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收到工、商、关税,也可以最大程度保证不会偷税漏税,也可以压制那些不听话的商人,如果天长日久,则在税监备案,领发票,自动报税,自动缴税就成了惯例,一切皆水到渠成,无需朕再以退位来逼……”
“……二喜子那边,朕已经吩咐他,将重心移向税监,二喜子那边,也在开始发掘和挑选可靠的扶植人选,不过就是进展有些不如人意……”
“……说到扶植的人选,朕又要说到此次盐商的事上了,这些盐商里,不少人都在朕的扶植之列,比如王、梁、郭等家,他们这些人,朕是做了让步的,他们的罪责需要办,抄家什么的是必须的,但是,他们几家除了罪,还要讲他们的功,替朝廷稳定天下百姓吃盐,这是有功的,他们在朕的扶植之列,日后发家,必定不是难事,必定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所以,今日盐商案就不能留下尾巴,他们和盐商的关系,就必须斩清,日后即便发家,别人也不能因为他家从前是盐商就指责他,这一点,请徐师傅酌情处理干净,此事,对朕非常重要,没有他们几家暗中维护,盐商怕是要罢盐市的,如果鱼死网破,那种情形,朕如今想起,仍是后怕;没收盐商的家财,也绝不会如今日这般之多,都是近乎完好;再,没有他们几家的协助,朕想接手天下盐业,也不会如此顺利,如今琉璃斋已经在接手盐业,多亏他们协助,才会这般平稳,这些,都是他们有功的地方,当然,有些是不能说出来的,具体事宜,就只能麻烦徐师傅处理了……”
“……对于这批盐商,朕执意要让徐师傅教育他们,让徐师傅负责,其主要目的,还是想从这批盐商里,再遴选一批值得扶植的商贾,这批盐商,如今被彻底的踩入了泥低,又被朕从盐业里割裂出去,要想发家,就只能做其他生意,海外的贸易,或许就是他们未来的出路……”
“……这批人经历了盐商案,被踩入泥低,已经到了低谷,也应该比较好控制,具体挑选谁,徐师傅可注意,具体由二喜子
那边负责审核和挑选……,这些盐商里,还是不乏有能力者,如果能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必定可以在很短时间里开拓一番局面,这也是朕和盐商妥协的一大原因之一,慢慢的从小扶植起一批商人,这固然更可靠,比从盐商里挑选人扶植更好,可时间不等人,朕等不起那样长的时日,如今支出年年暴涨,如果不尽快想办法弥补亏空,等待朕的,就是国破家亡,故此,朕也不得不冒些风险,从这些盐商里挑选了,这些盐商,虽然没了家财,但是人脉和见识还在,能力还在,只要朕愿意扶植,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崛起,由此,才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主导天下工商,才可以收到足够的税……,想经过了盐商案,经过朕搓扁揉圆,这些盐商,也应该知道厉害,也应该有眼色……此中厉害,朕希望徐师傅能明白,朕就不一一细说……”
“……这批需要教育的盐商,徐师傅先在南京教育一段时日,然后带去上海,在上海那边教育他们,朕知道这些盐商还藏匿了家财,等盐商案过去一段日子,冷下来之后,可默许他们在上海建造住所商铺,或是做些小买卖,由此推动上海的发展,具体怎么办,朕另说,教育的科目,首先就是忠君爱国,然后是缴税的重要性,然后就让他们接触和讨论一些关于海贸,海外的知识,增进他们这方面的见识,以备挑选,这个商人的教育班,可能需要常年办下去,不可急急忙忙解散,刚开始以教育盐商为主,待日后,徐师傅可寻个由头,逐渐的放开口子,将其他有志于走这条路子的商人收入教育班,以备挑选……”。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