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池边布胃就绪。皇上的龙椅在撑开的黄龙伞下紧靠旧四,两边摆着晋王和燕王两位王爷的紫檀雕花座椅,面前均摆上新鲜瓜果。
马皇后则在另外一席招待两位王爷的家眷。男女老幼的混在一起,其中晋、燕诸妃和子女们唧唧咋咋的互相说着话儿,王妃们还是有分寸的,用纸扇掩了小嘴,在那里窃窃私语,生怕惊动了皇上和两位王爷说话,但是二王的诸子们可不然,年纪比较大一点的晋王次子朱济烨、朱济惯还能显出稳重之色,但是其他诸如朱济炫、朱济焕、朱济恨、朱济煽和燕王的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涟还有妹妹朱高妹则是为了一叠瓜子分成不同的阵营,在那里争执不休,谁也不想吃亏。
朱允坟的眼光从朱高烦、朱济惯等人的身上收回,看着晋王、燕王都在看着自己,竟然羞涩的笑了一下,把目光转向池边的各色花卉。
这些花卉都是宫中花木师经过从全国各地精心这种移植而来,经过玻璃大棚四季如春的培养,已经越了季节的限制,现在依然千姿百态,争芳斗艳。
不过这些花卉都是由于皇上的家宴而临时搬到太液池旁衬托景致,宴会结束后还要搬回去,已经十一月了,纵然是南京,也能感到那一份初冬的徒寒。
杀,坟没有想到的是,今日传召晋王入宫参与家宴,却恰巧遇到了晋王的四十二岁生辰,晋王府中正在大肆操办,却接到觐见皇上的谕旨,只好将满府的宾客都放在那里让王妃的娘家人招待,自己却举家遵从谕旨来到宫中,以显示自己的恭顺。
朱栩十二岁就被册封为晋王,皇室的优裕生活养成了他骄横放纵的习性。在就藩路上,由于鞭打了厨师徐兴祖,被朱元璋斥责,到太原后,并没有吸取教,常有不法行为,以致于被人诬告意图谋反,皇帝准备将其治罪,还是在太子朱标的力救下才得以幸免。父子几近反目,无异于当头棒喝,使朱栩不得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气焰。随后的待人接物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留下了彬彬有礼、谦恭谨慎的美名。
再加上前次入京前的遇刺,来到京师后受到的敲打,朱栩已经彻底的想过上太平王爷的生活,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彻底打消了他的一切幻想,那就是晋王当初节制的兵马,基本上都是傅友德、冯胜和王弼等人的旧部,原来是晋王节制傅友德、冯胜和王弼等人,而到了现在三人倒是成了高悬在朱桐头顶上的利剑,他没有足够的声望来震慑部属,就算是有,他现身在京师,儿子已经基本代替了自己的位置,他没有必要冒险。
朱栩和朱林不同,虽然同为塞王,但是论起威望来,则逊色于朱林不少,而且除了王府护卫之外自己的嫡系武装基本都是源于朝廷的委派,既然傅友德等人都健在,那么他在基层的威望严重缺乏,当然野心也要随之少了很多。
正因为这样,所以在接到谕旨之后,放下满府的宾客不理,赶往紫禁城中赴宴。朱允坟为此十分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有些不安,心里正在计较着怎么补偿一下。因为朱栩知道皇帝召见是为了平衡辈分之间的尴尬,才不顾一切进宫来的。
朱栩、朱林两人看到皇帝有些出神,虽然是叔叔辈的,但也不好多说,只是朱栩皱眉瞪了一眼正在争吵不休的诸子,心里暗自懊恼。悔不该将儿子们全部带来。
朱允坟终于回过神来,端起茶杯浅浅的抿了一口。微笑着道:“本来准备庆贺四叔病愈,却未曾想到打扰了三叔的寿宴,真的有些不安,这样吧,三叔,你安排一下,稍后侄儿亲自往王府为三叔贺寿,以补偿侄儿的不周之处
二王不由一愣,没有想到朱允坟第一句话竟然提到这个,朱栩马上站起来拱手道:“谢皇上恩典,不过,臣住处简陋,实在不堪陛下行尊降贵,有污雅足,这份心意,臣记下就是。”
“现在是家宴,只有叔侄,没有君臣
这样说着,却是也没有站起身来,只是招招手,示意朱栩坐下。继续说道:“打扰三叔寿宴,本来就是侄儿不该,亲往府中祝寿,却是不知四叔可有兴致同往?”
朱允坟竟然是将此事定了下来,询问起朱林来,而后者则上马上回道:“三哥寿诞,自然要去的,臣遵旨便是。”
看见大家没有意见,朱允坟将杨蝶叫过来,让他去晋王府宣布此事,并做好筹备,目的当然是让内厂做好清场工作。
事情安排妥当,午宴也准备完毕,朱允坟又堆起满脸笑容,对几位堂弟嘘寒问暖。有意的在席间考察一些王子们的学业,刻意避开公务不谈,尽拣着亲情话题相叙,一时间,也是亲情弥漫,满园温馨。
朱林在就餐时,不时感到有一股目光冷冷的看向自己,借故转身相望,却是徐妙儿拱手站在一旁以女官的身份侍驾,却是上不得台面,心知必是皇帝故意为之,所以装作不在意的模样,当是看不见,只在那里谈笑风生。
朱允坟看在眼里,却是不露声色,对于朱林,可能是他穿越回大明后第一个忌惮的人,不过随之朱林在北平,少到京师,后来被召回之后,又装疯卖傻,直到前几日才算是恢复正常,所方联丘未允愤也没有和他说讨几句话。到现在才现。朱标”分健谈的。
可能好久没有和朱栩聊天,说道兴趣高涨处,两人回忆起洪武二十三年的那次大捷。
洪武二十三年。皇帝为肃清沙漠,准备再次进行北征。这次北征分为两路,统帅正是燕王朱林和晋王朱栩,他们分别统帅北平和山西的兵马,分别自太原和北平主动出击。
燕王朱林在东路慷慨誓师,兵出古北口,一路北上搜敌。经过一番侦察,终探知乃尔不花屯兵手迤都。刚刚想要追击,天公又不作美,竟下起了漫天大雪,一时众将都慌了神,连久经沙场的副帅一颍国公傅友德也建议休整待进。
值此关键时刻,方过而立之年的朱林意气风道:“昔日李憨雪夜袭蔡州,出其不意,一战功成。此番大雪,敌必不备。正利我军进剿”。在朱林的坚持下,东路军孤军疾行,朱林亲率五百轻骑为先锋,竟神不知鬼不觉的赶到乃尔不花驻地。
两军接近后,朱捷派已归降大明的北元全国公观童前往劝降。乃尔不花得知明军赶到,顿时欲逃,朱林当机立断,将五百骑士散开,顺风大呼以做疑兵,乃尔不花以为明军大部已到,又架不住观童苦劝,一时惊疑不定。就这样拖延了一两个时辰,待傅友德率主力赶到,众军将迤都团团围住。鼓噪将进,乃尔不花见大势已去,终不得已归降。
而与燕集同时出塞的晋王却没有见到敌人的踪影。尽管,对游牧不定的蒙古,这是常事,不能说晋王作战不力,但毕竟是无功而还,无,形中衬托得燕王似乎是武功煊赫,智勇冠于诸王了。也正是因为这次北征,才使得朱栩和朱橡的威望拉开了距离。
不过,由于现在晋王在一侧,加之是朱栩的寿诞,所以朱林叙说的语调十分平和,仿佛这场大捷与己无关似的。
但在朱允坡听来,却是有些新鲜。因为他对这些征战本来就不太熟悉,待到听说观童和乃尔不花的名号后,才心里一动,笑着接道:“看来蒙元也有识大体之士,不如四叔拟个,名单,将其召至京师,侄儿对其大加封赏,才能彰显我大明对他们的重视”
朱林愕然止住笑声,有些惊异的望着朱允坟,随后就觉自己反应过激,马上装作被呛水的模样,掩嘴咳嗽起来,用来逃避当时的尴尬。
刚才虽然说得平淡,但朱栩听着也是心里不是滋味,那场仗要是换成他遭遇蒙元残兵,说不定也是这个效果,但是时不待人啊,尽管没有人说过他的不是,但朱栩在想起时也是觉得心中颇为不甘,但是不高兴归不高兴,看见朱林如此,也只能上前打个,圆场。
笑道:“陛下说过今日家宴,不谈国事的,稍后再说吧”
朱允坟这才醒悟过来,自己还是犯了老毛病,只要是提及燕王的势力,就像慢慢的削除,不过这次毕竟是当着朱林的面,做的也太明显了一点。听见朱栩如此说,马上端起了桌上的一杯酒,饮下,道:“三叔说的对,是侄儿失言,自罚一杯,还望四叔不要放在心上。”
朱栩和朱林忙称不敢,将自己面前的酒也是端起一饮而尽。
稍后,酒足饭饱,在太监、宫女穿梭着撤去宴席当口,看到叽叽喳喳的王妃、王子们,遂和二王一起,移至御花园枫林边缘的万安亭憩。
四周寂静无人,初冬季节催动着落叶纷纷飘下,三人坐在亭中,看着四处的片片落红,四周早有侍卫守卫,而在万安亭中,除了朱允坟、朱栩、朱林之外,还有一个面目稍显稚嫩的少年侍卫,不是刘是谁。
三人在万安亭内坐定,朱栩、朱林二人的目光,早就注意到摆在亭角的两口箱子上,显然是皇帝事先的安排,但是却不好开口问,只得疑惑的不时瞄上一眼。
看着二王的表情,朱允坟暗自好笑,这才是他今日留燕王、召晋王的目的,现在只是刚刚揭开帷幕而已,叹了口气,道:“今日四叔在正心殿说侄儿没有善待诸王,殊不知,侄儿也是有难言之隐啊!!”
说着,让刘将两口箱子打开,朱栩、朱林二人站起走近,才看见满盈盈的全是装满了奏章,随意的取出几份来看,竟然全是弹劾诸王不法的奏折。两人对视一眼,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朱允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难道是想说服自己二人削藩之议?难道是想拿这些奏折来威胁他们二人,还走向叔王诉苦?
朱允坟站起,走到箱子旁边,随意的拿起一份奏折连打开也没有打开,就随手递给朱栩,道:“这是参奏湘王伪造宝钞及擅杀人的”
“这是告齐王所犯的不法之事的。
“这是举报代王图谋不轨、胡作非为”
“这是西平侯沐晨上告氓王朱粳伙同指挥宗麟所犯之罪行
,。
朱允坟手不停歇,一口气从箱子里面拿出了十数份奏折,看也不看,就信口说的丝毫不差,显然是早已经看的滚瓜烂熟,看到皇上还要从中拾取,朱栩慌忙喊了一声:“皇上,”
但是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些都是举报诸王不法的奏折,肯定也少不了他和朱林的,想到此处,牺在当场。朱允愤看到他们二人的表情,遂长叹身,甘洲帐来,幽幽说道:
“侄儿登基以来,共计收到告诸王不法之事奏折计五百七十三封,藩王无一幸免,全部剑指皇室,贤明如蜀王、无争如楚王”甚至以三叔之和蔼、四叔之大功、鲁王之年幼也在被弹劾之列
“侄儿每天惶恐不安,生怕就此辜负了皇祖父的厚望,今日想问一句,若是换成二位叔王,该当如何面对这般状况?”
朱栩、朱林心中凛然一惊,也不顾什么叔侄辈分,连忙一躬到底,低声道:“臣不敢,是臣等行事无状,让陛下担忧了。”
朱允烦黯然不语,等待着二人继续说下去,这种情况,本来就是他通过黄子澄、尹昌隆、练子宁和方孝孺等人,使削藩变成半公开的状态。等于鼓励天下人告诸藩王的不法阴事。于是大明上下出现高度的政治热情,朝野之间踊跃参政议政,纷纷出来检举和揭各地藩王。
不过,之所以出现疼样的豪华的场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朱元璋规定,亲王地位比皇帝和皇太子低一等,明显比文武百官地位要高,这就造成这样的局面:百官都怕藩王,那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在朱允坟暗示削藩之前,即使有人知道了藩王们所做的不法之事,可又有谁不想活了,去给藩王“找刺”呢?而现在不同了,皇帝等于私下为大家撑腰,于是就出现纷纷出来检举和揭的局面,谁不想把自己身边的这个刺头去掉,自己好安心的当官呢?
“允坟岂不知叔王们都是长辈,但是此消彼长,侄儿先没有皇祖父的威严,难以震接百官,然则各叔王府中良莠不齐,在败坏着皇家声誉,让百官有迹可循。
看着二王默然不语,朱允坟又加把火说道:“允坟其实也不想有损骨肉之宜,毕竟都是我们朱家血脉,但是安庆姑姑府中管事周保行事不端,地方官吏玄意捧杀。株连姑父欧阳伦身亡,姑姑守寡在家之事历历在目,使侄儿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
这一手颠倒黑白,朱允坟现在用起来是炉火纯青了,不说是诸王不法,只是说王府之中良莠不齐,拿安庆公主的事情做例子,把这些行为全部都推给已经驾崩了的老朱,其实事情的真相如何,朱栩、朱林二人何尝心里不清楚明白,有的事情是不能挑明了说的,说出来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皇上如此说,何尝不是给大家相互一个台阶呢。
不过听到皇上说到这个,份上,两人心里清楚自己是要有所表示了,就比如朱允坟可以自称侄儿和允坟之名,称呼他们二人为叔叔一样,皇帝敢这么称呼,他们却不敢应声或者附和,只是按照礼制称臣,还得显出十分恭顺的样子。
朱栩先退了一步,然后语气低沉的说道:“皇上能有这份心思,已经是足够了,臣回去后,一宾以家人府令的身份告诫宗室约束弈中奉公守法,不再让陛下烦心
朱橡则不然,他心里明白自己的一切都落入了皇帝眼中。而朱允坟为什么没有说的太明白,他也不清楚,反正要是换成是他,还不利用这些置人于死地,心里暗暗有些不屑皇帝优柔寡断的同时,也多了一份侥,幸。不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于是开口道:
“皇上,臣认为应该将《永鉴录》和《皇明祖》再次分诸王,严加告诫,再有违反,则严惩不贷,但是朝野的攀诬之风,恐怕也要
朱栩的眉头一皱,马上意识到朱林想要说什么,心里也是讶然,四弟不像那种没有分寸的人啊,为何会说出这般没有分寸的话,开口截道:“朝野攀诬,那也要有些风闻言传,诸王不端,是无可辩驳的,大明乃是朱家大明,皇室乃是天下表率,还是要从宗室着手比较好些,至于攀诬之事,若是惩戒太过,恐怕会阻塞言路”
“但是不惩戒,也会助长歪风!!!”。朱允坟接了这么一句,令两人又感到一阵的意外。于是齐声问道:“那皇上之意?”
“联之意o”
朱允烦用手掩嘴轻咳一声,改口道:“以允坟之见,就算是约束叔王府中,也难免会遭到心怀不轨之人攻击,侄儿压制这许多奏折,“惶恐之心已经生之,更何况今后再有事端,将如何处置,心中的确没有把握。”
“更何况宗室自古以来都受到朝野诟病,皇祖父当初立法严苛,尚不能使朝野心服,鉴于如此,允坟觉得,家人府应该召集叔王们进京商议宗室诸藩法制完善事宜,请博学大儒、名士旁观,然后将结果昭告天下,使众人知晓,使其不能胡乱攀诬,如此以来,宗室可保永世无忧矣”。
“召集诸王进京?。朱栩脸上变了颜色,朱林的心里骤然一紧,却是生出一股怒气,心道:“你以为诸王都是傻子吗?进京完善法制,还不如说坐等削藩呢?。子,慢慢来,谢谢!!
马皇后则在另外一席招待两位王爷的家眷。男女老幼的混在一起,其中晋、燕诸妃和子女们唧唧咋咋的互相说着话儿,王妃们还是有分寸的,用纸扇掩了小嘴,在那里窃窃私语,生怕惊动了皇上和两位王爷说话,但是二王的诸子们可不然,年纪比较大一点的晋王次子朱济烨、朱济惯还能显出稳重之色,但是其他诸如朱济炫、朱济焕、朱济恨、朱济煽和燕王的两个儿子朱高煦、朱高涟还有妹妹朱高妹则是为了一叠瓜子分成不同的阵营,在那里争执不休,谁也不想吃亏。
朱允坟的眼光从朱高烦、朱济惯等人的身上收回,看着晋王、燕王都在看着自己,竟然羞涩的笑了一下,把目光转向池边的各色花卉。
这些花卉都是宫中花木师经过从全国各地精心这种移植而来,经过玻璃大棚四季如春的培养,已经越了季节的限制,现在依然千姿百态,争芳斗艳。
不过这些花卉都是由于皇上的家宴而临时搬到太液池旁衬托景致,宴会结束后还要搬回去,已经十一月了,纵然是南京,也能感到那一份初冬的徒寒。
杀,坟没有想到的是,今日传召晋王入宫参与家宴,却恰巧遇到了晋王的四十二岁生辰,晋王府中正在大肆操办,却接到觐见皇上的谕旨,只好将满府的宾客都放在那里让王妃的娘家人招待,自己却举家遵从谕旨来到宫中,以显示自己的恭顺。
朱栩十二岁就被册封为晋王,皇室的优裕生活养成了他骄横放纵的习性。在就藩路上,由于鞭打了厨师徐兴祖,被朱元璋斥责,到太原后,并没有吸取教,常有不法行为,以致于被人诬告意图谋反,皇帝准备将其治罪,还是在太子朱标的力救下才得以幸免。父子几近反目,无异于当头棒喝,使朱栩不得不反省自己的行为收敛自己的气焰。随后的待人接物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留下了彬彬有礼、谦恭谨慎的美名。
再加上前次入京前的遇刺,来到京师后受到的敲打,朱栩已经彻底的想过上太平王爷的生活,其中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彻底打消了他的一切幻想,那就是晋王当初节制的兵马,基本上都是傅友德、冯胜和王弼等人的旧部,原来是晋王节制傅友德、冯胜和王弼等人,而到了现在三人倒是成了高悬在朱桐头顶上的利剑,他没有足够的声望来震慑部属,就算是有,他现身在京师,儿子已经基本代替了自己的位置,他没有必要冒险。
朱栩和朱林不同,虽然同为塞王,但是论起威望来,则逊色于朱林不少,而且除了王府护卫之外自己的嫡系武装基本都是源于朝廷的委派,既然傅友德等人都健在,那么他在基层的威望严重缺乏,当然野心也要随之少了很多。
正因为这样,所以在接到谕旨之后,放下满府的宾客不理,赶往紫禁城中赴宴。朱允坟为此十分欣慰的同时,也感到有些不安,心里正在计较着怎么补偿一下。因为朱栩知道皇帝召见是为了平衡辈分之间的尴尬,才不顾一切进宫来的。
朱栩、朱林两人看到皇帝有些出神,虽然是叔叔辈的,但也不好多说,只是朱栩皱眉瞪了一眼正在争吵不休的诸子,心里暗自懊恼。悔不该将儿子们全部带来。
朱允坟终于回过神来,端起茶杯浅浅的抿了一口。微笑着道:“本来准备庆贺四叔病愈,却未曾想到打扰了三叔的寿宴,真的有些不安,这样吧,三叔,你安排一下,稍后侄儿亲自往王府为三叔贺寿,以补偿侄儿的不周之处
二王不由一愣,没有想到朱允坟第一句话竟然提到这个,朱栩马上站起来拱手道:“谢皇上恩典,不过,臣住处简陋,实在不堪陛下行尊降贵,有污雅足,这份心意,臣记下就是。”
“现在是家宴,只有叔侄,没有君臣
这样说着,却是也没有站起身来,只是招招手,示意朱栩坐下。继续说道:“打扰三叔寿宴,本来就是侄儿不该,亲往府中祝寿,却是不知四叔可有兴致同往?”
朱允坟竟然是将此事定了下来,询问起朱林来,而后者则上马上回道:“三哥寿诞,自然要去的,臣遵旨便是。”
看见大家没有意见,朱允坟将杨蝶叫过来,让他去晋王府宣布此事,并做好筹备,目的当然是让内厂做好清场工作。
事情安排妥当,午宴也准备完毕,朱允坟又堆起满脸笑容,对几位堂弟嘘寒问暖。有意的在席间考察一些王子们的学业,刻意避开公务不谈,尽拣着亲情话题相叙,一时间,也是亲情弥漫,满园温馨。
朱林在就餐时,不时感到有一股目光冷冷的看向自己,借故转身相望,却是徐妙儿拱手站在一旁以女官的身份侍驾,却是上不得台面,心知必是皇帝故意为之,所以装作不在意的模样,当是看不见,只在那里谈笑风生。
朱允坟看在眼里,却是不露声色,对于朱林,可能是他穿越回大明后第一个忌惮的人,不过随之朱林在北平,少到京师,后来被召回之后,又装疯卖傻,直到前几日才算是恢复正常,所方联丘未允愤也没有和他说讨几句话。到现在才现。朱标”分健谈的。
可能好久没有和朱栩聊天,说道兴趣高涨处,两人回忆起洪武二十三年的那次大捷。
洪武二十三年。皇帝为肃清沙漠,准备再次进行北征。这次北征分为两路,统帅正是燕王朱林和晋王朱栩,他们分别统帅北平和山西的兵马,分别自太原和北平主动出击。
燕王朱林在东路慷慨誓师,兵出古北口,一路北上搜敌。经过一番侦察,终探知乃尔不花屯兵手迤都。刚刚想要追击,天公又不作美,竟下起了漫天大雪,一时众将都慌了神,连久经沙场的副帅一颍国公傅友德也建议休整待进。
值此关键时刻,方过而立之年的朱林意气风道:“昔日李憨雪夜袭蔡州,出其不意,一战功成。此番大雪,敌必不备。正利我军进剿”。在朱林的坚持下,东路军孤军疾行,朱林亲率五百轻骑为先锋,竟神不知鬼不觉的赶到乃尔不花驻地。
两军接近后,朱捷派已归降大明的北元全国公观童前往劝降。乃尔不花得知明军赶到,顿时欲逃,朱林当机立断,将五百骑士散开,顺风大呼以做疑兵,乃尔不花以为明军大部已到,又架不住观童苦劝,一时惊疑不定。就这样拖延了一两个时辰,待傅友德率主力赶到,众军将迤都团团围住。鼓噪将进,乃尔不花见大势已去,终不得已归降。
而与燕集同时出塞的晋王却没有见到敌人的踪影。尽管,对游牧不定的蒙古,这是常事,不能说晋王作战不力,但毕竟是无功而还,无,形中衬托得燕王似乎是武功煊赫,智勇冠于诸王了。也正是因为这次北征,才使得朱栩和朱橡的威望拉开了距离。
不过,由于现在晋王在一侧,加之是朱栩的寿诞,所以朱林叙说的语调十分平和,仿佛这场大捷与己无关似的。
但在朱允坡听来,却是有些新鲜。因为他对这些征战本来就不太熟悉,待到听说观童和乃尔不花的名号后,才心里一动,笑着接道:“看来蒙元也有识大体之士,不如四叔拟个,名单,将其召至京师,侄儿对其大加封赏,才能彰显我大明对他们的重视”
朱林愕然止住笑声,有些惊异的望着朱允坟,随后就觉自己反应过激,马上装作被呛水的模样,掩嘴咳嗽起来,用来逃避当时的尴尬。
刚才虽然说得平淡,但朱栩听着也是心里不是滋味,那场仗要是换成他遭遇蒙元残兵,说不定也是这个效果,但是时不待人啊,尽管没有人说过他的不是,但朱栩在想起时也是觉得心中颇为不甘,但是不高兴归不高兴,看见朱林如此,也只能上前打个,圆场。
笑道:“陛下说过今日家宴,不谈国事的,稍后再说吧”
朱允坟这才醒悟过来,自己还是犯了老毛病,只要是提及燕王的势力,就像慢慢的削除,不过这次毕竟是当着朱林的面,做的也太明显了一点。听见朱栩如此说,马上端起了桌上的一杯酒,饮下,道:“三叔说的对,是侄儿失言,自罚一杯,还望四叔不要放在心上。”
朱栩和朱林忙称不敢,将自己面前的酒也是端起一饮而尽。
稍后,酒足饭饱,在太监、宫女穿梭着撤去宴席当口,看到叽叽喳喳的王妃、王子们,遂和二王一起,移至御花园枫林边缘的万安亭憩。
四周寂静无人,初冬季节催动着落叶纷纷飘下,三人坐在亭中,看着四处的片片落红,四周早有侍卫守卫,而在万安亭中,除了朱允坟、朱栩、朱林之外,还有一个面目稍显稚嫩的少年侍卫,不是刘是谁。
三人在万安亭内坐定,朱栩、朱林二人的目光,早就注意到摆在亭角的两口箱子上,显然是皇帝事先的安排,但是却不好开口问,只得疑惑的不时瞄上一眼。
看着二王的表情,朱允坟暗自好笑,这才是他今日留燕王、召晋王的目的,现在只是刚刚揭开帷幕而已,叹了口气,道:“今日四叔在正心殿说侄儿没有善待诸王,殊不知,侄儿也是有难言之隐啊!!”
说着,让刘将两口箱子打开,朱栩、朱林二人站起走近,才看见满盈盈的全是装满了奏章,随意的取出几份来看,竟然全是弹劾诸王不法的奏折。两人对视一眼,心里有些忐忑,不知道朱允坟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难道是想说服自己二人削藩之议?难道是想拿这些奏折来威胁他们二人,还走向叔王诉苦?
朱允坟站起,走到箱子旁边,随意的拿起一份奏折连打开也没有打开,就随手递给朱栩,道:“这是参奏湘王伪造宝钞及擅杀人的”
“这是告齐王所犯的不法之事的。
“这是举报代王图谋不轨、胡作非为”
“这是西平侯沐晨上告氓王朱粳伙同指挥宗麟所犯之罪行
,。
朱允坟手不停歇,一口气从箱子里面拿出了十数份奏折,看也不看,就信口说的丝毫不差,显然是早已经看的滚瓜烂熟,看到皇上还要从中拾取,朱栩慌忙喊了一声:“皇上,”
但是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些都是举报诸王不法的奏折,肯定也少不了他和朱林的,想到此处,牺在当场。朱允愤看到他们二人的表情,遂长叹身,甘洲帐来,幽幽说道:
“侄儿登基以来,共计收到告诸王不法之事奏折计五百七十三封,藩王无一幸免,全部剑指皇室,贤明如蜀王、无争如楚王”甚至以三叔之和蔼、四叔之大功、鲁王之年幼也在被弹劾之列
“侄儿每天惶恐不安,生怕就此辜负了皇祖父的厚望,今日想问一句,若是换成二位叔王,该当如何面对这般状况?”
朱栩、朱林心中凛然一惊,也不顾什么叔侄辈分,连忙一躬到底,低声道:“臣不敢,是臣等行事无状,让陛下担忧了。”
朱允烦黯然不语,等待着二人继续说下去,这种情况,本来就是他通过黄子澄、尹昌隆、练子宁和方孝孺等人,使削藩变成半公开的状态。等于鼓励天下人告诸藩王的不法阴事。于是大明上下出现高度的政治热情,朝野之间踊跃参政议政,纷纷出来检举和揭各地藩王。
不过,之所以出现疼样的豪华的场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由于朱元璋规定,亲王地位比皇帝和皇太子低一等,明显比文武百官地位要高,这就造成这样的局面:百官都怕藩王,那别人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在朱允坟暗示削藩之前,即使有人知道了藩王们所做的不法之事,可又有谁不想活了,去给藩王“找刺”呢?而现在不同了,皇帝等于私下为大家撑腰,于是就出现纷纷出来检举和揭的局面,谁不想把自己身边的这个刺头去掉,自己好安心的当官呢?
“允坟岂不知叔王们都是长辈,但是此消彼长,侄儿先没有皇祖父的威严,难以震接百官,然则各叔王府中良莠不齐,在败坏着皇家声誉,让百官有迹可循。
看着二王默然不语,朱允坟又加把火说道:“允坟其实也不想有损骨肉之宜,毕竟都是我们朱家血脉,但是安庆姑姑府中管事周保行事不端,地方官吏玄意捧杀。株连姑父欧阳伦身亡,姑姑守寡在家之事历历在目,使侄儿胆战心惊,不知如何是好
这一手颠倒黑白,朱允坟现在用起来是炉火纯青了,不说是诸王不法,只是说王府之中良莠不齐,拿安庆公主的事情做例子,把这些行为全部都推给已经驾崩了的老朱,其实事情的真相如何,朱栩、朱林二人何尝心里不清楚明白,有的事情是不能挑明了说的,说出来就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皇上如此说,何尝不是给大家相互一个台阶呢。
不过听到皇上说到这个,份上,两人心里清楚自己是要有所表示了,就比如朱允坟可以自称侄儿和允坟之名,称呼他们二人为叔叔一样,皇帝敢这么称呼,他们却不敢应声或者附和,只是按照礼制称臣,还得显出十分恭顺的样子。
朱栩先退了一步,然后语气低沉的说道:“皇上能有这份心思,已经是足够了,臣回去后,一宾以家人府令的身份告诫宗室约束弈中奉公守法,不再让陛下烦心
朱橡则不然,他心里明白自己的一切都落入了皇帝眼中。而朱允坟为什么没有说的太明白,他也不清楚,反正要是换成是他,还不利用这些置人于死地,心里暗暗有些不屑皇帝优柔寡断的同时,也多了一份侥,幸。不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于是开口道:
“皇上,臣认为应该将《永鉴录》和《皇明祖》再次分诸王,严加告诫,再有违反,则严惩不贷,但是朝野的攀诬之风,恐怕也要
朱栩的眉头一皱,马上意识到朱林想要说什么,心里也是讶然,四弟不像那种没有分寸的人啊,为何会说出这般没有分寸的话,开口截道:“朝野攀诬,那也要有些风闻言传,诸王不端,是无可辩驳的,大明乃是朱家大明,皇室乃是天下表率,还是要从宗室着手比较好些,至于攀诬之事,若是惩戒太过,恐怕会阻塞言路”
“但是不惩戒,也会助长歪风!!!”。朱允坟接了这么一句,令两人又感到一阵的意外。于是齐声问道:“那皇上之意?”
“联之意o”
朱允烦用手掩嘴轻咳一声,改口道:“以允坟之见,就算是约束叔王府中,也难免会遭到心怀不轨之人攻击,侄儿压制这许多奏折,“惶恐之心已经生之,更何况今后再有事端,将如何处置,心中的确没有把握。”
“更何况宗室自古以来都受到朝野诟病,皇祖父当初立法严苛,尚不能使朝野心服,鉴于如此,允坟觉得,家人府应该召集叔王们进京商议宗室诸藩法制完善事宜,请博学大儒、名士旁观,然后将结果昭告天下,使众人知晓,使其不能胡乱攀诬,如此以来,宗室可保永世无忧矣”。
“召集诸王进京?。朱栩脸上变了颜色,朱林的心里骤然一紧,却是生出一股怒气,心道:“你以为诸王都是傻子吗?进京完善法制,还不如说坐等削藩呢?。子,慢慢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