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小赤婴一见猛虎伤了父亲,勃然大怒。

    只见他小小年纪不但没被这突如其来的恐惧吓住,反倒是拿起一根木棒冲上去就要解救父亲。

    父亲背上鲜血直流,在地上边与猛虎搏斗边喊道:“儿子!快跑!”

    小赤婴哪里还听得到?他冲过去用小手一指那猛虎大声喝道:“你这畜牲!竟敢伤我父君,休要动得!”

    说来奇怪,那只猛虎见他奔来,居然伏首卧地不敢动弹。

    他举起棍棒便打,直打得那只猛虎头破血流,皮开肉绽。

    父亲见状连忙阻止,叫他住手言道:“儿子,你看这畜牲既然已经知错了,你且饶了它这次,任它去吧。”

    他扶起父亲之后,看见那虎仍趴在地上,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它不住地望着他。

    他愤怒地冲它喊道:“我父饶你不死,还不快滚!”

    猛虎听了扭头便跑,稍时便消失在密林丛中。

    小赤婴好不容易把父亲搀扶回家,邻居们得知父亲被虎所伤,纷纷前来探望或问候。

    当人们问起原因,父亲则把小赤婴喝退猛虎之事,对众人详细讲述一遍。

    此事一出,人们由不得联想到赤婴出生时那天夜里所发生的奇怪事情。

    那夜自称九天玄女者,声称此子为神农转世。

    因为父亲一生忠厚诚实,所以众人听了他的言述,俱都深信不疑。

    当时,他与父亲所居人群并不太多,其部落和疆域也不太大。

    自从此事发生之后,“猛虎惧童”之说便一下传扬开去,并且人们俱都以为神农在此转世,日后定能保得这方祥和安宁,民生富足。

    再加上父亲善于助人,帮人田作耕耘,又常常解救众人之苦,故此人们十分愿意在此落户生根,纷纷从四面八方迁来,聚集在周围,渐渐形成了今天这样一个庞大的部落群体,人们推崇父君为酋长。

    从此,这个部落安居乐业,人们互相帮助,十分和谐。

    而父君灵位上方悬挂着的那幅女神圣像,正是根据父亲讲述,他与九天玄女在电闪中一面之缘,刻画而成,父亲一直将圣母供奉在后宅庭堂之内。

    且说,烈山氏赤婴(炎帝)着实是神农氏转世。

    那天,人皇神农氏奉旨随九天玄女到天庭朝贺玉帝,玉帝命他下凡安扶天下黎庶,由九天玄女陪同,二圣出南天门赶往凡间,当行至姜水时。

    九天玄女得知其父好善乐施、为人忠厚诚实,是位正人君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善人居然半生无子,常常为此忧心忡忡。

    九天玄女觉得不公,暗自言道:“这般厚德仁慈之人,岂能让其断了香火?使其身后无人承业,实在惋惜!日后谁还为善?”

    可九天玄女掐指一算,方知神农若投身于此,少年时候会有一段痛苦人生,怎奈定数所在,岂能违之。

    于是,九天玄女命神农化作龙形投入其母怀中,从此,其母身怀有孕。

    父亲得知兴奋不已,邻里们也纷纷前来道贺。

    直至其母临盆,那天夜里,玄女圣母再度下界来见父亲,叫他迎接神农降世,时逢四月二十八日,神农炎帝便降世于姜氏人家。

    可是,神农炎帝毕竟是圣尊下凡,他奉其天命,认其定数,只当这天地间有轮回之理。

    虽说少儿时期命苦,但是若能遵循天理、天道、天意,并以一生为仁、为善、为贤、为慈,苍天有眼,日后定会苦尽甘来,前程无限。

    正是因为其父和烈山氏炎帝两代人的功德,天眼慈明,使得姜氏后代辈辈荣耀,后继兴旺。

    说到姜氏光宗耀祖者,最显赫或闻名于世者当属姜尚,姜子牙,人称姜太公。

    姜子牙先祖姜伯夷,乃是炎帝之重孙,在唐尧时期掌管礼宜,后在虞舜时期做过国相,主管太岳,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

    故此,其后人便以吕为姓,姜尚亦称“吕尚”。姜尚其人才识渊博,善用兵法,曾以毕生精力著有《六韬》和《三略》兵书。

    有关姜子牙,民间传说颇多。

    他七十有余仍怀才不遇,其师元始天尊早知天数已定,命他下山封神,对其言道:“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你与我代劳下山封神,扶助明主,日后身为将相亦不枉你修行四十年之功……”

    他离开昆仑山来到渭水,在潘溪水边以钓鱼为生。

    后来周文王得知他才高八斗,于是重用。

    在讨商伐纣之时,又被周武王姬发拜为相父,于是他大开杀戒,斩将封神。

    姜子牙身为炎帝之后,至今仍被人们所尊崇,实为先祖之功德,后辈之荣耀。

    喻理说事,当今同样如此。

    为人处世,要为自己后代积善累德,方能使人尊崇,使其后人受之福禄,光宗耀祖,后继发达。

    再说,神农炎帝一生为人厚道、仁慈、和霭可亲,他把毕生精力致力于医术研究,本部落以及周围族群都知他医德高尚,有求必应。

    四面八方的百姓纷纷前来求助于他,人们对他却也十分崇拜和尊敬。

    炎帝一生儿女俱全,可谓是子孙满堂,这就是他积善聚德之功。

    常言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何为神仙?人这一生受人尊崇,得人爱戴,使后辈们信奉和敬仰,“留芳百世为神仙”。

    炎黄二帝何偿不是如此。

    此时此刻,炎帝在供案前触景生情,忆起父君一生和自己孩提时之不幸,不禁潸然泪下。

    正当他沉进在往事回忆当中,通事官进来禀道:“启奏君主,轩辕黄帝差相臣前来议和,正在庭外等候,请君主定夺。”

    虽说炎帝仁厚,但对于轩辕无端侵扰,又伤了诸多无辜百姓和兵将,他不由得怒气冲顶,大声叫道:“不见!”

    “且慢,请圣君息怒。”大鸿进来,知炎帝余气未消,忙弓身施礼言道:“大鸿叩见圣君,请圣君不必动怒。”

    炎帝见是大鸿,问道:“你不是去了阪泉?为何去而复返?今又到此做甚?”

    大鸿道:“回禀圣君,我刚到阪泉,见轩辕兵将已经退至阪泉境外,并差国相风后来此议和,我本不想引见,可风后三番五次请求,处于礼节,只好倍他面见圣君。”

    炎帝又问道:“风后前来议和,意欲何为?”

    大鸿答道:“风后乃是轩辕重臣,又是一国之相,据他所说,轩辕对于兵将误入阪泉乃至于双方交战,当初他并不知晓,为此他深感愧疚,如今得知圣君被伤,特命风后前来探望,并向圣君请罪议和,若圣君应允,日后轩辕会亲自登门谢罪,故而,我便陪同风后来见圣君。风后已在庭外等候多时,可否一见,请圣君定夺。”

    且说,炎帝毕竟是位宽厚仁德之君,闻知轩辕自愧,又差重相议和,倘若不见未免不近人情。

    可他转念一想,自己并非三岁顽童,他打也打了,伤也伤了,如今又差人议和,岂能三言两语就此罢休?他是何居心?

    然而,风后就在庭外,是否见他,实难决定。

    他辗转半晌,并向大鸿说明了心中所虑,问道:“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炎君问话,使大鸿也甚感为难。

    二人正在举棋不定之时,忽有通事官来扱:“禀报君主,厅外有位自称是燃灯佛祖者求见。”

    炎帝急忙问道:“燃灯又是何许人也?”

    大鸿摇头道:“暂且不知,我想,他既然自称佛祖,想必此人有些来头,圣君不妨先召见于他,到时一问便知底细。”

    炎帝也想知道这位燃灯佛祖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今日至此意欲何为?

    于是,炎帝向通事官说道:“请燃灯佛祖到议事大厅相见。”正是:

    圣雄出于乱世尘,

    因果扱应警子孙。

    今朝佛祖念禅语,

    他日梵音度芸芸。

    谷溪注:本人的长篇小说《村子里的花姑娘》正在蓄势待发。写书不容易,请朋友多多支持和关照,并多提宝贵建议或批评指正。请朋友们相互转告,欢迎阅读和收藏。谢谢。

章节目录

神仙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谷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十三回 神农下界做炎帝(二)-道家神仙圣诞谱,神仙谱,笔趣阁并收藏神仙谱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