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风云
贞观二十年六月初三,李大帝下了道令所有人震惊的圣旨。在所有人没明白什么事儿的时候,兵部侍郎侯君集再次被免职待用。老侯算是运气不错,只是免职而已。而中书侍郎杜正伦就没那么好运了,直接被下了大狱,连同杜正伦一起被抓进大狱的前前后后有四十余人。
一时间长安城内风声鹤唳,官员们都夹着腿走路。不知道李大帝这次又闹什么邪性。
又去卫公府探望了一次李靖,老李已经瘦了一圈,人的精神更加不济,几乎连说话的力气的没有了。
出了卫公府,看看阴沉沉的天气,心里沉甸甸的。高句丽大胜之后,貌似天下太平了,李大帝这会儿出手,明显是想玩清算了。至于清算什么?废太子李承乾的事儿上次清算揭了一层皮,如今打算削块肉了
不给李承乾的人全部撸平,怎么培养李治的人?在李大帝眼里,李治的性子过于宽厚仁慈(说难听的就是心肠软。),所以他这铁血大帝打算亲手为儿子铺路了
这一点从如今太子府的那些官员的升迁变动就能看出端倪也正因为这样,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岑文本等一帮子大臣才会装聋作哑的玩沉默
至于为什么对侯君集网开一面,怕是跟老侯抽身早,功劳大有关系。加上这次东征高句丽,老侯又挣了一笔功劳,所以才为自己挣出了一条生路。
呵呵,李大帝开来是打算让老侯清闲两年了,李治不上台前,李大帝是不会再启用老侯的。父抑子扬,这是父子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中常有的戏码。
又托侯成业送了老侯四个字——吃喝玩乐
凭老侯的智商,这就足够了
《道藏》后四卷的编纂工作,也已经提上了日程。孙思邈当仁不让的成为《灵之源卷》的总负责。至于《术之演卷》,也自然不会有人跟袁天罡抢生意。李淳风主动提出要负责《奥之咒卷》,结果我一寻思,不行,这活儿还得我接因为剩下的《符之篆卷》我接不合适为什么?因为那卷刻了树皮上的兵书。《符之篆卷》涉及大篆的地方太多,露巧不如藏拙李大帝最近心思重,咱一点儿尾巴都不能让他抓,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点儿没错。所以我干脆抢了李淳风的活儿,仗着小师叔的身份,愣给李淳风赶去负责《符之篆卷了》
这儿正掳袖子,磨砚台的准备开工呢李大帝下旨,召琅邪郡公李逸入朝觐见
呃……这时候召我干嘛?
传旨的太监面生,不认识。接了旨意后,顺手塞了个琉璃配饰在他手里,那个太监先是微微一愣,然后假装咳嗽两声,不着痕迹的就给配饰藏了袖子里。
哈哈,看架势那也是老油子啊不错,只要他敢伸手,我这心里就有底了
“这位总管大人如何称呼啊?”我笑眯眯的抱抱拳道。
“哪敢承琅邪公询问,卑职姓陈,恬为内廷三品总管太监。”那个太监客气的冲我行个礼道。
噢,三品总管太监,身份不低,跟老钱一个等级。
“不知陛下这次召见,可还有其他大臣在?”我问道。
“赵公、梁公、褚大人、岑大人等朝廷重臣都在”陈公公笑笑道。
点点头,看架势不是找我兴师问罪的,虽然我也没啥罪过,但这种一家言的社会,说你有罪就有罪,你还没个辩解,这心里都落下病根儿了
整理整理道袍,抱着白玉拂尘,走看看李大帝又想抓我什么差
一路来了御书房。
通报之后,进屋一看,果然啊人挺齐全,除了李大帝、李治之外,老长孙、老房、老褚、老岑都在,人挺齐全。
“卑职李逸,参见陛下、太子和诸位大人。”恭恭敬敬行了个礼,给白玉拂尘抱了怀里,这得让大家看清楚,我可是道士
“乐休免礼”李大帝点点头道:“找你前来,是想跟你谈谈关于《道藏》的事儿”
呃……那是不是该给袁天罡、孙思邈、李淳风一起找来才合适?
“启禀陛下,《道藏》乃孙大师、袁师兄、李师侄与微臣共同编纂,很多地方微臣也不敢说领会,若您有兴趣讨论,您看是不是给孙大师、袁师兄、淳风师侄一起请来,加上在座诸公,定能给这书剖析的精致入微。”
“不用”李大帝一挥手,笑道:“这《道藏》博大精深,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岂是只言片语能解释的清楚的?这次召你来,是想跟你说,《太极卷》将单独列出,刊印天下,以传播道家经意之妙。至于其他各卷,朕认为不宜广印,所以决定等其余各卷编纂成功后,刊印十套,赐给天下十大道院收藏。乐休你以为如何?”
呃……?李大帝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但若真这样,我不免有点儿喧宾夺主的嫌疑啊
“陛下考虑的果然周全。”我先躬身行礼,然后才道:“《太极卷》乃孙大师、袁师兄、淳风师侄与几十位自发前来帮忙编纂《道藏》的道友共同之心血,能得陛下赏识,刊印天下,实乃大幸相信孙大师、袁师兄、淳风师侄与几十位道友之名也必将因此书而传世此乃陛下之大恩典,大家自然不会有异议,微臣代他们先行谢过陛下圣恩至于微臣,纯属凑热闹而已,出力甚少,不配享此殊荣还望陛下明鉴。”
这招儿大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家都愣了一下。
李大帝看看我,一时间似乎不知道说什么了
嘿嘿,老规矩,就是不出头,啥名声都不要反正我也不缺名声,锦上添花固然不错,但捧杀那就不好了李大帝是真心赞赏也好,是有心试探也罢,我就是不接你的茬儿反正我说的话句句能掰扯出道理来还真不怕什么总之一个宗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难得乐休由此胸怀。”李大帝点点头:“那就按乐休你说的办吧。”
呃……什么叫按我说的办?
“另外,乐休想来也知道,如今朝中几个要职尚无合适人选。于国而言,有所不妥。既然《道藏》编纂之事已经步入正轨,而乐休也说出不上什么力,那就回来替朕分忧吧。你的才学,在座诸公都是认可的,所以乐休定然不可推辞”李大帝紧接着说道。
不是吧?我又给自己挖了个坑?
“如今配的上你身份的职位到还有几个。”李大帝捋捋胡须道:“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中书侍郎、右卫大将军等要职尚无人选,乐休你就自己挑一个吧”
还自己挑一个吧,这又不是菜市口买菜还带挑拣的?心里暗自鄙视李大帝,就他说的那几个职位,我一个都不想当
这得找个什么说词好呢?心思动的飞快,这要是真挑一个当了,后面哪儿有太平时候?
“蒙陛下厚爱,微臣铭感五内。”我一辑到地,然后抬头道:“不知陛下是否能听微臣分解分解?”
“哦?”李大帝挑挑眉毛道:“但讲无妨”
“中书侍郎,承上启下之职,需笔墨精到、思虑细致、手脚勤快、能言善辩之人才能胜任,微臣性子疏懒,难以胜任此职。微臣推荐上官仪出任此职。上官仪之能,相信在辽东已经展现无遗,陛下当可委以重任。”我掰着指头说道:“右卫大将军,有练兵、演阵、守卫、巡检之责。加之右卫乃陛下亲卫,将士勇悍忠诚,非武艺超群,赏善罚明之人不能胜任。微臣不通武艺、体力又差,自问无德无能,这位子怕是坐不得。微臣推荐苏定方出任此职。苏定方久经战阵,征战四边,不仅有勇有谋,更兼治军有方,无论资历、能力都是出任此职的不二之选。若得此人出任右卫大将军之职,必然能一展我大唐雄兵之威”
说的口干舌燥,舔舔嘴唇继续:“至于刑部尚书之职,微臣更是有心无力。刑部尚书,掌管天下刑讼之事,非精通律法、慧眼如炬、铁面无私者,绝难胜任。微臣呢?”我指指自己的鼻子:“陛下和诸公都知道,我连自己都管不好,时不时得闹点儿笑话出来,让我管刑讼律法?微臣自己丢脸事小,就怕丢了朝廷脸面啊所以,微臣推荐孙玄威出任此职。孙玄威大人要名声有名声,要资历有资历,要人品有人品,这职位交给他,陛下当可高枕无忧矣”
“最后,臣斗胆推荐太子殿下出任兵部尚书职”我冲李大帝一拱手道:“创业容易,守业难与其一直让太子殿下在陛下身后学习,不如将太子殿下放,让殿下面会国事之难,兵事之重相信有此经历后,太子殿下将更能理解陛下治国之艰辛。不仅增长阅历,更能锻炼才干,相信以太子之勤勉聪慧,定然不负陛下的期望”
“那你呢?”李大帝问道。
“微臣老实人,不敢欺瞒陛下。”我憨厚的笑笑道:“微臣觉得自己这特进和镇军大将军的职位挺好”——
嘿嘿
[奉献]
贞观二十年六月初三,李大帝下了道令所有人震惊的圣旨。在所有人没明白什么事儿的时候,兵部侍郎侯君集再次被免职待用。老侯算是运气不错,只是免职而已。而中书侍郎杜正伦就没那么好运了,直接被下了大狱,连同杜正伦一起被抓进大狱的前前后后有四十余人。
一时间长安城内风声鹤唳,官员们都夹着腿走路。不知道李大帝这次又闹什么邪性。
又去卫公府探望了一次李靖,老李已经瘦了一圈,人的精神更加不济,几乎连说话的力气的没有了。
出了卫公府,看看阴沉沉的天气,心里沉甸甸的。高句丽大胜之后,貌似天下太平了,李大帝这会儿出手,明显是想玩清算了。至于清算什么?废太子李承乾的事儿上次清算揭了一层皮,如今打算削块肉了
不给李承乾的人全部撸平,怎么培养李治的人?在李大帝眼里,李治的性子过于宽厚仁慈(说难听的就是心肠软。),所以他这铁血大帝打算亲手为儿子铺路了
这一点从如今太子府的那些官员的升迁变动就能看出端倪也正因为这样,房玄龄、长孙无忌、褚遂良、岑文本等一帮子大臣才会装聋作哑的玩沉默
至于为什么对侯君集网开一面,怕是跟老侯抽身早,功劳大有关系。加上这次东征高句丽,老侯又挣了一笔功劳,所以才为自己挣出了一条生路。
呵呵,李大帝开来是打算让老侯清闲两年了,李治不上台前,李大帝是不会再启用老侯的。父抑子扬,这是父子家天下的封建王朝中常有的戏码。
又托侯成业送了老侯四个字——吃喝玩乐
凭老侯的智商,这就足够了
《道藏》后四卷的编纂工作,也已经提上了日程。孙思邈当仁不让的成为《灵之源卷》的总负责。至于《术之演卷》,也自然不会有人跟袁天罡抢生意。李淳风主动提出要负责《奥之咒卷》,结果我一寻思,不行,这活儿还得我接因为剩下的《符之篆卷》我接不合适为什么?因为那卷刻了树皮上的兵书。《符之篆卷》涉及大篆的地方太多,露巧不如藏拙李大帝最近心思重,咱一点儿尾巴都不能让他抓,小心驶得万年船,谨慎点儿没错。所以我干脆抢了李淳风的活儿,仗着小师叔的身份,愣给李淳风赶去负责《符之篆卷了》
这儿正掳袖子,磨砚台的准备开工呢李大帝下旨,召琅邪郡公李逸入朝觐见
呃……这时候召我干嘛?
传旨的太监面生,不认识。接了旨意后,顺手塞了个琉璃配饰在他手里,那个太监先是微微一愣,然后假装咳嗽两声,不着痕迹的就给配饰藏了袖子里。
哈哈,看架势那也是老油子啊不错,只要他敢伸手,我这心里就有底了
“这位总管大人如何称呼啊?”我笑眯眯的抱抱拳道。
“哪敢承琅邪公询问,卑职姓陈,恬为内廷三品总管太监。”那个太监客气的冲我行个礼道。
噢,三品总管太监,身份不低,跟老钱一个等级。
“不知陛下这次召见,可还有其他大臣在?”我问道。
“赵公、梁公、褚大人、岑大人等朝廷重臣都在”陈公公笑笑道。
点点头,看架势不是找我兴师问罪的,虽然我也没啥罪过,但这种一家言的社会,说你有罪就有罪,你还没个辩解,这心里都落下病根儿了
整理整理道袍,抱着白玉拂尘,走看看李大帝又想抓我什么差
一路来了御书房。
通报之后,进屋一看,果然啊人挺齐全,除了李大帝、李治之外,老长孙、老房、老褚、老岑都在,人挺齐全。
“卑职李逸,参见陛下、太子和诸位大人。”恭恭敬敬行了个礼,给白玉拂尘抱了怀里,这得让大家看清楚,我可是道士
“乐休免礼”李大帝点点头道:“找你前来,是想跟你谈谈关于《道藏》的事儿”
呃……那是不是该给袁天罡、孙思邈、李淳风一起找来才合适?
“启禀陛下,《道藏》乃孙大师、袁师兄、李师侄与微臣共同编纂,很多地方微臣也不敢说领会,若您有兴趣讨论,您看是不是给孙大师、袁师兄、淳风师侄一起请来,加上在座诸公,定能给这书剖析的精致入微。”
“不用”李大帝一挥手,笑道:“这《道藏》博大精深,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岂是只言片语能解释的清楚的?这次召你来,是想跟你说,《太极卷》将单独列出,刊印天下,以传播道家经意之妙。至于其他各卷,朕认为不宜广印,所以决定等其余各卷编纂成功后,刊印十套,赐给天下十大道院收藏。乐休你以为如何?”
呃……?李大帝这话说的也有道理,但若真这样,我不免有点儿喧宾夺主的嫌疑啊
“陛下考虑的果然周全。”我先躬身行礼,然后才道:“《太极卷》乃孙大师、袁师兄、淳风师侄与几十位自发前来帮忙编纂《道藏》的道友共同之心血,能得陛下赏识,刊印天下,实乃大幸相信孙大师、袁师兄、淳风师侄与几十位道友之名也必将因此书而传世此乃陛下之大恩典,大家自然不会有异议,微臣代他们先行谢过陛下圣恩至于微臣,纯属凑热闹而已,出力甚少,不配享此殊荣还望陛下明鉴。”
这招儿大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家都愣了一下。
李大帝看看我,一时间似乎不知道说什么了
嘿嘿,老规矩,就是不出头,啥名声都不要反正我也不缺名声,锦上添花固然不错,但捧杀那就不好了李大帝是真心赞赏也好,是有心试探也罢,我就是不接你的茬儿反正我说的话句句能掰扯出道理来还真不怕什么总之一个宗旨: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难得乐休由此胸怀。”李大帝点点头:“那就按乐休你说的办吧。”
呃……什么叫按我说的办?
“另外,乐休想来也知道,如今朝中几个要职尚无合适人选。于国而言,有所不妥。既然《道藏》编纂之事已经步入正轨,而乐休也说出不上什么力,那就回来替朕分忧吧。你的才学,在座诸公都是认可的,所以乐休定然不可推辞”李大帝紧接着说道。
不是吧?我又给自己挖了个坑?
“如今配的上你身份的职位到还有几个。”李大帝捋捋胡须道:“兵部尚书、刑部尚书、中书侍郎、右卫大将军等要职尚无人选,乐休你就自己挑一个吧”
还自己挑一个吧,这又不是菜市口买菜还带挑拣的?心里暗自鄙视李大帝,就他说的那几个职位,我一个都不想当
这得找个什么说词好呢?心思动的飞快,这要是真挑一个当了,后面哪儿有太平时候?
“蒙陛下厚爱,微臣铭感五内。”我一辑到地,然后抬头道:“不知陛下是否能听微臣分解分解?”
“哦?”李大帝挑挑眉毛道:“但讲无妨”
“中书侍郎,承上启下之职,需笔墨精到、思虑细致、手脚勤快、能言善辩之人才能胜任,微臣性子疏懒,难以胜任此职。微臣推荐上官仪出任此职。上官仪之能,相信在辽东已经展现无遗,陛下当可委以重任。”我掰着指头说道:“右卫大将军,有练兵、演阵、守卫、巡检之责。加之右卫乃陛下亲卫,将士勇悍忠诚,非武艺超群,赏善罚明之人不能胜任。微臣不通武艺、体力又差,自问无德无能,这位子怕是坐不得。微臣推荐苏定方出任此职。苏定方久经战阵,征战四边,不仅有勇有谋,更兼治军有方,无论资历、能力都是出任此职的不二之选。若得此人出任右卫大将军之职,必然能一展我大唐雄兵之威”
说的口干舌燥,舔舔嘴唇继续:“至于刑部尚书之职,微臣更是有心无力。刑部尚书,掌管天下刑讼之事,非精通律法、慧眼如炬、铁面无私者,绝难胜任。微臣呢?”我指指自己的鼻子:“陛下和诸公都知道,我连自己都管不好,时不时得闹点儿笑话出来,让我管刑讼律法?微臣自己丢脸事小,就怕丢了朝廷脸面啊所以,微臣推荐孙玄威出任此职。孙玄威大人要名声有名声,要资历有资历,要人品有人品,这职位交给他,陛下当可高枕无忧矣”
“最后,臣斗胆推荐太子殿下出任兵部尚书职”我冲李大帝一拱手道:“创业容易,守业难与其一直让太子殿下在陛下身后学习,不如将太子殿下放,让殿下面会国事之难,兵事之重相信有此经历后,太子殿下将更能理解陛下治国之艰辛。不仅增长阅历,更能锻炼才干,相信以太子之勤勉聪慧,定然不负陛下的期望”
“那你呢?”李大帝问道。
“微臣老实人,不敢欺瞒陛下。”我憨厚的笑笑道:“微臣觉得自己这特进和镇军大将军的职位挺好”——
嘿嘿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