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西的报告里,山本可以得到非常乐观的信息,比如*机不必穿过敌人最密集的火网就能在大约2公里外,投掷*,只要目标在*前方60度扇面内,它就能自己找到目标,然后追踪到尾部动力部分爆炸,如果深度设定合理,日本的氧气*优势,可以让敌人无从发现*来袭方向。听上去这是一种可以终结海战的终极武器,一件可以让美国巨大的军舰产能轻易被抵消掉的法宝,可是牧野只能提供十枚这样的*参加本次战役。
山本虽然心痒难耐,还是决定尊重牧野的决定,他只能责成大西制定了一个复杂计划,由攻击机群的中一架携带并投掷制导*,一旦击中目标,使其丧失了动力,再有其他*机对停滞的军舰投掷直航*,这样可以比较节省弹药。
当然停留在印度沿岸的英国舰队早已经不再是一年多以前的样子,其航母装备了更有效的雷达,和一种基于喷火式战斗机的新式舰载战斗机,这种飞机具备很强的空战能力,这是大西需要考虑到的,这是他从台湾调动第251航空队(台南航空队)老手来的原因,由于在夏威夷和新西兰附近,多次发现了美军新式埃塞克斯级航母(虽然甲板上没发现战机)出现,本土防御任务已经变得严峻,这样的调动无疑只能是非常短促的。大西寄希望于英军上钩,一举被歼灭,这样不但可以使得缅甸的陆军得以逃脱,并且可以对新式兵器的效果进行实战评估;作为赌徒,他和山本都很期待这样四全齐美的事情发生。
英军派遣到马来半岛的间谍,不断发回日军从马六甲海峡通过战舰的情报,大部分是轻巡洋舰,另外的为驱逐舰,稀稀拉拉规模倒是不小,但是没有一艘6000吨以上的战舰。间谍对照敌舰识别手册,发现最大的一艘军舰,是鬼怒号轻巡洋舰。另外,间谍发现日本陆军运输船,群集在马六甲以东,没有跟随舰队一起进入安达曼海。显然陆军对海军的信心不足。
这次日本海军重进孟加拉湾,早已经没了一年前,南云舰队横扫东方舰队,一路追击到斯里兰卡的盛大阵容,显然日本帝国疲态已经显露出来。这确实让英国人有些跃跃欲试起来。
东方舰队司令萨默尔为上将,判断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日本人虽然在一些战场仍然所向披靡,但是破绽大开,而大英帝国在南亚的存在,正在经受严重的考验,是时候,向那些蠢蠢欲动的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横冲直撞的中国军阀、心怀鬼胎的美国盟友们显示自己的实力。没有什么比一次大的胜仗,更能体现帝国的军事力量了。在他看来,夺取仰光这样的胜利,恐怕要被中国人夺取,那么海军能做的,是将安达曼群岛夺下,已知岛上日军不多,随着缅甸陷落,日军很可能会自己把岛上兵力撤离。完全可以顺水推周,用一次海陆并进的进攻,夺下群岛。
当然也不乏反对声音,很多人认为,三艘轻型航母提供的空中支援太弱,进入缅甸以南地区,势必面临日军部署在马来半岛以及安达曼群岛上的陆基飞机的袭击。
萨默尔上将审时度势,认为摧毁那支残破舰队的时机已经到了,是否顺势夺取岛屿,则视日军反击的实力而定。他得的情报表明,日军在安达曼部署的海军飞机都十分老旧,只有几十架起落架无法回收的97式舰载机,属于一线部队淘汰的装备,而泰国的陆军飞机,已经在对褚亭长的战斗中消耗殆尽,不大可能投入海上作战。更何况,日本海陆军之间的配合,一直都十分糟糕。
派遣如此实力不济的一支舰队,实际上正是山本的主意,他最怕的就是英国人缩回去,他可没有时间和英国人耗。所以,他需要给敌人一颗定心丸,他很清楚敌人潜艇不断在马六甲附近,送来谍报人员,电台数量最近增加了一倍,这是敌人即将上钩的迹象。
信心十足的萨默维尔上将,站在旗舰厌战号舰桥里,这是一艘三十年舰龄的老舰,但是如果关于敌人舰队的情报无误,仅凭这艘舰上的八门15英寸主炮,就能对付整个三川军一的分遣舰队。
三年前在地中海,这艘老掉牙的战列舰,从惊人的24公里外,击中了意大利的主力舰加富尔伯爵号,迫使其逃离战场,随后在马塔潘角海战中,这些主炮,一举摧毁了三艘意大利重巡洋舰,可谓宝刀不老。
当然这艘旧船上不是没有新式装备,在军舰两舷,都已经安装了新式的电子干扰设备,用以对付敌人可能使用的遥控武器。这是根据美国人在珊瑚海附近海战遭遇到的日本新式武器,而研发的对抗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制造噪音干扰,使得敌人使用短波指令控制的武器失控。
虽然搞不清,日本人的制导武器技术,为什么突飞猛进了,但是这种武器的源头可能来自于德国。半个月前,地中海舰队的两艘战舰,遭遇到了德军遥控滑翔*的袭击,其中一枚*击中复仇号后没有爆炸,被完整缴获,经过迅速的拆解,发现确实是一种光学跟踪,指令遥控的武器。这种技术并不复杂,很多年前,美英两国久开始研究同类型武器,而且对应的干扰设备已具备雏形,经检验表明,现有的*完全可以破坏敌人指令。
实验室得出的结论是,这类武器的指令,其实很容易被干扰,尤其当弹药靠近目标时,目标附近的小功率干扰源,就可以抵消远距离上控制端的大功率指令控制。所以在无线电控制技术突破前,这种武器不可能真正实用化。
可能使得这种武器免受干扰,而走向实用化的技术路线,是美国人正在研究的变频技术。该技术仅仅在去年才在美国申请了专利,相信美日的谍报人员都还没打听到足够的情报,目前主持该项目的是一位女科学家,目前的目标是通讯加密,然后才是指令抗干扰,估计几年内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成果。
萨默维尔将独角兽号轻型航母,派遣到舰队前方,利用航母起飞的侦察机担任侦察任务,而不屈号和可畏号两艘强大的舰队航母,则留在后方,保卫主力舰队。他仍然将较慢的战列舰和航母舰队,编组在一起,与日美将航母与快速军舰单独编组的思路还有差距,这当然是他不失谨慎的一面。威尔士亲王号被击沉后,英国好不容易重新拼凑出一支东方舰队,可不敢马虎。
1943年4月6日,清明。
驻印度的英军司令部,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第5军军部褚亭长的电报,电报告知:丙辰月庚戌日,适逢鬼节,不宜动刀兵,舰队出东南必大凶。
总之为了等待翻译这封电报,维维尔等了一上午。然后维维尔发现这是他妈什么玩意儿?看起来中国人为了和大英帝国,争夺缅甸势力也是拼了,连这种把戏都想出来了。
他立即询问了情报部门,得知褚亭长的军队在今天照例进攻,方向正是东南,可见,他自己没有照此执行。褚亭长搞这套东方神秘主义的东西,实在太可恨。他把电报揉成一团,扔进废纸堆里。
当然,上将搞不懂的是,海军离开金奈港出击安达曼海,只有英美高层军官知道,褚亭长是怎么知道的?难道又是美国人泄露了情报?他倒是听说美国人最近在研究这套玩意儿。
褚亭长临时行营里,他和林秀轩一众,等待陶明章到来。这功夫,419传来了,发现英国舰队进入安达曼海的情报,日本人最近的无线电通讯保密做的天衣无缝,但是林秀轩看出名堂情况不对头。因为419的雷达发现了日军的飞机调动,显然日军舰队不是盲目前来。日军的这次的舰队中,没有出动在于美军海战中崭露头角的两艘装载*的军舰,而是派来了十几艘小船,以林秀轩对山本的了解,他虽然是赌徒,但是绝不会上必输的赌桌,尤其是为了拯救陆军。
所以这支舰队很可能只是诱饵,而后手在于陆基的航空兵,会不会用某种与牧野有关的新式武器,他不敢说,但是机会很大。褚亭长只能试着装神弄鬼,吓唬一下英国人,让他们暂退一下。他自诩在缅北打了不少神仙仗,如今美英军人中也有不少奇门遁甲的拥趸,说不定能起一些作用,但是英国贵族还是和一般人不同,非常顽固地抵制这种迷信活动。电报一去,石沉大海。
不过暂时管不了他们了,陶明章已经火急火燎到了楼下,昨天摆的阵势,结果熊向晖已然有底,没起作用,那么今天就再摆一次。
陶明章到了行宫楼下,士兵只告诉他上二楼,过了走廊进去即可。
他急匆匆到了大门口,正要敲门,门自动开了,开门的正是前几日被自己拦下的马强,两人对望了一眼,马强没有给他敬礼的意思。他快步走了进去,那一日也在场的秦小苏,正在遥控一架小型无人机。无人机就从陶明章眼前飞过。
山本虽然心痒难耐,还是决定尊重牧野的决定,他只能责成大西制定了一个复杂计划,由攻击机群的中一架携带并投掷制导*,一旦击中目标,使其丧失了动力,再有其他*机对停滞的军舰投掷直航*,这样可以比较节省弹药。
当然停留在印度沿岸的英国舰队早已经不再是一年多以前的样子,其航母装备了更有效的雷达,和一种基于喷火式战斗机的新式舰载战斗机,这种飞机具备很强的空战能力,这是大西需要考虑到的,这是他从台湾调动第251航空队(台南航空队)老手来的原因,由于在夏威夷和新西兰附近,多次发现了美军新式埃塞克斯级航母(虽然甲板上没发现战机)出现,本土防御任务已经变得严峻,这样的调动无疑只能是非常短促的。大西寄希望于英军上钩,一举被歼灭,这样不但可以使得缅甸的陆军得以逃脱,并且可以对新式兵器的效果进行实战评估;作为赌徒,他和山本都很期待这样四全齐美的事情发生。
英军派遣到马来半岛的间谍,不断发回日军从马六甲海峡通过战舰的情报,大部分是轻巡洋舰,另外的为驱逐舰,稀稀拉拉规模倒是不小,但是没有一艘6000吨以上的战舰。间谍对照敌舰识别手册,发现最大的一艘军舰,是鬼怒号轻巡洋舰。另外,间谍发现日本陆军运输船,群集在马六甲以东,没有跟随舰队一起进入安达曼海。显然陆军对海军的信心不足。
这次日本海军重进孟加拉湾,早已经没了一年前,南云舰队横扫东方舰队,一路追击到斯里兰卡的盛大阵容,显然日本帝国疲态已经显露出来。这确实让英国人有些跃跃欲试起来。
东方舰队司令萨默尔为上将,判断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日本人虽然在一些战场仍然所向披靡,但是破绽大开,而大英帝国在南亚的存在,正在经受严重的考验,是时候,向那些蠢蠢欲动的民族独立运动的领袖,横冲直撞的中国军阀、心怀鬼胎的美国盟友们显示自己的实力。没有什么比一次大的胜仗,更能体现帝国的军事力量了。在他看来,夺取仰光这样的胜利,恐怕要被中国人夺取,那么海军能做的,是将安达曼群岛夺下,已知岛上日军不多,随着缅甸陷落,日军很可能会自己把岛上兵力撤离。完全可以顺水推周,用一次海陆并进的进攻,夺下群岛。
当然也不乏反对声音,很多人认为,三艘轻型航母提供的空中支援太弱,进入缅甸以南地区,势必面临日军部署在马来半岛以及安达曼群岛上的陆基飞机的袭击。
萨默尔上将审时度势,认为摧毁那支残破舰队的时机已经到了,是否顺势夺取岛屿,则视日军反击的实力而定。他得的情报表明,日军在安达曼部署的海军飞机都十分老旧,只有几十架起落架无法回收的97式舰载机,属于一线部队淘汰的装备,而泰国的陆军飞机,已经在对褚亭长的战斗中消耗殆尽,不大可能投入海上作战。更何况,日本海陆军之间的配合,一直都十分糟糕。
派遣如此实力不济的一支舰队,实际上正是山本的主意,他最怕的就是英国人缩回去,他可没有时间和英国人耗。所以,他需要给敌人一颗定心丸,他很清楚敌人潜艇不断在马六甲附近,送来谍报人员,电台数量最近增加了一倍,这是敌人即将上钩的迹象。
信心十足的萨默维尔上将,站在旗舰厌战号舰桥里,这是一艘三十年舰龄的老舰,但是如果关于敌人舰队的情报无误,仅凭这艘舰上的八门15英寸主炮,就能对付整个三川军一的分遣舰队。
三年前在地中海,这艘老掉牙的战列舰,从惊人的24公里外,击中了意大利的主力舰加富尔伯爵号,迫使其逃离战场,随后在马塔潘角海战中,这些主炮,一举摧毁了三艘意大利重巡洋舰,可谓宝刀不老。
当然这艘旧船上不是没有新式装备,在军舰两舷,都已经安装了新式的电子干扰设备,用以对付敌人可能使用的遥控武器。这是根据美国人在珊瑚海附近海战遭遇到的日本新式武器,而研发的对抗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制造噪音干扰,使得敌人使用短波指令控制的武器失控。
虽然搞不清,日本人的制导武器技术,为什么突飞猛进了,但是这种武器的源头可能来自于德国。半个月前,地中海舰队的两艘战舰,遭遇到了德军遥控滑翔*的袭击,其中一枚*击中复仇号后没有爆炸,被完整缴获,经过迅速的拆解,发现确实是一种光学跟踪,指令遥控的武器。这种技术并不复杂,很多年前,美英两国久开始研究同类型武器,而且对应的干扰设备已具备雏形,经检验表明,现有的*完全可以破坏敌人指令。
实验室得出的结论是,这类武器的指令,其实很容易被干扰,尤其当弹药靠近目标时,目标附近的小功率干扰源,就可以抵消远距离上控制端的大功率指令控制。所以在无线电控制技术突破前,这种武器不可能真正实用化。
可能使得这种武器免受干扰,而走向实用化的技术路线,是美国人正在研究的变频技术。该技术仅仅在去年才在美国申请了专利,相信美日的谍报人员都还没打听到足够的情报,目前主持该项目的是一位女科学家,目前的目标是通讯加密,然后才是指令抗干扰,估计几年内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成果。
萨默维尔将独角兽号轻型航母,派遣到舰队前方,利用航母起飞的侦察机担任侦察任务,而不屈号和可畏号两艘强大的舰队航母,则留在后方,保卫主力舰队。他仍然将较慢的战列舰和航母舰队,编组在一起,与日美将航母与快速军舰单独编组的思路还有差距,这当然是他不失谨慎的一面。威尔士亲王号被击沉后,英国好不容易重新拼凑出一支东方舰队,可不敢马虎。
1943年4月6日,清明。
驻印度的英军司令部,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第5军军部褚亭长的电报,电报告知:丙辰月庚戌日,适逢鬼节,不宜动刀兵,舰队出东南必大凶。
总之为了等待翻译这封电报,维维尔等了一上午。然后维维尔发现这是他妈什么玩意儿?看起来中国人为了和大英帝国,争夺缅甸势力也是拼了,连这种把戏都想出来了。
他立即询问了情报部门,得知褚亭长的军队在今天照例进攻,方向正是东南,可见,他自己没有照此执行。褚亭长搞这套东方神秘主义的东西,实在太可恨。他把电报揉成一团,扔进废纸堆里。
当然,上将搞不懂的是,海军离开金奈港出击安达曼海,只有英美高层军官知道,褚亭长是怎么知道的?难道又是美国人泄露了情报?他倒是听说美国人最近在研究这套玩意儿。
褚亭长临时行营里,他和林秀轩一众,等待陶明章到来。这功夫,419传来了,发现英国舰队进入安达曼海的情报,日本人最近的无线电通讯保密做的天衣无缝,但是林秀轩看出名堂情况不对头。因为419的雷达发现了日军的飞机调动,显然日军舰队不是盲目前来。日军的这次的舰队中,没有出动在于美军海战中崭露头角的两艘装载*的军舰,而是派来了十几艘小船,以林秀轩对山本的了解,他虽然是赌徒,但是绝不会上必输的赌桌,尤其是为了拯救陆军。
所以这支舰队很可能只是诱饵,而后手在于陆基的航空兵,会不会用某种与牧野有关的新式武器,他不敢说,但是机会很大。褚亭长只能试着装神弄鬼,吓唬一下英国人,让他们暂退一下。他自诩在缅北打了不少神仙仗,如今美英军人中也有不少奇门遁甲的拥趸,说不定能起一些作用,但是英国贵族还是和一般人不同,非常顽固地抵制这种迷信活动。电报一去,石沉大海。
不过暂时管不了他们了,陶明章已经火急火燎到了楼下,昨天摆的阵势,结果熊向晖已然有底,没起作用,那么今天就再摆一次。
陶明章到了行宫楼下,士兵只告诉他上二楼,过了走廊进去即可。
他急匆匆到了大门口,正要敲门,门自动开了,开门的正是前几日被自己拦下的马强,两人对望了一眼,马强没有给他敬礼的意思。他快步走了进去,那一日也在场的秦小苏,正在遥控一架小型无人机。无人机就从陶明章眼前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