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权倾天下第六百零四章奏事
虽然是快马疾驰,不过,等众人赶回京师,也得是下半夜了。
以张佳木之权威,入城当然也不是难事,不过,想要见君面圣,也是颇有些为难了。入城之后,也只能飞驰回府,略作休息,然后预备在第二天的早朝,面圣见君。
最近的平静,也使得京城之中不少人心思异样起来,看来,张佳木也并不是全能,虽然他对付了不少势力庞大的政敌,但是在文官们的水磨功夫面前,也是没有多少办法的样子。
但张佳木的忍耐也已经走到了尽头,特别是,这一次临时起意,巡看各处工程之时,亲眼所见到的黑暗。
没有见之前,他当然也知道这个庞大的帝国有着为数很多破产农民,还有终生不能上岸的贱民,被歧视和真正奴役着的小商人,当然,还有数字庞大的军户和匠户。
但之前只是听说罢了,没有亲眼看到之前,是不能体会那种被欺压者的艰辛与绝望。
事到如今,他自然不会再拖延下去,现在要做的,便是给政敌们致命一击,要如一个凶猛的拳手,以暴风骤雨般的打击,使得对方再也抬不起头
四更之时,就算是盛夏时节,天仍然没有一点儿亮sè。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就得起cuáng了。今上算是勤政的,每天都会早朝,除了偶尔因病缀朝,或是法定的节假日,比如春节,或是自己或太后的生日,那么,照例会停止早朝。不过,一样会见内阁大学士,会进行午朝来弥补早朝没有举行的损失。
早朝的时间,一般就是早晨六七点的辰光,冬天稍晚一些,夏天则会适当的提前。大明的太祖取消了丞相,把自己王朝的职业经理人给解雇了,从此以后,皇帝除了是董事长,还得干总经理的职务。
这实在是个苦活。
朱元璋自己乐此不疲,但他的子孙,在上朝和处理公务这件事上,大约也就是至今上为止了。
因为早朝的时间不过就是后世的六点来钟,住的远的大臣,半夜…左右就得起cuáng了,梳洗过后,就要换上朝服,然后骑马或坐轿往皇城赶。
每个不同的官员,都会有不同的腰牌,分文武勋亲数种,等看守皇城的禁军验毕腰牌,大家到达长安左右门的时候,天sè就已经微明了。
然后就是御史纠仪,大家按文官勋亲来排班,接着穿过午门,到达奉天门排好班次,再等净鞭响起,黄罗伞盖撑起的时候,就是皇帝升驾御坐了。
张佳木住的虽近,不过朝会这一套是按部就班,他住的虽近,也是要和群臣一起排班次入宫,不能自己随意就进去。虽然他平时进宫都很方便,要求见皇帝更是一般大臣想也不敢想的随意,但早朝之时,却也是不能例外的。
早朝穿着却是公服,头戴两边长一寸二分的展脚帕头,大独科uā为饰的官服,皂靴玉带,这般一样样的穿戴起来,却都是由公主亲手服si,并没有假手别人。
“我要是天天早朝,你不得是累死?”
看到公主在一边替自己整理袍服下摆,张佳木又是心疼,又是爱怜,不觉抱怨道:“家里丫头小子过百人,随便哪一个不能帮我穿衣了,就非得你自己亲手来才成”
“这原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公主知他心疼,心中也甚是感动,不觉抿嘴笑道:“你不知道罢?父皇早朝穿衣,就是皇后亲手服si,你官儿再大,还能大过我父皇?”
“怎么敢和他老人家比”这么一说,张佳木倒是咋舌,舌头伸出来老长,半天才缩回去,当下只是惊叹道:“皇后对皇上,也可真是没话说了。在南宫时,我是亲眼看到的,景泰年间皇上连饭也不够吃,还是皇后自己做针线活计,卖了换点钱来买吃的。因为用眼过度,加止皇上北狩那年,皇后哭伤了眼,所以,直截就瞎了一目。唉,不要说天家的夫妻了,就是民间贫苦夫妻,又有几个能如此恩爱的呢”
这么一说,公主自然是赞同,只是,也勾起了她伤心之事。她的母妃,实在称不得贤德,比起皇后来,是差的太远了。
“你的母亲,其实也是可怜人。有时候,她只是要向你父皇争宠,闹出事来,故意惹人注意罢了。不过,时间久了,性子也就真的是这样了。所以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就是这个道理了。”
倒是和她心里想的不同,张佳木的论调,实在是有些叫人匪夷所思。
见公主睁大双眼,瞪视自己,张佳木忙笑道:“我是随口乱说,你可别放在心上。”
“就知道你是浑说,”公主薄怒,嗔道:“这种话,也是能随便浑说的?要是叫人听了去,传扬开来,怎么得了?”
虽然这是一种无谓的担心,张佳木还是一笑,老老实实的答道:“是,贤妻责备的极是,为夫下次再也不乱说了。”
“好吧。”公主一副勉强算了的神情,因又帮他整理了好一会,才笑道:“好了,绯袍玉带,我小时候,最羡慕人这一身,偷偷叫人做了一身小的,自己没事在宫里穿着玩儿。”
因又问道:“平日早朝,你都偷懒,会典里说,早朝凡武官应值守备者,不必公服入见,亦不必排班,十次早朝,倒有九次你说自己在当值,当然了,也不会有人敢来点你这个太保的名,今儿有什么要紧事,要去早朝了?”
张佳木闻言皱眉,因将城墙那里和陵工的所见都向公主说了,说的小姑娘大怒,红着脸道:“真真是该死”
“所以要严办。”张佳木皱眉道:“我在城外杀了五人,在陵工上,又是当场斩了六人,十一颗人头现在就挂在城门上,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一听说杀人,适才还满脸怒气的公主也是有点面sè发白,心悸不安的样子。不过,她很快震定了下来,柔声道:“驸马,但放手去做,我想,父皇也会支持你的。”
毕竟是皇家熏陶教育出来的,觉悟就是和普通人不同。
张佳木微微一笑,捏捏公主小脸,笑道:“好吧,我去上朝了。”虽然是夫妻,不过他也并不愿多说,毕竟,这其中的大政方针,弯弯绕的地方很多,说了公主也不一定懂,多说无益。
……
这一天的早朝就在日出后不久,张佳木的班次仍然是在武臣班中,只是,在他身前已经空无一人,武官班中,已经是唯他独尊了。
在很有节奏的跪、拜、兴的呼喊声中,在悠扬平稳的中平之乐的乐声之下,群臣拜舞如仪。
行礼的过程中,皇帝于御座上端坐不动,四周的禁军武官班次分明,太监宦官数百人伺候左右,什么散手仗等仪卫数百衣着鲜艳,威风凛凛。
而下拜群臣,亦是展脚帕头,绯袍青袍,数百人拜舞之时,严谨肃穆,帝皇之威严,亦尽在于这一瞬之间了。
照例,早朝是由各衙门依次奏事。然后由相关人员记录归档。帝国的一切运作都是有案可查,从早朝的言论到处置方案,再到帝王的旨意口谕,最后是后宫中皇帝的si生活,无所不记,无所不录。
内阁先上前,奏一些已经票拟后决定的谕旨,皇帝听后,只道:“依议。”
其实是官样文章,内阁办事,向来是和内廷联系紧密,票拟之权甚重,后世军机处可没有任何票拟权,也就是没有任何的处置或建议处置权。只有在交进奏折由皇帝批后,再发军机处,写成诏旨,皇帝御笔批后,才由军机转内阁明发,或是由军机寄信发出。只有在早朝之后,皇帝召见军机,由“领班”发言或其余的军机大臣发言时,才对国政有所建言。
当然,这只是在朝会或廷议时,在si底下,每个大臣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影响朝局运行,这就是各人看各人的本事,不可同一而论了。
明朝内阁,权力应重于后世,毕竟通政司转来的谕旨,内阁可以先行决定如何处置,一般来说,皇帝也不大会驳回。
内阁之后,便是各部寺一一上前奏事,也是按一定的班次排列,不是胡乱上奏。
刑部奏无事、大理寺奏无事、光禄寺奏无事、宗人府奏无事、工部奏无事,这些无事的衙门上前奏后,皇帝一律答一声:“知道了。”
接下来,便是有事的衙门,吏部奏某县官革职,某县或州府官升任,兵部奏调拨钱粮兵马事,一律依议完事。
早朝之时,就是这般情形,实在就是官样文章。但如果不行早朝,似乎又有懒惰之嫌。要知道,皇明太祖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是如此,没有一天停止过早朝。后来太宗皇帝,仁、宣二位皇帝,都是如此。
习惯是恐怖的,所以到当今为止,虽然早朝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政务决断,但仍然行止不缀,君臣之间,亦是习惯了这样。
这其实是巨大的行政效率的浪费和虚掷,但这个帝国就是以道德礼法来维护纲常,如果皇帝在自身表率上都做不好,那么,又如何来约束大臣? <a href="" target="_blank"></a>
虽然是快马疾驰,不过,等众人赶回京师,也得是下半夜了。
以张佳木之权威,入城当然也不是难事,不过,想要见君面圣,也是颇有些为难了。入城之后,也只能飞驰回府,略作休息,然后预备在第二天的早朝,面圣见君。
最近的平静,也使得京城之中不少人心思异样起来,看来,张佳木也并不是全能,虽然他对付了不少势力庞大的政敌,但是在文官们的水磨功夫面前,也是没有多少办法的样子。
但张佳木的忍耐也已经走到了尽头,特别是,这一次临时起意,巡看各处工程之时,亲眼所见到的黑暗。
没有见之前,他当然也知道这个庞大的帝国有着为数很多破产农民,还有终生不能上岸的贱民,被歧视和真正奴役着的小商人,当然,还有数字庞大的军户和匠户。
但之前只是听说罢了,没有亲眼看到之前,是不能体会那种被欺压者的艰辛与绝望。
事到如今,他自然不会再拖延下去,现在要做的,便是给政敌们致命一击,要如一个凶猛的拳手,以暴风骤雨般的打击,使得对方再也抬不起头
四更之时,就算是盛夏时节,天仍然没有一点儿亮sè。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就得起cuáng了。今上算是勤政的,每天都会早朝,除了偶尔因病缀朝,或是法定的节假日,比如春节,或是自己或太后的生日,那么,照例会停止早朝。不过,一样会见内阁大学士,会进行午朝来弥补早朝没有举行的损失。
早朝的时间,一般就是早晨六七点的辰光,冬天稍晚一些,夏天则会适当的提前。大明的太祖取消了丞相,把自己王朝的职业经理人给解雇了,从此以后,皇帝除了是董事长,还得干总经理的职务。
这实在是个苦活。
朱元璋自己乐此不疲,但他的子孙,在上朝和处理公务这件事上,大约也就是至今上为止了。
因为早朝的时间不过就是后世的六点来钟,住的远的大臣,半夜…左右就得起cuáng了,梳洗过后,就要换上朝服,然后骑马或坐轿往皇城赶。
每个不同的官员,都会有不同的腰牌,分文武勋亲数种,等看守皇城的禁军验毕腰牌,大家到达长安左右门的时候,天sè就已经微明了。
然后就是御史纠仪,大家按文官勋亲来排班,接着穿过午门,到达奉天门排好班次,再等净鞭响起,黄罗伞盖撑起的时候,就是皇帝升驾御坐了。
张佳木住的虽近,不过朝会这一套是按部就班,他住的虽近,也是要和群臣一起排班次入宫,不能自己随意就进去。虽然他平时进宫都很方便,要求见皇帝更是一般大臣想也不敢想的随意,但早朝之时,却也是不能例外的。
早朝穿着却是公服,头戴两边长一寸二分的展脚帕头,大独科uā为饰的官服,皂靴玉带,这般一样样的穿戴起来,却都是由公主亲手服si,并没有假手别人。
“我要是天天早朝,你不得是累死?”
看到公主在一边替自己整理袍服下摆,张佳木又是心疼,又是爱怜,不觉抱怨道:“家里丫头小子过百人,随便哪一个不能帮我穿衣了,就非得你自己亲手来才成”
“这原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公主知他心疼,心中也甚是感动,不觉抿嘴笑道:“你不知道罢?父皇早朝穿衣,就是皇后亲手服si,你官儿再大,还能大过我父皇?”
“怎么敢和他老人家比”这么一说,张佳木倒是咋舌,舌头伸出来老长,半天才缩回去,当下只是惊叹道:“皇后对皇上,也可真是没话说了。在南宫时,我是亲眼看到的,景泰年间皇上连饭也不够吃,还是皇后自己做针线活计,卖了换点钱来买吃的。因为用眼过度,加止皇上北狩那年,皇后哭伤了眼,所以,直截就瞎了一目。唉,不要说天家的夫妻了,就是民间贫苦夫妻,又有几个能如此恩爱的呢”
这么一说,公主自然是赞同,只是,也勾起了她伤心之事。她的母妃,实在称不得贤德,比起皇后来,是差的太远了。
“你的母亲,其实也是可怜人。有时候,她只是要向你父皇争宠,闹出事来,故意惹人注意罢了。不过,时间久了,性子也就真的是这样了。所以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就是这个道理了。”
倒是和她心里想的不同,张佳木的论调,实在是有些叫人匪夷所思。
见公主睁大双眼,瞪视自己,张佳木忙笑道:“我是随口乱说,你可别放在心上。”
“就知道你是浑说,”公主薄怒,嗔道:“这种话,也是能随便浑说的?要是叫人听了去,传扬开来,怎么得了?”
虽然这是一种无谓的担心,张佳木还是一笑,老老实实的答道:“是,贤妻责备的极是,为夫下次再也不乱说了。”
“好吧。”公主一副勉强算了的神情,因又帮他整理了好一会,才笑道:“好了,绯袍玉带,我小时候,最羡慕人这一身,偷偷叫人做了一身小的,自己没事在宫里穿着玩儿。”
因又问道:“平日早朝,你都偷懒,会典里说,早朝凡武官应值守备者,不必公服入见,亦不必排班,十次早朝,倒有九次你说自己在当值,当然了,也不会有人敢来点你这个太保的名,今儿有什么要紧事,要去早朝了?”
张佳木闻言皱眉,因将城墙那里和陵工的所见都向公主说了,说的小姑娘大怒,红着脸道:“真真是该死”
“所以要严办。”张佳木皱眉道:“我在城外杀了五人,在陵工上,又是当场斩了六人,十一颗人头现在就挂在城门上,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一听说杀人,适才还满脸怒气的公主也是有点面sè发白,心悸不安的样子。不过,她很快震定了下来,柔声道:“驸马,但放手去做,我想,父皇也会支持你的。”
毕竟是皇家熏陶教育出来的,觉悟就是和普通人不同。
张佳木微微一笑,捏捏公主小脸,笑道:“好吧,我去上朝了。”虽然是夫妻,不过他也并不愿多说,毕竟,这其中的大政方针,弯弯绕的地方很多,说了公主也不一定懂,多说无益。
……
这一天的早朝就在日出后不久,张佳木的班次仍然是在武臣班中,只是,在他身前已经空无一人,武官班中,已经是唯他独尊了。
在很有节奏的跪、拜、兴的呼喊声中,在悠扬平稳的中平之乐的乐声之下,群臣拜舞如仪。
行礼的过程中,皇帝于御座上端坐不动,四周的禁军武官班次分明,太监宦官数百人伺候左右,什么散手仗等仪卫数百衣着鲜艳,威风凛凛。
而下拜群臣,亦是展脚帕头,绯袍青袍,数百人拜舞之时,严谨肃穆,帝皇之威严,亦尽在于这一瞬之间了。
照例,早朝是由各衙门依次奏事。然后由相关人员记录归档。帝国的一切运作都是有案可查,从早朝的言论到处置方案,再到帝王的旨意口谕,最后是后宫中皇帝的si生活,无所不记,无所不录。
内阁先上前,奏一些已经票拟后决定的谕旨,皇帝听后,只道:“依议。”
其实是官样文章,内阁办事,向来是和内廷联系紧密,票拟之权甚重,后世军机处可没有任何票拟权,也就是没有任何的处置或建议处置权。只有在交进奏折由皇帝批后,再发军机处,写成诏旨,皇帝御笔批后,才由军机转内阁明发,或是由军机寄信发出。只有在早朝之后,皇帝召见军机,由“领班”发言或其余的军机大臣发言时,才对国政有所建言。
当然,这只是在朝会或廷议时,在si底下,每个大臣可以由不同的方法影响朝局运行,这就是各人看各人的本事,不可同一而论了。
明朝内阁,权力应重于后世,毕竟通政司转来的谕旨,内阁可以先行决定如何处置,一般来说,皇帝也不大会驳回。
内阁之后,便是各部寺一一上前奏事,也是按一定的班次排列,不是胡乱上奏。
刑部奏无事、大理寺奏无事、光禄寺奏无事、宗人府奏无事、工部奏无事,这些无事的衙门上前奏后,皇帝一律答一声:“知道了。”
接下来,便是有事的衙门,吏部奏某县官革职,某县或州府官升任,兵部奏调拨钱粮兵马事,一律依议完事。
早朝之时,就是这般情形,实在就是官样文章。但如果不行早朝,似乎又有懒惰之嫌。要知道,皇明太祖数十年如一日,每天都是如此,没有一天停止过早朝。后来太宗皇帝,仁、宣二位皇帝,都是如此。
习惯是恐怖的,所以到当今为止,虽然早朝几乎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政务决断,但仍然行止不缀,君臣之间,亦是习惯了这样。
这其实是巨大的行政效率的浪费和虚掷,但这个帝国就是以道德礼法来维护纲常,如果皇帝在自身表率上都做不好,那么,又如何来约束大臣? <a href="" target="_blank"></a>